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长亭送别.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2391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长亭送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14长亭送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14长亭送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14长亭送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14长亭送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4长亭送别.docx

《14长亭送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长亭送别.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4长亭送别.docx

14长亭送别

14长亭送别

教学目标

 

1.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2.体味剧作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鉴赏剧作富于文采的语言。

体会修辞方法和古代诗词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3.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鉴赏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不要搞成修辞方法的辨析或语句出处的考查,而要结合课文

 

4.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

了解本课曲词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讲关汉卿的《窦娥冤》时说过,《西厢记》是文采派的作品,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精彩片断:

《长亭送别》。

 

二、简介作家作品

 

西厢记》的作者问题长期存在争议。

本来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有1330年序,和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有1398年序二书都标明《西厢记》是王实甫作的。

可是到了明代弘治时期可能更早,却流行关汉卿作《西厢记》,或关作王续的说法。

此说初见于弘治十二年进士都穆写的《南濠诗话》。

他说:

“近时北词以《西厢记》为首,俗传作于关汉卿或以汉卿不竟其词,王实甫足之。

参阅《点鬼簿》即《录鬼簿》乃王实甫作,非汉卿也。

”他是不相信关作之说的,但他说“俗传”,那么关作之说定在弘治之前了。

差不多与此同时的弘治十一年1498北京岳家书坊重刊印的《西厢记》即“弘治本”,附录有嘲讽王实甫和关汉卿的民歌,嘲王的一曲说:

“王家好忙,沽名钓誉,续短添长。

”明末的凌初说:

“又似乎王续关者。

”凌刻本《西厢记•凡例》这些说明,弘治前可能早有关作王续之说了。

到了明嘉靖年间,《西厢记》还有《关氏春秋》之称见嘉靖三十六年张羽《古本董解元西厢记序》。

可是到了明万历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清代的毛奇龄说:

“明隆万以前刻《西厢》者,皆称《西厢》为关汉卿作。

”《吴吴山三妇评笺注释圣叹第六才子书》现在说法变了,多主张王作或王作关续。

此说初见于明万历八年徐士范刊本《西厢记》序见蒋星煜《明刊本西厢记研究》,又明王世贞在《卮言》里说:

“《西厢》久传为关汉卿撰,迩来乃有以为王实甫者,谓‘至邮亭梦而止’,又云‘至碧云天,黄花地而止’。

此后乃关汉卿所补也。

”他认为汉卿所补,“俊语亦不减前”。

 

元末明初,《西厢记》已被誉为“天下夺魁”,而且被尊为“春秋”,称“关氏春秋”或“崔氏春秋”为什么叫“春秋”说法纷纭,其实意思很明白,无非是想把戏曲“小道”和正统经书并列。

孔子作的《春秋》汉代就被列为“五经”之一。

现在《西厢》居然也称“春秋”,不但是抬高身价,也含有反封建正统之意。

明清戏曲家对《西厢》推崇备至:

明代李贽赞它是“化工”《焚书》。

王世贞说:

“北曲固当以《西厢》压卷。

”《曲藻》王骥德说:

“实甫《西厢》,千古绝技。

”《曲律》张琦说:

“今丽曲之最胜者,以王实甫《西厢记》压卷。

”《衡曲麈谈》清代李渔说王实甫“才人如天”《闲情偶寄》。

至金圣叹那就更加赞到极端,说作者是“天地现身”《金批第六才子书》。

还有许多剧作在不同程度上受《西厢记》的影响,元剧如郑德辉的《梅香》、《倩女离魂》,李好古的《张羽煮海》,白仁甫的《东墙记》,明人刘兑的《娇红记》杂剧,孟称舜的《娇红记》传奇等。

明初周宪王有《金环记》,据《剧品》的作者祁彪佳说:

“刻意拟西厢”,“便不及西厢远矣”。

足见其对戏剧创作影响之深。

 

三、《西厢记》题材演变。

 

