部编三上《3不懂就要问》教案附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3311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7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三上《3不懂就要问》教案附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部编三上《3不懂就要问》教案附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部编三上《3不懂就要问》教案附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部编三上《3不懂就要问》教案附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部编三上《3不懂就要问》教案附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三上《3不懂就要问》教案附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部编三上《3不懂就要问》教案附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三上《3不懂就要问》教案附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三上《3不懂就要问》教案附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部编三上《3不懂就要问》教案附导学案同步练习

课题:

3、不懂就要问

课型:

新授课

任课教师

XXX

教材

分析

本课通过讲述孙中山小时候不懂就问的故事,赞扬了他乐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

学情

分析

本阶段的孩子阅读经验相对贫乏,理解语文文字的能力相对仍处于浅层,因而对于课文想要表达的情感、主题未必能够真正体会,这就需要老师适时予以点拨与归纳,让他们真正获得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步发展。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体会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

难点:

理解课文结尾处孙中山说的两句话的意思。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

搜集孙中山的相关资料,以及关于勤学好问的名言警句;多媒体课件

课时

1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本课“背、诵、例”等13个生字,理解文中生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一:

一、课件激趣,引出故事

1.课件出示孙中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图并交流对图上人物的认知,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认识孙中山,同时交流课前对他的了解。

教师简单补充(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

 

师生互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被尊称为“中华民国国父”)。

2.过渡引题: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大家一定想知道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小时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吧。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

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导入二:

一、话题交流,引出课题

1.引导学生说说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懂的问题自己会怎么做。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引出课题,板书:

不懂就要问。

2.引入故事人物:

同学们,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故事主人公是谁吗?

(孙中山)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你们搜集关于孙中山的资料了,谁能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3.教师简单补充关于孙中山的资料(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被尊称为“中华民国国父”),同时引入: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相信大家一定可以从孙中山的身上学到不少知识呢。

二、自主学习,感知故事

1.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同时读通课文语句,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教师巡视了解读书情况,及时予以个别学生朗读指导。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适时出示读错的生字,重点指导学生注意“例、厉”两个字的读音相同,同时,要注意“挨”在文中读第二声。

3.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孙中山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情。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将故事说得简洁具体,同时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

主要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时请求先生讲解课文意思的事)。

4.引导学生思考: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事情发展的顺序)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这件事情所在的段落(第2-6自然段),

 

师生互动

 

学生说说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懂的问题自己会怎么做

 

师生互动

 

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同时读通课文语句,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生思考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时指导他们将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并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教师补充: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写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先生只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从来不讲书里的意思。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

写孙中山大着胆子问先生课文的意思,之后先生很详细地给他们进行了讲解。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

写孙中山告诉同学们“不懂就要问”的道理。

三、探究学习,体会人物品质

1.快速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想一想自己从中对私塾教学方式都有哪些感知。

(1)学生交流,课件适时出示私塾教学的视频画面,引导学生感知“咿咿呀呀”的意思,同

时体会私塾先生的教学方式(板书:

只背不懂)。

(2)指名说说自己对私塾教学方式的看法(不好,连意思都不懂,不算是真的学到知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面对这样的教学方式,孙中山又有什么想法:

课件出示“孙中山想:

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引导学生从中体会私塾教学方式的缺点(板书:

糊里糊涂)。

2.质疑引入:

面对这样落后的教学方式,文中的同学们是怎么做的?

孙中山又是如何做的?

(1)学生交流(同学们按照先生的要求只背不想者理解,但是孙中山却想知道书里的意息),教师适时板书:

不懂就问,同时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说说办中山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商出相关语句,开把自己的理解简单写在句子务边。

(2)学生读书,圈画,并与小组内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教师深入组回进行点拔指导。

(3)组织学生班内交流:

生:

我觉得孙中山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

我是从第2自然段中他背书特别快的描写中体会到的。

他总是比别人背得快,他很聪明,所以先生对他“连连点头”,这也是对他的夸赞。

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快速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想一想自己从中对私塾教学方式都有哪些感知

名说说自己对私塾教学方式的看法

 

学生交流

 

学生读书,圈画,并与小组内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生:

我觉得孙中山比别的同学肯动脑筋,胆子更大,先生说做什么,别人就做什么,只有他敢壮着胆子问先生书里的意思。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理解词语“鸦雀无声”(指很安静,一点儿声音也没有)。

师:

如果你是孙中山的同学,看到他胆子这样大,你会怎么想?

