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联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正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9162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校联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正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家校联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正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家校联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正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家校联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正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家校联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正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校联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正文.docx

《家校联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校联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正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校联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正文.docx

家校联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正文

目录

摘要┈┈┈┈┈┈┈┈┈┈┈┈┈┈┈┈┈┈┈┈┈┈┈┈┈┈┈┈┈┈┈┈2

一、问题的提出┈┈┈┈┈┈┈┈┈┈┈┈┈┈┈┈┈┈┈┈┈┈┈┈┈┈┈2

(一)研究背景┈┈┈┈┈┈┈┈┈┈┈┈┈┈┈┈┈┈┈┈┈┈┈┈┈┈┈2

(二)该问题研究现状综述┈┈┈┈┈┈┈┈┈┈┈┈┈┈┈┈┈┈┈┈┈┈3

(三)该研究与已有研究的联系与区别┈┈┈┈┈┈┈┈┈┈┈┈┈┈┈┈┈4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6

(五)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7

二、研究的过程与方法┈┈┈┈┈┈┈┈┈┈┈┈┈┈┈┈┈┈┈┈┈┈┈┈9

(一)研究过程以及分阶段目标┈┈┈┈┈┈┈┈┈┈┈┈┈┈┈┈┈┈┈┈9

(二)研究方法┈┈┈┈┈┈┈┈┈┈┈┈┈┈┈┈┈┈┈┈┈┈┈┈┈┈┈10

(三)研究的主要措施┈┈┈┈┈┈┈┈┈┈┈┈┈┈┈┈┈┈┈┈┈┈┈┈11

(四)研究工具┈┈┈┈┈┈┈┈┈┈┈┈┈┈┈┈┈┈┈┈┈┈┈┈┈┈┈13

三、实验的结果与讨论部分┈┈┈┈┈┈┈┈┈┈┈┈┈┈┈┈┈┈┈┈┈┈13

(一)课题研究的实际效果┈┈┈┈┈┈┈┈┈┈┈┈┈┈┈┈┈┈┈┈┈┈14

(二)深层次的效果┈┈┈┈┈┈┈┈┈┈┈┈┈┈┈┈┈┈┈┈┈┈┈┈┈15

四、讨论与反思┈┈┈┈┈┈┈┈┈┈┈┈┈┈┈┈┈┈┈┈┈┈┈┈┈┈┈18

(一)存在的问题┈┈┈┈┈┈┈┈┈┈┈┈┈┈┈┈┈┈┈┈┈┈┈┈┈┈18

(二)课题后续研究及设想┈┈┈┈┈┈┈┈┈┈┈┈┈┈┈┈┈┈┈┈┈┈19

五、结论部分

参考文献┈┈┈┈┈┈┈┈┈┈┈┈┈┈┈┈┈┈┈┈┈┈┈┈┈┈┈┈┈20

致谢┈┈┈┈┈┈┈┈┈┈┈┈┈┈┈┈┈┈┈┈┈┈┈┈┈┈┈┈┈┈┈22

附录1,附录2,附录3,附录4,附录5,附录6,附录7

 

家校联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结题报告

淄川区岭子镇中心小学

摘要

父母的第一责任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第一位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学校认识到家长在教育孩子中的重要作用,建立起与家庭联系的机制,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做好孩子的导师,积极配合学校,共同为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努力。

学校立足学生实际,确定让学生养成什么样的好习惯后,老师、家长加强监督、引导,三至四周以后,班主任以及家长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阶段总结。

学校建立了科学的奖惩办法,以具有童真童趣的强化物来调动学生养成习惯的主动性,同时对每一个学生的收获在班级评比栏内进行展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家校联合习惯研究

正文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1.学生成长的需要

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正确的读写姿势,长期的错误姿势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

吃水果的学生从校园里走过,洁净的地面上马上出现果皮碎屑。

从学生嘴中说出的脏话是那样刺耳,可是说脏话的学生却不觉脸红。

老师们常常抱怨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常常为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大伤脑筋。

家长找到老师,请老师教育学生在家里少看电视,请老师说服学生晚上坚持洗脚,请老师要求学生吃饭前一定要洗手。

给学生体检的医生在检查表中写到:

有龋齿,建议早晚刷牙。

学校食堂的剩饭池里经常见到完整的馒头和火烧,还有大半碗的米饭……当看到不谙世事的孩子逐渐与不良习惯打交道时,我校的全体教师几次召开会议,讨论如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自己的黄金时期往人生行囊中装一些终生受益的东西。

2.家长的需要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家人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帮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从不在孩子面前说一声:

“不”。

祖辈、父母过分的溺爱娇惯,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适应能力较差,任性,怕苦等问题。

等家长发现孩子的不良表现后,又对孩子充满美好的期待,他们把希望寄托于学校,希望老师们能帮助孩子改掉不良的习惯,养成好的习惯。

(二)该问题研究现状综述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

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学校是学生教育的主课堂,家庭是孩子最初受到教育的课堂,起重要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父母既是孩子的家长,又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因此必须家校同步,共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1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良好习惯和思想品德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一个人接受的最早的启蒙教育,家庭教育不仅影响着未成年人在生活、学习、劳动等方面的习惯,而且也影响着其品格、情感、思想的形成,但是家庭教育的失误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有许多不利的影响。

”2

我们面对的是农村家长,由于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多数家长缺少正确的教育孩子的观念,我们与家长联合进行学生习惯培养的研究,一是想发挥家庭在培养孩子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想通过此研究建立起家校联系的平台,对学生家长进行正确地引导,同时辅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说明,让学生家长明确自己的责任,继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三)该研究与已有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在“家校联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课题研究中,以学校的全体学生,共计约700人为研究对象。

家校联合是指学校与家庭在目标认同、情感融洽、信息沟通的基础上,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协调一致的互动活动。

这是所有的家校联合培养好习惯的研究的共通之处,而我们在研究时,依据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扮演的不同角色,家校联合活动的方式大体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层次,家长以支持者和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子女教育。

1黄贤芳.谈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思考[J].网络财富.2009.

2任月勤.家庭教育失误对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影响及对策[J].山西: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1)

其合作目的主要是学校得到家长对其孩子教育的支持。

这一层次的合作方式具体有家长会、家访、家校联系、开放日、家庭教育指导等等。

第二层次,家长作为学校教育的决策参与者参与学校的管理,在培养学生习惯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进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内容、方法的研究、实践与经验积累,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和谐统一。

我们在课题研究中注重构建孩子的良好习惯培养体系,通过设立纵向、横向目标体系,在与家长的通力合作下,利用家庭教育这一有力阵地逐步帮助孩子明确好的习惯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养成习惯的过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小学生自制能力差,需要进行强化,“用总结性的一句话来说:

对于好习惯,适用于强化定律;对于坏习惯,适用于消失定律。

自古以来,对于所有的人,好习惯都是强化教育中培养出来的;坏习惯都是在强化教育中受到压抑或消失的。

”3

“强化的作用来源于强化物,即我们用什么东西激励学生表现良

好的行为。

因而,对强化物的了解就显得至关重要。

”4学生每养成一个好习惯,我们就奖励学生一颗种子,十颗种子换一棵小苗,十棵小苗换一棵大树。

换习惯改不掉就惩罚一只虫子,一只虫子吃掉一颗种子。

我校以含义深刻且具有童真童趣的奖惩物来激励和鞭策学生,教师向学生及家长讲明种子、小苗、大树以及虫子的含义,家长和老师共同关注学生的表现而给予学生奖励,学生得到强化物的欲望增强,

3赵少阳﹒赵林海﹒强化定律和消失定律,

4廉串德.关注学生的习惯——谈行为矫正的方法[J].河南:

河南教育,2003(10)﹒14

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这也是我校课题研究的标新立异之处。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的

①由于各个家庭的生活环境、文化水平、职业特点、教子方法、态度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学生在家所受教育、行为习惯、存在着较大差异。

加之当今社会中孩子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外来学生除外),孩子是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心肝宝贝“421综合症”随时可见,同时,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家长往往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而忽视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其理由是“孩子还小不懂事,长大后自然而然会懂”,大有顺其自然的倾向。

尤其是小学生认识能力有限,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意志比较薄弱,更易受到不良倾向的诱惑,而作出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导致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关鸿宇教授提出的“六小”现象(小霸王、小懒虫、小馋猫、小犟牛、小磨蹭、小马虎)比比皆是。

