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本科最新管理哲学复习资料小抄.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9305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本科最新管理哲学复习资料小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电大本科最新管理哲学复习资料小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电大本科最新管理哲学复习资料小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电大本科最新管理哲学复习资料小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电大本科最新管理哲学复习资料小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本科最新管理哲学复习资料小抄.docx

《电大本科最新管理哲学复习资料小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本科最新管理哲学复习资料小抄.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大本科最新管理哲学复习资料小抄.docx

电大本科最新管理哲学复习资料小抄

一、选择题

1.管理哲学的产生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理论基础(A、B、C、D、E)

A.经验管理,即管理理论的萌芽时期B.古典管理理论

C.”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理论D.现代管理理论

E.马克思主义的管理理论

2.管理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B、C、D)

A.良好的政治素质B.具有专和博的只是素质

C.掌握正确的哲学理论D.具备良好的能力素质

E.具有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3.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理论包括如下几个方面(A、B、C、D、E)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

4.在管理领域,影响较大的西方几种人性假设理论主要有(A、B、C、D)

A.X理论B.Y理论C.超Y理论D.Z理论E.W理论

5.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主要包括(A、B、C、D)

A.归纳和演绎相统一的方法B.分析和综合相统一的方法

C.抽象和具体的方法D.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

E.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思维方法

6.决策的基本特征如下(A、B、C、D)

A.决策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没有目标无法进行系统决策

B.决策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追求目标的优化

C决策的过程是从若干个有价值的方案中选择最优,选择过程就是一个优化过程

D.决策具有可行性

E.决策具有随意性

7.决策的基本类型可分为(A、B、C、D、E)

A.根据决策的目标性质,决策科划分为定型化决策,非定型化决策和准定型化决策

B.根据其重要程度,决策科分为战略决策和一般决策

C.按决策的目标要求,决策可分为战略决策和一般决策

D.按决策的范围,可分为国际决策,国家决策,集团决策和个人决策

E.按决策结果可分为肯定型,非肯定型,风险型

8.组织中的矛盾关系包括(A、B、C、D、E)

A.个人和组织的矛盾关系B.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关系

C.集权和分权的矛盾关系D.稳定和变革的矛盾关系

E.”宽”与”严”的矛盾关系

9.协调的类型可分为(A、B、C)

A制度性协调B.沟通性协调

C.利益性协调D.常规性协调E临时性协调

10.广义的管理具有如下特点(A、B、C、D、E)

A.管理是面向集体的B.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创造和保持一种环境

C.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完成预定的使命和目标

D.管理的核心在于决策E.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得社会经济绩效

11.现代文明社会的支柱是指(A、B、C)

A.教育B.科技C.管理D.计算机E.生物技术

12.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原则(A、B、C、D)

A.生态持续B.经济持续C.社会持续D.文化持续E.文明持续

13.对现代经济管理进行道德评价的标准至少有以下几点(A、B、C、E)

A.是否尽职尽责B.是否有利于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的目标

C.是否符合被管理者的需要D.是否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原则

E.是否与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相一致

14.城市土地的特点有以下几点(A、B、C、D、E)

A.价值的密集性B.经济地理位置的差异性

C.城市土地利用具有固定性D.城市土地在自然特性方面具有差异性

E.城市土地在利用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利益关系具有复杂性

15.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包括有(A、B、C、D、E)

A.大气污染B.水体污染C.噪声污染D.固体废弃物污染E.气候恶化

管理哲学填空题

1.管理哲学属于新兴交叉学科,正在形成和发展中

2.管理哲学是从世界观的高度,对管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所作的哲学概况

3.经验管理是管理理论的萌芽时期,主要指从人类社会产生到19世纪

4.中国古代儒家的孔子,孟子主张以礼治国

5.中国古代法家提出以法治国

6.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

7.要成为管理主体,除了具有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之外,还必须拥有相应的权威

8.管理客体主要由人、财、物三种基本要素组成

9.人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

10.重视人的需要是管好人的关键

11.对一个企业管理来说,决策可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业务决策三种类型

12.管理活动的共同特点,都是由计划、组织和控制三个阶段组成的运动过程

13.人不仅有自然属性,而且有社会属性,决定人的本质的是社会属性

14.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物关系,物人关系,人际关系三个方面

15.协调的主要哲学依据是矛盾的同一性

16.管理的更深层次的目的在于追求”真、善、美”的完美统一,这是实现管理价值目标的最高境界

17.克-霍金森说:

