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常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3028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刷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印刷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印刷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印刷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印刷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印刷常识.docx

《印刷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常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印刷常识.docx

印刷常识

印刷常识之在报纸的排版中以何种模式处理彩色图片最好

 

  

在报纸或杂志的排版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对彩色图片的处理,当打开某一个彩色图片时,它可能是RGB模式的,也可能是CMYK模式的。

那么在使用Photoshop时,是使用RGB模式,还是使用CMYK模式进行彩色图片处理呢?

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谈笔者的看法。

  在使用Photoshop处理图片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注意一点,对于所打开的一幅图片,无论是CMYK模式的图片,还是RGB模式的图片,都不要在这两种模式之间进行相互转,更不要将两种模式转来转去。

因为,在点阵图片编辑软件中,每进行一次图片色彩空间的转换,都将损失一部分原图片的细节信息。

如果将一个图片一会儿转成RGB模式,一会儿转成CMYK模式,则图片的信息损失将是很大的。

这里应该说的是,彩色报纸出版过程中用于制版印刷的图片模式必须是CMYK模式的图片,否则将无法进行印刷。

但是并不是说在进行图片处理时以CMYK模式处理图片的印刷效果就一定很好,还是要根据情况来定。

其实用Photoshop处理图片选择RGB模式的效果要强于使用CMYK模式的效果,只要以RGB模式处理好图片后,再将其转化为CMYK模式的图片后输出胶片就可以制版印刷了。

  在进行图片处理时,如果所打开进行处理的图片本身就是RGB模式的图片,或者原图片在使用扫描仪输入过程允许选择RGB模式进行扫描,这种情况对于彩报的排版来说是再好不过了。

使用Photoshop扫描原图片时只要在文件菜单栏中选择色彩设置选项中的RGB设置选项后,通过扫描仪输入的彩色图片即为RGB模式的图片。

总之,在不需要首先就转化图片模式的情况下,能够获取到RGB模式的图片,就用这种模式对图片进行处理,特别是从互联网上下载的图片,为确保图片的印刷效果,就必须使用RGB模式进行处理。

对以下几个方面的论述就很能说明这一观点。

  

(1)RGB模式是所有基于光学原理的设备所采用的色彩方式。

例如显示器,是以RGB模式工作的。

而RGB模式的色彩范围要大于CMYK模式,所以,RGB模式能表现许多颜色,尤其是鲜艳而明亮的色彩(当然,显示器的色彩必须是经过校正的,才不会出现图片色彩的失真)。

这种色彩在印刷时很难印得出来。

这也是把图片色彩模式从RGB转化到CMYK时画面会变暗的主要原因。

在Photoshop中编辑RGB模式的图片时,首先必须选择View菜单中的CMYKPreview指令(如果使用的Photoshop为中文版,则选中亮图菜单栏中的视览选项,选择其中的CMYK选项即可),也就是说,用RGB模式编辑处理图片,而以CMYK模式显示图片,使操作员所见的显示屏上的图片色彩,实际上就是印刷时所需要的色彩,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应用于印刷时这算量种很好的图片处理方法。

Photoshop在CMYK模式下工作时,色彩通道比RGB多出一个,另外,它还要用RGB的显示方式模拟出CMYK的显示器效果,并且,CMYK的运算方式与基于光学的TGB原理完全不同,因此,用CMYK模式处理图片的效率要低一些,处理图片的质量也要差一些。

  

(2)使用Photoshop处理图片时,有些Photoshop中的某些过滤器不支缓CMYK模式。

另外,图片的编辑处理往往要经过许多细微的过程,比如可能要将几个图片中的内容组合到一起,由于各组成部分的原色调不可能相同,需要对它们进行,调整也可能要使各部分以某种方式,合成并进行过滤器处理等等。

不论图片的处理要达到什么效果,操作员都希望尽可能产生并保留各种细微的效果,尽可能使画面具有真实而丰富的细节,由于RGB模式的色彩范围比CMYK模式要大得多了,因此,以RGB模式处理图片时,在整个编辑处理过程中,将会得到更宽的色彩空间和国微多变的编辑效果,而这些效果,如果用得好,大部分能保留来来。

虽然最终仍不得不转成CMYK模式并且肯定会有色彩损失,但这比一开始就让图片色彩丢失还是要好得多。

  (3)在将RGB模式图片转换成CMYK模式图片时,分色参数将对图片转换时的效果好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对分色参数的调整,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图片的转换,Photoshop图片处理软件具备对分色参数的控制能力。