而外来学生的行为问题突出表现在家长忙于生计,顾不得管孩子,致使孩子的生活习惯较差,表现为不讲卫生,乱丢垃圾,生活没有规律;生活条件差,学习习惯受到很大影响,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认真,应付交差,不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自卑心理,自我防护心理较强,更具攻击性……

②青少年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道德素质的发展状况,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良好习惯是素质教育的归宿,它可以使孩子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

它也为孩子成为将来国家的栋梁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③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素质教育还没有能完全真正落到实处,“应试教育”的阴影并没能彻底摆脱。

进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有很强的现实必要性。

俗话说“好习惯终身受益”。

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继续教育和工作生活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④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

2.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包括:

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健体、劳动习惯;文明礼仪习惯、遵守公德习惯等。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使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研究制订学生不良习惯的矫正方案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方案,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促进健康成长。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品质。

通过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和公德意识的发展。

围绕这些培养内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训练学生,注意扩展到课外家庭、社会,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习惯,是适应时代发展,创新的培养策略与培养方法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习惯是指在长时间里逐渐形成的行动方式。

习惯是个人和社会群体中常见的活动模式,它包括自然的反应倾向、自动化的动作和稳定的行为方式。

小学生行为习惯指小学生在长时间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行动方式。

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学校、教师,致力于帮助广大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较系列地探索与总结了习惯培养的理论和经验。

“育德为首”的教育观,以德为首的人才观,开始深入人心。

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小学德育纲要》提出的培养目标,遵循学生素质形成规律,从整体育人角度去探索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途径、方法。

理论依据:

(1)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发展和形成是长期学习积累的结果,它是客观行为准则规范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外显的复杂过程。

要注意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生理、行为发展的特点和知识水平,坚持以教育为主,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

(2)叶圣陶老先生曾说:

“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

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育的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

讲说和指点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工夫,督促受教育的多多练习,硬是要按照规格练习,练成技能技巧不是别人能够代劳的,非自己动手,认真练习不可。

”(3)行为习惯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

“如果青年人通过体操和走路训练了他的肌肉和体力的耐劳性,以后他就会适合任何体力劳动。

思想的训练以及智力和手艺方面的技能锻炼也类似这样。

”他还风趣地给教育下这样的定义:

“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

”这“留下来的”就是习惯。

由以上理论依据我们得出行为习惯培养的规律是:

科学性持久性趣味性=终身性(4)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

“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地增值,而在其整个系统中就享用着它的利息。

二、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以及分阶段目标

1.准备阶段(2006、11----2007、2)

主要任务:

课题的申报,成立领导小组,拟订教研计划及组成课题组,收集资料,培训研究人员等。

负责人:

张海霞

2.实施阶段(2007、3---2008、8)

(1)课题研讨:

进行资料的查阅和搜集,写出资料综述。

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家校合作的相关理论和学生习惯培养的有关教育理论,提高教师的重视程度和研究的意识。

全面制定实施计划。

(2)实施研讨:

开展实证研究,让孩子们认识习惯的重要性,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习惯养成的难点,把握好习惯养成的重心,对学生进行形象感人的榜样教育,让学生能做到持之以恒,逐步培养良好的集体风气,制定各年级段学生在校行为习惯培养目标和量化、评价体系。

课题组人员通过观察,调查等方法搜集资料,撰写相关的论文和研究报告,及时和家长进行联系,召开家长会,进行家教讲座,发放家长调查问卷,收集整理家庭教育资料。

及时而科学地评估引导,然后对研究的子课题及时总结阶段性结果,并写出阶段性实验报告。

负责人:

张海霞

3.总结阶段(2008、9----2008、11)

主要任务:

使用各阶段学生学校良好行为习惯评价标准,以固化学生的良好习惯,同时继续探索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家校合作的有效方式;收集资料、案例等,准备结题。

总结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查找存在的不足,请专家指导验收,制定以后研究的措施。

负责人:

张海霞

4.2008年12月至今,继续进行材料的整理和学生的评价工作。

(二)研究方法

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本研究强调了日常教学、家庭教育和主题活动相结合,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同时进行了干预。

具体研究方法有:

(1)文献法:

从课题立项到写结题报告,学校一直要求老师们加强学习,一是学习古今中外关于习惯的各种资料,习惯养成方面的问题阐述以及培养学生习惯的一些专家作品;二是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专著,以促进学生积极的心理效应为目的,继而提高学生养成习惯的主动性。

(2)实验研究法:

在常态教学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围绕课题理论,设计、评价等各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为实验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3)比较分析法:

对实验对象定期检测。

及时对取得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经验、差距,及时矫正,完善实验方案。

(4)经验总结法:

采取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实验策略,每个阶段有方案,有计划、有记录、有检测、有总结,定期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最后汇总阶段成果和实验过程,形成自己的整体实验成果。

本研究是行动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实验法。

(5)个案研究法。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求教师确立个案研究的对象,把握个案对象的具体情况及发展趋势,及时收集教育策略的反馈信息,从而进一步完善策略。

对于那些没有养成好习惯的学生,首先要从小节开始,持之以恒。

其次校内外相轨并行。

学生除了学校外,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除了在学校处处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外,还要与家长密切联系,请求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学生在家庭的学习过程中,家长也要督促学生的行为,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再次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

一旦有了自觉性,学生就会心甘情愿地、积极主动地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样,教师的工作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了。

(三)研究的主要措施

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需要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智力因素积极参与,还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支持和推动作用,要充分发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的综合效应。

因此,我们采用三步曲:

兴趣——方法——评价。

1.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感兴趣就会聚精会神,感兴趣就会乐此不疲。

每一项习惯的养成需激发其内在的潜能,这样,各种习惯才得以长期、有效的固定下来。

2.方法的指导

每一种习惯的养成需做到有章可依、有法可循。

教师培养各种习惯时要进行方法指导,使学生目标清晰。

我校针对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注重引导,力求将习惯的培养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达到真正的育人目标。

每个实验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确定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并制定出各项要求,与任课教师、家长一起督促学生按要求去做。

低年级主要以自我约束方面的习惯为主,中高年级以培养自我服务方面的习惯为主。

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采取家校联合的评价方式,保证目标的落实。

奖惩办法。

如果学生能在家长、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按好习惯的要求去做,并能在学习方面有所进步,就可以得到一粒种子。

当得到十粒种子就可以换取一棵小苗,当学生得到十棵小苗时就可以得到一棵大树,如果学生不能巩固养成的好习惯或养成一些不良习惯,而且存在违纪现象,并经家长老师反复教育仍不改过,就得到一只虫子,一只虫子吃掉一粒种子。

3.评价的促进

因为习惯的养成不是朝夕之事,它是学生长期培养的结果。

因此学生易出现反复,需要有良好的评价机制。

评价办法。

采取学校评价与家长评价相结合的办法。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时时关注学生,监督学生是否按照好习惯的要求去做,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围绕课题开展各种活动。

家长关注学生的在家表现,并填写家校联系卡。

注重展示。

各班都设有独具风格的评比栏,实验教师根据评价的情况在每个学生的姓名后面贴好奖惩物。

每个学生都有成长记录袋,学生得到的奖惩物也存放于成长记录袋中。

(四)研究工具

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往往在学期初教师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以下是三年级上学期的一个调查表。

你在家干家务吗?

经常干

(2)不经常干(3)从不干

你上课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吗?

积极举手

(2)不爱举手(3)几乎不举手

你能主动完成家庭作业吗?

主动完成

(2)家长督促完成(3)有时完不成

你每天阅读课外书吗?

(1)每天读

(2)偶尔读一点(3)不喜欢读

三、实验的结果与讨论部分

(一)课题研究的实际效果

通过我们坚持不懈,扎扎实实对《家校联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和探索,我校学生的学习习惯明显改善,课堂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随着课题研究的逐步深入,取得了显著效果。

1.学生养成了基本的良好行为习惯。

做人方面:

楼道里没有了追跑打闹现象,同学之间主动问好,闹了矛盾,知道以理服人,有了错敢于承担,别人有了困难,积极主动帮助。

做事方面:

在家里,100%同学都承担着一项家务,78%的学生承担着两项家务,43%的学生承担着三项家务,有的甚至独当一面,担当起了做饭的“重担”;在学校,同学们看到杂物主动捡,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学习方面:

进步更为显著,每个同学都知道按课表带齐用品,养成了按时写作业和爱读书的习惯,现在三年级以上每人都有自己的积累本,好习惯的形成,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得到了很大发展,自信心、自尊心、控制力、抗挫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习惯的培养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许多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各年级部分数据分析

年级

好习惯名称

课题研究前有此习惯的学生数占全班学生数的比例

课题研究后养成此习惯的学生数占全班学生数的比例

一年级

每天早晚两次刷牙的好习惯

10%

90.2%

二年级

认真书写作业的好习惯

33.5%

86.7%

三年级

主动帮父母干家务的好习惯

15.2%

91.3%

四年级

每天阅读课外书的好习惯

21.5%

87.6%

五年级

主动预习的好习惯

23.6%

88.5%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在培养学生习惯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是非常有效的,那颗金色的种子在吸引着学生,为了得到它,许多同学都自觉按老师的指导去做。

一个个坏习惯被改掉了,一个个好习惯让许多优秀学生成长起来。

2.尝试了多种家校合作方式,有力的促进了家校合作。

创新合作方式

实用意义

使用方法

实施目的及效果

致家长的一封信

及时联系沟通重要事件通报

学校统一印发与各班自我创新设计相结合

交流快捷及时

类似家书,亲切自然

家校联系本

通报每天作业保证学习任务

家长教师习惯培养的交流园地

发现问题及时通过此本与家长联系,类似个性化的短信。

亦可通过家校通解决。

个性化共同,尊重了个性差异,对个别指导,总用突出。

3.教师与课题同时成长。

在观念方面,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有了很大改变。

树立起为学生、为家长、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将只重视知识传授变为既重视知识传授,更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不再单以分数论成败,以名次论英雄,平衡了心态,和谐了与家长、学生的关系。

操作方面,有了操作方法,使研究习惯成为教师的习惯,教师的个人素质也在培养学生好习惯的同时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整个研究的过程,紧紧围绕行为习惯培养目标展开,学校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变得和谐向上,又多了几分温馨,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学校办学思想趋于成熟,“打造以爱为核心的,学与玩和谐统一的快乐家园。

”赢得师生、家长的一致认可。

而每个家庭因为与学校的真诚合作,增加了教育的责任与使命感,家长自身强调以身作则,又能有意识去学习家教的理念,注重孩子的习惯培养。

可以说:

家庭有了学校的品位,学校多了家的温馨。

(二)深层次的效果

1.深化了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人们的行为习惯如何,标志着国家的文明程度。

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青少年思想工作的新情况,国家确立了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指明了以育人为本、在素质教育中,应该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使他们主要在思想道德、能力、身体、心理等几个方面形成一系列优良的素质。

行为习惯的修养,涉及人的基础素质。

它不仅对本人起作用,还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界起作用,也可以说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国民整体素质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起促进作用。

现在的小学生十几年后就要走入社会,他们的行为习惯直接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到整个社会,为了建设一个高度文明的未来社会,必须抓紧养成教育。

习惯教育在德育工作中有其独特的作用,既有隐性的认识,又与显性的行动相结合,较好地克服了德育说教与行为脱离的问题。

特别是通过家校合作,使学生的习惯植根于家庭学校之中,从社会的基础单位做起,使德育落实于孩子的基本行动中,从而更具实效性。

2.密切了家校联系,形成了家校合作的合力。

在校学生受教育和影响的途径和渠道主要是学校和家庭。

家庭与学校如船上的两只桨,需要协同用力,才能达到理想之岸,缺少哪一种教育的配合都会对教育过程产生破坏作用。

开展此课题研究几年来,我们尝试了各种家校合作的方式。

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家长会、开放日、电话、信箱,强调稳定与规范。

辅助课题,尝试使用家校联系本,辅助习惯培养;开发使用佳行激励卡,巩固培养效果。

有的班级自行进行师、生、家长共同参与的班级日志,在共同的历练中固化习惯养成。

真诚亲切的《致家长的一封信》都对家校合作、共育好习惯发挥了积极地作用。

3.切实提高了家庭教育水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道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伴随生活实践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家长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家庭教育质量的高低。

由于客观原因。

大多数家长没有接受专门的教育科学方面的训练,不懂得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大多是以感性的经验教育子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导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来,通过对一些基本理论的学习和亲身实验对孩子的教育,提高了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从而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综上所述,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大部分学生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