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的地理知识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1366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藏高原的地理知识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青藏高原的地理知识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青藏高原的地理知识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青藏高原的地理知识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青藏高原的地理知识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藏高原的地理知识总结.docx

《青藏高原的地理知识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藏高原的地理知识总结.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藏高原的地理知识总结.docx

青藏高原的地理知识总结

青藏高原的地理知识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也是中华民族的源头地之一和中华文明的发详地之一。

它大部分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占全中国23%面积。

青藏高原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东西长约2800千米,南北宽约300~1500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许多大河流发源地。

高原上湖泊众多,有纳木措、青海湖等;冻土广布,植被多为天然草原。

形成演化

青藏高原有确切证据的地质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5亿年前的奥陶纪,其后青藏地区各部分曾有过不同资料的地壳升降,或为海水淹没,或为陆地。

到2.8亿年前(地质年代的早二叠世),今青藏高原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

这片海域横贯现在欧亚大陆的南部地区,与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的海域沟通,称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当时特提斯海地区的气候温暖,成为海洋动、植物发育繁盛的地域。

其南北两侧是已被分裂开的原始古陆(也称泛大陆),南边称冈瓦纳大陆,包括今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和南亚次大陆;北边的大陆称为欧亚大陆,也称劳亚大陆,包括今欧洲、亚洲和北美洲。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一个高原。

2.4亿年前,由于板块运动,分离出来的印度板块以较快的速度开始向北向亚洲板块移动、挤压,其北部发生了强烈的褶皱断裂和抬升,促使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地区隆生为陆地。

随着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插入古洋壳下,并推动着洋壳不断发生断裂,约在2.1亿年前,特提斯海北部再次进入构造活跃期,北羌塘地区、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横断山脉脱离了海浸。

到了距今8000万前,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漂移,又一次引起了强烈的构造运动。

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区急剧上升,藏北地区和部分藏南地区也脱离海洋成为陆地。

整个地势宽展舒缓,河流纵横,湖泊密布,其间有广阔的平原,气候湿润,丛林茂盛。

高原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

地质学上把这段高原崛起的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

随着印度板块不断向北推进,并不断向亚洲板块下插入,青藏高原在对此上升阶段中形成。

青藏高原的形成并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其抬升过程不是一次性的猛增,也不是匀速的运动,而是经历了几个不同的上升阶段。

每次抬升都使高原地貌得以演进。

其上升速度曾几度达到停止,但有时也非常迅速。

距今一万年前,高原抬升速度更快,曾达到每年7厘米,使之成为当今地球上的“世界屋脊”。

今天的青藏高原中部以风化为主,而边缘仍在不断上升。

地质构造

青藏高原由北向南包括祁连-柴达木、昆仑、巴颜喀拉、冈底斯、喜马拉雅、羌塘-昌都等6个构造带,各构造带之间为蛇绿混杂岩所代表的缝合带隔开,大致以龙木错-金沙江缝合带为界。

高原北面的祁连-柴达木、昆仑、巴颜喀拉构造带等属于欧亚古陆南缘的构造带,在早中元古代结晶基底上,发育了早古生代优地槽,加里东运动使地槽回返,形成褶皱基底,晚古生代转化为稳定的盖层。

高原南面的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带,在中晚元古代结晶基底上整合递变,从早古生代开始发育了地台盖层,海相沉积一直延续到始新世,其中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广泛发育了冈瓦纳相冰海杂砾岩和冷水型生物群,是冈瓦纳古陆北缘的微陆块。

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介质在纵向与横向上均呈现出明显的不均一。

岩石圈存在着清楚的块-层结构:

纵向分层,横向分块。

岩石圈厚度约140~170公里,地壳平均厚度70公里左右。

地壳厚度在东西方向上较均匀,变化不大,而南北方向上变化较大,在几个主要断裂带上,莫霍面均发生错断。

例如,雅鲁藏布江断裂带北侧,莫霍面比南侧抬升了8公里。

同周围的地块相比,青藏高原地壳厚度要大一倍。

 

地貌特征

青藏高原高山大川密布,地势险峻多变,地形复杂,其平均海拔远远超过同纬度周边地区。

青藏高原各处高山参差不齐,落差极大,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占青海全省面积的60.93%,占西藏全区面积的86.1%。

