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切眼施工专项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9785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面切眼施工专项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工作面切眼施工专项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工作面切眼施工专项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工作面切眼施工专项技术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工作面切眼施工专项技术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作面切眼施工专项技术措施.docx

《工作面切眼施工专项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面切眼施工专项技术措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作面切眼施工专项技术措施.docx

工作面切眼施工专项技术措施

安全管理文书

 

工作面切眼施工专项技术措施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面切眼施工专项技术措施

一、概述

1105风巷掘进约1000m后,接近煤层风氧化带,根据生产技术部安排,在1105风巷1110m处布置切眼,切眼在巷道北帮开口,由我队从巷内向正北方向施工。

1105工作面切眼是1105工作面的回采空间,供安装支架及回采使用。

为安全施工,特制定本措施。

二、切眼概况

1、1105切眼设计长度200m,开口位置在1105风巷1110m处巷道北帮,沿煤层底板掘进。

切眼采用7.5m(宽)×3.0m(高)锚网联合支护,分两次成巷,一次切眼4.3m(宽)×3.0m(高),靠老塘侧;二次切眼3.2m(宽)×3.0m(高),靠工作面侧。

2、在一次切眼与1105风、运巷贯通处的老塘帮,分别布置端尾硐,端头硐。

施工二次切眼时,在切眼南侧工作面帮15m、26m处施工2个滚筒小窝,2m深、3m宽、3m高,锚网联合支护。

3、在切眼中心线正对处,在1105风巷南帮、1105运巷北帮分别施工1个绞车窝。

(附:

巷道平面布置图)

三、切眼支护形式及断面

1、一次切眼(掘)支护 

4.3m(宽)×3.0m(高)

(1)顶板支护:

锚杆规格:

φ20-M22-2400mm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

金属托板:

规格为120×120×8mm铁托板。

锚固方式:

每孔两支锚固剂,一支2335锚固剂,一支2360锚固剂。

钢筋托梁:

规格SB-φ16-3800-60mm。

锚杆布置:

锚杆排距900mm,间距900mm,每排5根,靠近老塘侧和回采侧的顶板锚杆安设角度为与垂线成20°角,距两帮均为350mm,中间三根锚杆与顶板垂直。

网片规格:

采用金属网护顶,网格40×40mm,网片4500×1000mm,采用对接方式。

锚索规格:

MS-φ15.24-9.3m,采用一支2335锚固剂,两支2360锚固剂锚固。

锚索托梁:

12#槽钢-2500mm,眼距1.8m。

锚索布置:

锚索沿切眼纵向布置两排,槽钢横向排距为1.95m,纵向间距为1.1m,靠近老塘侧的一排锚索距老塘帮1.8m,两排锚索呈迈步式连续布置。

用锚索托梁将锚索纵向两两一组相连。

(2)老塘帮支护:

锚杆规格:

为φ20-M22-2000mm螺纹钢锚杆。

锚固方式:

每孔一支2360锚固剂。

  

金属托板:

120×120×8mm铁托板。

锚杆布置:

锚杆排距900mm,间距900mm,每排4根,最上一根锚杆与水平线呈20°仰角,其余锚杆水平布置,

网片规格:

采用金属网护帮,网格40×40mm,网片2800×1000mm,采用对接方式。

钢筋托梁:

规格SB-φ14-2600-60mm。

(3)回采帮支护:

锚杆规格:

φ18-M20-1800mm玻璃钢锚杆。

锚固方式:

每孔一支2360锚固剂。

托板:

[φ(160--200)×500mm]/2木托板配120×120×8mm铁托板。

锚杆布置:

锚杆排距900mm,每排2根,呈水平布置,间距为1800mm。

上下两根锚杆距顶、底板均为600mm。

2、二次切眼(扩)支护 

3.2m(宽)×3.0m(高)

(1)顶板支护:

锚杆规格:

为φ20-M22-2400mm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

金属托板:

规格为120×120×8mm铁托板。

锚固方式:

每孔采用2335锚固剂一支,2360锚固剂一支。

钢筋托梁:

规格SB-φ16-3800-60mm。

锚杆布置:

锚杆排距900mm,间距900mm,每排5根,靠近回采侧和一次切眼侧的顶板锚杆安设角度为与垂线成20°角,靠近老塘侧的角锚杆距离老塘帮350mm,其余三根锚杆与顶板垂直。

网片规格:

采用金属网护顶,网格40×40mm,网片3200×1000mm,与一次切眼顶网对接。

锚索规格:

MS-φ15.24-9.3m,采用2335型药卷一支,2360型药卷两支锚固。

锚索托梁:

12#槽钢-2500mm,眼距1.8m。

锚索布置:

锚索沿切眼纵向布置一排,用锚索托梁将锚索两两一组相连,槽钢纵向间距为1.1m,布置在距工作面侧1.8m处。

(2)回采帮支护:

锚杆规格:

为φ18-M20-1800mm玻璃钢锚杆。

锚固方式:

每孔使用2360锚固剂一支。

托板:

[φ(160--200)×500mm]/2木托板配120×120×8mm铁托板。

锚杆布置:

锚杆排距900mm,间距为1000mm,每排3根,水平布置,上下两根锚杆距顶、底板均为500mm。

3、切眼绞车窝(1-1):

3m(高)×3m(宽)×4m(深)。

(1)锚杆规格:

顶为ф20-M22-2400mm螺纹钢锚杆,间排距900×900mm;帮为φ20-M22-2000mm螺纹钢锚杆,间排距800×900mm。

(2)顶锚杆采用一支2335和一支2360锚固剂锚固,帮锚杆采用一支2360锚固剂。

(3)绞车窝全断面铺网,顶网采用金属网,网格规格为40*40mm,网片由现有金属网裁接而成,帮网采用塑料网,网格规格为40*40mm,2800mm×1100mm。

(4)钢筋托梁:

顶为SB-φ16-2900-60mm,帮为SB-φ14-2800-60mm。

(5)锚索为MS-φ15.24-7.3m,采用300×300×10mm的钢板为托盘,与锚索配套锚固剂:

一支2335锚固剂、两支2360锚固剂。

沿绞车窝顶板中心线打设,排距为2.7m。

4、切眼绞车窝(2-2)

开口1.5m深以内,3m(高)×5m(宽)×1.5m(深)

剩余2.5m深为:

3m(高)×3m(宽)×2.5m(深),靠东帮布置。

(1)锚杆规格:

顶为φ20-M22-2400mm螺纹钢锚杆,间排距900×900mm;帮为φ20-M22-2000mm螺纹钢锚杆,间排距800×900mm。

(2)顶锚杆采用一支2335和一支2360锚固剂加长锚固,帮锚杆采用一支2360锚固剂。

(3)绞车窝全断面铺网,顶网采用金属网,网格规格为40*40mm,网片由现有金属网裁接而成,帮网采用塑料网,网格规格为40*40mm,2800mm×1100mm。

(4)钢筋托梁:

顶为SB-φ16-4700-60mm,SB-φ16-2900-60mm帮为SB-φ14-2800-60mm。

(5)锚索为MS-ф15.24-7.3m,采用300×300×10mm的钢板为托盘,与锚索配套锚固剂:

一支2335、两支2360。

绞车窝内打设三个锚索,距绞车窝东帮1.5m布置两个锚索,排距为2.7m,距绞车窝西帮1.0m处布置一个锚索。

5、端头、端尾硐:

高3m,宽3.5m,深2.5m。

锚杆规格:

为φ20-M22-2400mm螺纹钢锚杆。

金属托板:

规格为120×120×8mm铁托板。

锚固方式:

每孔采用2335锚固剂一支,2360锚固剂一支。

钢筋托梁:

规格SB-φ16-3200-60mm。

锚杆布置:

锚杆排距900mm,间距1000mm,每排4根,两角锚杆安设角度与垂线成20°角,其余二根锚杆与顶板垂直。

网片规格:

采用全断面铺网,顶网采用金属网,网格规格为40*40mm,网片3700×1000mm。

帮网采用塑料网,网格规格为40*40mm,网片2800mm×1100mm,顶网之间,顶网与帮网之间采用对接方式,双丝双扣,孔孔相连,扭够三圈。

帮网之间采用搭接方式,搭接长度为100mm,双丝双扣,隔孔相连,扭够三圈。

锚索规格:

MS-φ15.24-9.3m,采用2335锚固剂一支,2360锚固剂2支加长锚固。

锚索托梁:

12#槽钢-2500mm,眼距1.8m。

锚索布置:

锚索横向布置两排,并用槽钢将锚索横向两两一组相连。

6、采煤机滚筒小窝(3-3):

高3m,宽3m,深2m。

(1)锚杆规格:

顶为ф20-M22-2400mm螺纹钢锚杆,间、排距900×900mm;帮为φ18-M20-1800mm玻璃钢锚杆,间、排距1000mm×900mm。

(2)顶锚杆采用一支2335和一支2360锚固剂锚固,帮锚杆采用一支2360锚固剂。

(3)顶部挂金属网,网格规格为40*40mm,网片3000mm×1000mm采用对接方式。

(4)钢筋托梁:

顶为SB-φ16-2900-60mm。

(5)锚索为MS-ф15.24-9.3m,沿小窝中心线打单体锚索,采用300×300×10mm的钢板为托盘,与锚索配套锚固剂:

一支2335、两支2360锚固剂。

(附:

切眼平面及断面支护图)

说明:

1、在掘扩二次切眼时,超前掘进头5m打设一排单体柱大板棚,大板棚距离老塘帮为2000mm,平行于切眼中心线打设,在掘进机桥式转载皮带后再打设一排大板棚,两排大板棚间距为3000mm。

(附:

大板棚打设示意图)。

2、一次切眼与二次切眼顶板锚杆在切眼横断面交叉400mm,沿纵向方向错开200mm。

3、当1105风巷掘至切眼开口位置和端头、端尾等硐室位置时,在煤墙完整、无片帮情况下,巷帮可不进行永久支护。

每排(900mm)打设两根φ18-M20-1800mm玻璃钢锚杆配[φ(160--200)×500mm]/2木托板进行临时支护,每排2根,间距为1800mm,水平布置,上下两根锚杆距顶、底板均为500mm。

4、切眼与风、运巷平面交叉点处锚索规格为9.3m长,切眼开口及贯通处,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支护。

5、施工完切眼开口交叉点和端尾硐后及时打设两架大板棚,在端尾硐开口处且平行于切眼方向(南北方向)打设一架大板棚,在交叉点处打设另一架大板棚,平行与第一架打设,两架大板棚距离在4m--6m之间。

大板棚为“一梁两柱”,金属柱距梁端200mm。

6、大板棚架设

(1)规格    

①大板:

4000mm×300mm×150mm

②鉄柱:

KQDZ-3000型单体液压支柱

(2)单体柱大板棚架设方法:

①架设大板棚时,由三人协同作业,作业时,两人分别站在两个方形梯子上,端起大板用铅丝将大板两头与顶梁绑牢。

一人升柱,先打中间的单体柱将大板梁升起放正,然后分别打梁端的单体柱。

②打设要求:

单体柱要打正打直,初撑力符合要求,手把朝巷中方向,并用铅丝将柱栓好,大板梁上方要平整,吃劲均匀。

在大板和顶板中间加垫板皮、扯木等木加工下脚料,不得出现空顶,不吃劲现象,架设大板棚时不得用长木柱和不合格大板。

四、循环进尺及网片铺设

1、掘进过程中,严格执行掘一架一循环制度,循环进尺为0.9m,最大空顶距为1.1m,最小空顶距为200mm。

2、掘进过程中,在顶压较大、顶板岩性不好、煤层层理、节理发育和出现高顶时,循环进尺缩小为0.8m或更小,最大空顶距改为1.1m或更小,此时帮锚杆和锚索要紧跟窝头打设。

3、联网时,网丝采用16#铅丝,双丝双扣,扭结不小于3圈。

顶网之间,顶网与帮网之间采用对接方式,网丝孔孔相连。

帮网之间采用搭接方式,搭接长度为100mm,网丝隔孔相连。

五、掘进方式

1105切眼采用机掘方式,安装一部DTL80/20/2×37皮带机,完成工作面割煤、装煤、运煤工作。

切眼掘进时,先施工一次切眼,与1105运巷贯通后,拆除切眼皮带机,将掘进机退回到切眼开口位置,扩帮掘进二次切眼。

(一)准备工作

切眼开口前,先在开口处按设计要求将槽钢锚索打设完毕,然后将1105风巷皮带机尾缩至切眼预开口处西侧约13m处,将掘进机退至切眼预开口处西侧约4m处。

同时将风筒、电缆、信号线回撤至开口位置,将开口处的风水管路拆除,将开口处的帮锚杆螺丝、托板、钢带及网片等卸下。

(二)施工方法

1、掘进机在开口处以方位角30?

