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知识点和例题讲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9405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知识点和例题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中数学知识点和例题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中数学知识点和例题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中数学知识点和例题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中数学知识点和例题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知识点和例题讲义.docx

《高中数学知识点和例题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知识点和例题讲义.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数学知识点和例题讲义.docx

高中数学知识点和例题讲义

内容来自:

学习资料共享网

第1讲第1章

¤知识要点:

结构特征棱柱

(1)两底面相互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2)侧棱平行且相等.

(1)底面是多边形,各侧面均是三角形;

(2)各侧面有一个公共顶点.圆柱

§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图例

棱锥

圆锥

(1)两底面相互平行;

(2)侧面的母线平行于圆柱的轴;(3)是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1)底面是圆;

(2)是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1)两底面相互平行;

(2)是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

棱台

(1)两底面相互平行;

(2)是用一个平行于棱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台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

(1)球心到球面上各点的距离相等;

(2)是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B.九棱柱有9条侧棱,9个侧面,侧面为平行四边形D.三棱柱的侧面为三角形答案:

答案:

D答案:

答案:

12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多面体至少有四个面

C.长方体、正方体都是棱柱

2.一个棱柱有10个顶点,所有的侧棱长的和为60cm,则每条侧棱长为___________cm.答案:

答案:

棱锥、棱柱、棱台、圆锥

3.在本节我们学过的常见几何体中,如果用一个平面去截几何体,如果截面是三角形,那么这个几何体可能是___________.

第2讲§1.1.2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例题精讲:

【例1】在四棱锥的四个侧面中,直角三角形最多可有().

A.1个B.2个C.3个D.4个【例2】已知球的外切圆台上、下底面的半径分别为r,R,求球的半径.选D.

22

解:

圆台轴截面为等腰梯形,与球的大圆相切,由此得梯形腰长为R+r,梯形的高即球的直径为(r+R)(Rr)=2rR,所以,球的半径为

rR.

第3讲§1.2.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例题精讲:

【例1】画出下列各几何体的三视图:

解:

【例2】画出下列三视图所表示的几何体.

解:

【例3】如图,图

(1)是常见的六角螺帽,图

(2)是一个机器零件(单位:

cm),所给的方向为物体的正前方.试分别画出它们的三视图.解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1

第4讲§1.2.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知识要点:

“直观图”最常用的画法是斜二测画法,由其规则能画出水平放置的直观图,其实质就是在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的画法.基本步骤如下:

(1)建系:

在已知图形中取互相垂直的x轴和y轴,得到直角坐标系xoy,直观图中画成斜坐标系x'o'y',两轴夹角为45°.

(2)平行不变:

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或y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平行于x’或y’轴的线段.(3)长度规则:

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一半.

柱体、锥体、第5讲§1.3.1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

¤学习目标:

了解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能运用柱、锥、台的表面积进行计算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知识要点:

表面积相关公式表面积相关公式棱柱棱锥棱台¤例题精讲:

【例1】已知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是2、5,且侧面面积等于两底面面积之和,求该圆台的母线长.解:

l=解【例2】一个正三棱柱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求这个正三棱柱的表面积.解:

S=S侧+2S底=3×4×2+2פ知识要点:

1.体积公式:

体积公式棱柱棱锥棱台体积公式圆柱圆锥圆台

S全=S侧+2S底,其中S侧=l侧棱长ic直截面周长

圆柱圆锥圆台

S全=2πr2+2πrh

(r:

底面半径,h:

高)

S全=S侧+S底S全=S侧+S上底+S下底

S全=πr2+πrl

(r:

底面半径,l:

母线长)

S全=π(r'2+r2+r'l+rl)

(r:

下底半径,r’:

上底半径,l:

母线长)

297

1×4×23=24+83(mm2).2第6讲§1.3.1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柱体、锥体、

V=S底ih高1V=S底ih高31V=(S'+S'S+S)h3

V=πr2h1V=πr2h31V=π(r'2+r'r+r2)h3

2.柱、椎、台之间,可以看成一个台体进行变化,当台体的上底面逐渐收缩为一个点时,它就成了锥体;当台体的上底面逐渐扩展到与下底面全等时,它就成了柱体.因而体积会有以下的关系:

11S'=0S'=SV锥=Sih←V台=(S'+S'S+S)hV柱=Sih.→33¤例题精讲:

【例1】一个长方体的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2、3、6,则长方体的体积是.解:

解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则ab=2,ac=3,bc=6,三式相乘得(abc)2=36.所以,长方体的体积为6.【例2】一块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铁片按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裁下,然后用余下的四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加工成一个正四棱锥形容

器,试建立容器的容积V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定义域.解:

如图,设所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边长为xcm.在RtEOF中,EF=5cm,OF=

E

1xcm,2

所以EO=

25

12x,于是4

DAOBCF

11V=x225x2.依题意函数的定义域为{x|0

【例3】一个无盖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面半径为3,母线长为6,现将该容器盛满

水,

5然后平稳缓慢地将容器倾斜让水流出,当容器中的水是原来的时,圆柱的母线与水平面所成的角的大小为6522容器中水的体积为V=πrl=π×(3)×6=18π.流出水的体积为V'=

(1)V=3π,如图,解:

6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

.

2V'2×3π23=3,解得α=60°.==2.设圆柱的母线与水平面所成的角为α,则tanα=22πr2π×(3)第7讲§1.3.2球的体积和表面积432¤知识要点:

1.表面积:

S球面=4πR(R:

球的半径).2.体积:

V球面=πR.3¤例题精讲:

【例2】表面积为324π的球,其内接正四棱柱的高是14,求这个正四棱柱的表面积.2解:

设球半径为R,正四棱柱底面边长为a,则作轴截面如图,AA′=14,AC=2a,又∵4πR=324π,∴R=9,∴l'=

AC=AC′2CC′2=82,∴a=8,∴S表=64×2+32×14=576.

【例3】设A、B、C、D是球面上的四个点,且在同一平面内,AB=BC=CD=DA=3,球心到该平面的距离是球半径的一半,则球的体积是().A.86πB.646πC.242πD.722π∴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小圆半径r=

【解】由已知可得,B、A、C、D在球的一个小圆上.∵AB=BC=CD=DA=3,由R=r+h得R=(

2222

32.2

322R44)+()2,解得R=6.∴球的体积V=πR3=π(6)3=86π.所以选A.2233第8讲§2.1.1平面

¤知识要点:

1.点A在直线上,记作A∈a;点A在平面α内,记作A∈α;直线a在平面α内,记作aα.2.平面基本性质即三条公理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列表如下:

、、公理1公理2公理3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A∈l,B∈llαA∈α,B∈α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α∩β=lP∈α,P∈βP∈l

A,B,C不共线A,B,C确定平面α

3.公理2的三条推论:

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例题精讲:

【例1】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直线都相交,那么这三条直线是否共面?

【例2】空间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上的点,已知EF和GH交于P点,求证:

EF、GH、AC三线共点.解:

∵P∈EF,EF面ABC,∴P∈面ABC.同理P∈面ADC.∵P在面ABC与面ADC的交线上,又∵面ABC∩面ADC=AC,∴P∈AC,即EF、HG、AC三线共点.【例3】求证:

两两相交且不过同一个点的三条直线必在同一平面内.已知:

直线AB,BC,CA两两相交,交点分别为A,B,C,求证:

直线AB,BC,CA共面.证明:

因为A,B,C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过A,B,C三点可以确定平面α.因为A∈α,B∈α,所以AB证明α.同理BCα,ACα.所以AB,BC,CA三直线共面.【例4】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C

α

B

A

(1)AA1与CC1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点B,C1,D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3)画出平面AC1与平面BC1D的交线,平面ACD1与平面BDC1的交线.∵

(1)解: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A1//CC1,∴由公理2的推论可知,AA1与CC1可确定平面AC1,∴AA1与CC1在同一平面内.

(2)∵点B,C1,D不共线,由公理3可知,点B,C1,D可确定平面BC1D,∴点B,C1,D在同一平面内.(3)∵AC∩BD=O,D1C∩DC1=E,∴点O∈平面AC1,O∈平面BCD1,又C1∈平面AC1,C1∈平面BC1D,

∴平面AC1∩平面BC1D=OC1,同理平面ACD1∩平面BDC1=OE.第9讲§2.1.2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知识要点: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3

相交直线:

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共面直线1.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平行直线:

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2.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b,经过空间任一点O作直线a′//a,b′//b,把a′,b′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或夹角).a′,b′所成的角的大小与点O的选择无关,为了简便,点O通常取在异面直线的一条上;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为(0,90°],如果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则叫两条异面直线垂直,记作a⊥b.求两条异面直线所