区内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86米),也有海拔仅1503米的金沙江;喜马拉雅山平均海拔在6000米左右,而雅鲁藏布江河谷平原仅有3000米。

总体来说,青藏高原地势呈西高东低的特点。

相对于高原边缘区的起伏不平,高原内部反而存在一个起伏度较低的区域。

青藏高原是一个巨大的山脉体系,其由山系和高原面组成。

由于高原在形成过程中受到重力和外有引力的影响,所以高原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使整个高原的地势呈现出由西北一东南的倾斜的趋势。

高原面的边缘被强烈切割形成青藏高原的低海拔地区,山、谷及河流相间,地形破碎。

青藏高原边缘区存在一个巨大的高山山脉系列,根据走向可分为东西向和南北向。

东西向山脉占据了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是主要的山脉类型(从走向划分);南北向山脉主要分布在高原的东南部及横断山区附近,这两组山脉组成了地貌骨架,控制着高原地貌的基本格局东北向的山脉平均海拔高度普遍偏高,除祁连山山顶海拔高度为4500米-5500米之外,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喀喇昆仑山等的山顶海拔均在6000米以上。

许多次一级的山脉也间杂其中。

两组山脉之间有平行峡谷地貌,还分布有数量广泛的宽谷、盆地和湖泊。

青藏高原分布着世界中低纬地区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的多年冻土区,占中国冻土面积的70%。

其中青南一藏北冻土区又是整个高原分布最为广泛的,约占青藏高原冻土区总面积的57.1%。

除去多年冻土之外,青藏高原在海拔较低区域内还分布有季节性冻土,即冻土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冻结、融化交替出现,呈现出一系列融冻地貌类型。

另外,青藏高原上冰川及其雕塑的冰川地貌也广泛分布。

 

气候特征

青藏高原气候特点:

辐射强烈,日照多,气温低,积温少,气温随高度和纬度的升高而降低,气温日较差大;干湿分明,多夜雨;冬季干冷漫长,大风多;夏季温凉多雨,冰雹多。

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由东南的20℃,向西北递减至-6℃以下。

由于南部海洋暖湿气流受多重高山阻留,年降水量也相应由2000毫米递减至50毫米以下。

喜马拉雅山脉北翼年降水量不足600毫米,而南翼为亚热带及热带北缘山地森林气候,最热月平均气温18~25℃,年降水量1000~4000毫米。

而昆仑山中西段南翼属高寒半荒漠和荒漠气候,最暖月平均气温4~6℃,年降水量20~100毫米。

日照充足,年太阳辐射总量140~18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总时数2500~3200小时。

冰雹日最多,如那曲年冰雹日20~30天以上。

亚洲中部有一片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海拔区域,这里群山林立,高耸入云。

我国境内的高海拔区域,被称为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南坡,从东到西,还包括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被称为喜马拉雅一喀喇昆仑一兴都库什区域(HKH),再加上帕米尔高原,一起构成了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地理单元,被称为全球“第三极”地区。

青藏高原地理意义

1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意义不仅仅限于其自身,按照理想大陆的理论,亚洲中部不存在这片高海拔区域的话,西风和季风的环流模式都会发生改变,有科学家认为,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对北半球的直接影响西可以到达土耳其;往东可以影响到美国西海岸。

青藏高原的存在改变了北半球区域大气环流模式,直接接造就了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鱼米之乡,也造成了新疆地区的干旱少雨。

青藏高原阻挡了西风环流,使得其沿着青藏高原西侧北上,新疆等中亚地区,主要受大陆气团控制,因而少雨;而这股西风的北上,使得本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西方季风交错区域,变成以季风为主的,海洋来的夏季风,长期在常见中下游徘徊,造成此地温暖多雨,成为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

“亚洲水塔”

由于海拔比较高,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还是亚洲众多河流的发源地,主要河流包括:

印度河、恒河/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长江、黄河、塔里木河等等,直接影响到周边超过35亿人口的生存问题,约占全世界人口的一半。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地势高峻,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许多耸立于雪线之上高逾6000~8000米的山峰。

