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广播电视转播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59341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广播电视转播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某广播电视转播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某广播电视转播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某广播电视转播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某广播电视转播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广播电视转播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广播电视转播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广播电视转播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广播电视转播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广播电视转播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广播电视转播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某广播电视转播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建设单位:

某广播电视事业局

3、项目负责人:

4、建设性质:

扩建

5、建设地址:

福建省某某南山顶

6、建设规模及内容:

本项目所建设的内容及规模如下:

(1)建设砖混结构二层160㎡机房一座,建设砖混结构40㎡发电机房一间;

(2)建设1km高压线路;

(3)开挖8m深水井一座,建设扬程120m饮水工程;

(4)建设115m长、2.2m高砖混围墙与门楼一座;

(5)建设城南乡城南村至南山广播电视转播台24芯7.5km光缆线路(架空水泥杆杆路);

(6)建设南山广播电视转播台至村道3m宽、1.0km长水泥路面下山道路。

7、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16个月,即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

8、工程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方案:

总投资200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用161.82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3.37万元,基本预备费14.81万元。

资金筹措方案为:

(1)申请中央补助资金150万元;

(2)地方政府配套资金50万元。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1、编制依据

(1)省发改委、省广电厅关于抓紧上报福建省“十二五”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相关素材的通知;

(2)《调频广播、电视转播台(站)建设标准》(GY/T5065-1999);

(3)《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转播)台(站)设计规范》(GY5062-1998);

(4)《广播电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Y-5067-2003);

(5)《广播电视发射塔安全管理规定》(2002);

(6)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7)项目单位提供其他相关资料。

2、主要研究内容

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范围和深度的规定,本可研报告对该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进行需求分析,同时结合当地的各项建设条件;重点分析项目的建设方案、项目组织与实施计划、投资估算、资金筹措、项目招投标,并对项目的节能、环境保护、劳动安全与卫生防护等内容进行研究;最后对项目社会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价,得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结论及建议。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总用地面积

1000

2

建筑面积

200

2.1

机房

160

两层

2.2

发电机房

40

一层

3

新增仪器设备

3.1

电视发射机

4

功率300W

3.2

调频广播发射机

4

功率300W

3.3

柴油发电机

1

功率50KW

3.4

UPS不间断电源

1

2KW10小时

4

高压线路建设

km

1

5

水井

1

6

扬程饮水工程

m

120

7

围墙

m

115

高2.2m

8

门楼

1

9

光缆线路建设

km

7.5

10

道路工程

km

1.0

宽3m

11

项目总投资

万元

200

11.1

建安工程费用

万元

161.82

1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23.37

11.3

预备费

万元

14.81

12

资金筹措

万元

200

12.1

申请中央补助资金

万元

150

12.2

地方政府配套资金

万元

50

13

建设年限

16

四、主要结论

1、本项目建设符合《全国“十二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规划》的要求,有利于改善我省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条件,有利于促进广电事业均等化发展。

2、南山广播电视转播台的建设能够使某电视信号覆盖了整个某地区,有利于解决全县电视广播信号问题,促进全县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3、项目所在地交通相对便利,道路较为畅通,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到位,可以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4、本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落实有保障,建设期较短,项目前期工作准备充足。

项目建成后,将对某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印发全国“十二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社会[2011]1673号)精神,为改善我省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广电事业均等化发展,繁荣基层文化,选择40座(其中中央苏区县20座、革命老区县20座)位于农村地区、承担直接农村任务、全天专人值守、工作条件艰苦的高山骨干无线发射台站,支持其对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改造,重点加强机房(含设备)、水电、围墙、光缆、下山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解决其运行发展中最急需、最紧迫的问题,改善基本工作条件。

某广播电视转播台是福建省内原中央苏区20座高山无线发射台站中的一座,现今建筑用房无法满足工作要求,所有设备没有备用设备,线路老化严重,饮水困难,转播台四周没有围墙,宁化城南乡城南村至南山广播电视转播台之间没有光缆线路,南山广播电视转播台至村道1.0km为泥土路面简易小道,汽车无法通行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急需亟待解决。

因此本项目建设迫在眉睫。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符合《全国“十二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规划》

村村通工程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心,按照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提高质量、改进服务的要求,健全技术保障体系,着力提高农村地区广播电视入户率。

“十二五”期间村村通工程建设目标任务是将偏远农村地区82.4483万个新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20户以下自然村“盲村”及48.8813万个林区(场)“盲户”的广播电视覆盖纳入实施范围,加强转播中央广播电视节目的1229座高山无线发射台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底,基本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逐步改善服务农村的高山骨干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条件,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

2、项目建设符合某市“一轴两翼”区域发展战略

实施“一轴两翼”区域发展战略,目的是通过区域内部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重组整合,一方面实现本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另一方面和海峡经济区西岸相衔接,来增强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而基础设施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三明区域内基础设施一体化,将促进区域内包括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等各种要素的充分流动,有利于主轴同城化、形成区域增长极,有利于各地错位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建设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将促进区域内基础设施一体化,优化广播电视网络系统,推进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转播、信息交换技术设备的全数字化改造,完成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整体平移。

