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庄建设规划说明书完整.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1473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村庄建设规划说明书完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某村庄建设规划说明书完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某村庄建设规划说明书完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某村庄建设规划说明书完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某村庄建设规划说明书完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村庄建设规划说明书完整.docx

《某村庄建设规划说明书完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村庄建设规划说明书完整.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村庄建设规划说明书完整.docx

某村庄建设规划说明书完整

A县B镇B村村委会C村村庄建设规划

说明书

 

2013年3月

 

 

一、规划背景与规划依据

(一)规划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

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机制体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其“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5句话20个字的要求,不仅包含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包含了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综合概念。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它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村经济持续繁荣,关系到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关系到全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全面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问题。

随着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农村建设的日益重视,以及村内生产建设的推进,C村越来越满足不了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所以急需推进村庄的建设规划步伐。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规发[1991]14号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规发[1995]333号

4)《云南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5)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

二、现状概述

(一)现状区位

B镇B村委会C村位于抚仙湖东岸,距县城16公里。

位于澄江县东南部,距县城23千米,东邻宜良县,南接华宁县,西濒抚仙湖,北接右所、九村镇,拥有浑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C小组位于B镇北边,距离B镇1.5公里,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面.

(二)现状村庄概况

1、村庄概况

全村有农户131户,共434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425人,劳动力292人。

全村经济总收入228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83元,农民收入以烤烟、蔬菜、养殖为主。

2、现状设施概况

该村目前已实现通电、通路、通水、通电话、通电视。

拥有有线电视126户,拥有电视机用户128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1户。

该村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已硬化的水泥路面。

全村共有22户农户建有沼气池,已完成“一池三改”的22户;装有太阳能农户6户,小水窖31口。

现状建筑:

该村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居住土木结构住房的农户100户,居住砖(钢)混结构住房30户,居住其他住房1户。

现状基础设施:

C小组小学适龄儿童上学在B村委会小学,该小学校舍建筑面积3736平方米,有教师33人。

距离中学23公里。

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人数59人,其中小学生人数38人,中学生人数21人。

(三)规划区概况

1、规划区范围

本次规划的规划范围面积为6.9公顷,西部为山体景观,东部临过境路,距离抚仙湖仅有50米,拥有极佳的水资源和景观视线,南侧为农田。

2、温泉资源

村庄内部有一温泉泉眼,村庄西北部100米处有一天然温泉资源,均有良好的景观、使用价值,吸引众多游客的到来。

3、高程、坡度、坡向分析

 

片区坐东朝西,东高西低,最大高差为30米;片区东部及坡度较大,大部分在15%以上,片区西部相对平缓,坡度在15%以下。

片区坡向以西向为主。

4、特征分析

水资源要素——丰富的水景观视线以及村内的温泉资源作为主要的景观要素,片区优越的景观资源及渔村特色将作为建设区别与一般村庄的主要因素。

传统风貌要素——村庄内部有许多保存良好的云南“一颗印”传统民居,极富当地特色与观赏价值;在村庄北部有一座寺庙,拥有一定的文化气息,具有修缮,重新开发利用的潜力。

制约性要素——现状村庄道路混杂,缺乏有效的梳理,车行系统不完善;村庄西部建筑较高,严重影响了村庄整体的美观协调和内部的视野。

三、规划目标及规划原则

(一)规划目标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土地资源

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土地等资源节约利用,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集约配置,促进整合农业生产和生态空间,促进城市化加快推进。

2、以人为本,满足农民实际生活生产的需要

新农村规划始终把尊重农民的生活、生产需求放在首位,满足人们在居住、休闲、交往、运动、文化及景观方面的要求,全力创造富有归属感、领域感和安全感以及健康祥和、人际和谐的居住生活环境。

同时,结合片区特征创造自然和人文景观,将建筑、道路、绿化等设计要素有机结合,进行一体化设计,使之相互渗透与融合,形成景观均衡、优美的整体环境。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充分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创造优美的居住景观