也就是说,当需要将以RGB模式处理好的图片转化为CMYK模式进行输出时,在转换过程中通过分色参数的调整可以减轻在图片进行模式转换时的色彩丢失。

  (4)目前对于报纸出版而言,所使用的图片需要长期保留,以RGB模式保留图片数据是比较理想的。

经过校色和修正的RGB模式图片数据信息可以成为长期存储的有效文档,这样将来从档案库中检索的RGB模式图片可有知不同输出设备上。

对于RGB模式图片数据信息在今后很多出版工作流程中需重新使用时,无论分色方法是采用系统级色彩管理法还是采用Photoshop中的图像转换法都非常方便。

  (5)在使用各种印刷机、数字打样设备或计算机监控器进行图片的印刷、打样、输出时,观察(并测量)以上印刷输出设备所复制的图片颜色差别的主要方法是测量产生中性灰所需要的青、品红和黄的量,印刷上称之为复制系统的灰平衡。

如果图片转换为CMYK模式,那么重新使用不同的输出设备时,图片就要求调节CMYK图片的高光、中间调和暗调网点,并改变总的灰平衡和色彩饱和度。

为了不影响图片印刷质量,对图片中黑色的量要加以改变,但若不修正黑色数据而印刷图片,则会产生不良的印刷结果。

例如,原来为高质量单张纸印刷机分色的CMYK模式图片,如果在卷筒纸印刷机上印刷就会令图片中墨色的量大了点,其处理方法只能是修正CMYK模式图片。

而RGB模式图片可利用较大的RGB色调范围来再现更明亮、更为饱和的颜色。

然而,在图片被分色为CMYK后,图片中的所有像素均处于CMYK色调范围之内。

  通过以上论述可看出,使用Photoshop处理彩色图片应该尽量使用RGB模式进行。

但在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

使用RGB模式处理的图片一定要确保在用CMYK模式输出时图片色彩的真实性;使用RGB模式处理图片时要确信图片已完全处理好后再转化为CMYK模式图片,最好是留一个RGB模式的图片备用。

  除了用RGB模式处理图片外,Photoshop的Lab色彩模式也具备良好特性。

RGB模式是基于光学原理的,而CMYK模式颜料反射光线的色彩模式,Lab模式的好处在于它弥补了前面两种色彩模式的不足。

RGB在蓝色与绿色之间的过度色太多,绿色与红色之间的过度色又太少,CMYK模式在编辑处理图片的过程中损失的色彩则更多,而Lab模式在这些方面都有所补偿。

Lab模式由三个通道组成,L通道表示亮度,它控制图片的亮度和对比度,a通道包括的颜色从深绿(低亮度值)到灰色(中亮度值)到亮粉红色(高亮度值),b通道包括的颜色从亮蓝色(低亮度值)到灰色到焦黄色(高亮度值)。

Lab模式与RGB模式相似,色彩的混合将产生更亮的色彩。

只有亮度通道的值才影响色彩的明暗变化。

可以将Lab模式看作是两个通道的RGB模式加一个亮度通道的模式。

Lab模式是与设备无关的,可以用这一模式编辑处理任何一幅图片(包括灰度图片),并且与RGB模式同样快,比CMYK模式则快好几倍。

Lab模式可以保证在进行色彩模式转换时,CMYK范围内的色彩没有损失。

如果将RGB模式图片转换成CMYK模式时,在操作步骤上应加上一个中关步骤,即先转换成Lab模式。

在非彩色的排版过程中,应用Lab模式将图片转换成灰度图是经常用到的。

对于一个些互联网上下载的RGB模式的图片,如果不用Lab模式过渡后再转换成灰度图,那么在用方正飞腾或维思排版软件排版版时,有时就无法对图片进行排版。

  由此可见,在编辑处理图片时,尽可能先用Lab模式或RGB模式,在不得已时才转成CMYK模式。

而一旦转成CMYK模式图片,就不要转易再转回来了,如果实在需要的话,就转成Lab模式地图片进行处理。

如果用于扫描输入的原图片是彩色图片,但该图片是用于灰度版面中的,用扫描仪输入图片时,不要将原图片直接输入为灰度模式,应该用RGB模式输入图片,用RGB模式处理好图片后,将其先转换为Lab模式的图片,再通过通道分离命令,选取L通道的图片作为印刷用灰度图片。

