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亩地一头牛.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9229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亩地一头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三亩地一头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三亩地一头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三亩地一头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三亩地一头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亩地一头牛.docx

《三亩地一头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亩地一头牛.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亩地一头牛.docx

三亩地一头牛

三亩地一头牛

    陆续毕业的留学生在车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努力与勤奋书写自己新的人生

下载论文网

  生活与工作

  丈夫学校毕业后,经朋友介绍来到底特律――众所周知的汽车城。

  大多来到这里的华人同胞都是理工科背景,头顶着名校的光环,硕士、博士比比皆是。

相较于本地年轻人学理工科少,三大汽车公司与很多下游汽车零部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便把目标对准了外国留学生群体,年景好时每年都会大量招揽新人加入。

  早年进来的是台湾、印度、韩国人,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韩国等成为经济发展四小龙,这些国家地区的留学生中,已经留下工作的有些海归回去了,新的毕业生也不想留下了,于是大陆留学生便迅速填补了这个领域。

  与纽约、芝加哥、旧金山等城市不同的是,底特律原来没有多少华人。

上世纪60年代底特律城里的一把大火烧毁了唐人街,从此大多数华人搬离此地,只剩下遍布大底特律地区一些零零星星的“中”餐馆(更适合当地人的口味)。

  从小吃中餐长大的我们很难改变饮食习惯,刚到这里时连一些最基本的酱油醋都需要开车三四十分钟去找中国人开的小杂货店买。

很多同胞开车到芝加哥、多伦多只为吃一顿地道点的中餐,买一些做饭用的调料和蔬菜。

  由于新移民的单一性,直到现在都觉得不如美国其他华人多的大城市生活方便。

看着我们的下一代在职场上与生活中顺风顺水,随自己的意愿选择工作和喜欢生活的城市,我们除了羡慕嫉妒还能有什么呢。

  这就是第一代移民与第二代移民的区别:

身在国外,把心留在了中国,带着中国制造的胃,艰难地适应新的环境。

  陆续毕业的留学生在车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努力与勤奋书写自己新的人生。

但我们之中很多人又存在短板,“文革”十年的教育断档,不能跟现在的年轻人比,尤其是英语,很多人是上大学才开始学ABC。

加之国门刚刚打开,社会制度、成长环境与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使我们这一代新移民更加难以融入主流社会。

  平心而论,美国是一个很包容的社会,尽管有些人心里会有一些歧视或不平,觉得我们抢了他们的饭碗,但没有人敢公然对你这样讲。

  记得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学校新调来一位数学老师是上海人,正巧我们的班主任生病便让她临时代班,十岁的孩子都欺生,她上课大家不听讲,学她的南方口音说话、跟她捣乱,结果是:

那一学期全班同学数学统统不及格。

  如今身在异国他乡,那口音可不是北京话与上海普通话那么一点点区别。

我们换位思考―下在职场上有些突发问题需要你去跟老美辩,怎么能争得过呢,即使你讲明白了,听众不一定买账。

  职务越高争论的机会越多,哪个领导不想找个嘴皮子溜的帮腔呀。

更何况美国人从小就训练孩子们演讲、辩论;而我们中国的教育更注重书本知识,有些书生―站起来发言就脸红。

  如此这般,大把大把的博士、硕士便淹没在大公司的人堆里。

他们运用复杂的公式,编写着天书般的程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忙碌在工厂、车间、实验室和生产设计的第一线,默默地付出着,只有少数同胞能冲破玻璃屋顶鹤立鸡群。