高原的外缘,高山环抱,壁立千仞,以3000~7000米的高差挺立于周围盆地、平原之上,衬托出高原挺拔的雄伟之势。

高原面积250万平方公里,东西长3000公里,南北宽1500公里,跨15个纬度。

而且高原几乎占冬季中纬度对流层厚度的1/3以上,成为中纬度大气环流中的一个庞大的障碍物。

对中国气候的形成无疑起着巨大的作用。

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阻挡高原两侧冷暖气流的交换,扩大西风带的影响范围

巨大的青藏高原就像河流中央没有露出水面的大石头对河流的影响一样,使冬季500mb(3~4公里)以下的西风带发生分支、绕流,而形成南北两支气流。

北支气流一部分沿阿尔金山成东风吹入塔里木盆地,一部分沿祁连山成西或偏西北风吹入河西走廊,二者在高原东部汇合成西北气流,流线呈反气旋弯曲,形成动力高压脊,使高原地面冷高压进一步加强,并有利于冬季风南下。

高原的约束使冬季风的势力较强。

南支气流在高原西南面为西北气流,绕过高原南侧转为西南气流,流线呈气旋性弯曲,产生动力性低压槽,在槽前暖湿气流的影响下,我国南方与北方冬季气候有较大差异。

南北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汇合,形成北半球最为强大的西风带。

青藏高原的存在使冷空气由于受高原地形的阻挡和挤压,向我国东部地区倾泻到更南的纬度。

高原东侧的西南地区,地处高原西风带的背风位置,风速较小,天气、气候别具一格。

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还表现在它对于近地面气流的屏障作用。

东西方向上,它阻滞了随西风气流东移的天气系统,南北方向上它直接阻挡着我国西部对流层冷暖空气的南北交流。

冬季高原阻挡冬季风南下,使南侧的印度与同纬度其它地区相比温度高,气压低,气温年较差小。

同时西风带气压系统受高原阻挡在其西侧停留、减弱、消亡,而东侧的四川盆地一带则又相对平静,气流扰动较少,风力较弱。

高原北侧又不易受南来暖湿气流影响。

有利于冷空气堆积,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进一步加强蒙古高压的势力,进而产生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强寒流影响。

而高原阻挡海洋湿润气流进入我国西北盆地,形成少雨的燥热天气,使我国新疆极端干旱,成为少有的少雨区和无流区。

高原季风的出现,使我国季风性气候尤为突显

青藏高原表面的物理性质和同高度自由大气相比有很大差异。

夏季高原成为热源,气流在高原面上辐合,形成青藏热低压,这个热低压从春季就逐渐发展、演化,到5、6月初基本形成,盛夏达到最强盛,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它的形成破坏了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的连续分布。

冬季高原面降温迅速,加上地势高,冰雪面积大,形成低温高压中心。

夏季高原热低压的形成有利于高原面上气流的辐合,而冬季又有利于高原面上气流的发散。

气压场的季节性变化引起了局部环流的季节性变换,夏季高原周围气流流向高原,冬季高原上气流又流向高源四周,从而形成高原季风。

冬季冷高压加强邻近地区气流的下沉,高原冷高压与蒙古高原的迭加使高原北侧的蒙古高压得以加强,势力尤为强盛,冬季风影响大半个中国。

夏季高源热低压吸引大气向高原辐合,使高原南侧的印度低压进一步加强。

与太平洋副高和南半球副高产生了更加强大的气压梯度,加强、加速西南和东南季风。

冬夏季高原面上气压场的配置所形成的气流场与亚欧大陆冬夏季气压场及其所形成的气流场刚好吻合,从而加强了中国冬夏季风的强度。

也改变了我国气压场的形势,增加了我国季风气候的典型性、广泛性和复杂性。

 

独特的高原气候

青藏高原以其高大在整个中纬度地区的大气环流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使其所在地区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进而对整个中国乃至亚洲地区气候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

青藏高原地区独特的高原气候主要表现在:

(1)气温低、日温差大、年温差小。

大部分地区常年无夏,霜雪不断,年平均气温大都低于5℃。

沿35°N线是温度最低的地带,年均温在-40℃~-8℃,是我国年均温度最低的地区。

但整个高原冬季平均气温不太低,夏季平均气温又不高,气温年较差不大,高原上由于空气稀薄,尤其在冬季,白昼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迅速;夜晚,地面以长波辐射迅速散热降温,加上冷空气下沉,低层空气温度极低,所以日较差很大。

