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吸式口器昆虫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9686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刺吸式口器昆虫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刺吸式口器昆虫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刺吸式口器昆虫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刺吸式口器昆虫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刺吸式口器昆虫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刺吸式口器昆虫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doc.docx

《刺吸式口器昆虫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刺吸式口器昆虫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doc.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刺吸式口器昆虫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doc.docx

刺吸式口器昆虫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doc

一、题目和内容相符性有差,重点不突出,写的过泛(刺吸式口器的三大主要类群-蚜虫、飞虱、粉虱。

二、层次上较欠缺

三、后半部分涂黑部分均为诱导抗性内容,应重新组织。

此部分不宜过多。

四、表述、表达中有些地方不规范

五、一些地方缺少引用文献

1、文献综述

2、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研究题目

立题的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进展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案

目前的进展

 

刺吸式口器昆虫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王承香20040219

摘要:

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昆虫与植物形成了密切的相互关系,寄主植物体表的蜡质层、毛状体、化学组分及叶片颜色、营养均能影响昆虫的选择、产卵、取食和活动。

寄主体内的次生代谢物质亦能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存活率及体内的酶活性变化,从而导致昆虫抗药性的产生。

与此同时,寄主植物被植食性昆虫损伤后,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等方面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并诱导挥发性次生代谢物质的产生,从而形成诱导抗虫性。

关键词:

刺吸式昆虫寄主植物植物次生物质诱导抗虫性

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现象,在我国发现由来已久,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协同进化的关系,在这种协同演化关系中,次生性代谢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寄主植物在受到昆虫侵害时可以产生含氮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光敏化合物等次生代谢物防御昆虫,即诱导防御;另一方面,植食性昆虫在取食寄主植物及其所含的次生性代谢物的同时,也可以激发解毒酶系的活性,这种诱导变化使昆虫减轻或免受食料中次生物质的影响,同时也增强了对其他外来化合物的解毒作用(张帅,2004)。

但是,昆虫对植物的抵抗是相对的,而植物对昆虫的抗性则是绝对的,植物对昆虫的抵抗性和昆虫对植物的适应性及选择性是随着地点、时空的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庞保平,1998)。

本文就二者之间的具体作用做一概述:

一、被取食植物对刺吸式昆虫的影响

(一)植物形态对刺吸式昆虫的影响

昆虫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首先发生于植物体表。

植物体表是植物与其生物和物理环境之间的界面,是一个功能器官,其结构的多样化是植物遭受环境压力多样化的反映。

许多特性是植物与昆虫相互作用的结果。

植物不仅为昆虫提供食物,还提供了栖息和活动场所。

植物体表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不仅直接影响植食性昆虫的产卵、取食和活动,还可以通过影响捕食者和寄生者,对植食性昆虫发生间接影响。

1.植物体表蜡质层(麦蚜有相关研究)

关于蜡质层的形态结构与昆虫的关系了解得还很少,一些研究证明它可以通过影响其它因子而对昆虫发生间接的影响。

例如,Cole和Riggail(1992)认为,植物体表的光滑特性减弱了植物对水的吸附能力,导致忌避化合物的浓度增加,进而使甘蓝蚜对其取食减少。

Stoner的研究结果表明甘蓝蚜在8个光滑型品系上的数量少于其它品系;桃蚜在绝大多数光滑型品系上的数量都少于其它品系(Stoner,1990)。

2.植物体表毛状体

植物体表毛状体几乎存在于所有现存的植物类群,它对昆虫的影响因种类而不同,可影响小型刺吸式昆虫口针刺入植物组织的深度,使之达不到维管束或其它组织而难以获得适宜的食物(尚宏芹,2004),还可影响昆虫在植物体表面的附着和行动、取食和产卵等,影响的程度取决于毛状体的形状、长短和密度。

如覆盖于欧椴树叶上的一层浓密的放射状毛能够阻止椴树蚜(Eucallipterustiliae)的取食(Jeffree。

1986)。

叶片具毛的棉花上的烟粉虱数量明显大于无毛的品种(Butler,1988;Mound,1965;Pollard,1955)。

Ilyas等(Ilyas,1989)研究也发现棉花形态特征(包括叶毛密度、叶毛长度等)和烟粉虱的发生率显著相关。

Soundararajan等研究证明叶毛密度和长度对烟粉虱的种群影响是同等重要的特征,通常是共同起作用(Soundararajan,2001)。

另外,植物表皮毛还可影响昆虫的行动,如Pillemer和Tingey发现Phaseolusvulgaris和P.lunatus对叶蝉(Empoascafabae?

