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9176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2《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102《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102《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102《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102《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02《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材分析.docx

《1102《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2《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材分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02《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材分析.docx

1102《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学生在一年级教材中直观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数学学习中多次把长方体、正方体木块作为学具,对它们的形状有了初步的、整体的感受。

知道生活中许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物体是什么形状。

三年级(上册)通过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已经知道在不同位置看到的面的个数不同。

有时只能看到一个面,有时能同时看到两个面,最多能同时看到三个面。

本单元系统、深入地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内容很多。

二、单元内容

(一)认识形体

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结构与特征。

(例1、例2)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的展开图(例3)

(二)表面积

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例4)

表面积的实际应用(例5)

(三)体积

体积的意义、容积的意义(例6、例7)

常用的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例8)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例9、例10)

体积单位的进率及简单换算(例11)

(四)“整理与练习”与实践活动

三、编排特点

(一)有一条合理的编排线索。

先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再教学它们的表面积,然后教学体积,是一条符合知识间的发展关系,有利于学生认知的线索。

●把形体的特征安排为第一块内容,能为后面的表面积、体积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如果不理解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且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就不可能形成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如果不建立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体积公式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把表面积安排在体积之前教学,是因为学生已经有了面积的概念,掌握了常用的面积单位,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表面积的条件比体积充分。

而且通过表面积的教学,更深一层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对教学体积是有益的。

●在体积这部分知识里,先教学体积的意义和常用单位,这些都是重要的基础知识。

建立了体积概念和体积单位概念,才能探索体积计算公式。

把体积单位的进率安排在体积公式之后教学,就能通过计算获得进率。

这样,体积单位的进率就是意义建构的,而不是机械接受的。

 

(二)加强了空间观念。

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历来都很重视发展空间观念。

本单元不仅在传统的基础知识的教学时加强培养,还充实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展开的内容。

过去教材里讲长方体的表面展开是为了教学它的表面积及计算,现在教学表面的展开,更是为了发展空间的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几何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转化作为空间观念的一个内容,把能进行这些转化作为空间观念的一种表现。

●教材一方面把正方体、长方体纸盒展开,在展开图里找到原来形体的每个面;

●另一方面又提供一些图形,把它们折叠围成立体,感受图形的各部分在立体上的位置,让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这些活动中实实在在地获得发展。

●另外,设计的五道思考题和实践活动《表面积的变化》,加大了空间想像的力度,都以发展空间观念为主要目的。

(三)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后,收集这样的实物并量出长、宽、高或棱长;在做纸盒和鱼缸的实际问题中教学表面积的计算和应用;

2.用初步建立的体积(容积)概念比较物体的大小;

3.用学到的体积单位计量常见物体的体积、常见容器的容量;

4.灵活应用体积公式计算沙坑里沙的厚度、塑胶跑道的用料问题……

四、教学建议

(一)观察、整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例1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把主要精力放在长方体上。

这是由于长方体比正方体复杂,发现长方体的特征需要开展许多活动。

而且,研究长方体的学习活动经验可以迁移到认识正方体中去。

例题呈现一些图片,如长方体或正方体包装盒、家用电器等,在图片的启发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

在现实的情境中引出本单元的研究对象。

观察实物,整理特点是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主要教学活动。

例1的教学过程安排成三步。

1.观察物体,理解直观图,认识面、棱和顶点。

三年级(上册)通过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已经知道在不同位置看到的面的个数不同。

有时只能看到一个面,有时能同时看到两个面,最多能同时看到三个面。

例题以这些经验为教学起点,在观察物体的基础上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直观图,认识它们的面、棱和顶点。

面、棱和顶点是长方体、正方体结构的要素,是三个最基本的概念,还是研究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出发点。

按“面—棱—顶点”的次序教学,有利于建构它们的意义。

物体有“面”是已有认识,只要在立体上摸摸面,在直观图上指出面,就体会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不必作过多的解释。

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是对棱的数学解释。

要通过观察和在实物上的演示,直观感受“两个面相交”的含义,清楚地看到相交处是线。

要强调这条线不能叫做长方体、正方体的边,应称作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要通过在实物上摸一摸、在直观图上指一指等活动,看到每一个顶点都是三条棱的交点,这是认识顶点的关键。

 

2.观察物体,由“量”到“质”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第11页认识长方体的特征,鼓励主动探索,重视合作交流,遵循逐渐认识的规律。

首先数出长方体、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并把结果填在教材预设的表格里,从“量”的角度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接着深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教材提示了可进行的活动是看、量、比;研究的对象是长方体面的形状、大小、相互关系,棱的长度、相互关系;研究的目的是发现长方体的特征。