 

(2)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

高原地势高,大气密度很小,气压很低,含氧量少。

年平均气压、含氧量、大气密度分别相当于海平面的50%、60%和66%。

水的沸点大部分地区为84~87℃。

空气密度小,加剧了空气增温和降温的强度,使气温日变化增大。

同时空气的浮力和风压也随之降低。

 

(3)日照长、辐射强。

高原地势高耸,日出早,日落迟,日照时间长。

空气稀薄洁净,尘埃和水汽含量少,大气透明度大。

白天晴天多,多雨季节仍以昼晴夜雨居多。

阳光透过大气层,能量损失较少,是全国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

大部分地区年辐射总量比我国东部地区要大一倍还多。

拉萨还有“日光城”之称。

(4)干湿季分明,干季多大风。

高原上由于夏季热低压而出现湿暖降水天气,冬季冷高压则形成干寒大风天气,独特的高原季风产生了明显的干湿季变化。

盛行风系随季节的显著变化,冬半年西风带控制高原地区为干季,夏半年受湿润的西南和东南季风影响,降水量明显地集中在夏半年。

因而出现了明显的干湿季交替现象。

另外,青藏高原的降水还是有多雷暴、冰雹、夜雨等特点。

 

青藏高原对中国气温分布的影响

受纬度、海陆分布和地势起伏的影响,我国气温分布总的特点表现为南暖北冷,温差较大,而青藏高原的影响,使我国气温分布产生极大的变化。

(1)西部地区夏季出现了与南热北冷的纬度变化规律相反的南冷北热现象。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虽然等温线平行于海岸线,但仍有南热北冷的变化规律。

而西部地区的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峻,夏季原面平均气温低于北部的塔里木盆地。

同时高原北部边缘山地又对塔里木盆地热量散发产生阻滞作用,使之成为夏季全国最热的地方。

而高原地区却成为夏季全国之冷极。

 

(2)高原东部的云贵高原由于处于冬季西风带的背风位置,出现“死水区”,南部又受西风南支气流北上的影响,冬季不冷,气温较高天气别具一格。

昆明有“春城”之称,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此。

 

(3)高原地区气温受地形影响等温线表现出明显地与等高线吻合的特点,打破了冬夏季我国气温的变化规律。

 

(4)高原地区由于地高天寒,长冬无夏,7月份平均气温仍低于8℃。

全年活动积温<2000℃≥10℃的持续期少于100天,部分地区全年日均温都在0℃以下,活动积温为零。

可以划分为高原寒带、高原亚寒带和高原温带三个温度带。

 

青藏高原对中国降水的影响

我国的降水主要来源于夏季环流的西南和东南季风,比较丰实,且在地区分布上具有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规律。

(1)高原边缘山地的地形降水比较明显,南坡降水达2000毫米以上,东部地区200~400毫米东南边缘地区400~800毫米。

(2)高原阻挡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使之无法进入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所以塔里木盆地成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部分地区在50毫米以下。

 

(3)青藏冷高压建立的迟早和它消亡的快慢还直接影响到季风的强弱程度。

冷高压建立早、强盛,冬季风迅速且大面积控制我国。

消亡的迟,原面向外发散的气流阻挡夏季风北上直接制约着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

所以青藏高原原面冷高压和热低压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中国大气的降水强度甚至于旱涝灾害。

 

青藏高原在中国地缘政治结构中具有着如何高估也不为过的意义。

在这方面,西方学者有较多提及但缺少系统研究,在中国则是一个全新的话题,需要中国学者以中国视角对其加以认真研究。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据古地理资料,在距今17亿年以前,整个亚洲还是汪洋一片。

此后,亚洲地壳发生了“中岳运动”:

今中国华北和东北、天山一带零星出现古陆。

距今6亿年时发生了“震旦运动”;继而“加里东运动”(距今约4.1亿年)和“华力西运动”(距今约2.3亿年),整个华北秦岭、祁连、柴达木、塔里木及整个亚洲北部(含西伯利亚)都成为陆地(劳亚古陆);约在2亿年前,印支陆块(也有人称“扬子陆块”)与中朝陆块缝合。

