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9862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资料.docx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资料.docx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资料

第9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新课导入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许,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并嫁祸于中国军队。

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

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

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

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同胞成了亡国奴。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日本是怎样走上法西斯道路的?

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本节课我们学习“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教法案例

1.“法西斯的兴起”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四个要点:

(1)法西斯兴起的原因;

(2)意、德、日三国法西斯兴起的表现;(3)法西斯的纲领和目标;(4)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本目的重点是法西斯兴起的原因和纲领目标。

讲述时,教师可联系德国、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和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史实重点分析法西斯兴起的原因。

2.“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三个要点:

(1)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

(2)经济危机的特点;(3)经济危机的影响。

本目的重点是分析经济危机对法西斯势力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得出: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导致德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3.“九一八事变”一目是本课的重点,教学中要抓准以下四个要点:

(1)“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2)柳条湖事件及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三省;(3)九一八事变的影响;(4)二二六政变,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讲述九一八事变的背景时,教师可补充日本明治维新后制定的“大陆政策”内容和张学良东北“易帜”,本目另一个重点和难点是分析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特点:

日本法西斯军部的推动。

4.“希特勒的上台”一目是本课的又一重点,教学中要抓准以下四个要点:

(1)希特勒上台的背景;

(2)希特勒上台的标志;(3)德国法西斯的内外政策;(4)希特勒上台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讲述本目时教师应讲清讲透以下几个问题:

一、对比分析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和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方式的不同点:

德国是以政党议会选举形式取得政权;二、德国法西斯上台与希特勒的煽动民族复仇心理和欺骗宣传的关系;三、补充德国内外政策的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法西斯政权的特征:

政治上极权独裁恐怖统治、经济上战争经济体制和军事上对外侵略扩张。

课 程 标 准

重 点 难 点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1.德、日、意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史实。

(难点)

2.归纳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重点)

法西斯的兴起

1.原因

(1)德、日、意三国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

(2)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气氛浓厚,民族主义情绪极其强烈,力图摆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2.表现

(1)意大利:

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党,1922年夺取政权。

(2)德国:

建立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

(3)日本:

兴起以军部为主的法西斯运动。

3.纲领和目标

(1)对内:

摒弃资产阶级议会民主体制,实行极权统治。

(2)对外:

鼓吹民族优越论和进行侵略扩张,企图称霸世界。

4.发展

(1)20世纪20年代,德国和日本的法西斯运动没有大的进展。

(2)1922年,意大利建立了以墨索里尼为首相的法西斯政权。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1.爆发标志

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市股价出现暴跌。

2.危机特点

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3.严重影响

(1)普通民众遭受到深重的苦难,渴望改变现状,法西斯势力乘机活跃起来。

(2)资本主义国家围绕争夺市场展开激烈的斗争,大大激化了相互之间的矛盾。

(3)德国和日本的统治阶级转而支持法西斯,企图用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方法摆脱危机。

九一八事变

1.背景

(1)明治维新后,日本确立了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

(2)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后,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势力有所削弱。

(3)日本军部确定用武力侵占东北的方针,关东军是侵略东北的急先锋。

2.经过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出兵中国东北,很快占领了东北全境。

3.影响

(1)提高了军部在国内的政治地位。

1936年“二二六”政变后建立了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体制。

(2)是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严重挑战,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3)在日本民众中出现支持战争的狂热。

希特勒的上台

1.背景

(1)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希特勒和纳粹党大肆活动,获得了广泛支持。

(2)垄断资本家对纳粹党表示支持。

2.经过

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中的第一大党。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国家政权。

3.活动

(1)政治:

实行纳粹党一党专政和希特勒个人独裁,确立发动战争的政治体制。

(2)经济:

积极重整军备,确立战争经济体制。

(3)军事:

撕毁《凡尔赛和约》对军备的限制条款,扩军备战。

4.影响

(1)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独裁、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道路。

(2)标志着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的形成。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的原因

1.日本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和军国主义传统,把侵略中国、称霸远东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确立了先占领中国东北、进而侵占全中国的策略,是关东军蓄谋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原因。

2.日本受到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企图重新瓜分殖民地,以转嫁国内矛盾、缓解经济危机,成为日本加紧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原因。

3.中国国民党政府实行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集中全力“围剿”中共领导的工农红军和其他民主革命力量;同时,欧美各国忙于应对经济危机,无暇东顾亚太地区,从而为日本侵华提供了有利条件。

4.张学良“易帜”使中国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国家统一,不利于日本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扩张,促使日本军部确定了武力侵占中国东北的方针,关东军从而成为侵占我国东北的急先锋。

 

1.日本军部决定用武力侵占中国东北的原因不包括(  )

