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课题研究论文五篇临床医学消化系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病变中的应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9227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课题研究论文五篇临床医学消化系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病变中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临床医学课题研究论文五篇临床医学消化系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病变中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临床医学课题研究论文五篇临床医学消化系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病变中的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临床医学课题研究论文五篇临床医学消化系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病变中的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临床医学课题研究论文五篇临床医学消化系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病变中的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课题研究论文五篇临床医学消化系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病变中的应用.docx

《临床医学课题研究论文五篇临床医学消化系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病变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课题研究论文五篇临床医学消化系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病变中的应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医学课题研究论文五篇临床医学消化系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病变中的应用.docx

临床医学课题研究论文五篇临床医学消化系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病变中的应用

临床医学课题研究论文(五篇)

内容提要:

1、临床医学消化系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2、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病变中的应用

3、整体护理干预在产妇分娩过程的应用

4、经颅磁刺激治疗焦虑的心理护理分析

5、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

全文总字数:

13874字

篇一:

临床医学消化系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临床医学消化系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摘要: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是各方高度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笔者以本人所负责临床医学8年制《消化系统》课程为例,根据该课程特点,深入挖掘、提炼《消化系统》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研究探索《消化系统》课程各教学环节中的思政教育。

关键词:

课程思政;高校;消化系统;医学生

一、《消化系统》课程简介

《消化系统》课程的开展是密切结合临床,采用消化系统常见病例作为课前导学,系统介绍消化系统的器官形态、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和病理变化特点以及消化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

通过学习《消化系统》课程,企图让未来的临床工作者能系统掌握消化系统的基础知识,为今后学习相关临床医学课程提供夯实的基础,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保障人类健康;培养同学们的科研思维、创新能力,将科研与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以便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提高整体医疗水平;让学生早期接触消化系统病人,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消化系统》课程共52学时,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授课(消化系统解剖、消化器官组织发生、消化系统生理功能、消化系统疾病病理形态学改变及病理生理学机制等)24学时、实验教学(消化系统解剖、消化管、消化腺的发生与组织结构、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及氨在家兔肝性脑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24学时、消化系统临床病例讨论2学时、消化系统专题文献鉴赏2学时。

二、《消化系统》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新时代对医生的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医疗技术水平,对其职业道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

医学生作为医疗事业的后备人才,要让他们将来成为既有渊博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还具备高尚的医德品质、崇高的医学敬业精神的德才兼备的医务人员,医学院校除了传授专业知识之外,医学生医德教育具有与专业知识教育同样的重要性,甚至更为重要。

医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时期,思想单纯,可塑性大,易于感情用事,心理上有积极向上的良好愿望。

在这个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方面的正确引导,无论是从教育成本还是从教育效果来看,都是最好的时机。

除了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对他们进行医德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的教育,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塑造他们的医德认识、医德感情、医德信念、医德行为和习惯之外,在各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也要加强思政教育,使医学生系统深入地了解医德的基本理论,从思想上重视医德修养,树立诚心诚意为病人服务的理念,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廉洁自律,救死扶伤,形成“无欲无求”的高尚医德。

三、《消化系统》课程思政的原则

(一)全教学过程育人

由于不同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不同,因此要求《消化系统》课程团队教师挖掘提炼《消化系统》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和功能。

在《消化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思政教育任务进行分解,实现全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政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职业观。

(二)全体教学团队老师参与

临床医学八年制的《消化系统》课程教学团队来自人体解剖学系、组织胚胎学系、生理学系、病理学系以及病理生理学系,从每个系中选出2名老师。

开课前要求每位团队老师参与课程思政,在备课过程中认真提炼思政元素,要求每位老师在传授消化系统相关的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结合讲课内容多联系医德的实际事例及亲身体会,将医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种教学课堂中,除了使学生们掌握消化系统的医学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能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

四、《消化系统》课程思政的途径探索

(一)加强师德建设

在《消化系统》课程的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因此,要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氛围,就要有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

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自己高尚的人格品质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责任心是十分重要的,这直接关系到以什么样的医德言行施加影响,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等。

例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的贫富差距增大,会扭曲一些教师的价值观,在授课过程中这些教师就有可能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散布一些带有负能量的言论,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

(二)结合临床真实病例,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

为了更好地提高《消化系统》课程的教学效果,近年来,我们在《消化系统》教学内容全部完成之后开展了临床真实病例讨论课,即提前一周将讨论病例及相关的问题布置给学生,让他们课前查找资料,回答相关问题,课中以辩论赛的形式进行讨论,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为了将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在临床病例中,我们参入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真实存在的、正反两方面的医德教育元素,在病例讨论课堂中,让学生们开展医德方面的讨论,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亲身体验到医德情感。

