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建设方案详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1826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建设方案详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环境监测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建设方案详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环境监测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建设方案详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环境监测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建设方案详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环境监测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建设方案详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建设方案详细.docx

《环境监测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建设方案详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建设方案详细.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监测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建设方案详细.docx

环境监测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建设方案详细

广州萝岗区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第1章项目概述

.6

1.1项目建设目标

1.2项目建设内容

第2章项目建设原则和技术路线

.9.

2.1建设原则

9.

2.1.1建设原则项目管理原则

9.

2.1.2技术管理原则

.10.

2.2设计原则

1.1

第3章系统平台应用系统设计

1.3

3.1总体设计

1.3

3.2环境监测业务管理系统

1.4

3.2.1监测业务流程

14.

3.2.1.1污染源监测业务流程

15

3.2.1.2环境质量监测业务流程

.1.5

3.2.1.3业务流程划分

.16.

3.2.1.3.1

委托监测登记

1.6

3.2.1.3.2

监测计划制定

1.6

3.2.1.3.3

现场采样

1.6

3.2.1.3.4

样品接收

1.7

 

321.3.6样品分析

1.8

321.3.7报告编制及审核

1.9

3.2.2实验室分析

2.0.

3.2.2.1

分析项目参数设置

2.0.

3.2.2.2

分析原始记录表设置

20

3.2.2.3

标准曲线的配置

20

3.2.2.4

室内质控

20.

3.2.2.5

分析人员调度管理

21

3.2.2.6

仪器数据采集

21

3.2.3资源管理

21

3.2.3.1仪器管理

2.1

3.2.3.2试剂管理

22

3.2.3.3标准物质管理

22

3.2.4基础库管理

22

3.2.4.1

监测项目管理

22

3.2.4.2

分析方法管理

23

3.2.4.3

分析项目参数管理

2.3.

3.2.4.4

分析原始记录表设置

23

3.2.4.5

监测方法标准管理

2.3.

3.2.4.7

评价标准管理

24

 

25

3.2.6监测报告及报表

3.263自定义报表

26

3.2.7查询统计管理

26.

3.2.7.1查询管理

26.

3.2.7.1.1

样品查询

26

3.2.7.1.2

仪器查询

26

3.2.7.1.3

报告查询

27

3.2.7.1.4

方法标准库查询

27

3.2.7.1.5

数据溯源查询

27

3.2.7.1.6

查询结果的输出

27

3.2.7.2统计管理

28.

3.2.7.2.1工作量统计

28

3.2.7.2.2质控数据统计

28

3.2.7.2.3其他统计

28

3.2.8移动环境监测

28.

3.2.8.1现场采样信息录入

2.9.

3.2.8.2监测报告审核

.3.0

3.2.8.3环境监测信息查询统计

3.0.

3.3监测数据综合管理

.30

3.3.1.1

数据获取

30.

3.3.1.2

数据查询

30.

3.3.1.4

数据统计与报表输出

3.1

 

3.321

数据获取

3.1

3.322

数据查询

3.1

3.3.2.3

超标判定

32

3.324

数据统计与报表输出

32

3.3.3空气自动监测数据管理

32

3.3.3.1.1

历史监测监控情况查询

32

3.3.3.1.2

监测监控报表

33

3.3.3.1.3

同期数据对比

33

3.3.3.1.4

统计图表

33

3.3.4.1

数据获取

33.

3.3.4.2

数据查询

33.

3.3.4.3

数据统计与报表输出

33

3.3.5.1

数据获取

34.

3.3.5.2

数据查询

34.

3.3.5.3

数据统计与报表输出

34

3.3.6.1

环城局数据共享

35

3.362

市中心站数据共享

36

3.3.6.3

监测数据上报

.3.6

3.4环境质量综合分析

.36

3.4.1水环境质量分析

■3.Z

3.4.1.1统计分析

3.7.

 

341.3报表管理

38.

3.4.2大气环境质量分析

38

342.1统计分析

38.

3.4.2.2评价分析

38.

3.4.2.3报表管理

39.

3.4.3噪声环境质量分析

39

3.4.3.1统计分析

39.

3.4.3.2评价分析

39.

3.4.3.1报表管理

40.

3.4.4区域环境综合分析

40

第4章系统数据建设

.4.1.

