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知识收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9349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联知识收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联知识收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联知识收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对联知识收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对联知识收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联知识收藏.docx

《对联知识收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联知识收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联知识收藏.docx

对联知识收藏

对联知识收藏

对联知识——应对入门

 

网上的对联论坛,“应对(即任一联友贴出出句,其它联友依此写对句)”往往是论坛的主要部分。

很多初学者都是在不断应对别人的出句中,提高着自己的对联水平。

那么,面对一个出句,我们应该注意那些呢?

  1、找准关联

  面对一个出句,很多联友常从对字词入手:

见“山”就对“水”,见“长天”就对“大地”。

这样对下来,易出现一个问题:

上下两层皮,“对”而不“联”。

对联的初学者,在应对时应养成首先找“关联点”的习惯。

  什么是对联的“关联点”?

如何找对联的“关联点”呢?

  除了无情对、诗钟等特殊情况外,对联是有“关联点”的。

“关联点”就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

“关联点”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也可以是同一个事物、同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氛围、一种气质。

“关联点”就如同一把折扇的扇轴,只有围绕它拨动,才能打开一个完整的扇面,否则,要么打不开这把扇子,要么打开的扇子就会破损。

对句应在“关联点”下进行延展、深化、升华。

  找“关联点”的几种方法:

  一是重点字词法。

即在出句中,寻找最关键的字词。

先看清代车万育《声律启蒙》中一联的出句:

  两岸晓烟杨柳绿。

  仔细读读,你会发现此句中“绿”字的特殊性。

此字不仅透露出最多的信息,还决定了此句的基调。

换句话说,此字不仅是一种颜色的展示,更主要是向你暗示了春的环境。

此时再看对句:

  一园春雨杏花红。

  下联直接用“春雨”呼应,同时用“杏花”应景(正合了“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红”字收尾。

此时一幅烟雨迷濛、花红柳绿的春天景象在大家面前完整展开。

  也就是说,上联的“绿”字,决定了上下联的关系,决定了整联的内容,决定了整联的意境。

  二是事物特点法。

即在出句中,找到人或事物的典型特点。

先看这个对联:

  一味黑时犹有骨;

  十分红处便成灰。

  此联是充分抓住了炭了特点,也正是用炭的特点做“关联点“。

上联正说炭一直黑时尚有形(骨),下面转入反面说,当它十分火红的时就变成灰烬了,通过此联,阐明了一个道理:

人有顺境、逆境,当以“炭”自警。

  三是修辞技巧法。

即以出句的主要修辞为“关联点”。

见下联:

  天地入胸臆;

  文章生风雷。

  此联出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且气势豪放。

那么这种修辞的手法和豪放的气势自然成为应对的特殊“关联点”。

那么对句,自然要围绕这个“关联点”,修辞对应,风格一致,这样才能造成上下联的和谐一致,否则很可能出现头重脚轻、一张一含等不“稳”现象的出现。

  四是合理转假法。

即利用出句进行合理延展,以延展出的事物做为“关联点”。

  看这个出句:

客为坎上寓公,到此好吟千树雪。

读到此句,我们可能以为“雪”是关联点,下联应该写冰天雪地的冬天景象。

可它的对句却是:

我是江南驿使,折来聊寄一枝春。

此联“关联点”就采用了延展的方式用“梅”实现了合理转假:

先从雪转到梅,再从梅转向春天,梅在中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尤如峰回路转,让你感到此联深远的意境。

  当然,通过学习,你会总结出更多找“关联点”的方法。

最后,讲一下找“关联点”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注意“关联点”的首要性。

即网上应对,应改变见字对字、见词对词的应联习惯,即应联首先考虑的不应是先对字词,而应该是先找“关联点”,找到“关联点”,再组织字词,这样才能保证既“对”又“联”。

  二是要注意“关联点”的稳定性。

一条出句可能有多个“关联点”,但他们是有主次之分的,我们要在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寻找最佳“关联点”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出句找到最佳对句。

找到“关联点”后,要注意它的稳定,也就是在调整平仄或提炼意境的过程中,必然要对字词进行修改,但这种修改应以不影响对联的“关联点”为前提,否则,就会造成因词害义或因韵害义的现象出现。

  三是要注意“关联点”的有效性。

找到“关联点”,一定要注意上下联联意的合理,否则,即使找到“关联点”,也不能对出好作品。

比如说正对,在找到“关联点”后,一定要注意这一事物的不同角度,从不同的侧面相互补充,形成整体。

否则,就会犯合掌的毛病。

而反对虽是一正一反,但一定要在关联点下注意要互相映衬,否则还是会出现“对”而不“联”的问题。

串对则要在找到“关联点”的基础上注意顺连,使之形成因果或控制关系,否则又会出现只“对”不“串”的问题。

  2、认真审句

  部分联友对句,大眼一看,出手就对,对完后,别人一点评,才发现,多多少少总有些失误的地方。

这说明联友在审句时不够细心,因而顾此失彼。

面对出句,我们如何分析字词呢?