”倘若哲学家不会成为管理者,那么管理者必须成为哲学家”

18.”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正是对管理在企业运作中的地位的生动概况

19.所谓”看得见的手”是指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而”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调节

20.企业管理中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简单地说,义就是道德原则、利就是物质利益

22.城市气温要比郊区高,这就是”热岛”效应

23.东方文化注重人文精神和跨度思维、顿悟思维,而西方文化注重科学精神和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

24.管理活动是由管理的认识活动、管理的实践活动和管理的评价活动等3方面组成

25.管理主体的特征包括多元性、层次性、复杂性、主动性、目的性和创新性

26.管理客体的属性是管理客体的客观性、管理客体的能动性、管理客体的系统性和不确定性

27.管理环境有以下性质:

客观性、系统性、动态性、广泛性和

三、名词解释

1、管理哲学—是研究管理领域中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学问。

2、管理主体—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具有一定的管理素质,有一定权威,担负管理工作的人。

3、管理客体—即管理对象,是指进入管理主体管理实践活动领域,接受管理主体协调和组织、指挥、使用的客观对象。

主要由人、财、物三种基本要素组成。

4、定性思维方法—是指根据事物的性质来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

5、决策:

一般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遇到的情况和问题,从两个以上方案中选择一个有效方案(或手段)的过程。

6、决策科学化:

是指决策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能运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方法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决策过程,使决策符合实际。

7、决策民主化:

指决策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决策的全过程中贯彻群众路线。

8、管理价值:

是客观对象或人们的行为对于提高或改善管理活动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

9、伦理道德:

是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自觉引导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观念、行为规范的总和。

10、“热岛”效应:

指城市气温比郊区的高。

11、生态平衡:

指生态系统内部进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可较长时间地保持稳定。

12、城市化:

指一种变农业人口为城市人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社会历史过程。

二、简答题:

(1)谈谈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答: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

它们虽然有各自的特殊性,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和人类社会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了类人猿,通过劳动,由猿变化而来的。

人类社会的历史活动不能离开自然界,自然界不仅为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而且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进行历史活动的自然基础。

人类历史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但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自然界中的生物群落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依赖,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形成生态系统,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包括在生态系统中。

人体在生命过程中也要通过新陈代谢,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换、能量交换。

因此,环境制约和影响着人类的发展。

在适宜的环境下,环境中的物质与人体保持着动态平衡,人类能够在其中正常地生活、工作、产生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

人类与其他生物不同,并不是消极地适应自然。

人类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也影响和改变着周围环境,力求使它更好地为自己服务。

总之,人和自然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人们必须充分重视养育自己的环境。

(2)管理哲学和一般哲学的关系?

答:

管理哲学不同于一般哲学。

一般哲学要概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虽然也存在于管理领域中,但没有反映管理活动的特点。

管理哲学是从世界观的高度,对管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所作的哲学概括,带有管理领域的特点。

管理哲学和一般哲学又有联系,受一般哲学观点的指导和影响。

(3)管理哲学和管理学的关系?

答:

管理哲学和管理学的关系不相同。

管理哲学研究的是管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是关于管理的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属于哲学范畴,而管理学属于具体科学范畴,它研究的是管理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具体理论,具体问题。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4)管理哲学的特点?

答:

它具有两方面的特点:

一方面,它属于哲学范畴,具有较高层次的概括性,不同于一般的科学理论;另一方面,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哲学,它是从管理活动和管理科学中概括出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对于管理领域来说,具有普通性意义。

因此,它的概括层次要比一般哲学低。

(5)管理哲学的作用?

答:

1、管理哲学能够把一般哲学具体化,成为联系一般哲学和管理科学、管理实践的桥梁和纽带,有利于发挥一般哲学的指导作用。

2、管理哲学能促进管理理论的发展,也有利于发展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

(6)人为什么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

答:

1、客观存在的事物能够成为管理主体,是由于人具有能动性,人们通过实践活动,能把原来不是管理客体的事物变成管理客体。

2、在管理过程中,只有管好了人,对人进行正确有效地指挥、调节和控制,才能通过实现对物力和财力的管理。

3、在管理客体系统中人的要求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管理主体的管理,而是对管理主体有能动性,能够反作用于管理主体。

(7)简述“儒”“墨”“道”“法”“兵”的管理哲学思想要点?