4.1数据接口

4.1

4.2系统性能

42

第5章系统运行平台

43

 

第1章项目概述

1.1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广州开发区萝岗区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的建设,实

现如下目标:

(1)提升我站环境监测业务、行政事务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的能力,规范我站业务管理程序,为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审核、数据上报、数据应用提供信息化的平台,实现移动环境监测,以信息化带动全站工作质量与效率,提升监测综合服务能力。

(2)为监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提供信息化手段,规范数据产生、数据处理、数据审核的质量控制流程,保障监测数据的实效性和正确性,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说清环境质量状况。

(3)将本项目涉及到的数据提供给萝岗区大数据中心,以供萝岗区环保执法系统、移动执法终端和其他职能部门监管系统调用。

1.2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包括应用系统开发建设和系统支撑软硬件环境建设两大部分。

应用

系统开发建设包括:

(1)环境监测业务管理系统

系统遵循ISO/IEC17025以及环境监测站的相关质量体系文件,基于标准化的实验室管理思想,实现以实验室业务流程管理为核心的全方位管理;数据共享,分析台帐无纸化。

将监测站的业务流程、环境、人员、仪器设备、标准物质、标液、化学试

剂、标准方法、项目管理、客户管理等影响分析数据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标准化的实验室管理思想,组成一个全面、规范的管理体系。

同时提供移动环境监测功能,可以远程实现现场监测、报告审核及信息查询等功能。

加强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协同工作能力,减少混乱和纠纷;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整体水平;提升实验室的形象和办公效率。

(2)监测数据综合管理

对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空气自动监测数据、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监督性监测数据、委托监测数据进行集中管理,为各项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监测数据综合管理包括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两部分。

内部数据主要是指由综合业务管理系统所产生的监测数据,分为环境质量监测数据、验收监测数据、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监督性监测数据等。

外部数据包括各空气子站的自动监测数据和其它非业务系统产生的环境监测数据。

同时本系统将为广州开发区、萝岗区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局提供环境监测报告和环境监测数据,向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和省环保厅、环保部上报数据。

(3)环境质量综合分析

对水、大气、噪声等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用各种图表(饼状图、折线图等)呈现各种监测指标的走势,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表格1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

建设内容类

建设内容

配賈或功能模块

系统支撑软

硬件

名功能一体机

扌丁印/复印/扫描/传XI彩色激光多功能

一怵机

便携式打印机

高速便携式打印阳

移动终瑞

(含一年网络通讯费}

租魅服务器

高负载数据库专用服务器(2路無8核

2.1GHzCPU,制GB内存、4+300CB)

高负载应用专用服务器(2路唸核

2.1GHzCPU.128GB内存、4*300GB)

异地备份.1个客户端

数据库软件

SQLServer2008R2

系统开发

坏境监测业务管理系统

监测姑业务流程

丈验室分析

资源管理

短信提醒

监测报告及报表

査询统计管理

建设内容类

建设内容

配置或功能模块

移动环境监测

监测数据综合管理

坏境质量监测数据管理

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管理

空气F1动监测数据管理

脸收监测数据管理

监督性监测数据管理

数据共孚与数据上报

环境质量综合分析

水环境质量分析

大气环境质量分祈

噪声环境质母分析

区城环境综合分折

第2章项目建设原则和技术路线

2.1建设原则

2.1.1建设原则项目管理原则

标准化

信息系统建设在规范标准方面要做到四个统一。

即采用统一的业务标准、统一的计算机技术标准、统一的网络互联技术标准、统一的系统实施和维护。

必须遵循已有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已实际认可的应用标准。

符合信息化主管部门制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尚未形成标准的,要在建设过程中探索、总结、加以制订和完善。

工程化

整个系统的开发实施要按照标准工程方法实施、加强工程监理和控制,严格要求设计文档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实施过程在使用单位的监督下按照实施方案分步进行

兼顾开放性与继承性

开放性与继承性兼顾。

项目设计与建设过程中,需要在考虑系统创新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对已有系统、数据以及软硬件资源的有效继承,合理保护已建成的各类系统,并保证本项目与已建系统(包括软件)独立、并行运行。

采用开放式的体系结构,以保证系统的高度可扩展性;易与第三方系统集成。

每一阶段的建设必须具备开放的体系结构和良好的扩展能力使各阶段的建设能够前后关联,有效衔接,避免系统建设过程中出现大的结构变动甚至重建,以保

护前期投入0系统的建设还要顾及到政府职能的转变,便于进行二次开发,添加需要的功能,同时系统要考虑软硬件发展的情况,便于系统升级,使系统处于应用系统技术领先地位。

2.1.2技术管理原则

安全性与可靠性原则

在系统设计中,应充分注意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应采用多种安全防范技术和措施,保障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系统长期稳定可靠运行,同时在系统设计要充分考虑系统运行性能,达到简便、实用、快捷、安全、准确”的目的。

