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同理心沟通》整理笔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0749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4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课《同理心沟通》整理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微课《同理心沟通》整理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微课《同理心沟通》整理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微课《同理心沟通》整理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微课《同理心沟通》整理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课《同理心沟通》整理笔记.docx

《微课《同理心沟通》整理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课《同理心沟通》整理笔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课《同理心沟通》整理笔记.docx

微课《同理心沟通》整理笔记

同理心沟通——课堂笔记

同理心属于沟通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沟通的最高境界。

同理心在应用的过程中,也会关联到非暴力沟通、情商的修炼以及九型人格等话题。

同理心,根据其定义来看“同理心(Empathy),又叫做换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即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在我们应用同理心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重要的还是在于我们要如何去揣摩他人的心理、情绪和感受,进而我们做出什么样的行为来达到一种理想的沟通效果,这才是我们学习同理心的目的所在。

那么,同理心和情商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二者之间的联系又是如何呢

情商的修炼,在以往的微课中都有讨论涉及过,其中以《如何对待资深但不服从管理的下属》为例,看这其中,周瑜是如何对待东吴三朝元老程普的,又是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矛盾,从而化干戈为玉帛,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案例中,周瑜在升职为东吴大都督之后,首次点卯,发现老程普未到,并且之前并没有告知,只让其儿子代为转告,称病不能亲至。

情商,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给出的定义中包含了五个方面:

一、了解自己的情绪;二、处理自己的情绪;三、了解他人的情绪;四、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五、自我激励。

同理心本身的所属范畴在了解他人的情绪,在应用同理心的过程中,设身处地心理换位,进而做出相应的行为,把我分寸和尺度,能够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中国古代的先贤也曾说过类似的话。

老子在《道德经》一文中曾说到: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如果将这个和丹尼尔戈尔曼的定义相对应的话则是:

知人者智——了解他人的情绪;

自知者明——了解自己的情绪;

胜人者有力——胜人-驾驭良好的人际关系;

自胜者强——自胜,短期处理自己的情绪,长期则是自我激励;

同理心,在实际应用中有这么多的益处,那么关于同理心,我们要怎么促进自己去养成呢

人类之中,从我们出生开始,大家彼此的差异并不大,因为基因对于我们的影响只是一部分,而幼年的早期的环境对我们同理心的养成至关重要。

美国的研究表明:

同理心的养成跟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

固而由此可以看出,同理心和非暴力沟通之间的紧密的联系。

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的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

非暴力沟通,在使用的过程中,一般按照四个步骤来进行:

观察——>感受——>需求——>请求/诉求。

如果父母对孩子在互动的过程中使用的是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这种情况下,孩子更加能够感同身受并且体味到对方的情绪,从而无形中慢慢影响塑造了孩子的同理心的养成。

举例来说:

母亲在看到孩子房间异常的杂乱,袜子乱扔乱放,床头、电视机等地方都有(此为观察)。

因此母亲感到不太舒服,不是很高兴(此为感受)。

母亲更加希望看到的是整洁的环境,希望整整齐齐的摆放着(此为需求)。

所以母亲对孩子说“孩子,把穿完的袜子收拾好,放到洗衣机里好吗”(此为请求)。

如果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孩子会清晰地感知到母亲的行为对自己的心理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和感受,所以,久而久之之后,在不断地互动和相互的影响中,孩子的同理心就会愈来愈清晰。

那么,同时思考另外一个问题。

非暴力沟通,对应的也就是暴力沟通。

在这么一个案例中,如果用暴力沟通,我们又是利用何种方式进行的呢暴力沟通的第一步不是观察,而是直接的评论,之后也没有提出自己的需求也没说明自己的请求,直接跳转到命令的模式。

比如说:

“小兔崽子,你的房间太乱了,简直就是猪窝了,赶紧给我收拾好了,不然晚上没有你饭吃,饿死你,哼!