生:

我会想,这下他完蛋了,先生肯定要用戒尺打他了。

生:

我会想,孙中山怎么这么大胆子啊,竟

然敢违背先生的意思!

教师简单补充古时候私塾先生严厉教学的故事,同时引导他们猜一猜文中先生的表现。

生:

我觉得先生肯定会骂孙中山。

生:

我觉得先生肯定会让孙中山把文章背一遍,要是背不出来就揍他一顿。

3.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第3-6自然段,从文中找出先生的所作所为,想一想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拿着戒尺”“厉声”等体会先生的严厉,同时指导朗读先生的话,注意读出严厉的语气。

(2)课件出示第6自然段中先生说的话,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先生以为这些小孩子还没到懂得书中道理的年龄,所以不要求他们理解意思......)。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中明确,孙中山从小就善于质疑,不懂就问。

同时抓住课文第7自然段中的“很详细,很认真”体会先生治学态度的认真以及同学们对于学习知识的强烈渴望。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先生的话,注意读出此时话中慈祥语重心长的语气。

4.再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探寻故事结果。

(1)引导学生认真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想一想孙中山不懂就问的结果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

弄清道理,同时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比较“只背不懂”与“不懂就问”的不同结果。

(2)质疑讨论:

难道孙中山不怕挨打吗?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明白其实孙中山不是不怕挨

 

师生互动

 

学生认真朗读课文第3-6自然段,从文中找出先生的所作所为,想一想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想一想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认真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想一想孙中山不懂就问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打,而是为了弄明白道理,挨打也值得,并从中体会孙中山为了探求学问勇敢无畏的精神。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孙中山的话,读时表现出他“为了学问不怕挨打”的精神。

(3)补充孙中山长大后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怕牺牲的精神,让学生从中懂得从小培养“不懂就要问”的精神的重要意义。

四、延伸拓展,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通过本课学习,都有哪些重要的收获(知道了学问是“不懂就问出来”的....),教师及时肯定学生的表述,同时引导他们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经历,说说自己从孙中山的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遇到问题就要大胆询问,要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2.教师小结:

是啊,孙中山说得好“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学问是学出来的,更是问出来的(补充板书:

学问是学来的,更是问来的)。

3.课件补充出示几则关于学问的名言警

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句子。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一一<增广贤文>

(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一一<荀子>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一一<论语·公冶长>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一一<礼记>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孙中山的话,读时表现出他“为了学问不怕挨打”的精神

 

学生说说自己通过本课学习,都有哪些重要的收获

 

师生互动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句子

 

3、不懂就要问

只背不懂----糊里糊涂

学问是学来的,更是问来的

不懂就问----弄清道理

这篇课文只安排了一个课时,因此,在组织教学上应该有别于前面三篇课文。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真正读懂,读透文章的内容,并从中读有所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做到精讲少讲,将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经历与课文语言文字零距离对话的过程。

为此,教师将教学重点落实在感悟人物精神品质这一着眼点上,以文中对孙中山所思、所想,所为的具体描写作为抓手,指导学生进行研读,让他们从中感受到了孙中山在求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勤学好问的优秀品质,并从故事的结果中进一步懂得了“不懂就要问”的价值和意义。

更重要的是,学生从这一故事中深受启迪,这对于培养他们自身的良好学习习惯大有裨益。

3.不懂就要问

课题

不懂就要问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课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时请求先生讲解课文意思的一件事,介绍了他勇于提出问题,主张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精神。

在教学设计时,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儿童认知规律,设置了“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紧紧围绕“读”设计问题,使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得。

坚持以“启发式”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前准备

1.孙中山的资料,预习课文。

(学生)

2.教学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

2.朗读课文,学习孙中山的勤学好问的精神。

学习重点

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用时:

5分钟)

1.板书课题,同学们看了这个课题,你们会有哪些疑问?