答: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主张以“仁”为本、“正名”、“知天命”,提倡先富后教,以礼乐为教,修己治人等。

在行政管理上主张施行仁政;在教育管理上主张以学“礼”为基本内容,并倡导“不耻下问”、“举一反三”的学习态度和教学方法;经济管理上主张“节用”、“薄敛”、“使命以时”。

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从物质利益是一切争斗的原因这一思想出发,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尚贤”,“节用”、“尚俭”“节葬”,“天志”、“明鬼”等。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从“道”生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哲学思想出发,反对人为地制造出一些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规则,主张“自然无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提倡“损有余而补不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弱之胜强,柔之胜刚”,提出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从趋利避害的人性观出发,主张法、术、势相结合的统治术,提出“抱法处势”的管理思想。

以孙子为代表的兵家强调全局的重要性,强调对知识的掌握,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争取主动权;提出“奇正相生”的观点,着重“奇正形胜”的管理思想。

(8)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关系?

答:

(1)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相互区别与对立。

A、二者所处地位不同:

管理主体处于指挥地位,管理客体处于服从地位,形成指挥与服从的关系。

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之间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也是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B、二者存在着自控和受控的矛盾。

(按:

教材对管理主体的自控和管理客体的受控所作的解释值得商榷。

(2)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相互依赖、相互统一。

A.二者互为前提,离开一方,另一方不复存在;B.二者的区分具有相对性:

(a)在管理活动中,人既可以作为管理主体,也可以作为管理客体。

(b)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的管理主体,在另一时空条件下则可能成为管理客体。

(c)每一个人既可以把自己当作管理主体,也可以把自己当作管理客体。

C.二者的相互作用使管理客体不断凝结为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东西,不断转变为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从而实现管理目标。

(9)简述唯物辨证法的思维方法?

答:

(1)矛盾分析的思维方法:

A、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B、矛盾的特殊性:

每一事物的矛盾在存在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各不相同,各有自己的个性;C、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2)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A.两点论:

(a)存在于同一事物的诸矛盾中,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分;(b)在同一矛盾的两方面中,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

B.重点论:

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中要着重抓主要矛盾的解决,在同一矛盾中要着重抓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解决;C.两点论和重点论要相结合、相统一:

在抓好主要矛盾解决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要注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化、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转化。

(3)联系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A.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一种客观存在;B.联系的普遍性:

a、任何事物内部各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的b、任何事物和周围其他事物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c、每一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也是相互联系的。

(4)过程论的思维方法。

A.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B.事物变化和发展的状态:

量变到质变;C.事物发展的方向道路:

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10)什么样的决策才称得上科学决策呢?

答:

1、决策所确定的目标是正确的。

2、决策确定的措施方案也应该是正确的。

3、保证在实施方案,实现正确目标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人力、物力、财力最少,时间最短。

4、由于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执行方案的过程中会对相关的事物产生影响,有些影响对社会发展不利是我们不希望出现的。

(11)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决策者本人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答:

1、决策者充分认识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意义,要能抛弃旧观念,树立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新观念,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

2、要具有民主作风,能密切群众,善于运用各种智囊团、信息库、咨询公司等条件,弥补决策者个人知识、经验、才智、精力等方面的不足。

3、能注意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收集、掌握大量的国内外有关信息,能够不断总结和研究别人的和自己的经验教训,并应用于决策。

4、要能深刻认识和掌握决策对象的客观规律,懂得相应的科学知识,使自己成为业务内行;会用科学现代化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进行决策活动。

5、应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遵照科学的要求,按照决策的程序进行据测定。

(12)计划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答:

(1)只有科学地制定计划,才能协调与平衡多方面的活动。

(2)计划可以帮助管理者建立管理目标,是管理者指挥的依据。

计划是制定目标与达到目标的桥梁。

(3)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控制的基础表现在:

A、计划包括建立目标和一些指标,这些目标和指标将成为管理控制的基础。

B、控制的所有标准也都来源于计划。

C、管理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计划是预测这种变化并设法消除变化对组织造成不良影响的有效手段。

(4)计划工作还有助于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工作,减少盲目性所造成的浪费,促使各项工作均衡稳定的发展。

(13)管理控制过程的辩证关系?

