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大气运动规律》听课手册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0200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4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大气运动规律》听课手册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精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大气运动规律》听课手册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精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大气运动规律》听课手册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精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大气运动规律》听课手册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精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大气运动规律》听课手册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大气运动规律》听课手册含答案.docx

《精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大气运动规律》听课手册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大气运动规律》听课手册含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大气运动规律》听课手册含答案.docx

精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大气运动规律》听课手册含答案

精选地理教学资料

2019.5

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

■搭建体系

■核心提炼

1.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及其影响。

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4.气候类型分布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命题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1[2013·北京卷]图21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大气中(  )

图21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2[2015·浙江卷]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

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10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

图22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

完成

(1)~

(2)题。

图22

(1)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2)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考点透析

1.大气的热力作用

(1)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就是热量的传输过程。

太阳辐射经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大气辐射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热量还给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2)地表主要在白天接受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随时都存在,只不过不同时刻强弱不同且大气辐射最强和地面辐射最强的时刻分别是大气温度最高和地面温度最高的时刻。

(3)大气保温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①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②在农业中的应用:

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既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又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果实的糖分积累。

2.逆温及其影响

(1)逆温有辐射逆温、平流逆温、地形逆温和锋面逆温等几种形式。

辐射逆温较为常见,无论其形成还是结束都是从近地面开始的。

(2)无论哪种形式的逆温,都不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从而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剧大气污染。

■新题预测

考向一 大气的热力作用

物体收入辐射能与支出辐射能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图23为上海某日某地地面辐射差额的日变化图。

读图,完成1~2题。

图23

1.下列关于该地该日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  )

A.昼长为a→b→c时段

B.日出发生在a之前

C.日落发生在c之后

D.b为一天中气温最高时

2.从图中可以发现,该地该日辐射差额正值区阴影面积远大于负值区阴影面积,导致这种现象的影响因素有(  )

①昼长因素 ②地面辐射 ③大气的散射 ④大气逆辐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考向二 逆温及其影响

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面大气层冷却强烈,较高大气层冷却较慢,气温从地面开始向上递增,这种现象称为辐射逆温。

读图24,回答3~4题。

 

图24

3.图中a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前的气温垂直分布,一般在正午前可形成,并持续到午后;b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后,一般出现在黎明以前。

c出现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A.上午B.正午C.傍晚D.凌晨

4.逆温的影响有(  )

①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②利于雾的形成 ③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④减轻山区农作物的冻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命题点二   热力环流

3[2015·四川卷]图25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

(1)~

(2)题。

图25

(1)该城市可能位于(  )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B.40°N附近大陆西岸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D.40°N附近大陆东岸

(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4[2014·山东卷]图26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

完成

(1)~

(2)题。

图26

(1)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

(2)此后,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

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

■考点透析

1.热力环流解题技巧

应对热力环流考点的考查,需建立近地面气温、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分布、等压面的凹凸状况、气流的运动方向及天气状况等这五大要素的对应关系,做到已知其中任一要素的具体情况,会推导出其他各要素的具体状况。

如:

近地面气温高→近地面气压低→近地面等压面凹陷→气流上升→天气阴雨。

遇到等压面问题,首先要明确是高空等压面还是近地面等压面,再确定气流垂直运动方向,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总是气流流入的地方,等压面凹陷的地方总是气流流出的地方。

如图27:

图27

2.热力环流中应注意的问题

(1)热力环流都是冷热不均形成的,但要注意不同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不同。

如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城区排放大量废热引起的,海陆风则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

(2)热力环流中气流上升的区域多降水。

(3)产生大气污染的工业要布局在热力环流之外。

■新题预测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是2001年和2011年同时段的成都热岛效应温度场变化示意图(图28中数值表示气温,单位为℃)。

回答5~6题。

图28

5.据图判断(  )

A.图甲中城市东部温度最高,人口最密

B.图乙中城郊之间最大温差为4℃

C.两图相比,二环路内温度变幅最大

D.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逐渐增强

6.图中温度场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改造城区下垫面,调节热量收支状况

B.昼夜温差加大,雨岛效应增强

C.雾霾天气加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D.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图29,单位:

百帕),回答7~8题。

图29

7.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

A.O→M→N→P→OB.M→N→O→P→M

C.M→N→P→O→MD.N→M→O→P→N

8.下面图中能正确表示N的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的是(  )

