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与发展个人本科论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1854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与发展个人本科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与发展个人本科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与发展个人本科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与发展个人本科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与发展个人本科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与发展个人本科论文.docx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与发展个人本科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与发展个人本科论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与发展个人本科论文.docx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与发展个人本科论文

 

用户名:

所属服务站:

指导教师:

 

提纲:

引言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理论概述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义

(二)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意义

1、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稳定的收入来源

2、中间银行分散了银行经营风险

3、中间业务促进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的发展

4、银行业务多元化有利于银行合理有效配置资源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表格)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贡献度不断提升但比重仍低于国外银行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并需借鉴国外创新理念

(三)我国商业银行人均中间业务收入迅速增长,相比国外缺乏有效管理体制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业务规模较小,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低

(二)业务品种单一,创新少

(三)业务管理分散

(四)科技投入不足

(五)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四、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对策和建议

(一)积极转变观念

(二)加快中间业务产品研发

(三)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加强风险防范

(四)加大科技投入,完善中间业务

(五)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

伴随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发展浪潮,各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在整体上日益呈现出综合化和全能化的显著特征,其中品种繁多的中间业务的迅速发展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相比表现更为突出。

从商业银行经营收入角度看,中间业务收入目前已经成为商业银行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一些国际性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甚至已经超过50%。

由此可见,中间业务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一项支柱性业务。

与国际上成熟和规范的国际性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较晚,中间业务的经营品种相对较少,收入占比还很低,中间业务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尚在不断地摸索之中,因此我国中间业务的发展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国广大理论和实务工作者有责任对中间业务进行深入研究,回顾与总结中间业务的发展历史及其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中间业务的经营特点,特别是要摸清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困难、矛盾和问题,研究和探讨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模式,努力探索建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科学而有效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迅速发展。

文章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义、分类、意义说起,描述我国中间业务的现状,与此同时与国外进行对比,从中得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变革,途径方法

【正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商业银行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风险与效益约束机制,以及以利润为最佳实现目标的综合经营发展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巨大的存贷利差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的基础。

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外资金融机构陆续进驻中国,鉴于外资银行的成熟市场经验,对中国银行业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另外,国内非银行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更加剧了银行业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

且传统项目的利差逐渐缩小,商业银行仅靠获得传统的存贷利差收入很难保持长期竞争力,因此商业银行不得不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由于中间业务具有风险小,利润高等优点,因此各家银行都将盈利的重点移到中间业务上。

在此背景下,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及发展状况的分析则显得很有必要。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理论概述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义

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利用技术、信息、机构网络、资金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不运用或较少运用银行的资财,以中间人和代理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咨询、代理、担保、租赁及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经营活动。

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两项传统业务中,银行是作为信用活动的一方参与;而中间业务则不同,银行不再直接作为信用活动的一方,扮演的只是中介或代理的角色,通常实行有偿服务。

(二)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意义

1、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稳定的收入来源

商业银行传统收入的来源主要是利息收入,而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使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变得严峻,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分散了一部分存款,而直接融资比例的上升也对贷款业务的开展带来一定影响,商业银行传统的利息收入大大降低。

中间业务所带来的手续费收入弥补了利息收入的不足,稳定了银行的收入流。

2、中间业务分散了银行经营风险

商业银行传统的贷款业务尽管为银行带来主要收入,但也承担着一定的信用风险,与此相比,中间业务主要是接受客户委托,以中介人的身份进行的代理业务,风险主要由委托人承担,其自身安全性好。

另外,中间业务所带来的非利息收入有助于银行通过收入流的组合多样化来降低银行收入波动的风险。

3、中间业务促进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客户对银行的服务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除了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外,还要求银行提供诸如投资理财、咨询、代理、信用卡等业务,银行满足客户的多样化服务需求有利于与客户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为具有存贷关系的客户提供配套的中间业务,使银行有效地留住客户的资金,深入的了解客户的业务经营及资金运作特点,预知客户的经营风险,可以为信贷资金投放与收回提供准确科学的决策依据,从而有效地防范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4、银行业务多元化有利于银行合理有效配置资源

中间业务把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从信用类业务拓展到了各类非信用类业务,使银行业务经营呈多元化,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也应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银行利用自己的网络、技术、人才、信息、信誉等资源为客户提供中间业务,向客户合理收取手续费不仅合理有效地配置了银行的资源,而且为银行带来稳定收入,增强了银行竞争力。

