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XX企业一线三排 责任制度 汇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8921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1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XX企业一线三排 责任制度 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新XX企业一线三排 责任制度 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新XX企业一线三排 责任制度 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新XX企业一线三排 责任制度 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新XX企业一线三排 责任制度 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XX企业一线三排 责任制度 汇编.docx

《新XX企业一线三排 责任制度 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XX企业一线三排 责任制度 汇编.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XX企业一线三排 责任制度 汇编.docx

新XX企业一线三排责任制度汇编

XXXXXX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一线三排”制度

1.前言及目的

1.1一线三排定义:

“一线”是指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

命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三排”包括事故隐患的排查、排序、排除。

排查是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隐患进行排查,并按隐患等级进行登记,建立隐患信息档案的过程。

排序是按照隐患整改、治理的难度及其影响范围,分清轻重缓急,对隐患进行分级分类的过程。

排除是消除或控制隐患的过程。

1.2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的一项长效机制,是进行企业

风险防控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实现企业本质安全建设的基础。

为了

坚实有效的推进这项工作,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常态化,特制定本

制度。

1.3通过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将人员状况、设备安

全、劳动作业环境、安全生产管理等各方面存在的影响人身和生产

安全的问题充分曝露出来,并不断改进提高,最终实现“人员无伤

害、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设备无障碍、风险可控制、人机环境和谐统一”。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全体人员

3.相关文件

3.1《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

3.2《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

3.3《关于全面推行“一线三排”工作机制的通知》(XX安办

〔20XX〕XX号);

3.4《广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一线三排”工作指引》(XX

安办〔20XX〕XX号)。

4.职责

4.1公司主要负责人(总经理)为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负责

组织公司级综合检查,带领各车间经理负责组织车间级综合性检

查。

4.2安全办及安全管理人员是隐患排查工作的主体,负责编制有

关制度、培训各类人员、组织隐患排查等工作,负责组织节假日前的检查和季节性检查。

4.3各部门负责人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抓好管辖范围内的隐患排查工作,组织本系统人员进行专业检查。

4.4一线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随时发现和处理各种隐患和事故苗头,自己不能解决的要及时上报,同时采取临时性控制措施,做好记录,守住不发生人员伤亡的底线,负责日常岗位安全检查。

5安全检查的形式与内容

5.1综合性检查

(1)公司级综合性检查:

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总经理组织各有关

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和抽查。

公司级综合性安全检

查每季度不少于一次,检查内容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为重点,各职能部门和专业人员对各自职能范围内容进行检查。

(2)车间级综合性检查:

由公司主要负责人带领车间经理及各

班组长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岗位劳动纪律、设备设施、安

全附件、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及重大危险源等,全部检查项目每月不少于一次。

5.2专业检查:

专业检查分别由各专业部门的负责人组织本系统

人员进行。

1)、公司内机动车辆、交通等方面安全检查由安全办负责。

2)、消防、危险化学品储存及使用、安全要害岗位的安全检查

由安全办负责。

3)、生产工艺技术操作等的安全检查,由安全安全办负责。

4)、机械设备、压力容器、安全附件等,有关土建工程建设

“三同时”执行情况、外来承包建筑施工单位和公司房、建筑等的

安全检查由安全办负责。

5)、电气计量、仪表计量等方面的安全检查由车间负责。

6)、原材料供应、产品质量、化验操作等方面的安全检查由化

验室负责。

7)、防暑降温、防寒保暖和饮食卫生的安全检查由行政部负

责。

8)、仓库物品的堆放防火、防爆通风、降温、保暖分类、运输车辆等的安全检查由安全办负责。

9)、专业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

5.3季节性检查

季节性检查由安全办组织各职能部门根据各系统特点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有:

防雷、防静电、防冻、防滑、防雨、防暑降温、防台风、防中毒、防火防爆等。

5.4日常检查

(1)日常检查分为岗位操作人员岗位检查和管理人员巡回检查。

(2)岗位操作人员巡回检查:

岗位操作人员应认真履行岗位安

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交接班检查和岗位班中巡回检查。

(3)管理人员日常检查:

各级管理人员应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

进行日常检查。

5.5节假日检查:

由安全办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在五一、国庆、

春节等节假日前进行的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是安全、保卫、消防、

生产物资准备、备用设备、应急预案等方面。

5.6综合检查和专业检查必须对公司重点部位、关键装置、重大

隐患和重大危险源进行重点检查。

5.7安全检查表与检查记录

(1)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依据

1)、根据国家和有关部门及公司内部有关标准、规程及文件编

写安全检查表。

2)、国内外及公司内事故案例,搜集同行业的事故案例,找出

不安全因素;根据以往的经验寻找不安全因素。

3)、对系统进行安全分析,确定危险部位及不安全因素。

(2)各种安全检查必须按照相应的《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

并填写各种检查记录。

安全考核应根据检查记录的结果进行考核,

并与每月的经济责任挂钩。

5.8再检查

安全办负责对各专业部门和车间检查出的问题和整改情况定期

进行检查,对整改是否到位进行落实,留存记录。

5.9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公司应及时组织进行相关专业的隐患

排查:

1)颁布实施有关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原有适用法律法

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的;

2)组织机构和人员发生重大调整的;

3)装置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或操作参数发生重

大改变的,应按变更管理要求进行风险评估;

4)外部安全生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5)发生事故或对事故、事件有新的认识;

6)气候条件发生大的变化或预报可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

★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应每五

年至少开展一次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5.10隐患排查内容

5.10.1根据公司生产特点,隐患排查包括以下内容:

1)安全基础管理;

2)区域位置和总图布置;

3)工艺;

4)设备(包括特种设备);

5)电气系统;

6)仪表系统;

7)危险化学品管理;

8)储运系统;

9)公用工程;

10)消防系统。

11)职业危害

5.10.2安全基础管理

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立健全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

理制度建立健全及落实情况。

2)安全投入保障情况,参加工伤保险、安全生产责任险的情

况。

3)安全培训与教育情况,主要包括:

①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及持证上岗情况;

②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及持证上岗情况;

③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情况。

4)企业开展风险评价与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主要包括:

①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识别和获取情况;

②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生产设施进行风险评价情况;

③风险评价结果的落实、宣传及培训情况;

④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是否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5)事故管理、变更管理及承包商的管理情况。

6)危险作业和检维修的管理情况,主要包括:

①危险性作业活动作业前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情况;

②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

高处作业、断路作业、吊装作业、设备检修作业和抽堵盲板作业等

危险性作业的作业许可管理与过程监督情况。

③从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的配置、佩戴与使用情况;

7)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管理情况。

5.10.3区域位置和总图布置

1)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重大危险源储存设施与《危险化学品

安全管理条例》中规定的重要场所的安全距离。

2)可能造成水域环境污染的危险化学品危险源的防范情况。

3)企业周边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

危险点排查、防范和治理情况。

4)企业内部重要设施的平面布置以及安全距离,主要包括:

①控制室、变配电所、化验室、办公室、机柜间以及人员密集

区或场所;

②消防泵房;

③空压站;

④危险化学品生产与储存设施等;

⑤其他重要设施及场所。

5)其他总图布置情况,主要包括:

①建构筑物的安全通道;

②厂区道路、消防道路、安全疏散通道和应急通道等重要道路

(通道)的设计、建设与维护情况;

③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情况;

④其他与总图相关的安全隐患。

5.10.4工艺管理

1)工艺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

①工艺安全信息的管理;

②工艺风险分析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③操作规程的编制、审查、使用与控制;

④工艺安全培训程序、内容、频次及记录的管理。

2)工艺技术及工艺装置的安全控制,主要包括:

①装置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的部位是否设置超温、

超压等检测仪表、声和/或光报警、泄压设施和安全联锁装置等设

施;