新农村规划应充分尊重现状条件和周边的自然环境,确定新农村规划的总体规划结构。

在适应建设开发、满足住宅良好居住条件的前提下,力求形成富有特色的景观。

4、符合农民动迁的要求,注重综合开发效益

通过规划设计,集约化地利用土地、水体、绿化等要素,达到土地资源有效配置,功能布局合理,路网清晰便利,设施配套齐全,自然生态优良,环境特色鲜明,充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同时应具有较好的开发效益。

5、完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创造方便的居住环境

按照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经济配置规模以及村庄布局规划要求进行公共设施布局和市政设施配置;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创造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

建设公共活动中心,为民风民俗活动的开展提供空间,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发展,创建A县甚至曲靖市的示范新农村。

(二)规划原则

1、保持地方自身特色,强化环境优势

设计中充分利用现状得天独厚的水景资源,延续水文化,营造出具有浓郁渔村特色的旅游类村落居住地。

在村庄入口处,保留并改造片区内的温泉泉眼,打造富有民族风情的温泉广场,展示渔村的特色的同时也为村庄内部创造了良好的水景视野。

同时利用沿街的建筑空隙打造多条向上的视觉廊道,创造出丰富的、可变的视觉景观。

2、创造人性化空间,提供宜人的场所

从人的使用角度和心理感受角度出发,结合地形以及原有景观资源的位置,安排多处景观广场、观景平台,改善片区的视觉环境,创造优美和谐的旅游环境。

3、着眼未来,立足现实,保证可操作性

对于居民点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其安全性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场地的平整、道路、建筑的建设尽可能从经济性出发,尊重现状的地形并结合实际情况改造。

4、建筑的保护

最大程度的保护原有完整“一颗印”建筑,同时保留一定的残旧建筑作为新空间的创造,打造出极富云南传统风貌的村庄景观系统。

新住宅建筑尊重地方民俗风情和生产生活习惯,充分沿袭传统风貌,与老村落融为一体,在视觉上与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共同打造出渔村生活安静甜美。

四、人口与用地规模

规划拟安排总户数为131户,共434人,考虑到新区建成后仍会有村民在老片区居住,规划新增居住建筑89户。

规划建设用地为6.9公顷。

户均宅片区控制在100平方米左右,建筑控制在5层,每户建筑面积控制在600平方米以内。

五、规划定位

(一)规划关注的重点

1、水资源景观的利用——对温泉泉眼的打造与抚仙湖水景观资源的利用

2、传统风貌的保护——对传统建筑进行最大程度保留的同时打造富有特色的村庄风貌

3、建筑户型的合理利用——结合旅游类村庄需要的建筑户型,满足农村旅游的需求。

(二)规划定位

满足环湖路禁建区建设搬迁的同时,将村庄打造成为A县富有当地特色,集住宿、餐饮、商业、游览观光于一体的湖滨旅游小渔村。

六、功能结构

整体规划形成“两带——双片—一中心“的功能结构:

两带——沿原有过境道和贯通片区南北的主要车行交通,串联起片区与外部的主要联系廊道,同时也是旅游的主要功能的分布带。

双片——片区的北片区主要集中了保留民居,打造成为以旅游观光、商业为主要功能的传统风貌区;片区的南片区主要以新建建筑为主,在传统风貌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打造成为以居住、旅馆为主的新农村风貌区。

一中心——以温泉、寺庙为主题的人群聚集点,成为了片区的活动、展示中心。

七、道路与交通规划

1.车行系统

在优先考虑对原有传统民居的保留,同时结合片区功能的要求及台地形态进行分析的前提下,我们得出以整个车行道路系统以过境道和南北主路所形成的环状道路为主。

北部传统风貌区以纵横交错的步行道路为主,满足传统商业街的人群需要;南部新农村风貌区则依照分台打造出尽端式的入户道路,从而满足新农村的生产生活需要。

村庄道路系统采用村庄主要道路——村庄次级道路——入户道路的分级系统。

其中,村庄主要道路宽5m,村庄次要道路宽4m,入户道路宽为4m。

2.步行系统

结合各中心景观、景观视觉效果设置多条南北贯通的景观步行带,与车行系统形成完整的交通系统。

同时结合景观步行带规划形成丰富多变的休闲平台以供商业开发。

3.停车设施

基于村内的用地较为紧张,规划在村内考虑了适当宅前停车空间,规划村庄集中停车场地设置于村庄南北两个车行入口处,结合环湖路以东50米禁建区绿化设置,以植草砖及乔木构筑,规划停车位共130个,户均一个。