A.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打击

B.确立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

C.日本法西斯体制的正式确立

D.日本在东北的势力受到削弱

【解析】 日本法西斯体制的正式确立以1936年“二二六”政变后新内阁的成立为标志,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点

类别

德国

日本

不同点

过程

先建立法西斯专政,后发动战争

先发动侵略战争,后建立法西斯专政

核心

以希特勒为领袖的纳粹党

军部势力

方式

纳粹党欺骗群众,讨好军队,勾结垄断资产阶级,通过合法竞选夺取政权,走的是民主之路

通过政变、恐吓等手段逐步迫使政府让步,建立受军部控制的法西斯政权

特点

派系单一,法西斯专政建立时间短

派系斗争,法西斯专政建立时间长

相同点

历史

原因

两国长期以来是君主专制的国家,都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缺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一战后两国的海外市场都受到制约

时机

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为两国法西斯势力扩张提供了条件。

两国法西斯利用经济、政治危机扩张势力,夺取政权

本质

都是帝国主义极端反动的公开恐怖独裁。

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使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得以形成

 

2.(2013·桂林高二检测)与日本相比,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在方式上的最大特点是(  )

A.通过对外扩张的方式建立

B.通过发动政变的方式建立

C.通过军部法西斯的支持建立

D.通过合法选举的方式建立

【解析】 日本是在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下建立起法西斯统治,德国是纳粹党在议会选举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建立起法西斯政权。

【答案】 D

 

(2013·益阳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绝大多数德国人都是修正主义者,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赔款、波兰走廊(穿过普鲁士的狭隘的出海口,据条约划归波兰)、对于武装部队的限制以及把讲德语的地区从祖国划分出去等做法,是不会被永远忍受下去的。

——《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 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他们大规模重整军备的计划和惊人的侵略行径急剧地改变了势力均衡。

较弱的意大利不再是……唯一的修正主义国家;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也给修正主义运动增添了力量,导致了一个全新的力量布局。

因此,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发展起来。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请概括指出材料一中的“不会被永远忍受下去”的含义。

(2)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提到的“修正主义”指什么?

德国和日本加入“修正主义”运动的历史原因有何不同?

(3)材料二所说的“三足鼎立”是指什么?

德、日法西斯政权的特点有何相同之处?

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思路分析】

考查角度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设问解读

(1)问和第

(2)问要求回答“含义”以及原因。

第(3)问要求回答“三足鼎立”的概念解释和政权共同特点、影响。

材料解读

材料一:

绝大多数德国人对《凡尔赛和约》不满,要求摆脱凡尔赛体系的束缚。

材料二:

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对外扩军备战,决意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与意大利法西斯政权遥相呼应,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解答思路

(1)问从材料中关键词“赔款”“武装部队的限制”及殖民地问题可知是一战后对德国的宰割。

(2)问修正主义的含义主要结合材料二中“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可分析出是力图打破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同时注意“历史原因”的限制。

第(3)问需要联系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关系分析。

【尝试解答】

(1)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正主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历史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足鼎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指战后《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掠夺和宰割,德国不会永远忍受,一旦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德国就会报复,以改变现状。

(2)指力图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德国是凡尔赛体系下被宰割和制裁的战败国,纳粹党煽动复仇情绪,势力大增、力图改变现状。

日本则是战胜国,因华盛顿体系限制了它在东亚的扩张,也力图改变现状。

日本法西斯通过九一八事变及一系列侵华行动,突破了华盛顿体系。

(3)三足鼎立局面是指20世纪30年代维护旧秩序的英法等国、力图改变现状的德、意、日法西斯和强大起来的苏联三种力量鼎足而立。

相同之处:

对内实行独裁极权恐怖统治,对外扩军备战。

影响: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受到冲击,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一、选择题

1.20世纪20年代,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不包括(  )

A.社会经济凋敝

B.工农运动不断高涨

C.国内政治局势动荡

D.墨索里尼出任意大利首相

【解析】 1922年墨索里尼出任意大利首相标志着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不属于背景,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2.

右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查阅的一张报纸。

据这份报纸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

A.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C.希特勒加入德国纳粹党

D.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解析】 据插图信息“1929”可知,该同学研究的课题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其余各项时间不符。

【答案】 B

3.推动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核心力量是(  )

A.日本内阁     B.军部

C.法西斯政党D.天皇

【解析】 日本军部是推动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核心力量。

【答案】 B

4.希特勒说:

“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这句话的意思是(  )

A.铸剑为犁,放弃战争

B.发动军事战争,夺取殖民地

C.用剑换取面包,解决经济困难

D.牺牲重工业,发展轻工业

【解析】 剑代表的是战争,土地代表的是殖民地,面包代表的是经济利益。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因股票交易破产被迫廉价出售汽车

材料二 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希特勒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了什么事件?

最早发生在哪个国家,标志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说明希特勒是采用什么手段取得政权的?