 

A    B    C    D

图210

命题点三   大气环流与气候

5[2015·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211

T岛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

该岛东北部年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

结合图211所示信息,说明T岛东北部年降水量丰富的三条原因。

 

6[2015·北京卷]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地域联系密切。

读图212,回答下列问题。

 

图212

北京市与张家口市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

概述崇礼作为雪上项目主赛场的气候条件。

 

■考点透析

1.大气环流与气候的形成

图213

(1)大陆西岸气候——受气压带、风带影响

气压带、风带

性质

气候

西风带

温湿

A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为地中海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

干热

C为热带沙漠气候

信风带

干热

D为热带草原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

湿热

E为热带雨林气候

(2)大陆东岸气候——季风环流影响突出

气候

季节

风向

源地

性质

主要成因

乙为亚热带

季风气候、丙为温带季风

气候

冬季

(1月)

西北风

高纬

内陆

干冷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

(7月)

东南风

低纬

海洋

暖湿

甲为热带季

风气候

冬季

(1月)

东北风

高纬

内陆

暖干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

(7月)

西南风

低纬

海洋

湿热

(3)气候特征、成因、分布的描述

①描述气候特征的一般模式是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

描述气温要指出冬夏气温高低、气温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常用词有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

描述降水要指出冬夏降水量多少、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

常用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或小。

例如:

地中海气候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带季风气候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热带草原气候为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②描述气候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入手。

③气候分布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进行描述。

例如: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2.气候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人类活动排放废热,影响大气温度。

排放温室气体、氟氯烃化合物和酸性气体,改变大气成分。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剧全球变暖;排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破坏臭氧层,使地面接收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造成酸雨危害。

人工造林、兴修水利,使气温变化趋于缓和;破坏地表植被,使气候恶化;人口密集的城市,形成局部城市气候。

(2)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为农业提供光、热、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

不同地区,气候资源条件不同,因而有着不同的农业种植制度。

城市街道的布局要考虑日照条件,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交通运输线、点的建设要尽量避开气象灾害频发地区。

一些特殊的气候现象被开发利用,成为旅游资源,如松花江沿岸的雾凇和哈尔滨的冰雕。

探讨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时,常要表述温差大小、光照强弱、热量及降水的多少以及容易形成的灾害等。

■新题预测

考向一 大气环流与气候的形成

读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图214),完成9~10题。

 

图214

9.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属于(  )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D.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10.甲、乙两地气温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和洋流

B.风带和洋流

C.纬度和风带

D.地形和纬度

考向二 气候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一场一场的秋雨接踵而至,四川、陕西等地出现2014年时间最长的一次降水过程,局地发生暴雨洪水灾害。

华西是我国西部地区秋季多雨的典型地区。

华西秋雨主要指渭河流域、汉江流域、重庆、四川等地区的秋雨。

陕西有“秋淋”的说法,四川等地也有“你有万担粮,我有秋里墒”之说。

图215

材料二 雅安市是我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偏南,素有“川西咽喉”之称。

雅安自古多雨,有西蜀“天漏”之说,俗语“雅无三日晴”说的就是这个,雅安号称“雨城”。

雅安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图216

雅安气候资料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平均气温(℃)

6.3

7.7

11.6

16.8

20.8

23.3

平均降水(mm)

20.8

31.9

50.9

93.0

129.4

181.0

降水天数(d)

13.3

16.1

18.6

17.8

19.1

19.3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气温(℃)

25.1

24.9

21.0

16.7

12.4

7.8

平均降水(mm)

369.5

433.6

206.6

98.3

56.5

20.9

降水天数(d)

20.1

18.8

20.8

20.4

16.3

12.6

(1)根据材料描述雅安的气候特征。

 

(2)据材料分析地形与雅安“雨城”的形成之间的联系。

 

(3)简述华西秋雨对四川省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

 

命题点四   常见的天气系统

7[2015·江苏卷]图217为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

(1)~

(2)题。

图217

(1)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

A.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

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

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

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

(2)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

    A          B

    C          D

图218

8[2015·全国卷Ⅱ]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图219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

(1)~

(2)题。

图219

(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

A.16时—17时

B.17时—18时

C.18时—19时

D.19时—20时

(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

■考点透析

1.在等压线分布图中判读常见的天气系统(如图220,单位:

百帕)

图220

结合上图,可以归纳出如下判读规律:

(1)读数值。

根据等压线上的数值和递变规律,可判读出图中任意一点的气压数值大小范围以及图中的高低气压中心。

如图中丙点的气压值为1005百帕

(2)定风向(近地面)。

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结合地转偏向力,判定出风向的偏转情况,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中纬度陆地上偏转角度为25°~35°,如甲地风向所示。

(3)比风力。

等压线密(疏)→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大(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风力大(小),如图中甲地风力大于乙地风力。

(4)析天气。

①低压系统→中心气流上升→多为阴雨天气,如图中B、C两地多为阴雨天气。

②高压系统→中心气流下沉→多为晴朗天气,如图中A、D两地多为晴朗天气。

③锋面系统

锋面

位置

雨带位置

冷锋

 位于低压中心西侧的低压槽上

 雨带多在锋后(如图中④地多为阴雨天气,③地多为晴朗天气)

暖锋

 位于低压中心东侧的低压槽上

 雨带多在锋前(如图中①地多为阴雨天气,②地多为晴朗天气)

准静止锋

 江淮流域(6月),云贵高原北部(冬季)

图中B地及其周围被锋面气旋控制,近地面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2.解答常见的天气系统试题时的注意事项

(1)高压、高压脊和单一气团控制下的天气为晴朗天气。

(2)低压、低压槽、锋面控制下的天气多为阴雨天气。

(3)锋面气旋不同部位控制下的天气与单独的低压、锋面天气是相同的。

(4)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春季的沙尘暴、冬季的寒潮天气一般为冷锋影响下的天气,台风是特殊的气旋,江淮地区的梅雨以及贵阳冬半年的降水为准静止锋影响下的天气,江淮地区的伏旱天气为高压或高压脊控制下的天气。

■新题预测

2015年1月,美国东北部遭受了历史上最强暴雪的袭击。

图221为2015年1月27日北美部分地区天气形势图。

完成12~13题。

图221

12.图中等压线a、b、c的数值大小关系是(  )

A.a>b>cB.a

C.c>a>bD.a

13.该次暴雪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其主要原因是(  )

A.多个天气系统的叠加

B.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滞留时间长

C.暖气团势力强,水汽多

D.中部地势平坦,利于冷空气通行

突破二   气候统计图

■典题示范

[2014·天津卷]读图222,回答问题。

   

气候统计图

图222

据图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

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判读技巧

气候统计图类型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是柱状图,其次还有折线图、点状图、二维坐标图、三维坐标图和玫瑰图等。

但无论何种形式的图其共性特征是都提供的是气温和降水资料。

在读图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判读:

1.利用最高温出现的月份判读所在半球;读取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数值,计算气温年较差,分析气候的大陆性或海洋性。

2.读取各月降水量数值,判读是年雨型、夏雨型还是冬雨型气候;分析降水的季节变化,从而确定其气候的大陆性或海洋性。

3.综合气温和降水情况,分析其对农业的影响。

4.在读取气温和降水数值时一定要注意纵坐标代表的数值的大小。

■模拟提升

图223是某经线沿线部分地区气温、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图223

(1)据图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A.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

(2)对该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月降水量南多北少

B.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

C.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的小

D.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的大

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

■考点归纳总结

例1 B [解析]臭氧层破坏会导致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减少;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雾霾天气会使大气逆辐射增加。

例2 

(1)A 

(2)C [解析]第

(1)题,主要考查逆温的时空分布特征。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出现强逆温层上界,高空出现逆温层上界,故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从逆温层上界可以看出逆温强度最大值出现在4时、5时左右,即日出前后;图中显示16时前、8时后到10时都存在逆温层,故逆温现象不是日落前出现,更不是日出前消失;强逆温层前半夜曲线较陡,故增速快,后半夜曲线较平缓,故降速慢。

(2)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图中近地面强逆温层上界峰值出现较早,高空逆温层上界峰值出现较晚,主要是由于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升温,热量自下而上的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例3 

(1)D 

(2)A [解析]第

(1)题,主要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从图中不难看出,区域内冬季气温在0℃以下,直接排除A、B、C项,因为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西两岸基本属于热带或亚热带气候,其最低月均温都在0℃以上;40°N附近大陆西岸应该是地中海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最低月均温都在0℃以上。

