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第4章 社会工作理论.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1748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第4章 社会工作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级第4章 社会工作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级第4章 社会工作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级第4章 社会工作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级第4章 社会工作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第4章 社会工作理论.docx

《中级第4章 社会工作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第4章 社会工作理论.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第4章 社会工作理论.docx

中级第4章社会工作理论

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的应用

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使社会工作专业体系更加完整,使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更加具有权威性和实践效能,而且也逐步确立了社会工作在社会科学学术制度体系中的地位。

社会工作理论不但是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标志,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了方法和原则。

第一节  社会工作理论的含义与类型

一、什么是理论

理论是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它从较高知识层次上来描述和解释某类现象的存在和变化,是对经验的抽象概括。

二、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功能

(一)解释问题

依据的理论不同,就会作出不同的解释和判断,无论怎样,都将成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的基础。

 

(二)预测与判断

预测包括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求助者可能发生的变化作出预测,其次是对影响求助者的各种因素的作用作出预测,最后是对社会工作者所提供的服务对求助者可能产生的效用的预测。

正确的预测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有准备地面对求助者变化着的需要,为有效的帮助求助者打下基础。

  

(三)确定干预模式和方法

(四)指导服务实践发展

(五)发展新的理论

总结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经过反复验证形成新的理论;另一方面,通过对原有理沦的质疑也会产生新的理沦。

三、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   

(一)大卫·豪对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 

1.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

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是指那些对社会工作所涉及的要素进行解释的理论,包括关于人及社会本质的理论,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人类心理与行为的理论,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社会工作服务提供了理论基础,能够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地理解服务对象及其所生活的社会,从而支持社会工作实践的发展。

 

2.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是关于社会工作的性质、目的、过程与方法的理论。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它的主要功能是帮助有需求的人改变他们的不利处境。

(二)马尔科姆·佩恩的分类 

1.实证主义理论:

价值与知识无关,科学是中立的。

实证主义理论就是一套判断知识有效性的规则。

只有从我们自己的经验或观察中找到的东西才能称之为知识。

观念、判断必须是能够通过实验或观察验证的,才能称之为真理。

价值与知识无关,科学是价值中立的。

强调实验法的普适性,只有通过定量测量得来的知识才是可信的。

 实证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将自己定位为修正那些偏离社会发展方向的社会及个人问题,其目标是使社会及个人的发展都不要偏离社会的基本目标。

缺陷在于它关注了人与社会的共同本质,却忽视了其差异性和独特性。

特别是在对人的看法上,只强调了人的客观性一面,而忽视了人的主观性一面。

2.后现代理论:

知识是权利的反映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所谓知识其实只是人类用象征性的观念、词语对现实进行的表述。

观念也只是现实的符号表征,它指代现实,但不是现实本身。

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符号、语言从来没有脱离它的主体而独立存在。

每个人所使用的符号、语言所表达的意义都是与其个人特征、利益、社会地位等个人因素直接相关的,知识是权力的反映。

沃·威尔士总结了后现代主义的五个特征:

 

第一,后现代是人们看待世界观念发生根本变化的时代,其标志是机械论世界观已经陷入了不可克服的危机;

第二,后现代是一个告别了整体和统一性的时代;

第三,后现代是一个彻底的多元化已经成为普遍基本观念的时代; 

第四,后现代的基本经验是完全不同的知识形态、生活设计、思维和行为方式;

第五,反对任何统一化的企图。

 

第二节 精神分析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发展史

1887年,弗洛伊德作为神经病理学家,开始采用催眠术对歇斯底里症进行治疗和研究,1923年发表《自我与本我》。

他从人类的性与原欲本能,阐述了人类心灵的运作的理论。

他提出潜意识是个人行为的决定因素、人格结构的组成以及个人发展阶段等主要理论。

二、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意识层次理论

  

(1)意识:

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

 

  

(2)前意识:

经过努力,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

 

  (3)潜意识(无意识):

是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

核心观点是人的任何精神活动都是存在其根源的,并非出自偶然。

根源就是潜意识,它对人行为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

方法是通过解释梦和自由联想。

(二)人格结构理论

1.本我(id)由内驱力和欲望组成,它遵循享乐原则。

2.自我(ego)是本我由经验中发展出来的,包括意识和前意识,所以,自我具有管理人格体系的能力,它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本我的欲望以及超越我与外界的要求。

3.超我(superego)由自我发展得来,包括意识和前意识,也包含部分潜意识。

超我包括两个层面:

良心和理想。

当合乎超我的要求时,个人感到骄傲与自尊,反之则感到罪恶与羞耻。

本我、自我、超我之间如果能够保持和谐平衡的状态,人格就是完善的。

弗洛伊德伦理将治疗的焦点放在自我的强化上。

(三)焦虑与防卫机制

焦虑是弗洛伊德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弗洛伊德认为,当个人的本我欲望违反超我的原则时,自我就发出警告,内部出现无法接受的冲突。

焦虑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包括害怕失去所爱,失去所爱之人对自己的爱,害怕惩罚。

 

防卫机制是自我为了消除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所采取的方法,包括阻挠或掩饰不被允许的或不被赞同的欲望以减少内心冲突。

防卫机制是一种自我调适的方法,包括正向和负向的。

表4-1:

自我普遍的防卫机制

表现

内涵

否认

拒绝相信或感知现实状况

替代

将感受与行为转换到另一个替代对象

认同

有意识或部分有意识地接受另一个人的特质,以降低自我贬抑的感受

投射

将自己无法接受的特质归诸他人

合理化

为自己无法接受的行为寻找表面但合理的解释以维持

反作用

压抑自己或社会无法接受的冲动并替代以相反的感受,如以爱代替恨

退化

采用前一段的行为

压抑

将对自我构成威胁的冲动和想法放入潜意识中

升华

一种正常且非导致压抑的替代行为方式,如将性冲动转化为可接受的释放方式

(四)性心理发展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将人的性心理发展作为人的心理发展的基础。

分为五个阶段:

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器期。

三、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一)精神分析理论在实务中运用的原则

(1)在治疗过程中坚持个别化原则。

(2)精神分析理论强调要与服务对象签订治疗契约。

(3)治疗者要为受助人提供一个安全与支持环境,以保证能够顺利地了解他隐藏在潜意识中的经验,并保证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不会给服务对象造成新的伤害。

(4)精神分析治疗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自由联想 。

(5)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倾听和理解受助人的想法与感受,要给予支持和接纳。

(二) 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治疗情境

2.治疗关系

3.治疗性对话

(1)自由联想

(2)治疗性倾听:

广泛性倾听、同理倾听

(3)诠释过程:

面质、澄清、诠释、整合

第三节 认知行为理论

一、认知行为理论的由来及基本概念

(一)认知行为理论的由来

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来自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行为主义理论放入基本取向是将心理与行为分离开来,只关注人的外显行为。

认知学派阿尔弗雷德:

认知的至关重要。

认知学派源自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分道扬镳。

认为过度强调被压抑的潜意识,没有太大的实质意义。

来自性方面的动力远不如来自社会方面的动力。

而人的行为是由个人整体生活形态所塑造的,认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人的行为,更会影响个人整个生活形态的形成。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认知行为理论的又一个理论高峰:

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的角度来探讨他们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一是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二是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

(二)认知学派的基本观念 

认知和行为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二者不可分离。

人的行动都是情绪、认知和行动互动的结果。

二、认知行为理论的主要观点 

认知学派认为,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当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

认知对个人的行动进行解读,这种解读直接影响着个体是否最终采取行动。

 

认知分为三个层面:

表层是自动的思维;中层是条件性假设;最深处是图式或核心信念。

 艾利斯提出的“ABC情绪理论框架”理论是认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A(Activating events)是真实发生的事件;B(Beliefs)是人们对真实发生事件的认知;C(Consequences)是人们的情绪反应。

认知是治疗的焦点。

外在的行为改变与内在的认知改变都会最终影响个人行为的改变。

主要包括:

问题解决、归因、认知治疗原则三个方面。

三、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

(一)认知行为理论的实务原则

1.界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则

(1)问题不是固有的。

服务对象的问题及其行为都是学习得来的,所以也是可以经由学习改变的。

 

(2)问题的外在性与内在性。

个人能力不足、习惯性思维都可能造成个人认知错误,以致无法发出正确的行为。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不仅要通过行为训练修正行为,而且还要通过调整个人的认知来促进行为的改变。

(3)服务对象及其处境的差异性。

强调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注意服务对象问题及其处境的独特性是正确界定和评估其问题的前提。

2.确定助人目标的原则

(1)改变错误的认知或不切实际的期待以及其他偏颇和不理性的想法。

(2)修正不理性的自我对话。

(3)加强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

(4)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3.辅导过程中运用的原则。

(1)尊重个人的自主决定和信念。

(2)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错误的认知,建立正确的认知。

(3)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并鼓励服务对象形成积极的态度,以实现“助人自助”的目标。

