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59048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94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九年级物理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九年级物理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九年级物理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九年级物理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复习资料.docx

《九年级物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复习资料.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物理复习资料.docx

九年级物理复习资料

目录

物理期末复习计划2

物理期末复习要点3

物理复习试题精选7

物理复习资料16

主题一电路16

主题二电路三要素19

主题三电路基本规律23

主题四机械能和内能26

物理期末复习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学生的学习已经进入最后的副复习状态,一部分学生已经进入状态,还有部分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需要重新树立信心,有些学生当时学的不好,需要多花时间,这是一个关键的时期,更需要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动手动脑,引导学生改进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复习的意识。

二、复习目的:

1、查缺补漏,加强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抓住基本知识与技能,提高中、下等学生的成绩;

3、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迎接期末考试做准备。

三、复习重点:

1、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2、重点实验、书上的插图等的内涵和外延;

3、提升学生能力,使知识系统化;

4、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

5、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复习难点: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的提高、真正的理解知识及灵活运用

五、具体安排:

复习过程中分二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

复习期间安排单章节综合复习,并做好配套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第二部分:

以综合复习为主,查漏补缺,以电学为主,综合复习,练习几套综合题模拟训练。

物理期末复习要点

一:

声现象考点(重点部分用红色表示)

1、物体发声的共同点: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能从具体实例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4、利用回声测距离

5、利用骨传导可以听到声音。

6、乐音的三要素(特征):

音调由频率决定,响度由振幅决定,音色由材料和结构决定

7、知道声音包括乐音和噪声,什么是噪声,知道噪声的控制方法。

8、知道用“分贝”表示声音的强弱的等级。

9、利用声音可以获取信息实例,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实例。

二:

光现象

1、知道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的具体实例。

2、能区分光的镜面反射、漫反射,他们都遵守反射定律。

3、记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根据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规律会画图、会识别。

会根据入射角的变化,判断反射角、和折射角的变化。

5、知道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会判断现象。

6、知道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的光路是可逆的。

7、知道白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8、知道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反射的色光决定。

9、知道红外线、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

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10、分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知道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会画图,会填透镜。

11、知道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知道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利用凸透镜获得平行光。

1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知道凸透镜成实象、虚象的主要特征。

13、知道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14、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

三:

热现象

1、知道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液体温度计的原理。

2、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会读体温计。

3、知道常见的晶体、非晶体。

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能根据晶体熔化图象获取相关信息。

4、会判断物态变化,知道物态变化的吸热、放热情况。

5、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及他们的不同点,知道蒸发时要从周围物体吸热。

6、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观察现象,知道水沸腾时的特征,并通过图象表示实验过程。

7、知道水蒸气液化的情况,会解释生活中的几种液化现象。

四:

电现象

1、知道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知道正负电荷的规定及相互作用

2、了解原子的结构

3、知道验电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4、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5、知道电流是怎样形成,电流方向的规定,会判断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6、知道电路的组成及作用

7、会画规范电路图,会根据电路图和要求连接实物。

8、能识别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9、知道电流的符号、单位和单位换算,知道电流表的符号、用途、使用方法、读数。

会连接电流表测电流

10、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11、知道电压作用,知道电压的符号、单位及单位换算,知道常见的电压值。

12、知道电压表的符号、用途、使用方法、读数。

13、知道串、并联的电压特点

五、复习重点实验

六、重点计算题(电学计算共15分)

物理复习试题精选

1.新材料是相对于传统材料而言的.新材料的使用对推动社会的进步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下列关于“新材料”的描述错误的是()

A.“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视机、电脑的元件及芯片

B.“超导材料”应用于输电导线、电动机、磁悬浮列车,可节省电能

C.“超导材料”应用于电水壶、电饭锅、电热毯等电热器,可节省电能

D.“纳米材料”是指材料的几何尺寸达到纳米量级,并且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

2.如图1所示,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某两点之间来回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范围是1.0~2.0A,电压表的示数范围是7.2~2.4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为15VB.电源电压为12VC.电阻D.电阻

 

3.如图2所示,每个滑轮均重12N(不计绳重及机械内部摩擦),用滑轮组拉着重6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在40s内物体移动了8m,拉力F做的功为1280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的大小60NB.滑轮组对物体A所做的有用功为1180J