  大多数操作员在实际处理图片的过程中,都比较直接了当,需要什么样的图片就直接用扫描仪扫成所需的图片模式,再稍加处理后即用于排版,在印刷时看上去也还是那么回事。

其实,要想真正获得好的图片印刷效果还是不要怕麻烦,按照规范的操作步骤进行。

印刷常识之书刊图文的工艺设计应规范

 

  

目前,随着印刷企业的技术进步,书刊制印质量的总体水平上有了较大的提高,有些产品还达到了较高的质量水平。

但是,在对大量书刊产品的检测认定中发现,确有一些产品存在着图文工艺设计不够规范,因而导至了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影响着书刊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

  这里所讲的书刊图文工艺设计不规范(不合理),包括出版部门的工艺设计和印刷厂的工艺设计(第二次工艺设计)不规范。

  笔者在参加新闻出版署书刊优质产品(一等品)检测认定中了解到,大量落选的产品中,图文工艺设计不规范的问题较为突出,大大降低了产品的优质品率。

以军队送署优检测落选产品为例,2000年度送检产品为728个品种,落选产品(初步确定)为195个品种。

在落选产品中,图文工艺设计不规范占有相当比例,达到了46.15%(包括成型工艺不规范在内)。

  常见的书刊图文工艺设计不规范的问题有:

  1、书刊版心设计位置不统一,造成切口、订口尺寸,天头、地脚尺寸,以及版心外的白边尺寸不规范,使得个别页码、书眉宇、书眉线被切掉,导致产品质量问题。

  2、彩色插图页订口、切口尺寸太小(不足2mm),或者没有留出订口位置,装订成册时把插图订在了订口之内,严重影响阅读使用。

  3、正文插图的说明文字与图边上下距离设计不合理,有的间距过近(不足2mm),也有的过远(约在7-8mm以上),影响了说明文字的整齐。

如果是采用拼卧图工艺,当说明文字与图边过近(小于3个mm)时,晒版时易垫起,造成图边虚花和图边不完整的质量问题。

  4、封面、封二、封三、封四和插图的文字距离切口(或订口)过近(只有1-2mm),这种设计不但很难看,甚至还可能被裁掉,严重影响着成品质量和美观。

  5、封面、封四“齐色”的设计与书的实际厚度不相符,装订成册后出现“齐色”不齐,有的里出外进超过2-4mm,它直接影响了书刊整体设计的美学效果。

  6、同一册书的刊头字、头花所用平网底色深浅悬殊,直接影响全书的装饰效果及产品质量。

  7、反白压图题字设计平网底色过浅(网点面积不足40%),印刷后易与文字混为一体,难以分辨,影响阅读。

  8、黑色(各种深色)压图题字设计平网底色过深(网点面积60%以上),印刷后字与底色易混为一色,影响阅读。

  9、正文中实地底色设置不合理(网点面积100%),印刷出来的产品底色必然不平,容易透印、拉纸毛、堆墨起脏。

  10、书刊标题中的空心字白笔划过细,印刷后难以再现,必然会失去应有地艺术效果。

  书刊产品存在上述质量问题,主要是因为图文工艺设计和印刷厂业务主管(生产调度)的处置不规范造成的。

因此和制印中

的具体情况(印刷适性)和可能实现的工艺能力来规范工艺设计,以利于进一步提高书刊制印的整体水平。

具体作法是:

  1、版心位置应统一(特殊要求除外),以保证全书的切口、订口尺寸,天头、地脚尺寸,版心外的白边尺寸等整齐划一。

当版心尺寸固定后,在组版(拼版)中不得随意改动,以保证正确的工艺设计。

  2、插图页的订口(白纸边),无特殊要求时应留足12mm,切口应留足3mm。

  3、书刊正文插图的说明文字与图边距离,应统一为3-5mm。

横竖排版的说明文字应与图边(左、右和上、下)距离应相等,而且不能超过图的宽度。

如果说明字的字数较多时,可排成二行、三行……,并保持行距及与正文的间距一致。

  4、封面、封二、封三、封四及插图的文字与切口距离应为5mm,以免在装订成册时产生误差而被切掉。

  5、封面、封底设计的“齐色”(封面与书脊,封底与书脊不同颜色)应与书的厚度一致,防止装订成书之后出现“齐色”不齐的弊病,影响书的外观。

  6、同一册书的刊头字、头花所用平网底色,应选用相同百分比的网目作底,防止出现深浅悬殊的弊病。

书版纸印刷时,可选用100线-120线网目,涂料纸可选用150-170线网目。

  7、黑色(深色)压图题字所衬平网的网点面积应控制在20%-30%,既能起到好的装饰效果,又利于文字的清楚显现。

  8、反白压图题字所用平网,应有60%以上的网点面积,以保证文字清晰。

  9、封面、封二、封三、封四及插图等的装饰实地底色,应平实无透印。

如果实地底色无特殊要求,可选用面积网点80%左右的粗网线代替实地底色,这样处理不但能保持底色平服不透印,而且对于防止粘脏、蹲脏、拉纸毛和堆墨起脏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10、书刊标题使用空心字时,应把空心字的白笔划加宽一些,防止印刷时白字笔划糊死而影响阅读

印刷常识之印前制作中矫正原稿质量不佳的图片

 

  

在书刊和包装印刷领域,彩色印刷已成印刷主流,印刷品的质量亦日益提高。

但因主观及客观因素影响,达到精品级的还不多,仍无法与国外优质产品相比。

我们知道,彩色印刷品的质量,受复制过程诸多因素,如彩色原稿图象的阶调层次、网点扩大值、色彩平衡等制约,而当中又以印前图象制作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彩印品的质量,虽然在制版印刷时可以对一些不足之处作部分矫正,但要印刷出精品基本上就无能为力了。

因此,印前制作图象时,如发现原稿质量不足,就应想办法纠正。

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些处理技术和方法。

一.对原稿的要求

(1)原稿密度

原稿中最大和最小密度的差值(即反差),如今一般印刷品可达的最大密度值为1.8,印相纸图象最大可达1.7,修整原稿的黑墨水密度为1.8。

一般来说,原稿的所有密度在白纸上只能在0~1.8范围内再现,因此,对原稿来说,就有一个适应于制版印刷的密度范围。

当原稿的密度范围过大时,扫描仪和电分机对超出密度范围部分的反映灵敏度下降,所以分色版层次较平。

根据实践,原稿为0.3~2.1,即反差为1.8时最为合适。

彩色负片原稿密度差控制在2.4内;若原稿反差小于2.5,复制时进行合理压缩,效果也较理想,若原稿反差大于2.5,即使复制时进行阶调压缩,也会令层次丢失过多,效果欠佳。

(2)原稿偏色性

一般分整体偏色、低调偏色、高调偏色和高低调各偏不同颜色(即交叉偏色)。

因此,纠正时要综观整体考虑,不能见一个偏色就马上处理一个颜色,否则会引起其它的偏色。

(3)原稿层次

衡量复制品的质量主要有层次、颜色和清晰度三大指标,并以层次最为重要。

正常原稿的层次应具备画面不偏亮偏暗,高、中、低调均有,密度变化级数多,阶调丰富等特征。

二.原稿色彩问题及处理方法

不□原稿色调的真实状况,可从原稿三色密度反差测量与三色密度曲线的描绘中直接观察。

彩色印刷复制将原稿和复制品密度范围分解为四段,即把高光点和暗调点之间的密度范围分成亮调、中间调和暗调,并把小于高光点密度的区域称为极高光。

在原稿色彩质量的分析中,若三色密度与反差基本相同,说明它不偏色,色调基本正常;如果阶调齐全,层次丰富,分布合理,即使总反差略有差别,都可算是正常原稿,其颜色复制可按正常的色误差数据校正,侧重点则放在阶调层次复制方面。