另外,对整个金融体系来讲,银行业务多元化增强了金融服务业的竞争,减少了垄断,促进公平竞争,提高了金融机构效率,降低了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有利于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根据《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第七条和第八条的规定,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种类可分为适用审批制及备案制两类:

表格的编号: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种类

适用审批制的中间业务品种:

 适用备案制的中间业务品种:

(一)票据承兑;

(二)开出信用证;

(三)担保类业务,包括备用信用证业务;

(四)贷款承诺;

(五)金融衍生业务;

(六)各类投资基金托管;

(七)各类基金的注册登记、认购、申购和赎回业务;

(八)代理证券业务;

(九)代理保险业务;

(十)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适用审批制的其他业务品种。

(一)各类汇兑业务;

(二)出口托收及进口代收;

(三)代理发行、承销、兑付政府债券;

(四)代收代付业务,包括代发工资、代理社会保障基金发放、代理各项公用事业收费(如代收水电费);

(五)委托贷款业务;

(六)代理政策性银行、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业务;

(七)代理资金清算;

(八)代理其他银行银行卡的收单业务,包括代理外卡业务;

(九)各类代理销售业务,包括代售旅行支票业务;

(十)各类见证业务,包括存款证明业务;

(十一)信息咨询业务,主要包括资信调查、企业信用等级评估、资产评估业务、金融信息咨询;

(十二)企业、个人财务顾问业务;

(十三)企业投融资顾问业务,包括融资顾问、国际银团贷款安排;

(十四)保管箱业务;

(十五)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适用备案制的其他业务品种。

资料来源: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第七条和第八条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贡献度不断提升但比重仍低于国外银行

根据商业银行2005~2007年有关会计资料显示,伴随着上市银行营业收入的增长,中间业务收入也在逐步提升。

当前,我国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贡献度已从2005年的5.4%提升到2007年的13.07%,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这一指标更是大大超过其他商业银行,显示出经过股份制改造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生机与活力,但同时,我们也应保持清醒的认识,必须看到,与国际上发达金融体系中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贡献度平均在45%左右的状况相比,我们尚有十分明显的差距。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经营收入的比重明显低于国外银行。

虽然,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步伐加快,中间业务收入占经营收入的比重不断加大,根据2008年各大商业银行年报,我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

14.21%、17.49%、14.37%,均处于20%以下,2009年各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相对于2008年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分别为:

17.82%、19.82%、17.99%。

这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到总收入的40%~50%。

有的银行甚至已经达到70%以上,中间业务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收益来源。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并需借鉴国外创新理念

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市场份额分布情况来看,国有商业银行仍占据着大半江山,绝对优势地位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非国有上市银行的市场份额正在稳中有升,随着中间业务产品的创新、银行渠道建设与拓展的加快,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市场竞争格局今后将会有较大的变化。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结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呈现单一化、同质化趋势,各大银行支付结算类、银行卡类和代理类等传统类型中间业务占据了中间业务的较大份额。

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之间同质化严重,缺少具有差别化的特色产品。

中间业务产品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不强。

西方商业银行处于规避风险、提高竞争能力以及盈利水平等目的,不断开发出新的中间业务品种,如票据发行便利、货币或利率互换、期货和期权等业务。

以美国银行业为例,美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主要有四个类别:

托管收入、存款账户服务收入、交易账户中间业务收入、附加非利息收入。

在附加非利息收入中,投资银行、资产服务、证券化资产交易、保险业务与运营性的其他收入一直占比重较高,构成中间业务收入的主要收入来源。

(三)我国商业银行人均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相比国外缺乏有效管理体制

2005~2007年我国商业银行人均中间业务收入呈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特别是在2007年更是取得了超过一倍的增长速度。

同时,国有上市银行人均中间业务收入与非国有上市银行的差距正在逐步拉大,因此,国有上市银行今后应着力做好人才引进与培养激励工作,以进一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服务功能比较单一,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和经营理念尚未牢固地树立起来。

一方面银行现有的公司业务、零售业务、银行卡业务中与中间业务直接相关的业务分属于不同职能部门,由此形成了中间业务分散、机构分设、职能不全、管理不到位的现象。

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还未从战略发展的高度上充分认识到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而西方商业银行已将中间业务作为其扩大盈利的重要业务之一,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客户服务理念。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业务规模较小,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低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已有160多年的发展历史,尤其是近三十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其突出表现就是中间业务对银行总体利润水平的贡献率大大提高。