?

?

)的捕获频率与叶片上钩状毛的频率成正相关(Pillemer,1976)。

周富才等研究也发现,小麦叶片表面存在长、短2种刺,这2种刺对于体软的蚜虫的行动和刺吸可能造成影响,从而形成了叶片上刺密度对蚜虫的抗性(周福才,1998)。

3.植物体表化学组分对刺吸式昆虫的影响

植物体表的化学物质能够影响昆虫的取食行为,包括影响刺吸式昆虫的定居、刺激或阻止取食。

如在Woodhead,S.和Padgham,D.E(1988)的研究中,当将抗褐飞虱的水稻品种的体表脂类提取物用于感虫品种表面时,可阻止飞虱的取食,并且增加了飞虱的活动(Woodhead,1988)。

_------烟草不同品种对烟蚜抗性研究结果。

(二)植物叶片颜色

刺吸式昆虫在植物上取食和产卵有一定部位,而且所选部位可随着植物的生长阶段、组织的老嫩、花器的有无而变化,因此其选择性与特定器官的颜色有关。

烟粉虱在特定时间对反射黄绿光的表面有极强的趋性(Chuetal.2000),有时对蓝色/超紫外光反射表面也有极强趋性(Csizinszkyetal.1997,1999)。

烟粉虱成虫对颜色的不同趋性顺序是:

黄绿>黄色>红色>橙红色>暗绿>紫色(林克剑,2005)。

Mound研究表明,烟粉虱受蓝光、紫外光和黄色光部分的光谱吸引,他还进一步证明短波长的光导致烟粉虱的迁移行为,而长波长的光能促使其降落在寄主上(Mound,1962)。

Berlinger表明,烟粉虱对500~700nm的表面反射光有强烈趋性(Berlinger,1980)。

Cohen(1982)研究表明,烟粉虱受黄色光的吸引强导致成虫降落,而不受表面温度等任何因素的影响。

这都解释了烟粉虱喜欢选择嫩叶,因为嫩叶比老叶更偏黄一些。

(三)寄主植物的(叶片)营养

不同寄主种类

不同品种

不同发育时期

除烟粉虱材料外应增加其他害虫的研究结果。

不同叶齡的叶片在营养供给上差异很大,这严重影响了昆虫的产卵及若虫存活率,进而影响到其种群数量。

如Rote和Puri曾报道了烟粉虱种群数量与棉叶含N量成正相关(Rote,1991);Ilyas等(1991)报道了烟粉虱的发生率与叶片的含N量和pH值显著相关,但与叶绿素的含量成反比;Soundararajan等研究也证明了pH值在6.03~6.2和糖含量高的棉叶较被烟粉虱喜欢,而当茄碱和苯酚含量较高时则不被喜欢;Rao等还报道了对烟粉虱具有抗性的植物中含有较高的P和Mg,及较低的N和Fe,而其他像糖类、蛋白、K、Ca、和Cu等则无明显差异(Rao,1990);Abdallah等也报道了在8~9月份叶片中Cu、Ca、Fe、N、K的含量与烟粉虱种群数量及其相关,同时还随着Mg含量的增加而急剧减少(Abdallah,2001)。

另外,N肥的施用导致棉叶中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增加,进而引起烟粉虱的大发生,分泌大量的蜜露,致使损失巨大(Bentz,1995;Bi,2001)。

秦焕菊张怀宝等的研究结果表明,烟草生长前期,烟叶中氨含量与烟蚜数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性(r=0.7150),烟草生长后期其正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r=0.7568);在烟草生长前期所有种类的氨基酸与烟蚜的相关系数均达不到显著水平;在烟草生长后期,随着烟株生长,烟叶中各种氨基酸含量的增加,氨基酸对烟蚜的影响已明显表现出来,脯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与烟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464、0.7343和0.6308,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烟叶中还原糖及总糖含量与烟蚜数量呈负相关性,在烟草生长前期与烟蚜数量相关性不明显,烟草生长后期,总糖含量与烟蚜数量相关系数(r=0.5399),接近显著水平(秦焕菊,1998)。

(四)植物体内次生代谢物质对刺吸式昆虫的影响——内容明显不足!

