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高校的国防生综合素质培养策略初探.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1007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依托高校的国防生综合素质培养策略初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依托高校的国防生综合素质培养策略初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依托高校的国防生综合素质培养策略初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依托高校的国防生综合素质培养策略初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依托高校的国防生综合素质培养策略初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依托高校的国防生综合素质培养策略初探.docx

《依托高校的国防生综合素质培养策略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托高校的国防生综合素质培养策略初探.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依托高校的国防生综合素质培养策略初探.docx

依托高校的国防生综合素质培养策略初探

本科毕业论文

依托高校的国防生综合素质培养策略初探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专业教育技术学

年级2009级

学号222009321032013

姓名孙存志

指导教师李倩

成绩

 

2012年12月5日

目录

前言1

1依托高校培养国防生的意义2

2依托高校的国防生培养制度3

2.1国防生的定义及基本条件3

2.2国防生的培养目标3

2.3国防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4

3依托高校培养国防生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6

3.1依托高校培养国防生的优势6

3.1.1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6

3.1.2浓厚的学术氛围6

3.1.3现代化的软硬件教学环境6

3.1.4自由的思想碰撞7

3.2高校国防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7

3.2.1国防生培养制度不够健全7

3.2.2培养目标不明确8

3.2.3培养资源缺乏整合8

3.2.4军政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策略不够完善9

3.2.5军政素质培养与专业学习相冲突9

3.2.6军政训练与考核制度不健全9

3.2.7培养机制缺少长远性目光10

4探索完善国防生培养策略与方法10

4.1明确国防生培养目标定位10

4.2结合高校资源全面培养国防生综合素质11

4.3完善国防生军政训练体制12

4.3.1制定具体的国防生管理规定办法12

4.3.2制定阶段性、发展性军政训练体系13

4.3.3挂钩部队,开展动态训练13

4.3.4模拟演练,寓训于乐13

4.3.5完善考核反馈制度14

4.4深入并独立于普通高校的普通校园生活14

5结论14

参考文献16

致谢16

依托高校的国防生综合素质培养策略初探

孙存志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400715重庆北碚

摘要:

本文讨论了依托高校培养国防生的意义与国防生的要求,通过对当前国防生培养制度与方法的全面了解及分析,发现问题与不足,并结合自身所在高校国防生培养的实际情况,通过访谈以及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了国防生应具有的综合素质,提出了依托高校的国防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以便于更好的为部队输入高素质军官人才,强我国防,壮我山河。

关键词:

依托高校;国防生培养;综合素质;培养策略;资源整合

APreliminaryStudyofTacticsonthecomprehensivequalitieseducationofnationaldefensestudentsrelyingontheuniversities

SUNCunzhi

SchoolofComputerandInformationscience,SouthwestUniversity,400715,ChongqingChina

Abstract:

Thispaperdiscussesthesignificanceandtherequirementsofthecultivationofnationaldefensestudentsthatisrelyingontheuniversities,basedoncomprehensiveunderstandingofthecurrentcultivationsystemandmethodofnationaldefensestudents,andtheanalysisofcurrentsituation,foundsouttheproblemsanddeficiencies.,putsforwardthetacticsonthecomprehensivequalitieseducationofnationaldefensestudentsrelyingontheuniversities,combinedthecurrentsituation,talk,andalargenumberofrelatedliteratures.Consequently,thispaperaimstoprovidehigh-qualitytalentsforthearmiestostrengthenournationaldefenseandcountry.

Keywords:

Dependsontheuniversity;thenationaldefensestudents;ComprehensiveQuality;ResourcesConformity

 

前言

面对当前世界复杂多变的军事格局、方兴未艾的军事变革,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加强军队建设。

而在军队建设中,人才培养一直是重中之重,是决定军队实力的根本所在。

在这个人才决定成败的时代,尤其是军队方面,军队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实施一系列人才培养战略。