成角的步骤可以归纳为四步:

选点→平移→定角→计算.¤例题精讲:

【例1】已知异面直线a和b所成的角为50°,P为空间一定点,则过点P且与a、b所成角都是30°的直线有且仅有().A.1条B.2条C.3条D.4条解:

过P作a′∥a,b′∥b,若P∈a,则取a为a′,若P∈b,则取b为b′.这时a′,b′相交于P点,它们的两组对顶角分别为50°和130°.记a′,b′所确定的平面为β,那么在平面β内,不存在与a′,b′都成30°的直线.过点P与a′,b′都成30°角的直线必在平面β外,这直线在平面β的射影是a′,b′所成对顶角的平分线.其中射影是50°对顶角平分线的直线有两条l和l′,射影是130°对顶角平分线的直线不存在.故答案选B.E【例2】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D1C1和B1C1的中点,P、Q分别C1D1为AC与BD、A1C1与EF的交点.

(1)求证:

D、B、F、E四点共面;

(2)若A1C与面DBFE交于点R,求证:

P、Q、R三点共线.证明:

证明

(1)∵正方体ABCDA1B1C1D1中,BB1//DD1,∴BD//B1D1.又∵B1D1C1

QA1DAPBB1CF

1中,E、F为中点,∴EF//B1D1.∴EF//BD,即D、B、F、E四点共面.

(2)2∵Q∈平面AC1,Q∈平面BE,P∈平面AC1,P∈平面BE,∴

新疆王新敞

奎屯

平面AC1∩平面BE=PQ.又AC1∩平面BE=R,∴R∈平面AC1,R∈平面BE,∴R∈PQ.即P、Q、R三点共线【例3】已知直线a//b//c,直线d与a、b、c分别相交于A、B、C,求证:

a、b、c、d四线共面.证明:

因为a//b,由公理2的推论,存在平面α,使得aα,bα.证明c又因为直线d与a、b、c分别相交于A、B、C,由公理1,dα.c'C假设cα,则c∩α=C,在平面α内过点C作c′//b,BbAa因为b//c,则c//c′,此与c∩c′=C矛盾.故直线cα.αd综上述,a、b、c、d四线共面.【例4】如图中,正方体ABCD—A1B1C1D1,E、F分别是AD、AA1的中点.

(1)求直线AB1和CC1所成的角的大小;

(2)求直线AB1和EF所成的角的大小.

(1)如图,连结DC1,∵DC1∥AB1,∴DC1和CC1所成的锐角∠CC1D就是AB1和CC1解:

所成的角.∵∠CC1D=45°,∴AB1和CC1所成的角是45°.

(2)如图,连结DA1、A1C1,∵EF∥A1D,AB1∥DC1,∴∠A1DC1是直线AB1和EF所成的角.∵ΔA1DC1是等边三角形,∴∠A1DC1=60,即直线AB1和EF所成的角是60.直线与平面、第10讲§2.1.3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知识要点:

1.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1)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2)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3)直线与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分别记作:

lα;l∩α=P;l//α.;2.两平面的位置关系:

(没有公共点)相交平行;(有一条公共直线).分别记作α//β;∩β=l.α

¤例题精讲:

【例1】已知空间边边形ABCD各边长与对角线都相等,求异面直线AB和CD所成的角的大小.解:

分别取AC、AD、BC的中点P、M、N连接PM、PN,由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知PN∥AB,PM∥CD,于是∠MPN就是异面直线AB和CD成的角(如图所示).连结MN、DN,设AB=2,∴PM=PN=1.而AN=DN=3,由MN⊥AD,AM=1,得MN=2,

A

∴MN=MP+NP,∴∠MPN=90°.∴异面直线AB、CD成90°角.