医德元素可选择一些反面材料,通过讨论使学生对那些不精通医术、草菅人命、不负责任造成重大医疗事故、贪图钱财、以医谋私以及对病人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医务人员产生厌恶的情感;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懂得怎样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明白做一名合格医生应具备的人格修养和品德作风。

(三)在专题文献鉴赏中加强医德教育

《消化系统》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消化系统专题文献鉴赏的教学环节,通常由课程负责人选定消化系统中的研究前沿及热点专题,如肝纤维化,肠道菌群等,选择1—2篇难度适中的文献供学生学习,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读文献,了解该专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存在的问题,下一步的研究思路等,企图通过专题文献鉴赏,培养医学生的科研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八年制医学生培养成会学习、善思维、勤探索、能创造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对于科研思维活跃的学生,引导他们进行思考,设计课题。

创新性强、可行性好的课题可申请校级、省级及国家级创新课题,同时提供实验场地及材料供学生开展下一步的科研工作。

学术研究是一项艰苦的探索性工作,需要有忘我无私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为科学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因此,在医学生课外科研过程中,要培育学生的协作精神,避免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养成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习惯;要培养学生在科研中实事求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科研态度及为科学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

43-46.

[2]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03):

64-69.

[3]钟初森.新形势下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04):

491-493.

本文字数:

3310

篇二: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病变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病变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和经护理干预1个月后用药依从性评分和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

结果观察组入院时用药依从性评分为(9.36±3.54),护理干预1个月后评分为(15.53±3.58),对照组入院时用药依从性评分为(9.86±3.43),护理干预1个月后为(11.47±3.56),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其用药依从性和对照组相比有了明显提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环境、心理、生理等生存质量评分指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优势显著,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缓解患者因疾病产生的心理和生理不适,有效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生存质量,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见性护理;应用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观察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25岁-70岁,平均年龄(42.3±2.7)岁。

糖尿病疾病分期:

I期12例,II期18例,III期8例,IV期3例。

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26岁-70岁,平均年龄(42.7±2.2)岁。

糖尿病疾病分期:

I期13例,II期15例,III期7例,IV期6例。

所有研究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分会制定的疾病判断标准且均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疾病分期,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知识以及致病原因、治疗目的、治疗方法等,明确告知患者应控制日常饮食,如果患者因疾病产生抑郁和焦躁等不良情绪应给予调节,使患者以健康的心态接受治疗。

给予观察组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主要有以下方面:

①组建预见性护理医护小组;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调整护理方式,及时解决护理中存在问题,养成正确护理习惯。

②低血糖预防;③术前乳酸中毒预防;术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最后使用胰岛素情况以及手术时间调整用药方法,指导多进食高维生素和高蛋白食物,禁烟禁酒,告知患者在接受荧光血影造影检查之间应避免过度饥饿和劳累。

④合理控制血糖;患者住院期间应及时评估其自我护理水平,告知患者以及家属正确检测血糖方式,保证胰岛素效果。

⑤眼睑水肿预防;提倡患者采取按摩眼周和热敷治疗,其中热敷水温应控制在45oC-50oC,每次15min-20min,应拧干毛巾,避免水流进入眼睛。

按摩眼周穴位时可提升眼周血液循环情况,在此过程中可以播放舒缓音乐,安抚患者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和经护理干预1个月后用药依从性评分进行观察,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运用SPSS18.0软件对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是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进行表示,行t检验,P<0.05说明统计学具有比对价值。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

观察组入院时用药依从性评分为(9.36±3.54),护理干预1个月后评分为(15.53±3.58),对照组入院时用药依从性评分为(9.86±3.43),护理干预1个月后为(11.47±3.56),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其用药依从性和对照组相比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

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前,环境、心理、生理等生存质量评分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1],缓解患者因疾病产生的心理和生理不适,有效的提升了患者用药依从性,护理效果显著,同时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了改善,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魏霞,叶思勇,张晓越.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

(1):

131.

本文字数:

2387

篇三:

整体护理干预在产妇分娩过程的应用

整体护理干预在产妇分娩过程的应用

摘要:

目的:

对初产妇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其会阴裂伤程度、会阴侧切率及新生儿情况进行比较。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2月住院的403例产妇,利用随机方式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200例产妇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203例产妇在此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干预,经护理后对其护理效果展开分析。

结果:

①常规组产妇Ⅱ度及Ⅲ度撕裂伤分别为7.50%及1.50%,干预组产妇Ⅱ度及Ⅲ度撕裂伤分别为2.96%及0.49%。

两组产妇Ⅱ度撕裂伤具有差异(P<0.05);两组产妇Ⅲ度撕裂伤没有差异(P>0.05)。

②常规组产妇产后出血、会阴侧切、新生儿窒息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分别为22.50%、13.50%、25.00%、10.00%,干预组产妇产后出血、会阴侧切、新生儿窒息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分别为12.32%、4.93%、14.29%、3.94%,两组产妇比较具有差异(P<0.05)。

