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 种群 单元测试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9972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4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科版 种群 单元测试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浙科版 种群 单元测试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浙科版 种群 单元测试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浙科版 种群 单元测试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浙科版 种群 单元测试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科版 种群 单元测试1.docx

《浙科版 种群 单元测试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科版 种群 单元测试1.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科版 种群 单元测试1.docx

浙科版种群单元测试1

种群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B.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能降为0

C.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相应的基因频率会不断提高,因此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A正确;

B、在持续选择的作用下,控制不利变异的基因频率有可能降低至0,B正确;

C、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都为50%,C正确;

D、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除了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还与突变、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等有关,D错误.

故选:

D.

2.请根据某生态系统中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曲线表示甲乙间为捕食关系,其中乙是被捕食者

B.在图中D点时,甲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在图中C点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

D.在图中A点时,甲种群的丰富度最高

【答案】B

【解析】曲线表示甲乙种群数量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而从最高点判断,甲的种群数量多,表示被捕食者,A错误;在图中D点时,甲种群数量大概处于K/2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正确;在图中C点时,甲种群的数量将增加,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C错误;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种群的个数,D错误。

【考点定位】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群的特征

【名师点睛】据图分析,甲乙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

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

a、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b、从变化趋势看,先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因此甲为被捕食者,乙为捕食者。

3.很多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会产生某些化学物质,用以抵御植食性动物的取食,如芥子油苷就是十字花科植物产生的,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对多数昆虫都是有毒的,但却能吸引菜粉蝶前来产卵,其幼虫(菜青虫)也以十字花科植物的茎叶为食。

由此无法推断出()

A.十字花科植物和菜粉蝶发生了共同进化

B.芥子油苷可以吸引菜青虫的天敌前来捕食

C.菜青虫能消除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

D.用芥子油苷人工诱杀雌性菜粉蝶,可降低种群出生率

【答案】B

【解析】十字花科植物与菜粉蝶之间相互选择、相互适应,发生了共同进化,A项正确;由题意不能得出芥子油苷可以吸引菜青虫的天敌前来捕食,B项错误;菜青虫能以十字花科植物的茎叶为食,说明菜青虫能消除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C项正确;用芥子油苷诱杀雌性菜粉蝶从而破坏其性别比例,可以降低种群出生率,D项正确。

【考点定位】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4.下图表示在鱼塘中饲养鲤鱼

时,鲤鱼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鲤鱼的数量为k,则在t1时鲤鱼的数量为k/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在t1~t2时,该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在t0~t2时间内,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时,增长速率是逐渐增大的,A项错误;种群数量为k时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为k/2时增长速率最快,B项正确;根据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可知,捕鱼的最佳时刻是超过k/2时,即捕捞至k/2,因为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可使鱼群获得持续快速增长,C项错误;在t1~t2时间内,该鱼的种群增长速率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然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D项错误。

【考点定位】种群的数量变化

【名师点睛】1.种群数量增长的“J”形曲线和“S”形曲线

项目

“J”形曲线

“S”形曲线

增长模型

前提条件

理想状态:

资源无限、空间无限、不受其他生物制约

现实状态:

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受其他生物制约

K值有无

无K值

有K值

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曲线形成原因

无种内斗争,缺少天敌

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多

联系

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因环境阻力大小不同,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不同

2.种群增长曲线的应用

(1)K值的应用:

①野生生物资源保护:

保护野生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小环境阻力,增大K值。

②有害生物的防治:

增大环境阻力(如为防鼠害而封锁粮食、清除生活垃圾、保护鼠的天敌等),降低K值。

(2)K/2值的应用:

①资源开发与利用:

种群数量达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再生能力最强——把握K/2值处黄金开发点,维持被开发资源的种群数量在K/2值处,可实现“既有较大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长”,从而不影响种群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②有害生物防治:

务必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严防达K/2值处(若达K/2值处,可导致该有害生物成灾)。

5.下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与b点相比,e点的环境容纳量不变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影响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最强烈的的外源性因素是气候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从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看,O点到b点所对应的时间段,种群的增长大致呈“S“型,a点的数量大约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此时蝗虫种群有最快的增长速率,故防治时间应在a点之前,A正确;与b点相比,e点采用生物防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下降,B错误;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后,蝗虫种群内的雌雄比例失调,导致种群内出生率下降,可防止种群增长至c点,C正确;影响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最强烈的的外源性因素是气候,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6.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

B.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率和迁出

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

D.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c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A错误;任何种群均由出生率和死亡率,B错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年龄组成,一个种群幼年个体比例大,种群数量将增加,反之,种群数量将会减少,C正确;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c种群密度也达到最大并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特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7.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下图所示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的个体数)。