  一批批留下来的留学生在各自的岗位用心做学问、干工作,十年一剑磨去了青春的浮躁,洗尽铅华多了些许沉稳,实践中学到了现代化工业管理的经验,养成了严谨的工作作风。

  公司的各种培训与宽松的学术氛围造就了一大批潜心做学问,专心搞工程研发的专家学者。

  教会

  到美国的留学生,或多或少都得到过教会的帮助,参加过教会组织的活动,吃过免费的大餐。

  我们刚到美国的第一个圣诞节,基督教国际学生组织便带我们到佛罗里达旅游,一行十几个家庭,大小三四十人由Bob(鲍勃)先生(这个组织在GA的负责人之一)领队,他是这帮留学生的老熟人,平时在学校常看到他的身影,帮同学们解决房子、家具、接机等各种平常又现实的问题,周末则开车到学生宿舍门口接大家去教堂做礼拜。

  这趟旅行,每到一地都有当地教友安排大家在各自的家里住宿,除了大型集体活动外,各家的主人还分别带我们在当地游玩,一般接待家庭都有年龄相仿的小主人跟我们的孩子一同玩耍。

  我们一家跟佛州一个家庭交了朋友,男主人是卡车司机,虽然高大强壮,却文质彬彬,妻子曾是小学老师,现在是全职太太,在家办HomeSchool(家庭学校,很多传统基督教家庭由于对现行美国的教育不满,建立了这种没有教室、没有老师,1~12年级,只有母亲或其他家长根据HomeSchool系统辅导孩子读书的学校,要知道那时是没有计算机与互联网帮忙的,这所学校仍然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学生)。

  这对夫妻有三个乖巧懂事的孩子,老大跟我们儿子同岁,他们的家是一栋坐落在郊外的大别墅,超大的院子里有秋千、滑梯,爬满青藤的拱形院门,一串串彩灯镶嵌其中,整栋房子的轮廓都被彩灯装点,

  客厅高大的圣诞树下摆满了礼品盒,我们也把带来的礼物放在树下。

这是我们到美国的第一个圣诞节,当地教堂准备了丰盛的晚餐,诗班献上优美的圣诗,传统的庆祝节目,牧师的证道祝福,让我们这群离乡的游子在异乡找到了家的温暖,亲人的爱。

  我的祖父当年是教会的长老,父母的婚礼是在教堂举行。

解放后,父母亲离开了神,来美国后我才有机会听到福音。

我有四个姑姑,四个叔叔伯伯,其中在美国的两个姑姑住在亚特兰大。

大伯和四姑是1946年赴美的早期留学生,由于历史原因,与祖父母及国内的亲人失散了30多年,五姑是上世纪70年代从西安去香港,后辗转到美国与姑姑、伯伯相聚,把家也安在了亚特兰大。

  我们从小跟五姑来往多,最亲近,是她领我走进教会。

姑姑、姑父不仅接待我们,他们以同样的爱心接待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留学生。

  有一次姑父出差在机场遇到一个刚从国内飞来,准备去离机场几小时车程的一所大学入读的年轻人问路,夜色已深,姑父就把他领回家,姑姑则赶紧做饭收拾床铺,第二天又送他上公交车。

  几年后在一次全美华人基督教夏令营营会上,一个年轻人兴奋地跑过来打招呼,老两口早就忘记了那个漆黑的夜晚,年轻人讲起那晚的经历,报告自己受洗归主的好消息。

  后来搬到底特律我便到处寻找教会,两个华语教会离家太远,经朋友介绍,找到了一个基督徒团契,当时只有二十几人,一位弟兄汽车的后备箱里装着两箱圣经和诗歌本,每到主日,便到一所小学借用两间教室,一间做崇拜,一间做儿童主日学教室。

  我们上世纪90年代初到车城时,华人教会大多都是台湾同胞创办的,他们是一批批开拓者。

我后来参加的这所华人团契,其中大多数人供职于与汽车相关的公司,另外还有医生、公务员及其家属,团契隶属于一家美国教会,母会派自己的副牧师John(约翰)做我们的教牧。