在非暴力沟通的过程中,一再需要强调的是注重观察而不是评论,要加重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让人们和自己产生情感上的链接,最后是请求。

请求表达出来的是尊重和对他人的理解。

同理心在沟通的过程中,如果想让对方接受你的事儿,先得让对方接受你的人。

观察是客观的,感受和需求以及诉求所表达出来的情感都是理解、尊重和平等的。

所以,如果应用的是暴力沟通,很容易让对方产生逆反和抵触的情绪,从而很难和你产生情感上的链接。

依旧以上述例子来说,母亲使用暴力沟通的时候,不仅不能对孩子的情商和同理心的养成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而且会造成异常可怕的消极负面的影响。

因为在孩子的角度看来,自己的能力不足,如果因为做错了事情而导致自己失去了食物的来源,自己的内心一定会感到异常的恐惧和害怕,甚至是濒临死亡的感受。

如果真的父母在沟通的过程中使用的是暴力沟通的方式,极有可能在孩子的内心产生这么一个声音“完蛋了,早晚都要因为这样被爸妈收拾了,怎么办……”,如此下去之后,孩子肯定会有自暴自弃的情绪滋生。

人的性格,先天条件只是占据了很少的一部分,后天的养成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而后天中,很大一部分又取决于童年的成长的环境中外界事件对自己的刺激,尤其是来自父母的刺激。

这样的话,在性格和同理心塑造的最为关键的时期,受到了这样的待遇,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和性格以及同理心都是极其不利的,很容促使孩子发展成自我、不顾及他人感受等性格的养成。

由于每个人的同理心由于受到先天环境的影响,我们每个人的资质是不一样的,我们的起点也是不一样的。

性格的不一样,所以在修炼同理心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学习的进度也是不同的。

例如九型人格中的2号、6号、9号情感会比较关注别人,自然同理心也就更加容易修炼。

而5号、7号、8号则会弱很多,沟通过程中很少注意到他人的情感。

因为每一个性格的形成都和他所处的原生家庭和幼年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之后的情感历练中,所开始的起点表达出来的状态也是不尽相同的。

虽然起点可能不一样,但是同理心是可以修炼的,所以情商自然也是可以修炼的,而且情商的修炼需要我们花上一生的时间来进行。

在中国古代的造字之中,有一个字“化”,是由两个相互中心对称的人字组成的。

在修炼同理心的过程中,可以先从解析这个“化”字开始。

开篇提到的案例——三国时期的周瑜和程普之中,看看周瑜是如何使用同理心又是如何表现出自己的情商的修炼的。

由于程普在自己点卯之时未亲至甚至提前没有通知,这个时候,外界环境的刺激会导致周瑜产生一种生气、愤怒等情绪。

如果这种愤怒不加以调试和抒发,极有可能会陷入这么一个困境——被情绪左右的我们是不讲道理的,这个时候,可能会出现这么一幕,重罚程普甚至直接军法处死,但这种后果却是不堪设想的。

如果我们用非暴力沟通来尝试分析一下这个事情的话,周瑜托人带话给程普“老将军,今天是我升任大都督第一天,结果,首次点卯你就没到(观察)。

老将军,你这么做,而且之前也未说明,这让我很不高兴(感受)。

老将军,我渴望得到你的尊重(需求),所以,明天点卯的时候,希望你可以准时到场(请求)。

”按照这个步骤进行的时候,我们可能未必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事实证明也是,周瑜反向使用了非暴力沟通,周瑜站到了老程普的角度,设身处地心理换位,带入老程普的角色进行了考虑。

“你一个毛头小子文弱书生,年级轻轻就当上了大都督,我,三朝元老,功勋卓着,为江东立下了汗马功劳,竟然给你打下手,只是副都督(观察)。

我很不服气,也很不平衡,凭什么呀(感受)。

我渴望得到你的尊重,并且,主公将这么重要的职位给你了,你到底能否挑起这个大梁,担起这个重任,有没有这个本事坐上这个位子(需求)!

希望你能让我看到我想要的(请求)。

因而,在这个事件中,周瑜非常聪明地使用了同理心,也很灵活地逆向应用了非暴力沟通,直接满足了程普的这两点需求。

第一,和程咨说“回去告知令尊,待我料理完毕,当即前往探望”(满足了程普的尊严和尊重);第二,周瑜法纪威严调兵有方,众将无不心悦诚服(展现自己的能力)。

态度示弱专业示强,周瑜从更高地层次上使用了非暴力沟通,并加上了同理心的沟通技巧,比单纯的使用非暴力沟通效果更好。

然而周瑜应对外界的刺激的本能反应却是“好你个老程普,为老不尊,给脸不要脸是不是,我才是大都督,胳膊拧不过大腿,你算什么,给我走着瞧”,在这种情绪的刺激下,无论怎么劝诫周瑜理性还是三思,都是不现实的,所以周瑜自己也很好地管理了自己的情绪。

