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屋面大型钢结构吊装安全事故为O.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9080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9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确保屋面大型钢结构吊装安全事故为O.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确保屋面大型钢结构吊装安全事故为O.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确保屋面大型钢结构吊装安全事故为O.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确保屋面大型钢结构吊装安全事故为O.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确保屋面大型钢结构吊装安全事故为O.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确保屋面大型钢结构吊装安全事故为O.docx

《确保屋面大型钢结构吊装安全事故为O.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确保屋面大型钢结构吊装安全事故为O.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确保屋面大型钢结构吊装安全事故为O.docx

确保屋面大型钢结构吊装安全事故为O

确保屋面大型钢结构吊装安全事故为0

(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建晟QC小组)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广晟国际大厦,工程地址:

广州市珠江新城珠江大道西B1-6地块,临近黄浦大道。

该工程地上建筑面积123138m2;地下建筑面积30915m2;总建筑面积:

154053m2。

“广晟国际大厦”建筑项目分地下室、主楼、塔楼及天线柱四部分:

地下室为六层,总高度约24m左右;主楼标准层为六十层,总高度约264m左右;塔楼为三阶梯层,高度约312m左右;天线柱高度突出结构50m;最终建筑高度约362m。

 

二、小组概况

成立时间

2011.4

活动时间

2011.4-2011.8

小组课题类型

创新型

活动次数

12次

平均受教时间

60h

小组出勤率

100%

序号

姓名

职称

学历

职责

分工情况

1

杨锋杰

高级工程师

本科

组长

全面负责

2

吴广宇

高级工程师

本科

副组长

策划组织

3

翟潮稳

工程师

大专

组员

生产负责

4

黄泽志

技术员

中专

组员

现场实施

5

李文杰

技术员

中专

组员

技术检查

6

林正栋

助理工程师

本科

组员

现场实施

7

曾文娟

助理工程师

本科

组员

资料整理

小组制度

1.小组定期组织成员学习,提高QC意识;

2.活跃思维,提倡发言,坚持按PDCA循环办事;

3.做好QC活动记录,积累原始资料;成员出勤率要达到85%以上。

制表人:

林正栋日期:

2011.8.24

 

三、小组活动概况

活动项目

活动时间(2011年4月——2011年8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P

选择课题

可行性分析

设定目标

方案评估

制定对策

D

实施操作

C

效果检查

A

巩固总结

实际:

计划:

四、课题选择

(一)问题的提出

该工程中62m高钢结构屋面天线结构质量大,悬臂段长、高度高,工程量大,安全施工面临严峻考验,质量要求严格,工期紧迫。

屋顶天线位处311.950m标高的楼层之上,由16.06m长度的锚固段和50m的悬臂段组成。

天线底部锚固在三层井字钢梁上。

三层钢梁再与核心筒混凝土结构中预埋的竖向H型钢连接成整体。

天线最底部固定设置在295.890m楼层,;另外在标高303.150和311.950设置剪力板和天线上的加劲肋链接后再与楼层钢结构梁形连接成整体。

该工程现装有波坦MC200H10内爬式塔吊,不能将天线直接安装到顶(361.95m高度),因此要统筹兼顾,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

受垂直运输起重能力的限制,构件分段多,组装和焊接工作量比较大(焊接立缝约700米)。

另玻璃幕墙已施工至47层,施工时注意对玻璃幕墙的保护。

(二)课题确定

由此可见,

本次QC小组活动课题为:

确保屋面大型钢结构吊装安全

五、设定课题目标

(一)目标

确保屋面大型钢结构吊装安全

(二)目标值

1.吊装过程中安全事故为0

2.屋面天线于2011年7月30日吊装完毕,以确保屋面天线2011年8月25日顶升完毕(节点工期)。

(三)目标可行性论证

1.有利条件

(1)本工程主体结构已基本完成,可以集中力量完成屋面天线吊装,一切以屋面天线吊装为先;