面对军队日益增加的高素质人才需求,各国都极力展开一切可用资源,进行后备培养与部队输入。

美国早在1916年的《国防法》中就做出规定,在地方高校设立后备军官训练团,以用来进行部队人才输入。

俄罗斯在《2009年俄罗斯国防战略》中提到,将继续招收17至27周岁的青年进入现役部队,同时依托少年军校等非军事单位大力培养军事人才以适应未来战争需要。

英国则是完全依靠地方普通大学,通过宣传号召与奖励制度培养招募军队所需人才,其陆军军官已100%达到本科以上学历。

日本则是采用“委托教育”和“贷费生教育”方式,利用地方和国外大学进行人才培养和军队输入。

中国目前的军事人才培养,完全依靠军事院校,这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我国军队人才培养的需要,面对当今的竞争与发展我国也作出了新的军队人才培养部署。

在借鉴外军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开始实施依托普通高校,从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培养,或者从签约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中选拔培养国防生的计划。

1998年7月21日,总政治部干部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签订为军队培养干部协议书,拉开了我军队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部队干部的序幕。

2000年5月30日,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标志着“国防生”走上了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全国已有一百多所高校与军队签订联合培养军队干部协议,为部队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纵观近年来国防生的培养情况及任职状况,却并不完全如人意。

目前对国防生的培养经验有限,培养出来的人才与部队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实际需求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一些地方院校毕业的国防生分配到部队后,不能很快胜任本职工作,用非所学,造成了人才的浪费。

所以有必要针对国防生的具体特点,对依托高校的国防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探索出更加合适的国防生综合素质培养策略和方法。

在分析依托普通高校国防生培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如何提高国防生综合素质,包括理想信念、心理素质、文化知识、军事技能等方面,首先要深入研究国防生在校期间的培养目标、培养策略、培养模式等,充分利用普通高校及其周围可利用的硬件、软件资源,结合所需的军政训练,整合出一套健全的国防生培养教育体系,培养出合格的、综合素质达标的军事人才。

1依托高校培养国防生的意义

国防生是根据军队建设需要,由军队依托普通高等院校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培养的青年学生,或从依托普通高校低年级在校生中选拔培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干部,是国务院、中央军委着眼我军跨越式发展作出的战略性决策,是我军干部培养制度的重大改革。

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能有效地整合军地教育资源,利用军事教育和地方教育的相通之处,走军地相协、共同培养军事人才的道路,提高办学质量,减少教育资源浪费和军费开支。

二是能够弥补军事院校教育培养资源的不足,可以促进吸纳地方先进科学理论、高科技知识,加快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步伐。

三是可以促进推动地方高校的国防教育工作,增强青年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自觉履行国防义务的意识。

国防生的培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乎我国科技强军战略的实现,关乎我军能否在未来世界军事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国防生,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已经成为军队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来源之一。

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国防生,在国防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文化素质、军事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可以说是得天独厚。

大学有着先进的专业文化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由碰撞的创新思维意识,古今中外的人文气息以及先进的科研器材设施等。

培养大批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国防生,关系到军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关系到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2依托高校的国防生培养制度

国防生与军校生虽然最终都是军队干部,但其培养目标和方式还是有所不同的。

因此就决定了,国防生培养不能完全依照军队院校的模式来培养,必须在考虑军地双方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制定出具有国防生特色的独立培养模式与方法。

2.1国防生的定义及基本条件

国防生是指根据部队建设需要,由军队依托地方普通高校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含符合保送条件的保送生)招收的和从在校大学生中选拔培养的后备军官。

国防生在校期间享受国防奖学金,完成规定的学业和军政训练任务并达到培养目标,取得毕业资格和相应学位后,按协议办理入伍手续并任命为军队干部。

国防生分为招收和选拔两种。

招收即依托地方普通高校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含符合保送条件的保送生)招收;选拔即从在校大学生中选拔培养。

四总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四大兵种(海军、空军、陆军、第二炮兵),武警,七大军区(沈阳军区、北京军区、济南军区、兰州军区、南京军区、成都军区、广州军区)等分别与全国多所高校签订了国防生培养协议,奠定了国防生在部队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础。

2.2国防生的培养目标

作为部队未来的高素质人才军官,其培养目标与部队当前的发展和国际军事局势的最新动态密切相关。

统观国家军事政策与部队发展的战略需求,国防生培养目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硬件与软件。

所谓硬件是指对部队内外现时存在的具象事物及问题拥有很好的接收、承受、理解、掌握、操作和解决的能力,这就需要具备先进广泛的专业文化知识和厚实的专业基础、扎实的技术操作功底、熟练的军事基本技能和指挥作战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等。