如美国花旗银行存贷业务带来的利润占总利润的20%,而其余的利润都是由承兑、资信调查、企业信用等级评估、资产评估业务、个人财务顾问业务、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大量中让业务创造的。

目前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般在10%以内,其差距是比较大的。

(二)业务品种单一,创新少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中间业务主要是汇兑结算。

后来发展了一般性代收代付业务、信用卡、外汇买卖、票据承兑、贴现等,这些都属于操作简单、技术含量较低的品种。

而咨询、各类委托贷款及投标承诺、财务顾问、理财等业务都未能得到很大发展。

对于中间业务的创新,原创型和再创型的较少,较复杂的金融衍生品的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含量低,智能化程度低。

如中国工商银行开办的诸多中间业务中,有60%左右集中在代收代付、结售汇、结算业务等业务上,高知识含量、附加值高、高科技含量的业务甚少。

总体情况看,我国商业银行劳务型、低收益的中间业务品种多,高知识含量、高收益的中间业务品种少,大多依赖于银行的网点优势,很少能利用银行信誉、信息、技术。

特别在利用经济金融信息、人才和技术等因素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和高层次的服务方面还比较欠缺,尤其缺少咨询服务类、投资融资类及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类的中间业务。

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范围狭窄,产品单一,创新能力差,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

致使中间业务不能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共同构成现代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成为银行新的强有力的效益增长点。

(三)业务管理分散

中间业务的开展促进了商业银行利润的增长和服务的完善,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管理仍不够系统,在管理方式上往往分散到各个部门,没有统一、专业的部门来落实中间业务工作的计划、研发、开展、执行,使我国的中间业务管理工作较为散乱,缺乏系统性、协调性和完整性,不利于信息的沟通和整合。

在营销方式上,各分行分散开展营销活动,集中程度不高,营销效果受限,不利于吸引大型有实力的企业性客户。

这些问题都阻碍着中间业务工作的有序进行,制约了中间业务的整体发展。

(四)科技投入不足

中间业务的发展离不开高科技在银行中的应用,可以说金融电子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中间业务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规范程度。

如美洲银行的支付网络非常发达,有45万个间接自动转账账户,具有多种账户服务;大通银行凭借其强大的支付系统和市场推销能力在银行卡方面获得了巨额的服务费收入。

相比之下,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只是把机构网点的扩张和人员结构的优化作为促进业务发展的重要手段,银行之间的竞争主要采取增加网点、延长工作时间等简单粗放的形式,而对科技的投入却相对不足,导致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电子化建设方面远远落后于国外商业银行,许多中间业务处理仍由手工操作,服务质量和效率较低。

特别是我国商业银行由于点多面广、营业机构遍布城乡,基础条件差,设施装备比较落后,电脑覆盖面小,即便是有些银行配备了先进的科技设备,但由于设备故障多、软件程序开发不足等原因,导致利用率很低,不能充分发挥设备潜力,只能用于应付日常业务。

(五)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银行中间业务涉及领域广,知识面宽,需要许多掌握经济金融信息、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知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既要懂得传统的银行业务知识,也要了解大量非银行业务知识,而目前这方面的复合型人才相当缺乏。

人才一向是发展的瓶颈,而人才的培养需要长周期,因此我国中间业务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能赶上国外的先进发达国家。

以计算机和电子通讯为中心的金融电子化是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技术依托。

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服务手段科技化程度高、支付系统强大、软硬件设备先进、管理信息系统健全、网络技术普及。

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自助银行等服务应有尽有。

银行正逐渐从传统的实体经营模式向虚拟的网络经营模式转变。

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服务科技化程度低,技术相对落后。

主要表现为缺乏高效快捷的结算支付系统,通讯、网络计算机应用软件配套能力差、缺乏健全科学的核算体系。

尽管也建立了电子联行、电子清算中心等收付和清算系统,但这一系统在我国覆盖面有限,速度也有待提高。

虽然各家银行都在积极开展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自助银行等服务,但要普及还需一段时间。

 

四、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对策和建议

(一)积极转变观念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步伐越来越快,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利差将越来越小,利息收入对利润的贡献度将大幅下降。

从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必须从战略高度,把中间业务作为银行的一项主业,一改传统以存贷业务为主的经营观念,像抓存款、贷款一样来抓好中间业务。

形成以传统业务基础带动中间业务发展,以中间业务壮大来促进传统业务巩固的新局面,并逐步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