其中北部停车场结合现状停车场地改造建设。

八、景观环境规划

规划以南北向主要车行道为基础,在南北向导入多条南北向景观通道,建立建筑、交通与水景之间的联系。

功能上,景观通道既作为主要景观带,又可作为休闲步行通道。

同时,打造多个景观节点,与步行道的丰富景观平台组成富有内涵、具有良好人文气质的整体环境景观,从而营造出舒适、惬意、连续的旅游活动空间。

水景景观:

在对原有温泉水源点进行保护的同时,结合文化小品设置多个景观展示平台,展现渔村的传统风貌,塑造农村自然的环境情味。

同时尽量保留片区原有绿化的自然基础,建构村庄整体绿色网络。

绿化景观:

规划结合主路的绿化景观带,争取较多的开放空间,以提高规划的自然度和环境质量。

集中绿地:

注重营造小块集中绿地以增加住户“开门、开窗见绿”和“近绿”的环境效应。

居民点的绿地和水景,通过精心设计,注重植物的配置,以增加绿化的生态效应。

绿色植物以乔、灌木为主,少用大片草地。

植物种植应有季相与色相的变化。

河道两岸应采用当地适生的亲水灌木,要求景观平和舒展,适当点缀落叶乔木。

九、公共设施规划

合理安排公厕、垃圾收集点。

新建3座公共厕所,新建6座垃圾收集点,按照传统旅游村落要求,尽量选址在交通方便、人流聚集的地方,在缺少的地段结合规划绿地设置,缓解垃圾收集点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其他服务设施在片区周边的其他地块内布局解决。

一十、竖向工程规划

(一)现状分析

规划区地势总体上是东高西低,坡度较大。

高程变化范围约为1757米~1726米。

现状地物主要为规划区北侧的现状建筑,大部分保留。

西侧主入口有现状道路。

此次规划以现状道路和建筑为依托。

来规划场地和道路的设计高程。

(二)参照规范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三)道路规划采用的技术标准

规划道路为5米和4米。

5米为规划区的主要道路;4米为规划区次要道路,部分兼作消防车道。

车行道横坡值为1.5%,具体见道路横断面图。

(四)规划原则及规划思路

1、充分利用现状地形,尽可能使道路纵坡均衡,并与现状地形地物协调一致,场地规划标高与片区周围现状标高顺畅衔接,有利于近期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2、尽可能在保证道路纵坡满足技术要求的同时,使道路及场地填挖方数量较小。

3、结合地形、地质,对原地形标高作充分的利用和必要的改造。

4、结合规划的功能要求拟定场地标高,以能满足片区防洪、建筑物交通需求和景观水系规划的需要。

5、充分考虑道路网下的各种市政管线能安全和经济的埋设。

6、污水规划到规划区外围道路,再到污水处理厂处理。

(五)本次道路规划成果的主要技术指标

1、道路最大纵坡12.0%,最小纵坡0.30%;

2、规划道路最大挖方4.50米,最大填方3.41米;

要求在下一步道路施工图中,详细收集有关资料,仔细推敲,认真设计,并结合最新的资料和建筑总平面设计、单体设计等相关条件,对本次规划的道路及场地设计标高进行合理调整,以保证排水畅通和节约投资的要求。