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的提高了产妇的依从性,降低了产妇会阴撕裂伤的程度、产后出血、会阴侧切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保证了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在临床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关键词:

初产妇;整体护理干预;侧切率;分娩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资料

此次研究纳入的产妇为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院妇产科接受的403例产妇,利用随机的方式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

纳入标准:

①产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并签署同意协议;②参加此次研究产妇均为初产妇;③没有其他合并症的产妇。

排除标准:

①胎位异常的产妇;②伴有妊娠合并症的产妇;③有早产倾向的产妇。

常规组产妇为200例,产妇年龄为24~33岁,年龄均值为(28.50±2.13)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00±2.45)周;干预组产妇为203例,产妇年龄25~34岁,年龄均值(29.5±2.21)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40.00±2.49)周。

经分析后得知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常规组

该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

①心理护理:

因产妇为第一次生产,极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应耐心的倾听产妇的主诉,并详细的讲解产妇提出的问题,消除产妇不良心理情绪。

在生产的过程中因各种因素会导致产妇出现不配合的现象,护理人员应鼓励、安慰产妇,保持产房的安静。

②镇痛护理:

向产妇讲解分娩镇痛的效果,实施硬膜外镇痛,在生产时协助产妇选择舒适的体位。

1.2.2干预组

该组产妇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干预。

对产妇实施的护理干预:

①产前健康讲座:

在生产之前应安排经验丰富的助产士对产妇实施健康讲座,健康讲座的内容包括定期产检、控制体重、分娩的过程、盆底肌肉锻炼的方法等;②产程护理干预:

在第一产程时由助产士指导产妇食用高热量的食物,并保持良好的睡眠,以保证产妇有足够的精力进行分娩;在第二产程中当产妇宫口开至2~3cm时陪伴产妇进入产房,对胎心、宫缩、产程进行观察,在产妇出现宫缩时助产士指导产妇进行正确呼吸的方法,并通过聊天的方式转移产妇的注意力,缓解因宫缩带来的疼痛感。

当产妇宫缩感比较强烈时助产士应为患者进行按摩等措施,减轻产妇的疼痛感。

在产妇宫口全开后,指导产妇采取舒适的体位,在宫缩间歇时放松身体,以保持体力。

随时对胎儿情况进行监测,并观察产程进展的情况,将监测到的结果及时的告知产妇,增加产妇生产的信心;在第三产程中,在胎儿娩出后为避免产妇产后发生出血的症状应及时的给予子宫收缩剂,以促进宫缩。

对助产人员的护理干预①改变常规的助产理念:

在临床助产中,更注重以产妇为中心,为产妇提供更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应最大程度减少医疗干预措施,避免实施侧切,促进产妇的自然分娩;②控制会阴侧切指征:

在《产妇科护理学》中实施会阴侧切的指征有胎儿、产程和会阴条件。

应由责任助产士根据会阴指征对产妇进行评估;③在排班时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助产士带领缺乏临床经验的助产士,并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对是否需要进行侧切进行评估,同时指导产妇如何更好的保护会阴。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会阴撕裂伤程度进行比较。

对两组产妇产后出血、会阴侧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数据处理

将此次研究所得有关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采用(n,%)形式表示,进行x2检验,当P<0.05时说明两组产妇各项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产妇撕裂伤程度对比

常规组产妇Ⅱ度及Ⅲ度撕裂伤分别为7.50%、1.50%,干预组产妇Ⅱ度及Ⅲ度撕裂伤分别为2.96%、0.49%。

两组产妇Ⅱ度撕裂伤具有差异(P<0.05);两组产妇Ⅲ度撕裂伤没有差异(P>0.05)。

2.2两组产妇产后出血、会阴侧切、新生儿窒息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对比

常规组产妇产后出血、会阴侧切、新生儿窒息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分别为22.50%、13.50%、25.00%、10.00%,干预组产妇产后出血、会阴侧切、新生儿窒息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分别为12.32%、4.93%、14.29%、3.94%,两组产妇比较具有差异(P<0.05)。

3讨论

初产妇对分娩知识较为缺乏,且有些认知是错误的,在分娩过程中通常发生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导致产妇不知如何的配合助产士,不仅增加了产程更是威胁了产妇及胎心的生命安全。

过度的不良心理情绪增加了儿茶酚胺的释放,进而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引起胎儿窘迫、子宫缺氧等,胎儿不能顺利的娩出,不仅增加了产程更是增加了分娩的痛苦,甚至产妇需要剖腹产,增加了产妇的痛苦,严重时甚至威胁产妇及胎儿的安全[3,4]。

通过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后有效的降低了产妇会阴撕裂伤的程度、产后出血、会阴侧切、新生儿窒息与胎儿窘迫发生率。