在学生充分活动的基础上组织交流,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时要注意四点:

(1)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认识很难一步到位,总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发展的。

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既让学生自主探索,又要教师引导点拨。

如发现6个面都是长方形比较容易,而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往往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关注、去比较。

至于长方体的3组棱及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可能更需要教师给予点拨。

再如学生的发现往往是局部的、点滴的,表达往往是不严密的,这就需要教师汇集生成的资源,提升语言水平,帮助抽象概括。

(2)例题里观察的是一般的长方体,目的是紧扣长方体的本质特征教学。

把较特殊的长方体安排在练习三第1、2题里出现,学生不会因为它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对它是长方体产生怀疑。

这样安排也符合正方体从属于长方体的关系。

(3)学生间的学习方式总是多样的,部分学生喜欢探索发现,也有部分学生需要有意义的接受,合作交流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要让独立探索有困难的学生共享成果,在听懂同伴发言的基础上,给他们亲自验证、亲身感受的机会。

(4)教学长、宽、高是继续认识长方体,要在“顶点”与“棱”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

必须清楚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是长方体三组棱中的一条,把它们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不但要在立体上指出,还要在直观图上看出。

如果适量地把长方体横放、竖放、侧放,根据不同的摆放位置,让学生说说它的长、宽、高,可以防止死记硬背,发展空间观念。

3.观察物体,独立发现正方体的特征。

二、展、折,想象——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第12页教学正方体、长方体的展开图,这部分内容的教育价值和教学要求,在前面介绍本单元教材编排特点时已经阐述,不再重复。

这里主要分析教材,提出教学建议。

1.初步知道“展开图”的含义,加强对正方体的认识。

除了依照例题设计的剪法展开,还可以沿其他的棱剪。

“大象”卡通提出的要求,是让学生再次进行展开正方体的活动,体会沿着不同位置的棱剪,得到的展开图形状不同。

但是,展开图由6个相同的正方形组成,每个正方形的边都是正方体的棱是相同的。

从而理解正方体展开图既有多样性,又有确定性。

多样性是剪法不同的结果,确定性是正方体的特点决定的。

 

2.自主研究长方体的展开图,加强对长方体的认识。

 

另外,在展开图上想长方体的长、宽、高,并把长、宽、高转换成展开图中各个长方形的长与宽,也有益于空间观念的发展,还能为表面积的教学作铺垫。

3.判断哪些图形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或长方体,加强对体的认识。

第12页“练一练”第2题提供的每个图形都由6个相同的正方形组成,判断这些图形中哪些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

第14页第5题的每个图形都由6个长方形组成,判断哪几个图形能折叠后围成长方体。

其中部分图形围不成正方体或长方体的原因是,折叠的时候部分正方形或长方形重叠,构不成有6个面的立体。

因此,这两道题一方面加强了展开图与立体的转化,另一方面加强了对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的认识。

学生进行这些判断会有困难,为此提出两点教学建议:

(1)在例3和“试一试”里要把沿不同的棱剪纸盒得到的各个展开图充分进行展示和交流。

先认识图中所示的“标准”状态的展开图,再体会展开图还有其他形状,并在各个展开图上指出立体的相对的面。

(2)允许学生灵活地“先想后围”或者“先围后想”。

如果看到的图形是“标准”的或接近“标准”状态的,可以先判断它能否围成立体,想想围成的立体是什么样子,然后折叠验证判断和想像。

如果看到的图形不是“标准”状态的,能不能围成立体难以判断,可以先动手操作,从中体会为什么能围成或围不成立体。

三、分解,组合——有意义地建构表面积的知识。

教学表面积知识编排的两道例题都是关于长方体的,正方体的表面积通过“试一试”在练习中教学,这是因为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迁移到正方体上去。

表面积的教学分两步进行,先是例4与“试一试”,把表面积的意义和算法结合在一起。

然后是例5,着重于表面积知识的应用,灵活地解决与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

 

学生求至少要用多少硬纸板所想到的各种算法,都应用了“分解—组合”的思想方法,即先把一个较复杂的新颖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问题,再把这些简单问题组合起来。

反思并体验这种思想方法,就能很好地理解表面积的意义,也不需要机械地记忆表面积的算法。

学生对正方体有完全相同的6个正方形已经有深刻的认识,“试一试”求做正方体纸盒至少用多少硬纸板,一般都会把一面的面积乘6。

得出的“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既形成了表面积的概念,也总结了计算表面积的方法。

