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2217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2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理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法理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法理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法理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法理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理学试题.docx

《法理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理学试题.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理学试题.docx

法理学试题

法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

1.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C)。

A.统治阶级意志B.阶级斗争状况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D.历史传统

2.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称为(D)。

A.行政规章B.行政法C.法律D.行政法规

3.在我国现代法律制度中,狭义的法律是指(C)。

A.包括宪法、行政法规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B.不包括宪法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D.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及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4.被认为是法律的由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C)。

A.国家行政机关的裁决B.审判机关的判决C.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D.公安机关的逮捕证

5.法的调整的对象(A)。

A.行为关系B.思想社会关系C.利益关系D.各种社会资源

6.法之所以具有特殊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在于法是(B)。

A.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B.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

C.上层建筑之一D.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7.法律创制的主要方式是(B)。

A.民间社会逐渐形成B.国家制定和认可C•国家领导人颁布D.天才人物的创造

8.下列不属于法的特征的是(C)。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的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

C、法是由原始社会的习惯演变而来的,具有历史性D法是由严格程序规定的,具有程序性

9.法在其生效期间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它所适用的对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定的人。

这些都表明了法具有(D)。

A.强制性B.统一性C.权威性D.规范性

10.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B)意志。

A.社会B.共同C.集体D.个别

11.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根本区别在于(D)。

A.规范性B.物质制约性C.意志性D.国家强制性

12.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题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下列有

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

()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答案】b

【解析】本题考的是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和义务。

该题也可以放在本章第二节分析。

从价值上看,权利和义务代表了不同的法律精神,它们在历史上受到重视的程度有所不同,因而两者在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有主、次之分的,在特权社会,往往强调义务本位,在民主法治国家,则往往强调权利本位,义务处于次要地位,法律制度较为重视对个人权利的保护,此时,权利是第一性的,义务是第二性的,义务设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可见,acd正确地揭示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而b则颠倒

了权利和义务的主次关系,不符合现代法治国家的精神,所以,该说法是错误的,应选b。

13.下列关于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有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权利能力是公民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

b.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能是相同的

c.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

d.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答案】b

【解析】本题考的是公民的权利能力。

权利能力,又称权义能力、权利义务能力,是指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法律资格。

公民要想成为法律关系主体,就必须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然而,公民的权利能力不同于行为能力。

具有行为能力首先必须具有权利能力,但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也就是说,在每个法律关系主体构成资格中,这两种能力可能是统一的,也可能是分离的。

根据享有权利能力的主体范围不同,可以把公民的权利能力分为一般权利能力和特殊权利能力,前者是一国所有公民均具有的权利能力,而后者只授予某些特定的法律主体。

可见,并非“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故b为正确答案。

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现在举个例子推翻b的表述,公民权利能力有一般权利能力和特殊权利能力之分。

如《婚姻法》关于男女结婚年龄的规定即为特殊权利能力,没有达到法定婚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则不具有结婚这种特殊权利能力,该事例足以证明b是错的。

14.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发给结婚证书,产生魏明与桂敏法律上的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被称做什么?

(b)

a.法律事件b.法律事实c.事实行为d.事实关系

【解析】本题考的是法律事实。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中最主要的两个条件是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

法律规范即指法律的依据,而法律事实则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事实。

法律行为则不同于法律事件,它是一种意志行为,指因当事人的意志而发生的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那一行为,二者有别。

此外,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在实施一定行为时在主观上并没有设立、变更和消灭法律关系的意识,但由于法律的规定,同样会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

综上分析,a是错误的,因为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是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需要当事人一定的行为才能成就,而法律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c是错误的,因为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结婚,两人在实施行为时,主观上具有确立婚姻法律关系的产生的意图,因此,不属于事实行为。

d是错误的,

因为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需要一定条件,该条件与事实关系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d应予排除。

b是正确的,从本题分析,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当属于法律事实中的法律行为,但由于本题中没有设计法律行为的选项,因此只能选择b“法律事实”,作为本题的答案。

15.下列哪些情况不属于法律关系的范畴?

