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2924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docx

三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李思

第三单元千克和克

备课时间:

2008年9月11日

教材简析:

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是它的质量。

我国人民在生活中习惯以"物体有多重"代替"质量是多少",因此本单元没有使用"质量"这个词,仍然讲"有多重"。

全单元教材按"导入一教学千克一教学克一实践活动"的线索编写。

1.从生活实例引发学习热情,凝聚注意。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有多重"这样的事情,并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在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比一比"中也比过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

教材把这些作为教学的起点。

2.教学千克"的活动多样,教学"克"的方法有特色。

首先让学生建立直感1克是很轻的。

教材用天平称出10克黄豆,让学生看到10克黄豆只有几十粒,感到1克是很轻的。

这是对1克的首次感知,还使学生产生"1克究竟有多重"的学习兴趣。

3.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和估计。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进行了加、减、乘法计算,避免了枯燥、机械的纯计算训练。

教学理念:

关注并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学习策略,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他们探索的过程,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是他们“做数学”的结果。

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李思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克、千克吨的实际质量,了解用秤可以称物体的轻重。

2、掌握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单位间的换算。

3、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克、千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质量概念;掌握克、千克、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质量概念

课时安排:

共4课时

认识千克…………………………………1课时

认识克……………………………………1课时

练习四……………………………………1课时

称一称……………………………………1课时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李思课时编号:

015

第一课时认识千克

备课时间:

2008年9月12日

教学内容:

认识千克

教学目标:

1.认识各式各样的秤。

2.学习计量单位千克,让学生体会到千克是日常生活中计量物体轻重的需要。

3.通过让学生称一称,拎一拎,数一数,丰富学生对1千克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体会1千克有多重。

教具准备:

一千克大米9袋、各式各样的秤,两袋各500克的食盐,一袋茶叶等

教学进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你们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千克和克,那么对于千克和克,你想告诉大家一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千克又叫公斤,用字母kg来表示,克可以用字母g来表示。

1千克=1000克。

二、感受1千克的重量

1.大家对千克和克的知识,掌握的真不错。

那么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

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了1千克重的大米,请大家来拎一拎,体会一下1千克到底有多重?

2.学生进行拎1千克大米的练习。

3.师出示水果1袋,请学生拎一拎,猜一猜,水果大约重几千克?

4.师出示两袋重量分别是500克的食盐,再次请学生来掂一掂,充分体会1千克到底有多重?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李思课时编号:

015

三.认识各式各样的秤

1.打开课本,在书上将书本出现的秤编号,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认识的秤,写上名称,不认识的打上问号。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认识秤的学习。

3.老师随意出现秤,请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秤?

四.练习

1.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

你能说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吗?

2.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

你知道它们各可以载重多少千克吗?

3.做“想想做做”的第3题。

说出下面每种蔬菜各重几千克。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做“想想做做”的第4题。

你知道下面的水果大约各重几千克吗?

西瓜:

大约是4千克菠萝:

大约是2千克

5.做“想想做做”的第5题。

学生先独立做在书上,再进行交流。

6.课外请大家到商店里去看一看,了解哪些物品重1千克。

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菜,看看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

再帮妈妈拎一拎,看看你能拎起几千克的物品。

五.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李思课时编号:

016

第二课时认识克

备课时间:

2008年9月12日

教学内容:

认识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1克有多重。

2.让学生体会克的产生也是实际测量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

体会1克有多重。

教具准备:

2分硬币、各类标有克作单位的包装袋、直尺、羽毛、黄豆、橡皮等

教学进程:

一、复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千克和克这方面的知识,谁来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用到克作单位?

二、学习新知

1.你知道怎样的物品重大约是1克?

请举例。

2.一根羽毛的重量比1克轻还是重?

3.一把直尺呢?

4.用手去掂一掂2分硬币,看它有多重?

5.看图说出下面的水果大约各重多少克?

橙子:

150克哈密瓜:

1250克

6.拿出带来的包装袋,看一看包装袋上,分别标有多少克?

学生拿出从家里带来的包装袋,分辨每个包装袋分别装有多少克?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

称一称数学书大约重多少克,再称称铅笔

盒大约重多少克?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李思课时编号:

016

2.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

你能说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吗?

3.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

用手掂一掂,估计下面的物品比1克轻还是比1克重?