 

例5制作上面没有玻璃的鱼缸,利用长方体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物图帮助理解这个实际问题的特点,让学生明白所用玻璃的面积是长方体5个面的面积和,从而主动想出算法。

“小鸟”卡通和“兔子”卡通仍然应用了“分解—组合”的思想方法,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求前、后、左、右和下面5个面的面积和的数学问题,或者抽象成从表面积(6个面的总面积)里去掉一个面的面积的数学问题。

两条思路各有特点,前一条突出的是空间想像,要找准并正确计算有关的各个面的面积。

后一条的思路负荷轻、思考难度小,能减少错误的发生。

“还有其他方法吗”主要反映在按“小鸟”卡通的思路,可以列出5个面的面积连加的式子,也可以列出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加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再加下面面积的式子。

要注意的是,这道例题鼓励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多样,并不要求学生能够一题多解。

教材仍然让学生选择一种算法。

“练一练”和练习四里还有只计算长方体的前、后、左、右4个面面积和的实际问题,缺少左侧面的长方体的问题等。

教材为部分习题配了示意图,便于学生直观感受实际问题是求哪些面的面积之和。

部分习题没有配置实物图,可以在现实的生活空间里思考。

如粉刷平顶教室的顶面和四周墙壁,只要看看自己的教室,就能把题目里的长、宽、高落到实处。

又如台阶的问题,可以找个台阶看看,理解什么是它的占地面积以及地砖铺在哪些面上。

计算长方体火柴盒的内盒和外盒所有的材料,综合应用了长方体特征和表面积知识,再次体验实际问题是多变的,要灵活应用知识才能正确解答。

 

四、实验、领悟——初步建立体积概念。

例6和例7分别教学体积的意义和容积的意义,容积的意义要建立在体积概念上,因而例6是这部分教材的重点。

学生形成体积概念也是教学的难点,这两道例题的教学只能初步感受体积的含义,在后面教学常用的体积单位,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时,还要通过测量和描述,进一步理解体积的意义。

 

1.在有限的空间里领悟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

“空间”“物体占有空间”“所占空间的大小”都是体积概念的内涵,是建立体积概念必须解决的子概念。

例6利用杯子的空间,把感悟体积的过程设计成三步:

第一步是初步体会“空间”和“物体占空间”。

两个同样的玻璃杯,左边的盛满水,右边的放一个桃,把左边杯里的水倒向右杯,会剩下一些水。

“杯中有一部分空间被桃占去了”这句话解释了现象、回答了原因,引出了“空间”这个词,让学生在现实的背景下感知“空间”的含义。

这一步要把生活常识引向数学认识,看着放了桃的杯子,仔细领悟“杯中有一部分空间被桃占去了”的意思,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活动。

若有需要,还可以在一只透明空杯的上口放一本书,让学生看着杯子的里面体会杯子的空间。

再把桃放入杯里,仍然用书盖住上口,看着杯里的桃,体会它占有杯子的一部分空间。

第二步是感受不同的物体占的空间有大、有小。

两个同样的杯子,一个杯里放1个桃,另一个杯里放1个荔枝,桃比荔枝大,分别往两个杯里倒水,显然前一个杯里可以倒入的水比后一个杯少。

让学生回答“为什么”,不能简单地用“桃大荔枝小”来解释。

要像“兔子”卡通那样想和说,用“桃占的空间大,荔枝占的空间小”来回答问题。

理解“桃大”是指它“占的空间大”,“荔枝小”是指它“占的空间小”,从而获得“不同物体占的空间大小不同”的体验。

第三步继续体会每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观察图片里的番茄、荔枝和桃,先思考哪一个占的空间大,再想想这三个水果分别放在三个杯里,往杯中倒水,哪个杯里水占的空间大。

这是两个连续的关于物体占有空间的问题,可从前一问题的答案推理得出后一问题的答案。

由于苹果占的空间大,杯子盛水的空间就小;番茄占的空间小,杯子盛水的空间就大,这就感受了每个物体都占有一定大小的空间,由此得出体积的意义: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练习五第1、3题进一步领悟体积的意义。

把同样的盒装饼干堆成3堆,各堆的形状不同、体积相同。

理解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用小正方体摆出较大的正方体或长方体,理解体积大的物体占的空间大,体积相等的物体占的空间大小相等。

 