在本项目应用系统设计中,系统间和系统对外都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交

互,更应该保障系统的安全可靠。

如提供用户管理和认证、功能权限的组织、内容权限的组织、角色定义和用户关联等系统方面的安全支持,并对系统操作人员密码进行MD5加密,要求定期修改密码,密码过期不能登陆等,并且在修改密码时要求密码具有较高的强度等等。

先进性

在适度超前的原则下,尽量采取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主流先进技术,特别是软件系统的基础平台、操作系统、中间件及设计开发工程管理方面的先进技术。

要求系统具有使用的灵活性,包括:

具有灵活可变的流程定制功能、提供灵活方便的信息查询与数据统计功能。

可扩展性

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必须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既满足短期内的业务需要,也要满足以后业务发展的要求。

在网络、软件、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上要做到接口标准、开放性好,满足以后与其它业务系统及与其它政府部门或上级机关系统纵向与横向的联网应用和数据共享的要求。

因此要求在本项目的系统设计及软

硬件平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今后系统整合的需要,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易用性

充分发掘软件功能,使系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

系统可利用已有信息,在录入数据时,实现相关内容的自动填入,以及自动生成各类表单、函件;利用数据的相关性,在数据处理时,根据需要实现相关数据的自动更新;在业务流转过程中,提供事件催办提示功能及催办信息取消功能等。

2.2设计原则

本系统设计既要有前瞻性,又要符合标准化、规范化原则,体现高度的可扩展性。

同时要充分考虑长远发展需求,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设计、分期实施、逐步扩展,保证系统应用的完整性和用户投资的有效性,需确保全区综合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完整性、一致性、实时性,统一标准,规范建

设。

总体上将满足环境保护部要求和国家下发软件的要求,并遵循国家电子政

务标准和环保部关于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规范和要求,充分理解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方针和政策,严格遵循国家及行业标准和规范,以萝岗区环城局信息化建设规划为指导,以统一规划、统筹发展、技术管理并存、性能优化、适应未来发展”为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实施工作。

1)充分利用已有系统

充分利用已有研究成果和已建立系统及相关数据。

本系统在建设中应该充

分考虑利用已有系统和数据的原则,对已有的支撑性应用软件系统通过系统集成或数据接口的方式将其纳入本系统并提供良好的系统与数据接口,便于数据

实时更新和系统间的平滑应用。

2)满足实际业务需求

系统遵循以实际管理业务的需要出发,在需求调研和系统设计上以用户的实际使用为原则,兼顾长远发展性,使系统能够支撑全局工作,满足环城局业务管理工作不断深化与发展,整个系统应该具备用户化,使系统上线即可投入使用。

3)软件平台、数据库接口标准化

标准规范体系是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基础。

在整个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规范体系中制定的相关标准,例如:

信息技术标准、信息接口标准和信息服务标准等。

4)系统实用性与易用性相结合

充分考虑系统的实用性和易用性,系统的操作界面要求尽量完备和简洁友好,要充分利用图像、图表等比较直观的技术,符合办公人员的操作习惯,并能提供实时、有效、准确的数据信息,为环保管理部门逐步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透明度提供支持,进一步资金利用率和环保管理水平。

5)重视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

由于系统涉及大量重要数据,所以一方面系统从硬件底层做到安全可靠,另一方面软件系统制定严格的权限安全体系,确保不被非法窃取。

同时,做到数据的实时备份,保证系统可靠的运行。

6)系统结构遵循易管理性和扩充性

系统具有开放的接口和灵活定制的功能,能实现对业务、图层、表单、人员、权限等的灵活定制。

当需求发生变化时,能在少量进行代码级、数据库级的改动情况下实现。

除此之外,系统还具有强大的扩展能力,可以很方便地挂接其它已有系统和新开发的系统,并能与这些系统很好的融合,实现数据共享,并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和满足不同的需求。

7)界面设计友好性

界面友好满足各级领导和业务人员的使用习惯,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将充分

利用专题图、统计图表,直观展示领导和业务人员所查询出的各个业务数据结果。

第3章系统平台应用系统设计

3.1总体设计

本次建设要求,根据17025-2005的25项要素,实现环境监测业务流程自动运行、各项事务规范管理、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和降低检测成