通过对产妇实施护理干预有效的提高了产妇的依从性:

在分娩前为产妇实施健康教育不仅纠正了产妇错误的认知更是增加了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通过控制饮食合理的将体重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避免让胎儿过大,保证分娩的顺利,定期的进行产检,不仅可以及时的掌握胎儿发育的情况更利于控制各种妇科疾病。

助产士全程陪伴产妇进行分娩,有效的增加了产妇与助产士的感情,助产士更是可以及时的掌握产妇生理及心理的需求,以此缓解产妇不良心理情绪,提高了产妇的依从性。

在分娩的过程中指导产妇根据宫缩的规律进行呼吸,不仅可以缓解产妇的疼痛更是更好的配合了助产士,缩短了产程,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侧切的发生率,另外也减少了产妇因用力不当对会阴造成的损害[5]。

通过对助产士实施护理干预有效的提高了助产士的助产技术:

助产士的临床经验决定了产妇会阴的侧切率,缺乏临床经验且年轻助产士因掌握会阴保护的技巧并不熟练,再加上与产妇沟通不及时,从而增加了会阴的侧切率。

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助产士带领,不仅增加了其临床经验,更是提高了其保护会阴的信心[6]。

总之,整体护理干预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的提高了产妇的依从性,降低了产妇会阴撕裂伤的程度、产后出血、会阴侧切、新生儿窒息与胎儿窘迫发生率,保证了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在临床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本文字数:

3329

篇四:

经颅磁刺激治疗焦虑的心理护理分析

经颅磁刺激治疗焦虑的心理护理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经颅磁刺激治疗广泛性焦虑患者合并心理护理的效果。

方法以2016年12月-2018年6月我院60例经颅磁刺激治疗广泛性焦虑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

比较两组广泛性焦虑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进行焦虑症状自评量表对比。

结果观察组广泛性焦虑患者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症状自评量表结果相似(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症状自评量表优于对照组(P<0.05),特别是反向评分题明显改善。

结论联合心理护理在经颅磁刺激治疗广泛性焦虑患者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缩短住院天数,节约医疗资源,起到成本控制作用。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广泛性焦虑;心理护理;成本控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6年12月-2018年6月我院60例经颅磁刺激治疗广泛性焦虑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男性11例、女性19例。

年龄26岁-68岁,平均(46.14±2.18)岁。

对照组男性9例、女性21例。

年龄21岁-70岁,平均(45.22±2.69)岁。

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每天刺激激发3个序列,每个序列间隔为10min,治疗10d。

在对照组基础的常规护理上给予心理护理:

第一,治疗前1d对患者介绍经颅磁刺激治疗原理、目的以及不良反应、配合的方法、治疗前准备等,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并积极回答患者和家属关于经颅磁刺激的疑问,消除其顾虑。

第二,在经颅磁刺激治疗期间需及时对患者进行安慰和解释,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促使其持续配合治疗和减轻焦虑[2]。

第三,住院全程安排疾病知识宣教、组织活动及有奖问答、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如种菜、手工活、剪纸等。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广泛性焦虑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护理前后患者焦虑症状自评量表,评分越高则患者的焦虑症状越明显。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分析数据,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护理前后焦虑症状自评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焦虑症状自评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症状自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平均住院天数比较

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6.38d,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为23.45d,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3讨论

自经颅磁刺激技术出现以来,焦虑症的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其诱导电流可引起γ-氨基丁酸(GABA)电位的变化[3]是一种独特波形,产生电流通过脑部,促进内源性吗啡肽的释放,而内源性吗啡肽是人体分泌的大脑内的一种神经递质,具有镇静和产生欣快感的效果,是一种健康的递质,没有依赖性。

经颅磁治疗运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治疗,其经济实用,性能稳定,疗效显著,便于操作。

且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有效激发大脑皮层中连接的神经元,增加大脑皮层局部代谢水平,有效缓解焦虑症状和改善认知功能和记忆力,提高患者执行能力。

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更好配合治疗,分散患者注意力,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及经颅磁治疗的认识,改善认知功能从而缓解焦虑发作。

持续心理护理,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拉近护患距离,促使患者放松,达到情绪稳定,缩短治疗天数[2],从而控制医疗成本。

结果显示,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经颅磁刺激治疗广泛性焦虑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对疾病知识度提高,经颅磁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且可缩短住院时间,合并心理护理在控制成本效益上起到了良好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2]吴幸谕,李劲,吴成焱,等.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氟西汀治疗鼻咽癌患者焦虑抑郁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8,8(7):

22-25.

[3]平萍,巴春贺,张洪霞,等.银杏叶片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后焦虑抑郁共病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9):

2067-2070.

本文字数:

2105

篇五:

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

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评估与研究。

方法选择4,700例血液透析患者,分别施以舒适护理,观察患者的满意度、舒适度评分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与护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