所谓软件是指抽象思维和心理上的一种能力,即科学逻辑的思维方法、严密谨慎的探索态度、活跃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理念、过硬的心理素质、敏锐的发现眼光、吃苦耐劳和勇于奉献的大无畏精神等。

作为部队未来的高素质人才,硬件和软件缺一不可。

没有献身国防、报效国家的坚定信念,即便技术能力再高也得不到正确的发挥与使用;没有广泛的专业文化知识和扎实的操作功底,即便报效国家的信念再大也只不过是空谈。

未来部队需要的是高素质、复合型军事人才,从心理到身体都超与常人。

2.3国防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依托高校培养国防生是利用普通高校相对于军事院校的优势,结合周围一切可利用资源和条件达到部队的既定目标,从而使国防生毕业后顺利入伍就职,承担起自己的岗位。

结合社会当前现状及军队未来要求,国防生综合素质培养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国防生携笔从戎、扎根军营的根本前提。

国防生作为未来军队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军队未来的中流砥柱,其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不但直接体现了依托高校培养工作的质量,更决定了军队未来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因此,在国防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应把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要地位,始终保持国防生在正确的政治方向上发展,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忠党、爱国、爱民。

2、专业文化素质:

专业文化素质是国防生在军队建功立业的基本保证。

国防生作为在校大学生,首要任务就是要学好专业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结构,培养专业文化素养,向着“即博又专还精”的复合型人才发展。

在科技瞬息万变的今天,专业文化素质应该作为高校培养国防生的重点,充分发挥普通高校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先进科技力量,打牢国防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国防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做好充分准备。

3、军事技能素质:

军事技能素质是国防生立身军队的必备要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战争已经由原来的三维作战演变成了“海、陆、空、天、电”五位一体的全天候、立体化、信息战争。

随着高精尖武器的不断更新,战争由群体战发展成了局部战、单兵战乃至无人战。

这些改变增加了战争的未知性、多变性、艰难性和残酷性,从而加大了对单兵军事素质的要求。

在培养国防生的过程中,军事素质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军事技能是军事素质的主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评价国防生的一项重要指标。

因此,在国防生日常的生活训练中,要加强以内务、队列、战术等为主要内容的军事基本技能的训练。

同时,国防生还应该加强对军事高技术的了解与掌握,熟知世界军事格局的变化和现状。

4、身体心理素质:

身体心理素质是国防生践行“报效国家,献身使命”的根本保障。

军人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可以帮助其面对各种复杂的战争环境,保证其临危不乱。

中国自古便有强身健体的传统以及各种辅助的武术锻炼,军人所要面对的环境将更加的艰苦、复杂、混乱、危险,因而需要有更加强健的体魄去面对这些无法预知变数的环境。

因此,依托高校要充分重视国防生军政训练的系统化、健全化和友好化。

将军政训练与体育项目以及人体机能规律有机结合,系统全面的增强国防生的身体素质。

战争已不再是简单的物理性的互相攻击对抗,它已经转变成以人为主体,以第三方装备为辅助的心理战、网络战和信息战等新型战争形式。

面对敌人设置的各种威逼利诱的环境,需要有超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力与之抗衡。

当今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思想意识,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多种碰撞,这些都将会给国防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依托高校需要根据国防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结合当今社会的各种现象,制定一套健全的心理辅佐培养方案,使国防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国防生的心理素质。

3依托高校培养国防生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普通高校因其强大的师资力量、良好的教学资源环境、丰富的文化底蕴,在国防生的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国防生培养的特殊性及个别性,普通高校的培养现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3.1依托高校培养国防生的优势

依托普通高校丰富的教学资源环境与人文环境,在提高国防生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拓宽了国防生培养的渠道,弥补了国防生培养资源的不足。

3.1.1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

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有着其独特的深厚底蕴,有着其经久传承的文化建筑,同时也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

藏书古今的现代图书馆,宽广平整的运动场,种类齐全的器材设施,先进精密的实验室,宽广明亮的教室,朝气蓬勃的青年学生……无一不是为了实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而存在。

