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讲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1801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讲义.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讲义.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讲义.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讲义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

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注:

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发声体可以是、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交谈;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

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跟和温度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

三、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

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如:

高山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

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s以上

(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叠加重合);

2、回声的利用:

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

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

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也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我们听见立体声就属于双耳效应的应用);

五、声音的特性

1、音调:

声音的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音调越高(频率:

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

声音的叫响度;与发声体的、声源的距离有关,物体振幅越大,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

3、音色:

声音的品质特征;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注意:

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

20Hz~20190Hz,高于Hz叫超声波;低于Hz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

(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

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噪声来源:

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的等级:

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分贝;

0dB指刚刚引起听觉;

5、控制噪声:

(1)在减弱(安消声器);

(2)在减弱(植树。

隔音墙)

(3)在减弱(戴耳塞)

八、声音的利用

1、传递信息

(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制作声纳等等)

2、声可以传递能量

(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

《声现象》的注意问题及实验探究分类汇总

一、注意问题:

1、声音的产生注意3个问题

①固、液、气均可因振动而发声,如风声、雨声、读书声;

②“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停止,声音消失”,比如回音;

③振动一定发声,但不一定能听见,不振动一定不会发声

2、传声效果

固体传声效果比空气好,一般来讲V固>V液>V气,

3、声波波形图

甲和乙:

频率相同、振幅不同,即音调相同、响度不同,乙的响度大

乙和丙:

振幅相同、频率不同,即响度相同,音调不同,丙的音调高

丁:

是不规则振动

甲和丙对比:

4、双耳效应:

声源到两个耳朵距离不同,声音传到人耳的时刻、强弱等特征不同,差异是判断声源方向的基础

5、回声定位计算题

记住来回双程,划声行走路线图

▲6、乐器的音调规律

三类:

管、弦、鼓(敲击类)

物体质量越小,绷的越紧,长度越短,横截面积越小,频率f越高。

二、实验探究

1、探究声音产生的实验

拉弹橡皮筋

2、探究声音传播介质

花样游泳:

人在水下能听到音乐

3、声音三特性:

音调、响度、音色

水瓶琴:

注意敲击和吹的时候振动介质不一样

快速、慢速划动

控制空气柱长度控制音调

同等速度划动

4、双耳效应

蒙眼听鼓声,当鼓距离两耳相等时,人不容易判断方位

5、骨传导

吃饼干、咬铅笔手弹铅笔

7、声音传递信息

啄木鸟、敲铁轨听故障、敲碗辨别优劣、拍西瓜辨别生熟、耳朵贴地面听军情、回声、超声波传递信息看前面

8、声音传递能量

声现象实验探究题

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振动波及半个中国!

灾情发生后,天翔迅速上网搜索了一些关于地震的知识:

地震的频率范围大约是1HZ~100HZ;在传播途中振动的幅度逐渐衰减,而且频率越高衰减得越快。

请结合这些信息在下列说法中选出错误的一项()

A.5月12日14时28分,恩施州全境也产生了强烈震感

B.发生地震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C.在汶川,人们可以听见地震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比较低沉

D.在距离汶川较远的地方,人们可能感受到了震动,但可能听不到声

2.要想改变锣的音调,可采用的方法是

A.改变敲锣时用力的大小

B.改变敲锣的快慢

C换用其他大小不同的锣来敲

D.换用其他的锤来敲

3.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

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D.球皮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4.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钟声的回声B.大钟还在振动

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5.你面向一高墙喊话,如果听到回声,那么你和高墙之间的距离至少为:

()

 A.大于34mB.大于17m

C.等于17mD.等于34m

6.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历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下面的

A.声音的反射B.声音在墙壁中的传播()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D.利用回声增强原声的现象

7.“随身听”播放英语磁带时,用“快放”比正常播放时 ()

A.音调提高了B.响度变大了

C.音色变好了D.没有区别

8.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它振动,发现伸出越长,刻度尺振动越慢,口琴正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一种乐器,它是靠金属片振动发声的,在演奏“123456i”乐曲片段的过程中(  )

A.吹奏到的金属片越来越短,音调越来越高

B.吹奏到的金属片越来越长,音调越来越高

C.吹奏到的金属片越来越短,音调越来越低

D.吹奏到的金属片越来越长,音调越来越低

9.在图1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

图1

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

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

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

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1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