本;保证实验室的最终产品(所有的检测数据、管理数据和信息)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实现实验室出具结果的权威性及国际标准化,符合国际优良

实验室规范(GLP),符合最新版本ISO/IEC17025-2005的要求。

本系统设计原则:

面向检测,关注流程,强调标准,突出质量。

实现数据传递自动化、技术积累数字化、管理流程透明化、知识管理即时化的系统目标°

本系统要求以监测任务的检测项目为驱动、以检测实体(室、组)质量管理为核心,展开全方位信息化管理°包括样品登录、任务分配、流程管理、资源管理、查询统计、报表管理、质量管理、系统管理等为一体,实现环境监测业务与质量的全程规范管理°

系统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监测分析数据为基础,根据对环境质量分析的应用要求,对各项监测数据,进行灵活的统计汇总;结合工作流的管理思想对全站办公业务流程以及配套资源进行管理;最终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一套统一业务管理平台实现监测业务数据从宏观到微观的规范管理°

系统中模块的数据基于统一的数据库,各模块数据可以互通、共享。

3.2环境监测业务管理系统

环境监测业务管理系统需要对环境监测业务实现信息化,涵盖整个业务流程,需要按照各个监测项目定制采样单、分析表单、监测报告、检测标准等,实现各类监测任务的信息化管理,特别是对于排口多、监测项目多、标准多的复杂任务能自动化管理°

3.2.1监测业务流程

监测业务以检测样品为主体驱动,以检测报告为核心产品,在此过程中以

ISO17025规范实现质量保证。

321.1污染源监测业务流程

污染源监测工作按照性质不同分为监督监测、委托监测、验收监测和其它监测。

监督监测主要对水、气、声污染源进行监测。

委托监测包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现场监测和环境影响后评价监测、环境背景调查监测、仲裁监测。

验收监测是指三同时”和限期治理项目的竣工验收监测。

其它监测主要是接收上级管理部门安排的临时监测任务。

委托监测分类:

废水、废气、噪声(振动)等;

验收监测项目来源于新建项目、旧项目扩建、旧项目改建,在验收监测开始前需要经过立项、相关部门审批、环保局环评、环保局审批开建、项目开建、项目建设完成、试生产,验收监测一般在该期限内完成)。

之后客户可以拿着环保局的环评文件和试生产函,去监测站登记申请验收监测,监测内容为建设项目三同时”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限期治理项目;

其它监测项目来源于局系统及上级主管部门的临时任务。

监测内容包括废

水、废气、噪声(振动)等。

3.2.1.2环境质量监测业务流程

例行监测:

工作计划提醒功能,要能统计采样完成情况,要能实现从检验科的分析数据自动生成例行监测成果表。

委托监测:

要能对项目流程进行管理,如项目名称、任务下达时间、项目价格(可调的价格打折系数)、项目负责人、项目监测开始时间、项目监测完成时间、项目报告完成时间、项目完成情况。

专项监测:

接收上级管理部门下达的临时监测任务,任务单形成,能自动生成报表。

321.3业务流程划分

321.3.1委托监测登记

委托监测主要是登记并处理的监测需求,可以是一般的委托请求,也可以是相关科室的委托,根据监测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委托监测登记的主要目的是记录委托监测的一般信息,如监测单位、监测项目等等。

其主要功能如下:

对申请委托监测的单位进行登记,保存相关信息

针对已经登记需要监测的,启动相关的监测业务。

对委托监测信息进行查询。

3.2.1.3.2监测计划制定

广州开发区萝岗区环境监测站接受上级下达的例行检测任务,这种类型的

监测往往在一年之初就定好了监测的计划,包括监测点以及监测频率。

在制定监测计划时,系统可以提供自动监测计划的模版。

制定好的监测计划可以通过系统自动发送给相关的工作人员,工作任务会出现在相关人员的工作台面。

同时系统也可以制定临时的监测计划,以满足突发事故的监测需求。

3.2.1.3.3现场采样

采样登记是对采样登记表的信息进行常规的报验登记、包括计划样品登记、非计划样品登记,如委托、抽检、复检、比对和客户抱怨等样品登记,并支持批次样品的登记。

登记的内容包括采样地点、时间、采样口、采样方法、方法依据、水样的颜色、气味、样品保存方法、样品份数、采样的物理环境特征等信息。

采样信息如实反应了现场采样的情况。

管理人员通过系统进行采样任务的分派,采样人员登录系统后,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台面上看到相关的采样任务。

