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私人阅读报告.docx
《阅读私人阅读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私人阅读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阅读私人阅读报告
阅读2011年私人阅读报告
作者:
周志强等时间:
2011年12月14日
报告人:
周志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图书评论》执行主编)
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最终导致了华尔街系列事件的发生;伦敦则爆发了骚乱;欧债危机更是持续性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危机的恶果;而在中国,股市的低迷与房市的调整,人民币升值压力与国内市场的萎缩,年尾则是经济发展放缓导致的社会诸多矛盾的出现。
2011是我们告别漫长的20世纪之后,复现20世纪诸多问题的一年。
对于整个资本主义历史进程的反思与重新回顾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功能,也就成为这一年值得关注的热点话题。
推荐阅读幕后:
拍激情戏惨遭骚扰十大女星为戏牺牲
英国学者伊格尔顿已经移居美国,他最新著《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的出版,可以看作是文化学界领军人物对当下世界的动荡不安作出的深刻反思。
在书中,伊格尔顿用非常雄辩和通俗的方式,列举了当前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十种误解,并且用大量的事实说明,当前世界的种种问题,正在暗中按照马克思的“对未来的设计”发生。
这本书提醒我们认识到,对马克思主义的忽视,导致的不仅仅是思想的偏下,更要付出贫富分化、剥削被掩盖、严重不平等、政治内在分裂等代价。
而牛津大学学者科恩所著的《为什么不要社会主义》一书则用浅白晓畅的方式,讲述了社会主义平等原则和共享原则的可行性。
这两本书的好看乃在于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诸多问题的反思,提醒我们重新反思几十年来中国社会所走过的道路。
社会主义的合法化与资本主义的危机之间,在这两本书的图景中,显示出了内在的关联性。
在反思现代世界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对于现代社会到底导致什么这样的话题,也就变得让人感兴趣。
美国学者段义孚所写的《无边的恐惧》出版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却在今年被翻译成中文。
这是一本关于“恐惧”的书,作者用大量的资料,向人们展示了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族群中,恐惧这种行为的内在含义。
在一个现代社会中,科学主义的光辉似乎可以照亮一切,但是,人们对于世界的恐惧感却并没有因为一个“清澈的时代”的到来而熄灭。
相反,2011年的中国社会中的抢盐事件,凸显出现代中国社会心理的脆弱和盲目。
换个角度看,中国社会日渐变成一个“陌生人的社会”。
我们的四周到处是不认识的人;我们离开家乡,不得不学会与陌生人共事;甚至我们相濡以沫的妻子,也是来自不同的历史和空间,在我们熟悉他们之前,他们乃是神秘而陌生的。
这种陌生人社会的一个后果,就是“无边的恐惧”的发生。
与之相应,我们的伦理生活发生了重大变迁。
瑞士学者所写的《无国界移民》虽然描述的是人口的自由流动,却在一个侧面让我们思考一个正在境内移民的中国已经造就了完全不同于我们的父辈的道德生活和生命经验。
焦冲的《男人三十》、易清华的《窄门》以及王海翎的《成长》则用活生生的故事呈现现代社会中的新伦理景象。
而瑞典学者洛夫格伦的《美好生活中产阶级的生活史》则以瑞典中产阶级的价值趣味与文化品性为背景,扫描了中产阶级生活中包含的种种生活方式。
也许我们还没有进入一个中产阶级的国家,但是,我们的文化中却充满了中产阶级的幻想和浪漫。
就像英国学者达比所写的趣味横生的《风景与认同》一书所提醒我们的那样,风景看似是自然的、客观的景观,其背后则隐含着强烈的阶级冲动。
人们之所以越来越喜欢荒原野山,不仅仅是对自己城市生活的抗拒,还包含了对自身来自中产阶级的整体生活的优越感。
那么到底为什么马克思是对的?