最早的出典,是唐代元稹779831写的传奇文短篇小说《莺莺传》。

亦名《会真记》。

它的大致内容是写年轻的张生,寄居于山西蒲州的普救寺,有崔氏孀妇携女儿莺莺回长安,途经蒲州,亦寓于该寺,遇兵乱,崔氏富有,惶恐无托,幸张生与蒲将杜确有交谊,得其保护,崔氏遂免于难。

为酬谢张生,设宴时让女儿莺莺出见,张生为之动情。

得丫环红娘之助,两人幽会。

后张生去长安,数月返蒲,又居数月,再去长安应试,不中,遂弃莺莺,后男婚女嫁。

某次,张生再经崔氏住所,要求以表兄礼节相见,被莺莺拒绝,并赋诗二章寄意。

 

张生为什么抛弃莺莺呢据他自己说:

莺莺是罕见的美女——“尤物”。

这种“尤物”,“不妖其身,必妖于人”。

“余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所以“忍情”弃舍。

可见张生是个始乱终弃的无义之徒。

作者却在为他的丑恶行为找寻理由辩解。

还说,许多人都赞张生是个“善补过者”。

这是颠倒是非。

 

这部传奇文,虽说结尾很坏,但对崔张的爱情和莺莺性格的某些描写,却是楚楚有致、细腻动人,引起当时许多人的注意,并给后世作者以深远影响。

正如鲁迅所说:

“虽文章尚非上乘,而时有情致,固亦可观,惟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

”《中国小说史略》对《莺莺传》的肯定和批评都十分确当。

 

传奇文《西厢》故事,流传甚广。

如鲁迅所说:

“其事之振撼文林,为力甚大。

”《唐宋传奇集》揆其原因,我想最主要的是,作者第一次塑造出一个性格独特的妇女形象莺莺。

她给人的印象历久不磨,她的悲剧遭遇唤起人们莫大同情。

这个形象的塑造,既为后世作者勾画出一个基本的性格轮廓,又为形象的再创造留下了广阔的余地。

请看作者的描绘:

 

艺必穷极,而貌若不知;言则敏辩,而寡于酬对。

待张之意甚厚,然未尝以词继之。

时愁怨幽邃,恒若不识,喜愠之容,亦罕形见。

 

这是贵族少女所特有的性格,她多情而又内涵极深,热爱张生,但感情并不奔放;内心有深沉痛楚,却十分隐秘。

人的正常的喜怒哀乐,在莺莺的形象中都以表里之间的矛盾、端庄的矜持的姿态展现的。

自然的感情流露和贵族的骄矜性格,构成莺莺形象特有的矛盾色彩。

她既无杜丽娘的浪漫气质,也没有林黛玉的单寒之色。

她的性格造型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作者的重大创造,她的形象真实可信。

但是她的遭遇却给人们留下心灵上的遗恨,张生的“补过”,玷污了她的形象。

甚至他们两人都自认为他们的爱情是错误的,张生是“补过”,莺莺也有“自献之羞”,这里美变成了丑,对此,凡正直的人们都不能接受。

他们要为这场爱情公案辨明是非。

我想这大概就是后世作者们不惜花费大量心血改写《西厢》故事的一个重要原因。

《莺莺传》是一个沾有泥淖的珍珠。

因为它是珍珠,所以人们都想把它的泥淖拂拭干净;若是土块,早就没人理了。

 

《西厢》故事在南北两宋已广为流传。

文人如秦观、毛滂都写有《调笑转踏》歌舞词。

民间艺人有讲说《西厢》,“至于倡优女子,皆能调说大略”《商调蝶恋花•鼓子词》。

南宋罗烨的《醉翁谈录》记载当时已有《莺莺传》的话本佚。

宋杂剧有《莺莺六幺佚,见南宋周密《武林旧事》。

南戏有《西厢记》一目佚见《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值得注意的是,北宋赵德麟用说唱形式写有《商调蝶恋花•鼓子词》。