昆虫在选择利用寄主的过程中,必将遇到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的植物次生代谢物质,例如,酚类、单宁、生物碱等(钦俊德,1995)。

不同的寄主植物中所含的对昆虫有害的次生代谢物质不同,如棉花中主要是棉酚,番茄中主要是番茄苷,烟草中则是烟碱;同一植物的不同品种所含的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亦不相同,如刘绚霞等研究分析发现,我国主栽的烤烟品种烟碱含量为:

长把黄1.23%、红大1.67%、G28为2.00%左右、春雷3号0.85%、NC89为1.69%、辽烟12号0.52%、G—140、中烟15分别为1.02%和1.61%(刘绚霞,1996)。

它们影响昆虫的行为,如寻找寄主植物时的趋性反应、调节对食物的试探和取食行为,并且也影响营养、代谢、生长和生殖——那些种类昆虫应明确。

生物碱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次生物质,在防御有害生物入侵时发挥重要作用,许多生物碱已被证明对蚜虫和其它一些害虫具有较强的毒杀活性,并成为很有前途的植物杀虫驱虫剂之一(罗万春,1997;姜双林,1999)。

吲哚生物碱是生物碱中的一大类群,广泛存在于一些植物中。

有研究表明,芦竹碱和相关的吲哚生物碱存在于禾本科植物中,并对禾谷缢管蚜和麦二叉蚜有毒杀作用(Corcuera,1984;Zuniga,1985;Zuniga,1986)。

蔡青年等曾报道过小麦不同抗蚜品种穗部吲哚生物碱含量与麦长管蚜种群数量呈显著的负相关(蔡青年,2002)。

烟草中的生物碱90%以上是烟碱,秦焕菊等研究发现在烟草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烟碱含量与烟蚜数量呈明显的负相关性,经检验烟草生长前期(第一蚜高峰期)相关性达不到显著水平(相关系数r=-0.2388),烟草生长后期(第二蚜高峰期)其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相关系数r=-0.6217)。

她的田间调查结果也表明,烟草不同品种的着蚜量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烟碱含量与烟蚜数量的波形正好相反,烟碱含量上升烟蚜数量下降,而烟碱含量下降烟蚜数量上升(秦焕菊,1997)。

酚类物质是小麦抗蚜重要次生物质,植株体内总酚含量与品种的抗蚜性呈极显著正相关,酚含量越高,品种的抗蚜性越强(陈建新,1997;陈巨莲,1997;Ciepiela,1989)。

Leszczynski等研究了8种酚化合物对禾谷缢管蚜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低浓度时,咖啡酸、阿魏酸、儿茶酚和邻苯二酚对蚜虫取食影响较大;高浓度时,所有酚化合物均能降低蚜虫的取食(Leszczynski,1985)。

单宁含量与小麦品种的抗蚜级别呈负相关。

在抗禾谷缢管蚜的品种中,有较高水平的自由酚酸和甲氧基酚酸类化合物(蔡青年,2003)。

(五)不同寄主植物对刺吸式昆虫体内酶活性的影响——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适应

注意层次的表达。

昆虫与植物相互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适应性,这也是昆虫与植物协同进化的结果。

不同寄主植物常常能诱导昆虫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变化,增强其解毒作用,从而使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蔡青年,2003)。

已有的研究表明,不同棉花品种对棉蚜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较大,取食抗虫品种后,总的羧酸酯酶活力提高(姜永幸,1996)。

在取食不同棉花品种叶片的棉蚜种群之间,羧酸酯酶活性有明显差异(高希武,1992)。

关于小麦不同品种对麦蚜的酯酶活性影响的报道较少,陈建新等对取食不同抗性小麦品种的禾谷缢管蚜体内羧酸酯酶活性研究认为,抗性强的小麦品种上生长的蚜虫,其体内羧酸酯酶活性强,反之弱(陈巨莲,1997)。

蔡青年等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小麦品种(系)的抗蚜性减弱,对蚜虫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也逐渐降低。

取食高抗品系穗部的麦长管蚜,其羧酸酯酶的活性最高。

赵士熙等报道,取食抗性水稻品种后,褐飞虱4龄若虫的羧酸酯酶、酸性磷酸酯酶和碱性磷酸酯酶活力受到抑制,且酶活力的抑制程度与水稻品种的抗性水平基本一致;羧酸酯酶的Km值在品种间无明显差异,但Vmax值差异显著。

