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备课.docx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备课.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备课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基于标准的教学案例设计
单位名称:
课题名称:
适用年级:
设计者:
第六单元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
一、目标确定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论述:
根据课程标准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2.教材分析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教材主要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人民币计算。
3.学情分析
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认知特点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应该加强学生的实际感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把握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意义,发展数感和符号感。
(2)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小学生认识元角分但与数学计算联系不起来。
(3)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存在的困难与障碍学生对人民币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元、角、分的转化方面有一定的难度。
二、学习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换钱的活动,体会“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学会合理使用零花钱,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三、学习重难点
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
体会“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四、评价任务
学会认识人民币,结合数值后面的人民单位。
五、课时安排
信息窗1人民币的认识-----------------------------2课时
信息窗2人民币的简单计算-------------------------2课时
六、教学设计
信息窗1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
一、学习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教育。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难点:
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评价任务
学会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结合数值后面的人民单位。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有储蓄罐吗?
小朋友阳阳也有自己的储蓄罐,今天,他将和妈妈一起整理自己的零花钱,咱们也来看看吧。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
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
阳阳有很多零花钱,他先将钱分类。
预设2:
阳阳的零花钱有100元的,50元的,20元的,10元的……
师: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1:
你认识1元、1角和1分吗?
预设2:
你认识这些钱(或人民币)吗?
……
师:
你们知道吗,咱们国家使用的钱叫人民币。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揭示课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小朋友在妈妈的帮助下清点存钱罐里人民币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你说我讲
1.认识1元、1角、1分
(1)出示课件:
1元、1角、1分的纸币和硬币
师:
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你们认识吗?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师:
你是怎么知道的?
先独立思考,再将你的好方法在小组内交流,看哪个小组的办法最合理。
学生小组交流辨认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方法。
全班交流,适时引导评价,随机板书:
元、角、分。
预设1:
从纸币的正反面的颜色、大小、图案来辨认
预设2:
从硬币的正反面的图案、大小来辨认
预设3:
有“元”、“角”、“分”字样
师:
仔细观察,这三种人民币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预设1:
都有数字1
预设2:
都有国徽
小结: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辨认人民币可以从图案、颜色、大小、字样等方面来观察。
而国徽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乱折乱揉,也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2)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师:
元、角、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就像是一家人,可以互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拿出1号学具袋,进行换钱的游戏,想一想: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为学生提供的学具袋里面装有1元的硬币1个或纸币1张,1角的硬币10个或纸币10张,1分的硬币10个或纸币10张)
学生交流,课件演示。
适时评价,随机板书:
1元=10角1角=10分。
(3)
试一试
师:
你能运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试着填一填吗?
看谁填得又对又快,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见图1)。
小结:
你们看,元角分是亲密的一家,只要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能正确兑换了。
2.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课件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角、5角、2分、5分
师:
你们还认识这些人民币吗?
说说你是怎么辨认的?
学生一种一种地认,并说清楚辨认方法。
(2)试一试
出示课件:
你能将这些商品的价格与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吗?
师:
在日常生活中,你用过1分、2分或者5分的人民币买过东西吗?
(没有)是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分币用的越来越少了,但大家千万不能小看这1分钱,我粗略的统计了一下,我们学校有3000多名学生,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分钱,一年就能节约1万多元,因此我们要从小养成节约用钱的好习惯。
师: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共发行了5套人民币,现在使用的是第五套人民币。
课件出示第五套人民币图样,让学生对于人民币的发展有简单的了解。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辨认不同面值人民币活动和换钱游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辨认人民币的方法,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关系,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同时通过展示学生的发现,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好习惯养成的教育。
三、自主练习
1.基本练习
出示自主练习第2题(见图2)。
师:
这是阳阳的一部分零花钱,如果让你从中拿出10元,可以怎样拿?
请以小组为单位,拿出2号学具袋,说一说,拿一拿,看哪个小组想到的办法多。
(为学生提供的学具袋中装有1张10元,3张5元,5张1元的人民币)如果让你从中拿出15元呢?