若其三色密度高低不同,说明偏向某一颜色,但三色密度的反差基本相等,是均衡偏色。

这种偏色稿最好根据三色密度曲线,设计出调整三色灰平衡的层次复制曲线,使全阶调的色调得到统一纠正。

若原稿的亮光三色密度差距较大,暗调端三色密度接近相同,偏色主要表现在高调区端,对图象的高调层次复制不利。

最好根据三色密度曲线推导设计出三色版的层次复制曲线,改变分色图片高光三色网点的记录设定,准确纠正高调偏色。

若原稿的高光三色密度基本一致,只有暗调端的三色密度不同,密度反差也不等,在中至暗调表现明显偏色,暗调层次略有损失,中高调层次正常。

可改变分色图片暗调三色网点记录设定,或附加某色的全调底色去除(只对混合复色有作用)。

但处理原稿偏色时,要留意有些是作者有意创造的艺术效果,逆光照片即为其中例子。

印刷中,对色彩的复制再现,一般有三种不同概念。

一种是物理意义上的色彩再现,要求跟原稿色彩在每一色点上的光谱分布都完全相同。

第二种是色度学意义上的再现,使印刷再现图象跟原稿色彩点在色度上一致或接近,即异谱同色效果,这是现实客观评价色彩再现的量度标准。

第三种是心理意义上的色彩再现,即印刷再现的色彩,在色度上同原稿色彩可能有些差距,但在色彩效果上却可能达到视觉心理的满足。

彩色复制的根本原则在于还原原稿中的灰色。

衡量灰平衡印刷再现,可用彩色密度计测量印刷品附设的三色中性灰梯尺,或测量画面中应该是中性灰色层次的三色光密度。

如用观察代替评判,需在光源与环境色温十分标准的条件下,用标准的中性灰色块,跟印刷画面中的灰色层次比较。

三.原稿层次密度问题和处理方法

对层次密度质量不同的原稿,其处理方法因稿而异。

(1)曝光正常,密度反差标准

其主要部分都处在亮调、中调,与明度之间成正比,处于明度新标系统的4~6级。

(2)中常反差原稿

低密度在0.3~0.5,高密度在2.4~2.8,接近标准的原稿,在对原稿阶调反差压缩的同时,按接近标准的阶调层次再现曲线进行层次调整,能达到良好的复制效果。

(3)高反差原稿

高光密度不高于0.4,而最高密度却在3.0以上的原稿,多是原景物明暗对比反差过大,一般中间阶调层次丰富齐全,最亮与最暗层次面积比率不大。

这类原稿,在作高光与暗调选定时,一般可舍去两端次要层次,以减小其阶调复制范围。

(4)低反差原稿

阶调反差在1.7以下,高光密度在0.3以下的色调淡薄原稿,其主体部分偏亮偏薄,明度高,处在明度新标系统的7、8级,亮调层次丰富,但密度级差都很小,且占面积比例大。

制作时要加深复制,以降低明度,向标准明度靠近。

这类原稿,需加强亮中调的层次复制再分配,黑白场定标密度值要小些,亮、中调的层次曲线应稍作加深,以达较好层次反差和视觉明度效果。

应根据其层次分布曲线形状,区别其主体调在亮调或是中调密度范围。

同时,还需要使用加深和加长的黑版阶调来作补充。

(5)厚闷原稿

高光密度在0.5以上,甚至超过1.0的厚闷原稿。

多因拍摄曝光或显影不足所致,使图像暗调层次大部分落在负像特性曲线的趾部及直线下半部。

这类原稿主体部分偏暗偏深,处在明度新标系统的2、3级,亮调层次少,中暗调层次丰富而级差平软,且面积比度很大,主体调也多落在中调密度范围内,制作时要减浅提高复制,以提亮明度,向标准明度靠近。

黑白场定标密度值要大些,中、暗调的层次曲线应稍作减浅,应当使其包括主体调在内的中亮调层次得到较亮的再现,以达到较好的阶调反差和视觉明度效果。

(6)中间调层次分布不同的原稿

一些中高密度反差的原稿,中调层次较少,密度级差较大,而高低调层次较多且平缓,如逆光拍摄的彩色片,制作时应想办法使这类图像主体调的层次明暗协调,即可取得较好的复制再现效果。

图像层次反差的大小,复制时可作密度范围压缩调整。

起始密度的高低,也可通过高光密度设定及记录设定的调整加以改变的。

透射原稿的反差范围差别很大,而彩色印刷品却要再现为密度范围基本一致的画面,这个密度范围又大都低于彩色原稿的,分色制版时,必然要压缩调整。

印刷品密度范围大,既可多再现一些原稿或原景物的层次,也使各级层次间的反差能拉开些,立体感也就强烈。

尤其可增强细微层次反差,也加强了图像层次的清晰度。

另一方面,也使画面色彩拉开了档次,深者浓厚饱和,浅者明朗。

但印刷墨层密度的提高,与网点增大相矛盾,不可能达到彩色透明片那样高的密度,只有在纸张、油墨、器材的商应性及印刷机精密度等优良的条件下,才能有较低的网点增大值和较高的墨层密度。