他主要用《莺莺传》的文字作为说白,中间插进他写的十二首《蝶恋花》唱词,曲白相间,说唱《西厢》故事。

最值得称道的是,他隐含地批判了张生的薄情,对莺莺的被遗弃寄予同情,这在毛滂的《调笑令》里已微露其意:

“薄情年少如飞絮。

”鼓子词开头说得更显露些:

“最是多才情太浅,等闲不念离人怨。

”张生把莺莺的离怨等闲视之,含有指责张生之意。

结尾处又说:

“弃掷前欢俱未忍,岂料盟言陡顿无凭准,地久天长终有尽,绵绵不似无穷恨。

”明确指出张生是“弃掷”莺莺,使她遗恨无穷。

原来被元稹视为错误的爱情,在鼓子词中开始被纠正并获得美的价值。

什么“尤物”啊,“补过”呀之类的调调没有了。

张生的丑恶行为开始受道德的检验。

遗憾的是,作者还没有洞悉这一悲剧发生的更为深刻的社会原因。

他仍然袭用了张生背盟的结尾。

这样就不能充分赞颂他们的具有反封建性的爱情行为。

至少,莺莺是认错了人。

错误的爱情被“矫正”为令人遗憾的爱情,这是美中不足的。

 

金代,一位有真知灼见和高度才华的作者出现了,他就是写《西厢记》诸宫调的董解元。

“诸宫调”是北宋形成的一种大型说唱艺术形式。

一个宫调统辖若干曲牌,构成一“套”,把许多“套”联接起来,插入说白,讲唱长篇故事。

这种民间艺术从宋代流行至金元。

董解元就用这种形式第一次以《西厢》故事为题材,写出宏篇巨制的艺术精品。

董解元其名不详,“解元”在当时是对文人的尊称。

这位无名作者多才多艺,最可贵的是他冲破封建阶级对待爱情的传统观念,大胆地赞美了男女自愿结合的爱情。

他的眼光很尖锐,他看出要全面歌颂莺莺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张生的性格不可,如此方能把他所讴歌的爱情升华到真善美的境地。

这是要有足够胆识的,因为它越美越和封建道德尖锐对立。

这是对《莺莺传》主要思想的批判。

还因为这种批判是通过艺术实践产生的真正形象进行的,所以有巨大的说服力。

张生在作者的笔下,是一个风流倜傥、朴质钟情、乐观又带几分幽默气质的正面青年。

他的光彩衬照出《莺莺传》中张生的卑鄙灵魂。

原来的轻薄文人变成了“情种”,一个新的张生形象由此诞生。

 

改变张生性格是关涉到变更原作主题思想的带有实质性的变动,它引起情节的连锁变化:

既然张生是忠于爱情的,那么拆散他们婚姻的又是谁呢这,再次闪耀出作者的犀利目光。

他看出制造悲剧的一个隐秘因素,即《莺莺传》中不曾揭破的一个幕后人物,那就是老夫人,是她,拆散了崔张的美满姻缘。

她是罪魁祸首。

作者决然地把她推到前台,指给观众们说:

看哪她是个背信弃义、破坏良缘的“封建顽固派”应该鸣鼓攻之。

这么一改,就使全部《西厢》故事具有了鲜明的反封建性,它的思想和社会意义大为提高。

 

由此又引起了一个重要的连锁变化:

它使原作《莺莺传》的矛盾关系发生了质的改变。

原作崔张的矛盾一变而为崔张为争取婚姻自主和老夫人之间的矛盾。

原来崔张的矛盾带有更多的伦理道德性质——张生品德太坏。

现在的矛盾则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政治性。

它实际反映了古代青年在婚姻问题上的反封建斗争,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心理愿望。

它所触及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莺莺传》。

赋予作品以高度的艺术生命力。

 

诸宫调中莺莺的性格特色,仍是含蓄深沉却富有叛逆性了,对爱情的追求更为真挚炽烈了。

作者还出色地塑造出一个聪明天真、泼辣大胆的红娘形象,作者用灵巧俏皮的笔墨写她穿针引线,成人之美,令人可喜。

同时还创造了见义勇为的法聪和尚。

这一系列正面形象的成功创造,使故事中的反封建势力大为增强。

 

