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伤寒论讲稿二国医战队.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9788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二国医战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二国医战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二国医战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二国医战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二国医战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二国医战队.docx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二国医战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郝万山伤寒论讲稿二国医战队.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二国医战队.docx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二国医战队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二)国医战队

【治法】

调和营卫,扶阳固表。

【方剂】

桂枝加附子汤。

【方义】

本方即桂枝汤加附子而成。

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祛风。

用炮附子温经复阳,固表止汗。

邪去阳旺,表固汗止,津液自复,诸证可愈。

现代临床,对于外感病无论是服西药发汗或中药发汗,亦或不经发汗而自汗不止者,均有良效。

对于妇女阳虚崩漏带下,对于痹证属阳虚寒痹者皆有疗效。

(4)桂枝去芍药汤证及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原文】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1]胸满[2]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21)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

一将息如前法。

若微寒[3],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22)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

将息如前法。

【注释】

[1]脉促:

此处指脉来急促或短促,不是“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的促脉。

[2]胸满:

满,mèn,音闷,通懑。

胸满,即胸闷。

“满”字,古有二音二义,水满读曰mǎn,气满读日mèn,因为胸为气海,所以,凡满字和胸部相关联的时候,则应读mèn,通“懑”。

而腹部是胃肠道所在的部位,胃肠道是通行水谷的场所,所以满字和腹部相关联的时候,应当读mǎn。

[3]微寒:

注家多认为是指脉微、恶寒两个症状。

【提要】

太阳病误下后胸阳不振或又兼肾阳不足的证治。

【讲解】

本证成因:

表证误下,挫伤心胸阳气,表邪乘虚内陷胸中,或又兼肾阳受损。

主症和病机:

胸满是心胸阳气不振,阳郁不伸,邪陷胸中,气机不利所致。

脉促,当是脉搏急促而无力,这是心胸中阳气不足,但尚能奋力与邪相争而出现的虚性代偿现象。

证属邪陷胸中,心胸阳气不振,故用桂枝去芍药汤温振心胸阳气,祛邪达表。

如果又兼见脉微而恶寒,则不仅心胸阳气不振,又兼有肾阳虚损。

肾阳虚损,无力鼓动气血,则见脉微;肾阳虚而表阳不足,温煦失司则恶寒。

故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温振心胸阳气兼以温补肾阳。

【治法】

温振心胸阳气,祛邪达表。

【方剂】

桂枝去芍药汤。

【方义】

本方是桂枝汤去芍药而成。

桂枝、生姜、炙甘草、大枣相合,是纯辛甘化阳之品,以温振心胸阳气;大枣合甘草以补中州之气。

四药相伍,辛甘相合,共成温振心胸阳气,祛邪达表之剂。

在这里为什么不用芍药,一方面是因为芍药味酸微寒,其性阴柔,有收敛之性,用之有碍于宣通阳气,对桂枝振奋心胸阳气有掣肘的弊病。

另一方面是因为,桂枝汤原用芍药,是针对风邪在表,营卫失和,自汗出而设,现在邪陷胸中,在表已经没有自汗出的症状,因此在这个时候用芍药,已经失去了它的治疗目的。

正由于以上两点原因,因此去之不用。

凡见胸满者则不用芍药,这也是张仲景的用药规律。

【治法2】

温振心胸阳气,祛邪达表,兼以温补肾阳。

【方剂】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方义】

本方即桂枝去芍药汤再加炮附子温经扶阳,实际是双补心肾之阳的方剂。

上述两方,现代常用于治疗冠心病或其他病证而见胸闷、心悸、咳逆等,证属阴寒邪盛、心胸阳气不振或又兼有肾阳虚损者,效果良好。

也有将本方通用于治疗阳虚感冒及平日常感恶寒、关节冷痛者。

(5)桂枝新加汤证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四两甘草二两(炙)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擘)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

【提要】

论营气不足身疼痛的证治。

【讲解】

本证成因:

汗后营血被伤,肌肤失养。

主症和病机:

身疼痛为表证常见症状,若汗后表解,身疼痛自应消失。

今汗出后身疼痛仍在,故当凭脉辨证。

脉沉迟,沉主病在里,迟主营气不足,阴血虚少,正如第50条所说:

“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

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

”可见仲景脉法中的迟脉,可以主营血不足。

因此本条所述的身疼痛,应是发汗后,损伤营血,致肌肤筋脉失养,不荣则痛,已经不是表证不解的身疼痛了。

可见本证并不是中风兼证,但可以称之为桂枝汤的加减证。

关于疼痛的病机,一般对于“不通则痛”比较关注,而对于“不荣则痛”,“失养则痛”,“虚则痛”关注较少。

实际上,不荣则痛的证候,在临床上大量存在,而且,即使是不通则痛的证候,也会夹杂着不荣则痛的因素。

因为凡气血不通之证,必然会有气血不能正常敷布的结果,气血不能正常敷布,也就必然:

会有气血虚少不能荣养的病所存在。

于是对于一个疼痛为主症的证候,在治疗上是以通为主,还是以补为主,必须根据当时脉证情况具体分析。

本条所述证候是营血不足,肌肤失养。

治用桂枝新加汤养营血,以荣肌肤。

【治法】

养营血,荣肌肤。

【方剂】

桂枝新加汤。

【方义】

本方即桂枝汤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而成。

方用桂枝汤酸甘养营血、辛甘益卫阳,加重芍药至四两以增强滋养营血的作用;加重生姜至四两,意在宣通阳气,行血脉之滞,并引药达表。

曾治一产后身痛不休的病人,因其产后多汗,担心生姜量大会增加汗出,于是初用本方生姜用量极小,药后身痛不见减轻,复诊加大生姜剂量,则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加人参益气和营,补汗后诸虚。

诸药相合,调营卫,益气血,养肌肤,除身痛。

凡属营血不足之身疼痛,皆可用之。

现代在临床上,只要见到身疼痛、脉沉迟,辨证属于营血不足,肌肤失养的证候就可以选用。

如各种原因失血之后,营血不足,不能濡养筋脉而见身疼痛者;素体气血不足,肌肤失养而见身疼痛者;产后气血两虚,肌肤失养而见身疼痛者;风湿在表又兼营血不足而身痛不休者等等,都可以斟酌应用。

(二)伤寒表实证类

1.太阳伤寒的因、机、证、治.

【原文】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5)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

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设胸满胁痛考,与小柴胡汤。

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37)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51)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52)

【提要】

论太阳伤寒的证治。

【讲解】

本证成因:

寒邪外袭。

主症和病机:

发热,为外寒束表,表闭阳郁,阳气不得宣泄所致;恶寒为寒邪袭表,卫阳被伤,温煦肌肤的功能失司所致。

伤寒证的恶寒在起病之初就会出现,而且比较重,第35条言“恶风”,应是“恶寒”的互词。

诸多疼痛如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疼痛等,为太阳伤寒证的特征性症状,因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收引,寒邪伤表,使肌肤骨节的筋脉拘挛,气血涩滞,故见诸痛。

其中既有全身肌肉骨节的疼痛,也有太阳经脉循行部位的疼痛。

无汗而喘也是太阳伤寒的特征性症状,寒邪闭敛玄府,郁滞营阴,必然无汗。

肺主气,外合皮毛,而太阳主表,今太阳肌表受寒,毛窍闭塞,影响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进而导致肺气上逆,故见气喘。

无汗是喘的原因,喘是无汗的结果,“而”字则是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脉浮紧,或浮,或浮数,皆为正气抗邪于表,气血浮盛于外的反映。

这里的数脉,是因病人发热所致,并不提示表有热邪。

证属寒邪柬表,卫闭营郁,肺气不得宣降,故治以麻黄汤发汗散寒,宣肺平喘。

第37条提示,太阳伤寒表实证迁延10多天以后,可能会出现三种结果。

一是脉由浮紧而变为浮细,根据《黄帝内经》“大则邪至小则平”的论述,这应是邪气衰退的表现,如果又由发热的烦躁变成了热退后的静卧,这就是病证将要痊愈的特征,不需要再用药物治疗了。

二是出现了“胸满胁痛”,这是邪气传人少阳经的表现,因为胸胁是少阳经脉所过的部位,当少阳经有邪,经气不利,就会出现胸满胁痛的症状,因此就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三是脉象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仍然只是浮紧,那就仍然用麻黄汤治疗。

鉴别:

①太阳伤寒和太阳中风是太阳表证的两个主要证候类型,二者均以发热、头痛、恶风寒、脉浮为基本特征。

但中风证的基本病机为卫阳不固,营阴失守,以汗出、脉浮缓为特点,因其汗出伤营,故又称表虚证;伤寒证的基本病机是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以无汗而喘,脉浮紧为特点,因其表闭无汗,故又称表实证。