一根橡皮筋、一包餐巾纸、一些铅笔屑。

4.做“想想做做”的第3题。

2千克=()克3000克=()千克

9000克=()千克7千克=()克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在组织交流。

5.做“想想做做”的第4题。

观察杯子里的水与空杯的变化,想一想:

(1)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

(2)照样子称一杯水,算算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题。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李思课时编号:

017

第三课时练习四

备课时间:

2008年9月13日

教学内容:

练习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实物和相应重量的连线以及选择相应的计量单位,巩固已初步建立的千克和克的概念,体验这些单位在生活里的应用。

2.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千克和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千克和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具准备:

卡片

教学进程:

一、估计

出示书上的图片,(梨、公鸡、鸡蛋、猪)

先让学生进行估计,每样物品大概有多重?

然后进行连线练习。

二、填空

在括号里填上“千克”或“克”。

铅球重4()篮球重650()

乒乓球重()杠铃重50()

三、填〉〈或=

800克()4千克3千克()3000克

2千克()1500克7000克()9千克

四、算一算

800克()4千克3千克()3000克

2千克()1500克7000克()9千克

五、比一比

出示一袋牛奶馒头,净含量为400克,一袋素菜包,净含量为420克,一袋三鲜馄饨,净含量为600克。

(1)一袋三鲜馄饨比一袋牛奶馒头重多少克?

(2)一袋牛奶馒头比一袋素菜包轻多少克?

(3)你还能提哪些问题?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李思课时编号:

017

六、想一想

出示一袋牛奶馒头,净含量为400克,一袋素菜包,净含量为420克,一袋三鲜馄饨,净含量为600克。

(1)一袋三鲜馄饨比一袋牛奶馒头重多少克?

(2)一袋牛奶馒头比一袋素菜包轻多少克?

(3)你还能提哪些问题?

七、实践活动

到食品商店去看一看,有哪些袋装食品是用克作单位的,各是多少克;有哪些袋装食品是用千克作单位的,各是多少千克。

(请大家利用休息日到商店里去走一走,看一看。

八、思考题

每个菠萝都同样重,每个苹果也都同样重。

1个菠萝的重量是1个苹果的几倍?

在正确的答案下面画“√”。

九、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同你的同桌相互说一说。

十、作业

完成练习四的第3、4、5题。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李思课时编号:

018

第四课时称一称

备课时间:

2008年9月16日

教学内容:

实践活动称一称

教学目标:

使学生加深对千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对物品重量的估计。

教具准备:

健康秤、台秤

教学进程:

一、称水果和蔬菜

1.出示:

苹果、橘子、西红柿、黄瓜各1个,先让学生估计一下,每个各重多少克?

2.想一想:

如果称一千克的苹果,大概是几个?

橘子呢?

西红柿呢?

黄瓜呢?

3.进行称一称的练习。

4.学生将实际动手后获得的答案写在书上。

二、称体重

1.分小组先分别称一称每个人的体重。

2.比一比,谁最重,谁最轻。

3.如果一个小朋友比23千克重一些,另一个小朋友比24千克轻一些,请大家估计一下,这个小朋友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

可以怎么说?

三、课外小知识

6至10岁儿童体重的千克数一般是“实足年龄×2+7(或8)”。

请你算一算自己的体重,再与你称出的实际体重比一比。

四、质疑问难

对最近所学的知识有没有什么不清楚的,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李思课时编号:

018

请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称了水果和蔬菜,还

称了自己的体重,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外拓展

利用休息日,到菜场去走一走,估计一下

各种蔬菜大约分别是几千克重?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李思

第四单元加和减

备课时间:

2008年9月17日

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解决与"倍"或"差"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有些学生在口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往往出现错误。

为此,教材在两道例题里都组织学生进行进位加与不进位加的对比,退位减与不退位减的对比。

为了便于学生独立学习,在两位数加法中先教学不进位的,再安排进位的。

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不超过100)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前,学生己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还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这些都是学习本单元口算的重要基础。

教材考虑到学习资源比较丰富,第45页与第47页的例题都让学生先计算,再把自己是怎样算的在小组里相互说说。

练习五第5题和第8题给学生的条件信息较多,但没有提出具体问题。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解决自己想到的问题。

这些题把培养学生收集、利用信息能力落实到了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里,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教学理念:

关注并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学习策略,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他们探索的过程,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是他们“做数学”的结果。

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李思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课时安排:

共七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1课时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3课时

练习五……………………………………2课时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李思课时编号:

019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备课时间:

2008年9月17日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能用比较合理的方法正确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能进行一些简单的估算。

教学重、难点:

能用正确、合理的算法进行口算。

教具准备:

数学卡片

教学进程:

一、情景引入新课

谈话:

小朋友们,你们去玩具店买过玩具吗?

