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谈礼貌的三个事例.docx
《概括谈礼貌的三个事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括谈礼貌的三个事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概括谈礼貌的三个事例
概括谈礼貌的三个事例
【篇一:
概括谈礼貌的三个事例】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
谈礼貌评课
《谈礼貌》评课
城门硐小学语文组
今天刘老师在矣甫小学,给我们上了一节朴实的课。
《谈礼貌》是一篇蕴涵着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说理性文章,这篇课文第一节作者先引用传统的古训自然引出观点、然后例举了古人、普通人以及伟人以礼待人的典型事例,说明礼貌待人的好处,最后对所谈的礼貌问题进行。
刘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有自己的特色:
一、教学条理清楚,设计思路清晰。
在教学方法上,刘老师先引导学生找到观点,由理解古训入手,抓住课文中的三个事例,采用抓关键词语句子感受人物形象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去理解课文,让学生明白礼貌待人的意义。
如在教学第一个事例时周老师让学生找出牛皋和岳飞各自的动作、语言句子,知道哪些句子是“不失色,不失口”,让学生对比照朗读体会礼貌待人的好处-----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第二个事例引导学生抓住小朋友跟女青年的对话,让学生明白使用礼貌用语,能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第三个事例指导学生读好周总理语言,让学生明白周总理的宽容、和气,懂得礼貌待人还能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和文化修养。
二、学习明确目标,稳打稳扎,有序推进。
刘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出示了学习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课文。
我觉得这一点做得非常好。
对于学习基础比较差的班级来说,明确并出示学习目标,学生就知道学什么,该怎样学,学习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这样的效果比老师口头提出问题要好得多。
所以呀“明确目标,教学更有效”。
三、语文味凸显。
这是一节说理性的文章,讲的是礼貌的重要性,教师没有把它设计成单纯的品德课,而是通过读、写、说,语文味十足。
第一环节,让学生自己读词语,提醒同伴在读音、写法上的注意点。
解决了字词问题,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的说理的6个句子,全课也就重点围绕这几个句子开展教学,让学生自读、分角色读,练笔,汇报交流,学生从而懂得礼貌待人的道理。
四、师生配合默契。
表现在刘老师才说出上文,学生就知道下文,由此可以看出刘老师掌控学生和课堂具有十分高超的技巧。
五、应用了表演,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
六、应用体验式教学,让学生自主习得知识。
我对体验式教学的人是比较肤浅,听了这节课,加深了我对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理解。
在这里,我想提出自己的两点想法。
在刘老师教学第三自然段的时候,就是小朋友把女青年的裙子踩脏那一段,由于双方都使用礼貌用语,所以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纠纷。
我就想到:
我们以礼待人,别人一般也会以礼待我们,但是如果我们碰到不讲理的人,那该怎么办呢?
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是经常出现的,特别是在我们的小学生当中,有些学生不小心碰撞了其他同学呀,弄脏了本子、衣服呀,虽然他了,但是对方不接受你的道歉,甚至报复,我们又该怎样做呢?
我想李老师如果就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对“如何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些。
此外,我认为刘老师对课堂的包揽过多,剥夺了学生部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权力。
篇二:
《谈礼貌》评课稿
浅议《天安门广场》教学
西山小学武金海
今天上午,有机会听了司翠菊老师执教的小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天安门广场》,让我学到了很多语文教学中新的东西,感受至深,简述于下:
一、教材重难点把握好,课前准备充分
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大胆取舍教材,将课文重难点落实在天安门广场的景点,以及能突出其特点的段落上。
二、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学流程推进适合本班级学生
教学伊始,教师导疑,学生质疑上,司老师目标定位为:
重点研究——学习课文中天安门广场的景点,以及能突出其特点的段落上,从中体会天安门的壮观,并围绕此目标设计了阅读提纲,利用勾画、批注和简要写感受逐步推进教学流程。
三、运用结构灵活自然
我认为执教者在指导学生“研读感悟,自主探疑”跟“多元导悟、合探解疑”上所采取的方法是非常灵活且交替互用,把学习课文的各环节处理得自然得体,达到了学习语文的读文,悟情、明理。
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扎实训练“双基”
司老师在课堂上牢牢把握“你最喜欢哪个景点”这个悟情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读文,与文本对话,训练学生解词、造句直至悟情,使学生在听、读与说、写上有机结合,得到应有的训练。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整个课堂,体现了“先生后师,先学后教”的生本理念。
有前置性的学习,有学生的自主交流展示,有小组的集体汇报?
?
整节课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和谐,学生兴趣盎然,几乎人人举手,而且是争先恐后,积极性高,学得十分投入。
这真是一个乐学的课堂,我想这也应该是“生本课堂”试验中可喜的实践收获吧!