在案例中,周瑜先是处理了自己的心情,之后察觉到并处理了老程普的心情,接着又处理了相关的事情。

因而在处理心情,进行情绪管理的过程中,周瑜用到了“化”字。

困扰我们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看待事情的观点。

换个角度看问题,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相同的问题,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和答案,观点改变从而行为改变,想得开才能放得下,从而找出正确的解决办法。

同理心的本质也即是换个角度看问题。

从程普的角度看,的确是不服气,心里自然很多不平衡。

凡事求诸己,再由周瑜的角度进行分析“我年纪轻轻已身居要职,程普三朝元老功勋卓着却在我之下,心里不平衡在所难免。

而且我自任职以来,一直忙于军务,未曾亲临府上探望,的确有所不妥。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初来乍到,未曾展露自己的才华,程普将军固在此设局,我若将这件事情处理好了,消磨二人之间不合不在话下,而且也可以提升我在军中的威望,一石二鸟,何不为也”。

相信想到此处,周瑜心中的愤怒自然也就慢慢平息了。

从上所看,同理心和非暴力沟通之间的结合使用所能起到的效果也是很显着的,而且很重要的一点也是在于如何化解自己情绪。

说到同理心,必然提起的是沟通的两层境界:

黄金定律和白金定律。

黄金定律——你想怎样被对待你就怎样对待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白金定律——用别人喜欢的方式对待他人(人所欲施予人)

试利用同理心分析以下案例。

案例一:

总经理和你(行政经理)反映说最近一段时间公司的风气不太好,让行政部门好好进行整顿。

如果此时你这么说“总经理,我们立刻执行,马上进行整顿。

”试分许其中的不妥之处。

分析:

首先不着急猜想,同理心忌讳猜测,猜不准的时候则会影响判断。

沟通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原则:

要描述而不要评论。

“风气不太好”这个不是描述而是评论,所以这个情况下,利用同理心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搜集更多的信息,要探知要倾听。

因此,要追问一句“总经理,您所说的公司风气不太好具体是指什么,能不能举个例子”,这样的话,当总经理描述出具体的事实之后,作为行政经理的你才能对症下药,想出具体的针对性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风气不良的问题。

否则的话,极有可能就出事了,因为你猜到的和总经理看到的可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无法针对现象做出对应的行为,会错了意,自然解决不了正确的事情。

比如你以为是办公室迟到早退现象比较严重,想进行有关的整顿,但总经理看到的可能是上班时间吃早点或者办公区域抽烟。

这样,当下次总经理看到相同的现象依旧存在之后,第一反应就是你的不作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将自己的话当耳旁风。

我们既做了努力,却也因会错了意而吃力不讨好,得不偿失。

所以,在我们听到这样的评论之后,一定要明确引发此种评论的现象是什么,针对现象做自己该做的事,才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不至于做出无用功。

案例二:

总经理因为下周一市领导要来公司视察,总经理不放心,他带着作为行政经理的你把下周一市领导要走的路线先参观一下,看看还有没有什么细节需要完善和改进。

当总经理和你走到某一处走廊的拐角处,透过玻璃发现远处有一堆施工材料,一片狼藉乱七八糟。

总经理生气地和你说“下周一市领导就要过来视察,如果让领导看到这一幕,领导对我们公司的项目会产生什么样子的印象和想法,多乱啊,我一再强调细节细节,这些就是细节。

你马上把这些施工材料马上处理了”。

如果你听了总经理的指示之后,你应当怎么办呢

分析:

如果你将这堆材料立马找人处理了,转移到了其他的地方,你有没有想到,这么做会产生什么样子的后果

这个施工材料所要关联到的项目,可能比下周一市领导的视察还要重要。

如果真的因为转移了这堆材料而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这就是拆了东墙补西墙,显然不是明智的做法。

所以,我们联想到“人所欲施予人”,欲,即是需求,找到总经理的需求是什么,在满足需求之后,也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因而,在沟通当中要切记:

对方的要求未必是对方的需求。

总经理的要求是将这批材料转移走,然而总经理真正的需求则是在市领导视察的时候不要看到这些杂乱无章的材料,不让其感到有碍观瞻。

所以我们的解决方案则是沿着这个方向去进行的,进行遮挡或者改换一下视察路线,绕过这一段施工的地方,这才是理想的解决方案,也满足了人所欲施予人的原则。

案例三:

年龄不大的女儿和自己的小伙伴晚上外出玩,玩的太过于尽兴以至于过了约定的时间依旧未归家,直到晚上11点才回家,因此,老爸勃然大怒“都几点了啊,你还有脸回来啊,太不像话了!