学生交流,师小结:
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2.提高练习
师:
帮阳阳整理好了零花钱,咱们到商店看看吧。
你知道这些商品的价格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渗透分类思想,通常情况下先算元,再算角;先算面值大的,再算面值小的,最后合起来。
3.综合练习
师:
我们和阳阳一起做个购物游戏吧!
(见图3)这里有4样商品和10元人民币,10元钱除了能买5块肥皂,还能买什么?
学习组长扮演售货员,其他小朋友扮演顾客,每人拿10元钱去买一次商品,边买边汇报10元钱可以买到什么,看哪个小组想到的购物方案多。
买文具时要注意文明礼貌,轮流购买,当别人购物时认真倾听。
【设计意图】练习与教材情境串成情境串,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同时向学生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件出示丰收园图)
预设:
我会积极学习了。
适时追问:
你哪个环节最积极?
(课件“积极”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
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情况,课件将绿苹果变成黄苹果或红苹果)
预设:
我学会提问了。
适时追问:
你都问什么问题了?
(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
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情况,课件将绿苹果变成黄苹果或红苹果)……
学生也可能回答果篮中5个苹果对应的5个方面之外的,教师适时提升概括,并在篮筐外三个绿苹果中输入文字,并根据学生情况触发苹果下部将绿苹果变成黄苹果或红苹果。
师:
今天同学们特别能干,不仅认识了人民币,了解了它的单位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还学会了简单购物。
回家后,数数自己存钱罐里存了多少零用钱,并用这些钱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设计意图】以教材丰收园为依托,在果篮外增加了三个生成性的绿苹果,直面课堂生成,灵活地引领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等多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课后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教育。
[板书设计]
信息窗2小小存钱罐—购买文体用品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简单的人民币加减法,掌握计算的方法。
2.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获得一些购物的经验,在人民币使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养成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意识。
4.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体验数学的简洁美,增强学生的数学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简单的人民币加减法,掌握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计算简单的人民币加减法,掌握计算的方法。
三、评价任务
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计算简单的人民币加减法,掌握计算的方法结。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思
师:
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学习用人民币购买商品,比一比哪些同学会合理的购买文具,我们快去文具商店瞧瞧吧!
出示教材情境图(见图1):
师:
观察情境图,从图片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谁能根据以上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预设1:
买一个铅笔盒和一支铅笔应付多少钱?
预设2:
拿20元买一个铅笔盒和一袋彩笔够吗?
预设3:
用1元钱买一块橡皮,还剩多少钱?
……
师:
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1.用20元买一个
和一袋
够吗?
2.用1元钱买一块
还剩多少钱?
【设计意图】从生活入手,创设情境,依托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利用电子设备辅助教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知认识了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学习用人民币购买商品,并顺势揭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一)师:
拿20元买一个
和一袋
够吗?
1.梳理信息
师:
要解决“20元买一个
和一袋
够吗”需要用哪两个信息?
师:
20元买一个6元的文具盒,和一袋9元的水彩笔够吗?
师: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独立思考。
师:
想出解决方法的同学请举手。
看来借助于同学们自己的力量解决这个问题还是有些困难。
2.小组讨论学习
师:
下面我们就在小组内展开讨论,研究一下吧!
首先请大家看一下我们的小组探究要求。
课件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1)想一想:
在小组内有序地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说一说:
第一步求什么?
第二步再怎么办?
(3)议一议:
选出小组中最好的想法,代表本小组进行全班交流。
(4)小组活动时间:
5分钟
学生展开小组学习,教师深入小组中进行指导了解讨论情况。
3.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师:
小组代表汇报时要一边操作一遍介绍,其余学生要认真倾听。
小组代表汇报。
预设1:
数的方法,从20元往后数,一直数到1元看够不够?
预设2:
减法做,先从20元里减去6元,再减去9元,看够不够减。
预设3:
加法做,先用6元加9元,再用得数与20元比较。
预设4:
计算的方法,6+9=1515比20小,
……
4.精当点拨
师:
哪种方法比较好?
预设:
加法计算再比较的方法好。
师:
为什么先算6元+9元呢?
师:
先求一个铅笔盒和一盒彩笔一共花多少钱?
板书:
6+9=15
师:
那15元表示什么?
师:
表示要花的钱。
师:
你怎么知道6元+9元等于15元的?
