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文言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3254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文言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必修二文言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必修二文言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必修二文言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必修二文言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二文言文.docx

《必修二文言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文言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二文言文.docx

必修二文言文

临沂一中2013年高考语文学案

Ⅰ教材梳理

必修二文言文

1.重点篇目:

第二单元《诗经两首》(《氓》《采薇》)《离骚》《孔雀东南飞(并序)》《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第三单元《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

2.学习重点及复习指南:

第二单元是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学习时要注意涵咏、诵读,体会诗中的情感,学习其创作手法,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以及产生的不同效果;第三单元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不但要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还要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体会其中的节奏、语气和韵味。

这两个单元都有大量文质兼美的句子,需要背诵并咀嚼、品味。

第二单元是诗歌,高考重点考查两个方面的内容:

(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

(2)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E。

第三单元考查重点:

(1)常见实词、虚词的含义与用法;

(2)翻译文中重要的句子;(3)准确筛选文中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还有部分名句需要理解、背诵。

自主梳理

一、通假字

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通,意义:

2.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通,意义:

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通,意义:

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通,意义:

5.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通,意义:

6.岂不日戒,玁狁孔棘通,意义:

7.彼尔维何,维常之华通,意义:

8.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通,意义:

9.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通,意义:

10.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通,意义:

11.何方圜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通,意义:

1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通,意义:

13.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通,意义:

14.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通,意义:

答案:

1.匪非判断词不是

2.泮畔名词边岸

3.说脱动词脱身

4.于吁感叹词无实义

5.莫暮名词年末

6.棘急形容词紧急

7.尔“尔”加草字头形容词花盛开的样子

8.帘奁名词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9.错措名词措施

10.郁邑郁悒动词忧愁苦闷

11.圜圆名词圆,与“方”相对

12.冯凭动词乘

13.父甫男子名后的美称

14.取娶动词,娶妻

二、重点实词

1.道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策之不以其道(韩愈《马说》)()

会天大雨,道不通(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2.将

将子无怒(《诗经·氓》)()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亦将有感于斯文(王羲之《兰亭集序》)()

皮之不存,毛将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3.言

载笑载言(《诗经·氓》)()

体无咎言(《诗经·氓》)()

言既遂矣(《诗经·氓》)()

凡六百一十六言(白居易《琵琶行》)()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贾谊《过秦论》)()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4.修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修守战之具(贾谊《过秦论》)()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王羲之《兰亭集序》)()

乃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

退将复修吾初服(屈原《离骚》)()

掌修国史(《新唐书·百官志》)()

5.故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君安与项伯有故(司马迁《鸿门宴》)()

广故数言欲亡(司马迁《陈涉世家》)()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王羲之《兰亭集序》)()

6.相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

贱妾留空房,相见长日稀(《孔雀东南飞》)()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司马迁《陈涉世家》)()

悔相道之不察兮(屈原《离骚》)()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

7.致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8.期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王羲之《兰亭集序》)()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司马迁《陈涉世家》)()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9.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观潮》)()

庸儒末学,文过饰非(刘知几《史通·惑经》)()

10.见

渐见愁煎迫(《孔雀东南飞》)()

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氓》)()

庄暴见孟子曰(《孟子》)()

彗星见于东方(陈寿《三国志·吴主传》)()

11.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答案:

1.道路;说、讲;规律、道理;道路;规律

2.愿、请;扶、持;带领、带兵;将帅;副词,将要;副词,将要

3.说;预兆;助词,无实义;字;言论;说

4.研究、学习;修造;长,这里是高的意思;修建;整理;著、撰写

5.缘故;旧的、古代的;旧交情、老交情;副词,故意;副词,仍旧;连词,所以

6.副词,相互;xiàng,相貌;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副词,相互;xiàng,动词,辅佐,帮助;xiàng,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吏;观察,选择;古代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7.思乡情趣;买,购置

8.至、及;一周年;相约;期限;期望、要求

9.文字;刺花纹;文饰、掩饰

10.被;相当于“我”;看见;拜见;“现”,出现

11.观察,观赏;景象;考察;看

三、重点虚词

1.其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下同)()

距其院东五里()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孰能讥之乎()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2.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良乃入,具告沛公(司马迁《鸿门宴》)()

质于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师说》)()