分析:

女儿解读到老爸的情绪则是愤怒,如果此时女儿的性格中有些自我,如果正处于叛逆期,一定是话不投机,夺门而出,最后不欢而散。

然而,老爸内心真正的情绪其实不是愤怒,而是浓浓的担忧和满满的不放心。

可是,这却是一个孩子很难去体会到的。

如果此时女儿的心智可以成熟理性一些,了解到了老爸的这些情绪,感受到老爸对自己的关爱,相信此时二者之间便不会针锋相对,重归于好。

在这一点上,为什么老爸对女儿的担心关爱却是以一种愤怒近乎歇斯底里的方式表达出来呢因为无论是语气还是神情抑或是动作,都的的确确满足一个人愤怒的表现。

追根究底,在我们中国几千年传统的文化当中,父亲在自己的孩子面前更多地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成人的尊严,也是这种成人的尊严,让自己在孩子面前居高临下。

男人是强大的,作为父亲,很难坦诚地表明自己的心情和内心的真实想法。

这恰恰就是一个误区,自己不会去表达出来,孩子不能解读出来,最终相看两厌,导致暴力沟通的行为和结果的产生,如果此时利用的是非暴力沟通的做法,则又是另一种结果。

“孩子,你看看时间现在是11点了,我们说好了9点回来,你回来的这么晚,我很担心你。

而且你还这么小,万一出点什么事情怎么办,你想过爸爸的感受没有。

所以,下次出去的时候,一定要在我们约定的时间之前回来好么,让爸爸可以安心的在家里等你”。

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沟通之后,相信孩子也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体会到父亲对自己的感情,并且下次一定会按时回家。

同时,也更加方便父亲和孩子之间以后遇到问题时候的交流。

沟通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居高临下的姿态,但是非暴力沟通提倡的却是一种平等、尊重、坦诚、和谐的理念。

在同理心方面,可以先加强自己的倾听能力的提升,知道自己在倾听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从而了解对方的需求,在满足对方的需求之后,达到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同理心遵循着“人所欲施于人”的原则,所以同理心与九型人格之间便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了。

九型人格之中,每种性格都呼吸着不同的精神氧气,人与人之间,内心的渴望是不一样的,因而同理心一定要遵循性格以及不同的风格。

以九型人格中的1号——完美型来举例。

请看下面的案例:

你已经结婚了,你婚姻中的另一半是某慈善机构的创始人,他是个完美型的人。

近期,他打算筹备一次场面隆重的现场募捐大会,初步定在明天,会议的地点、时间要通过秘书打电话给机构会员。

因此,今天晚上他在起草一篇电话记录稿,稿件的内容已经全部完善,再由秘书通知机构会员。

可是他已经是七易其稿,却依旧感到不满意,总觉得有些缺憾,措辞的影响力和渲染力不够。

但此时时间已近午夜,按照这个势头下去,估计到凌晨也不一定能让他满意。

此时,作为他另一半的你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知道他钻了牛角尖,你要如何去劝说他放下手中的工作去休息呢

分析:

“老公,你的这篇稿子已经非常好了”,这个等于没说,因为他是1号而自己不是,你说好,你的标准在他的眼里什么都不是,所以这句话没有任何的劝服力。

而且可怕的是,他是追求完美的人,你此时说的话却是让他放弃完美,你与他的价值观产生了对抗,极有可能造成冲突。

“老公,这篇稿子如果再改,肯定可以改得更好”,这才是他想要听到的,也是符合他性格追求的话语。

因此,我们说同理心,用对方喜欢的方式去和对方进行沟通。

你追求完美,我满足你,让你去追求。

同时,自己要明白,一个人的行为在失去了分寸之后,一定是因小失大,一定是小完美和大完美发生了冲突。

此刻,小完美是那篇电话记录稿,只是明天打电话时候的一个提纲而已;大完美是明天在现场的大会上,你作为这个慈善机构的创始人,你的形象和现场号召力等才是最重要的。

接下来继续劝解“但是,老公你有没有想到,如果因为今天改稿子,一改再改,一直拖到很晚甚至通宵。

因为今天的休息不足而导致明天你在隆重的现场大会上的发挥受到了影响,状态和形象不好,这样给与会嘉宾所造成影响和印象,一定是你所不想见到的吧”。

说完这句话之后,相信他会从失去理智到回归理性,仔细思考你说的话,衡量得失。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被别人说服,每个人都是被自己所说服的。

所以,刚刚说服你老公的,是他自己的价值观。

他追求完美,但是当小完美和大完美都清晰地呈现在他眼前的时候,他自然会回归理性,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也就会追求自己最理想的那个大完美了。

参考案例——《触龙说赵太后》

说了这么多,那么同理心要怎么去进行评测,有哪些方式方法呢

同理心的最高境界便是既处理心情又处理事情,为HH的方式;低一等,只处理心情,为H的方式;再低一等,只处理事情,为L的方式;最后一等,不仅不处理事情,还打击心情,为LL的方式。

对应的几种表现则为:

HH:

1、心领神会,心心相印,心有灵犀一点通

2、默契

3、知己

4、不苦的良药

5、一针见血,恍然大悟

6、超乎想像的服务

H:

1、反馈出最明显的感受

2、回应

3、倾听

4、认同

5、提供良好的服务

L:

1、指出问题

2、给予警告或“苦口良药”

3、仅表抱歉

4、盲目照做

5、盲目安抚

LL:

1、批评,指责,抱怨

2、冷嘲热讽,取笑发话者

3、否定与挑剔其见解

4、制止对方说话

5、找借口,自我辩解

6、完全忽视发话者

我们成人,有时候太过于理性,所以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往往都是直接处理事情,从而忽略了处理心情这一方面。

但只是处理事情是没有效果的,因为如果想让对方接受你的事,先让对方接受你的人。

你没有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没有打开他人的心扉你处理事情时所说的话都是在做无用功。

可以参考以下案例进行同理心的训练,看看每个方式对应的话语是哪些。

同理心训练

(一)

案例一:

有人叫了你一声。

LL:

你谁啊/或者完全忽视他

L:

干嘛呢/有事么

H:

上去热情拥抱/热情地回应

HH:

热情地回应,主动询问有什么事情

案例二:

交谈中,对方一再看表。

(两人商讨方案)

LL:

有什么好看的,又不是什么名表(不屑的表情和语气)

L:

别看了,谈我们的事情啊(有点不耐烦了)

H:

那我们抓紧时间,我们统一一下意见

HH:

你是有什么急事么,那这样吧,今天先到这儿,明天上午10点你有空么,那时候我有空,我们最后统一一下想法,然后再落实了。

案例三:

老兄,刹车没问题吧(高速行驶途中,时速160了)

LL:

怕死别坐我车啊

L:

别紧张没事儿的

H:

是不是我开的快了一些了啊,那我慢点儿

HH:

我开快了是么,那我慢点儿。

说完就不加油了,把脚从油门踏板上移开

案例四:

你们的东西怎么这么贵(柜台店员)

LL:

买不起别买,地摊货便宜,去那儿看去

L:

一分钱一分货,我们质量好/对不起,我们店里就是这么贵的

H:

这位先生,您真的很有眼光,这是我们昨天刚到的新品

HH:

这位先生,您真的很有眼光,这是我们昨天刚到的新品,很多客人见到这个都会和您有同样的感觉,但是一般经过我们的介绍之后,大家都会有物超所值的感觉,您是否介意我们耽误您3-5分钟的时间,让我们为您介绍一下这款产品的详细信息

案例五:

客人提出用潘婷的洗发水,不要海飞丝(你是酒店的服务员)

LL:

就只有这个牌子的,爱用不用,不用没有别的

L:

实在是不好意思了,我们只有这个牌子的了

H:

先生,您习惯用潘婷是么

HH:

先生,您习惯用潘婷是么,您稍等,我去前台找找,看看有没有潘婷(看完了没有,可以向客人说明,表示歉意;如果有,看一下保质期,给客人放到房间里就可以,其他的不必做,以免画蛇添足,适得其反)