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

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

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材料三:

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

①,②。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是左右,声具有

(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所填的物理量②与有关,关系是

12.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

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了;

乙:

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

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

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够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

_________________

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

13.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

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B

60

0.89

C

60

1.02

D

80

0.76

E

F

100

0.76

G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1.02

猜想一: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是、、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

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15.如图所示,让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在竖直方向静止不动,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移近乒乓球且轻触乒乓球,观察到的现象是,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比较以上两次实验现象,得到的

结论是

如果把这个实验放到月球上做

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到的结论是

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___传来的,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___中传播.比如,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这就是因为在月球上_______________.

2.歌中唱到: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面涉及到的发声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一些,一次慢一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________,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

5.悦耳动听的笛声是靠管子里的___________发生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

6.音乐会上正演奏着小提琴协奏曲《梁山泊与祝英台》,优美的音乐是由于琴弦

的_______产生的,这动人的乐曲是通过____________传到观众的耳朵的.

7.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选填"相同","不同")的,在气温度为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m/s,如果看到闪电后,3s钟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______m.

8.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合________km/h,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4s返回海面,则该处海的深度是______m.

9.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

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较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_____________.

10.女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的_________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__________的缘故.

11.养花人挑选新的花盆时,常常将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根据声音的三个特征中的__________来进行判断的.

12.向远处呼喊时,为了使声音传播远些,可用两手在嘴边做成"喇叭"状或用"土喇叭",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声音的____________,从而使声音的___________更大些.

1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___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___不同。

14."掩耳盗铃"是在_____________外减弱声音的."无声手枪"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是在__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

15.天津市公安交通管理条例规定:

汽车在市区的街道行驶,不准鸣喇叭。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这是为了减小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9.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小的是()

A.钢轨  B.纯水  C.木材  D.空气

2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21.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2.某人面对山崖大喊一声,1.2秒后听到自己的回声,则此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为()

A.204米B.408米C.340米D.170米

23.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24.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里装有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⑴""ruBi⑵""mi⑶""fB⑷"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甲、乙、丁D.丙、乙、甲、丁

25.下列四个句子:

(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

(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A.

(1)

(2)B.

(2)(4)C.

(1)(3)D.(3)(4)

26.在图给出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27.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没有隔音板墙

28.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属于()

A.堵塞感受噪声器官B.阻隔噪声传播途径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

29.大街上的"超声波洁牙"美容店中,超声波之所以能洁牙,是因为()

A.超声波是清洁剂B.超声波引起液体的振动,振动把污垢敲下来

C.超声波发生反射D.超声波传递去污信息

30.你观察过下列现象吗?

安静的傍晚,狗竖起耳朵在警觉地谛听.这是由于()

A.狗听到很远处的人们手机的对话B.狗听到火星发出的声音

C.狗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高频率的声音D.狗听到无线电波

三、计算题(本题包含2小题)

31.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距离正前方峭壁440m处鸣笛后继续前进,经过2.5s听到从峭壁反射回来的汽笛声,若声速为340m/s,求

(1)汽车的行驶速度;

(2)汽车还需要多长时间到达峭壁下?

32.甲同学敲击铁管的一端,乙同学伏在水管的另一端可听到两次响声,若铁管长170m,空气中声速为340m/s,测得两次响声相隔时间是0.466s,求:

(1)敲击铁管的声音从铁管一端由空气传到另一端的时间?

(2)铁传播声音的速度多大?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本题包含33小题)

1.空气;固体;液体;气体;真空;是真空.2.空气;马的声带;黄河水.

3.发声体在振动(或音叉在振动或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空气能传授声音(或气体能传授声音)

4.高;振动快慢5.空气;振动6.振动;空气7.不同;340;1020.8.5400;30009.固体;快.10.音调;快.11.音色12.分散响度13.响度;音色14.人耳声源;人耳15.噪声污染(噪声)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29小题)

19.D20.D21.D22.A23.A24.D25.C26.B27.C28.B29.B30.C

三、计算题

31.

(1)12m/s

(2)34.2s32.

(1)0.5s

(2)5000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