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2941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孟子认为“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而这一权利属于天,否定了由天子个人的意志决定帝位传承方式的观点。

并认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由此可见,孟子主张

A.君权神授B.以民为本C.天命有常D.天人感应

2.公元124年,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

“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

规定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做官。

太学的兴办

A.有利于实现西汉王朝的思想统一

B.促进了汉代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C.建立了考试为主的官僚选拔制度

D.缓和了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矛盾

3.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中谈到“中国人以为繁荣安定的景观是田畴相接,庄稼丰茂;中国的诗歌中,最常见的是田园,很少有欧洲的牧野和山林。

”这体现出

A.地理环境决定人的思想观念

B.道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

C.生产方式对思想观念的影响

D.中西价值取向的显著差异

4.图1为唐代襄阳城内外里坊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其命名的主要特点是

A.强调内外有别

B.注重风水迷信

C.侧重地理因素

D.彰显教化功能

5.宋太祖的指导思想是“藏富于民”,不管土地兼并者如何富有,只要在大宋国土之内,通过赋税,最终会归国家所有。

该政策

A.导致自耕农经济衰退

B.阻碍雇佣关系发展

C.造成了中央集权强化

D.导致北宋的贫弱

6.明代何良俊说:

“太祖不设丞相,而朝廷之事皆分六部,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然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

”这反映了

A.内阁首辅获得皇帝的信任

B.内阁拥有类同宰相的权力

C.内阁地位提升权力扩大

D.内阁大学士拥有决策权

7.在朱熹等人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

这一现象反映出

A.理学思想世俗化的趋势

B.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C.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

D.读书重学风尚的形成

8.1839年,林则徐起草了一封给英国女王的信,开头原谅她对清帝国近年来禁烟举措不知情,然后劝告她在统治的领土上禁绝鸦片生产。

并说“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宣明此例,”这件事表明当时

A.林则徐外交手段过于偏激

B.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

C.清政府腐败无能愚昧无知

D.英国女王支持鸦片生产

9.表1中国主要出口商品占出口总值的比例(%)

时间

棉花

1871-1873年

52.7

35.5

0.1

0.2

1881-1883年

46.2

26.2

0.2

0.4

1891-1893年

26.9

24.6

1.2

4.8

表1说明

A.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

B.经济作物产量不断提高

C.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

D.对外开放程度逐步加深

10.从1931年开始,南京国民政府在红军较为活跃的湖北、江西、福建等省份推行农村合作运动,在不触动地主根本利益的前提下,推广“温和的土地革命”,即“合作制”,使当地的农村合作社得到空前发展。

这反映了当时国民政府

A.积极贯彻执行新三民主义

B.旨在实现耕者有其田

C.抵制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

D.工作重心转向了农村

11.史学家认为,在20世纪50年代初,公开对立的东西方世界先后展开过两个规模庞大的国际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和苏联援助中国计划。

这两个计划的共同之处是

A.推动了全球一体化的发展

B.打开受援国的国内市场

C.促进受援国经济体制调整

D.带有明显意识形态特征

12.1960年中共中央发出《十二条》,肯定了农村集市在活跃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

1962年中共中央发出《农业六十条》等指示,允许和鼓励社员种自留地和发展家庭副业。

这表明

A.人民公社体制逐步被放弃

B.农村改革有历史渊源

C.私有制逐步得到中央认可

D.农村获得经营自主权

13.1901-1903年,康有为撰写了《大同书》《中庸注》《论语注》等著作,阐述“循序渐进”“不能邋(超越)等,”的改制说,其主要意图在于

A.将西学与儒家经典相结合

B.反对蓬勃兴起的革命运动

C.极力维护清政府专制统治

D.托古改制减少变法的阻力

14.1890年,普鲁士政府的全部候补官员中有40.4%是贵族,1900年为44.6%,到1914年时,这一比例达到了55.5%,这反映出近代德国

A.专制统治强化

B.政治民主化滞后

C.军国主义盛行

D.没有代议制特征

15.英国议会于1721年颁布了《印花布法案》,禁止包括来自印度、中国等地的棉布进口。

19世纪30年代之后,英国政府逐渐废除各领域的商品进口禁令。

1853年,英国纺织业供应世界棉布需求量的45%,它的消费的棉花则大部分来自美国南部,其余来自埃及、印度、巴西等地。

这一变化是因为

A.英国殖民地扩大

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生产方式的变革

D.落后国家经济发展

16.胡佛反危机措施的核心是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推行“资源联合政策”,为此,他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法,前者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后来强迫公务员每年实行为时1个月的无薪休假,以扩大就业面。