作者的胆识还表现在情节的安排上。

他把崔张作为正义的一方,用同情的笔触写他们和庞大的封建势力展开尖锐的冲突,为了这个,作者设计安排了一连串的新的情节,如赖婚、闹简、赖简、拷红、长亭等,这些情节都写得那么曲折而富有吸引力,把一个“冷淡清虚”的爱情故事写得热闹诱人。

后来杂剧《西厢记》的情节规模、结构布局,就是在董《西厢》的基础上奠定的。

这是董解元的莫大功绩。

没有董《西厢》就没有后来的王《西厢》。

 

这位作者的艺术造诣相当精深,在他重新改写《西厢》故事的时候,没有为了加强反封建的主题而把人物关系简单化,他没有离开具体的生活现实,凭主观臆想去摆布人物。

他的目的不在写情节而在塑造真实可信的活人。

所以他的情节安排是以真实的性格冲突为基础的,我们不单看到好人一边、坏人一边,我们看到的几乎是可以用手触摸的立体形象。

这就使董《西厢》足以流传千载了。

 

诸宫调的语言技巧是精湛的。

性格化的语言把所有人物都写得惟妙惟肖,顾盼多姿。

本来这类才子佳人的题材,很容易写成陈词滥套,它没有那些动人心弦的激烈场面,没有争奇斗胜的巧妙情节,它主要是写人物的细腻感情,作者如果没有精湛的语言技巧,那就会使听众昏昏欲睡。

可是,你认真读来,就像美酒醇醪那样深厚有味,如写张生思念莺莺:

“待不寻思,怎奈心肠软,告天,天不应,奈何天。

”只一个“天”字就有三层转折,形象地写出相思的九曲回肠。

再如:

“没一个日头儿心放闲,没一个时辰儿不挂念,没一个夜儿不梦见。

”先说一整天,再说天中之时,继说时中之夜。

在自然的语言中寄寓着作者的辛苦匠心。

还有些语言新奇巧丽,诗意盎然。

如“碧天涯几缕儿残霞,渐听得珰珰地昏钟儿打,钟声渐罢,又戍楼寒角奏‘梅花’”。

景色如画。

又如:

“过雨樱桃血满枝,弄色的奇花红间紫,垂柳已成丝。

对许多好景,触目是断肠诗。

”艳丽脱俗。

董《西厢》又是一首充满警句美词的长篇抒情诗,写景绘情,两穷其妙。

 

从《莺莺传》到董《西厢》,构成杂剧《西厢记》的深厚艺术传统。

《西厢记》的杰出成就,不是王实甫一人凭空创造出来的,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它是植根于深厚的艺术传统之中,经过长期的滋育蜕变出来的。

尤其是董《西厢》,它直接给杂剧《西厢记》以深刻的影响。

这又一次证明,任何伟大艺术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如果脱离了自己的传统,就会像瓶花一样,取艳一时,很快就会抱香而死的。

 

三、听黄梅戏《长亭送别》,感受戏剧艺术,根据课文概括课文内容的故事情节。

 

录音内容:

黄梅戏。

马兰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伯劳东去雁西飞,万水千山何日归。

眼中流尽血和泪,心底还同未烬灰。

 

我未送行先防你去,你未登程先约归期。

合欢未己离愁又相继,昨夜成婚今朝就别离。

 

此一去鞍马秋风自调理,顺时善保千金体。

君瑞此去非得己,愿侬珍重保玉躯。

 

你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频寄。

切莫为蜗角虚名、蝇头小利,拆得鸳鸯两下里。

切莫要“金榜无名誓不归”。

金玉之言当谨记,关山难阻恩爱情。

 

与你同心结连理,此生此世永不移。

猛听一声“去也”,松了金钏,怕看那利?

故道,瘦了玉肌,此恨谁知?