下列关于该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9月份种群出生率一定不是0

B.这段时间内,该种群的数量一定保持相对稳定

C.该种群数量受气候、食物、行为调节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D.种群密度越大,传染病对该种群数量增加的抑制作用也越强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未成熟个体从2月底到6月逐渐增多,从6月到12月逐渐减少至12月变为0,而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因此该种群出生时间大概为2月底到6月,到12月都成熟,则9月份出生率可能为0,故A错误;种群的数量2月底到6月逐渐增多,从6月到12月逐渐减少,故B错误;行为调节是内源性因素,故C错误;传染病的病原体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是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则种群密度越大,抑制增长的作用力也就越强,故D正确。

【考点定位】种群数量的变化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8.黄鼠是我国北方农田和草原的重要害鼠,对农作物危害严重。

某研究机构对其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

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

事实上黄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由此得出的推测正确的是()

A.该草地黄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288只/hm2

B.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低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黄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1∶1

D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m2有3.6个洞口,且不考虑重捕更难的因素,则洞口数与黄鼠数的比例关系为2.5∶1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可知,该区域内黄鼠的数量为:

32×36÷4=288,由于样方面积是2hm2,因此种群密度为144只/hm2,故A错误;若黄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说明第二次捕获的数量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导致结果偏高,故B错误;根据表中数据可知,♀/♂=32:

36=8:

9,故C错误;根据种群密度144只/hm2可知,100m2中有1.44个黄鼠,因此洞口数:

黄鼠数=3.6:

1.44=2.5:

1,故D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9.下图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

B.19.8℃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

C.24.8℃条件下第5天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33.6℃条件下种群数量将维持在K值恒定不变

【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不同的温度下,该藻类的环境容纳量不同,所以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A项正确;在三条曲线中,19.8℃条件下环境中所容纳的最大个体数是最小的,所以在19.8℃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B项正确;24.8℃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大为400,当个体数量为K/2时,即第5天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项正确;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会随环境变化而变化而不是恒定不变的,所以当外界温度为33.6℃条件下,种群数量最终会围绕K值上下波动,D项错误。

【考点定位】种群数量的变化

10.生命系统有许多结构层次,下列选项中属于种群层次的是

A.洞庭湖湿地的所有生物

B.广东和广西境内的全部猕猴

C.一块稻田中所有蝗虫的卵、幼虫和成虫

D.一个蜂箱中全部的工蜂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形成种群。

A错误,洞庭湖湿地的所有生物,种类很多,属于群落结构层次;B错误,广东和广西境内的全部猕猴,不在同一区域,不能成为一个种群;C正确,一块稻田中所有蝗虫的卵、幼虫和成虫,包括了蝗虫的全部个体,是种群;D错误,一个蜂箱中全部的工蜂,没有将蜜蜂的全部个体都包含进来,不能构成种群。

考点:

本题考查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11.通过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的种群增长速率[增长速率=(出生率-死亡率)/时间]1~7年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下列对该鸟种群的描述正确的是()

年份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第6年

第7年

增长速率

0.66

1.24

2.81

3.67

2.94

1.65

0.03

A.种群增长受种群密度的制约

B.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

C.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D.第3~4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

【答案】A

【解析】种群增长到一定程度会受到种群密度的制约,故A正确。

由表格分析可知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应是“S”型曲线,故B错误。

种群的年龄组成应是增长型,故C错误。

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在种群数量最多的时期,即第7年,故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数据分析能力。

【名师点睛】易错辨析:

比较“J”型和“S”型曲线

12.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实际值

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

【答案】B

【解析】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最关键是随机取样,A正确;调查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B错误;标志重捕法是对种群密度的估算,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C正确;根据公式:

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个体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中标志个体数,解得该鹿群个体数约有(M×n)÷m只,D正确。

【考点定位】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13.

①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该先滴待测菌液,再盖盖玻片

②真核细胞核膜上有多种酶,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③内质网是由单层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

④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⑤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引流

⑥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也会溶解细胞自身的结构

A.④⑤⑥B.②③⑤C.①②⑤D.①②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先将盖片盖住计数室,再从盖玻片的下边缘滴入待测菌液,①错误;真核细胞的核膜上附着有多种酶,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②正确;内质网是由单层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③正确;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④错误;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引液体在盖玻片下移动,使植物细胞完全浸在液体中,即引流,⑤正确;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会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或病菌,但不会溶解细胞自身的结构,⑥错误。

综上所述,供选答案组合,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生物膜系统的功能、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学说、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4.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入活酵母菌若干,抽样镜检,视野下如图1所示(图中小点代表酵母菌).将容器放在适宜温度下恒温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视野下如图2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增加200倍左右

B.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可以用标记重捕法

C.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D.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是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

A、如图所示,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后酵母菌种群数量是培养前的2倍,即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增加200倍左右,A正确;

B、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的方法是抽样检测法,B错误;

C、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以及相邻方格线上的菌体,C错误;

D、该实验不能得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K值,D错误.