()

a.限制行为能力人之间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关系

b.奴隶主对奴隶的占有关系

c.政党社团章程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d.无效的合同关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的是法律关系的概念。

d所述及的无效合同关系虽不能在当事人之间产生合法的合同关系,但依我国民法及其他法律,因合同无效导致一方当事人损失的,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权利义务关系,新《合同法》为此还规定了缔约过失责任,实际上,这是一种法律关系,故d不

能选。

a中法律关系为《民法通则》等法律所规定;b中奴隶主是通过制定法律的手段建立奴隶主对奴隶的占有使用关系的,因此属于法律关系的范畴,不能入选。

16.根据法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为标准,法可以划分为(A)。

A.根本法和普通法B.国内法和国际法C.一般法和特别法D.实体法和程序法

17.在法治社会的国家权力体系中应当居于最高地位的是:

(B)。

A.司法权B.立法权C.行政权D.军事权

18.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是指:

(C)。

A.18周岁以上的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B.人民在法律面前平等C.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在

法律面前平等D.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人在法律面前平等

19.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原则,适用法律时:

(B)。

A.就不应以党的政策为指导B.仍然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C.有时也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D.法律应无条件地服从党的政策20.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这项原则的含义之一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

(C)。

A.权力机关的干涉引B•上级司法机关的干涉C.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D.政党、社会团

体和个人的干涉

21.下列诸项中正确的说法是:

(C)。

A.法的执行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政权机关及其公职人员B.在我国,人民法院是代表国家行

使司法权的惟一的专门机关C.在中国,司法权不仅包括审判权,而且包括检察权D.法律效力,即法律的约束力,指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按照法律规定行为

2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

(C)。

A.社会主义法的基础B.社会主义立:

法的基本原则C.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D.宪法的总的指导思想

23.在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含义之一是指:

(D)。

A.公民在立法上平等B•人民在立法上平等C.公民,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上平等D•公民

在法的适用上一律平等

24:

法和其他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是(A)

A.

法是国家意志的表现

B.法是人们的行为规范

C.

法具有约束力D.

以上均不对

25:

法的作用总体上包括(

D)

A.

指引作用和评价作用

B.教育作用和预测作用

C.

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

D.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与执行公共事务

26:

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A)

A.统治阶级所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B.国家的意志

C.统治阶级的意志D.社会全体人员的意志

27:

法的适用是(B)运用法律、法规处理具体事务或具体案件的活动。

A.企业事业单位B.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C.公民个人D.社会团体28:

党(D)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A.应该B.可以C.不必D.必须

29:

从总体上看,一国的法律规范(C)生效。

A.对该国所有公民B.对任何人和任何事

C.在该国国家主权管辖的领域内D.在该国国家主权管辖的领土内30:

不论行为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他们在本国领域内和本国领域上,本国法律一律对他们予以适用的称为(C)

A.属人主义B.属地主义C.保护主义D.折衷主义

31:

(B)是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前提条件。

A.法律事实B.法律规范C.法律事件D.法律行为32: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C)所指向的对象。

A.权利B.义务C.权利和义务D.行为33:

法律关系是一定社会关系的(D)。

A:

普遍形式B:

主要形式C:

本质表现D:

特殊形式

34:

法律关系区别于其它一切社会关系的最本质的属性是它(B)

A:

具有客观性B:

具有国家属意志性

C:

具有普遍性D:

体现了当事人的意志

35:

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B)

A:

动产、不动产、无形财产B:

物、行为、智力成果

C:

人身、行为、货币D:

商品、货币、财产权利

36:

立法必须以(C)为依据。

A:

党的政策B:

客观事实

C:

宪法D:

既定事实

37:

同一种社会关系(C)同时由几个不同的法律部门加以调整。

A:

不能B:

只能C:

可以D:

应该38:

未经正式公布的法律是(B)

A:

有效的B:

无效的

C:

部分有效的D:

以上答案都不对

39:

社会主义法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关系进行(B)的手段。

A:

强制性调整B:

规范性调整

C:

引导性调整D:

制约性调整40:

我国法律规定,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包括有(D)

A:

未满十八岁的人B: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

C:

被逮捕的人犯D: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

41:

不属于法律实施的是(C)

A:

执法B:

司法C:

立法D:

守法42:

立法程序化、法律化的重要意义在于(D)

A:

防止公民的非法行为B:

避免执法机关的违法行为

C:

防止党派团体的非法行为D:

意味着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在严格遵循法定程序时才能立法,从而才能保证立法的质量

43:

社会主义法律得以实现的主要方式是(C)

A:

依靠法律监督机关的有效监督B:

依靠执法机关的严格执法

C:

依靠人民群众的自觉守法D:

依靠司法机关的强制44:

凡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A)

A:

法律制裁B:

行政制裁C:

刑事制裁D:

经济制裁45:

法律对社会发展能否起进步作用,决定于(C)

A:

是否适应一切经济基础的需要B:

是否能积极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C:

法律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的需要D:

是否适应国家的需要46:

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在适用法律时,(B)

A:

就不必考虑形势B:

也应考虑形势

C:

必须考虑形势D:

法律必须无条件服从形势

47:

党的政策和社会主义法的关系,应该是(A)

A:

政策指导法,法律和政策,两者相辅相成B:

政策高于并大于法,法律必须服从政策

C:

法高于大于政策,政策必须服从法D:

政策和法各自独立,互不干涉48:

凡是能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C)

A:

法律关系主体B:

法律关系客体

C:

法律事实D:

法律关系内容

49:

权利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称为(B)

A:

法律事实B:

法律关系客体C:

法律关系内容D:

法律关系

50: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C)

A:

社会主义法的基础B:

社会主义立法的基本原则

C:

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的基本原则D:

宪法的总的指导思想51:

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称之为(C)

A:

法律体系B:

立法体系C:

法律部门D:

法律关系

52:

社会主义法的本质是(D)

A:

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证B:

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C:

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D:

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

53、关于法律的溯及力问题,世界各国目前采用的通例是(B)原则。

A、从旧兼从重B、从旧兼从轻C、从旧D、从新

54、下列各项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正式意义上的渊源的是(A)

A、党的政策B国际条约

C军事法规D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55、法律关系实质是一种(A)

A、思想社会关系B、物质社会关系

C综合性社会关系D、理论关系

56、下列关于党的政策与社会主义法律的关系不正确的表述是(C)

A、党的政策是法的指导或灵魂

B社会主义法律制约党的政策

C法律总是高于和大于政策,政策总要服从法律

D党的政策和法律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57、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属于(B)

A、限制行为能力人B、无行为能力人

C有行为能力人D、有限责任人

58、狭义的法的执行是指(A)的执法活动

A、行政机关B、司法机关C、权力机关D、公安机关

59、法律渊源实质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法律进行的分类,根据法律渊源的含义,我国可以把法律分为(C)

A.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

B.宪法、法律、行政法、决定等

C.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D.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和政府主管部门文件等

正确答案:

60、下列哪项属于当代中国法的渊源:

(B)

A.司法解释

B.宪法

C.判例法

D.行政法

61、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组成部分?

(D)

A.《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B.《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D.《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62、当代中国法律渊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下列哪一选项?

(B)

A.习惯B.宪法C.法规D.不成文法

63、下列情形中,属于法律制裁的一项是:

(B)

A某私企职员王某因侵占单位资金,被单位开除

B林某因骑车不慎,撞伤他人,被法庭判决赔偿300元

C常某因违约被仲裁机构裁定赔偿对方当事人损失10万元

D钟某因生活作风问题严重被开除党籍

64、下列有关法的特征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B)

A.法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

B.就性质而言,法律和道德等其他社会规范的性质是完全相同的

C.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

D.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保证实现的社会规范

65、下列关于权利和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法律权利就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

B.单向法律关系中,权利人仅享有权利,义务人仅享有义务。

C.权利和义务在数量上都是相等的。

D.国家权利和义务是国家在国际法上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

66、列关于表述法的效力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

(A)

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

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

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

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

6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84条规定:

“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

外国法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

该条款所体现的是哪一原则?

(D)

A.属人主义原则B.属地主义原则C.保护主义原则D.属人主义和属地主义之折衷原则

68、现代社会中,不仅需要有法律这种社会规范,而且还需要有道德、习俗、纪律等其他社会规范。

这说明了什么?

(B)

A.法律是可有可无的B.法律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

C.法律是非常重要的

D.法律与道德、习俗、纪律等其他社会规范完全相同

69、立法机关公布一个决定,宣布某些法律文件失效,这一立法活动属于(B)

A.创制B.废止C.认可D.修改

正确答案:

70、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是何种立法体制?

(A)

A.单一体制B.复合体制C.中国特色的立法体制D•制衡立法体制

70、最早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的是谁?