  John是一个帅气的30岁出头的年轻人,他不是每周都来,但只要来必定是全家出动,他的大儿子与我儿子同岁,那年十岁,记得他们当时至少已有六七个孩子了。

  说起John,我可以给你讲很多有关他和他一家的故事,前年网上传出一组照片叫“儿女一箩筐”,是一个有十几个孩子家庭的生活实录,那组照片就是他家的纪实写照。

他离开我们教会后打算搬到底特律城区,于是在那里选了一栋无人居住废弃的大房子,到市政府征得同意,便自己动手装修起来,之后把家安在了那里,那年他们已经有11个孩子了。

  他的太太在家跟着HomeSchool的系统教孩子,John则活跃在那片废墟般的城市里,拯救着失丧的灵魂。

他还时常带着全家来看望他的这帮说中文的老朋友,最后一次见到他们一家是他们的大儿子要上大学了,那时他们的孩子应该有13或14个。

  底特律城区自上世纪60年代暴动,火烧商业区以来,大部分居民便迁了出来。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所谓大底特律地区,就好比咱们的北京市,包括几个区及周围的郊县,而底特律城区Downtown(市中心),就像是大栅栏商业区和周遭一部分居民区,以面积比例算只占总面积的几十分之一。

所以,所谓底特律破产是指这一小部分区域,并不是大底特律地区。

  像John一家这样逆流而上的可说是凤毛麟角,没有什么道德荣誉奖,他们就是凭着信心,过着清贫但又富有的平凡生活。

  我们的团契,除了John,还从全美各地聘请特邀华人讲员,那段时间正在酝酿聘牧师、买教堂的工作。

教会的所有开销都是会友奉献的。

  孩子

  关于孩子我曾洋洋洒洒地写了几万字的育儿心得,这里就不打算多写,我的体会是我们出国最大的受益者是孩子,从所受到的教育,性格的培养,体魄的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到独立自主不依靠外援等都是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中养成的。

  孩子上学前班时,我们居住的是比较差的学区,以我们当时的经济能力,课后只能与低收入的子女在一起享受政府的免费照顾,随着工作的调动搬迁,他共上了四所小学。

  初中高中都是一般的公立学校,课余参加的兴趣班主要着重在文体方面。

学习发力是高中以后,他自己要做,我并没有给他压力。

教会的儿童主日学给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不可或缺的。

  现在很多人把对孩子培养成功与否与名校、博士、高工资挂钩,但我以为,孩子能够性格开朗,有很好的敬业精神与团队精神,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生活,家庭和睦,有理想有抱负,我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车子

  汽车在很多国人眼中是奢侈品,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但在美国大多数人眼中,那只是代步工具。

先生的第一部车是花了300多美元买的旧车,红色日系丰田,由于发动机异响,外号拖拉机。

只要车轮能转,就OK。

  我最初与外界打交道就是从一大堆二手车广告中选出中意买得起的车,打电话问情况,决定取舍,询问地址等。

跟我们跑得最远,功劳最大的是一部达塔桑(Datsun,尼桑旗下老品牌),到手时已经开了11万英里,我们开到16万英里。

要不是下雨路滑,轮胎太旧,在高速公路休息站出口刹不住车,钻到大货车下,还能开呢。

  当年在国内,儿子一岁多时,我们住在大学的教工宿舍,卧室窗外是一条路,每天都有汽车往来,他一听到车响就往窗户处爬,兴奋地叫着“嘀嘀”,在孩子眼中,对但凡能动的东西都充满好奇。

但我们从未想到汽车研发竟成为我们之后赖以生存的职业。

  留学生穷,只能买得起二手车,可二手车常出故障,有了问题怎么办?