是时,除青藏地区及南亚次大陆还处在海洋状态外,亚洲大陆已呈今之地貌。

然而,对中华先民的生存环境影响最深刻的是距今8000万年欧亚大陆发生的“燕山运动”和距今1000万年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是时,由于印度板块从赤道以南俯冲过来与欧亚大陆相撞,引起青藏高原及喜马拉雅山脉迅速隆起。

中、晚更新世“陆表三级阶梯地形更加显著。

青藏高原继续迅猛隆起,上升幅度达1000~2500米,随着地势升高,气候逐渐向寒冷、干燥的方向发展。

大冰期降临时,气候更为严寒,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等,在海拔4000~5000米处已是银镶玉砌,冰川广布了”。

这种现象与《淮南子·天文训》中说的“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形势相吻合。

原来的海水从南亚东西两侧逐渐退去。

由于印度陆块抬挤亚洲大陆形成今天中国西高东低、三级——若考虑到被淹没在东海、黄海之下深度50~200米、面积约110万平方千米的水下浅海平原,应分四级——落差的地理形势。

青藏高原的存在,给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以巨大的影响,也留给中华先民以巨大的地理想象空间。

古人不知有青藏高原,只知有昆仑山;或将青藏高原混称为“昆仑山”。

魏源《海国图志》称昆仑山为“众山太祖”,是居欧亚大陆之中的“万山之祖”和“万国孔道”:

 

儒言昆仑,释言阿耨达,皆居大地之中。

知阿耨池,则知河源,知河源,则知昆仑据大地之中,当万国孔道,且汇巨浸于万仞峰颠,分注四大海,宇内断无其匹。

(昆仑)山居东西正中,虽译名不同,而宇内高山独推亚细亚洲,为欧罗巴洲各山所不及,谓非葱岭而何?

以万山之祖当万国之中,谓非昆仑而何?

夫中华在葱岭之东,则山脉自西来,愈西愈高,高至葱岭而止。

西洋在葱岭西,则山脉自东往,愈东愈高,亦高自葱岭而始。

【注:

中国古代所称之葱岭,即如今之帕米尔高原】

青藏高原是长江的发源地。

青藏高原北起昆仑,南抵喜马拉雅,东自横断山脉,西至喀喇昆仑。

西藏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面积100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位于亚洲大陆的西南部,东临中国四川,西连克什米尔高原,北靠昆仑山—唐古拉山脉,南部横亘着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脉。

西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境内。

中国西藏阿里地区是西藏高原的核心部分,也是喜马拉雅、冈底斯等山脉相接之地和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

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高原,素称“世界屋脊”。

“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

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

”西藏高海拔与不宜于农耕生活的地域特点使其与中原文明继而与世界现代文明相对隔绝,新的生活方式在西藏地区推进极为缓慢,这既不利于西藏地区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以及由此产生的日益扩大的社会分工,同样也不利于历史上中国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理。

青藏高原对于中国更多的还在于它所拥有的独特而巨大的地缘政治意义,它辩证地展示了:

(1)青藏高原与中国整体安全的关系;

(2)以西藏为重心的中国边地与中国中央政府的关系;

(3)中国与南亚次大陆及中亚伊朗高原国家的关系。

山地之难在于攻,平原之难在于守。

形胜之地,当在平原与山地间保持合理的比例。

不同的山地比例对地区安全及由此形成的区域政治,往往起着不同但又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

山地既是平原的障碍,又是平原自卫的要塞。

平原若有恰当比例的山地环绕,则会造成更有利的防御条件和更好的安全保障。

古今大至长城,小至碉堡,都是平原防御人为设置的“险山要塞”。

存在于无障碍大平原地带的国家处四战之地,攻易守难。

这样的地形有利于国家——比如蒙古帝国——扩张而不利于节制,这使得其中很少有国家能够通过扩张——过度扩张会透支其国力并使其加速衰落——长期实现对整个地区的单一统治;与此相反,无障碍大平原,如果其物质资源足够丰富的话,其地缘政治条件有利于多种战略力量平行共存和均势对抗。