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为国防生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大大提高了培养效率和质量。

3.1.2浓厚的学术氛围

除去国家的一些高端科研单位,大学——知识与科学的发源地与发散地,便是先进文化与前沿科学的代表。

各行各业的专家、教授云集于此,一齐探索、钻研最新的技术,校园里弥漫着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

作为未来复合型军事人才,不能将自己的思想固化、知识定化,要具有不断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大学的这种气息正是为国防生这种精神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未来复杂多变的军事格局中,一点点的新思维、小创新都将是决定一次战争胜败的关键。

因此,在国防生的培养过程中,学术研究精神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3.1.3现代化的软硬件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作为一所拥有一定历史积淀的现代化大学,其在教学环境的软硬件建设上有着军事院校所不及的完善与先进。

在硬件方面也就是物理环境上,依托大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面积宏大的校园,现代化的塑胶运动场,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现代化的多媒体会议礼堂,整洁干净的宿舍,拥有美味佳肴的学生食堂,设备齐全的实践基地,整洁优雅的林荫小道,阳光明媚的绿茵草坪等等,构成了如画一般的温馨环境。

在软将方面,依托大学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一流的管理制度等。

在这种环境的包围下,国防生可以利用一切资源来帮助自身成长,同时也有利于国防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这也是不可多得的优势资源。

3.1.4自由的思想碰撞

部队有着铁的纪律,一切都要服从指挥、统一步调。

同样,军队院校也是如此。

在培养出铁一般的军人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某种“自由”,这便是思想上的自由与碰撞。

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国防生,不但不会限制其思想的自由,同时在大学浓厚学术氛围和N种思想的碰撞下,更有利于产生新的思想与创新,有利于开阔国防生视野,发散思想,培养出更具灵活多变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3.2高校国防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国防生培养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培养经验不足,致使普通高校在制定相关培养措施和方案时,出现了不少问题。

这些出现的问题,涉及到了国防生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对国防生的培养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2.1国防生培养制度不够健全

根据总部下发的有关国防生培养计划,规定了国防生在校期间应当完成的训练科目和训练时间,其中主要涉及国防生军政训练、军政理论课以及暑期集中训练的安排。

但从各个高校培养制度的实施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计划不合理。

军政训练计划与高校教学计划缺少统筹安排,军政训练与专业课程在实践上仍有冲突现象,高校在制定四年培养计划时,没有到考虑国防生的课程设置,致使国防生在选修课和学分上发生重复现象。

结果加大了国防生的学习负担,乃至影响了其他文化课的学习。

按照总部的训练计划规定,所有军政理论课安排在国防生一、二年级完成。

有些高校将其安排在大三、大四,甚至只是在毕业前突击一下,这种计划必然是达不到培养效果的。

2、保障有难度。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没有专门的国防生训练场地或基地,训练配套设施不健全。

驻校选陪办人员编制、水平有限,很难独立完成军政教学等任务。

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产生了“将就”心理,导致培养效果因设施的匮乏而大打折扣。

3、机制不完善。

总部的大纲上规定了训练内容,但未明确考核标准;提出了训练要求,但没有说明具体的奖惩措施;设置了培养内容,但没有划分培养层次。

依托高校在制定培养制度和计划时也大有一笔带过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政训练质量,简化了培养过程,从而降低了培养效果。

3.2.2培养目标不明确

总部在下发的文件中表述了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国防生的宏观目标,其中包含政治思想、军事技能、专业学习、军政训练、军政理论课程等方面,而没有体现具体的实施要求和细节目标。

从各高校的实际落实情况和国防生毕业后的入职情况来看,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

学校内各部门之间、学校与军队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工作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现象,高校在军队人才培养目标的侧重点上仍然存在迷茫点。

众多高校在培养国防生的过程中都存在着目标模糊的现象。

在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上,过多的依靠一些形式化的授课与学习来达到历史资料和思想理论的记忆,忽视了国防生对于所学、所记的实际吸收和消化。