(二)认知行为学派的助人过程 

认知行为学派在助人的过程中为了使服务对象改变,一方面要协助他(她)做到自我了解、自我控制;另一方面也要提供外在监督,实现自我控制与外在控制的结合。

从专业的助人过程来讲,有三个方面:

1.确定评估重点 

根据认知行为理论,评估的重点应该在于服务对象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即思想如何推动了情绪和行为,行为如何带动了思想和情绪,情绪又如何影响思想和行为。

2.专业关系的建立 

专业关系是助人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在协商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合约建立起来的结构性的、有期限的角色联系。

所谓结构性的和有期限的专业关系是指助人者与服务对象见面的次数、每一次见面的主题及目标都是确定的。

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教育者和陪伴者。

作为教育者,社会工作者要训练服务对象运用认知行为理论与技巧来检验自己的认知训练修正其不正当行为。

作为伙伴,社会工作者要陪伴服务对象一起探讨其思维方式,讨论其认知错误,确定行为修正的目标与策略,并协助他学习正确的行为,规划自己的生活方式。

  

作为教育者和陪伴者,社会工作者必须完成的任务:

(1)澄清内在沟通。

协助服务对象觉察自己的想法及自我对话,了解在这些想法和对话背后所隐藏的错误的、非理性的认知。

只有服务对象能够自主地觉察到这些非理性的、错误的认知,才能改变这些错误的认知,建立新的正确的认知,并改正其错误的行为。

(2)向服务对象解释认知行为模式的运作方式,帮助服务对象学习运用ABC情绪理论治疗模式,解释前置事件与行为结果之间的关系,确认造成情绪问题的错误认知,协助服务对象改变错误认知,逐步学习正确的行为。

(3)布置家庭作业。

要求服务对象按照认知治疗模式的要求,逐步完成社会工作者指定的任务,记录结果,以便从中找出错误认知,并进一步挑战和改变错误认知和错误的自我对话。

(4)帮助服务对象实现经验学习。

所谓经验学习就是强调服务对象不仅要在认知层面改变错误认知,更要在建立正确认知的同时,在行动上与正确认知保持一致,在行动中确认改变的成效,从而形成正向经验,直至最终达到治疗目标。

(5)尝试使用逆向操作。

所谓逆向操作就是让服务对象提前面对其所担心的行为或情境,让服务对象的焦虑提前发作,在提前体验焦虑情境的过程中澄清错误认知。

这样就可以避免在真实情境中焦虑发作。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逆向操作不可用于有自杀意图的个案身上。

另外,在使用逆向操作时,使用逆向操作必须事前征得服务对象的同意,且社会工作者必须全程陪同服务对象,不可以安排服务对象自行完成。

(6)是运用动态思考和存在的深思。

所谓动态思考,其前提是强调知识是客观的,思考的过程就是要经过反复思考和验证最终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一般步骤经过如下:

意识,看到问题的表征;期待,寄希望自己能解决问题,期待有好的结果;定义问题,确认问题并找出造成问题的根源;确定解决方法或方案,分析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最终选择最佳方案并实施;归因,分析并修正个人对问题解决的处理方式,并巩固取得的成果。

所谓存在的深思,就是主张探索发现生命的意义。

这个探索发现生命意义的过程要求当事人积极投入生活中去,而非抽离地单纯思考。

(三)助人的步骤

认知行为学派助人的一般过程:

(1)确定不正确的、扭曲的思维方式或想法,确认它们是如何导致负面情绪和不良行为的。

(2)要求受助人自我监控自己的错误思维方式或者进行自我对话。

(3)探索受助人错误思维方式与潜在感觉或信念之间的关系。

(4)尝试运用不同的具有正面功能的、正常的思维方式。

(5)检验受助人新建立的对自我、世界和未来的基本假定在调整行为和适应环境上的有效性。

(四)结案和跟进

在结案的过程中,助人者应该和服务对象一起商讨确定在结案以后的若干具体的行为改善目标:

一方面作为服务对象自我监督和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助人者在结案以后进行跟踪访问的依据。

认知行为理论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但认知行为理论也存在一定的限制。

 

一是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个人的心理功能是认知、行为和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而三者的交互作用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在助人实践中很难明确分清三者的不同作用。