通过样品采集信息登记,采样人员可以将采集的样品信息录入到系统中,为后续的样品接收、管理、分派提供信息基础。

32134样品接收

样品接收功能提供相应的人员或者部门样品登记确认工作,当样品从实验

室外部获取时,样品接收显得更为重要。

样品进入实验室之后,样品的保存和流转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系统对样品的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包括样品的相关信息(从系统中自动获取)、入库时间、存放位置、领取时间、领取人、样品有效时间、样品到期提醒、过期样品的处理、保管人、备注等信息。

通过样品跟踪是指对所有监测完成或者正在监测的样品信息进行跟踪管理,如当前样品的监测状态、监测结果、是否合格等信息,都能通过样品跟踪获取到相关的信息;可以对所有样品以及监测结果信息进行查询统计。

系统能够按照样品的保存期限自动报警,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样品的到期情况,对于即将到期的样品发出警报。

当检测报告发布一段时间无投诉时,系统自动搜索相关的的样品,题是工作人员按照合同方式处理样品。

32135样品分发

通过本系统业务科室根据样品的分析项目将样品发送到各个科室,需要记录和管理的信息包括分配人、分配时间、样品分配的数量、样品分析号、进度要求等。

各分析室人员接受样品,并执行分析任务。

在加入质控信息后,实验室的管理者可以通过任务分配,将分析科室、分析测试方法、分析人员、检测项目、检测仪器、检测完成时间等赋给指定的样品。

分析项目和分析人员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系统设置,从而减少管理者进行指标和人员对应的工作量。

分析人员接收到分析任务之后,可以对任务设置预警期,提醒即将到期的任务,极大方便了分析人员对分析任务的安排和管理。

32136样品分析

样品分析主要针对分析人员,分析人员进到系统可以查看到自己工作范围的任务,分析人员只需要完成自己的任务,然后将分析数据提交,即可完成任务。

样品分析实现如下功能;

1.分析过程数据的录入

分析人员可以将各个项目分析过程数据录入到系统中。

2.根据配置公式自动计算

系统可以通过配置公式,然后根据输入的数据实现自动计算功能,满足分析人员的计算要求,减轻分析人员的工作负担。

3.数据验证

系统应实现根据不同项目的分析结果,自动判断分析结果是否小于最低检出限,如果小于,则用ND(最低检出限)方式表示。

4.自动加载分析参数数据

实现根据不同项目,自动加载分析参数数据功能,减去分析人员每次都要选择分析参数的痛苦。

32137报告编制及审核

监测任务完成后,可以输出监测报告,报告编制不仅指的是对报告内容的编辑,同时也可以进行对报告格式的编制。

报告可以输出到WORD、EXCLE超文本的格式,也可以打印输出。

1、报告编制

可以根据监测类型和目的的不同,自定义不同的监测报告的模版保存在系统中。

当输出监测报告时,选择合适的模板,系统将自动按照格式编制报告。

工作人员可以对生成的报告进行局部的修改和调整,但是不能调整数据结果,因为数据结果都是系统自动填充的。

报告编制完成后,进入报告的审核。

2、主管审核

技术负责任对报告进行审核,审核时只能浏览,查看样品的明细数据,可以标注审核意见,但不能修改报告的数据。

3、技术负责人审批

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对报告进行批准,批准时只能浏览,查看样品的明细数据,也可以查看审核的意见,但不能修改数据。

4、报告发出

负责人对报告批准后,被批准的报告可以打印、盖章并按照规定的方式分发给企业。

5、报告的管理

对报告的详细情况进行管理,包括报告的客户、编号、发放人、发放时间、取报告人、并可以关联到相关的分析数据和审核数据。

322实验室分析

分析人员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对系统分配好的分析项目,按照其对应的分析方法、分析仪器、最低检出限等进行样品分析。

在样品分析过程中,会涉及到分析原始记录表的填写、仪器数据导入、分析项目参数设置、分析原始记录表设置、分析方法设置等功能。

3.2.2.1分析项目参数设置

管理人员根据实验室认证相关文件,对每种业务类型的分析项目设置分析方法、分析仪器、分析数据单位、有效位数、小数位数、最低检出限、项目分析人员、数据审核人员等信息。

3.222分析原始记录表设置

基础数据设置:

配置实验室所用到所有分析原始记录表;

自动计算公式配置:

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每个分析项目因分析方法、分析仪器等因素不同,所采用的分析原始记录表也会不同,具体计算公式也不同。

系统支持由管理人员自主配置计算公式的功能,使得系统方便灵活。

3.2.2.3标准曲线的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