因为正是马克思所确立的方式可以让我们总是能够发现我们所置身其中的真实的生活处境。
2011年的阅读,或许可以让我们重新发现这样一种感情方式:
我们的喜怒哀乐不应该再寄托于《非诚勿扰》的那种浪漫,而应该静下心来看看我们真实生活的四周,看看我们自己的生活发生了什么。
【口腹与感官时代的思想者】
报告人:
祝勇(作家、青年学者)
20世纪80年代被认为是中国人思想最发达的年代,我所荐书目意在呈现这样一个现实:
即使在这个口腹与感官的新时代,依然不乏冷静的思想者存在。
他们的存在,使我们正确认识并超越历史成为可能。
《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金观涛刘青峰著
20世纪80年代喜欢读书的人一定还记得,在当时风靡一时的“走向未来丛书”中,有金观涛的一本《在历史的表象背后》。
在我的书架上,至今还保留着这本书。
《兴盛与危机》,就是金观涛、刘青峰夫妇,在那本书的基础上,完成的研究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的三部曲之一。
至辛亥革命以前,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停滞中。
如何破解这种超稳定结构,如何回答“李约瑟难题”,即曾创造辉煌文明的中华文明为什么没能创造发达的近代科技文明,一直是摆在学者面前的巨大难题。
在这本书里,作者就深入中国社会的结构细胞中,深究病理,并作出精妙的回答。
《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雷颐著
在这本书中,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告诉我们,即使像孙中山这样的革命家,最初也是指望通过改良来推动社会进步的,然而,正是清政府的得过且过,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羞羞答答,才最终“逼”出了革命。
来自帝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常常面临这样一个悖论,即:
不到万不得已,帝国绝不会推行政治体制改革,而一旦到了“万不得已”,则所有的政治体制改革就都来不及了。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美]黄仁宇著
众所周知,蒋介石日记全部收藏于美国胡佛档案馆中。
我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时候,曾专门到美国胡佛档案馆查阅了蒋介石日记,并进行了一些抄录。
蒋介石日记,一律用毛笔行楷书写,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几无中断,为后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一手史料。
在这本书中,作者沿袭了他一贯的大历史观,通过对史料别具慧眼的拣选,阐明了中国这个传统国家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所做的挣扎,其中许多精彩的辨析,发人深省。
《纸年轮民国以来百年中国私人读本》张冠生著
这本书选取1911年至2010年100年中的100部书籍,进行回顾与点评,每年一部,并附有书影,纸年轮就这样显现出来。
其中,近30多年来出版的许多书籍,是我曾亲历的,如1983年《第三次浪潮》、1985年《宽容》、1988年《山坳上的中国》、1995年《陈寅恪的最后20年》等,而世纪初年的出版物,则显得相对陌生。
先不说每本书后面独到的点评,仅仅凑够这100部书,就是不容易的,尤其是“民国版”。
作者说这是“一个人的纪念”,但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一个人的阅读史,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100年来走过的路,为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中国留下了一个独特精神侧影。
【保持清醒不失自我反抗】
报告人:
成庆(青年学者)
《燃灯者:
忆周辅成》赵越胜著
记得几年前,应星曾写过一篇“今日学界"新父"之朽败”,历数今日学界成名者之堕落,不仅对后辈无提携之功,反而汲汲营营,以利益为先导,以名利为宗旨,全无学人之风范。
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读赵越胜的这本回忆其师周辅成的文章,才让我们猛然惊觉,传统师生之间那种相呴以湿、教学相长的情谊并非只是传说,而是中国师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惜乎今日已难再见!
值得强调的是,这本集子只是港版所收的部分内容,对于那些“好奇心”更强的读者,理应去读赵越胜的那些被遗漏的文章。
《寻路中国:
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美]何伟著李雪顺译
中国人会比老外更了解中国?
