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员培训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2646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实验员培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化学实验员培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化学实验员培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化学实验员培训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化学实验员培训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实验员培训教案.docx

《化学实验员培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实验员培训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实验员培训教案.docx

化学实验员培训教案

 

《化学实验员培训教材》

教案

 

主讲教师

    澄迈县白莲中学   陈英花

 

第一讲化学试剂的分类和保存

玻璃细工的制作技巧

教学目标:

1.学习化学试剂的分类方法及保存方法,有关注意事项等内容

2.掌握玻璃细工的基本制作技巧,熟悉组装仪器的方法。

3.培养动手能力并为以后实验教学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Ⅰ。

化学试剂的分类和保存,

一、化学试剂的分类

二、化学试剂的纯度等级

三、化学试剂的保管

1.固体和液体的化学试剂应分开存放、并按类排列

2.药品的盛放

3.保存试剂的一般要求

4.易变质试剂的保管

5对容易挥发、潮解或风化的试剂的保管

6.对危险药品的保管

(在药品保存过程中要考虑到的因素)

四、化学试剂的使用规则

1、无论是否有毒,一律不能入口。

2、不可各种试剂任意混合,得用手接触试剂。

3、固体放广口瓶,液体放细口瓶,碱性溶液放在带橡皮塞的细口瓶里。

4、开启易挥发的瓶塞时,瓶口不能对眼睛。

5、易潮解、风化的试剂,用必要盖严,并保存低温干燥处。

6、未用完的剩余部分试剂不能再放回原瓶。

7、实验后的残渣、废液,应倒入指定容器。

危险品要经过处理才能倒入废液缸中。

8、使用有毒试剂要特谨慎小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Ⅱ。

玻璃细工的制作技巧

一、酒精喷灯的使用

二、玻璃细工的制作技巧

(一)玻璃管(棒)的截断与熔光

(二)粗玻璃管和玻璃瓶的切割

(三)玻璃管的弯曲(四)拉制滴管与毛细管

(五)小试管的制作与封底

三、塞子钻孔、软木塞压榨

四、磨口活塞打不开时怎么办?

教学方法:

1.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讲解分类、保存药品、试剂的方法,指出或讨论这样做的目的。

如果不这样会产生什么后果。

2.利用课件投影,讲解细节问题。

原理,实际演示操作,巡视指导的方法和学员共同完成基本实验。

3.深入学员中参与研究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指导学员完成

(实验一)玻璃管截取加工组装胶塞打孔等基本操作,练习玻璃管的截取、弯曲、烧光、胶塞打孔、组装仪器装置等基本工。

实验过程、步骤包括:

1)截取10cm玻璃管两根,一根弯成120°一、根弯成30°角。

胶塞打孔,并用乳胶管连接组装实验室加热制氧气装置一套;

2)截取10cm玻璃管两根,分别弯成90°角。

胶塞打双孔,并用乳胶管连接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装置一套;

3)截取15cm玻璃管一根,烧热与中间拉细、冷却后于中间截断,另一端烧热扩孔在石棉网上烧压,做成胶头滴管两根;

4)截取10cm玻璃管两根,分别弯成90°角。

胶塞打孔,并用乳胶管燃烧匙、集气瓶、弹簧夹、连接组装实验室测点空气组成装置一套;

5)截取15cm玻璃管一根,弯成U型、胶塞打双孔、一孔插入试管为好,截取10cm玻璃管一根弯成90°角。

用乳胶管连接组装实验室测定物质溶解时温度变化装置一套;

6)截取截取10cm长玻璃管一根,胶塞中间打孔,并用锥形瓶、小气球连接组装燃烧白磷测定质量守恒定律装置一套;

 

 

课后反思:

感觉学员对有些知识的学习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他们听课认真,做实验时相互配合并互相帮助,发现问题相互讨论,并提出不同看法很喜欢这种学习方式。

也有做的不和规格的等,但是最终都完成了本次实验。

自始至终热情饱满!

没有出现任何插伤皮肤、损坏仪器,烫伤等事故。

第二讲、有关溶液配制的技巧与方法

化学实验员的实验准备

教学目标:

1.学习巩固教科书上所学知识内容:

有关溶液的配制方法及相关计算

2.掌握化学实验员的实验准备工作的内容

3.体验合作实验学习的快乐,练习溶液配制的方法,熟悉程序和应该注意的事项。

教学内容:

Ⅰ。

有关溶液配制的技巧与方法

一、物质溶解的方法

1.固体物质的溶解

2.液体物质的溶解

3.气体物质的溶解

二、溶液配制的方法

(一)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配制

1.配制程序

(1)计算

(2)称量(3)溶解(装瓶贴标签)