(2)题,主要考查城市的热岛效应。

题中的C、D项可以直接排除,在A、B项中进行选择。

从图中等温线的分布特征不难看出,城市中心区的气温较郊区的气温高,结合图中的等值距为0.5这一信息可以推断,市中心的气温为-0.1~-0.6℃,有降雪的可能,但市中心降雪的可能性并不比郊区的大,不过出现降水的可能性较降雪的可能性大。

例4 

(1)B 

(2)C [解析]第

(1)题,甲地南侧为高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南指向北,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向右偏,因此甲地风向为西南风。

(2)题,乙地纬度高于甲地的,因此乙地应为冷气团,甲地为暖气团,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冷锋。

例5 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为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受暖流影响,大气增温、增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区域降水的主要因素。

由图示纬度可知,T岛东北部位于12°N附近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气流上升,降水丰富;受东北信风带控制时,处在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该处有暖流经过,对沿岸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例6 与周边地区相比较,崇礼冬季积雪时间较长,在75天以上;平均风速较小,在2米/秒以下。

[解析]图中给了年积雪日数等值线,可以看到崇礼在75天等值线偏北侧,故可以知道其积雪日数多。

通过图中年平均风速等值线可知崇礼位于2米/秒等值线圈内部,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等值线判读规律可知,崇礼年平均风速应为1~2米/秒,这两项气候条件都是适合开展雪上项目的条件。

例7 

(1)B 

(2)B [解析]第

(1)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的知识。

江苏处于冷锋的暖气团一侧,天气晴好;青海地处冷锋的冷气团一侧,远离锋面,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好;该时节无台风。

(2)题,主要考查冷锋过境的天气变化。

冷锋过境,气温会持续下降,最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后趋于稳定;由图中等压线分布知,江苏气压会随着锋面的移动先降后升。

例8 

(1)C 

(2)B [解析]第

(1)题,由图中信息知,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其气温、气压状况与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气温、气压变化情况相似,可推断导致强沙尘暴的天气系统为冷锋;读图可以看出18时—19时气温、气压变化最剧烈,因而判断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18时—19时。

(2)题,强沙尘暴是由冷锋天气系统造成的。

正常情况下,当强沙尘暴经过时,冷锋两侧的冷、暖气团之间的气温和气压差异较大,导致该地气温水平差异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增大,风力增大,故A项错误,B项正确;强沙尘暴天气会导致天空飞沙蔽日,类似于乌云满天的情况,对太阳辐射削弱多,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变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故C、D项错误。

新题预测

1.B [解析]从图中辐射差额与一天中最高气温的差异分析,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辐射差额最大值出现在13时左右,最大辐射差额和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时间相差大致1小时,可推测出,辐射差额由负值转为正值大致在日出后1小时左右,由正值转为负值的时刻一般在日落后1小时左右,选项B正确。

2.D [解析]该地该日辐射差额正值区阴影面积远大于负值区阴影面积,说明物体收入辐射能明显多于支出辐射能,物体收入的辐射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及大气逆辐射。

昼长越长,地面收入的辐射能越多;大气逆辐射越强,地面收入的辐射能越多;地面辐射为支出辐射能;大气的散射会减少其收入的辐射能。

故D项正确。

3.A [解析]c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上午,日出后,近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温,较高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比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慢,形成c形态,A项正确;随着地面不断增温,c形态消失,一般在正午前可形成a形态,并持续到午后,B、C、D项错误。

4.B [解析]逆温出现时大气上热下冷,空气稳定,对流活动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①错误;有利于雾的形成,②正确;能抑制沙尘暴的发生,③正确;由于污染物和雾增多,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可以减轻山区农作物的冻害,④正确,B符合题干要求。

5.C [解析]读图,根据数值判断,图甲中城市东部温度最高,可能是东部工业分布集中,排放的废热多,A项错误;根据等值线变化规律,图乙中城郊之间最小温差为4℃,B项错误;两图相比,二环路内温度变幅最大,C项正确;根据两图的城郊间温差变化,可知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逐渐减弱,D项错误。

6.A [解析]图中二环路乃至三环路以内的温度变低,最可能是改造城区下垫面,增加了绿地和湖泊面积,调节热量收支状况,使城郊温差变小,A项正确;图中温差减小,雨岛效应减弱,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其与雾霾天气有关,C项错误;成都市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产业比重会下降,D项错误。

7.B [解析]气流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则近地面由M流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