如果对于一位久居某地的国人而言,他比异乡客的认知显然会更贴切、更细致,但是如果以中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土地而言,各地有如此迥然不同的文化差异与风土人情,加之地方政治的“本地特色”,一般人很难真实地触摸其他地域的日常生活方式,海斯勒作为美国特有的调查记者,不畏中国高速公路的高额通路费,驱车数千里来感受当代中国的各个面向,对于很多人而言,他笔下的中国,显然更多的是一种陌生感。
《狂热分子:
群众运动圣经》埃里克·霍弗著梁永安译
今年,埃里克·霍弗的《狂热分子:
群众运动圣经》重版了,这本书初看是在分析群众运动的策略,但其实是一本深度反思人性、群众运动参与者深层心理的著作。
可以这样说,这绝对不是一部讲究“政治正确”的书,他不会简单地宣讲“造反有理”,“越穷越光荣”这类道德准则,这位出身于码头工人的社会哲学家要告诉人们的,往往是一些人性的“残酷”道理。
当一种群众运动的反抗理由是如此的道德正当时,当人们投身于如洪流般的集体运动时,适当地想起霍弗的话,或许不至于让自己在集体无意识中完全丧失自我,事实上,一边保持清醒,且仍不失自我的反抗,才能真正具有智慧。
【现实的“疼痛感”】
报告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我的现实,我的主义》阎连科张学昕著
此书是一本文学对话录,从中可了解阎连科的创作思想和心路历程,也可了解他写作背后的阅读资源。
阎连科强调自己的小说要写出对现实的“疼痛感”,这种追求值得肯定。
书中他也说了许多大实话,比如他说《狼图腾》是作家和市场的一次“合谋”,就很实在。
《丁玲办〈中国〉》王增如著
作者曾担任过丁玲的秘书,且保留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这让这本书有了一种历史的现场感。
丁玲确实是一个复杂的人物,而他在筹办《中国》的过程中,这种复杂性又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创办一年后丁玲去世,两年后杂志被迫停刊。
为此,牛汉曾写下了满怀悲愤的终刊词。
但如今,这本“民办公助”的刊物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了。
《他们的岁月》(增订本)彭小莲著
这是一本女儿写父亲的书。
彭小莲本是一位电影导演,其父彭柏山当年则是“胡风反革命集团”在党内任职最高的人,后来被迫害致死。
作者既再现了父辈的那段历史,也写出了很高的文学性。
何满子在序言中说:
“时空的圆熟、灵动的交错尤其显出其电影蒙太奇方法的熟谙,使叙事和抒情交绢得绰约流畅,具有独特的风姿。
”此说在理。
《寻找家园》高尔泰著
此书我曾写过长书评。
由于高尔泰一生与苦难为伍,我把《寻找家园》既看作是苦难转换而成的散文佳作,也看作是在文学层面向中国传统艺术的致敬之作。
它在很大程度上接通了那个“发愤著书”、“穷而后工”、“不平则鸣”的文学传统。
其散文风格则如纯棉裹铁,风清骨峻。
《红莓与白桦:
俄罗斯游学记》梁归智著
这是一位红学家在俄罗斯工作期间写出来的游记。
作者青年时代痴迷俄苏文学,进而形成了俄苏情结。
这样,作者对每一处风景、故居、雕像、墓碑、广场、建筑的打量,才没有流于走马观花,而是用自己心中早已生成的影像去比对、去印证,用自己悠长的情思去投射、去观照,进而用自己的学识去思考、去解读。
写得很有看头。
【真实中国】
报告人:
高德罡(青年学者)
《寻路中国:
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美]何伟著李雪顺译
此书是何伟从中国东南沿海到西北腹地行走多年的见闻与思考。
和大多数外国人看中国不一样,作者并没有在了解一点事实之后就急于展开说教,而是通过长期地接触最普通的中国人,从他们的体会中理解现代中国的社会变迁。
书中包含了丰富的底层生活细节和近于中立的立场,这也是本书在国内外同时得到尊重的原因所在,因为它不偏不倚地描述了一个外国人和中国人都不了解的真实中国。
《读史求实:
中国现代史读史札记》杨奎松著