在军事技能与军政训练的培养上随大流,缺少自主思想。

单一的按照硬性规定实施军政训练内容,而没有对内容的实施进行时间、地点和人员等方面的安排和规划,导致国防生在某些方面的军事技能的学习上良莠不齐。

在专业文化学习上,则是完全依赖学院的单方面教学,没有进行相关督导,忽视了不同专业学习与军队要求的密切联系,导致国防生专业学习偏离实际的军事应用。

在心理素质的培养上,没有制定详细的培养方案和细节目标,缺乏对国防生心理动态的了解和调节。

3.2.3培养资源缺乏整合

面对依托高校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以及高校周边的各种资源,依托高校普遍存在资源利用不合理、不充分的现象。

在国防生的培养过程中,注重知识传授,缺乏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的创新实践活动,缺乏将文化知识、军事知识、军事技能整合起来的有效教学策略,缺乏独树一帜的教学风尚和教学文化。

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不能充分考虑各方面优势资源,而降低了培养质量和培养效果。

在国防生军政训练的实施上,单一的依靠教案条令和眼前有限的人员设备等,忽视了高校内存在的众多软、硬件资源以及高校周围存在的各种可利用资源,大大的增加了国防生培养的局限性。

在制定培养策略和方案时,没有正确的认识到依托高校培养国防生的根本意义和优势所在——整合军地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减少教育资源浪费和弥补军事院校教育资源的不足,吸纳地方先进的科学理论,加快复合型和创新性人才培养。

3.2.4军政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策略不够完善

依照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联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国防生军政训练计划》规定,国防生在校期间开设课程450~550学时,其中军政理论课程共10门。

由于各地选陪办可以制定本校国防生军政课的具体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一些高校就依据自身特点,对军政课程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因为军政训练包含了军政理论课程、日常训练和假期集中训练三个方面,因此,绝大多数高校在进行培养时,往往忽略军政课程而偏重于日常训练和假期集中训练。

大多数高校将军政课程安排到国防生大三、大四学年或者在大四毕业前进行突击学习,这种安排明显是忽视了军政课程的意义和重要性,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同时,在实施军政课程授课时,教学方法和策略滞后,仍然依照军队院校的授课形式——课堂严肃,不苟言笑,模式单一,课堂教学仍然固定在“军人”的框架下,限制了课堂的活跃性和学生思维的发散。

在依托高校进行的军政课程忽视了高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思维、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性,没有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对授课内容进行整合,降低了军政课程的授课效果。

3.2.5军政素质培养与专业学习相冲突

大多数依托高校采取了“分散教学,集中住宿,统一管理”的培养模式。

国防生专业学习在接受驻校选陪办管理的同时,也受所在学院管理。

在双时间机制的管理模式下,驻校选陪办开展的军政学习与训练偶尔会与学院课程相冲突,造成了国防生专业课程学习“偶尔落后”的现象,这也是依托培养机制的不健全所造成的。

3.2.6军政训练与考核制度不健全

作为“准”军人,国防生的培养必然要有“军”味,有“军”性,尤其是军人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是必不可少的。

在培养过程中,往往没有明确的标准与阶段计划。

国防生在四年培养过程中,军政训练单一,重复,没有层次,积极性也在训练中逐渐降低。

每年的军政考核也没有完备的体制与奖惩措施,偏重于考核结果而忽视了对结果的分析,没有制定出规范的、发展的评价机制。

这种情况,使得有些国防生出现屡次考核不达标的现象。

3.2.7培养机制缺少长远性目光

正如国防生的定义一样,入校前不是国防生,离校后也不再是国防生,而依托高校培养制度是针对在校国防生而言的。

因此很多依托高校将国防生送出学校之后都不再有所接触,也正因如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依托高校培养机制的封闭性与局限性,间接导致国防生在入伍就职后出现问题。

依托高校只是根据一成不变的宏观培养目标去实施培养,而没有对已经毕业并入职的国防生进行跟踪记录,并通过国防生了解军队相关岗位的最新状况与需求,使得国防生在毕业前夕对明天要去的岗位仍然处于一片未知的状态。

4.探索完善国防生培养策略与方法

依托培养制度是我军干部成长和培训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对于优化国家人才资源配置,提高我军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实施科教兴国、科技强军方针,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七十多所依托培养高校,采用了不同的国防生培养模式,例如学院分散式、国防生学院集中式等。

无论是哪种模式,其培养的本质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培养出符合当今部队建设发展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