②针对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工艺参数设计的安全泄压系

统以及安全泄压措施的完好性;

③危险物料的泄压排放或放空的安全性;

④按照《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和《首批重点监管

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

(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的要求进行危险化工工艺的安全控制

情况;

⑤其他工艺技术及工艺装置的安全控制方面的隐患。

3)现场工艺安全状况,主要包括:

①工艺卡片的管理,包括工艺卡片的建立和变更,以及工艺指标

的现场控制;

②现场联锁的管理,包括联锁管理制度及现场联锁投用、摘除与

恢复;

③工艺操作记录及交接班情况;

④剧毒品部位的巡检、取样、操作与检维修的现场管理。

5.10.5设备管理

1)设备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执行情况,主要包括:

①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修订本企业的设备管理制度;

②有健全的设备管理体系,设备管理人员按要求配备;

③建立健全安全设施管理制度及台账。

2)设备现场的安全运行状况,包括:

①大型机组、机泵等关键设备装置的联锁自保护及安全附件的

设置、投用与完好状况;

②大型机组关键设备特级维护到位,备用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

态;

③转动机器的润滑状况,设备润滑的“五定”、“三级过

滤”;

④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情况;

⑤设备的腐蚀防护状况,包括重点装置设备腐蚀的状况、设备

腐蚀部位、工艺防腐措施,材料防腐措施等。

3)特种设备(包括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的现场管理,主要包

括:

①特种设备(包括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管理制度及台账;

②特种设备注册登记及定期检测检验情况;

③特种设备安全附件的管理维护。

5.10.6电气系统

1)电气系统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

①电气特种作业人员资格管理;

②电气安全相关管理制度、规程的制定及执行情况。

2)供配电系统、电气设备及电气安全设施的设置,主要包括:

①用电设备的电力负荷等级与供电系统的匹配性;

②消防泵、关键装置、关键机组等特别重要负荷的供电;

③重要场所事故应急照明;

④电缆、变配电相关设施的防火防爆;

⑤爆炸危险区域内的防爆电气设备选型及安装;

⑥建构筑、工艺装置、作业场所等的防雷防静电。

3)电气设施、供配电线路及临时用电的现场安全状况。

5.10.7仪表系统

1)仪表的综合管理,主要包括:

①仪表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②仪表系统的档案资料、台账管理;

③仪表调试、维护、检测、变更等记录;

④安全仪表系统的投用、摘除及变更管理等。

2)系统配置,主要包括:

①基本过程控制系统和安全仪表系统的设置满足安全稳定生产

需要;

②现场检测仪表和执行元件的选型、安装情况;

③仪表供电、供气、接地与防护情况;

④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的选型、布点及安装;

⑤安装在爆炸危险环境仪表满足要求等。

3)现场各类仪表完好有效,检验维护及现场标识情况,主要包

括:

①仪表及控制系统的运行状况稳定可靠,满足危险化学品生产

需求;

②按规定对仪表进行定期检定或校准;

③现场仪表位号标识是否清晰等。

5.10.8危险化学品管理

1)危险化学品分类、登记与档案的管理,主要包括:

①按照标准对产品、所有中间产品进行危险性鉴别与分类,分

类结果汇入危险化学品档案;

②按相关要求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档案;

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危险化学品进行登记。

2)化学品安全信息的编制、宣传、培训和应急管理,主要包

括:

①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的管理;

②危险化学品“一书一签”制度的执行情况;

③24小时应急咨询服务或应急代理;

④危险化学品相关安全信息的宣传与培训。

5.10.9储运系统

1)储运系统的安全管理情况,主要包括:

①储罐区、可燃液体装卸设施、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管理制度

以及操作、使用和维护规程制定及执行情况;

②储罐的日常和检维修管理。

2)储运系统的安全设计情况,主要包括:

①易燃、可燃液体的罐区,如罐组总容、罐组布置;防火堤及

隔堤;消防道路、排水系统等;