吕仲贤等研究表明,取食抗性品种的褐飞虱体内羧酸酯酶活性比取食敏感品种时高。

除酯酶外,谷胱甘肽转移酶在昆虫的代谢解毒及其对寄主植物的适应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周亦红、韩召军等研究表明,ASD7和RH品种能够诱导褐飞虱成虫GST活性显著提高,这表明GST可能在害虫与水稻品种的互作过程中起作用(周亦红,2003)。

(六)昆虫对植物次生物的适应机制——与上标题表达的意思重复,应合并。

昆虫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产生了对植物次生性物质的包括形态上、行为上和生理生化上的良好适应性,这些适应性使得昆虫和植物之间建立了很好的协同关系。

现代关于昆虫适应植物次生性物质的解释是协同演化理论。

该理论是由Brues于1924年提出,由Ehrlish&Raven于1964年系统化的。

该理论的基本要点是植物—昆虫关系中障碍的克服和设置是通过植物次生性物质来完成的,这个过程的不断演化使昆虫和植物形成了对抗和反对抗的关系而得以共同演化。

近年来该理论受到来自各方的怀疑和批评。

已有研究证明,植物次生性物质不是导致协同演化的唯一原因,其它因素也会导致协同演化,但是,完全否定植物次生物的作用也是不可取的。

因此,协同演化理论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仍然需要在综合考察各种演化系统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和完善(朱麟,1998)。

二、刺吸式昆虫对寄主植物的影响

(一)对寄主植物生理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1.受害植物生理状态的改变

刺吸式昆虫的取食能影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以及其它的一些生理代谢过程(王海波,1988),其中最明显的是导致受伤植物叶片含水量的下降(Hunter,1989;Schultz,1982;West,1985)。

Kenmore用放射同位素14C研究证实,水稻叶鞘受害后,其光合产物运输明显受阻(Kenmore,1980)。

Cagampang也发现褐飞虱取食后水稻韧皮部受堵塞的现象。

郭线茹等研究结果表明,烟蚜危害使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吸收光能的能力减弱,由此导致净光合强度的下降且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大于对净光合强度的影响(郭线茹,1995)。

还有证据表明,褐飞虱取食为害可使稻株含水量下降12%~14%,刺吸也可使水稻植株失去汁液和营养物质(Cagampang,1974)。

如褐飞虱的3龄或4龄若虫每天取食6~11ml汁液(Suenaga,1959),其雌成虫在秧苗(品种为Norin8)上每天分泌约13m1的蜜露(Sogawa,1970)。

此外,还有其它伤害,如分泌唾液,利用其中含有淀粉酶、糖苷酶等促进水稻植株体内物质的降解;吸取水稻汁液使稻株失水导致光合能力和蒸腾作用下降。

2.营养成分的改变

受损伤的植物叶片常会导致一些营养成份如氮、氨基酸以及糖类等含量的下降(Haukioja,1990;Kogan,1983;McClure,1980)。

一些研究表明,褐飞虱取食为害可使稻株所含的天冬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和胱氨酸等明显减少(Cagampang,1974)。

丁锦华等发现,受褐飞虱为害的稻株叶鞘氨基酸含量,增加的有12种,减少的有4种(丁锦华,1990)。

郭线茹等研究表明,随着烟蚜侵害水平提高,叶片总氮含量升高;苗期最高侵害水平和旺长期以后较低的侵害水平亦能引起还原糖含量的显著增加(P<0.05),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都将直接影响到烟草的品质。

王荣富等研究结果表明,在20、40、60、80和100头/穴的若虫密度下,褐飞虱与白背飞虱两种群的取食为害都能使稻株氨基酸含量发生增加、减少和不规则的变化。

在所测定的17种氨基酸中,蛋氨酸、异亮氨酸和赖氨酸3种氨基酸含量在为害后均表现为增加,苯丙氨酸仅在单一种群为害后表现为减少,丝氨酸、丙氨酸和酪氨酸在混合种群为害后都表现为减少,其余氨基酸对两种飞虱的取食为害反应不一(王荣富,2001)。

3.氧化酶活性变化——实质是生理、生化指标还属诱导抗性?