3.遂

言既遂矣(《诗经·氓》)()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郑人买履》)()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陶渊明《桃花源记》)()

遂拔以击荆轲(《荆轲刺秦王》)()

4.也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师道之不传也久也(韩愈《师说》)()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贾谊《过秦论》)()

5.则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苏轼《赤壁赋》)()

以身作则()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唇亡则齿寒(《盐铁论·诛秦》)()

内则百姓疾之,外则诸侯叛之(荀子《正论》)()

答案:

1.代时间,那;指示代词,那;人称代词,我;代词,他、他们;增强反问语气的助词,难道;代词,指碑;代词,指洞;代词,指洞

2.表判断,是,就是;于是;才;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副词,竟然;

3.顺心,满足;副词,最终、终究;副词,终于;副词,于是、就

4.语气词,表判断;语气词,表陈述;句中语气词,表停顿;表示祈使语气;语气词,表疑问或反诘

5.那么;那么;准则;是、就是;那么;连词,表对比

四、词类活用

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

3.土也罔极,二三其德()

4.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5.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6.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7.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8.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9.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10.孔雀东南飞()

11.手巾掩口啼()

12.足以荣汝身()

13.榆柳荫后檐()

14.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15.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1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17.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

18.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19.侣鱼虾而友麋鹿()

20.舞幽壑之浅蛟,泣孤舟之嫠妇()

2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23.不知东方之既白()

24.火尚足以明也()

2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答案:

1.夙夜:

名词用作状语。

在早晨,在夜里

2.贰:

使动用法,使……不专一

3.二三:

使动用法,使……三心二意

4.贫:

形容词用作名词,贫苦的生活

5.日:

名词用作状语,日日

6.黄:

名词用作动词,变黄

7.贰:

数词用作动词,有二心

8.雨:

名词用作动词,下雪

9.高:

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高;长:

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长

10.东南:

名词用作状语,向东南

11.手巾:

名词用作状语,用手巾

12.荣:

使动用法,使……荣耀

13.荫:

名词用作动词,遮蔽

14.带:

名词用作动词,环绕

15.觞:

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16.下、东:

名词用作动词,攻占、向东进军

17.舍:

名词用作动词,筑舍定居

18.名:

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19.侣、友: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20.舞、泣:

使动用法,使……舞、使……泣

21.贤、少长:

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能的人、年龄小的人、年龄大的人

22.幽暗昏惑:

形容词用作名词,幽暗昏惑的地方

23.白:

形容词用作动词,变白

24.明:

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25.一:

数词用作动词,把……看做一样

五、古今异义

1.怨灵修之浩荡兮古义:

今义:

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2.偭规矩而改错古义:

今义:

改正错误

3.固时俗之工巧兮古义:

今义:

技艺巧妙

4.长余佩之陆离古义:

今义:

形容色彩繁杂

6.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古义:

今义:

经济困难

7.宁溘死以流亡兮古义:

今义:

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8.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古义:

今义:

值得怜悯与同情

9.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古义:

今义:

不受约束和限制

10.处分适兄弟,那得自任专古义:

今义:

对罪犯或犯错误的人做出处罚

11.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古义:

今义:

各种运输往来、邮递通讯事业的总称

12.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古义:

今义:

次要的一个

13.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

今义:

美貌的女子

14.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

今义:

副词,十分、极

15.此所以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

今义:

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16.于是余有叹焉古义:

今义:

连词,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者由前者引起

答案:

1.荒唐,没有准则

2.改变措施

3.善于取巧

4.修长的样子

5.修长的样子

6.处境困窘

7.随着流水而消逝

8.可爱

9.自作主张

10.处理安排

11.交错连接

12.曲水的旁边

13.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14.不平常,非同寻常

15.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

16.对此,对这件事

六、文言句式辨析及翻译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

3.芳与泽其杂糅兮,惟昭质其犹未亏。

()

4.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

5.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

6.不吾知其亦已兮。

()

7.而今安在哉?

()

8.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

9.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

10.客有吹洞箫者。

()

1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

1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

13.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14.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

15.此余之所得也。

()

16.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答案:

1.陈述句。

原先我离开的时候,杨柳青青。

现在我回来的时候,天上下着纷纷的大雪。

2.反问句。

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挫败的吗?