这表明胡佛

A.拒绝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经济危机

B.依然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C.把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结合起来

D.对国家经济进行了有限干预

17.1954年到1957年间苏联农业投资达754亿卢布,比第二、第三、第四个五年计划及第五个五年计划前3年投资总和还多100亿卢布。

这表明

A.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得以纠正

B.苏联试图解决农业落后问题

C.赫鲁晓夫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D.苏联对农业的投资超过工业

18.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

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

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

‘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

’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

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

清代乾隆年间的袁枚在《子不语》中有一篇“山下的女人是老虎”的故事,与“绿鹅”故事十分相似。

两则故事都

A.体现了思想解放潮流

B.提倡男女平等思想

C.否定压抑人性的观念

D.冲破了传统观念束缚

19.有学者认为“相对于路德的只把上帝等同于人的信仰,使人在获得思想的神圣性同时而牺牲了人的行动的自由的宗教思想,加尔文的让上帝直接呈现于世俗生活、日常生活和职业劳动中,使现实的经济活动获得神圣性的宗教思想显然是一种全新的伦理观念”,由此可见加尔文的思想主张

A.与路德的主张有着本质不同

B.比路德的思想体系更为科学合理

C.限制了人们精神信仰的自由

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20.20世纪60年代末,美军在越南的数量逐渐减少,苏联加紧在亚洲部署常规部队和核力量,美国公开宣布不参与苏联强压中国的图谋。

上述现象导致

A.国际局势趋于紧张

B.美苏激烈争夺亚洲

C.国际格局重大变化

D.中美关系逐步改善

21.(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代董仲舒说:

“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主张“德主而刑辅”。

”董仲舒主张司法中以儒家经典为指导,经律相矛盾时不惜以经破律。

“春秋决狱”的特点是“以经断狱”和“原心定罪”,在量刑时要着重考虑犯罪的动机。

在董仲舒看来,社会上的君臣民等级制都是天意的体现。

“三纲五常”是上天赋予人类必须服从的美德,否则就是犯罪,皇帝就可“代天刑罚”,皇帝既然是上天在人间的代理人,故“口含天宪”,言出即法。

——摘编自李文兰《试论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

材料二西塞罗是罗马共和国晚期著名的法学家。

他认同自然法源于自然的观点,并指出由于自然法具有至上性,依照自然的强制力实现和高于一切人定法,因而普遍存在,永恒不变,西塞罗主张,一切人的平等是基于理性的平等,“尽管人与人在知识、财产和社会地位上存在差别,但是,他们都具有推测、阐述、综合和做结论的智慧,这是人类理性所公有的。

”其次,他还认为法律应当具有权威性,法律的至高无上决定了它必须得到有效执行。

——摘编自孙银龙等《论西塞罗的法律思想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和西塞罗的法治观念。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治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9分)

22.(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勒鲁瓦﹒古尔亨说:

“人们可以接受一种比他们以前所用的语言更简单的语言,可以接受一种较不发达的宗教,可是除非由于战争而暂时倒退,他们绝不会从用犁倒退到用锹。

”不仅如此,在传播整套思想体系方面,似乎存在着某种“先天的”不可能性,因为思想体系无疑要受到各种独特的种族特征的限制,可是这些思想体系的点滴片段还是有可能传播的。

古代地中海区域的欧洲人除了发明瘦腿转磨外,他们贡献出的唯一有价值的机械技术是高转筒车,即后来阿拉伯各地普遍使用的“萨吉雅”。

可是中国人的发明就多了,这些发明在公元1世纪到18世纪期间先后传到了欧洲和其他地区。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些发明的力量、功效和结果,但它们远不如三大发明那么惹人注目:

这三大发明古人并不知道,它们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因为这三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面貌和状态。

”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这一论断的重大意义在于:

他富有洞察力地选择的三大发明都起源于中国。

然而,这三大发明对中国并没什么作用,相反,却在西方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中国的文明根深蒂固,中国的帝国组织渗透甚广,决不想允许这些发明破坏传统的制度于习俗。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西方科技交流的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三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产生的不同影响及其启示。

(9分)

23.(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9世纪6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历时20多年,在中国出现的近代商办企业,可说是小农经济与家庭手工业经济汪洋大海中若干小岛。

当这些初生企业的产品出现于市场的时候,外国侵略势力不惜采取降价倾销的办法予以打击。

中国企业所需的原料也受到外国洋行抢购的威胁。

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前,商办企业始终没有取得清政府的正式承认,在设厂、经营和产品销售方面,没有任何的法律保障,完全听任地方官吏随意处置摆布。

而许多地方官吏,还对商界企业横征暴敛、敲诈勒索,大大加重了这些企业的负担。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20世纪初,张謇曾对实业作过这样的解释;“实业者,西人赅(包括)农工商之名。

”并认为:

“以棉铁为主要,以类于棉之稻麦,类于铁之煤为从要,其它如水利、如电、如铁路、如汽车为次要。

”郑观应认为,中国商务之所以不能振兴,其原因“上在官而下在商。

官不能护商,而仅能病商”,并提出了革除这一弊政的具体办法:

一是设立商部,二是“重订税则,厘正捐章”;三是设商学;四是设立商务所;五是委任熟悉商务的大臣主持商政。

——摘编自姚琦《清末民初实业救国思潮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战争前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其影响。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有识之士振兴实业的主张并加以评价。

(1分)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示意图往往包含着多种历史信息。

比较图2、图3,提取两项有关西方民主运作方式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1分)

 

1—5BACDA6—10CABAC11—15DBBBC16—20DBCDD

21.(15分)

(1)董仲舒:

德主刑辅,以儒家经典为指导;法源于君(皇权至高无上),注重社会等级。

(3分)

西塞罗:

自然法至上,人人平等;法律至高无上,具有权威性。

(3分)

(2)社会背景:

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3分)

商品经济发展,共和政体,人文精神的影响(3分)

历史价值:

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

(3分)

22.(15分)

(1)交流传播片断化,缺少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传播;交流具有双向性,以

中国科技西传为主;缺乏直接交流,阿拉伯人起了中介的作用。

(6分)

(2)影响:

中国:

未能破坏传统制度与习俗,没有引发社会转型,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3分)

西方:

促进民族国家的建立,促发社会转型;促进欧洲思想解放(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推

动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新航路开辟)。

(3分)

启示:

科技作用的发挥与社会环境紧密相关

;科技能够加速社会发展,也有可能阻碍社会进步。

(3分)

23.(18分)

(1)原因: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外国资本主义的挤压,政府的剥削和压榨。

(3分)

影响:

使中国长期依附于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导致了一系列救亡运动的失败,未能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

(3分)

(2)主张:

张謇:

农工商全面发展,重

点发展棉纺织业和钢铁业。

郑观应:

改良政治和社会环境,发展实业。

(4分)

总体评价:

体现爱国情感,多角度提出振兴实业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4分)

分别评价:

张謇的主张较为全面和科学,有可取之处(提出发展实业的基本思路,符合工业

化发展方向),但由于时局动荡未能成功。

郑观应的主张认识到了政府对经济

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对专制政府存有幻想。

(4分)

24.(12分)

示例一:

信息:

古代雅典是直接民主,以公民大会为主要机构;近代英国是间接民主,采用代议制和政党政治。

说明:

古代雅典是城邦政治,小国寡民,便于全体公民直接参政;近代英国形成民族国家,其面积与人

口增多,形成间接民主为主。

(6分)

示例二:

信息:

本邦成年男

子,雅典民主基础相对狭小;国家的成年公民,近代西方民主的基础更为广泛。

说明:

雅典是奴隶制国家(农业文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没有民主权利;近代英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工业文明),逐步践行自由、平等理念,更多的人享有民主权利。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