植物在受到刺吸式昆虫的损伤后,体内的氧化酶活性会有所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是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能增强损伤部位的木质化,多酚氧化酶则将多元酚氧化成苯醌,而苯醌对植食性昆虫有害且阻碍其生长。

李彩霞等研究表明,在棉蚜刺吸取食胁迫条件下,棉花会发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并产生诱导抗性,其中抗氧化酶系统在这一防御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对蚜虫刺吸为害反应最早,酶活性变化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反应次之。

蚜虫为害后,这三种酶的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抗蚜品种比感蚜品种上升得更早更多(李彩霞,1998)。

王洪亮等研究发现,棉株体内的多酚氧化酶在蚜虫取食胁迫条件下,其活性发生较大变化。

蚜虫取食前不同品种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差异不显著,取食后不同抗性品种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差异显著,且与棉花的抗蚜性呈正相关(王洪亮,2001)。

以下内容均为诱导抗性——需重新组织!

4.非挥发性次生代谢产物的改变——应为诱导抗性内容

植物在遭受攻击后,在次生化合物方面一个最明显的变化是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增加。

最主要的酚类化合物有绿原酸和异绿原酸。

有研究表明,在甘薯组织中,多酚化合物在正常情况下几乎不存在,但受到损伤12小时后就开始合成,3-7天达到高峰,且受害处含量最高并随距离增加而浓度降低。

大白菜和甜菜受到盲蝽取食后,在取食点周围组织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增加。

棉蚜危害棉花后,棉花体内的单宁含量增加,这种变化增强了棉花对棉蚜的防御能力。

烟草受到烟蚜的危害后,体内的生物碱亦有所变化,如Feinstein的研究表明,烟蚜危害导致烟草叶片尼古丁含量下降,Mistric等也曾报道,蚜害造成烟叶级别降低,上、中、下各部位总生物碱含量减少。

——缺参考文献

5.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性次生化学物质

5.1主要组分

受昆虫攻击后的植物能够释放更多更强的挥发性次生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能增强对植食性昆虫天敌的引诱作用,抑制植食性昆虫的取食、产卵,并能将植物受伤害的信息传递到周围邻近的同种植物。

如蚜虫取食植物诱导释放的挥发性混合物使寄生蜂更易发现寄主(Du,1998);同时由于更多寄生蜂的寄生,调节着蚜虫在植物上的密度(Quiroz,1997;Bernasconi,1998)。

萜烯类是挥发性次生代谢物的主要成分,大多数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中,萜烯类化合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都比在健康植物挥发物中的明显提高,并且机械损伤不能诱发这类化合物的释放。

此外,还有绿色性气味以及除绿叶性气味以外的醛、醇、酮、酯及一些呋喃衍生物等物质(娄永根,2000)。

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L.))与玉米互作释放的最普通的萜类物质是互益素的主要组分(祝传书,2003)。

除萜类化合物和C6挥发物外,蚜虫取食的植物还释放水杨酸甲酯(Bernasconi,1998)。

它和挥发性萜类物质β-金合欢烯是很强的蚜虫驱避剂。

Bernasconi等曾推测,水杨酸甲酯和β-金合欢烯等化合物可控制蚜虫在高蚜虫密度的植物上定居。

5.2植物挥发物的诱导物

一些研究发现,人工伤口用植食性昆虫口腔液或消化道反胃液处理后,植物同样可以大量释放挥发性次生化合物,与昆虫直接取食危害所产生的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无论从种类和数量上都没有差别,且与植食性昆虫的食料无关。

这些现象说明诱导植物产生挥发性代谢物的诱导因子主要存在于植食性昆虫口腔液或消化道反胃液中(樊春燕,2003)。

目前,已有两种昆虫诱导挥发物释放的诱导物(挥发物诱导素和β-葡糖苷酶)被鉴定。

挥发物诱导素N-(17-羟基-亚麻酰基)-L-谷氨酰氨是从甜菜夜蛾幼虫(本文是否定位刺吸食口器)的口腔分泌物中被提取鉴定的(Turlings,1993),且被植物和昆虫协同作用而合成。

N-(17-羟基-亚麻酰基)-L-谷氨酰氨的N-17-羟基-亚麻酰基来自于植物,L-谷氨酰氨则来自于甜菜夜蛾,两者在幼虫的口腔中合成整体的挥发物诱导素(Linda,2000)。

β-葡糖苷酶是第二类调节挥发物释放的诱导物。

利马豆和白菜用β-葡糖苷酶处理释放出无环的萜类化合物,最近鉴定的一种β-葡糖苷酶蛋白基因(SLW3)被昆虫取食诱导(vandeVenWTG,2000),表明植物编码的β-葡糖苷酶在这个信号过程中有潜在作用。