答:

答:

(1)控制过程的几个步骤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控制过程的几个步骤,各自功能不同;而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2)稳定与不稳定的关系。

系统状态不随时间变化发生显著变化时是稳定的,反之是不稳定的。

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3)目标与手段的关系。

目标离不开手段,手段服务于目标;目标制约手段,目标性质决定了手段的性质。

(14)管理价值的特点?

答:

答:

(1)管理价值受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约束。

管理价值受到价值系统的影响,而价值系统不仅由组织内部决定,而且还由广大的社会文化规范所决定。

(2)管理价值具有反馈性和两重性。

管理价值的反馈性:

管理价值与人的价值相联系。

人是管理实践的主体,管理价值也是人在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一个层面、一个方式,从管理价值反馈回来也证明了管理者自身的价值。

管理价值的两重性:

管理的价值,是以对国计民生有价值作为自己的价值的,这是价值的价值,没有第一价值,就没有第二价值。

(3)管理价值具有社会性。

管理价值不是某一个人所能创造,而是整个组织系统和人民群众集体动作的结果。

(4)管理价值具有长期性。

管理作为一项集体活动,绝非短时期内能够见效。

(5)管理价值具有创造性。

管理价值不是现成的东西,也不是轻易可得,需通过努力创造才能实现。

(6)管理价值具有相对性。

这与管理价值的变动性相对应。

(1)有的管理价值在这个时期是有价值的,但到了另一个时期就可能变得毫无价值。

(2)管理价值和特定的文化氛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有的管理价值在本民族或本文化中是有价值的,但到了别的民族或别的文化中就可能变得毫无价值管理价值。

(15)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

答:

由于组织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动态的矛盾统一体,所以,在组织中的自始至终还存在着平衡与不平衡的矛盾。

所谓组织的平衡是指组织系统内矛盾诸要素、诸方面一以及组织同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和谐、适应的关系,从而使组织系统整体处于一种相对稳定有序的状态。

不平衡是组织系统内矛盾诸要素、诸方面以及组织同环境之间出现不协调、不适应的关系,使组织系统整体处于不稳定状态。

任何一个组织系统都是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统一,平衡和不平衡是相比较而言的,因为组织系统的运动是绝对的,所以,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

平衡和不平衡是相互渗透的,平衡中包含着不平衡,不平衡中又包含着某种平衡。

当组织系统内部绝大多数因素、方面处于平衡状态时,其中的个别因素和方面的变化。

可能会偏离原来的联系,出现局部的不平衡。

当组织系统内部矛盾的绝大多数因素、方面不能维持其相互适应的关系,使组织系统在总体上处于不平衡时,其中少数因素和方面可能形成协调的,适应的关系,形成局部的平衡,这就是不平衡中的平衡。

(16)管理协调的原则?

答:

(1)及时性原则。

指一旦出现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协调,以免造成积重难返。

及时性原则还包括进行预测性的工作。

预防工作是及时性原则的组成部分。

(2)关键性原则。

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要抓住重大和根本的问题,包括影响长远的问题、影响全局的问题、薄弱环节、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带动性(根源性)问题、员工意见大、反映强烈的问题等。

二是解决问题要标本兼治。

(3)激励性原则。

要求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集体激励和个体激励相结合,激励理论和激励艺术相结合。

(4)沟通情况和信息传递原则。

要确保信息安全可靠而且高效,并灵敏地反映客观事实,建立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和组织结构的网络化。

(5)全局性原则。

在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应自觉服从全局利益。

(6)长远性原则。

不要为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变得不易解决。

(7)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

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对具体的人和事的处理上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7)“真”“善”“美”的辩证统一是管理的价值目标?