从中也让我看到了教师后退了,学生向前了。
五、善于学习、实践,积极使用新模式
司老师把新学到的东西积极进行实践,大胆地适用于课堂,是我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如在“巩固深化,学用延展”这个环节,他在师生总结升华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编题,同桌自主探讨,再进行交流汇报,这样使学生所学知识又进行了一次巩固。
其次是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去课外学习。
课堂教学保持着多项的互动。
生本课堂的教学过程是认知建构、师生互动、情感体验多向交流过程。
今天的课堂上互动很频繁,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小组与小组、小组与个人等等之间都能互动起来。
这也是生本课堂中看到的亮丽的风景。
虽然孩子们的交流、汇报等稍显稚嫩,但将眼光向前看,我想长期的训练与实践,熟练、胆量、大方、自信、有思想的孩子会越来越多,相信生本课堂的阳光终会普照。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司老师的课是一节很成功的新模式示范课,但也有些细小环节还有待提高。
在此也提出来与同仁共同商讨。
一、对学生的整体全面性顾及不够,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要兼顾中差生,多给机会,引导思考,使之有一定收获。
二、还应尽量克服大合唱这种表面看去热热闹闹,实则中下等生还在伴演看“滥竽充数”角色这样的局面。
多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及空间,培养和张扬学生的个性。
三、学生交流汇报的基础上,教师是否能给予学生相应的、必要的评价,特别是在学生小组交流汇报时,及时的、正确的评价,既可总结学生的汇报发言,又能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进行一个提升,一举多得。
篇三:
谈礼貌,说课稿
《20、谈礼貌》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谈礼貌》,下面我将从教材解读、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定、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教材解读
《谈礼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围绕“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这一古训展开论述,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且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课文举了“岳飞问路”“小学生乘车”“周总理理发”这三个具体的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具体论证了讲文明、懂礼貌的重要性,很有说服力。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不仅是出于第五单元写人叙事的主题要求,而且也是想通过这样浅显易懂的说理性文章告诉小学生懂礼貌的重要性,培养小学生的礼貌意识。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
1、学会本课5个生字,注意其中4个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礼貌意识。
3、理解文中“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两句古训的意思。
4、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礼貌待人的好处,并写成一段文字。
重难点:
使学生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礼貌意识。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刚刚同学们和老师在课前问好的时候,不仅面带微笑,而且互相鞠躬了。
这就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美德。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谈礼貌》。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习生字词
(2)字形指导:
b、五年级学生除了要注意字形的书写正确之外还要力求字形的美观,那么结合本课5个生字有4个是左右结构的字这一特点,我会提醒学生左右结构的字通常要注意做到左窄右宽,但是并不绝对,部首在右半边的通常是左宽右窄,再如本课的“纠”是左右等宽。
c学生明白了字形结构的特点之后再进行描红。
是巡视范写。
2、朗读课文,理清层次
(1)指名朗读课文,师相机正音。
(2)学生思考如何分段,每段各讲了什么内容。
(3)交流讨论:
总分总的结构;第1小节独自成段,由古训引出:
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3、4为第二段,由古至今的三个具体事例论述懂礼貌的重要性;第5小节为最后一段,总结全文,表明作者观点;
3、学习第1自然段,理解古训的意思
(1)自读第1小节,说说“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是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第1小节有现成的答案,学生不难找到。
)
(2)齐读古训及其意思,尝试背诵。
(学生将古训加以记忆,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而且有助于提高其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
(3)作者引用这句古训,想表达什么观点呢?
(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
2、课件出示第一小节的课文内容填空,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研读事例,懂得道理
1、岳飞问路的事例
(1)自读第2小节,了解岳飞问路的事情经过。
(2)指名读第二小节,注意语音语调,做到有感情朗读。
(在这里我会引导学生抓住“在马上吼道”“离蹬下马”“上前施礼”等提示语感受牛皋和岳飞不同的态度,从而推测出朗读牛皋的话时应是粗鲁的、较高的语调,而朗读岳飞的话时则应该是谦恭、温和的语调。
)
(3)学生自由练读。
(4)对于牛皋和岳飞这两人的言行,老人是什么反应呢?
a、由老人的不同反应,引出本文的第二句古训“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
b、讨论交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完成本课的第3个教学目标。
(5)在了解了这一事例的故事情节以及所揭示的道理之后,我会请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将第2小节内容再做一个呈现。
对于课本剧这样的活动,学生通常乐于参与。
使得学生在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增强了口语交际的能力。
2、小学生乘车的事例
(1)默读第3小节。
(2)设想,如果小学生没有及时道歉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
(3)学生在讨论中懂得“礼貌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
3、周总理理发的事例
(1)学生自读第4小节。
(2)请学生说说读完这个事例以后懂得了什么道理?