自己动手。

一位朋友买了一辆银灰色本田,没几天就罢工了,修了很久也修不好,于是他就又买了_一辆同样款式,同样型号与颜色的车,两辆车同时掀开引擎盖,一下课就鼓捣他的车……很多人因此成了修车高手,甚至休学开起了修车行。

  在美国除了纽约、旧金山等几个特大的城市,其他地方离开Downtown没有车几乎寸步难行。

  以我们居住的地区为例,小镇接连几年居民投票讨论有关公交车进社区,都被否决,原因是安全问题。

在美国也不是人人都养得起车,除了买车的钱,还有保险和油费。

如果没有稳定的收入或没有良好的行车记录,仍然不能买或养不起车。

  美国大城市的Downtown大多有公交,因此像亚特兰大、底特律等城市很多穷人就住在城里。

远离城区的偏远社区因公共交通不便,犯罪率也相对较低,这就是为什么居民不愿意公交进社区的原因,在这个国家,居民有权选择要与不要。

  美国没有廉价的电助动车,摩托车都是较高档的,很贵,是有钱阶层玩的玩意儿,有些甚至比普通汽车还贵,鲜有看到骑摩托作案的案件发生。

  由于工作原因我们搬到大底特律地区,这里是三大汽车公司的大本营,是全美开国产车最多的地方。

在克莱斯勒的停车场,本公司生产的车可以停在离办公室最近的车位,外国品牌的车只能停在最远的角落。

  一位好友在三大汽车公司之一的主机厂工作,开了一辆日本丰田的Camry,一个周日的上午,邻居严肃地走过来说:

“我不在汽车公司工作,尚且开国产车,你在汽车公司工作怎么可以开日本车呢?

”  在这座汽车城,大多数人的工作或多或少都与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曾发生过多次抵制日系车事件,于情于理人们都用自己的言行守护着这座城市。

  有人称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那底特律就是它的发动机。

福特公司对面的汽车博物馆珍藏了全世界最多最完整的各种型号、各个年代的车,从1909年生产售价$850的T型车到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时的座驾,应有尽有。

你可以用几天的时间在那里徜徉。

  机缘巧合,让我们在这里找到了工作,从运用CAE计算机辅助工程仿真模拟分析的初期开始,到这一技术的日趋成熟,坐在计算机前一干就是15年。

我们与汽车的关系已经不是人与代步工具的关系,它已融入我们的生命,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儿子读研时给他买的第一部新车仍然是福特车,女朋友说还买福特车呀,他说我是福特公司养大的,当然要开官牛产的车啦。

  房子

  建国30多年,计划经济下长大的我们,对拥有自己的房子没有概念。

刚到美国时看到大多数美国人的住房很是羡慕,但要拥有它,我们连想都不敢想,觉得那是遥不可及的事。

  可先生刚刚工作一年,我就开始不安分了,当时的理由很简单,我们租住的公寓离高速公路太近,从小习惯了安静的环境,忍受不了嘈杂的噪音,反正是要搬家,不如干脆买房吧。

  找了一个台湾来的中介,儿子叫她房子阿姨,带我们看了好几处房子都不太满意。

那天儿子棒球比赛,在一个小区旁的小学操场举行,把孩子送到球场,我们便沿着小路,走到小区里面。

  这个小区建于十几年前,路旁的树长得高大茂盛,房子是伐掉一部分树建的,房子与小路,房子与房子间保留了一部分森林,环境优雅安静,我们一看就喜欢上了。

于是把小区的方位告诉了房子阿姨,很快她就帮我们找到了一栋小路深处溪水边的房子,房子后院围栏外是一片密林,右边小溪与丛林把我们与右舍隔开了百余米。

  这不就是我们梦中的家吗?

虽然房子内饰的那种深棕色原木墙壁不合我们的口味,还是决定买了下来。

8000美元首付对我们当时的经济状况,已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我们东拼西凑总算拿下。

同时期来的朋友中我们是最早买房子的,好友都为我们捏把汗,因为当时先生一个人刚开始工作,生活还没真正稳定。

  儿子转学到新学校不需要坐校车,他原来所在学的班主任老师恰巧也换到同一所学校,虽然不带他的班级,每天能看到自己喜爱的老师也很开心。

  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家,这是我到美国的第四年。

  儿子喜欢打篮球,我们买了,个篮球架用水泥浇灌在车道旁。

小溪边篱笆下,我种了一些豆子,眼看钻出了小苗,未曾想被勤劳的五谷不分的丈夫当草全部拔光啦!