这本书是杨奎松教授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论文集,题目看似琐碎具体,但在史学专业者看来,论文的含金量往往比专著要高。
作者必须在有限的篇幅内,精心选裁资料,并将自身的逻辑方法予以精当发挥,而杨教授一直是此中典范,他近乎微创手术般的微观研究手法,确能以小见大,使人有拨云见日之感。
正如书名所示,虽然历史的功能因人而异,但无论是谁,都必须先把历史真实弄清楚,否则就无所谓总结历史经验或教训。
《改革及其敌人》郑永年著
郑永年教授对中国内部转型研究以超越左、右立场的务实态度而著称。
在他看来,理性的政治改革并非不可能,但虚无的意识形态和道德层面的无谓争论过于喧宾夺主,这样不但没有任何结果,反而使改革丧失行动力。
只有把争论限定在技术和制度层面,改革才有可能步入良性轨道。
本书精选郑教授近十年关于国内政治的观察文章,主题涵盖中国政治改革的所有重要的面向,并针对治理腐败等核心问题提出独到见解。
《百年孤独》[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著范晔译
这部旷世杰作超越了时代、地域以及意识形态的限制,让我们最大程度地领略文学的魔力。
没有谁能把孤独写得如此华丽,如此张扬,如此蚀骨,马尔克斯不愧是大师中的大师。
中文版权的曲折经历更为这本书增添了传奇色彩,而最后百万美元的天价版权费也为这段悬案画上完满句号。
范晔的译笔典雅持重,可与黄锦炎、高长荣两译本三足鼎立。
【半生沉思“每人都有罪”】
报告人:
思郁(书评人)
《责任与判断》[美]汉娜·阿伦特著陈联营译
汉娜·阿伦特后期著作有一个鲜明的主旨是关于极权主义生活各方面的反思。
收录到《责任与判断》一书中演讲、讲座和论文延续了她一贯的论辩色彩,充满了强烈的个人魅力。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看似散漫的文字仍然集中关注了那个一以贯之的主题:
极权主义与大屠杀。
阿伦特对这种“恶的平庸性”的深入解析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哲学关切和道德关切的范畴。
所谓“责任与判断”更多的是指向自身的省思。
大屠杀之后,我们每人都有罪,听着像是一种敷衍之词。
但是只有我们知道,阿伦特为警惕这种“每人都有罪”的观念倾注了她的后半生沉思生活。
《在德黑兰读〈洛丽塔〉》[伊朗]阿扎西·纳菲西著朱孟勲译
作者选取了四位不同的作家,纳博科夫、菲茨杰拉德、亨利·詹姆斯和奥斯汀,分别对应伊朗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和记忆。
我们甚至从中可以归纳出这不同时期中的主题,对纳博科夫的诠释可以看作文学与女性思考,对菲茨杰拉德的解读可以看作是文学与道德的审判,对亨利·詹姆斯的解读可以看作是文学与战争的反思,对奥斯汀的解读可以看作是对文学与政治反省。
这种女性作家的经验融入到了对伊朗历史和革命的不同时期的观察中,显得颇为独特。
正是在作者的这种解读方式中,我们才能透过文学的缝隙,看到那道被压抑的风景,真实而残酷的历史与人生。
《故事照亮未来》杨照著
我之所以如此推崇杨照的这本书,是因为从中解读到了一种距离感。
当下的时评写作当中不乏优秀者,但是他们的写作受限于新闻的时效性,信息的及时反馈等,过于匆忙的思考总不利于读者的沉思。
杨照在他的文字中彰显出不同时评写作的特质,即是说从历史中寻找故事,通过故事诠释一种观念。
故意拉开现实的距离,在历史的记忆中寻找到与当下的某种共通性,批判就有了一种梳理、训诫和总结历史得失的意义,从而可以对当下有所裨益和深思。
【个人史心灵史】
报告人:
朱航满(青年写作者)
《拾贝集》周有光著
周有光是见证了三个时代的老人,如今已经是106岁的高龄,但他脑子一点也不糊涂,甚至是清醒和深邃得让人惊叹。
在这本《拾贝集》中所收录的文章,除了为数不多的几篇杂文作品,也是极短的小文章,且不着文采,徐徐而谈,其他的近百篇短文都是他所摘抄的读书笔记,也是如此风格,但却不得不正襟危坐了。
