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实验专题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9470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实验专题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三章 实验专题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三章 实验专题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三章 实验专题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三章 实验专题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 实验专题卷.docx

《第三章 实验专题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实验专题卷.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 实验专题卷.docx

第三章实验专题卷

实验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一、自主预习

实验目的

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定量关系.

2.学会利用列表法、图象法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原理

1.弹簧受力会发生形变,形变的大小与受到的外力有关.沿着弹簧的方向拉弹簧,当形变稳定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使它发生形变的拉力在数值上是相等的.(注:

弹簧质量不计)

2.用悬挂法测量弹簧的弹力,运用的正是弹簧的弹力与挂在弹簧下面的钩码的重力相等.

3.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伸长量可以由拉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来的长度进行计算.这样就可以研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即寻求F=kx的关系.

实验器材

 弹簧、毫米刻度尺、铁架台、钩码若干、坐标纸.

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将铁架台放在桌面上(固定好),将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铁架台的横梁上,在靠近弹簧处将刻度尺(最小分度为1mm)固定于铁架台上,并用重垂线检查刻度尺是否竖直.

2.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所对应的刻度l0,即弹簧的原长.

3.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待钩码静止时测出弹簧的长度l,求出弹簧的伸长x和所受的外力F(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

4.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实验,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将所测数据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记录表:

弹簧原长l0=__________cm.

    次数

内容    

1

2

3

4

5

6

拉力F/N

弹簧总长/cm

弹簧伸长/cm

数据处理

1.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

2.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

3.得出弹力和弹簧伸长之间的定量关系,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误差分析

1.钩码标值不准确和弹簧自身的重力造成系统误差.

2.弹簧长度的测量和作图时造成偶然误差.

注意事项

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要注意观察,适可而止.

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尽量大一些,从而使坐标上描的点尽可能稀,这样作出的图线更精确.

3.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平衡状态时测量,以免增大误差.

4.描点画线时,所描的点不一定都落在一条曲线上,但应注意一定要使各点均匀分布在曲线的两侧.

5.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6.坐标轴的标度要适中.

拓展创新

 本实验的系统误差来自弹簧的重力,所以改进实验的思路应该是尽可能减小弹簧自重的影响:

1.一个方案是将弹簧穿过一根水平光滑的横杆,在水平方向做实验.

2.另一个方案是选择劲度系数较小的轻弹簧,通过减小读数的相对误差来提高实验的精确度.

3.利用计算机及传感器技术,将弹簧水平放置,且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推力)时,计算机上得到弹簧弹力和弹簧形变量的关系图象.

二、自测练习

题组一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的考查

1.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____________.

(3)图乙是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图线不过原点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完成该实验,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式,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

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G.整理仪器.

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二对实验数据的处理的考查

2.(2012·高考广东卷)某同学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_________方向(填“水平”或“竖直”).

(2)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__________时,长度记为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数据如下表:

代表符号

L0

Lx

L1

L2

L3

L4

L5

L6

数值(cm)

25.35

27.35

29.35

31.30

33.4

35.35

37.40

39.30

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__________.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__________.

(3)如图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____的差值(填“L0”或“Lx”).

(4)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N/m;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______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m/s2).

题组三创新实验

3.在“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并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所用的每个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恒定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

(1)有一个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6组数据描点在坐标图中,请作出F—L图线.

(2)由此图线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弹簧的原长为L0=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_N/m.

(3)试根据以上该同学的实验情况,请你帮助他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不必填写其实验测得的具体数据)

(4)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悬挂放置相比较,

优点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点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后训练

1.(2014·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联考)一同学在某次实验中测量一物体长度,记录结果为1.240cm,则该同学所使用的测量工具可能为(  )

A.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

B.10分度的游标卡尺

C.50分度的游标卡尺

D.螺旋测微器

2.(2014·厦门模拟)如图所示,一个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当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压力)时,在电脑上得到了弹簧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的关系图象(如图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B.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对应的弹力增加量成正比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00N/m

D.该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

3.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

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

4.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钩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图中的(  )

5.(2014·天水一中高三模拟)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被测弹簧一端固定于A点,另一端B用细绳绕过定滑轮挂钩码,旁边竖直固定一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当挂两个钩码时,绳上一定点P对应刻度如图乙中ab虚线所示,再增加一个钩码后,P点对应刻度如图乙中cd虚线所示,已知每个钩码质量为50g,重力加速度g=9.8m/s2,则被测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挂三个钩码时弹簧的形变量为______cm.