(学生不难找到答案“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
(3)齐读上面这句话,接着问学生“为什么周总理理发的事例让我们懂得这样的道理呢?
你可以从这段话中的哪些细节感受到呢?
”
(4)学生带着问题再读第4小节。
(6)相信经过此番交流反馈后,学生对于该事例揭示的道理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7)再次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
(三)以读代讲,总结全文
课文的第5小节总结了全文,也揭示了作者的观点。
由于学生通过前面的3个事例对于礼貌待人有何好处已经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所以最后一小节我不做过多的讲解,主要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
最终,感悟到懂礼貌会使生活更加美好,以达到本课的情感目标。
(四)拓展延伸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沟通课堂内外、沟
通听说读写。
书后习题3就是一个能很好地沟通听说读写的问题。
所以在学完全文后我会要求学生回想自己的生活实际中有哪些关于礼貌的事例,并和大家交流。
四、作业设计
1、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我将课后习题3的写作要求留作课后作业,这样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写作,效果可能会更好。
2、查阅资料,摘抄关于礼貌的名人名言或者俗语、谚语,并背诵。
(语文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光靠课堂积累是不够的,所以我要求学生自己查找相关名言并背诵,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
五、板书设计
20、谈礼貌
问路
乘车礼貌待人
理发
(我的板书紧紧围绕本课的三个事例,简洁明了地揭示了这篇说理文的主要观点:
礼貌待人。
)
篇四:
谈礼貌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谈礼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说理性的文章。
文章告诉我们:
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第五单元共有四篇课文。
这些课文都是写人的文章。
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情操等。
学习《谈礼貌》这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学生按照老师布置的先整体到部分的预习步骤进行预习。
整体预习即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提出疑难问题
说教学目标《新大纲》对高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是: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把读的主权还给学生,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读书。
”根据这些要求,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划出文章的中心句。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美好。
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让学生懂得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这一重难点的确定是根据教材编写特点决定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地读,分角色朗读、齐读、个别读等。
在读中感情,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从而养成从小学会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二、说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让学生懂得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这一重难点的确定是根据教材编写特点决定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地读,分角色朗读、齐读、个别读等。
在读中感情,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从而养成从小学会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作为本课的难点。
说理性文章的语言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准确、恰当,不拖泥带水。
这篇课文也是如此。
不过这篇课文的语言在拥有以上特点的同时,还鲜活、生动、有趣,读来感到亲切动人,如在眼前
三、说教法学法在选用教学方法时,我采用了合作探究、以读代讲、读中悟理、抓关键词语感受人物形象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紧紧抓住人物的态度、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结合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感悟作者用词造句准确、论证道理思路的清晰,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我将三课时授完第一课时,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学会本课生字词,划分段落,写出段意,整体感知课文,提出不懂的地方。
第二课时,进一步学习课文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第三课时,课外延伸,进行口语交际。
现在,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教学。
1.复习导入,朗读课文
前提测评是为学生的新旧知识的学习牵线搭桥,是调整学生心理状态,激发学习动机,树立学习信心的。
所以,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1、通过前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你上节课读懂了什么?
2、朗读课文3、作者是怎样跟我们谈礼貌的?
文中写了几个
小故事?
为什么要用这些小故事来跟我们谈礼貌?
2.精读课文,感悟礼貌
1、读书指导法
我让学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概括故事的小标题。
2、精读故事一:
问路
我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这个故事,师生评价。
然后幻灯出示以下思考题:
(1)岳飞和牛皋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2)如果你是那位老爷爷,你会怎么想?
(3)怎样读这个故事?
谁来试一试,并佩上动作来读读?
(4)两个人同样问路,为什么牛皋受到责骂?
而岳飞却得到耐心的指点呢?
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这一问题的设计,引起学生探讨问题的欲望,带着问题去读去想,突出了“一边读,一边想”这一重点。
我再抓住重难点的地方进行点拔。
如:
描写人物,一般抓住人物的什么来写?