3.陈述句。

世上的芳洁与污浊杂糅在一起呀,只有我品质没有损伤,依然明洁闪光。

4.陈述句。

后悔择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地伫立而想返回。

5.被动句。

即使我被肢解了我也不会改变啊。

6.宾语前置句。

不了解我也就罢了。

7.宾语前置句。

而今在哪里呢?

8.状语后置句。

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

9.定语后置句。

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

10.定语后置句。

有一位吹洞箫的客人。

11.判断句。

现在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坟墓。

12.介宾短语后置。

唐代和尚慧褒才开始在这里建筑房舍。

13.省略句。

然而力气足够到了,对他人来说可以讥笑,对自己来说也很后悔。

14.省略句。

对于那块倒下的石碑,我又感叹古书上没有记载。

15.判断句。

这就是我的收获呀。

16.判断句。

这就是做学问的人不能不深入思考并且谨慎选取的原因啊。

七、名句名段

1.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曹操《短歌行》)

2.昔我往矣;今我来思,。

(《诗经·采薇》)

3.,而不知其所止;,。

(苏轼《赤壁赋》)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答案:

1.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4.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险以远则至者少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八、文学常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从至大约500年间的诗歌

篇。

先秦称为“诗”,或取期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称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三类。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共105篇。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共40篇。

所谓《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是就体例分类来说的;、、是就表现手法而言的。

2.《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宋代徐陵编的《》,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

《》并称“乐府双璧”。

3.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琅玡人。

他是古代著名书法家,被后人尊称为“书圣”,代表了楷书、行书成熟时期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他书写的《》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4.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字介甫,号半山。

他自幼好学,博览群书。

神宗年间主持新法推行,遭到反对派猛烈抨击,两度为相,又两度罢官。

后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

在文学上,王安石被称列为“唐宗八大家”之一,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其诗注重“理趣”,影响到宋代诗歌呈现出重哲理的风格。

有作品集《》。

答案:

1.西周初期春秋中叶305风雅颂赋比兴

2.玉台新咏木兰辞

3.兰亭集序

4.临川先生文集

素材积累

1.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出身于楚国王族,有高度的修养和爱国情怀。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楚怀王时,官至左徒,参与楚国内政外交大事,“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主张举贤授能,变法图强,遭到保守派的谗害排挤。

怀王时曾被放逐于汉北一带;顷襄王时,第二次放逐,从此飘泊于江南一带。

在长期的流放生涯中,他不改初衷,关怀人民,注视着故国政局的变化。

前278年,秦破郢都,楚王客死于秦,人民陷入国破家亡、流离失所之困境,屈原悲愤绝望,自投汨罗江。

【写作应用范围】爱国信念持之以恒人生价值直面挫折

【范例片段】

当哲理的误区像海市蜃楼般困惑着你的时候,只有会变通的人才能走出蜃景的“阴影”,迎接绿洲的阳光。

赵国被困时,同时进谏,许多大臣坚持“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结果被赵太后骂出;触龙却不同,他并没有直言强谏,而是以顺耳的忠言说服了赵太后,最终将长安君“质于齐”,解了赵国之困。

触龙坚持不懈、智勇双全,却终于达到了目的。

面对哲理,人们有时还不如一个下层女子,当人们还在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津津乐道时,窦娥却吟出了“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

”人们只知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谁顾及到过程中的风景?

梁启超说得好: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当你在海市蜃楼面前彷徨时,当你在海市蜃楼的阴影下畏缩时,只有打破常规,才能走出哲理的误区,于是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2.据说北宋王朝很少诛杀大臣,而朝臣们清除政敌的常用办法就是将他们远远地贬斥到环境恶劣之地,让他们心情抑郁而死。

而苏轼被一路贬谪,一直贬到不能再远的海南岛,他却没有抑郁而死。

这主要是他善于调适自己的心情。

在被贬到惠州时,他曾反复的吟咏陶渊明的诗作,从中汲取精神慰藉,并对每一首陶诗都一一地写了和诗。

可见他和陶渊明真有心灵相通之处。

【写作应用范围】信念乐观豁达适应调节追求

【范例片段】

豁达,一蓑烟雨任平生;豪迈,铁板铜琶任我唱。

苏东坡,一个会抛却沉重、轻松起飞的人物。

人生中多次被贬,却仍就“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东观豁达。

站在赤壁,面对长江大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有“铁板铜琶任我唱”之势,豪迈大气。

