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热点分析及小角度题例析讲话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1452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热点分析及小角度题例析讲话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热点分析及小角度题例析讲话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热点分析及小角度题例析讲话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热点分析及小角度题例析讲话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热点分析及小角度题例析讲话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热点分析及小角度题例析讲话稿.docx

《高考热点分析及小角度题例析讲话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热点分析及小角度题例析讲话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热点分析及小角度题例析讲话稿.docx

高考热点分析及小角度题例析讲话稿

2011年高考热点分析及小角度题例分析

张家港外国语学校林波(tgzlb@)

●2010年高考江苏政治卷主观题回放

(一)试题回放

2010江苏卷,第34题的背景材料是江苏省近几年的GDP、财政收支数量变化情况、财政支出结构变化情况及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促进社会建设的政策导向。

设计的第一问是“你从材料一中获得哪些信息?

”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第二问是“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阐述江苏省政府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促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阐述对重大方针政策的理解。

第35题的背景材料是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任务。

设计的第一问是“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

”第二问是“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阐述建设学习型政党对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意义。

”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阐述对重大方针政策的理解。

第37题的背景材料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

第一问是“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中国人举办世博到今天才得以实现。

”第二问是“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经济发展了,文化软实力就自然提升了”这一观点。

“第三问是“列举两个理念,并依据唯物辩证法原理,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践行。

(二)结论:

高考主观题虽不直接考热点本身,但决不回避热点。

高考命题将紧密联系实际,特别是热点问题,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热点问题命题遵循的原则是大背景、新情境、小角度、生活化。

命题的设问多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维度。

(如获得哪些信息、重要性、依据、意义、为什么、评析、如何践行等)此选取三个热点问题进行小角度例析,以期引发思考。

●2011年高考重大社会热点问题:

物价调控;“十二五”规划;改革创新、党的建设;水利改革发展;自然灾害;教育改革和发展;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郭明义精神;国际关系等。

●2011年高考几个热点问题的小角度例析

(一)稳定物价----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大背景】:

物价包括生活资料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2010年以来,蒜、豆、糖、棉、食用油、服装、土地价格,房、金、铜、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在一直牵动着百姓、企业和政府的神经。

2010年我国以及江苏省居民消费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3.3%和3.8%,其中食品价格分别上涨7.2%和7.4%。

2011年国家和江苏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目标都定在4%左右。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当前,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这个问题涉及民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

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努力消除输入性、结构性通胀因素的不利影响,消化要素成本上涨压力,正确引导市场预期,坚决抑制价格上涨势头,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命题角度预测】:

从图表材料中获得经济信息;物价上涨的经济原因;物价上涨的影响;稳定物价的经济措施;运用哲学知识说明政策措施的依据和正确性;运用党和政府的知识说明政策的依据和意义及采取的措施。

等。

【例析】:

2010年江苏居民消费价格及食品价格涨跌情况(月度同比%)

1.你从材料中获得了哪些经济信息?

【简析】:

此类题的答题要领:

第一,时间、地点、项目(主体)一个都不能少;第二,标题规定了答题的方向,要抓住;第三,要做到两个比较,一是纵向比看变化趋势,二是横向比看差距;第四,“注”是对主体材料的补充说明或解释,也是得分点,不能丢;第五,要找出两则材料间、同一则材料的不同项目间的联系(影响、基础、因果等);第六,要得出启示或结论;

【参考答案】:

2010年江苏省居民消费价格呈现上涨趋势,其中食品价格上涨幅度过大,直接拉动了CPI的上涨;江苏物价上涨压力加大,通胀预期增强,要采取措施稳定物价。

2.结合实际,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导致CPI持续上涨的原因。

【简析】:

引起本轮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有:

流动性因素、成本性因素、供求关系因素、结构性因素、输入性因素、市场弱点等。

要运用《经济生活》术语、结合材料进行表述。

【参考答案】:

①纸币的发行量、流通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财政货币政策)②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变化影响价格。

生产成本增加,居民收入增加使消费需求增加,加之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农产品供应。

③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失衡。

④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少数不法商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加剧了物价上涨。

⑤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美国等国实施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大宗商品及原材料价格上涨,传导到国内,加大国内物价上涨压力。

3.CPI过快上涨会带来哪些不利经济影响?

【简析】:

影响包括政治影响、经济影响、文化影响等方面,每一方面又可包含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要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

本题属于经济影响类,要求答不利影响,可参照通胀的危害,谈对生活和生产的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

①人们的购买力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降低居民的消费水平,影响人民生活;②会诱发投资过热,导致经济波动和混乱,破坏社会的经济秩序。

4.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省政府应如何稳定物价。

【简析】:

本题属于“措施”类题目,第一,要落实主体---省政府,答案要符合角色身份。

第二,做到三个联系。

一是联系教材,看教材有没有提供措施或对策;二是联系材料,对料材中呈现的问题或困难要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对料材中呈现的成功经验要加以概括总结;三是联系时事政策,答案要显现时代感和江苏特色。

【参考答案】:

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供应。

②要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全面加强价格调控和监管。

③有效管理市场流动性(如稳健的货币政策)。

④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

⑤加强价格监管,查处价格违法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⑥完善补贴制度,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5.结合上述材料和右边漫画《感受不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国家为促进居民消费应该采取的对策。

【简析】:

背景是物价上涨以及收入差距现象的存在,本题考查的主体是国家,考查的知识点包括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如何控制物价涨幅,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参考答案】:

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国家要采取措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提高居民收入。

②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人们收入差距的有密切联系。

国家要完善分配制度,注重分配公平,加强对收分配的调节,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③物价上涨会降低人们的购买力。

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稳定物价。

6.2010年3月份以来,以农产品为代表的消费品价格不断上涨,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

1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有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说明我国政府采取措施稳定物价的《政治生活》依据。

【简析】:

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主体是政府,属于“依据”类题目。

“依据”包括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本题为理论依据,意即什么政治生活道理要求我们这样做,要理材结合分析,答案表述为“是……的要求”。

【参考答案】: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政府出台措施稳定物价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②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对人民负责。

采取措施稳定物价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要求。

③我国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是其应尽职责。

7.2010年11月23日,江苏省政府根据国务院上述通知,结合省情及时出台《关于贯彻国务院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采取包括发放临时价格补贴、保障农副产品供应、规范各种收费行为、加强监测预警和市场价格监管等在内的l5条价格调控监管措施,稳定物价。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江苏省政府为什么要出台措施,控制视物价上涨?

【简析】:

本题为“为什么”类题目,答案包括依据、必要性、意义等;答案的表述可为“是……的要求”、“有利于……”等;解答时一般应由直接到间接,答题要紧扣题意,联系教材,结合材料,答案要追求全面、有层次、有条理。

【参考答案】: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政府重视物价上涨问题,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政府重视物价上涨问题,坚持了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③正确的价值观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政府高度重视物价上涨问题,利于稳定物价,站在了人民的立场上。

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

省情及物价上涨的现状要求政府采取措施,这些措施有利于我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8.2010年12月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对2010年的宏观经济政策作出了适度调整:

在通胀压力逐渐加大的背景下,稳定物价将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我国的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向稳健转变;出于“保增长”的需要,考虑到我国国债余额和赤字占GDP的比例依然可控,因此我国的财政政策依然保持不变,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变”与“不变”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简析】:

大的背景是稳定物价的调控任务,切口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变”与“不变”,角度是辩证法知识,考查的是调动和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

①发展具有普遍性,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我国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

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我国的货币政策“变”是依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作出的;而财政政策“不变”则是考虑了“保增长”的需要。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国的货币政策“变”是针对“通胀压力逐渐加大”的特点而制定的;而财政政策“不变”是考虑了“我国国债余额和赤字占GDP的比例依然可控”这一实际情况。

④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在通胀压力逐渐加大的背景下,稳定物价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⑤辨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我们要坚持辩证否定观,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变”与“不变”是针对新形势作出的调整。

(二)“十二五”规划-----指导未来五年发展的行动纲领

【大背景】: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建议》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战略,新农村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区域协调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积极因素调动等十二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议,国务院发改委集中了社会各界的智慧,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2011年3月14日表决通过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

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对十二五发展做出了规划和布署。

【命题角度预测】: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来分析纲要的制定过程;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建议;运用经济、政治、哲学知识来分析实现“两个同步”的必要性、意义和措施;运用哲学知识,特别是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创新驱动战略;运用辩证法知识来分析中学生如何为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做准备;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对创新的推进;运用企业经营知识来分析企业如何应对等。

【例析】:

1.简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制定过程反映的《政治生活》道理。

【简析】:

大背景是“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情境是规划的制定过程,命题角度是这一过程反映的《政治生活》道理,要从党、政府、全国人大、公民等多角度作答。

【参考答案】:

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②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坚持科学民主决策;③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最高决定权;④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公民有权利、有机会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2.“十二五”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建议。

【简析】:

大背景是实现“十二五”科学发展,情境是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命题角度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我国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于这一问题教材中有专门论述,要将教材表述与最新精神结合起来。

【参考答案】:

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重要支撑)。

②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主攻方向),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重要着力点),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④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⑤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⑥保障和改善民生(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⑦坚持改革开放(强大动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中背景】关于实现“两个同步”: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年均增长7%,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

3.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实现“两个同步”的经济意义

【简析】:

大背景是实现“十二五”科学发展,情境是《建议》中提出的“两个同步”,命题角度是实现“两个同步”的经济意义,“两个同步”指的是在经济发展、生产率提高的同时,要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劳动提酬。

更强调的是增加收入和提高劳动提酬。

【参考答案】:

①会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增加居民收入;②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③有利于增加人们的消费需求,扩大内需,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④有利于加快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的步伐,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4.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国家如何实现“两个同步”建言献策

【参考答案】: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生产,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财政的作用,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5.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实现“两个同步”价值取向的正确性

【参考答案】: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提高居民收入是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要求。

②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

提高居民收入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把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

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完善收入分配,能调动群众积极性,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发展。

【中背景】关于创新驱动战略:

10月1日嫦娥二号成功升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开序幕;中国"天河一号"成为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师昌绪和王振义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2010年,江苏发明专利申请量首次跃居全国第一,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十二五”时期,要把创新驱动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6.请从辩证法角度,谈谈中学生应如何为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做准备。

【简析】:

大背景是背景是实现“十二五”科学发展,情境是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命题的角度是辩证法知识,指向中学生,考查的是发展和创新的知识。

【参考答案】: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中学生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知识和经验储备。

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中学生既要看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也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③中学生要树立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7.2010年10月18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强调要通过加快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强化科技创新。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加快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的《政治生活》依据。

【简析】:

大背景是背景是实现“十二五”科学发展,情境是国务院强调要通过加快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命题角度是政府职能和国际竞争的实质。

考查是政府职能及国际竞争的实质等知识。

【参考答案】:

①我国政府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职能。

所以,必须加快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以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②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加快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

8.某公司长期坚持将不少于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并将其中的10%用于基础研究,其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46%;该公司在全球各地设立了17个研究所,36个培训中心,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目前该公司是世界上国际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企业之一,入选了美国知名商业杂志《FastCompany》评选的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前五强。

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谈谈材料中该公司的做法对其它公司经营和发展的启示。

【简析】:

背景是创新战略,情境是某企业的做法,命题角度是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参考答案】: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坚持全球市场导向。

②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重视基础研究,提高员工素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参与制定国际规则,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中背景】关于建设两型社会:

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十二五规划纲要就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等方面做了规划和布署。

中国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50%。

【命题角度预测】: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图表和材料中反映的我国资源能源消耗及产出现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举措;运用政府的宗旨、工作原则、基本职能分析政府的政策取向及做出的努力;运用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利益和外交政策的知识分析国家利益的维护及我国政府的承诺及贡献。

我国加强气候变化应对工作的唯物论依据

9.2010年6月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动员和部署加强节能减排工作。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要切实把节能减排作为加强宏观调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本着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根据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消费者、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简析】:

背景是建设两型社会,情境是国务院动员和部署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命题角度是消费者和企业的对策,与学生生活有直接关系。

【参考答案】:

消费者:

①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树立节约环保意识。

②转变消费方式,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③自觉落实节约环保行动,教育和监督他人和企业。

企业:

①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②坚持正确的生产经营战略,循环利用资源,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开发适销对路的环保、资源节约型产品。

③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④开展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

10.“低碳”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生态原则,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为此,某校学生会决定在校内开展“低碳生活就在我身边”的宣传教育活动。

请结合自身实际,列举践行低碳生活的一个具体做法,并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其合理性。

【简析】:

背景是建设两型社会,情境是学校低碳生活教育活动,命题角度是用辩证法知识谈做法及合理性,与学生生活有直接关系。

列举的做法要符合低碳理念,做法要具体,依据的唯物辩证法观点要贴切。

【参考答案】:

如:

①从身边小事做起,随手关灯、节约一滴水、一张纸等------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践行低碳理念要从点滴小事做起。

②分类整理教室垃圾-----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循环利用,变废为宝------联系的多样性、矛盾双方转化。

(三)国际关系(利比亚局势、朝韩局势、中日中美关系、黄海军演等)

【命题角度预测】: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国际关系现状、变化、竞争、国家立场;运用辩证法知识分析国际关系的变化发展;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公民的行为。

2月16日利比亚出现抗议活动,要求政府下台。

随后卡扎菲政府对进行了镇压,利比亚的社会动荡发展成为内战。

随后多国开始紧急撤离在利比亚人员。

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973号决议,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要求有关国家采取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居住区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

19日法国、美国、英国等多国开始对利比亚进行军事打击。

有学者认为,内战爆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利比亚的社会矛盾特别是部族矛盾突出,二是卡扎菲的铁腕统治和接班态势使国内各方十分不满,三是国外势力对反对派的支持。

1.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知识,谈谈利比亚内战爆发的原因给我们哪些启示?

【简析】:

原创题,背景是国际关系,情境是利比来局势,命题的角度是给我们的《政治生活》启示,要针对材料给出的原因,结合《政治生活》知识,知识跨度较大,主要考查巩固民族关系,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国家利益等主干知识。

【参考答案】:

①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发展人权事业;③增强综合国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

2.中国的原则立场是:

应尊重利比亚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通过对话等和平手段解决当前危机,避免出现武装冲突升级和更为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利比亚的国家事务和未来应由利比亚人民自己决定。

用我国外交政策的知识,分析我国的原则立场。

【简析】:

原创题,本题得分的关键是对我国外交政策的知识要全面准确把握。

【参考答案】:

①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③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分析略)

3.2010年9月7日,日本巡逻船冲撞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作业的中国渔船并强行扣留了船长,中日关系在2010年的秋天再度降至冰点以下。

日方的无礼行为引起了我国公民的强烈愤慨,有人主张,通过游行示威的方式迫使日本政府作出让步。

请你对材料中部分公民的观点进行评析。

【简析】:

大背景是国际关系,事件是部分公民对钓鱼岛事件的反映,命题角度是评析公民观点,考查的知识是公民权利与义务、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参考答案】:

①想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