我惊异的是他的这些读书笔记的微言大义,更惊异他竟然在垂暮之年还能够如此的博览群书。
他坦言自己是老人读书,主要读专业以外的有关文化和历史的古籍,想知道一点文化和历史的发展背景。
但读后才发现,要了解真实的历史背景,真是困难重重,“可是故纸堆里有时发现遗篇真本,字里行间往往使人恍然大悟”。
《燃灯者》赵越胜著
赵越胜的《燃灯者》由《辅成先生》和《聊与梅花分夜永》两篇文章组成,其中的《辅成先生》最是动人,充满着一种厚重、沧桑和忧伤的气息,它将一个晚辈学人在时代动荡之中对学术前辈的理解与感怀,书写的分外动人。
周辅成与赵越胜持续了将近30年的忘年之交,而维持他们师生之谊的,不仅仅是那种师徒之间的学术关联,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精神与道义上相同的理念与追求。
我很喜欢赵越胜的笔触,他将一个虽曾受大辱的寂寞学人,却写得那样高贵与透明,那非得是大手笔,也非得是历经沧桑的人不可。
《寻找家园》高尔泰著
高尔泰令我惊叹,不仅仅是他在思想上的独异、深厚与宽阔,而且更为惊叹的是他的思想诞生的根源所在,因为在这片思想贫瘠的土地上,为何那样多杰出的头脑都枯萎了,他们经受的苦难也大多都随风而去。
在这册触摸苦难记忆的文集《寻找家园》中,高尔泰说:
“为什么自己的命运,要由一些既不爱我、也不比我聪明或者善良的人来摆布。
为什么他们有可能摆布我们,而我们没有可能拒绝。
”
高尔泰的人生所经历的一切苦难、折磨,似乎都是为了回答这样一个年轻时的提问而付出的代价。
由此,他能够充满坚韧地在极为艰难的环境下冒着危险去书写自己的思想,去探索这一天问的根源所在。
而他一生所经历诸多坎坷残酷的命运折磨,却都被这样一个微小的心灵疑问所改变。
苦难只有转化成精神的财富才具有价值,高尔泰正是真正将自己的人生财富,转化成为了他对于所有经受苦难人类的生存的探索。
这册《寻找家园》让人感到沉重,感到炽热,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命运史,它更可能折射出我们所有人的精神空间。
【真实历史美好未来】
报告人:
杨津涛(青年写作者)
我以历史阅读为主,所以说说今年给我印象较深的几本历史类新书。
首先是古代史方面,此前在旧书市场上已被炒至天价的顾诚《南明史》(上、下)终于再版,这是顾先生以15年坐“冷板凳”的苦功夫,才完成的一部名著。
作者在参阅史料,详尽论述南明诸政权与各支农民军兴亡的同时,又对相关历史人物予以了客观的再评价。
比如作者指出,正是史可法的错误政策,导致了弘光政权的速亡;而马士英的“奸臣”之名则来自东林党人的污蔑。
顾先生的《南明史》引用地方志237部,引用书目579种,使得全书“无一字无出处”。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各种辛亥书籍良莠不齐。
傅国涌《百年辛亥:
亲历者的私人记录》(上、下)是其中颇为抢眼的一部。
傅国涌先生翻阅大量原始史料,以时人的日记、书信、报道与回忆为依据,还原了在当年革命面前,各种政治立场者的不同观感,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历史后果。
上世纪80年代是一甲子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在思想上最为开放的一个时期。
1975年,还是工厂“半文盲”的赵越胜结识了北大哲学系的周辅成教授,从此聆听教诲,直至先生去世。
赵越胜《燃灯者:
忆周辅成》一书中,作者对老师言必称“先生”,钦佩与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辅成先生在特殊年代对人格与学问的坚守,展现出的是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
(责任编辑:
HN028)(责任编辑:
孙庆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
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