案例六:

下属无法按时完成任务(你是主管,下派任务)

LL:

做不完直接走人,别在这儿待着,这都干不完,干嘛吃的

L:

这是任务必须完成,我只看结果

H:

我知道任务可能有挑战,就因为有挑战,我才交给你

HH:

我知道任务可能有挑战,就因为有挑战,我才交给你。

如果有遇到什么需要支持的地方,我给你最大的权限去给予支持,让其他人去协助你完成工作

案例七:

顾客怒气冲冲地打来投诉电话,把你大骂一通(你是客服人员)

LL:

直接挂断/对骂/

L:

仅表道歉,我们产品就是这样了

H:

非常抱歉,没想到给您带来了这么多不便

HH:

非常抱歉,没想到给您带来了这么多不便,您放心,我马上安排相关的人员给你进行处理,如果有其他的问题,您可以随时向我说明

同理心训练

(二)

案例一:

领导吸烟视察,烟刚刚点上,前方就是禁烟区,领导没有看见标识牌,就往里走,你作为陪同人员,如何利用HH的方式来进行处理

HH:

领导,视察不着急,咱们抽完这根烟也来的及。

(领导听完这个之后,以领导的悟性,会明白你的意思,而且醒目的标志牌也在,故而也就把烟自己掐了)

误区:

有时候我们自认为很客气很委婉的话语或者方式,但是也可能会对他人的情感或者情绪造成伤害,尤其是面对领导的时候。

案例二:

吃海鲜的时候,领导误喝了洗手水,你作为下属,如何用HH的方式来进行处理

HH:

(不能让领导知道这是洗手水,不能让领导再喝第二口)借助服务员,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儿。

出去,离席,到外面找服务员,和服务员嘱咐,在上菜的时候,借机将洗手水撤掉,同时,提醒服务员,以后再上洗手水的时候,提示客人这是洗手水。

(时间久了之后,你的领导会发现这个洗手水的用途,并能够回忆起自己第一次误喝的时候,是你帮他解了围,避免了他出丑的场景的出现,自然会想起你所做的事情,领会到你的良苦用心。

之后,他会把信任和欣赏交给你。

演示:

同理心在生活中的应用(夫妻二人)

第一张图片里面,两人针锋相对,不是处理心情和事情,而是打击心情,最后,反身相击。

如果婚姻中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家都没有调试,都没有使用同理心,而每次都是这种场景一次次重演,最终的结局有可能是婚姻的破裂。

第二张图片里面,蓝色部分老公的每一句话都是应用了同理心来处理心情和事情,非常的精准有效,因此,同样的场景,不同的话语,利用同理心沟通,化干戈为玉帛,夫妻生活和谐美满。

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工作当中也好,在生活当中也罢,同理心无处不在,我们是需要不断地去训练,遇到任何一种情境一种场合,我们怎么既处理心情,又处理事情,才能尽善尽美,尽如人意。

视频案例——《沉默的证人》陈俊威VS敲诈嫌疑犯

主线:

嫌疑人对他妻子深深的爱

“这是你最喜欢的龙井”

“那一年,你就休息了一天,那一天是你们的结婚纪念日”

“和你们的爱情相比,那个王子王妃的故事简直索然无味”

“顺便说一句,你妻子的医疗赔偿官司下个月就要开庭了,优宠公司逃脱不了它应负的法律责任”

视频中的种种都表明了,同理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在使用同理心的过程中,在表达尊重和平等的前提下,无声无息地解读了对方的心理,达到沟通的理想化的效果。

作为主管领导的我们,对于下属的情况应该是门儿清,下属的家庭状况,个人状况等等。

只有熟知了之后,我们才可以成功地运用同理心,感同身受,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良言一句三冬暖,这种情况下,相信你会立刻就打开下属的心扉,之后无论谈什么都会进行得很愉快。

同理心的沟通,说了这么多,在简化之后可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解:

了解。

二意:

善解人意;诚意。

三个复述:

复述事实经过;复述对方情感;复述自己情感。

三个说出:

说出对方内心世界的理由;说出对方的委屈;说出对方想说但不能说的话。

今天所说的同理心,既关乎职场,更关乎生活。

事业的成功,生活的幸福,婚姻的和谐……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人都极力去追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