开口抹角掘出交叉点,然后将端尾硐掘出。

2、掘进机抹角开口掘进约5m后,将掘进机转载皮带拆除,掘进机割煤后,人工装煤至1105风巷皮带,掘进约9m后,将1105风巷皮带机尾延伸至切眼开口位置。

3、掘进约14m后安装一部30B煤溜,掘进20m后安装转载皮带和专用跑靴,掘进机骑溜掘进。

掘进50m后,将30B溜拆除,安装一部DTL80/20/2×37皮带机,掘进200m后与1105运巷贯通,掘出端头硐。

4、拆除掘进机转载皮带和DTL80/20/2×37皮带机,将掘进机退至切眼开口处,扩帮掘进二次切眼。

掘进约14m后安装一部30B煤溜,掘进20m后安装转载皮带和专用跑靴,掘进机骑溜掘进。

掘进50m后,将30B溜拆除,安装DTL80/20/2×37皮带机,掘进机扩帮掘进200m后到位,然后将1105运巷侧的绞车窝掘出。

5、1105运巷侧切眼绞车窝和采煤机滚筒小窝,均采用机掘方式进行,掘进至小窝开口位置时,一次性掘出,1105风巷侧绞车窝采用炮掘施工完成。

6、运输系统:

掘进机小溜→转载皮带→(切眼30B煤溜)切眼DTL80/20/2×37皮带机→1105风巷皮带→1105风巷30B煤溜→胶带大巷2#皮带→胶带大巷40T煤溜→主皮带

(附:

设备布置图、切眼交叉点支护图、炮眼布置图)

六、通风

(一)风量计算

1、按人数计算:

(工作面最多超不过25人,每人每分钟不得少于4m3风量)  

Q掘=4N=4×50=200m3/min

式中:

Q掘--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

4--每人每分钟供给的最小风量,m3/min;

N--掘进工作面实际工作最多人数,取交接班时最多人数50人。

2、按瓦斯和CO2涌出量计算,根据通风部提供数据,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17m3/min,CO2绝对涌出量为0.18m3/min,故按CO2涌出量计算:

Q掘=Q二氧化碳×KCO2/C=0.18×1.5÷1%=27m3/min

式中:

Q掘--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

Q二氧化碳--掘进工作面CO2绝对涌出量,0.18m3/min;

KCO2--掘进工作面CO2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5;

C--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二氧化碳允许浓度,取1%。

3、局部通风机的供风量的计算:

Q局=1.2Q掘=1.2×240=288m3/min

式中:

Q掘--掘进头的需风量,取

(1)

(2)(5)式所计算出的最大值,m3/min;

1.2--风筒最大漏风率15%时的系数。

4、掘进工作面最小全压需风量计算:

Q全=Q局+15S=288+15×(4.6×3.0-π0.4?

-0.5)=480m3/min

式中:

Q全--掘进面全压需风量(掘进面全压通风系统单独回风量),m3/min

Q局--局部通风机所需吸入风量,取288m3/min;

15--局部通风机至掘进工作面回风口之间的最低风速,m/min;

S--局部通风机至掘进工作面回风口之间巷道净断面积,12.8m2。

5、按风速进行验算:

Q掘min=VminS=18×4.3×3.0=232m3/min

Q掘max=VmaxS=240×4.3×3.0=3096m3/min

Q掘min<Q掘<Q掘max

式中:

Q掘--掘进工作面风量,取240m3/min;

Vmin--最低允许风速,18m/min;

Vmax--最高允许风速,240m/min;

S---掘进巷道的净断面积,12.9m2。

通过以上计算,本工作面所需全压配风量为480m3/min,掘进工作面需风量为240m3/min,故选择FBDNO5.6型15kw×2对旋式风机,配备ф800mm胶质双反边风筒(柔性橡胶阻燃风筒)即可满足掘进通风要求。

(二)通风方式

掘进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

局部通风机安装在胶带大巷内,1105风桥南侧10m内的进风流中。

风筒从风机接出后,经胶带大巷穿过1105风眼,经过1105风巷后接至切眼。

风筒出口到工作面距离不大于6米。

风筒吊挂要平、直,不漏风,工作面10m范围内风筒由本队管理,其余由通风队管理。

(三)通风系统:

1、切眼贯通前:

新鲜风:

副(主)井→轨道大巷→胶带大巷→1105风巷→1105切眼→掘进头

乏风:

掘进头→切眼→1105风巷→回风大巷→风井

2、切眼贯通后,形成全压通风系统:

风流方向:

副(主)井→轨道大巷→胶带大巷→1105运巷→1105切眼→1105风巷→回风大巷→风井

(附:

通风系统图)

七、刮板输送机的安装与回撤

(一)安装前的准备:

1、参加安装的工作人员都应熟悉输送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安装程序和注意事项,并始终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人身和设备安全。

2、本掘进工作面采用SGB-420/30型煤溜,安装前应对各部件进行检查,如有碰伤、变形,应修复或更换,对各主要部件要熟悉,防爆设备必须有专职防爆检查员仔细检查。

3、准备好安装工具及润滑油脂。

4、对一些小部件如特殊螺栓、键等应妥善保管。

5、安装前,应对巷道进行清理,确保工作面安装位置平稳、宽畅。

(二)安装方法:

1、机头:

电机和减速机的抬运不能少于8人,起吊时,导链与起吊锚索以及与起吊设备连接时,采用30B溜圆环链,配紧口马蹄环,用Ф16螺丝封口,螺丝要满丝满口。

用导链吊起电机,减速机到一定高度后,再将其与机头架、底座相互连接紧固。

导链要根据起吊设备重量合理选用。

2、中部槽和刮板链:

①四人将中部槽抬至安装地点,斜立在巷帮,不能影响行人、运输等。

②将带有刮板的链穿过机头。

③把链从下向上穿进第一节中部槽的下槽导向槽内。

④从第一节中部槽的上边将刮板链拉直,推动中部槽沿刮板链下滑,并与过渡槽相接。

⑤按上述方法继续接长底链,并穿过中部槽,逐节把中部槽连接上,直到机尾。

3、铺上链:

把机尾下部的刮板链绕过机尾轮,放在溜槽的中板上,继续接下一段刮板链,再将刮板链的刮板歪斜,使链环都进入溜槽槽帮内,然后拉直,用此方法把上部刮板一直接到机头。

4、用紧链装置或导链紧链。

(三)安装要求:

1、机头底梁要稳固、垫实、不晃动,机头两侧与巷道壁至少要留0.7m的人行道。

2、刮板输送机要平、稳、直,连接处不可凸起,搭接要牢固,如果底板不平或底板有煤块等必须清除后再铺。

3、刮板链的圆环链不得拧弯,各段两边链必须等数,不得错环,要随时注意拉紧刮板链。

4、设备运转时,要打上机头压溜柱。

5、电缆、低压控制线、信号线、保护线都要悬挂整齐,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如有淋水,必须盖好。

(四)安装后的试运转

刮板输送机安装完毕后,应进一步检查各部件安装是否正确,刮板链连接是否牢固,各润滑系统是否充分,然后进行空转试验,开始时断续起动,开、停试运,当刮板链转过一个循环后再正式转动。

各部检查正常后再做一次紧链工作,然后带负荷运转10-15分钟,必要时再紧一次刮板链。

(五)刮板输送机的回撤:

1、首先闭锁煤溜开关,并设专人看护,拆开煤溜负荷线。

2、用紧溜器或5T导链将靠近机头处的圆环链摘开,将上链接长。

3、开启煤溜,将圆环链全部开出,然后摆放在一处,以防丢失。

4、从机尾将溜槽逐节拆开,十节一垛,靠帮摆放好。

5、将电机、减速机用3T导链吊住,拆开连接螺栓,靠帮摆放好。

6、将机头、机尾架拆除,靠帮摆放好。

7、将拆下来的特殊螺栓、键等小零件要保管好,以防丢失。

八、皮带输送机的安装与回撤

皮带输送机的传动系统如下:

由电机带动─液力联轴器─减速器──传动滚筒─胶带─拉紧滚筒─系列换向滚筒─机尾滚筒─卸载滚筒。

(一)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利用轨道运输将皮带机运至1105风巷内风桥处,人工抬运至安装地点。

2、在巷道中安装之前,根据巷道中心线定出皮带输送机安装中心线,保证机身的平与直。

(二)皮带输送机的安装:

1、清理、平整、机头、机身、机尾的巷道底板。

2、人工将机头部的电机、减速器、滚筒、硬架等抬至安装处。

3、按事先找好的中心线,用导链吊起电机、减速机、滚筒等重件进行安装,起吊前,打设专用起吊锚索。

导链要根据起吊设备重量合理选择,保证有1.5倍的安全系数。

4、移动机尾到安装地点,将尾部导向滚筒调至最前端安好。

5、沿皮带机中心线安设H架及连接管。

6、安装底托辊后,再铺底皮带,从机尾滚筒绕上来。

7、安装上托辊后,再辅上皮带。

8、连接上皮带。

9、调整H架,使其保持与机身中心线垂直。

10、张紧皮带。

11、接好保护装置,控制线路及信号线,电缆悬挂整齐。

12、接通电源。

13、安装皮带的辅助装置,洒水软管、灭火器、灭火砂、消防管路等。

(三)安装的要求:

1、电机、减速机、底座、传动滚筒及机头硬架,必须按规定安装牢固。

2、机头、机身和机尾的中心线必须保证成一直线。

3、机头、机尾各个滚筒,托辊必须与运输机的中心线垂直。

4、胶带连接使用狼牙卡,皮带接口完好。

(四)试运转:

1、全面检查各部的安装质量。

2、各润滑部位油量应达到规定量,油质必须保持洁净。

3、按起动按扭、点起动,无异常后方可正常开机运行。

4、试运转时,注意观察各部的运输情况,若有异常,立即停机进行处理。

5、皮带跑偏应调整,先调下皮带,再调上皮带。

(五)皮带输送机的回撤:

1、皮带司机松涨紧绞车,由专职电工负责找口,将皮带拆开。

2、专职电工负责停电,拆除控制线、电源线和皮带各项保护。

3、四人扶住一片硬架(每头两人),一人用扳手将该硬架的螺丝松开,四人将该硬架片靠巷道东帮码放好。

用同样方法将其余硬架片拆除。

4、机头部件拆除时,当班队干负责监护,班长负责起吊,起吊过程中非作业人员远离起吊点,电机、减速机解体用5吨倒链,拉动小链,使待拆卸设备吃劲。

然后人工将电机、减速器、卸载架上的螺丝卸下,松开倒链,慢慢将设备放在地上。

机头部分拆除后都码放在切眼开口处老塘帮。

5、将拆除的皮带、连接管、H架、托辊以及机尾部分,靠切眼老塘帮摆放好。

九、辅助运输

1、掘进所需支护材料均采用底皮带运输,所需小件如托板、球形垫等运输时要成箱或成捆运输,用16#铅丝绑结牢固,必须与锚杆、钢筋托梁等物料放置在一起,上料时必须把物料放置在皮带中间。

2、切眼所需皮带输送机和刮板输送机电机、减速机、滚筒、硬架、H架、皮带机尾等大型部件采用人工抬运的方式,运输至安装地点。

3、皮带输送机和刮板输送机的其他部件,如溜槽、连接管、托辊等,均采用底皮带运输。

4、设备的螺栓、键等小零件由人工携带至安装地点,要保管好,以防丢失。

5、底皮带运输时,上料总长度不得超过30米。

十、安全注意事项:

(一)机掘开口安全注意事项

1、切眼开口前,由生产技术部标定开口位置并确定中线,将开口处的锚索打设并张拉完成后方可进行开口作业。

2、在开口位置设一组顶板离层仪测站,跟班队干、验收员交接班要观测一次,以后每隔30米在距老塘帮4米处顶板打设一组,并做好记录。

3、开口前,先对开口处北帮的顶板和帮进行检查,同时将掘进机停电闭锁,确认安全后,人工将开帮处网片解开并松开帮锚杆螺母,卸下钢带和托板。

4、开口掘进30米内可以不执行退机5米的规定,但割煤完毕或要人工出煤时,

必须切断掘进机电源,闭锁隔离开关。

5、开口初期割煤,煤墙帮转载皮带机头往里严禁有人停留或作业。

6、割煤退机时要由专人在掘进机后约6米处的安全地点监护,以防掘进机压坏煤溜或撞坏皮带机尾。

7、开口拐弯时,掘进机及转载皮带周围严禁有人。

8、人工出煤前必须认真检查煤溜运行情况并进行试运转,在煤溜无问题后,方可人工出煤。

(二)延伸皮带机尾安全注意事项

1、作业前,先将皮带松开,然后采用30B溜圆环链配紧口马蹄环和φ16mm螺丝将皮带机尾拴住,挂在掘进机牵引装置上,螺丝要满丝满扣,然后由掘进机进行拖拉。

2、拖拉前,先检查大链、马蹄环和螺丝的完好情况,发现不合格要立即更换。

3、拖拉时,大链两侧、掘进机前方严禁有人作业或停留,同时机尾看护人员要站在转载皮带后进行监护,严禁有人通过或作业。

4、拖拉时,掘进机必须要均匀吃力,严禁出现闪动,如有意外及时停机。

(三)皮带机头、机尾柱打设安全注意事项

1、掘进一次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