 

意如痴,心如醉,尝尽了相思滋味,这离别之情又苦十倍,恨压青山低。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三折,《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这在元杂剧中是颇为少见的(全剧剧情可参看课本题解),《长亭送别》也是全剧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

随着剧情的发展,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

但接下来便是老夫人逼张生赶考,并说考不取功名便“休来见我”,崔、张爱情又面临新的威胁。

无奈中张生只好起程“上朝取应”。

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点。

 

全折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科白和等三曲),是赴长亭路上的场面,写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第二部分(“做到见夫人科”至“专听春雷第一声”)是长亭饯别的场面,主要刻画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第三部分(至“小生又生此念”),是临别叮嘱的场面,主要表现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第四部分(至结尾),是分手后的场面,描写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

 

第二课时

 

一、欣赏第一部分的曲词:

 

[端正好]一曲,因景生情,写凄凉的暮秋景象引出莺莺的离愁别恨。

 

这首曲子化用了范仲淹的《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曲子的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

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

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也有人分析说,这段曲词句句是景,只一“泪”字是情。

但一个“泪”字,就使全篇景物都闪耀出别离的泪光,它们都成了传情之物,这是多么精湛的语言技巧!

画龙点睛,这个“泪”字就相当于那个“睛”,着墨不多,却倾注了作家全部心血。

 

清代有人记载了这样一则轶闻:

世传王实甫作《西厢记》,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思甚苦,思竭扑地,遂死。

正好说明作者呕心沥血之苦。

 

[滚绣球]一曲,由情及景,用途中的景物为线索来抒发离别的怨恨。

 

这段曲词和前面的[端正好]相比,在情景上的铺设是不相同的。

[端正好]主要是采用因景生情的手法,用凄凉的暮秋景象来引出莺莺的离愁别恨。

[滚绣球]则是比较多的采用了由情及景的手法,柳丝系马、疏林挂斜晖、马慢走车快行、松了金钏减了玉肌等等描写,无不都是由莺莺对张生的依恋惜别之情引发出来的。

 

清人金圣叹对其中的“马儿屯屯的行,车儿快快的随”两句有这样的分析:

 

若又马儿快快行,车儿慢慢随,则中间乃自隔绝,不得多做相守也。

即马儿慢慢行,车儿慢慢随,或马儿快快行,车儿快块随,亦不成其为相守也。

必也,马儿则慢慢行,车儿则快快随,马儿仍慢慢行,于是车在马右,马在车左,男左女右,比肩并坐,疏林挂日,更不复夜,千秋万岁,永在长亭。

此真小儿女又稚小,又苦恼,又聪明,又憨痴。

一片的微细心地,不知作者如何写出来也。

 

这段话倒可说是把“情景交融”的境界剖析入微。

马儿慢慢行,车儿快快随是景,而实际抒发的却是莺莺那种不忍遽别,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

是先有这样的情,才有那样的景。

 

[叨叨令]一曲,用丰富的情态描写,补述莺莺动身前已经产生和未来将要产生的愁绪。

 

这段曲词是莺莺在自己丈夫和最知心的丫环红娘面前尽情倾诉离别的痛苦心情,因此在描写上与前面[端正好]和[滚绣球]委婉含蓄的内心独白不一样,整段曲词无遮无拦,直抒胸臆,将车、马,被、枕,衫、袖,书、信这些常用词带上儿字,加上一些叠音形容词,如熬熬煎煎、昏昏沉沉之类,用排比句巧妙组合衔接,并间以反复的感叹,造成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

莺莺那种如泣如诉、呜呜咽咽的声气口吻,宛然在侧。

 

本段中莺莺的感情——痛

 

二、运用第一部分的方法学习第二部分,并讨论。

 

长亭送别,突出了莺莺的什么思想?

体现在哪里?

 

1、刻画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

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此别离情更增十倍;若不是酒席间子母每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将来的酒共食,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

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

 

2、突出了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的思想——“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本段中莺莺的感情——恨

 

四、讨论第三部分,思考:

 

临别叮咛,突出了莺莺的什么思想感情?

体现在哪里?