注意事项

(1)把需干燥的溶质(取用量应比需要量稍多),放到恒温干燥箱中冷却后再使用。

(2)称量前,称量瓶要经过洗涤、干燥,在干燥器中冷却后再使用。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化学实验员的实验准备

1.配制程序

(1)计算

(2)称量(3)溶解(4)转移溶液

(5)定容(6)摇匀(装瓶贴标签)

注意事项

(1)物质溶解时发生剧烈放热或吸热现象,以及需要加热促进溶解得到的溶液,都必须冷却到室温后,才能放入容量瓶中。

(2)转移溶液要细心,洗液应全部倒入容量瓶中,并不使溶液外溅或遗漏。

(3)溶易水解的物质(如强酸弱碱盐),在溶解时常加少量酸以抑制水解。

容易氧化的物质,常在使用前临时配制。

(三)常用试剂溶液的配制

Ⅱ。

化学实验员的实验准备

一、实验前的准备

1.2.3.4.5.6.7.

二、实验后的整理

1.2.3.4.5.6.7.8.

教学方法:

1.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仔细讲解有关溶液配制及相关问题。

2.利用课件投影,讲解原理,实际演示操作,巡视指导的方法和学员共同完成本实验。

3.深入学员中参与研究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指导学员完成

(实验二)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实验过程、步骤

配制1:

4的盐酸50mL;

配制15%氢氧化钠溶液100g;

配制略带红色的稀氨水25mL;

配制10%的稀硫酸50g;

配置5%的过氧化氢溶液25mL;

配置澄清的石灰水;上述配制

完成后要帖上表签,以备后用;

澄清石灰水装入矿泉水瓶中;

 

 

课后反思:

学员对有些知识的学习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尤其是关于配制溶液时需要注意的那些问题,他们做实验时相互配合、互相帮助,发现问题就相互讨论,对这种学习方式非常满意。

最终都完成了本次实验。

表现出热情饱满的劲头!

没有出现任何插伤皮肤、损坏仪器,烫伤等事故。

效果很好。

第三讲、化学环保实验的设计

常用化学试剂的自制

教学目标:

1.学习巩固教科书上所学知识内容:

有关绿色化学及环保知识。

2.了解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改进。

3.懂得实验改进应遵循的原则。

介绍性了解某些化学试剂的自制方法。

教学内容:

Ⅰ。

化学环保实验的设计

一、绿色化学的现代内涵

绿色化学(GreenChemistry)1、减量——Raduction

2、重复使用——Reuse3、回收——Regeneration

4、再生——Regneration5、拒用——Rejection

二、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改进

(1)要大力推广微型实验,对试剂、仪器等

(2)要努力改革实验方式,即要努力减少实验对玻璃仪器的依赖性。

(3)要设法删改有关实验,对现行课本中仍有危险的实验进行删改。

(如考虑到硝基苯及苯的毒性,溴苯、硝基苯的制备可以删去;考虑到NO、NO2、SO2、的毒性,与之有关的实验中可以连接尾气装置;考虑到安全性,对H2和O2、Cl2与H2等的爆鸣实验可以改进。

三、绿色化学实验的设计要求

1、化学实验反应中原子的利用率达100%

2、化学实验体系放给环境的物质种类是环境体系的正常组分中所固有的

3、实验体系不向环境放出物质。

如:

在密闭容器中做实验。

4、会造成污染的废弃物集中收集并处理后转化为非污染物。

5、在实验现象明显的前提下,对不可避免会形成污染的实验尽可能使其微型化,本着能小不大,能少不多的原则设计,使污染达到最小值。

四、实验改进应遵循的原则

1、增强实验的安全性2、增强实验的可视性

3、减少药品用量或污染4、提高实验的趣味性

5、强化服务性

Ⅱ。

常用化学试剂的自制

1、蒸馏水2、酒精3、浓硫酸4、氯化钠5、盐酸与硫酸钠6、氯化钾、硫酸铵、碳酸氢铵7、氢氧化钠、氢氧化钾8、锌、石墨、二氧化锰和氯化铵9、硝酸铵10、硝酸溶液11、硝酸银溶液12、氨水、硝酸铵和氯化钙13、三种钾盐14、氯化钡溶液15、高锰酸钾16、碘17、红磷18、氧化铜和硫酸铜19、碳酸氢钠和碳酸钠20、碳酸铵21、碳酸钙和氧化钙22氯化铁23、硫酸锌24、硫酸铝25、颜色反应用的铂丝26、白磷27、指示剂

第四讲、探究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1)

教学目标:

1.巩固教科书上所学知识内容:

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及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化学性质

2.体验合作探究实验的快乐

3.提高动手能力、动脑思考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参与意识

教学内容:

Ⅰ。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准备实验设计试验问题

Ⅱ。

探究氧气的性质

实验准备实验设计试验问题

Ⅲ。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准备实验设计试验问题

教学方法:

1.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细致讲解试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实验设计的意图等相关事项。

2.利用课件投影,讲解实验原理,实际演示操作,巡视指导的方法和学员共同完成实验。

3.引导学员观察,深入学员中参与研究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指导学员完成

(实验三)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过程、步骤:

如图,组装后,先检查气密性、

点燃红磷,迅速插入集气瓶内,

插紧,观察现象、待冷却到室

温后打开弹簧夹,再观察。

讨论。

(实验四)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及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过程、步骤

1)如图:

组装并制取

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

氧气三瓶。

瓶内均需

留有少量水。

2)将燃烧匙中的硫粉

点燃后迅速放入一只

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观察现象,取出燃烧

匙,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紫色石

蕊试液、盖上毛玻璃片震荡观察。

3)取一细铁丝擦去氧化膜,一段绕于小段火柴杆上,用坩埚钳夹住铁丝点燃后插入一只盛满

氧气的集气瓶中、

观察现象。

4)用坩埚钳夹

住一小块木炭

点燃后插入一只

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完后到入澄清的石灰水再观察。

(实验五)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

实验过程、步骤

1)如图:

组装制取二氧

化碳装置并用向上排空

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三瓶。

干燥矿泉水瓶收集一瓶,

备用。

2)将一瓶二氧化碳倒入一装有两只高低不同的燃着

蜡烛的烧杯中,观察。

3)向盛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倒入约1/4瓶体积的

水,迅速旋紧瓶盖,震荡、观察。

4)一只小花喷食醋;一只小花喷水;一只小花直接

放入盛有干燥的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一只喷水后,

放入盛有干燥的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对比观察。

5)向盛有1/3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观察。

 

课后反思:

感觉学员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他们听课认真,做实验时相互配合并互相帮助,发现问题相互讨论,很喜欢这种学习方式。

自始至终热情饱满!

最终都完成了本次实验。

没有出现任何事故。

第五讲、探究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2)

教学目标:

1.巩固教科书上所学知识内容:

水的组成、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物质溶解时温度变化等

2.体验合作探究实验的快乐

3.提高动手能力、动脑思考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参与意识

教学内容:

Ⅰ。

探究水的组成——电解水

实验准备实验设计实验问题

Ⅱ。

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实验准备实验设计实验问题

Ⅲ。

探究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实验准备实验设计实验问题

教学方法:

1.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细致讲解试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实验设计的意图等相关事项。

2.利用课件投影,讲解实验原理,实际演示操作,巡视指导的方法和学员共同完成实验。

3.引导学员观察,讨论试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4.深入学员中参与研究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指导学员完成

(实验六)探究水的组成——电解水

实验过程、步骤

透明塑料片中间钻三个孔、

两边的两个口经以可以插

入注射器为宜,中间孔为

添加电解液方便用之。

如图:

连接组装成水电解

器添加15%氢氧化钠电解

液、接通直流电(6~12V)。

观察现象。

当收集一定量气体后、关

闭电源;

根据所学知识验证两级气体产物。

(实验七)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变化

实验过程、步骤

1)用注射器抽取10mL略带红色的稀氨水,在一个空旷的地段抽气到50mL处,用食指堵住注射器的吸气口,用力震荡注射器2~3分钟,然后将注射器吸口向上,小心将余气排出(不要把溶液排出)。

再重复上述操作若干次,直至注射器内溶液红色恰好褪去。

记下抽气的次数。

2)用同上述同样的方法,在选定的其他地段进行测定,分别记下抽气的次数。

3)把测定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并用空旷地段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含量(以0。

03%计)作为标准,求出各个地段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含量。

(抽气次数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含量成反比。

填入表中

编号

取样地点

取样时间

抽气次数n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含量

你的探究结论与预测结果的比较

0

宽旷地段

0.03%

1

2

3

(实验八)探究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实验过程、步骤:

1)如图:

连接装置试管中放

入约1/3的水,U形管中放少

量红墨水,调节U型管两臂

高度差为零。

2)在小试管中加入少许

氯化钠固体并用玻璃棒搅拌、

观察U型管两臂高度差并记录。

3)用硝酸铵固体代替氯化钠

固体重复上述实验;

4)用浓硫酸代替氯化钠固体

重复上述实验;

 

课后反思:

学员们对这些知识的听课学习很认真,做实验时相互配合并互相帮助,探讨问题踊跃,非常很喜欢这种学习方式。

自始至终热情饱满!