(A)

A.古希腊的伯里克利

B.古罗马的乌尔比安

C.英国的洛克

D.法国的卢梭

71、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狭义上的法的执行?

(D)

A.某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犯罪嫌疑人王某提起公诉

B.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被执行人周某执行生效的民事判决

C.某监狱依法对罪犯贾某执行死刑

D.某市公安局依法对扰乱社会秩序的赵某实行治安处罚

72、下列哪个选项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

(C)

A.司法权由行政机关行使

B.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拥有无限自由裁量权

C.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涉司法活动

D.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得违反法定程序

正确答案:

73、《A市日报》刊登了一则严重失实的反映A市公安局滥用强制措施的新闻报道。

对此,A市公安局

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新闻侵权诉讼,要求《A市日报》赔礼道歉。

A市公安局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

(B)

A.法的适用B.法的遵守C.法的执行D.法的解释

74、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国家监督体系?

(A)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法律实施的合法性的监督

B.国家审计机关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财务收支的监督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不符合宪法、法律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撤销

D.各级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75、在我国,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法律监督的专门国家机关是(B)

A.国家监察机关B.国家检察机关C.国家审判机关D.国家立法机关

正确答案:

76、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二审判决或裁定,如果发现错误,有权自行提审或指令其再审。

这种法律监督被称为什么?

(A)

A.审判监督B.检察监督C.立法监督D.行政监督

77、下列哪种法律监督属于社会监督(C)

A.审计监督B•人民法院的监督

C.中国共产党的监督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78、下列哪种监督是我国法律监督体系的核心(A)

A.国家监督

B.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C.社会舆论的监督

D.人民群众的监督

79、工会、妇女联合会对宪法所作的解释属于(D)

A.立法解释

B.行政解释

C.司法解释

D.非正式解释

80、宪法解释的方法是指有权解释机关在解释宪法时用以说明、阐释宪法含义的技术方法、手段。

根据宪法规范的文字含义、内在联系、实施先例、逻辑规则、法学理论等,对宪法规范的含义进行说明的方法属于(B)

A.统一解释B.条理解释C.补充解释D.扩大解释

81、下列选项中哪个属于学理解释?

(A)

A.北京大学王教授在普法宣传中对某公民的提问进行法律解释

B.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时刘律师答辩中引经据典的解释

C.李检察官向其新婚妻子解释什么是不作为犯罪

D.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答记者问时对《婚姻法》有关内容的说明正确答案:

82、有的公园规定:

"禁止攀枝摘花。

"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

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

这一解释属于下列哪一项?

(C)

A.扩大解释B.文法解释C.目的解释

D.历史解释

83、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解释:

刑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是指

非法批准征用、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以及其他土地。

对该法律解释,下列哪一种理解是错误的?

(C)

A.该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B.该解释的效力与所解释的刑法条文的效力相同

C.该解释与司法解释的效力相同

D.该解释的效力具有普遍性

84、成某是甲县人事局的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县人事局领导叶某在干部调配中收受钱物的行

为。

两个月后未见动静,黄某几经努力才弄清是检察院的章某把举报信私下扣住并给了叶某,黄某于是又向县人大、市检察院举报章某的行为。

黄某的这一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

(B)

A.法的适用B.法的遵守C.法的执行D.法的解释

85、我国法律的制定程序中的最后一个步骤是(C)

A.法律草案的公布B.法律草案的表决和通过C.法律的公布D.法律草案的审议

86.立法程序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意义在于(D)

A.防止公民的非法行为

B.避免执法机关的违法行为

C.防止党派、团体的非法行为

D.意味着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必须严格遵循法定程序立法,以保证立法的质量

87、国家机关的监督,都是依照一定的法定程序,以国家名义进行的,具有国家强制力和法的效力,是我国法律监督体系的核心。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国家监督体系?

(B)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不符合宪法、法律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撤销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法律实施的合法性的监督

C.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所进行的监督

D.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正确答案:

88、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

(C)

A.司法权不得由一般的行政机关来行使

B.司法机关既要独立行使职权,又不得无限度地使用自由裁量权

C.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司法活动

D.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得违反程序规定

89、有关法律原则说法不正确的是哪项?

(C)

A.所有法律原则都具有指导性

B.有的法律原则具有任意性

C.有的法律原则具有强制性

D.所有法律原则都具有规范性

90、法律体系是指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