(2)本工程屋面天线施工专项方案得到广东省空间结构学会王仕统教授以及罗永佳高工等技术指导;本小组技术力量强,由我司总承包第四项目部技术骨干组成其中高级工程师2名,并有我司谢庆华高工、周小士高工担任本小组顾问;

(3)得到上海建工(集团)机械施工有限公司积极参与,实行“强强联合”

2.不利条件

(1)工程量大,工期紧迫;

(2)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3)安全隐患多。

综合上述情况,经过客观分析,本小组一致认为:

目标可以实现。

六、提出方案,确定最佳方案

(一)方案的提出

在开工之初,围绕课题,小组成员通过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对其屋面大型钢结构吊装方案进行讨论,按吊装方式不同归纳共提出三种方案:

直接安装式;整体沉入式;部分沉入式。

(二)方案的分析、评估及选定

方案一:

直接安装式

考虑角度

分析

上料情况

由于结构限制,现有波坦MC200H10内爬式塔吊需在303m核心筒处增加紧固附墙,内爬塔转为外爬顶升塔吊,并紧随钢构安装,在318m天线主体处增加临时紧固,方可达到最终安装高度

安全性

塔吊在318m天线主体处增加的临时紧固后,塔吊作业时产生较大动载,天线主体受较大拉扯力;同时天线主体焊接及插入其它作业时使用脚手架,搭设高度接近50m,临时拉结只能选择天线主体;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质量保证情况

天线主体受动载大,焊接拼装质量及垂直度难以保证

费用情况

须增加一道紧固附墙及临时紧固,增加脚手架,费用高

工期情况

紧接混凝土结构工作,但后期等待塔吊附墙安装、顶升、验收,脚手架搭设,工期较长

方案二:

整体沉入式

考虑角度

分析

上料情况

可直接使用塔吊安装到位,但楼体预留洞口较小,穿过楼层较多,材料下钩过程困难

安全性

吊装空间狭窄,整体提升高度高,提升时间长,有安全隐患

质量保证情况

吊装空间狭窄,整体提升高度高,垂直度难以控制;上部核心筒浇筑过程易造成天线主体污染或损坏

费用情况

预留洞口须后浇楼板,增加临时支撑,模板、钢筋安装浇筑混凝土,且分层浇筑须等待龄期,造成工期延误,费用高

工期情况

预留洞口多,后浇时间长;吊装完毕后须等待顶部核心筒浇筑完,龄期满足方可顶升,延误工期

方案三:

部分沉入式

考虑角度

分析

上料情况

增加附墙紧固后,可安装到顶;仅需穿过三个楼层,材料下钩简易

安全性

天线主体大部分在核心筒内焊接拼装,外脚手架临时拉结天线主体部分仅14m,安全可控;提升过程分为上部圆管天线的提升、整体提升,单次提升高度最长距离为16m,时间为4小时,安全可控

质量保证情况

可在上部核心筒浇筑完毕后,天线主体再开始吊装,有利于成品保护;且天线主体大部分在核心筒内焊接拼装,质量可保证

费用情况

仅需投入少量费用

工期情况

工期最短

(三)各种方案评估表

经过讨论分析后,小组成员又进一步运用加权打分的方法,从上料情况、安全性、质量保证情况、投入费用4个方面,对上面提到的三种方案进行了评价。

方案

上料情况

安全性

质量保证

投入费用

保证工期

综合得分

方案选择

方案一

13

不采用

方案二

17

不采用

方案三

30

采用

注:

○6分●4分△2分▲1分

(四)确定最佳方案

通过对三种方案评估打分,方案三综合评分为,方案二综合评分为,方案二综合评分为。

最终确定方案三为实施方案:

部分沉入式。

 

八、问题假想预测

1.部分沉入式吊装方案吊装流程

 

2.问题假想原因预测

我们组织小组成员完成资料收集,对有关屋面大型钢结构吊装方面所发生的安全(质量)事故进行分析,对其中信息的筛选,以防止吊装过程出现类似问题,假想问题主要原因归纳如下:

(1)塔吊附着处抗剪力不足;

(2)现场安全监管不到位;

(3)钢构件临时固定不足;