预设:
铅笔盒与水彩笔都是多少元,就可以直接加起来,看成6+9=15就是15元。
强调:
买的东西都是多少元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加起来,几元加几元就等于几元。
师:
最后一步干什么?
预设:
比较多少,15元小于20元,所以20元买着两种玩具够了。
课件展示做法。
5.总结算法
师小结:
刚才我们解决钱够不够的问题时,分两步做的,先用计算的方法算出一个铅笔盒和一盒彩笔一共花多少钱,然后再和所带的钱进行比较,要花的钱比带的钱少,所以够了。
(二)解决问题:
拿10元买一支
和一袋
够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位交流想法,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三)解决“用1元钱买东西,还剩多少钱”的问题
1.理解题意
师:
1元钱买一块
还剩多少钱?
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用1元减去8角。
师:
1元减去8角怎么计算呢?
单位不相同的2个数怎么减呢?
2.学生小组学习
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1)想一想:
1元减8角怎么计算。
(2)试一试:
可以动手画一画,也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活动时间:
5分钟。
3.班内汇报
预设1:
摆学具。
摆一张1元的,然后换成10个1角的,用10个1角的减去2个1角的。
预设2:
计算。
1元-10角=2角。
预设3:
单位换算。
1元=10角,10—8=2(角)……
师:
1元-10角=2角,10—8=2(角)哪种方法更好?
为什么把1元转换成10角?
预设:
都是“元”的时候可以直接相加减,都是“角”的时候也可以直接相加减。
4.总结
师:
用1元去买8角的橡皮,所以我们要先把1元化成10角,再从10角里拿走8角。
剩下2角。
看来在遇到单位不一样的时候,我们要先把单位换算成是一样的才行。
(课件展示过程)把1元换成10角,再用10角-橡皮8角=2角
强调:
在用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购物时,遇到单位不统一的时候可以进行转换,想办法把单位转换成统一的单位再计算。
几元加(减)几元就等于几元,几角加(减)几角就等于几角。
5.试一试
用1元钱买1支
还剩多少钱?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位交流想法,班内订正。
【设计意图】小组或个人汇报、展示,自我讲解,注意多样化,组织好倾听,注重对话、评价、质疑、分享,用好生成的资源,要针对重难点设计高质量的有深度的师生对话。
这期间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读懂学生的真实想法至关重要。
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获得一些购物的经验,在人民币使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三、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师: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不同单位的钱币不能相加减,要转化成相同单位后才能相加减。
【设计意图】由师生共同完成,最后教师的概要讲述,结合交流的素材,讲解精准,概括简洁,提升到位。
特别是“不同单位的钱币不能相加减,要转化成相同单位后才能相加减”讲清讲透,做到当堂学会,同时注重数学思想、策略方法、活动经验的总结、提升和渗透。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自主练习第1题(见图2)
(1)我有30元钱,买3包
够吗?
(2)我有10元钱,买一个
和一袋
够不够?
先让学生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解决题目中的数学问题我们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
然后算一算,说一说解决的办法。
一共的钱数和手中的钱数做比较,够么?
2.自主练习第2题(见图3)
(1)引导学生明确题意,找到关系式:
付出的-价格=找回的
(2)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做法。
重点交流第3题。
强调注意1元=10角。
3.自主练习第3题
1元能同时买哪几样东西呢?
圈一圈。
(见图4)
(1)说一说发现的信息,明确题目中的单位是元和角。
强调:
单位不同时,转化成一样的单位去计算,如:
1元=10角。
(2)学生独立完成搭配,并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4.自主练习第4题
拿20元可以买哪些商品?
(见图5)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喜欢的商品,只要符合题目要求(不超过20元)就可以。
【设计意图】题目设计要做到适量性、典型性、层次性。
优先用好青岛版教材和新课堂中的题目,训练有一定的量。
注重做题后的交流点评,挖掘出题目的育人和文化功能。
在练习过程中体验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养成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意识。
五、课堂总结
师: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
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能正确计算简单的人民币加减法,掌握计算的方法,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获得一些购物的经验。
【设计意图】将本课知识能力、方法经验打成捆背回家,由师生共同或教师完成。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