(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学生很快就懂得这一段作者主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最后我再一次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明白故事道理。
这样,使学生的眼、耳、口、手、脑全方位受到训练,突破了这一故事的重难点,提高了阅读能力。
3、让学生小结学习方法:
读故事——明道理——悟写法。
4、按照以上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3、4自然段。
要求学生留下读书笔记,设计板书。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把学习的主权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只能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
5、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划出中心句。
齐读——个别读——再齐读——然后背诵
学生在读中明白了道理,重视读书,熟读成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规范学生的语言。
3.复习导入,朗读课文
在充分感受了礼貌待人的好处后,指导学生理解整篇文章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第四步,小结课文的写作手法,主要是引导学生感知总分总的构段方式,从不
同侧面不同角度选取典型事例的表达方法,先讲故事,后说道理的说理方式,并指名交流在我们身边发生的讲礼貌的小事,或课前搜集的古今中外名人讲礼貌的故事。
第五步,跨古跃今,交流礼貌,升华情感。
先交流课前搜集的古今中外对礼貌的经典谈论,然后创设情境,写出心中对于礼貌的精妙语言。
在交流与诵读中升华学生的情感。
4布置作业,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讲了个小故事,了谈礼貌的好处,像这样讲故事明道理的文章叫。
2、说说句子的意思,再抄写。
(1)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2)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3、口语交际。
小明到商店买钢笔,可是不认识去商店的路,于是,他去问路边的交警叔叔,他说。
这一作业的设计,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五.板书设计
篇五:
谈礼貌说课稿
《谈礼貌》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谈礼貌》是国标本六年制语文第十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一组课文主要反映如何正确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学生成长具有积极的指导价值。
这篇文章也不例外,它是一篇蕴涵着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说理性的文章,主旨明朗,语言浅近,结构严谨。
作者先引用传统的古训自然引出观点、然后列举了古人、普通人以及伟人以礼待人的典型事例。
告诉我们:
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这样一个道理。
二、说设计理念与思路
教育家王松舟曾经说过“语文是折射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一滴水珠,应该从这滴水珠中,使学生体悟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于己打好人生的底色,于国传承民族的精深。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
《谈礼貌》一课就是寓中华传统文化于阅读教材的经典文章,而且有很大的传统文化资源挖掘空间。
这与我校《课内与课外阅读与积累》课题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在教学中,我以文本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创造性地阅读感悟教材。
然后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渗透礼貌教育思想,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吸收民族文化精华,受到思想启迪,获得情操的陶冶,从而落实课程目标。
”
鉴于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挖掘中华民族礼仪文化资源,从而认识到“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情感目标:
凭借文本语文的材料,通过合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受到传统文化思想熏陶,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的道理。
让学生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拓展学生阅读和写作资源,使其受到传统文化思想熏陶,懂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性。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
1、采用创造性地阅读感悟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故在教学时,我力求以创造性阅读为主线,通过评读,演读,听读,默读等多元形式的读,充分挖掘和运用文本中的文字资源和情感因素,让学生充分接触语文材料,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在由读至说写的倾吐中发展语言,陶冶情操。
2、注重课内外资源的有机整合,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培养其灵活运用及驾驭文字资源的能力。
3、直观教学法,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拉近学生多种感官齐活动,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内化其情感体验。
说学法:
1、质疑激趣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因此教学伊始便引领学生循序锁定教学目标,即“究竟怎样礼貌待人?
礼貌待人又有哪些好处呢?
”这样不仅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的,而且激发了学生乐于主动探究的兴趣。
2、多元创造性阅读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抓住课文的精彩片段,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教学内容的独特感受,展开想象,并有机会渗透说话训练,击活学生的思维,使孩子们从内心强烈感受到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意义。
3、小组合作,模拟表演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下面谈谈对课文重点部分的教学构想。
(一)锁定目标激趣导入。
伴随着高山流水的优美旋律,引导学生感受礼仪之河源远流长的同时,产生“究竟怎样礼貌待人?
礼貌待人又有哪些好处呢?
”的疑问,既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的重点,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和阅读的兴趣,这样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入境演读感悟道理
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岳飞和牛皋问路采取的截然不同的方式后,引导学生想象表演,并借机组织说话训练,从而感悟到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达到语文教学工具型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
(三)联系生活深化道理
在学生感悟到礼貌可以减少矛盾这一道理后,引导其模仿作者列举生活中类似的事例,使学生在娓娓而谈中既培养了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又使其深刻感受到礼貌待人的重要意义。
(四)品词析句,感悟提升。
引导学生围绕深感不安深受感动两个词语感受总理的博大情怀后,进而以总理,我想对您说的说话训练强化学生对以礼待人重要性的认识。
(五)整合资源整体感知
共享搜集到的关于伟人的正反两方面事例的资源,让学生在对比中深刻感受到“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
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这一文章主旨。
”
(六)拓展延伸内外结合
除了书上这些古训、俗语外,古今中外还有许多文人墨客对礼貌有着精典的谈论,他们的精妙的语言成了名言,相信大家收集了不少,谁来交流一下?
(1)出示名言
(2)读一读
(3)展示自己创作的格言
(七)课后作业。
1、善积累的你摘抄你喜欢的有关礼貌的格言,名句,小故事等。
2、善写作的你选一个能礼貌待人好处的事例写下来。
3、善创新的你创作一首有关礼貌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