答:

“真”指的是人们对现实社会关系及其客观必然性的正确认识。

“善”是指人们基于对已被认识的客观事物的必然性的承认,而形成的有益于社会整体或他人的意识和行为,它是社会进行道德评价的最概括的标准之一。

“美”指的是人们的同被认识的必然性相协调,并引起他人或自己愉悦情感的道德生活和道德行为的具体形象。

“真”、“善”、“美”在侧重点和层次上又各有其特点。

“真”侧重于主体外向的统一,即它代表的境界是主体通过掌握和运用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规律所达到的主客体的统一,核心是客体的必然性;“善”侧重于主体自身各种社会规定性的统一,人只有满足了自己和社会的需要才能达到“善”,其核心是主体的必然性;“美”侧重于充分主体化的统一,是在“真、善”的前提下,比较自由地把握客体,从而充分地达到人和人类自我实现的境界。

“凡是“善”、“美”的管理必然是“真”的管理,而管理中的“美”则是管理中“真”、“善”的具体表现;然而,“真”的管理并不一定全是“善”、“美”的管理。

有些“真”的管理,可以在某个特定的时空内为某个个人或组织甚至国家带来经济效益,却可能无法为整个人类社会带来长远的社会效益,甚至可能造成危害。

这样的管理显然不能称之为“善”、“美”的管理。

人类是按照“真、善、美”统一的尺度来追求和创造自己的对象和自身的,“真、善、美”的统一是一切理想境界的完整标志。

因此,达到“真、善、美”的完整的辩证统一也是我们所追求的管理价值的最高目标。

(18)为什么说经济管理者应该具有哲学素质?

答:

经济管理者在管理中发挥着统筹性、权威性、创造性的能动作用。

(1)经济管理者的统筹性作用要求其对经济管理在空间上考虑全局,在时间上着眼长远,也就是要坚持系统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2)经济管理者的权威性作用要求其对权威有辩证的认识,善于处理权威与服从的矛盾关系。

(3)经济管理者的创造性作用要求其善于创新,重视学习,并且善于启发创造。

这离不开正确的哲学思维。

(19)“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辩证关系?

答:

“看得见的手”是指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干预资源配置。

“看不见的手”指的是经济生活由市场来调节,资源配置在市场中自发进行。

二者是经济生活中进行资源配置的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方式。

市场调节,自由竞争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但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国家干预会使经济缺乏活力,牺牲部分效率,但有利于在短期内集中力量办大事。

“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二者具有互补性,表现在自发性和自觉性的互补,事后调节和事前调节的互补等。

(20)简述优化领导者群体结构的方式方法

1、强领导者成员的教育与培训,提高每一个领导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与政治业务素质,这是优化群体结构的前提。

2、加强领导者后备队伍的建设,这是实现领导者群体结构优化的重要条件。

3、搞好领导队伍的自身建设。

4、根据整体效能的原则进行选拔、合理利用知识分子。

5、加强领导者群体内部关系的调适,增强内部团结与向心力。

(21)简述广告策划的基本原则

1、求实原则。

广告的生命在于真实。

2、信息原则。

广告策划是对各类与生产劳物有关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通过各种媒体传播给既定的接受对象。

3、法律道德原则。

广告发出的信息是代表企业向社会公众作出的一种承诺,因此广告必须遵守法律道德原则,接受法律的制约和道德的约束4、系统原则广告策划是一个由若干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

5、创新原则创新是广告的灵魂。

6、心理原则。

广告策划不仅要掌握人们对商品的实用价值的要求,还要满足人们对商品的心理要求。

7、效益原则广告是企业的一种投入,是一个要话钱的工程项目,是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

(22)管理客体与管理主体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1、实践关系。

它是最为基本的关系。

这种关系具有先在性,是其他各种关系存在的前提。

2、心理关系。

心理关系包括认知关系与情感关系两大方面,是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之间的主要联系形式之一,在管理活动中起着不容替代的作用。

这种关系包括:

认知关系、情感关系、价值关系、道德关系。

(23)简述管理中个体与组织相统一的关系

个体与组织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

1、个体依赖于组织。

人们在社会上为了生活、安全、社会交往、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组织。

组织使个体得以生存;使个体的力量得以发挥和增强;使个体的利益得到满足;并为个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个体又要影响组织,也就是说,组织也依赖于个体。

组织是由个体所组成的,没有一定数量的个体,也就没有组织的产生;个体力量的发挥程度要影响组织的力量的展现;个体利益的满足程度要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

(24)如何全面认识可持续发展观?

答:

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主要包含以下四大原则:

(1)生态持续原则:

要求在保护生态环境、不威胁后代生存需要的前提下追求发展,并在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