C.拉力F的功率32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2.5%

4.在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K,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比为2:

3,电流表A的示数为lA;若将电压表V1换成电流表A1.则电流表A1的示数为2A.则电阻R1和电阻R3的阻值之比为()

A.3:

2B.2:

3C.1:

2D.1:

3

5.某精密电子仪器中为了便于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其调节部分使用了两个滑动变阻器,如图4所示.已知这两个滑动变阻器是分别用不同的电阻丝绕在相同的绝缘瓷管上制成的,其中R1的总电阻是200Ω,R2的总电阻是5000Ω;开始时两变阻器都处于最大阻值.下面的几种方法中,能够既快又准确地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的是()

A.交替、反复调节R1和R2,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

B.同时调节R1和R2,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

C.先调节R1,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附近,再调节R2

D.先调节R2,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附近,再调节R1

6.如图5所示为小明安装的光敏电阻自动计数器的示意图。

其中A为光源,B为由电动机带动的匀速运行的自动扶梯,R1为光敏电阻,R2为定值电阻。

每当扶梯上有顾客经过,挡住由A射向R1的光线时,R1的电阻值就增大,计数器就计数一次,此时电阻R2两端的电压将()

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

 

7.如图6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时.小华同学用电压表测出ab、bc、ac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b=2V,Ubc=2V,Uac=4V.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B.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C.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D.换用电压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压值

8.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保持不变 B.电压表V2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保持不变 

C.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

9.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2与R3的阻值均为10Ω。

闭合开关S,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之比为3:

2。

若把电流表A1和A2分别换成电压表V1和V2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R1=5Ω B.R1=20Ω C.U1:

U2=3:

4 D.U1:

U2=4:

3

 

图6图7图8

10.小轿车上都装有一个用来提醒司机是否关好车门的指示灯.四个车门中只要有一个门没关好(相当于一个开关断开),该指示灯就会发光。

图9所示的模似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图9

11.某机要室大门是由电动机控制的,钥匙(电路开关)分别由两名工作人员保管,单把钥匙无法打开。

图10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图10

12.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11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A

B.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9A

C.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13.小明同学在家中拍到一张电能表照片,如图12所示.他仔细观察照片后,得到下列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为10AB.电能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A

C.电能表的额定功率为2200WD.拍照片时,小明家已消耗的电能为7624J

14.如图13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2R2,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R1消耗的功率为P1;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电流表的示数为I2,R1消耗的功率为P2,则()

A.I1∶I2=1∶1,P1∶P2=3∶1  B.I1∶I2=1∶3,P1∶P2=1∶1

C.I1∶I2=3∶1,P1∶P2=1∶1  D.I1∶I2=1∶1,P1∶P2=1∶3

 

图11图12图13图14

15.旧白炽灯在工作时,容易在灯丝最细处熔断,这是因为与相同长度的灯丝较粗处相比,灯丝最细处()

A.功率最大B.电流最大C.电阻最小D.电压最小

16.计算机鼠标内装有起自动控制作用的传感器,图14是它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当物体M在导轨上平行移动时,可带动与之相连的金属滑片P移动,通过电压表示数可反映物体M移动的距离。

当物体M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将______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7.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6V,小明通过实验测得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如图,由图15可知当L正常发光时,通过其灯丝的电流是A,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V,则此时小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为W。

图15

18.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射的强弱而改变。

“光强”表示光的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照射

光越强,光强越大,光强符号用E表示,国际单位

为坎德拉(cd)。

实验测得光敏电阻的阻值R与光

强E间的关系如图16所示,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光敏电阻随光强的增大而,

随光强的减小而。

(2)当光强为E1时,光敏电阻的阻值为R1;

当光强为E2时,光敏电阻的阻值为R2,那么它们

之间的关系式为(用E1、E2表示)。

(3)将光敏电阻R、定值电阻R0、电流表、开关和

电源连接成图17所示电路。

闭合开关,逐渐增大光敏电阻

的光照强度,那么。

(填正确答案的序号)

①电流表的读数增大,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也增大

②电流表的读数增大,但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

③电流表的读数减小,但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