②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的安全监控装备是否符合《危险化学品重

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的要

求;

③可燃液体和危险化学品的装卸设施;

④危险化学品仓库的安全储存。

3)储运系统罐区、储罐本体及其安全附件、汽车装卸区等设施

的完好性。

5.10.10消防系统

1)建设项目消防设施验收情况;企业消防安全机构、人员设置

与制度的制定,消防人员培训、消防应急预案及相关制度的执行情

况;消防系统运行检测情况。

2)消防设施与器材的设置情况,主要包括:

①消防泵房设置情况,如消防泵、消防车、消防人员、移动式

消防设备、通讯等;

②消防水系统与泡沫系统,如消防水源、消防泵、泡沫液储

罐、消防给水管道、消防管网的分区阀门、消火栓、泡沫栓,消防

水炮、泡沫炮、固定式消防水喷淋等;

③危险化学品罐区、装置区等设置的固定式和半固定式灭火系

统;

④甲、乙类装置、罐区、控制室、配电室等重要场所的火灾报

警系统;

⑤生产区、工艺装置区、建构筑物的灭火器材配置;

⑥其他消防器材。

3)固定式与移动式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道路的现场状况

4.10公用工程系统

1)给排水、循环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的设置与能力能否满足

各种状态下的需求。

2)供热站及供热管道设备设施、安全设施是否存在隐患。

3)空压站位置的合理性及设备设施的安全隐患。

6.隐患治理与上报

6.1隐患排序分级

6.1.1隐患的整改、治理难度及其影响范围,分为班组、车间、

厂级。

6.1.2隐患可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现场管理类隐患;基础管理

类隐患主要是针对资质证照、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责任

制、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培训、安全管理档案、安全投入、应急救

援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现场管理类隐患主要是针对生产设备设施、

场所环境、操作行为、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有限

空间作业安全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6.1.3事故隐患可按照整改难易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严重性,分为

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6.1.3.1一般事故隐患,是指能够及时整改,不足以造成人员伤

亡、财产损失的隐患。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可按照隐患治理的负责

单位,分为班组级、基层车间级、基层单位(厂)级直至企业级。

6.1.3.2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无法立即整改且可能造成人员伤

亡、较大财产损失的隐患。

6.2隐患排除治理

6.2.1隐患治理通常遵循分级分类、闭环管理的原则。

班组级、

车间级、分厂级、厂(公司)级隐患,由相应级别的部门负责人或有

关人员组织治理。

其中,重大隐患,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林岳组织治

理。

6.2.2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通常采取工程技术和管

理措施来消除或减弱,以达到事故预防的效果。

工程技术措施通常

遵循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的原则;管理措施通常

是通过深入研究分析隐患产生原因中的管理因素,发现和掌握其管

理规律,通过修订有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来实现。

6.2.3一般隐患通常采取现场立即整改和限期整改的方式治理。

属于违反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的不安全行为,以及安全装置没有启

用等不安全状态,可要求现场立即整改。

属于难以做到立即整改且

不需要停产停业的,可发出隐患整改通知,明确隐患情况、整改负

责人、整改方法及要求、整改完成的时限等事项,由车间主任或者

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6.2.4重大隐患要依法制定专门的治理方案。

包括:

治理的目标

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保障、负责的部门和人

员、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等。

6.2.5重大隐患治理过程中,要依法采取临时性的防范措施,严

防事故发生。

6.2.6重大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要依法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或聘

请、委托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对重大隐患治理情况进行评估,确认对

隐患及其可能导致事故的预防效果。

负责评估的专业技术人员及专

业技术服务机构依法对评估结论真实性负责。

6.2.7重大隐患治理后,经评估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方可恢复

生产经营或使用。

被监管部门责令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的,要依

法履行相关审查程序

6.2.8企业应对排查出的各级隐患,做到“五定”,并将整改落

实情况纳入日常管理进行监督,及时协调在隐患整改中存在的资

金、技术、物资采购、施工等各方面问题。

6.2.9对于重大事故隐患,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生产经营实际情

况,确定风险可接受标准,评估隐患的风险等级。

评价事故隐患分

级方法如下:

风险矩阵分析法(简称LS),R=L×S,其中R是风险值,事故

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L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是事故

后果严重性;R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风险大。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

6.2.4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应满足以下要求:

1)当风险处于很高风险区域时,应立即采取充分的风险控制措

施,防止事故发生,同时编制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尽快进行隐

患治理,必要时立即停产治理;

2)当风险处于一般高风险区域时,企业应采取充分的风险控制

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并编制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选择合适的

时机进行隐患治理;

3)对于处于中风险的重大事故隐患,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

行成本—效益分析,编制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选择合适的时机

进行隐患治理,尽可能将其降低到低风险。

6.2.5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

患治理方案。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6)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

6.2.6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整改完成情况、验收报告等应及时归

入事故隐患档案。

隐患档案应包括以下信息:

隐患名称、隐患内

容、隐患编号、隐患所在单位、专业分类、归属职能部门、评估等

级、整改期限、治理方案、整改完成情况、验收报告等。

事故隐患

排查、治理过程中形成的传真、会议纪要、正式文件等,也应归入

事故隐患档案。

6.3隐患上报

6.3.1企业应当定期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向属地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上报隐患统计汇总及存在的重大隐患

情况。

6.3.2对于重大事故隐患,企业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

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重大事故隐患报告的

内容应当包括:

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3)隐患的治理方案。

7.记录

7.1《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

7.2《“一线三排”隐患治理台账》

7.3《安全检查表》

“一线三排”责任制度2

1、编制目的

为贯彻执行“一线三排”安全工作,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和分级分

类管控,全面提升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制定

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在XXXXXXXXXX有限公司范围内所有的部门及人

员。

3、基本原则

一线:

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

红线。

三排:

事故隐患的排查、排序、排除。

排查:

结合公司隐患排查制度,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

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公司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查,并按隐患等级进

行登记,彻底排查各类隐患。

排序:

从人物环管方面进行判定,依据隐患分级标准,按照隐

患整改、治理的难度及其影响范围,分清轻重缓急,对隐患进行分

级分类管控。

排除:

对重大隐患及整改难度大的隐患由负责人挂牌督办,对

一般隐患由部门负责人立即组织整改,彻底消除或控制隐患。

4、人员职责

1、成立以总经理带头的工作小组,总经理全面负责隐患排查布

置及重大隐患的整改落实。

2、总经理负责隐患整改的投入及全面协调,全面监督隐患排查

整改工作。

3、安全部门协助总经理起草“一线三排”工作制度及排查计划,

协助“一线三排”安全工作的布置及开展,监督隐患整改落实确认,

如实记录隐患整改情况。

4、财务部根据安全生产投入的要求,保障一线三排工作资金落

实到位。

5、生产部门负责人根据安全生产职责,分级进行隐患自查。

6、生产部门级、班组级负责人按要求落实本部门及班组安全自

查。

7、各岗位员工积极参与隐患排查,消除本岗位存在风险或隐

患。

生产部门负责人积极落实一般隐患的整改。

8、安全、电工、机修等专业技术部门参与开展专业隐患排查,

并分析排查出的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5、工作落实及通报督办

1、各部门及专业人员排查出隐患后上报安全部,安全部依据隐

患内容判定分级,安排整改:

1.1整改难度小的隐患,应立即召开现场会,落实隐患整改措

施,通报责任部门立即整改,

同时跟进整改情况及验收,直到隐患排除,并如实记录。

1.2整改难度大的隐患,立即通报总经理,由总经理召开会议,

商讨整改方案,有总经理挂牌督办,安全部跟进整改情况及验收,

直到隐患排除,并如实记录。

1.3整改难度较大、在整改前危及作业人员的隐患,应立即停止

作业、并做好预防措施,直到隐患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