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2017年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地理)真题试卷.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96054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7年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地理)真题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7年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地理)真题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7年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地理)真题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7年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地理)真题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7年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地理)真题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7年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地理)真题试卷.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7年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地理)真题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2017年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地理)真题试卷.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7年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地理)真题试卷.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7年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地理)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0下图为非洲北部的卫星图像,在东北区域有一条“灯光大道”。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位于()。

(A)刚果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赞比西河流域

(D)尼日尔河流域

2该地形成“灯光大道”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落后

(B)水陆交通繁忙

(C)人口和城市沿河分布

(D)周边地区电力供应中断

2下图示意某区域G1至G2的石油管道.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石油管道。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该石油管道的长度最接近()。

(A)800千米

(B)1300千米

(C)2100千米

(D)3200千米

4铺设该石油管道所要面对的自然困难是()。

(A)地广人稀

(B)冻土分布

(C)地震频发

(D)基础设施落后

4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在春节返乡后。

一部分人不再回到务工的远方大城市,转而选择离家不远的务工地.这一现象称为务工潮倒吸现象。

下图为20082015年我国农民工数量及月均收入变化.据此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5图中显示2015年我国农民工()。

(A)总人数已超过了3亿

(B)本地务工人数超过外地务工人数

(C)外出务工人数约占61%

(D)月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

6出现务工潮倒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内地()。

(A)交通条件改善,空气质量良好

(B)产业升级迅速,人力资源需求量大

(C)人口政策调整,生育放宽二胎

(D)各类城市发展,就业创业机会增多

6下图为我国四地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民居,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7下列描述与民居所在地地理环境一致的是()。

(A)甲地气候湿润,草原辽阔

(B)乙地千沟万壑,四季如春

(C)丙地沃野千里,地势平坦

(D)丁地河道纵横,小桥流水

8四地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三阶梯的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82017年5月初,一位旅游者从安徽去新疆旅行。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9旅游者在北京时间20时到达乌鲁木齐,此时可能()。

(A)晨光初现

(B)夕阳西下

(C)艳阳高照

(D)满天繁犀

10在旅行中,他了解到西北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空气污染

(C)沙尘暴

(D)水土流失

10下图为某年1月18日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当月20~23日降水量预报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1下列城市中,从20日到22日天气由雨转雪的是()。

(A)西安

(B)合肥

(C)广州

(D)长沙

12形成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从20日到23日雨雪过程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反气旋

(D)江淮静止锋

12离堆山,又称“曲流环绕岛”,指被废弃的河曲所环绕的孤立山丘,它曾是深切河曲未裁弯前的凸岸陆地。

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大体体现了离堆山形成的不同阶段。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3下列排序符合离堆山发育过程的是()。

(A)甲一乙一丙一丁

(B)甲一丙一丁一乙

(C)乙一甲一丙一丁

(D)乙一丙一甲一乙

14形成离堆山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岩浆活动

(C)河流侵蚀

(D)风力沉积

14近年来,我国浙江省的特色小镇建设迅速。

这些特色小镇既有茶叶、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又有信息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旅游等新兴产业,在发展上注重产业、文化和自然生态的融合。

下图为浙江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产业分类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5浙江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产业类型中,所占比重超过20%的是()。

(A)旅游产业

(B)金融产业

(C)时尚产业

(D)历史经典产业

16该省以龙井茶文化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其突出区位优势的形成在于()。

(A)地势平坦

(B)降水均匀

(C)交通便利

(D)临近杭州

17特色小镇的建设,有利于()。

①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

②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

③改善城市和乡村环境质量

④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下图为某城市一天中共享单车在不同区域的停车数量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8图中甲、乙曲线所代表的分布地分别是城市中的()。

(A)住宅区和商业区

(B)工业区和住宅区

(C)商业区和仓储区

(D)政务区和文教区

19据了解在一些学校周边共享单车数量极少,造成此现象的因素可能是()。

(A)学校管理

(B)停车车位

(C)投放数量

(D)用车费用

20目前共享单车出现了找车难、乱停乱放、随意破坏等问题,以下措施有利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是()。

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合理使用意识

②增加单车投放量,提高使用费用

③利用GIS技术,合理分配单车数量

④提高单车质量,增加操作难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0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1雄安新区临近的工业基地是()。

(A)珠三角工业基地

(B)沪宁杭工业基地

(C)京津唐工业基地

(D)辽中南工业基地

22分别连接北京和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所在地的铁路干线是()。

(A)京包线、宝兰线

(B)京广线、兰新线

(C)京九线、京沪线

(D)沪杭线、浙赣线

23《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实施上均倡导()。

(A)教法以讲授法和谈话法为主

(B)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积极探究

(C)评价要重视甄别和选拔功能

(D)体现地理学地域性和生活性的特点

24在教学中,某教师组织学生就“沙尘暴有百害而无一利”进行讨论,体现了()。

(A)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B)重视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C)采用适于学生差异的教学方式

(D)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的活动

25地理学习评价结果的解释就是对利用评价工具所获得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结论。

这个重点应放在()。

(A)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

(B)发现学生闪光点.鼓励自信心

(C)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

(D)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二、综合题

26旅游业的发展有赖于前期对旅游资源的科学规划,简述旅游景点规划设计的基本流程。

27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资料:

长江中下游平原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农业发展状况不同。

开发早期,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后来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在农业社会,长江流域逐渐成为我国粮食主要生产地和桑蚕、棉花生产基地。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今天长江流域在全国粮仓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在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不断下降。

试以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不同阶段为例.论述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博克拉发生8.1级地震(见下图)。

此后,这里多次发生余震,出现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随着雨季的来临,救灾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28说明图示区域地震频发的原因。

29简述地震发生后博克拉及周边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西走廊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下图),今天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发挥着重要作用。

玉米喜光,苗期需水量少,较为耐旱;拔节后水分需求量急剧增加,特别是7~9月份.对水分要求极高;到成熟期需水量又偏少。

近年来玉米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中70%的种子来自河西走廊的玉米制种基地。

玉米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玉米种子.并进行筛选储存。

问题:

30分析该区发展玉米制种的自然条件。

31分析敦煌莫高窟壁画保存千年之久的原因。

32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对于地理课堂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读某老师“全球气候变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一节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完成下列要求。

【课程标准】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举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了解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采取的对策。

【过程与方法】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会根据相关资料加以分析运用,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探究解决目前气候变化的影响、应变措施与对策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积极地适应自然规律,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的观念: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请指出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简述设计教学目标需要遵循的原则。

三、教学设计题

33阅读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人教版)“现代化的畜牧业”片段(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教材“现代化的畜牧业”中以欧洲某地一家人的就餐情境图像作为学习情境,请说明该情境教学的功能。

(2)完成“欧洲西部畜牧业与欧洲人的饮食结构”地理逻辑关系图。

(3)问题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整合相关学习内容,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协同合作,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建立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结构,并由表及里、层次清晰地分析问题,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

(1)

(2)基础上.运用问题式教学对“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进行教学设计。

要求:

①设计该教学内容的教学流程并说明设计意图;②设计能够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特点。

答案见麦多课文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