 

1、对张生的关心——[五煞]

 

2、对张生的担心——[二煞]

 

3、虽然张生一再表白自己不会再在异乡拈花惹草,但莺莺却总担心他“停妻再取妻”,故而一再试探、叮咛,莺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妇女地位低下,始乱终弃的事是屡见不鲜的。

实际上,作为《西厢记》故事雏形的《会真记》(唐元稹作)和《莺莺歌》(唐李绅作),都将张生描写为始乱终弃的薄情文人。

莺莺的离愁别恨,固然反映她对爱情的执著,同时也是她对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悲哀和抗争,而不只是单纯的儿女情长。

 

本段中莺莺的感情——怕

 

五、赏析第四部分:

 

[一煞]一曲,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

[一煞]与[端正好]两相辉映,并与[滚绣球]曲中恨不倩疏林挂住斜阳互相照应;[收尾]以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再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此外,本折中还有其他几处的景物点染。

这就自始至终、相当完美地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和环境,使全折具有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本段中莺莺的感情——念

 

总结

 

感情变化:

痛——————恨——————怕——————念

 

五、分析人物形象

 

莺莺是一名敢于追求婚姻自主和幸福爱情生活的多情钟情的女子。

本折一方面描写了莺莺依依不舍的痛苦之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莺莺重情轻利的思想。

她为离别而悲啼愁苦,痛极之际,竟埋怨张生忘旧情而轻远别。

这种埋怨正是爱极痛极的一种变态心理,是一种深情的痴语。

莺莺既倾诉着内心的万种离愁、无限幽思。

又流露出怕被遗弃的痛苦心理。

此时此刻,莺莺该有多少肺腑之言要说,然而她对“怜取眼前人”的临别赠言,其实正是她内心隐忧的曲折吐露,也是当时社会中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的悲剧在莺莺心灵上的阴影的反映。

在莺莺看来,状元及第并不值得羡慕,最重要的是夫妻并蒂相守。

而事实上张生应试是被逼的,他们的分离乃是封建势力的压迫所致。

因此莺莺发出了对封建势力的怨恨。

莺莺还进一步把怨愤指向那可恶的名利思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世俗的名利观念造成了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而莺莺却对这种虚名微利表示了极大的蔑视与痛恨,这就把莺莺的思想感情由一般的离别之苦,推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长亭送别》突出地刻画了莺莺的叛逆性格。

在她心目中,金榜题名,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不是爱情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临别时不忘叮嘱张生“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与老夫人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

同时,她也有深深的忧虑,明确的告诉张生“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

“停妻再娶妻”,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是有现实基础的。

莺莺的态度突出地表现了她的叛逆性格和对爱情的执著。

莺莺的离愁别恨,是她对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和抗争,而不只限于“儿女情长”。

她的离愁别恨中闪耀着重爱情轻功名、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光辉。

 

莺莺这一形象的把握,要跟剧情紧密地联系起来,要重视她感情所经历的起伏变化。

 

七、课文鉴赏

 

1、领会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以景物描写设置戏剧环境,渲染气氛,与主人公的离愁别恨天然浑成,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端正好]一曲,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

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

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一煞]一曲,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

[一煞]与[端正好]两相辉映,并与[滚绣球]曲中“恨不倩疏林挂住斜阳”互相照应;[收尾]以“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再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此外,本折中还有其他几处的景物点染。

这就自始至终、相当完美地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和环境,使全折具有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王实甫的戏曲语言以富于文采为特色,曲词之美,与剧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和谐统一。

这在《长亭送别》一折中尤为突出。

 

(在叙事抒情中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如《脱布衫》的“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蓑草萋迷”,把整个离宴用萧条气氛笼罩起来,使秋境与离情统一。

又如《四煞》的“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黄河与西岳华山,也被用来作离愁别恨的陪衬。

还有《四边静》的“两意俳徊,落日山横翠”,把席残人散,两人相别的人物活动包容在苍山落照的秋境之中,气象阔大,使人如在画里,历历在目。

 

2、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

 

全折运用了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