确定此质量指标的客观技术标准,是使用彩色反射密度计,测出各印刷墨层的印刷实地密度和75%网点印刷密度,计算得出其印刷K值。

当此值较高(黄版0.3~0.4,品红版和青版0.4~0.55,黑版0.5~0.6),其各自实地密度又较高,并且各色墨层的叠印效率接近达到90%时,印刷品的阶调也就较好。

为了节省油墨,有人主张降低印刷墨层密度来减少网点增大,但这却会减少图像暗调端层之的并级现象,总体阶调反差却不是最高,也达不到最好的印刷阶调层次再现。

因印刷工艺阶调是非线性传递,在印前应做补偿调整。

为适宜印刷工艺,必须对印刷的三个网点跳跃区调整,即3%、50%、80%网点区。

因为3%小点易损失,会影响高光区的颜色层次,50%网点区容易增大,会影响中间调,特别人物肤色的变化。

80%网点区容易并级,会影响暗调层次,特别是暗调肤色的主色与深度原色的并级,使印刷难以兼顾两者。

因此对原稿的重要色、重要部位,要通过调整使其避开这三个网点跳跃区。

四.原稿清晰度问题和处理方法

(1)图像层次轮廓的实度

首先要有原稿层次边界的实度(即锐度)作基础。

在复制再现的全过程中,图像层次边界的过渡宽度,是要逐步加宽的,尤其是放大复制。

层次边界实度是不能再复原的。

印刷品层次边界的清晰度,只是看上去是被分色复制强调了。

(2)图像两相邻层次明暗对比变化的明晰度

如相邻层次的密度差别大,则视觉感受是明晰的。

可以在分色时作层次边界反差强调,对之造成提高的假象,而细微层次的反差可以得到实质性的加强。

(3)原稿或印刷画面层次的分辨力

即所谓质感。

印刷品是以原稿图像细微层次的分辨力为基础的,但要受制版光学器件的解像力、放大倍率、网线粗细和四色版套合的影响而受到损害。

经过制版印刷过程,不能复原原稿层次的细微程度。

印刷常识之彩色印刷图像色彩的控制和检测方法

 

  

彩色印刷图像是通过青、品红、黄三原色油墨叠合印刷而呈现各种色彩,使彩色原稿图像得到再现。

在复制中,由于各种工艺及生产因素的影响,使印刷图像色彩不能很好地还原原稿的颜色。

为了得到满意的印刷图像质量,在印刷生产中必须对图像色彩进行检测,并通过调节某些印刷变量来控制色彩复制质量。

一、影响颜色复制质量的主要因素

图文在印刷机上进行复制时,影响复制图像色彩的因素很多,如:

网点扩大,印刷色序和叠印,油墨色相和实地密度,油墨温度和粘度,供水量(胶印),纸张性质,印版版面深浅,印刷压力等。

1.网点扩大

在印刷中,总会发生网点扩大,但扩大量超过一定范围时会产生很多质量问题。

这种网点扩大会降低图像的反差,并使整个图像变深,暗调网点糊死,使复制色相急剧变化,当印刷中各色图像网点同时扩大时,图像整体变深。

当只有其中某色网点扩大时,复制图像将产生偏色,例如:

品红色版网点覆盖率在中调发生扩大,50%的网点变成55%时,印刷图像色彩偏红,肉色变成偏红色,中性色变成淡红色,绿色变脏。

印刷压力和实地油墨密度都影响网点扩大。

印刷压力微小变化会使整个印刷图像产生明显变化;实地油墨密度增加时,网点扩大增加,对图像中调和暗调色彩产生很大影响。

2.印刷色序和叠印

彩色图像印刷中,油墨是一色一色叠印的,叠印不良会产生色彩偏差、混色和层次紊乱。

印刷色序排列对叠印色效果影响很大。

对于多色印刷机,各色油墨印刷间隔时间短,后印色油墨是叠印在先印色油墨表面,属于"湿叠湿"的印刷状态。

在叠印色中印在纸面的油墨比印在湿墨层表面的油墨占有优势。

两种颜色的油墨只要颠倒一下色序,叠印色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就可能不同。

如青色和品红色油墨叠印,先印青后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