今天也有两个小朋友要去玩具店买玩具,你们想帮他们参谋参谋吗?

现在我们就到玩具店看看吧。

二、探索新知。

1、同学们你能说出他们购买什么玩具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他们怎样付款呢,你们能帮他们算算吗?

2、提问:

书上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你打算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3、学生口头列式:

教师同时板书算式:

1)贝贝应付钱:

44+25=(  )

2)玛丽应付钱:

44+38=(  )

4、谈话:

你能口算出得数吗?

先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再在小组里相互交流。

5、反馈:

第一道算式:

44+25=

第二道算式:

44+38=

三、巩固深化。

1、算一算、比一比。

(做“想想做做”第1、2题。

)第1、2题,让学生看清题意后把口算结果直接写在书上。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李思课时编号:

019

2、想一想、填一填。

(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根据要求在书上填表。

3、比一比、算一算。

(做“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先口算每组题的第1小题,再算第2小题。

口算结束后交流算法。

4、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口算。

(做“想想做做”第5题。

)选出其中一组题先估算再口算,并请学生说说估算的理由,将估算结果和口算结果对照,看有无错误。

5、解决实际问题。

(做“想想做做”第6、7题。

1)第6题。

提问:

你打算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先估算,再回答问题。

2)第7题。

让学生弄清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列式计算。

教师对后进生予以帮助。

四、课后延伸和课堂总结。

小朋友,今天这节课学习的什么?

你学会了什么?

课后同学间可以相互出题考对方,回家后,也可以用你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李思课时编号:

020

第二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备课时间:

2008年9月18日

教学内容: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情境教学挂图

教学进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你们最喜欢的地方,想不想知道去哪儿?

出示情境图:

玩具商店。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学生自主观察玩具商店的情境图。

你从题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你们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如果提出用减法做的问题教师将这类问题按不退位减和退位减的顺序分类板书

2、学生自己读一读板书问题,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

(指名说算式并板书:

38-25、44-25、44-38)

3、学生自主探索口算方法。

这三道题的笔算方法我们早已学过,这节课我们研究口算方法,先来研究38-25的口算方法。

44-25得多少呢?

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自己想办法口算得数。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李思课时编号:

020

看着这些算式,你能像上一题那样说说每种算法各是怎样计算的吗?

让学生自己口算44-38。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书上填写得数。

比较每个蘑菇上两个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各学习小组的成员,每人完成一组式题,4人共完成四组式题。

比一比,每组三道式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填写统计表。

集体交流,体会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比一比每组中的两个算式,再比较中发现联系。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

口算得数,集体校正。

6、做“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先说说从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书中提出了什么要求。

7、做“想想做做”第7题。

仔细看图,收集题中的信息。

独立解决问题,再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和解题结果。

四、全课总结,深化理解。

小朋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先相互说说,再告诉大家。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李思课时编号:

021

第三课时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备课时间:

2008年9月22日

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只给出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以及口头叙述的表述能力;培养良好学习情绪以及乐于动脑,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初步学会分析综合法分析两步应用题。

教学准备

两个盒子和动物玩具。

教学进程:

一、初步感知

猜玩具个数

红盒子里装着2个动物玩具,黄盒子里装的个数是红盒子里的2倍。

你怎么想的?

两个盒子一共装了多少个?

新授

1、出示情景图

玲玲妈妈带着玲玲去去买衣服。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说,齐读两个条件)

(1)理解题意

你能理解“一套衣服”的意思吗?

(指名说)

(2)画线段图

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听过吗?

我们先用一条线段表示裤子的价钱(画线段图),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画多长呢?

(指名说,然后再画)

为什么画3份这样长?

(指名说)

你会解答吗?

做在草稿本上

(3)解答

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比较,提示课题

这题和刚才那题比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课题)

(5)第二种解法

要求“一共要多少元?