抛却了世俗的枷锁,苏东坡轻松地飞出了历史淹没的洪流,赢得了逍遥的一生。

抛却沉重,轻松起飞。

像杜甫、白居易、苏东坡那样打开心灵的枷锁,抛却现实的残酷和沉重,轻松起飞。

抛却沉重,困难将会不攻自破,轻松起飞,人生将会从此绚烂辉煌。

3.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

“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荀子在《劝学》中说:

“蚓无爪牙之利,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不能寄托着,用心躁也”。

古人告诉我们广泛求思和用心专一都是成功的秘诀。

【写作应用范围】博学专心恒心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循序渐进

【范例片段】

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这是陈景润所企及的梦想。

为此,他一遍遍地演算,一天天地坚持,笔耕不辍,终于有一天,当明珠的光芒洒向他昏暗的房间,积成的跬步成就了千里的路径。

小步子,大目标使那些妄图一触即得的人望洋兴叹。

智叟嘲笑搬山人的愚笨,却不知自己才是真正的愚公。

愚公懂得从小步子做起,即使搬山的目标大的可望不可及,但是所有的大目标在小步子的执著面前都是纸老虎,人只是主观地夸大了困难,否则怎么会有分秒汇成的岁月、点滴聚成的江河?

蛹总是以为成蝶只是一个美梦,然而当它在茧中自始至终的托儿所,终会破茧而飞,蝶舞苍穹;贝总以为砾成珠只是一个神话,然而当它忍受着剧痛磨砺着腹中的沙,终会开壳真珠亮映天。

小步子是我们需要的方法,大目标是我们仰望的梦想。

小步子,大目标,让我们找寻到自己的天堂。

提能训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乘彼垝(guǐ)垣        咥(xì)其笑矣其黄而陨(yǔn)     采芙(fū)蓉

B.犹可说(yuè)也     于(xū)嗟女兮靡(mǐ)室劳矣       淇水汤(shāng)汤

C.我戍(sù)未定       驰椒(jiāo)丘白鹄(hú)舫            何时可掇(duō)

D.氓(méng)之蚩蚩将(qiāng)子无怒自我徂(cú)尔         无与士耽(dān)

【解析】选D。

A.芙—fú;B.说—tuō,C.戍—shù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发轫侘傺纹身直接了当

B.悲怆砥砺摇曳狂放不羁

C.震撼工夫妥帖寥若辰星

D.甄别炫耀搭讪天籁之音

【解析】选A。

A中“纹”“接”应为“文”、“截”;B全对;C中“辰”应为“晨”;D全对。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来:

前来,到……这儿来

B.乖彼垝垣,以望复关乘:

登上,来到……上面

C.伏清白以死直兮伏:

守、保持

D.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渠:

互相

【解析】选D。

渠,他,不应解释为“互相”。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感谢落日,它让我看见了他们远去的背影,它把世间惊世骇俗的一幕展示给我。

B.他为人不错,只是过于固执,喜欢钻牛角尖,丁是丁,卯是卯,一点也不晓得变通。

C.老艺术家豪气不减,精力充沛,走起路来如行云流水,轻松自在,很快就登上了山顶,赢得了阵阵掌声。

D.我的家乡有一片竹林,万竿碧竹,郁郁葱葱,蔚为壮观。

这景色让我叹为观止。

【解析】选A。

B中“丁是丁,卯是卯”指做事认真,此处褒词贬用;C中“行云流水”,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比喻自然不拘执,多指文章、歌唱等;D中“让我叹为观止”应为“景色令人叹为观止”。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巴金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文思敏捷,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民族振兴的热切期望。

B.3月29日下午,一架波音飞机载着国民党参观团一行,降落在南京禄口机场。

当江丙坤率团出现在贵宾室时,立即成为众人追逐的焦点。

C.《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了《书摘月刊》,成为我们献给爱书的众多朋友们的一道精美的“图书套餐”。

D.虽然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商务、交流、购物等方面的很大便利,但是我们对网上不少信息的真实性却越来越怀疑。

【解析】选D。

A主谓搭配不当,应为“晚年的巴金”;B缺主语,“当……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