(二)加快中间业务产品研发

丰富服务品种为适应市场需求和银行自身竞争的需要,商业银行必须不断研发新的中间业务产品,使自己的中间业务产品体系更加完善。

首先要转变对中间业务的认识,从观念上增强对中间业务的重视,意识到中间业务将是未来商业银行竞争的一个重要利润增长点;其次,要优化传统的结算、汇兑等中间业务的服务品种,提高质量和产品服务效率;再次,可以借鉴国外银行的做法,集中人才优势在现阶段推出具有创新性的各类交易、咨询服务业务;最后,应注意加深市场细分,准确定位市场,对不同的客户细化区别服务,从而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服务产品的结构。

(三)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加强风险防范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还没有完全商品化,要在已有思维定势的国内商业银行中有更好的推广,就需要建立起规范的中间业务具体规则,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的支持、引导和监督,从而建立起公平有序的金融环境。

同时鉴于公众对银行服务收费的不理解,管理部门应起到协调解释的作用,同时银行也应积极参与此过程,增加收费的透明度,让消费者放心享受服务。

另外虽然低风险是中间业务的一大特点,然而随着产品的创新的深入以及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加剧,中间业务仍然是有风险的。

如果疏于风险防范,仍会导致风险的激增。

因此各商业银行要加大中间业务风险内部控制的力度,从方法程序、内部审计等多方面,防范中间业务风险。

并可以根据中间业务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种类,制定相应的风险识别标准,按照风险的大小计提风险损失准备金,以约束银行风险资产的过度扩张。

(四)加大科技投入,完善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应继续大力加深中间业务电子化、网络化的程度,不断研发有利于提高中间业务服务效率的高科技技术平台,开发更为快捷便利的电子服务系统,完善自主服务设备和客户服务设备,使中间业务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安全,降低业务风险。

还应注重硬件建设,提高自助服务机设备数量,优化中间业务服务网点。

同时紧密地保持与客户的电子业务联系,提高客户信息管理水平,使中间业务发展有强大的技术后盾做基础。

(五)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提供的是知识型产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中间业务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中间业务产品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为此,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才兴行”思想,转变观念,拓宽选人、用人、育人渠道,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和人才评价体系,挑选一批精通业务、善于钻研的人到中间业务岗位上来。

同时,为提高中间业务的管理、开发和竞争力,要适当引进一批熟悉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运作和电子化建设等方面的优秀人才;最后,还应根据需求加大中间业务培训力度。

同时还应不断为银行补充年轻血液,增加中间业务工作团队的活力,从而提高中间业务工作效率,保证中间业务服务质量,使银行最大限度地防范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避免损失,增加赢利。

综上所述,中国商业银行的的中间业务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但相对于西方发达商业银行仍有很大距离。

在发展的过程中,国内银行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注重人才培养、产品开发,特别是高科技含量,不易被模仿的产品,充分利用软硬件技术,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在发展过程中还需特别注重创造品牌价值,制定积极高效的产品营销策略;在遵守相关法规制度的同时,还应加强内部控制以充分防范风险。

从而在公平竞争的金融环境中,从根本上发展中间业务,增加非利息收入,扩大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刘宝龙.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比较与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11

(2):

115-116.

〔2〕彭巧静.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7):

55-56.

〔3〕郑楠.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前景[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5):

70-71.

〔4〕杜柏.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13):

382-382.

〔5〕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08―244

〔6〕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办公室.公共基础[M].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78-101

〔7〕许凤梅.我国商业银行小额账户管理费的探索[J].江西金融职业大学学报,2010,(23)

〔8〕刘蓉.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探析[J].武汉金融,2010,

(1)

〔9〕陈炯.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9,4

〔10〕上官小洁.国有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5

〔11〕陈琛.中外资银行支付结算服务收费的比较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

(1)

〔12〕伍琳.论我国商业银行收费权[D].硕士学位论文,2007,5

〔13〕张尚学.货币银行学[M].2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4〕钱水土.货币银行学[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5〕陈玲.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吉林:

吉林省吉林银行132021,2009年5月

〔16〕连平.商业银行中间业务[M].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85-100.

〔17〕陈康德.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精析[M].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6-35.

〔18〕张传良,倪信琦.商业银行中间业务[M].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8-15.

〔19〕李志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M].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10-22.

〔20〕刘兆文,邹晟.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1(5):

245-246.

〔21〕XX百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