二者同中有异,须注意鉴别。

②麻黄汤证和桂枝新加汤证皆有身疼痛,前者身疼痛因于寒邪闭表,肌肤骨节的筋脉拘挛,气血涩滞,故用麻黄汤发汗散寒。

后者身疼痛因于营血不足,肌肤失养,不荣则痛,故用桂枝新加汤养营益气,以营养肌肤。

【治法】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剂】

麻黄汤。

【方义】

麻黄辛温,开腠理,散风寒,解表发汗,其性轻清上浮,专疏肺郁,以宣肺平喘,为方中主药。

桂枝辛温,解肌祛风,助麻黄发汗。

麻桂并行,则发表散寒之力更著。

杏仁宣肺降气,可助麻黄平喘之力。

炙甘草甘平,一者调和诸药,二者可缓麻桂之性,以防过汗伤正。

诸药相合,为发汗散寒,解表逐邪第一竣剂。

药量比例,以麻黄、桂枝、炙甘草为3:

2:

1为宜,掌握这一点,就能发挥解表发汗的最佳疗效。

煮服本方须注意以下事项:

①先煮麻黄,去上沫。

这是因为古代用麻黄,大多为医生新近采收,其辛温之性较烈,服后容易使人心率加快而发生心烦心悸。

先煮麻黄,目的在减轻它的辛温燥烈之性,减少药后的副作用。

但当今都用药店的炙麻黄,而且大多放置已久,辛温燥烈之性大减,所以不必先煮。

②分三次温服,可见仲景本方药量是三次治疗量。

③药后温覆使微微汗出,不须啜粥。

这是因为麻黄汤发汗力量大,单独应用就可以达到汗出病解的目的,所以就不再使用热稀粥助药力了。

④本方发汗力较强,只宜于风寒无汗表实证,对表虚自汗、外感风热、体虚外感、产后、失血证等均不宜。

⑤本方只宜暂用,不可久服,如一服汗出,则不须再服。

如汗后不解,因其腠理已开,则当以桂枝汤善后。

麻黄汤在当代应用较多的主要是东北地区、西北高寒地带和其他地方的一些山区,这些地区平均气温偏低,人体腠理致密,患风寒表实证的几率很高,在这些地区发生的感冒或流行性感冒见有太阳伤寒表实证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属寒邪郁肺者;病毒性肺炎初起,见有伤寒表实证者;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急性发作时见有表寒证者;急性荨麻疹见有恶风寒,无汗,苔白,皮疹色淡者;急性肾小球肾炎头面浮肿,属风寒束表,肺失宣降,水道不畅,水泛肌肤者等等。

及时辨证应用,常有药到病除,或截断病程的效果。

近年来发现,有些长时间在冷气场所工作的人员患外感病,也可能会出现太阳伤寒表实证的表现,用麻黄汤也有很好效果。

此外对于一些皮肤病的患者,皮肤干燥,无汗或少汗,用麻黄汤一类的方药治疗,也有疗效。

2.太阳伤寒和衄解

【原文】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

一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1],剧者必衄,衄乃解。

所以然者,阳气重[2]故也。

麻黄汤主之。

(46)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47)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55)

【注释】

[1]目瞑:

瞑,míng,音明,闭目。

目瞑,此因指头晕目眩,而不敢睁眼。

[2]阳气重:

指阳气郁遏较重。

【提要】

论太阳伤寒和衄解的关系。

【讲解】

伤寒和衄解,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以衄代汗;二是自衄作解;三是以汗代衄。

以衄代汗:

第46条,“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这是太阳伤寒表实证邪郁日久,当然还应当使用汗法,所以说“此当发其汗”。

但服用麻黄汤以后,药虽中病,只能稍挫病势,诸证微有缓解,随后正邪相争更为激烈,病人出现了心烦、头晕、闭目不敢睁眼,随着心烦、头晕的加重,进而出现了鼻衄,诸证就可以随衄血而解。

“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是说之所以可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太阳伤寒表实证邪郁日久,阳气郁遏太严重,在辛温药,力的鼓动下,郁遏之阳奋力祛邪,营中邪气来不及从汗而解,于是就直接从血分外泄,从而出现鼻衄。

由于血汗同源,外邪不得汗解,则可以通过衄血而解,所以说“衄乃解”。

这就是以衄代汗,前人也有称其为“红汗”的。

太阳表邪从血分外泄,为什么要通过鼻衄?