口腔分泌物中也含有增强损伤反应基因表达(Korth,1997a)、增加茉莉酮酸(JA)的生物合成(Mccloud,1997)和增强由昆虫取食所刺激的诱导抗性的信号分子(Lin,1990)。

目前关于挥发物诱导素、β-葡糖苷酶和昆虫口腔分泌物中的其他一些成分对这些变化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另外,对刺吸式昆虫口腔分泌物,即唾液的成分了解的较少,唾液中是否还存在其他的诱导物或其他对挥发物释放起作用的物质仍有待研究(祝传书,2003)。

5.3植物挥发物的释放机制

主动释放的挥发物,涉及到植食性昆虫口腔分泌物中诱导物对植物次生代谢途径的调控,以及植物体内复杂的信号传递途径(Pare,1998;Boland,1995)。

目前,对这方面的机制还有很多不明之处,娄永根等根据目前已有的一些研究结果,将其可能的释放机制概括如下:

植食性昆虫取食植物并释放诱导物→诱导物和由诱导物诱发的经韧皮部和(或)木质部传送至整株植物的系统信号物与细胞质膜上的跨膜受体结合,激活G-蛋白→通过胞内信号传递途径,激活脂酶→使亚麻酸从膜上游离至细胞质内→经类十八烷信号传递途径,产生茉莉酸→茉莉酸与大分子受体结合,促使植物挥发物的系统释放→通过植物个体间的化学信使,导致植物挥发物的群体释放(娄永根,2000)。

(二)昆虫对植物抗虫性的诱导

1.诱导抗虫性

植食性昆虫对植物的取食导致寄主植物在生理和形态上发生了改变,如果这些变化与植物抗虫性化合物的合成和积累有关,那么植食性昆虫就成了植物抗虫性的诱导者。

已有研究表明,桃蚜取食紫花首蓿后,紫花首蓿产生更多的次生代谢物,而这种物质的积累对桃蚜的取食有抑制作用,从而提高了紫花首蓿对桃蚜的抗性水平(吕仲贤,1995)。

大白菜被盲蝽取食后会产生更多的对害虫有毒的酚类化合物的积累。

诱导抗性是指植物在遭受植食性昆虫进攻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抗虫特性,是环境影响抗性表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植物对取食者的一种重要的防御策略,同时也是植物与植食者协同进化的结果。

根据作用世代的不同,诱导抗性又分为迅速的诱导抗性(rapidlyinducedresistance,RIR)和滞后的诱导抗性(delayedinducedresistance,DIR)。

前者是指对当前世代的植食性昆虫的影响,而后者是指对后续的一到几个世代的植食性昆虫的影响。

已有的研究表明,在木本植物上迅速的诱导抗虫性一般能使植食性昆虫的世代产卵量降低5%~10%,而滞后的诱导抗虫性能使其降低30%~70%以上。

由此可见,滞后的诱导抗虫性在木本植物上的作用是相当明显的。

曾有很多研究者认为滞后的诱导抗虫性是木本植物上一些周期性暴发害虫的主要原因,但到目前为止,还缺少这方面的直接证据。

2.影响植物诱导抗虫性的因子

2.1植物因子

植物的种类能对植物的诱导抗虫性产生明显影响,这种影响除了诱导抗虫性的强弱外,还表现为是否产生诱导抗虫性。

此外,不同的植物品种、个体以及生育期亦能对植物的诱导抗虫性产生影响。

北美白桦的两种品系在遭到损伤后所表现的诱导抗虫性存在不同(Talhouk,1990)。

松树只有在年轻的时候才能产生诱导抗虫性。

植物的密度亦是影响植物诱导抗虫性的因素之一。

Baldwin和Karban等分别在烟草和棉花上发现高密度能抑制两种植物的诱导抗虫性(Baldwin,1983;Karban,1989)。

2.2受害部位和受害程度

不同的植物受害部位可能导致植物不同的抗虫效果。

如桦树当叶片受损伤时,能产生诱导抗虫性;而当顶芽受损伤时,却对植食性昆虫更加敏感(Haukioja,1990)。

在棉苗上亦有类似的现象(Karban,1995)。

除此之外,植物诱导抗虫性的产生存在一个受害程度的阈值问题,有些植物当受害程度不达到阈值时不仅不表现出诱导抗虫性,反而表现出对植食性昆虫的敏感性。

2.3土壤肥力

已有的研究表明,土壤肥力能对植物的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