6.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1)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________状态.

(2)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象.由此图象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__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___N/m.

(3)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测力计,当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________cm.

 

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一、自主预习

实验目的

1.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培养应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和得出结论的能力.

实验原理

等效思想:

使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效果相同,就是使同一条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伸长到同一点O,即伸长量相同,所以F′为F1和F2的合力,作出力F′的图示,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F1和F2的合力F的图示,比较F、F′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实验器材

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铅笔.

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水平桌面的方木板上.

2.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

3.

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某一位置O.用铅笔描下O点的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注意在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时候,要使它的弹簧与木板平面平行.

4.用铅笔和刻度尺从力的作用点(位置O)沿着两绳套的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这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以F1和F2为邻边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

5.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6.比较力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看它们是否相等.

7.改变两个分力的大小和夹角,再做两次实验.

误差分析

1.弹簧测力计本身的误差.

2.读数误差和作图误差.

减小读数误差的方法:

选择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并调整好零刻度;弹簧测力计数据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大一些,读数时眼睛一定要正视,要按有效数字正确读数和记录.

减小作图误差的方法:

作图时两力的对边一定平行.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越大,用平行四边形作出的合力F的误差ΔF就越大,所以实验中不要把F1、F2间的夹角取得太大,在60°~90°之间为宜.

注意事项

1.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O位置一定要相同.

2.用两只弹簧测力计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夹角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在60°~90°之间为宜.

3.读数时应注意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行,并使细绳套与弹簧测力计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避免弹簧测力计的外壳和弹簧测力计的限位孔之间有摩擦.读数时眼睛要正视弹簧测力计的刻度,在合力不超过量程及橡皮条弹性限度的前提下,拉力的数值尽量大些.

4.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不要直接沿细绳套的方向画直线,应在细绳套末端用铅笔画一个点,去掉细绳套后,再将所标点与O点连接,即可确定力的方向.

5.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所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选取标度,使所作力的图示稍大一些.

拓展创新

1.拉力在水平面内改为在竖直平面内做实验,更容易使弹簧拉力在同一平面内.

2.弹簧测力计用力传感器取代,可避免摩擦的影响,使读数更方便、精确.

 

二、自测练习

题组一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考查

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所示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____________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__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

答:

________(填“变”或“不变”).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

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二对实验数据处理的考查

2.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N、最小刻度为0.1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甲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

  

     

 

甲            乙

(1)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______N和__________N.

(2)在如图乙所示的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

题组三创新实验

 3.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DIS实验装置研究支架上力的分解.A、B为两个相同的双向力传感器,该型号传感器在受到拉力时读数为正,受到压力时读数为负.A连接质量不计的细绳,可沿固定的板做圆弧形移动.B固定不动,通过光滑铰链连接长0.3m的杆.将细绳连接在杆右端O点构成支架.保持杆在水平方向,按如下步骤操作:

①测量绳子与水平杆的夹角∠AOB=θ

②对两个传感器进行调零

③用另一根绳在O点悬挂一个钩码,记录两个传感器的读数

④取下钩码,移动传感器A改变θ角

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得到表格.

F1

1.001

0.580

1.002

F2

-0.868

-0.291

0.865

θ

30°

60°

150°

 

(1)根据表格,A传感器对应的是表中力__________(选填“F1”或“F2”).钩码质量为__________kg(保留1位有效数字).

(2)本实验中多次对传感器进行调零,对此操作说明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因为事先忘记调零

B.何时调零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C.为了消除横杆自身重力对结果的影响

D.可以完全消除实验的误差

三、课后训练

1.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B.实验中,只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O点的位置

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图中GE是橡皮条,图甲表示用两个互成角度的拉力牵拉橡皮条,图乙表示用一个拉力牵拉橡皮条,图中所挂钩码数和滑轮的位置可自由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两个拉力的方向必须相互垂直

B.甲、乙两图中,橡皮条拉伸方向EO必须水平

C.甲、乙两图中必须将橡皮条拉到相同位置O

D.图甲中实验完成后,可更换橡皮条,继续进行图乙中实验

3.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__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a)所示.

   

(a)             (b)

(1)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

(2)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

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

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

(3)如图(b)所示是甲和乙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比较符合实验事实?

(力F′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

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以上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一位同学中,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至少写出两种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