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试验学汽车制动性能试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0841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试验学汽车制动性能试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汽车试验学汽车制动性能试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汽车试验学汽车制动性能试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汽车试验学汽车制动性能试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试验学汽车制动性能试验.docx

《汽车试验学汽车制动性能试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试验学汽车制动性能试验.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试验学汽车制动性能试验.docx

汽车试验学汽车制动性能试验

2

1.试验目的

3.试验内容

1.学习机械五轮仪的工作原理、安装方法及安装注意事项;了解实验车上的实验设备及安装方法;由于制动实验中,实验车辆上的所有人和物都处于制动减速度的环境中,

因此需要对所有物品进行固定,以防止实验过程中对设备的损伤以及对实验人员的损伤。

另外,由于实验过程是在室外进行,要求实验系统能够承受各种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针对实验内容选择实验设备及防范措施。

2.学习车载开发实验软件的使用,了解制动性能分析中比较重要的实验数据的内容和测量方法。

3.制动协调时间的测量

在常规制动试验中,采集制动信号、动压力信号、车轮轮速信号和五轮仪车速信号。

将五轮仪的车速方波信号转化为可直接观察的车速信号和制动减速度信号。

在同一个曲线图表中绘制制动踏板信号、制动压力信号和制动减速度信号,观察制动压力和制动减速度在踩下制动踏板后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计算当前制动情况下的制动协调时间。

4.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的计算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

3

4.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需要一个进制的转换,因为实验得到的数据时十六进制的,所以需要我们转换为十进制,另外,还要根据CAN协议将对应ID值转换为数据。

4.1.轻踩制动

4

2.车速曲线

从车速曲线中可以看出,在车停稳前速度出现了负值,即车向后移动。

产生

的原因是:

制动时载荷前移,质心向前移动,前悬架被压缩,当汽车停下后,前悬架复原,质心后移回到静态时的位置,由于测量仪器在车内,故而产生了负速度;若测量仪器位于车轴,则不会发生此现象。

3.轮速曲线

5

6

7

8

4.2.重踩制动(无ABS)

9

10

5.减速度曲线

4.3.重踩制动(有ABS)

11

12

4.滑动率曲线

从上图滑动率曲线得到的结果与轮速曲线相同,即后轮滑动情况大,甚至达

到百分之百滑动。

5.制动压力曲线

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四个车轮都有ABS介入,其中后轮接受的调节更多。

依靠

装在各车轮上高灵敏度的车轮转速传感器以及车身上的车速传感器,通过计算机控制。

紧急制动时,一旦发现某个车轮抱死,计算机立即指令压力调节器使该轮

13

14

4.4.转向制动

1.车速曲线

15

5.思考题

1.什么是制动性能评价指标,制动性能中各评价指标通常用什么实验方法测量。

本次实验数据说明试验车辆前后轮制动力分配是否合适或滞后是否合适,为什么?

答:

a)制动性能评价指标:

16

2.ABS系统有什么作用,其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

a)ABS的作用:

在制动过程中防止车轮被制动抱死,使车轮保持在一定的滑动率下运转,

既保证了较低的滑动系数,同时也具有较大的侧向系数,可以提供足够的侧

向力,提高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和转向能力,缩短制动距离。

b)ABS工作原理:

通过轮速传感器测量轮速,测量车速。

如果有车轮抱死,则通过电磁阀

减少车轮的制动压力,从而使抱死消失。

为防止车轮制动力不足,必须再次增加制动压力。

到达抱死的力时再次减压使抱死现象消失,循环往复。

因此需要不断进行反馈控制,使滑动率保持在15%左右,具有最大的制动减速度又能保证较大的侧向系数。

3.什么是制动协调时间?

根据本次实验中的实验数据分析本车的协调时间是多少?

计算实验中“充分发出的平均制动减速度”是多少?

答:

制动协调时间是指在紧急制动时,从踏板开始动作产生制动效果时到车轮制动率达到75%时的用时。

实验测出的协调时间0.33s,0.35s,0.40s,符合法规规定的小于0.6s。

实验中计算出来的4.93m/𝑠!

,5.06m/𝑠!

,5.94m/𝑠!

6.试验总结

本次试验中,体会了汽车理论课上并未重点讲述的细节问题,例如停车时质

心前移造成的负车速,制动间隙对制动效果的影响,定性感受的转向制动时不只有载荷的前后转移还有载荷的左右转移。

感谢老师的付出与悉心指导!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