我们借一个写景的出句,试着分析一下:

  静水飞花惊月影。

  第一,出句都写了哪些东西?

看完例句,我们把“水、花、月影”罗列出来。

  第二,能判断出季节、时间和天气吗?

出句有“水”有“花”,冬天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你最好不要在对句中出现“冰”、“雪”、“梅”等表现冬天的字词。

出句有“月”,时间应是夜晚,所以你最好也应在夜晚的环境下找寻事物应对。

同时还是因为有“月”,我们可判断出应是睛天,所以我们尽可能不要让“雨”、“雾”等看不见月亮的字词在对句中出现。

  第三,能分辨出出句的“色调”吗?

其实,一个句子,就象一种颜色,它也是有色调的,它是“暖色调”、“冷色调”还是“中性色调”?

只要我们细心,就能分辨出它的“色调”来。

就这个例句而言,出句活泼灵动,我们可以把它归入“暖色调”。

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清著名文学家金圣叹因哭庙案被杀,临刑前同其子女告别而作的一副联)。

其出句和对句便是“冷色调”。

色调定了,那我们就要尽可能在这个色调下来应对,这样才能使整联和谐统一。

  其它类型的出句,我们可以以此类推。

通过总结,我们发现,应对分析有时就象破案推理,同一个犯罪现场,有的警探看不出所以然,有的警探却能根据现场将犯罪情景推理的八九不离十。

出句分析,没有捷径可言,这需要大家平时一定要“细看多对”,“细看”就是为了使对句尽可能避免出现顾此失彼或现以偏概全的问题出现,“多对”就是为了提高对句速度。

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提高对联水平。

3、注意韵律  关于韵律,大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四点:

  一是忌乱脚。

  原则上,对联上联必须仄声收尾,即上联最后一字应是仄声,下联必须平声收尾。

简面而之,就是“仄起平收”。

例: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联末平对平或仄对仄,为乱脚,是为对联大忌。

例:

  党恩比海深;  人心向阳红。

  “深”和“红”同为平声。

  对联的韵脚上仄下平,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少数对联反其道而行之,韵脚采用上平下仄,这是因为上下联在表意上前后呈现顺序的需要,以及遣词用字的限制而采用的一种变通方式。

由于这样的情形在对联中极少出现,这里不再细说。

所以真正的乱脚应是同平同仄。

(幻虚空)  二是忌三平尾或三仄尾。

  三平尾:

指的是下联末尾三个字,连续用三个平声字,也叫三平调。

所以,在应用“一三五不论”的定理时,要注意,有这种情况产生时,就不能“一三五不论”了,而是要论了。

例:

  一年春作首; 万事公为先。

 还有的联家也忌上联末三仄尾,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尽管诗律中没有提到,但同三平尾一样(特别是音调也一样)读起来很单调,还是应当避免才好。

  三是忌孤平和孤仄 一般来讲,在五言、六言、七言的句子中,如果按照“一三五不论”的说法去写联,往往容易犯“孤平或孤仄”,下联当中除句脚是平声外,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叫犯孤平句。

若一句中只有一个仄声字,叫“孤仄”,孤平和孤仄都应该避免。

如:

 “万事皆如意”,若改为“万事俱如意”,即是孤平;又如:

“菩提当下现成”,若改为“菩提当下圆成”,即是孤仄。

  孤平句只出现在句脚是平声字的下联里。

同理,孤仄句也只出现在句脚是仄声字的上联中。

 关于何谓孤平、孤仄以及忌孤仄在联界一直有争论,下面引用一些老师的话,我觉得足以将本题搞清楚了:

 关于“孤平”,目前大多数都赞成王力教授的定义:

除句脚是平声字外,句子中只有一个平声字的,属于孤平。

王力《诗词格律》: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

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

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

(大蒙) 关于“孤仄”一说,是由“孤平”的概念类推出来的,忌孤平和忌孤仄应该是为了使得对联声律和谐,孤平的句子,会造成音韵不顺,当然要尽量避免(犯孤平为诗家大忌)。

孤仄的句子,因为仄声还有上去入几音,尚不显呆板。

所以可以通融。

(苏三)  简单明了地记着以下的这三种情况:

五言七言律句犯孤平,只有三种情况: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阳光在线) 孤平是诗律的专有名词。