“剑”和“犁”分别指什么?

(3)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图文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问要注意图片的注释“因股票交易破产”提示的信息,从而正确链接教材知识。

(2)问要注意材料中的“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便可知希特勒是进行欺骗性的宣传。

由“土地”可知“剑”应喻指武力;“犁”即为对殖民地有强烈需求的资产阶级。

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最早发生于美国。

标志是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出现股价暴跌。

(2)欺骗。

“剑”指武力;“犁”指资产阶级。

(3)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一、选择题

1.德、日、意法西斯运动兴起的社会根源不包括(  )

A.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

B.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冲击

C.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气氛浓厚

D.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极其强烈

【解析】 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出现于1922年,B项错误。

【答案】 B

2.一战后,法西斯运动提出的纲领和目标有(  )

①对外侵略扩张 ②推行极权统治 ③实行议会民主制 ④鼓吹民族优越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法西斯对内推行独裁极权统治,摒弃议会民主制,故③错误。

【答案】 B

3.20世纪30年代前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克服经济危机采取的相同做法是(  )

A.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B.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放弃关税壁垒

D.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解析】 A项只符合德、日两个法西斯国家,而C、D两项又不符合史实,只有B项体现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共性,即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楷模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加强。

【答案】 B

4.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直接因素有(  )

①资本主义国家设置关税壁垒引发关税大战 ②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争夺世界市场 ③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殖民地的掠夺 ④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威信降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 注意题意“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④属对国内的影响,与题意不符,故A正确。

【答案】 A

5.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B.中日民族矛盾开始迅速上升

C.标志着日本法西斯体制确立

D.冲击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解析】 “二二六”政变标志着日本法西斯体制确立。

【答案】 C

6.“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

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

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  )

A.一·二八事变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据“日本”“东三省”等关键词可判断,该童谣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

【答案】 B

7.

希特勒在演讲

(2013·银川高二检测)有人说:

“把纳粹党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国人自己。

”此语依据的事实是(  )

A.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B.纳粹党的对外政策得到德国人的普遍支持

C.迫害犹太人迎合了大多数德国人的心理

D.法西斯主义给德国人带来了实际利益

【解析】 回顾教材知识结合对题干的理解可知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8.在二战期间,基督教牧师马丁·内莫勒曾这样忏悔:

“当他们杀共产党人时,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人。

当他们杀工会分子的时候,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分子……当他们杀我时,没有人替我说话,因为已经没人了。

”据此判断,材料中的“他们”应指(  )

A.垄断资本家B.封建地主阶级

C.法西斯分子D.德国犹太人

【解析】 在二战期间,犯下材料中的所述滔天罪行的是法西斯分子。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9.(2013·济宁高二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1919年的一幅漫画——《玩弄于股掌之上》。

材料二 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

——1927年《田中奏折》

(1)观察漫画,解读“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含义。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重大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田中奏折》认为对中国的征服关键问题在于什么?

日本是怎样落实的?

(3)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的原因是什么?

有何影响?

【解析】 第

(1)问需结合1919年巴黎和会上对中国山东问题的处理回答。

(2)问关键问题应据材料“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思考分析。

第(3)问原因用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影响需从中、日、世界格局三方面分析。

【答案】 

(1)含义:

利用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

影响:

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反对,爆发了五四运动。

(2)关键问题:

征服满蒙。

落实:

1931年日本关东军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

(3)原因:

明治维新后“大陆政策”的影响;日本军部将中国东北视为日本“生命线”,企图独占中国东北;张学良“易帜”威胁到日本在东北的利益,军部确立武力占领东北的方针;蒋介石集中力量围剿红军,为其提供时机。

影响:

对日本:

提高了军部在日本的政治地位;对中国:

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的重要矛盾,抗日救国运动高涨;对世界格局:

冲击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防部队中的服役系以普遍兵役为依据。

德国和平(时期)陆军……由12个军团和36个师组成。

(注:

当时德军每个陆军师的编制约为1.4万人)

——《德国国防法》(1935年)

材料二 每一个德国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

……凡应服兵役者,遇下动员令时,应听从国防军调遣。

……战时和遇特别紧急状况时,德国国防部长授权可以扩大应尽兵役义务的德国男子的范围。

——《德国兵役法》(1935年)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共同问题?

(2)对比《凡尔赛和约》的相关内容,说明主要不同之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产生的影响。

【解析】 第

(1)问以《德国国防法》和《德国兵役法》的各项规定为依据,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德国撕毁了《凡尔赛和约》限制德国军备的条款。

(2)问结合《凡尔赛和约》限制德国军备的具体内容,逐条进行对比,得出不同。

第(3)问深化认识,德国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答案】 

(1)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限制德国军备的条款。

(2)不同:

德国陆军总数不受限制,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可用于战争。

(3)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