二是认知行为理论对个体的认知能力有较高的依赖,所以在面对缺乏足够认知能力的个体来说,其适应性就受到很大限制。

三是认知行为理论的使用者需要较为专业系统的训练,不易为一般工作者掌握,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四是 在应用认知行为理论的过程中,应该警惕理论更多的聚焦于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因此理论模式属于治疗微观模式,对于宏观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关注不足。

第四节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

一、系统理论

(一)系统理论的历史

1971年贝塔朗菲提出一般系统理论,认为生命有机体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系统都是一个更大的系统的子系统。

社会工作对系统理论的应用始于美国人赫恩早期提出的全人或全貌的概念。

20世纪70年代高德斯坦提出统合取向的社会工作实务。

 

平卡斯和米纳罕以系统的观点介绍整合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和方法,被看做是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的正式运用。

(二)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1.结构

结构式指个人所面对并能够认知的外在环境,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

微观环境是指个人日常生活于其中,可以直接与其互动,并对个人的行为模式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和物质环境。

中观是指居于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之间的,一般包括志愿组织、正式组织、福利机构、医院、工作场所、工会等组织。

宏观环境是指一个人生长于其中的整个文化系统,诸如语言、住宅、科技、习俗、法律、规章制度等。

平卡斯、米纳罕将社会环境分为三类,即非正式或原生的系统(家庭)、正式系统(如社区)、社会系统(如学校等)。

从系统理论的观点来看,人都生活在系统之中。

但是一个人能否与其所生活的系统形成积极的互动关系,则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状态。

2.过程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助人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输入(资源、观念、方法技能等)、流程(资源、观念、方法技能在系统内部的整合运用的过程)、产出(是指系统对外在环境的影响)、反馈(在与外在环境互动中获取更多资源和信息)、生存(当系统获得所需资源足以支持其继续运作时,系统就继续生存)或终止(当系统无法获得生存所必需的资源时,系统就终止)。

3.行动

行动系统分为:

中介系统(社会工作者和机构)、服务对象系统(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等需要帮助的单位)、目标系统(社会工作者试图改变的服务对象)、行动系统(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为实现目标所共同作出的努力)。

4.机能

系统运作需要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就必须做到以下3点:

一是要从系统外部获得生存所需的生存资源,并保持系统内部运作平稳、平衡和完整;

二是在系统内子系统之间要具有一定的互动和互惠性;

三是系统内部的子系统需要不断地调适,以保证其与系统目标的一致性,否则就可能导致系统的终止。

在系统理论看来,受助者的问题来自于其所在的系统,而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

(三)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应用中的原则与过程

1.实务原则

(1)服务对象所遇到的问题既有生理、心理根源,也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2)评估问题的焦点包括从生理、心理到微观、中观、宏观社会结构的各个系统。

而重点则在于个人与环境的互动环节。

(3)个人的问题及其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是动态的,因此社工必须不断对服务对象的需求进行再评估

(4)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必须是针对整个系统而非局部,从时间来说涉及发现问题、接案、诊断、计划、执行和评估、结案的全过程,从空间的角度来看涉及所有与服务对象的问题相关的系统。

2.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的应用

(1)专业关系的界定

(2)服务目标 

(3)专业人员的角色 

微观:

媒介者、治疗者、教育者、调解者 

中观:

倡导者、行动者、协调者、监督者 

宏观:

倡导者、计划者 

二、生态系统理论

(一)生态系统理论的发展

1、里士满、亚当斯,选取的“人在情境中”理论倾向成为生态系统理论的先导。

2、杰曼、吉特曼等人综合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提出社会工作的“生态模型”,强调实务的干预焦点应将人置于其生活的场境中。

(二)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1)生命周期(lifeCollrse):

指的是用时间线(timelines)方法重现影响个人发展的相关社会结构和生活事件的意义。

(2)人际关联:

指的是个人拥有与他人联结而建立关系的能力。

这种关联能力的发展,始于亲子间照顾关系的建立,并由此在未来生命周期中发展出各种互惠的照顾关系。

(3)胜任能力:

指的是通过个人与环境间的成功交流经验,建立个人有效掌控环境的能力。

胜任能力包括自我效能感、建立有效人际关系的能力、信心信念、动员环境资源和社会支持的能力。

(4)角色表现:

是指对个人在社会层面的一种互惠性的社会期待,是个人参与社会的媒介,但是却受到个人感受、情感、知觉和信念的影响。

(5)生态地位:

指的是个人所在某种环境区域的特征,特别指有利于或不利于特定发展任务的环境因素。

这个概念的意义不在于为个人进行社会分类,而是为了了解形成个人目前处境的发展历程。

(6)适应力:

指个人在与环境的交流过程中,个人与环境间相互影响和回应以达到最佳调和度。

从生态观点来看,适应良好是二者间成功互惠的结果,而适应不良则是个人的需求与环境所能提供的资源、社会支持之间无法匹配调和的结果。

(三)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应用中的基本原则

(埃文斯、科尼的基本观点)

(1)系统观点有助于维持实践的一致性,从服务对象的处境出发,看到他们的限制和机会,分清社工和服务对象的责任、权利及其可能的影响。

(2)要充分认识情境的重要性,情境决定社工的目标和可能的回应方式。

 

(3)要采用积极的视角,在不利的情境中看到改变和进步的可能性。

(4)要辨识行为模式,以看到积极的可能性和应改变之处。

(5)要重视过程,即关系和互动是如何产生的,内容和结果如何。

要看到服务对象的正面技巧和积极关系,并尝试将它们转移到另外的情境中去。

(6)强调与他人一起工作,包括重视他人、个人支持网络、机构和社区资源。

2.生态系统理论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人们遇到的许多问题不完全由个人原因引起的,社会环境是导致问题的重要因素。

(2)社工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的着眼点不能仅放在个人的身上,要从与之相关的不同系统的角度分析问题和着手。

(3)服务对象与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社会工作者必须不断地对服务对象与环境的关系作出新的判断。

 

(4)对服务对象的帮助要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把他们的问题放到不同的层面的系统中去看待和解决。

第五节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

一、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的背景

1、人本主义是14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

2、20世纪60年代初期,存在主义成为人本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从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可以找到真正的完全的人本主义。

萨特的名言“存在先于本质”。

3、存在主义成为一种助人模式是从心理治疗开始的。

4、20世纪30年代,弗兰克尔主张心理治疗的对象要针对人类的本质“存在”。

二、人本主义社会工作的主要观点及应用

(一)人本主义社会工作的主要观点:

1、主要观点:

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相信人的理性,人能理性地进行选择;  

2、基本原则:

诚实和真诚;温暖、尊重和接纳;同理(同感);   

3、应用原则:

积极聆听,准确同理,真诚友谊。

(二)人本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强调人的内在价值和能力。

 

2、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彼此负有责任。

3、个人具有归属和被包容的权利。

4、人们具有参与和被聆听的权利。

5、人们具有自由表达的权利。

6、群体成员之间是有差别的。

7、人们具有质疑和挑战专业人员的权利。

三、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观点及其应用

(一)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观点

1、存在主义的核心是个人的存在,个人具有选择的自由。

人的自由表现在选择和行动两个方面。

2、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责任。

(二)存在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

1.存在主义在社会工作实务应用中的理念

1)觉醒,即个人意识的觉醒。

2)痛苦是个人生命的一部分。

3)选择的自由。

4)对话的必要性。

个人的成长就是他与别人的互动中实现的。

5)实行。

实行是指在社会工作治疗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如果希望服务对象能够肯定他自己的独特性没救必须通过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肯定来实现。

2.存在主义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重点

1)肯定服务对象有独特的生活方式,有选择的能力与自由,而社工只是起到协助的作用,协助服务对象肯定自己的本质。

 

2)强调个人生命的意义,强调个人的内在价值,认为包括个人痛苦的经历都是有意义的。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对社会工作的贡献主要不在于相关服务模式的发展,而在于其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最为基本的价值基础和思想基础。

第六节增强权能理论

(一)增强权能理论的历史 

1、增强权能的思想在19世纪就已经存在。

 

2、增强权能理论的出现就是要发展反对干涉主义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

3、美国学者巴巴拉·所罗门在1976年出版的《黑人的增强权能:

被压迫社区里的社会工作》中首先提出了增强权能的概念,并使该观点被社会工作界广为接受。

4、社会工作真正进入“增强权能时代”是在1980年前后。

(二)增强权能取向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

1、个人的无力感(没有权能)是由于环境的压迫而产生的。

无力感的根源有三:

(1)受压迫团体的自我负向评价;

(2)受压迫群体与外在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负面经验;

(3)宏观环境的障碍使他们难以有效地在社会中行动 

2、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障碍,使个人无法实现他们的权能,但是这种障碍是可以改变的。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