”还能想出其他方法吗?

(同桌讨论,再指名说,老师板书)

3、教学例题

(2)

(1)理解题意

(2)线段图

看线段图,问题还能这么表示吗?

那怎么表示?

你能指出是哪部分吗?

(3)解答

还有其他方法吗?

(指名说)

三、练习

1、P43

(1)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说说你还能求什么。

2、P44(6)

出示汽车图,独立解答。

集体订正。

3、编题练习

出示情景图。

(本子2元,水彩笔的价钱是本子的8倍,铅笔盒的价钱比本子贵16元)

编一道今天学习的两步计算解决的应用题。

可以用老师提供给你的条件,也可以根据平时买东西的经验,说个条件再编。

×年级××备课主备人:

×××课时编号:

001

×年级××备课主备人:

×××课时编号:

001

×年级××备课主备人:

×××课时编号:

001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李思课时编号:

022

第四课时练习

备课时间:

2008年9月23日

教学内容:

练习五1`5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弄清口算时进位加与不进位加、退位减与不退位减以及加与减在方法上的异同,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通过练习,提高正确率和速度。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P46

(2)的数字抽拉卡片

教学进程:

一、导入课题

二、基本题练习

1、完成P46

(1)

口算卡片出示。

指名口算。

先比较前两组每组上下两题的区别和联系。

再比较前两组每行左右两题的区别和联系。

使学生明白加、减法在算法上的共同之处。

2、完成P46

(2)

同桌两人合作练习。

一人操作,一人口算,再交换角色继续练习。

三、综合题练习

1、完成P46(3

先明确题目要求,再交流估算方法。

在书本上用“○”圈出得数比50小的算式,用“□”圈出得数比50大的算式。

交流订正。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李思课时编号:

022

2、完成P46(4)

直接写得数。

注意速度。

3、完成P46(5)

要求提一个一步计算的问题。

指名提问,并口算出结果。

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四、练习小结

布置作业:

P46(5)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李思课时编号:

023

第五课时练习五

备课时间:

2008年9月23日.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着重练习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计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感受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明确思路。

教学准备: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进程:

一、补条件,提问题

(1)大汽车有45辆,小汽车比大汽车多12辆。

(2)白兔有15只,,白兔和灰兔一共有几只?

二、应用题练习

1、完成P46(6)

看图理解题意。

独立思考,完成在作业本上。

交流,说说你怎样想的。

2、完成P47(7)

看图理解题意。

独立思考,完成在作业本上。

交流,说说你怎样想的。

3、完成P47(8)

看图理解题意。

说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组织提问。

评评谁提的问题好。

4、完成P47(9)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李思课时编号:

023

看图理解题意。

选择你想购买的体育用品,再自己解答问题。

组织交流。

5、完成P47(10)

独立完成,交流估计方法。

集体订正。

三、讲解思考题

出示思考题。

组织分组讨论。

尝试写出相应的算式。

交流。

布置作业:

P47(8)

P47(9)

 

×年级××备课主备人:

×××课时编号:

001

×年级××备课主备人:

×××课时编号:

001

×年级××备课主备人:

×××课时编号:

001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李思课时编号:

024

实践活动:

称一称

备课时间:

2008年9月24日。

教学内容:

课本38页“称一称”。

教学目标

使学生加深对千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对物品重量的估计。

教学准备:

健康秤、台秤

教学进程:

一、称水果和蔬菜

1.出示:

苹果、橘子、西红柿、黄瓜各1个,先让学生估计一下,每个各重多少克?

2.想一想:

如果称一千克的苹果,大概是几个?

橘子呢?

西红柿呢?

黄瓜呢?

3.进行称一称的练习。

4.学生将实际动手后获得的答案写在书上。

二、称体重

分小组先分别称一称每个人的体重。

比一比,谁最重,谁最轻。

如果一个小朋友比23千克重一些,另一个小朋友比24千克轻一些,请大家估计一下,这个小朋友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

可以怎么说?

三、课外小知识

6至10岁儿童体重的千克数一般是“实足年龄×2+7(或8)”。

请你算一算自己的体重,再与你称出的实际体重比一比。

四、质疑问难

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

李思课时编号:

024

对最近所学的知识有没有什么不清楚的,

请提出来,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