3、项目建设是解决当地电视信号问题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和无线寻呼系统等的广泛应用,对转播台的需求越来越多,虽然全县的广播电视事业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离上级领导的要求和某县城发展需要。

某广播电视转播台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直接制约着某广播电视事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项目的建设使某电视信号覆盖了整个某地区,有利于解决了某电视广播信号问题,促进了某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繁荣基层文化。

第三章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内容

一、需求分析

根据《调频广播、电视转播台(站)建设标准》GY/T5065-1999(本章以下简称《建设标准》)中规定,转播台(站)的建设规模可按调频广播和电视发射机的总功率(P)的大小分为三类:

一类P<1kW;

二类lkW≤P<l0kW;

三类P≥l0kW。

本项目原有300W电视发射机4台和300W调频广播发射机3台,其总功率在二类转播台的范围之内。

《建设标准》中规定转播台(站)总建筑指标见表3-1。

表3-1转播台(站)总建筑面积指标(㎡)

建设规模

项目名称

一类

二类

三类

总建筑面积

508-868

630-1214

846-1468

《建设标准》中规定,转播台(站)调频广播及电视发射机房的建筑面积为各套节目发射机主机和备机需要建筑面积之和,发射机需要建筑面积应符合表3-2。

 

表3-2发射机需要建筑面积

单机功率(kW)

主机需要建筑面积(㎡)

备机需要建筑面积(㎡)

0.05,0.1,0.3

30

18

1,3,5

50

30

10,30

60

36

本项目原有300W电视发射机4台和300W调频广播发射机3台,全为主机,根据表3-2的规定,该转播台需要的建筑面积为210㎡,但转播台的建筑面积仅有约50㎡,又根据表3-1的指标,可知转播台的建筑面积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急需建设二层建筑面积160㎡机房一座,一层40㎡发电机房一座。

《建设标准》中规定,调频广播和电视发射机宜采用固态化或较先进的设备,每套节目应配备两台发射机,一台主用发射机和一台备用发射机。

因此急需购置300W电视发射机4台(备机)和300W调频广播发射机4台(备机)。

某广播电视转播台的线路为80年代初建设的1km低压线路,已经严重老化,经常遭雷击引起停电,因此急需建设1km高压线路,配备50kW柴油发电机,2K10小时UPS设备一套;

《建设标准》中规定,转播台(站)宜利用城镇给水系统供水。

当不能利用城镇给水系统时,可设自备供水站,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该转播台位于高山地带,不能利用城镇给水系统,因此该转播台的职工饮水困难,急需开挖8m深水井一座,建设扬程120m的供水设施解决饮水问题。

《建设标准》中规定,转播台(站)应建2.2-2.4m高的围墙。

转播台四周没有围墙,急需建设2.2米高、115m长砖混围墙与门楼一座。

城南乡城南村至南山广播电视转播台之间没有光缆线路,急需建设24芯7.5km光缆线路。

《建设标准》中规定,围墙外转播台(站)所属的专用公路宽度宜为3.5m,宜采用混凝土或沥青路面。

转播台现状为:

南山广播电视转播台至村道1.0km为泥土路面简易小道,汽车无法通行。

因此急需建设3m宽、1.0km长水泥路面的下山道路。

二、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本项目所建设的内容及规模如下:

1、建设砖混结构二层建筑面积160㎡机房一座,建设砖混结构40㎡发电机房一间;

2、建设1km高压线路;

3、开挖8m深水井一座,建设扬程120m饮水工程;

4、建设115m长、2.2m高砖混围墙与门楼一座;

5、建设城南乡城南村至南山广播电视转播台24芯7.5km光缆线路(架空水泥杆杆路);

6、建设南山广播电视转播台至村道3m宽、1.0km长水泥路面的下山道路。

第四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一、项目选址

本项目的建设地点为福建省某某南山顶。

项目建设地点距离村道1.0km,距离S205省道6.5km,交通和通信较为方便。

二、建设条件

1、区位及交通条件

项目所在地位于某某南山顶,地处东经116°39′36″,北纬26°18′,建设地点距离村道1.5千米,距离S205省道6.5千米。

某境内有三条红色旅游干线公路:

宁化城关峰头—五里亭(通瑞金),宁化蔡屋—燕子塘(通长汀),宁化城关—湖村锣鼓坪(通天鹅洞)全线通车;永宁高速于2008年12月开工建设,预计2012年建成通车,永宁高速公路作为“泉南线”的组成路段,往西横贯福建省中西部山区,与在建的泉三高速公路共同构成横贯福建省横轴线的主通道,可东连沿海大通道沈海线,又可与长深线、福银线、厦成线、宁武线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