2.从体积引出容积,初步建立容积概念。

例7教学容积的意义,以体积概念为生长点。

图画里有两盒书,一盒是《四大名著》,另一盒是《成语故事》。

先在直观情境里比较哪盒书的体积大些,再从“左边盒子里书的体积大”引出“左边盒子的容积大”。

书的体积是旧知,盒的容积是新知,教学既要以旧引新,也要体现容积与体积的不同意义。

教材中比较书的体积,是看着两盒书进行的。

而容积是指着两个书盒子讲的,从而凸现容积的属性,以及它与体积的区别。

 

为了有利于建立容积概念,教学时应该补充一些实例,让学生懂得“容器”,体会每个容器能容纳的体积是有限的、确定的。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得出“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试一试”的教学要注意两点:

一是让学生解释玻璃杯容积的含义,理解每个杯的容积是指它能容纳多少水;二是通过实验比出哪个杯的容积大。

如在一个杯里装满水,再往另一个杯里倒,看能不能装满另一个杯子,会不会有剩下的水。

“练一练”第2题两个盒子里装的杯子的数量不同,练习五第4题两个盒子外面同样大,里面装的仪器数量不等,这些直观情境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容积的意义,体会容器的体积与容积是不同的概念。

五、认识,应用——初步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

本单元教学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有了体积单位,就能测量、表达物体的体积,也能进一步体会体积的意义。

 

1.认识体积单位包括两方面内容。

例8教学常用的体积单位,首先是测量、计量体积需要体积单位,然后是各个体积单位的具体含义。

观察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很难直接判断哪一个体积大。

把它们切成同样大的正方体,就能比出体积的大小。

这段教材让学生明白,有了体积单位就能准确计量物体的体积。

图中的长方体是9个小正方体那么大,大正方体是8个小正方体那么大,长方体的体积比正方体大。

还要让学生感受用于测量物体体积的单位,应该是确定的小正方体,由此导出常用的三个体积单位。

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切成同样的小正方体,最好是学生自主想到的方法。

如果有困难,也可以看书或由教师告诉他们。

但是,必须理解这个方法,体会其合理性,激发学习体积单位的愿望。

 

教学体积单位的具体含义,要准确地表达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各是多大的正方体。

教材在文字描述这些体积单位的意义的同时,还选择一些辅助方法,让学生体会体积单位。

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教材里画出了1立方厘米的示意图,配合语言描述,让学生了解1立方厘米。

受版面限制,教材里画出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直观图有困难。

因此,在1立方分米的示意图的旁边,画一个体积接近1立方分米的粉笔盒,利用熟悉的物体,感知1立方分米是多大。

用3根1米长的木条,在墙角搭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在现实情境中体会1立方米。

寻找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物体,是带着体积单位的初步表象观察周围的事物,进一步体验这些单位。

教材举的“手指头的体积大约1立方厘米”这个实例,能引起观察手指头的兴趣,加强1立方厘米的表象,再通过自主寻找实例,对1立方厘米的认识就深刻了。

 

2.掌握体积单位有两方面的要求。

掌握体积单位,要能应用体积单位计量物体的体积。

在这部分教材里,一是说出由1立方厘米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体积,二是为常见的物体选择合适的体积单位。

第21页说出用4个或6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的体积,第一次量化描述物体的体积。

两个长方体的结构都很直观,分别说出它们的体积非常容易。

教学不能满足于答案,要让学生说出怎样想的,进一步理解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的用途。

第24页第6题里的三个物体都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其中两个物体的结构不是很直观。

说出它们的体积,要数出各是几个正方体摆成的,尤其是想到那些不能直接看到的正方体,能发展空间观念。

第8题根据三视图摆出物体,说出体积。

摆出物体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发展空间观念的机会。

这个物体不复杂,多数学生能够摆出来。

教学时不必补充这样的练习,更不要增加摆出物体的难度。

第24页第7题为物体选择合适的体积单位。

能不能填出合适的单位,一般决定于三个因素:

一是对物体的熟悉程度,二是具有体积单位的表象,三是能开展正确而有效的思考。

如学生都熟悉西瓜,知道1个西瓜大致是多大,如果体积是8立方厘米或8立方米,显然都不符合实际。

反之,为不熟悉的物体选择体积单位,只能是脱离实际地乱猜,这是毫无意义的。

教材里的橡皮、集装箱、水桶等都是多数学生比较熟悉的物体。

教学时如果补充类似的练习,一定要注意这点。

3.进一步教学升与毫升。

四年级(下册)曾经教学升与毫升,初步知道它们都是计量液体的单位,也是容器的容量单位。

对1升、1毫升液体是多少有了初步的认识。

现在教学升和毫升,主要有两个内容:

第一,升和毫升都是体积单位,用于计量液体的体积,也用于计量容器的容积。

把升与毫升纳入体积单位的范畴,建立新的知识结构,是已有认识的深化和提高。

第二,1升等于1立方分米,1毫升等于1立方厘米,利用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表象理解1升与1毫升的实际大小,使原有认识更清晰、更牢固。

六、操作,发现——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例9和例10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推导出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在初步掌握两个体积公式以后,还把它们统一起来。

1.让学生探索求积公式。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教育价值,不能局限于知道公式和应用公式。

况且,记忆和照公式列式计算的思维含量较低。

得出体积公式能加强对体积意义、体积单位的理解;能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因此,教材十分重视探索体积公式的过程,设计、安排了认知线索和主要的探索活动。

 

例9和例10是两个层次的活动,不仅操作内容、要求有区别,而且思维程度有差异。

例10根据图示的长、宽、高,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三个长方体。

活动的本质是用体积单位测量物体的体积。

对学习的要求是先想怎样摆、需要几个正方体,再按想法摆,验证想的是否可行、是否正确。

三个长方体是精心设计的。

(1)

(2)第二个长方体的高1厘米,只要把正方体摆成一层。

体会长方体宽的数量是几,沿着宽应该摆出几行体积单位。

而长与宽的乘积,就是一层里体积单位的个数。

(3)第三个长方体高2厘米,要把正方体摆成2层,体会长方体高的数量与摆的体积单位的层数是一致的。

教材在各个长方体里预设的教学内涵,规划了各次实物操作时的思维重点,有助于学生逐渐建构数学认识。

摆各个长方体获得的体会,就是对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关系的理解。

教材让学生说说在两道例题中的发现,是引导他们回顾、反思例题的学习,进一步清楚这些体会,并把这些体会有条理地组织起来,得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抓住正方体12条棱长度相等的特点,能从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教材要求学生主动经历推导过程,在独立思考之后小组交流。

推导的思维方法是多样的,从正方体具有长方体的所有特征出发,演绎推理能完成推导,从再现测量体积活动出发,类比推理能完成推导:

用体积单位测量正方体的体积,每行摆的个数、摆的行数、摆的层数都与正方体的棱长相等。

因此,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写正方体体积的字母公式时,根据字母表示数的书写规则,如果把乘号简写为“·”,那么V=a·a·a;如果乘号省去不写,要写成V=a3。

一般采用后一种写法,a3以及它表示的意思都是新知识。

第26页“练一练”第2题,算几个整数或小数的立方的得数,巩固对立方的认识。

解决正方体体积的实际问题,经常会列出和计算这样的算式。

其中13、103和0.13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防止算错。

2.深入理解体积公式。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公式,除了有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长方体体积公式的特例),还有相同的内容。

认识它们的相同,能简化知识结构。

第27页教学这个内容,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

教材在长方体、正方体的直观图上,用涂颜色和文字标注等办法呈现它们的底面,让学生看到“底面”一般指长方体、正方体的下面(认识长方体时曾指过上、下、前、后、左、右三组相对的面)。

第三步演变原来的体积公式。

在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里,如果把“长×宽”看成先算底面积,那么体积公式可以演变成“底面积×高”。

在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里,如果把“棱长×棱长”看作先算底面积,那么体积公式也演变成“底面积×高”。

由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都能演变成“底面积×高”,因而获得了统一。

练习六第5题已知一根长方体木料的长与横截面的边长,“横截面”是第一次出现的概念,教材利用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横截面的含义。

先算出横截面的面积,再算木料的体积,有两点意图:

一是通过计算横截面的面积,进一步认识这个面;二是体会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还能演变成长×横截面面积、横截面面积×棱长,从而对体积公式有更充实、更丰富的体验。

七、计算,迁移——理解体积单位的进率。

在初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以后,教学体积单位的进率,采用让学生经过计算发现和理解的教学方法。

教材第30~32页,先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再教学简单的换算。

 

1.求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的体积,发现和理解进率。

 

例11的图里有两个正方体,一个棱长1分米,另一个棱长10厘米。

从1分米=10厘米,知道两个正方体的棱长相等,进而判断它们的体积相等。

这两个正方体的体积分别是1立方分米与1000立方厘米,从它们体积相等,推理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这就是立方分米与立方厘米的进率。

用同样的方法,通过棱长1米和棱长10分米的正方体,可以得到立方米和立方分米间的进率。

在教学进率的过程中,作出两个正方体体积相等的判断是关键。

因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首先表达的是两个棱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