【例2】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E、H分别是AB、AD的中点,F、G分别是CB、CD的中点,若AC+BD=a,ACBD=b,求EG+FH.解: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22

BDFCGEH

2

2

2

11EG2+FH2=2(EF2+FG2)=(AC2+BD2)=(a22b).22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4

【例3】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中,E、H分别是AB、AD的中点,F、G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

AEBFHD

CFCG2==.求证:

(1)E、F、G、H四点共面;

(2)三条直线EF、CBCD3

E、分别是AB和CD的中点,∴EH//H

GH、AC交于一点.证明:

∵证明

(1)在△ABD和△CBD中,又∵

GC

1BD.2

CFCG22==,∴FG//BD.∴EH∥FG.所以,E、F、G、H四点共面.CBCD33第11讲§2.2.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知识要点:

1.定义:

直线和平面没有公共点,则直线和平面平行.2.判定定理:

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符号表示为:

aα,bα,a//ba//α.图形如右图所示.¤例题精讲:

【例1】已知P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E、F分别为AB、PD的中点,求证:

AF∥平面PEC证明:

设PC的中点为G,连接EG、FG.∵证明F为PD中点,∴GF∥CD且GF=

1CD.2

∵AB∥CD,AB=CD,E为AB中点,∴GF∥AE,GF=AE,四边形AEGF为平行四边形.∴EG∥AF,又∵AF平面PEC,EG平面PEC,∴AF∥平面PEC.【例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BC、C1D1的中点.求证:

EF∥平面BB1D1D.证明:

连接AC交BD于O,连接OE,则OE∥DC,OE=证明∵DC∥D1C1,DC=D1C1,F为D1C1的中点,

1DC.2

∴OE∥D1F,OE=D1F,四边形D1FEO为平行四边形.∴EF∥D1O.又∵EF平面BB1D1D,D1O平面BB1D1D,∴EF∥平面BB1D1D.【例3】如图,已知E、F、G、M分别是四面体的棱AD、CD、BD、BC的中点,求证:

AM∥平面EFG.证明:

如右图,连结DM,交GF于O点,连结OE,证明B在BCD中,G、F分别是BD、CD中点,∴GF//BC,∵G为BD中点,∴O为MD中点,在AMD中,∵E、O为AD、MD中点,∴EO//AM,又∵AM平面EFG,EO平面EFG,∴AM∥平面EFG.点评:

点评要证明直线和平面平行,只须在平面内找到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就可以了.注意适当添加辅助线,重视中位线在解题中的应用.【例4】如图,已知P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M、N分别是AB、PC的中点

新疆王新敞

奎屯

AEGMDOCF

(1)求证:

MN//平面PAD;

(2)若MN=BC=4,PA=43,求异面直线PA与MN所成的角的大小.

//

(1)取PD的中点H,连接AH,由N是PC的中点,∴NH=DC.解:

2//的中点,∴NH=AM,即AMNH为平行四边形.∴MN//AH.

由MN平面PAD,AH平面PAD,∴MN//平面PAD.

1

由M是AB

//

(2)连接AC并取其中点为O,连接OM、ON,OM=BC,=PA,所以∠ONM∴ON//22

就是异面直线PA与MN所成的角,且MO⊥NO.

0

新疆王新敞奎屯

1

1

由MN=BC=4,PA=43,得

新疆王新敞奎屯

OM=2,ON=23所以∠ONM=30,即异面直线PA与MN成30°的角点评:

已知中点,牢牢抓住中位线得到线线平行,通过线线平行转化为线面平行.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方法的点评关键也是平移其中一条或者两条直线,得到相交的线线角,通过解三角形而得.

第12讲§2.2.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知识要点:

面面平行判定定理面面平行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用符面面平行判定定理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5

号表示为:

aβ,bβ,a∩b=Pβ//αa//α,b//α

.

¤例题精讲:

【例1】如右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P分别是C1C、B1C1、C1D1的中点,求证:

平面MNP∥平面A1BD.证明:

连结B1D1,∵P、N分别是D1C1、B1C1的中点,∴PN∥B1D1.又B1D1∥BD,∴PN∥BD.又PN不在平面A1BD证明上,∴PN∥平面A1BD.同理,MN∥平面A1BD.又PN∩MN=N,∴平面PMN∥平面A1BD.D1C1【例2】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1)求证:

平面A1BD∥平面B1D1C;

(2)若E、F分别是AA1,CC1的中点,求证:

平面EB1D1∥平面FBD.B1A1//证明:

证明

(1)由B1B=DD1,得四边形BB1D1D是平行四边形,∴B1D1∥BD,又BD平面B1D1C,B1D1平面B1D1C,∴BD∥平面B1D1C.同理A1D∥平面B1D1C.而A1D∩BD=D,∴平面A1BD∥平面B1CD.EGC

(2)由BD∥B1D1,得BD∥平面EB1D1.取BB1中点G,∴AE∥B1G.D从而得B1E∥AG,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