2.带着疑问读课文,不明白的字、词查字典或同学之间讨论。

3.在初读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交流孙中山的生平事迹。

1.读课题,质疑。

2.自学生字、生词。

3.交流课文主要写孙中山的一件什么事。

4.和同学交流收集的孙中山的相关资料。

1.给带点的字注音。

诵读()例如()

戒尺()挨打()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深入学习,质疑解疑(用时:

20分钟)

1.弄清故事的起因。

2.自读第2自然段,弄清孙中山的学习态度。

3.结合第3~9自然段,想一想:

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同学们和教师各是什么态度?

4.质疑:

为什么孙中山小时候向老师提问还会挨打呢?

而今天的学校老师为什么鼓励学生提问呢?

5.指导朗读。

1.了解“私塾”的意思,私塾和现在的学校有什么不同?

2.找出重点词语,了解孙中山是怎样对待学习的。

(“照例”“流利”“连连点头”“壮着胆子”说明了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3.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老师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找出含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吓呆了、鸦雀无声、拿着戒尺、厉声问道、收起戒尺。

4.感受孙中山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的精神。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流利地()

认真地()

仔细地()

厉声地()

4.比较组词。

厉()提()

历()题()

功()座()

攻()坐()

三、深入探究,学习拓展

(用时:

15分钟)

1.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体会?

2.说说自己平时是怎样勤奋学习的?

3.拓展。

4.总结:

今天,从孙中山身上我们感受到他勤学好问的认真学习精神,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学习这种精神。

1.读了课文,孙中山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①读背毫不糊里糊涂;②为了弄清道理,不怕挨打,敢于提问)

2.自己在学习中也要做到认真、不懂就问。

3.说说你知道的名人爱学习的故事。

5.讲名人爱学习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悟。

教师重点引导对课文第三自然段的体会,抓住重点句子,找出重点词,感受孙中山为了弄懂学问,不怕挨打的精神。

同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孙中山对比,对学生的学习也是很有促进的。

3不懂就要问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诵、例”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背、圈”。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把“不懂就问”化为学习的自觉行为和重要的学习方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简介伟人,导入课文

  1.(课件出示2)(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

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2.(课件出示3)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

板书课题:

不懂就要问。

齐读课题。

二、出示提示,自学感知  

1.(课件出示4)出示自读提示

(1)默读课文,画出有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与同学交流。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想法。

  2.根据提示,学生自读课文,完成相关问题。

二、独立学习,提出质疑。

1.这篇课文同学们都预习过了,现在请大家放开声音读一遍课文,读完之后,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3.根据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和解决主要问题:

(1)“照例”是什么意思?

(2)“先生”是谁?

(3)“戒尺”是什么?

(4)什么是“私塾”?

(5)为什么孙中山问问题要壮着胆子?

(6)为什么孙中山问问题其他同学都吓呆了?

……

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争取把这些问题都弄明白。

三、研读课文,交流展示

  1.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出示课件5:

生字)

bèisònɡlìquānduànliànhútúdāijièlìáichǔ

背诵例圈段练糊涂呆戒厉挨楚

教师指导:

注意读准平舌音“诵”,翘舌音“楚”,前鼻音“段”,边音“例、厉”。

另外注意多音字“背”,在文中读“bèi”,组词为“背诵”,还有一个读音是“bēi”,组词为“背包”。

多音字“圈”,在文中读“quān”,组词为“圆圈”,还有一个读音是“juàn”,组词为“羊圈”。

2.教师补充资料:

(课件出示6、7)

私塾:

在孙中山小的时候是没有学校的,想上学就要到私塾。

私塾是那个时候由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没有教材,也没有学习的年限。

先生:

那个时候称呼老师为“先生”。

先生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一切都得听老师的,学生不许多问。

3.学生交流如下:

(通过两次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从“照例”“流利”“连连点头”“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板书:

背诵很快)

4.(课件出示8)找出带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吓呆了、霎时、鸦雀无声、拿着戒尺、厉声问道、收起戒尺、让孙中山坐下”。

(1)(课件出示9)看课文插图,对比想一想,同学们的表现与先生的态度怎样?

(2)围绕上列词语展开讨论研究:

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课文插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并能有感情地运用有关词语复述图意。

5.学生质疑:

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

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

(教师帮助学生区分清楚:

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教育的不同。

6.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精神?

课文是怎样告诉我们的?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明确:

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

四、深入画面,指导朗读。

1.自由组合,三人为一组练习。

2.请两组同学汇报。

3.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

(1)(如“……,有什么用呢?