但在联律中,为了提倡音节交替和音律和谐,在提倡马蹄韵的论述中,借用了这一名词并衍生了相对于孤平的“孤仄”的说法。

但往往会和诗律混淆而造成不少误区。

在联律中确实可以放宽要求,只要音节交替,可以不避所谓的孤平孤仄之说。

但要做古体的律诗或律绝,,则应遵守诗律。

在比赛中,因要区分优劣,当然在联意第一的前提下,符合马蹄韵的得分会更高。

故弄明白诗律中孤平的规定还是必要的。

(L翠拨青松) 这一规矩通常只是针对短联创作的限制。

韵律的本质是为了满足听觉上的审美需要,对于五言七言的对联,若后三字均为平声,在断句时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形:

……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前两种的语顿均以平声收尾,违背了听觉上的审美观;后一种情形若按照意节说,还是抱着宽容的态度,偶有所见的,尤其在长联的创作中。

只是连续三字平声,读起来依然让人感觉语调平淡,缺少变化,所以能避免当尽量避免。

至于三仄尾,个人认为除了三种同声调的需要避免以外,其余的可以完全不必顾忌。

因为仄声韵还有三调的变化,在听觉上不会产生单调的感觉,而三同声不仅在听觉上感觉单调,比如连续的三去声,语调生硬,读来拗口,所以应该尽量避免。

出现三同声仄韵的概率比较小,所以不必有太多的顾忌。

(幻虚空)  四是忌失替,失对  撰写对联时注意平仄相对,在同一句中,音步平仄必须交替使用,切忌失替,如:

  韬略终须建新国;  奋起还要读良书。

  联中“起”对“略”为仄对仄,失对(上下相同联位置)。

“起”与“要”为二四位字同仄,失替(同一句中)了。

 注意:

“一三五不论”的原则,是要在回避上面的忌禁的基础上应用的。

在参加比赛当中,最好是尽量做到全论。

4、提炼意境  什么是“意境”?

国语辞典的解释是:

意境是文艺作品所表現的境界。

而对联的意境就是对联所表现的境界。

  文学作品中的部分形式,如诗、词之类,特别讲求意境。

景、境、事、物触动了作者的创作灵感,并且通过作者的形象思维,将它在自己的作品中再现而为读者领会、接受,从而引起无限的想象,这就构成了一种不受年代、地域限制的情感上的共鸣、交融过程。

诗、词在各种文学作品中,最能发挥这样的作用。

而具有诗、词内在特点的赋——骈体赋,既孕育了诗词的对偶之法,又派生出了后代的对联;所以,对联除了讲究对仗工稳,声调谐协之外,也同样应该重视意境的创造。

古往今来的许多名联,所以脍炙人口,历久犹新,首先倒不在于它的对仗工稳、声调谐协,而是在于它创造了一定的意境,能引起读者的丰富想象,留下有余不尽的回味。

试举几例,以说明这一点,用助创作新联,评价旧联的同好者参考。

  琴伴庭前月;  衣无世外尘。

 此联景语只在上联,下联纯理语,联语内在有“无尘”“潇散”等传统哲学意味的清逸之气贯通。

下联若改一改,比如这样:

  琴伴庭前月; 箫吹岭上云。

  虽表面上未脱节,境界与原联相比差远了。

  另外有一则对联故事,或许更可说明意境对于对联的重要性。

  一帝王率文武百官草原狩猎。

忽一狂风,旌旗招展,马鬃马尾随风飘扬,颇为壮观。

帝为景所动,出一上联:

风吹马尾千条线。

须叟暴雨骤至,众人进帐避之。

一学士咳嗽不止,问之则曰:

雨淋牛羊,腥气扑鼻。

众人大笑。

学士不笑,一本正经道:

陛下,我已有下联,雨打羊群一片腥。

君臣笑到咳成一片。

片刻雨停,云开日出,君臣复出。

日照盔甲闪闪发光,一武将对曰:

日照龙鳞万点金。

帝大喜,即赐武将金甲一副。

两个下联,意境高低立见分晓。

  是不是一定要用文言文写的对联,用进许多典故,方能创出意境呢?

并不见得。

如:

“做些鱼翅燕窝,欢迎你们老爷太太”、“落点残羹剩饭,养活我家大人娃娃”,既无典故,又是日常口语,却因它勾起有余不尽的回味,所以也能引起人们的想象而成佳联。

  我曾经打过一个比喻:

一个好的对联,就象一个美女,不仅要天生丽质,还要有学识修养,一个没有学识修养的美女充其量也只能是一个花瓶而已。

所以说,容貌之美与内在之美相比,内在之美更重要,同理,辞藻之美与意境之美相比,意境之美才是我们追求的。

所以,我们在对句时,一定不要随随便便对完就算了,也学学古人的“推敲”,同一个意思,尝试着多换几个字或几个词,或面对同一个事物,多换几个角度写,看能不能化腐朽为神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