比如西汉时一个蒙古高原就可容纳匈奴、乌孙、大月氏、康居等部族力量平行共存;一个东北大平原可容纳夫余、肃慎、挹娄、乌桓、鲜卑等部族力量平等共存;欧洲平原占欧洲总面积的60%以上,其丰富的资源得以容纳多种(比如法、德、俄等)战略力量长期平行共存和均势对抗,但这恰恰又增加了欧洲地区政治板块统一的难度。

中国山地占中国土地面积的2/3,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民族国家的主体性和统一性在同一地区合二为一地存在。

1956年3月8日,毛泽东在听取交通部汇报时说:

“中国地势比较完整,东面是大海,西面是高山,统一起来帝国主义不易进来。

随青藏高原的快速崛起,中国平原地带进入山地的怀抱。

如果将与之连体的帕米尔高原即中国古代所说的“葱岭”考虑在内,横亘于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犹如一道拱形垂天石盾,使中国地缘政治结构有了外敌西不能进,东不能攻,而我人民则西可“依山”,东可“傍水”的优势,中国由此避免了欧洲大平原上那随时背腹受敌的四战困境。

中华民族总是幸运的:

在远洋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中原人民背靠大海有力抵抗着来自西北铁骑的南犯;在远洋技术兴起,西方列强和日本帝国主义从东部海陆侵犯我中国时,我们又有青藏高原的庇护,在这里中华民族聚集起二次反击的力量,并最终赢得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那么,可以断定,在未来相当的时期内,青藏高原对中国安全的终极保护作用是不会改变的。

青藏高原的迅速崛起也对中国与南亚次大陆国家的地缘政治关系产生了有利于中国的影响。

横亘于南部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脉,使中国西南边界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板块形成极为巨大的海拔落差,在两千余里的中印边界上形成一道印度无法越过遑论大规模北上的巨大屏障。

如果没有这道屏障,公元前4世纪从希腊半岛东来的亚历山大(公元前356年—前323年)的远征就不会在印度河停止,公元7世纪崛起于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大军远征的方向可能就不会是当时还很贫穷的欧洲查理曼帝国,而是已十分富饶的东方大唐帝国——事实上它已被高仙芝大军阻挡在大唐西境之外。

当年打到印度河边的亚历山大大帝(theAlexandertheGreat,356—323BC),如果没有这道天然屏障,那今天中国云南文化中可能就会有希腊文化的色彩。

青藏高原这种北缓南陡的地形使西藏地区与中国中原政权发生天然联系而不与南面的南亚次大陆国家联系遑论冲突,这使西藏天然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同时还使中国在不需要巨大国防投入的条件下在西南方向天然获得了居高临下的地缘优势。

阿里地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东起唐古拉山以西的杂美山,与那曲地区相连;东南与冈底斯山中段的日喀则市仲巴、萨嘎、昂仁县接壤;北倚昆仑山脉南麓,与新疆喀什、和田地区相邻;西南连接喜马拉雅山西段,与克什米尔及印度、尼泊尔毗邻。

在巴基斯坦和缅甸从英印统治下获得独立后,印度与中国的关系从地理上反倒有了和平的保证。

纵观两千多年中国版图,其伸缩变化最小的就是西南中印边境,究其因,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北面下去不可继,南面上来不可守。

正因此,当年走向印度河上游的亚历山大和成吉思汗(1162年~1227年)都放弃了进入印度的计划。

最能够说明中印之间这种因地理环境造成的和平交往规律的案例,是崛起于公元7世纪的吐蕃王朝。

该王朝历时200余年,其统治范围最广时西起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与大食(即兴起于西南亚地区的阿拉伯帝国)接壤,东至现今甘肃省陇山、四川盆地西缘,北起天山山脉以南、居延海,南至青藏高原南麓与印度次大陆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海拔8000多米)与天竺(今南亚次大陆)接壤。

崛起于西藏山南地区并迅速向北扩张的吐蕃王朝,曾强大到几乎可以和中原唐王朝“谈婚论嫁”,即使如此,吐蕃王朝的边疆也“不从这个根据地向南方的印度发展”,而是“越过他们领土中最荒凉、最困难的漫漫地区,向中国西部及中亚发展”,同期吐蕃王朝的南境也没有受到南方印度的侵略;与中国西域相反,此间中印之间留下更多的并不是冲突,而是唐玄奘西去天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