哈!

  搬进“新”家后,我们自己买料请工人把深色的木墙换成乳白色,客厅与走廊贴了漂亮的壁纸,原先略显昏暗的房间顿然明亮,焕然一新。

晚饭后一家人沿着小路、溪水散步,幸福感由然而生。

  这不就是我们的美国梦吗?

  生活逐渐步入轨道,我也进入福特,成为公司的设计工程师。

孩子学校活动越来越多,为了配合儿子的作息时间,我们一个人早上班,下午可以接送孩子参加课外活动,另一个晚上班,早上送孩子到校,乐队有排练。

  虽然每天的活动各有不同,但基本是排得满满的。

我们上下班虽说比较自由,但每天在办公室的时间是不能少于小时。

每个家庭都有类似的问题,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所以领导也比较能理解与通融。

  有房子以后多了很多责任,秋天要扫落叶,冬天要铲去门前的积雪,夏天还要经常给草地浇水、割草、施肥。

下班后干干院子里的活,时间就这样在平静而快乐的生活中打发掉了。

  中国人协会

  第一代移民很难融入主流社会。

那一年朋友为一位退休的领导开了一个家庭欢送会,这位领导是早年从台湾来美的留学生,在汽车公司一干就是三十几年,职务挺高,任上对自己的同胞格外严格,甚至在有些方面刻意避嫌。

  那晚他讲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

“虽然在工作中与美国同事没少打交道,但工作之余却没有交到一个当地人为知心朋友。

  如果不是有相同的信仰,我们的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在异乡很难找到共鸣。

我们从小对政治、经济、社会问题都很关心,是那种“肩负着解放全人类重任”的一代。

  但在美国,不是很好的朋友亲人,谈话大多仅限于宠物、体育比赛、滑雪、郊游等等,避免谈论政治观点、宗教信仰、年龄、收入、家庭背景等,但凡牵扯到个人隐私的问题都是不能提的。

  儿子从小在中东部长大,同年龄的朋友同学都是本地人,没有明显感觉。

读研时有一个好朋友在旧金山长大,他说小时候同学中有很多亚裔,他的感觉是那些同学喜欢聚集在一起而不愿意与其他族裔往来。

  按理说,孩子们大多是ABC(AmericaBornChinese,在美国出生的华人),也算是土生土长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尽管是在一个华裔移民聚集最多的大州,在小孩子中,族群的融合都非易事,更何况我们这群半路出来的游子。

  从1992年开始,汽车城陆续招揽了数万大陆理工科毕业的留学生,工作之余人们需要有一些精神层面的交流。

除了华人教会和中文学校,其他的一些社团、群众组织也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

这里重点记录一下“大底特律地区中国人协会”。

  这个协会是个纯粹的华人群众组织,第一次举办活动是中秋节,为了让到场参会的朋友每人能够分到一块月饼,组织者准备了不少月饼,以解大家的思乡之情。

没想到人来的太多,最后到场的每人只分到了四分之一块,由此可见这大底特律地区海外游子对拥有自己的社交圈子有多么大的需求。

  之后,协会发展异常迅猛,不仅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组织的活动也越来越丰富,一群书生在这个平台学习民主、学习奉献、学习合作、学习妥协……打破了本地原有华人社团的小圈子,整合集结了大底特律地区的活跃分子,写出了自己的会章,定义了组织的性质。

  除了每年的夏季野餐会与新年年会,文艺体育竞赛,为各种灾区募捐,参与为底特律市区无家可归者提供免费午餐的服务等等。

还组织举办了多场高水准国内文艺团体的访问演出。

  个别热心的负责人,由于对这个组织深厚的感情,离开底特律多年都不能舍弃对这个组织的关心甚至是摇控,好多朋友风趣地说这个协会是他的Baby(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