故选:

A.

考点: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15.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C.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D.广州人口在春运期间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①②

【答案】D

【解析】种群密度取决于迁入率、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而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所以分析图中①是死亡率,②是出生率,③是性别比例,④是年龄组成。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性别比例,A正确。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B正确。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正确。

广州人口在春运期间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迁入率和迁出率,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种群特征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16.某一小岛上的野兔原种种群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部分个体分别迁移到了两个其他的小岛上。

如图表示野兔原种进化的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物种1与新物种2可能是同一物种

B.由野兔原种形成新物种显示了物种形成的一种方式,即经过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

C.图中X、Y分别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Z仅表示自然选择过程

D.在新物种形成的过程中一定存在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答案】C

【解析】新物种1与新物种2可能是同一物种,也可能不是同一物种,A项正确;图中显示了经过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的方式,B项正确;种群产生不同性状是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结果,有利性状个体保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X、Y分别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Z表示若干次突变和基因重组,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最终产生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C项错误;在新物种形成的过程中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D项正确。

【考点定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7.某学生进行探究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利用血细胞计数板(每小格高度为0.1mm,面积为1/400mm2)进行计数。

甲图是实验过程中某一天的显微镜镜检结果,乙图是7天内根据镜检绘制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酵母菌数量过多,不需稀释后再计数

B.乙图中第4~7d酵母菌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相同条件下再次实验,酵母菌种群数量的K值基本不变

D.酵母菌自身代谢产物如CO2也会影响实验数据

【答案】B

【解析】A.甲图所示血细胞计数板内酵母菌数目清晰,无需加水稀释,A正确;B.乙图中第4~7d酵母菌的数量不变,出生率等于死亡率,B错误;C.相同条件下再次实验,酵母菌种群数量的K值基本不变,因为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数量的K值基本不变,C正确;D.酵母菌自身代谢产物如CO2可改变培养液的pH,也会影响实验数据,D正确。

【考点定位】种群数量的统计

18.2008年,在重庆武隆某地下洞穴的水体中发现了一种数量少、眼睛退化的“盲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B.种群密度是限制盲鱼种群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

C.洞内水体中溶解氧的增加将提高盲鱼种群的K值

D.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生物多样性间接使用价值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是由于黑暗环境的诱导,黑暗的环境起了选择作用,故A错误;

B、影响种群密度的生态是多方面的,包括非生物因素中的光、温度、水等,以及生物因素中种内斗争和互助、种间的互利共生、竞争、寄生、捕食等,在不同地域和时间影响种群数量的关键因素是不同的,故B错误;

C、种群数量的K值取决于种群生存环境,水体中溶解氧的增加对鱼类的生存有利,故C正确;

D、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是指其生态价值,作为科研材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故D错误.

故选:

C.

19.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

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

C.甲的引进可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生态系统

【答案】C

【解析】A.题中只说在五年内,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且甲种群数量受到环境资源的制约,不属于“J”型增长,A错误;B.因为甲的引进已经导致土著食草鱼类数量的减少,说明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捕食物种甲,投放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抑制甲的蔓延,B错误;C.甲的引进后,甲的种群密度越来越大,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小,已经影响了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C正确;D.生态系统包括该区域内所有的生物和气生存的环境,包括所有生物、底泥、水及阳光等因素,D错误。

【考点定位】种群的数量变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名师点睛】由题可知,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所以影响了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河流生态系统包括该区域的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

20.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

1左右,其性别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

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

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产生较多的雌鳄。

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A.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影响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C.维持正常生命活动,调节内环境的稳态

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

【答案】B

【解析】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这说明“轰”的声音属于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产生较多的雌鳄,据此说明,这一物理信息与繁衍有关。

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能够影响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二、综合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共40分)

21.图1表示某草场上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对该草场的丙种群进行生态研究时绘制出的丙种群λ值的变化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t3时甲和乙种群的年龄组成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2中15~20年间,丙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_。

(3)乙、丙两种群,种群密度最大分别在________时、________年时。

(4)若该草场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演替。

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稳定型增长型

(2)衰退型

(3)t510年

(4)次生自动调节负反馈调节

【解析】

试题分析:

(1)在t3时间内,甲种群增长率为0,属于稳定型,而乙种群在该点,种群增长率在增加,其年龄组成类型是增长型。

(2)图2中15~20年间,λ<1,种群数量少于年前种群数量,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3)图2中甲乙两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最后为0,呈S型曲线,乙种群密度最大的时间点为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即t5.种群密度最大时,种群数量保持不变,此时λ=1,因此为第10年。

(4)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则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考点:

种群的数量变动

22.((7分)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