最终都完成了本次实验。

没有出现任何安全事故。

效果很好。

 

第十讲、探究实验的指导与设计策略

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探究实验的指导思想。

2.巩固教科书上所学知识内容。

3.任何指导学生完成化学实验

教学内容:

探究活动设计步骤

情境创设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方案设计

实验探究汇报交流

结论与归纳反思与评价

问题情景创设方式

1.化学实验:

分析实验现象引出问题;

通过实验产生认知冲突;

2.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出探究问题

如:

衣料上油污的清洗方法;服装干洗;洗发剂与护发剂的酸碱性等;

如:

食品袋中干燥剂;池塘中水增氧方法;天然气的成分;灭火方法与原理等;

3生活中的问题情景

如:

通过水净化的录像——水的净化;

通过工业钢铁冶炼的录像——钢铁的冶炼;

通过日常生活中钢铁的使用及其变化的录像——铁的生锈和防锈探究;

4.化学史实和科技发展:

如: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空气中含量测定的历史;我国古代冶金方面的伟大成就;可燃冰的发笑与利用;

问题情景创设方式

5.社会热点问题如:

如:

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日报;燃料的来源与使用;酸雨的危害;排放生活和工业废水的危害;使用化肥和农药对人类的影响讨论;化学制品对人体的健康的影响讨论;使用塑料的利弊;

问题情景创设的指导与评价

1.指导语言:

如:

你知道什么?

你发现了什么?

对你有什么启示?

你想到了什么?

你有那些疑问?

2.指导策略:

可以从学生能够发表自己观点;有独特和创新的想法;能够仔细观察;能够深入思考问题的角度来进行评价

猜想与假设的指导与评价

1.主要是学生做出猜想与假设时一定要注意有自己猜想的理由和根据,不能做出无边际的猜想。

2.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的表达方式

方案设计的指导

1.根据问题的难度选择方案设计的方式;

2.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运用现有知识解决不了的问题;

3.关注学生成绩较差学生设计;

方案设计的评价原则指导

1.科学性原则2.可行性原则3.安全性原则

4.简约型原则5.环保性原则

探究实验的评价

1.对学生实验态度评价;2.小组合作关系的评价;3.实验结果的评价问题;

探究实验的学生分组一般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

实验探究的指导

1.学生实验分工;

2.指导学生的实验态度和实验操作及安全;

3.解决和解释学生实验中生发的问题

4.注意对学困学生小组的帮助;

5.给予足够的探究实验时间;

初中化学探究性课题

1)探究某些植物花朵的汁液在酸碱性溶液中的变化

2)调查收集某地酸雨对当地农作物及建筑物的破坏

3)调查某些食品的常见元素,并列表说明

4)调查当地燃料使用情况及提出当地解决燃料问题方法

5)调查白色污染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6)收集有关化学物质造成毒害的资料并提出有关化学毒品管理方法

7)探究衣物上油污去除方法

8)探究铁制品生锈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9)探究物质燃烧条件及防止火灾的方法

10)探究汽水中气体的性质

11)探究液化石油气的成分

12)探究石蕊试液遇酸碱液变色的原因

13)调查家庭垃圾的分类及回收方法

14)探究酸碱盐的性质

教学方法:

1.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讲解相关事项。

2.利用课件投影,结合实际教学和学员共同完成一些化学探究问题。

3.引导学员现身说法讲上诉14个实验探究问题的见解,也可以列举出其他有关课题讨论研究。

第十一讲、化学教具的制作技能技巧

教学目标:

1.了解实验教具制作的技能和技巧

2.教具制作的选择原则

3.提高动手能力、动脑思考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参与意识

教学内容:

一、教具的选择和使用原则:

(一)科学性

教具所反映的知识一定要符合科学原则,哪怕是很浅的、启蒙性的知识内容都不应该违反科学道理,这是评价教具的首要标准,自然是选择教具的首要原则。

(二)教育性

教具要符合教育方针、教育思想、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的要求,不应该游离上述要求,无的放失。

(三)简易性

操作方便,便于演示和学生动手实验和训练,容易显示效果。

(四)启发性

教具要有较强的直观性、趣味性,适合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和智力水平。

(五)经济性

要考虑购置和使用教具投入的经费和精力,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

二、实验教具制作的技能和技巧

(一)玻璃管材的切割

1.粗玻璃管的切割2.玻璃瓶的切割

(二)纸零件的转动及与其它材料的边接

(1)轴转动

(2)顶珠转动(3)铁丝连接转动

(三)吹塑纸的加工

(1)吹塑纸硬折弯

(2)吹塑纸软折弯

(四)塑料的加工

(1)塑料的切割

(2)塑料的弯制(3)塑料的粘接

(五)玻璃打孔

教学方法:

1.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细致讲解自制教具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具设计的意图等。

2.利用课件投影,拿出一些自制教具与学员探讨研究。

3.引导学员观察,说出一些教具的优缺点及改进意见。

4.深入学员中参与研究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5.自制酒精灯助燃套,自制酒精(或煤油)喷灯用动画讲解

课后反思:

感觉学员对有些知识的学习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对于今后教学也是非常有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