一十一、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

1、用水量预测

规划区用水主要由居民生活用水及道路绿地浇洒用水组成。

本规划区居住人口约131户434人。

居民用水采用人均生活用水指标预测,根据规划区气候特点,规划布局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参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及《云南省用水定额标准》(DB53/T168-2006),取人均生活用水指标为120升/人•日,则居民生活用水量约为52立方米/日,道路绿地浇洒用水量取生活用水量的30%,则浇洒用水量约为17立方米/日;另计20%其它未预见水量,则规划用水总量约为84立方米/日。

则规划区综合用水量指标为193升/人•日。

消防水量按同一时间火灾次数为1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10升/秒,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计,即72立方米。

消防水量为常备水量,不计入日产水量。

2、输配水规划

规划区位于集镇以南,现状用水由集镇供给,水量能满足规划区用水要求。

因此,规划用水直接从集镇供水管网中接入,主供水管DN100,水压直接由水厂提供。

3、给水设施规划

规划区内给水管道按环状布置,以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

管道管顶覆土须满足管材要求,并按相关规范设置阀门井等给水设施。

规划区采用生活、消防共用的给水系统,即室外市政消火栓直接从给水管网中接管取水。

消火栓按消防半径不大于120米布置,并尽量靠近道路交叉口。

连接消火栓的给水管径不小于DN100毫米。

供水管网布置详见给水工程规划图。

(二)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体制的确定

规划采用雨、污完全分流排水体制。

2、排水系统

(1)雨水系统

①雨水量计算

雨量计算公式:

Q=Ψ·i·F

其中:

Q——降雨量(升/秒);

Ψ——径流系数,取0.60;

i——设计暴雨强度(升/秒·公顷);

F——汇流面积(公顷)。

设计暴雨强度采用昆明暴雨强度公式计算。

②管道布置

根据雨水就近直接排放的原则,顺应地形坡向布置雨水管。

充分利用地形顺沿地势铺设雨水管,重力流收集地表雨水就近排入规划区内冲沟中。

规划区外围设置截洪沟截留山洪,避免山洪直接进入规划区。

③管道设计参数

•设计充满度

雨水中主要含泥沙等无机物,暴雨径流量较大,较高设计重现期的暴雨强度的降雨历时不会太长。

因此,雨水管道设计充满度按满流考虑。

即h/d=1。

•设计流速

为避免雨水中挟带的泥沙在管渠内淤积而堵塞管道,雨水管渠在满流时的最小设计流速为0.75米/秒,为防止管壁受冲刷而损坏,排水管道最大流速规定为:

金属管道为10米/秒,非金属管道为5米/秒。

④管道附属设施

•排水检查井

为便于管渠系统作定期检查和清通,排水管道上需设检查井,检查井通常设在管渠交叉、转弯、管渠尺寸变化、坡度变化及相隔一定距离的直线管段上,检查井在直线管段上最大间距应根据管径、疏通方法等具体情况确定。

•雨水口

街道路面上的雨水经过雨水口流入排水管渠。

雨水口按一定间距通常设置在道路两侧车行道边沿,道路低洼处必须设置。

•跌水井

当管道上下游管底高程落差大于1米时,宜在管道上设置消能设施,即跌水井。

(2)污水系统

①污水量计算

污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85%估算,故污水量约为70立方米/日。

②管道布置

规划区地势总体上是东高西低,坡度较大。

高程变化范围约为1757米~1726米。

现状地物主要为规划区北侧的现状建筑,大部分保留。

沿道路布置污水管网统一收集居民生活污水,排入规划区地埋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处理规模70立方米/日。

规划污水处理站位于规划区地势较低处。

规划鼓励中水回用,中水系统可考虑分散设置或相对集中设置,具体的建设方案在后续建设过程中根据具体项目综合考虑。

(三)供电工程规划

1、电源:

根据规划所确定的规模,确定规划范围内高压配电电压等级为10kV。

2、负荷预测及变配电室容量计算:

采用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法和进行负荷预测。

名称

建筑面积

户数

用电指标

用电量

住宅(新)

525m2

114

20kW/栋

2280kW

住宅(原)

21335m2

50W/m2

1067kW

合计

3347kW

其中住宅负荷取同时系数0.5,绿化,道路照明预估负荷100kW,故规划区内总用电负荷为1774kW。

3、供电:

a.10kV箱变布置:

根据低压供电距离不宜超过250米的原则,10kV变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确定在规划区内分别设置二台10kV箱变(变电容量详图)。

变压器功率因素cosΦ=0.9(达不到此值则经补偿后达到),负荷率取0.8左右。

4、供电线路敷设:

在规划区内室外供电线路采用铜芯电力电缆穿PVC电力管沿道路埋地敷设。

5、道路照明:

A、照度要求:

规划区内道路平均照度为8lx。

B、灯具布置:

规划区道路路灯采用日光型高效节能灯照明,灯杆高5米,灯间距为25米。

局部采用庭院灯和草坪灯照明。

C、路灯电源及控制:

路灯电源由规划区内变配电室引出。

路灯控制采用钟控方式,在小区物管中心统一控制。

D、灯线路敷设:

采用铜芯电力电缆穿PE电线管埋地敷设。

(四)弱电系统工程规划

1、容量预测

名称

建筑面积

户数

电信指标

电信容量

住宅(新)

525m2

114

2线/户

228线

住宅(原)

21335m2

1线/100m2

213线

合计

441线

规划区内共需电信线路441线,考虑15%的余量,总容量为507线。

2、有线电视系统:

有线电视进线由市内有线电视网引来,在规划区内有线电视线路穿PVC排管与电信线路同路径敷设。

住宅内设置电视终端插座。

3.宽带网规划

在规划区内沿电信线路预埋宽带网PVC排管以满足将来宽带网到户的要求。

4、安防监控系统:

小区周界设置周界防范系统,主要出入口设置监控摄像头,住宅单元门口设置访客对讲系统。

在中心位置设置安防监控中心,统一监控管理小区。

5、车辆管理系统:

车行道出入口设置车辆管理系统。

入口车道设备包括出票机、读卡机、摄像机和档杆。

出口车道设备包括读卡机、费用显示器、收费亭和档杆等。

6、线路敷设:

规划区内室外弱电线路穿PVC排管沿道路埋地敷设。

一十二、建筑风貌引导

(一)建筑户型

规划设计三种户型:

户型一宅基地面积为105.9平方米,建筑层数为5层,总建筑面积为530平方米,底层功能为餐饮娱乐,2-4层功能为旅游接待,可设置12个标准房间,顶层为自住,分1个主卧,3个次卧;

户型二宅基地面积为121.1平方米,建筑层数为5层,总建筑面积为605平方米,底层功能为餐饮娱乐,2-4层功能为旅游接待,可设置15个标准房间,顶层为自住,分1个主卧,3个次卧;

户型三宅基地面积为105平方米,建筑层数为5层,总建筑面积为525平方米,底层功能为餐饮娱乐,2-4层功能为旅游接待,可设置15个标准房间,顶层为自住,分1个主卧,3个次卧。

以上几个户型层数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建筑风貌引导

房屋主体建筑采用框架结构,按照坡屋顶、格子窗、土黄色石头纹理墙面等具有A特色的外立面风格造型。

利用楼层的起落,坡顶的层次大道建筑上有收有放、有开有合、有虚有实、高低错落、造型别致的建筑立面效果。

外墙依据不同标准可采用不同档次的贴面,或者相应色彩的砂浆抹灰,力求在色彩、质感上大道地方风格浓郁,体现出村庄独有的自然、清纯、朴素大方的渔村特色。

(三)户型分布

新建户型主要分布在片区南部新农村风貌区,以户型三为主要户型,共安排77户。

北部传统风貌区新建建筑12户。

一十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3-1 村庄规划用地平衡表

用地名称

面积(ha)

比例(%)

户均(m2/户)

居住建筑用地

2.1

30

160

公共建筑用地

0.01

0.15

0.7

道路广场用地

1.6

23

122

绿化用地

1.8

26

137

生产和仓储用地

0

0

0

公用工程设施用地

0.02

0.3

1.5

村庄总建设用地

6.9

100

5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