(4)脚手架设计不合理。

九、确定对策

序号

要求

对策

目标

措施

责任人

完成日期

1

附着处抗剪力不足

加强附着处砼墙抗剪力

塔吊安全使用

在附着连接处增加钢筋,增加砼墙抗剪力

杨锋杰

2011年4月-5月

2

现场安全监管不到位

加强现场安全监管力度

安全事故为0。

1、编制了安全应急预案。

2、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加强安全管理

3、吊装作业划定危险区域。

翟潮稳

2011年4月-8月

3

钢构件临时固定不足

增加临时固定

保证钢构件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可靠的固定点。

在完成第2段构件(钢管)吊装任务后,根据实际情况,在每层混凝土楼层上设置支撑系统。

黄泽志

2011年6月-7月

4

脚手架设计不合理

改良脚手架搭设方案

垂直度偏差不大于架高的1/400,脚手板上的施工荷载为(0.8KN*2)

1、重新计算脚手架荷载

2、改良脚手架搭设方式

3、验收及格方可使用

吴广宇

2011年5月-8月

制表人:

林正栋日期:

2011.8.30

十、实施对策

制定了对策以后,我们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了论证,确认对策措施正确以后,马上就开始实施了,具体实施如下:

实施一:

加强附着处砼墙抗剪力

1、邀请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对增加附着处砼墙抗剪力进行复核计算,并提出修正方案。

2、根据该方案对该部位一定范围进行加筋处理

3、申报监督站对塔吊进行验收

效果检查:

塔吊内爬转外附符合验收要求,使用性能良好,可满足吊装使用

实施二:

加强现场安全监管力度

1、编制了安全应急预案。

2、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加强安全管理

3、吊装作业划定危险区域。

效果检查:

在整个吊装过程中,未发生安全事故。

实施三:

增加临时固定

1、在完成第2段构件(钢管)吊装任务后,根据实际情况,可按照下图要求,在每层混凝土楼承上设置支撑系统。

2、高于核心筒外露部分,四向加缆风绳拉结固定

效果检查:

钢构件就位后,稳定性良好,可满足后续工序及吊装

实施四:

改良脚手架搭设方案

1、改良脚手架搭设方式

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八边带环形走台脚手搭设分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无论室内、外,脚手搭设的基本要求见下图:

2、脚手架搭设完后,由施工负责人组织专业人员及质安部门进行安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过程中由专职安全员经常作检查。

效果检查:

脚手架垂直度偏差仅为20mm,脚手板上可承受施工荷载为4KN;脚手架稳定性良好,可满足后续工序及吊装。

十一、效果检查

1、与设定目标对比

钢构件安全吊装完成,达到了预期效果。

目标值

完成情况

确保广晟国际大厦屋面天线安全吊装,安全事故为0

屋面天线安全吊装完成,现场吊装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2、无形效果

1、本次活动,成功解决了高重钢构件吊装难题,为以后的类似工程积累了经验,同时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和有经验的技术工人。

2、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了现场吊装故障产生,钢构件一次性吊装成功,缩短了工期,保证了工程顺利完成,无形中提高了经济效益。

3、工艺塔安装赢得了甲方、监理及评优专家的一致好评,成为整个工程的亮点,树立了“广州建筑”的良好企业形象。

十二、制定巩固措施

 

 

十三、总结及今后打算

(一)总结:

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小组全体成员在质量意识、个人能力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掌握了运用QC活动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了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团队精神。

详小组成员自我评价表。

自我评价表

序号

评价内容

活动前(分)

活动后(分)

1

团队精神

3

4

2

质量意识

4

5

3

进取精神

3

4

4

QC工具运用技巧

3

5

5

工作热情干劲

4

5

6

改进意识

2

4

制表:

林正栋时间:

2011年9月10日

(二)今后打算:

虽然我们QC小组通过技术攻关确保了屋面大型钢结构安全吊装,但是我们对超高层石材幕墙安装施工工艺认识还存在不足,在下一次攻关中,我们小组的下一个课题是:

超高层石材幕墙安装质量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