”这句话是说孙中山认为糊里糊涂没有用,要读出肯定的语气;

(2)“……,不怕挨打吗?

”是别的同学感到奇怪,不明白,才问孙中山的,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3)“你会背了吗?

”是先生厉声问的,要读出严肃、生气的语气。

(4)又如“请您给我讲讲吧!

”应读出恳求、期待的语气;“我就讲讲吧!

”应读出表示答应的语气。

五、深入探究,学习精神。

1.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体会?

(1)孙中山小时候读书背诵,不糊里糊涂,能够自己提出问题,正如名人所讲“读书要有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所以先生对他小时候的学习成绩是“连连点头”,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2)在一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孙中山为弄清道理,不怕挨打,敢于向先生提问,他认为“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种“勤学好问、读书求理”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板书:

不懂提问)

2.说说你在平日的学习中是怎样勤奋好学的。

六、拓展提高,积累运用

  1.迁移练习。

(课件出示10)

  用“不是糊里糊涂、壮大胆子、不懂就要问、弄清楚、连连点头”等词语写一段话来赞扬一位同学的勤学好问精神。

  (板书:

壮胆)

2.积累格言,明读书道理。

  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格言,请你用心读一读,悟一悟,定会有收获。

(课件出示10)

  ①奋发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②蜂采百花酿佳蜜,人读万卷知深理。

③书声歌声声悦耳,粉笔钢笔笔生花。

④恒心搭起通天桥,勤奋拨开智慧门。

⑤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⑥千古文章书卷里,百花消息雨声中。

⑦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能不能找一些抄下来自勉呢?

 

【设计意图:

略读课文,应该更多放手给学生自学,出示自读提示,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

自学,提出自己的困难,找出认为有新鲜感的语句,共同商议解决。

锻炼了学生自学和质疑问难的能力。

 

【设计意图:

感情朗读是部编版教材的教学重点,三年级应该训练有感情朗读的能力。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连线。

  糊里糊涂  一个字都不会漏掉

  壮着胆子  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摇头晃脑  大着胆子

  鸦雀无声  没弄明白

  一字不漏  头摇来摇去

2.比一比,再组词。

堂()戒()厉()既()

常()械()历()即()

详()塾()涂()提()

祥()熟()途()题()

3.读句子,写出加点词的近义词。

(1)先生讲得很详细。

()

(2)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

(3)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

()

4.选字填空。

厉历

(1)墙上的挂()又翻过了一页。

(2)没想到,他会这么()害。

提题

(3)他()出的这些意见都是正确的。

(4)这篇课文的()目是《不懂就要问》。

参考答案

1.糊里糊涂——没弄明白  

  壮着胆子——大着胆子 

  摇头晃脑——头摇来摇去

  鸦雀无声——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一字不漏——一个字都不会漏掉  

2.课堂戒尺严厉既然详细私塾糊涂提出

经常机械经历立即慈祥成熟前途问题

3.

(1)细致

(2)刹那(3)照旧

4.

(1)历

(2)厉(3)提(4)题

【板书设计】

            背诵——很快

     不懂就要问  心想——不懂  好习惯

            提问——壮胆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我在设计教学时,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设置了“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

教学时,紧紧围绕“读”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使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悟,读有所得,真正尝到读的甜头。

坚持以“启发式”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此,我从实际情况出发,采用直观演示、动作演示、生动语言、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自觉地获取知识。

2.在教学中,引用课外资料,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局限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那样太肤浅,在本课教学前,我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在教学中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资料后,我又补充了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密切联系的课外资料。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不足之处:

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发言、交流和倾听的礼貌教育。

要培养学生清晰、连贯地讲话;文明有序地交流;认真、专注地倾听的良好习惯,以保证小组学习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不懂就要问》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它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时请求先生讲解课文意思的一件事;介绍了他勇于提出问题,主张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精神。

它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教育性。

目的是通过学生学习,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精神。

它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写人不离开记事,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运用人物的语言和当时的环境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是课文突出的特点。

【孙中山简介】

孙中山(1866—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

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

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

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二千年帝制”。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我会读,我会连。

楚挨戒呆段诵

 

二、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重点段落品析。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

“你向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