其他部位的出血是否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这是由于太阳主表,肺主皮毛,二者都关系到体表营卫。

太阳表寒如不能从汗而解,则只能通过肺窍——鼻部的衄血而解,而其他部位的出血则达不到祛除表邪的效果。

民间有人采用内迎香穴放血的疗法来治疗外感发热,正是这一机制的运用。

自衄作解:

第47条,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是言太阳伤寒,表邪外束,玄府闭塞,未能及时用药发汗,人体正气如能发挥很好的抗邪作用,病证常常可以自解。

自解的方式,可以有自汗而解者,也可以有自衄作解者。

本条即是不得汗解,而自衄血作解。

伤寒自衄作解,每见于青壮年阳气壮盛之人,年高体弱,婴幼儿童,由于阳气偏虚,则极少见到。

以汗代衄:

第55条,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是说伤寒表实证,当汗而失汗,则表邪闭郁,邪无出路。

虽然出现衄解的机转,但鼻衄点滴不畅,而表证仍然留恋不解,这就和汗出不彻而表邪不解的道理一样。

此时则当用麻黄汤发汗,以汗代衄。

但应当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在外感病的病程中,出现了衄血不止,高热不退,烦躁神昏,舌质红绛,则属表寒化热入里,热人营血,热迫血妄行的表现,当用凉血止血的方法治疗,切记不可以当作伤寒衄解来对待。

3.麻黄汤的其他适应证

【原文】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36)

【提要】

麻黄汤可治疗二阳合病而兼喘而胸满者

【讲解】

两经或两经以上的证候同时出现,谓之合病。

本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可知当属太阳与阳明两经同时发病。

因其用麻黄汤,太阳病应属太阳伤寒表实证。

对这里的阳明病,注家有认为是阳明里实。

如果本证是太阳表证兼阳明里实的话,依照仲景一贯的治法是,先解表,后攻里,而解表用桂枝汤,从不用麻黄汤,以防汗多伤津液,助里热。

但本条却用麻黄汤发汗,因此这里的阳明病就不应当是阳明里实证,而应当是阳明经表证。

阳明经表证是风寒邪气侵袭阳明经脉的证候,因阳明主里,其气向内向下,并不走表,因此当阳明经脉受邪以后,邪气常常迅速人里化热而成阳明里热里实证。

所以阳明经表证持续时间很短,正如第184条所说:

“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也就是说,阳明经表证的持续时间也就是一天左右,因此并不被医家所重视。

而《伤寒论》中也没有进行系统的论述。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说:

“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痛,发热恶寒身无汗,且痛鼻干卧不宁。

”正是对阳明经脉受邪而成阳明经表证的描述。

因此这里的二阳合病,应当是太阳表证和阳明经表证同时出现。

因病涉两经,因此,在辨证上应当分析孰轻孰重,孰主孰次,以便作为论治的依据。

原文中突出“喘而胸满”,太阳主表,肺主皮毛,风寒袭表,不唯太阳受邪,肺气亦因而不得宣发肃降,进而上逆则作喘,肺气壅滞则胸满。

说明本证以太阳邪气为主,阳明经邪次之。

故用麻黄汤重点治疗太阳表证,而且麻黄汤本有宜肺平喘的功能,用于此证,十分适宜。

强调“不可下”,旨在提示这里的阳明病不是阳明里实证。

4.麻黄汤和辛温发汗剂的禁忌证

以下条文所述证候,也是所有辛温发汗方剂的禁忌证。

【原文】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83)

【提要】

以咽喉干燥为例,提示凡阴液不足者,不可使用辛温发汗。

【讲解】

咽通于胃,喉通于肺,咽喉为肺胃之门户,又是三阴经脉所循行之处。

尤其手太阴肺经和足少阴肾经均贯于喉。

在生理情况下,咽喉必依赖肺、肾阴液的滋养和润泽,才能很好地发挥其通气道、过饮食、发声音的正常生理功能。

若咽喉干燥,则提示阴液不足,咽喉失润,尤其是肺、肾阴亏,此时虽有太阳表证,亦不可使用辛温发汗。

因阴液不足,汗出无源,如果强发汗,则会更加伤阴耗液,变证蜂起。

对于阴虚兼有表证的,可以考虑先补阴后解表,也可以酌情使用后世滋阴解表法治疗。

【原文】

淋家[1],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2]。

(84)

【注释】

[1]淋家:

指久患淋病之人。

淋,是指小便淋沥不尽,尿频量少,尿道作痛的病证。

[2]便血:

此指尿血。

【提要】

以淋家为例,提示下焦阴虚膀胱蓄热者,禁用辛温发汗。

【讲解】

久患淋病的人,多属下焦阴亏虚而膀胱蓄热,虽有太阳表证,也不可以径用辛温发汗。

如果误用,温可助热,辛可耗阴,不但助膀胱之热,而且更伤下焦之阴。

阴愈伤而热愈盛,如果热迫血妄行,就有可能发生尿血。

对于淋家外感,有医家建议酌用辛凉解表之剂。

对于误施汗法而致尿血者,可用养阴清热凉血法,可以选用猪苓汤或小蓟饮子。

【原文】

疮家[1],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2]。

(85)

【注释】

[1]疮家:

久患疮疡之人。

[2]痉:

筋脉拘急抽搐之病证。

《正字通》云:

“五痉之总名,证卒口噤,背反张而瘛瘲。

【提要】

以疮家为例,提示毒热内盛兼气血两虚者禁用辛温发汗。

【讲解】

久患疮疡之人,既有毒热内盛,又因脓血流失而气血两伤,其身疼痛,或因毒热阻遏,血脉不畅;或因气血不足,肌肤失养。

这应当属于太阳伤寒的类似证候,如果将其误认作是伤寒表证的身疼痛,使用辛温发汗的方法治疗,一则温可助毒热;二则汗血同源,发汗必然更伤营血。

营血伤损,不能濡养筋脉,加之毒热熏灼,则易导致筋脉强急,肢体拘挛的痉病。

对疮家毒热内盛兼气血两虚者的身疼痛,可酌用益气养血清热解毒法治疗。

【原文】

衄家[1],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2],直视不能眴[3],不得眠[4]。

(86)

【注释】

[1]衄家:

指平素经常出现鼻衄的人。

[2]额上陷脉急紧:

指额部两旁(相当于太阳穴)凹陷处之动脉拘急。

又说,额上陷为额部皮肤弹性消失,为脱水之征;脉急紧为脉象数而紧,为热盛津伤,筋脉拘急之征。

[3]眴:

shùn,音瞬,指眼珠转动。

[4]眠:

通瞑,闭目。

【提要】

以衄家为例,提示阴血不足者,禁用辛温发汗。

【讲解】

久患鼻衄之人,阴血亏虚者居多,见其鼻衄,千万不可以将其误认作是表证衄解不畅,而用辛温发汗。

如果误用辛温,势必吏加损伤阴血。

阴血损伤,不能濡养筋脉,则额部两旁陷中之脉紧急;血虚不能上注于目,则两目呆滞凝视,目睛转动不灵活,不能闭目静息。

第55条“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是伤寒表实证未能及时治疗,阳气郁遏太甚,邪气由血分外泄的表现。

但衄血点滴不畅,衄后表实证仍在,所以仍以麻黄汤发汗,以汗代衄;本条则是平素常有衄血,阴血素亏,所以在诊断上万不可将其误诊为伤寒衄解。

【原文】

亡血家[1],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2]。

(87)

【注释】

[1]亡血家:

指平素有慢性失血性疾病的人。

[2]寒栗而振:

粟,内心发冷;振,动也,指身体战动。

寒栗而振,即寒战。

【提要】

以亡血家为例,提示气血虚弱者,禁用辛温发汗。

【讲解】

亡血家,平索有慢性失血证的病人,其阴血必虚。

而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失血之人,不但阴血虚亏,阳气也必有耗伤。

亡血家气血阴阳两虚,为什么还可能出现误用辛温发汗的情况呢?

这可能是因为阴阳气血两虚者,肌肤失养,常会出现身疼痛的表现,因而类似太阳伤寒表实证。

但此证如果妄用辛温发汗,因为血汗同源,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发汗必致阴阳气血更虚。

阴血不足,筋脉失濡,阳气损伤,肌肤失温,因而就会出现寒战不止的变证。

即使是气血阴阳两虚而兼有风寒外感的,也不可以单独使用辛温发汗,可斟酌选用后世医家的补益气血兼以解表的方法治疗。

【原文】

汗家[1],重发汗,必恍惚心乱[2],小便已阴疼[3],与禹余粮丸。

(88)

【注释】

[1]汗家:

平索患有盗汗或自汗的人。

[2]恍惚心乱:

精神恍惚,注意力不能集中,心中慌乱不安。

[3]阴痛:

尿道作痛。

【提要】

以平索多汗为例,提示阴阳气血不足者,禁用辛温发汗。

【讲解】

汗乃心之液,系阳气蒸化津液而成,平素常患汗出过多,不论自汗盗汗,皆多有阴血阳气的损伤。

若再用发汗的方法,不仅会伤损阳气,也会损伤阴液,以致阴阳两虚,心失所养,心神无主,神气浮越,故恍惚而心乱。

汗家重发汗,阴津受伤,阴中涩滞,故小便后尿道有疼痛的感觉,治用禹余粮丸。

禹余粮丸方已佚,但从主药禹余粮可推断大法为敛阴止汗,重镇固涩,既救其汗,亦补其虚。

【原文】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1],必吐蛔。

(89)

【注释】

[1]胃中冷:

泛指胃肠虚寒。

【提要】

论中焦虚寒者禁用辛温发汗。

【讲解】

从“病人有寒”和“胃中冷”结合起来看,病人的体质是素来胃肠虚寒,这种人即使复感外邪,也应当先温其里,后解其表,或者温中兼以解表,切不可单独使用辛温发汗。

如果误发其汗,则更伤胃肠之阳,多会导致胃肠更加寒冷。

胃寒气逆,则见呕吐。

若素有蛔虫寄生,因蛔虫有喜温避寒的特性,常常会因肠寒而上行扰动,于是就会发生吐蛔的现象。

《医宗金鉴》认为,对于本证“宜理中汤送乌梅丸”,可供参考。

【原文】

脉浮数者,法[1]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

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2],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49)

【注释】

[1]法:

犹理也。

[2]表里实:

表里正气充实。

【提要】

论误下后里虚,尺中脉微者不可发汗。

【讲解】

太阳伤寒初起未发热之时,脉多浮紧,一旦发热已见,脉多浮数,宜麻黄汤发汗。

误用下法,则徒伤里气,表亦不除,甚至发生变证。

本条表证误下后,出现身体沉重、心悸、尺中脉微等症,提示正气受损,且以阳气虚损为主。

阳气虚损,清阳之气不能充实肢体,加之表邪未解,内外困顿,故身重;阳虚心神失养,故心悸;尺脉候里,微主阳虚,这正是里阳虚损的明证,所以说“此里虚”。

表证误下之后,里阳虚而表邪仍在,这就属于夹虚伤寒,于是就不可以再发其汗了。

因为中药发汗祛邪,是通过正气来发挥作用的,如果正气已虚,发汗后不仅达不到汗出表解的目的,还会使正气更加虚损,从而可能导致其他变证的发生。

对于这种里虚兼表的证候,应重在补其里虚,等到表里正气充实,气血充沛,津液自和,则病证就有可能自汗而解。

所以说:

“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原文】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1]者,不可发汗。

何以知然?

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50)

【注释】

[1]尺中迟:

尺脉迟滞无力,脉来不足四至。

【提要】

论尺中脉迟营血不足者,禁用辛温发汗。

【讲解】

脉浮紧,为太阳伤寒表实证的典型脉象。

因其寒邪束表,营阴郁滞,理当见身疼痛之证。

脉浮紧且身疼痛,治当用麻黄汤发汗。

倘若此时脉象并非阴阳俱紧,而是“尺中迟”,尺脉以候里,迟滞无力为营血不足,因此本证当属里虚夹有外感。

此时虽有表证,亦不可强发其汗。

因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发汗则可使营血更伤。

所以说:

“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

张路玉《伤寒缵论》说:

“当频与小建中汤和之,和之而邪解,不须发汗;设不解,不妨多与,俟尺中有力,乃与麻黄汤汗之可也。

”可供参考。

以上两条皆从脉象论禁汗,一是阳虚而里气不足,一是阴弱而营血亏损,皆属伤寒夹虚的证候,所以皆禁用麻黄汤强发其汗。

后世医家有人建议,可酌情选用小建中汤一类扶正补虚,调和营卫,这就是“虚人伤寒建其中”的意思。

以上9条,标题虽然说是麻黄汤的使用禁忌,实际应当泛指辛温发汗诸方的使用禁忌。

归纳其中的要点是,凡阴、阳、气、血、表、里诸不足,或湿热、毒热、虚热内盛者,皆当禁用或慎用辛温发汗。

其中既有伤寒的类似证候,又有伤寒的兼夹证候。

对伤寒类似证候,一定要鉴别清楚,不可误诊误汗;对伤寒兼夹证候,也当辨清寒热虚实,或表里同治,或分表里先后论治,而不可贸然单独用辛温发汗。

5.伤寒兼证

(1)葛根汤证及葛根加半夏汤证

【原文】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1)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二十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