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学年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8893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葫芦岛学年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辽宁省葫芦岛学年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辽宁省葫芦岛学年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辽宁省葫芦岛学年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辽宁省葫芦岛学年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葫芦岛学年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辽宁省葫芦岛学年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葫芦岛学年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葫芦岛学年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辽宁省葫芦岛学年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葫芦岛市八高中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 高二年级

实验班检测试题

(科目:

语文命题人:

牛淼)

答题时间:

150分钟总分数:

150分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学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完成了由“汉学”向“宋学”的转变,即由章句之学转变为义理之学。

但长期以来,人们将宋学简单地归结为程朱理学,这是不确切的,因为程朱理学仅是宋学的一个流派,直到南宋中后期,才成为显学,后又长期占据了经学的主导地位。

宋学流派纷呈,非程朱理学一家所能襄括。

谈到宋学的出现,人们自然可以追溯到中唐韩愈等人的影响,但主要还是形成于北宋中期。

学者们不仅对儒经的注疏,甚至对儒经也大胆质疑。

从方法论上说,汉学属于微观类型,而宋学则属于宏观类型。

在我国古代学术史上,宋学确实开创了学术探索的新局面,并表现了它独特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宋学强大的生命力和突出的特点还表现在,把学术探索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力图在社会改革上表现经世致用之学。

但程朱理学又把内心反省工夫放在首位,脱离社会现实的实践,以静、诚、敬等向自己身上使劲,这大致上又是理学异于不少宋学流派的基本点。

在宋学诸多流派中,先后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的,则是王安石的王学和程朱理学。

两派尽管有尖锐的分歧,但在尊孟方面,却有其共同性。

正是在两派的倡导下,孟子在宋代由诸子之一而被提到亚圣的地位,儒学开始了孔孟并称的新阶段。

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有一种倾向,即强调门户之见、道统之说,总认为只有自己的学说为谠言正论,其他思想是异端邪说,总希望天下只有自己一家之说的声音。

王学的创立者王安石强调“一道德”,反对“异论纷然”。

程朱理学则强调“自孟轲没,圣学失传”,唯有自己“得不传之学于遗经,志将以斯道觉斯民”。

双方其实都认为唯有自己的学说才是儒学发展史上的第三块里程碑。

这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专制主义,特别是将一种学说贯彻于科举取士,起着严重的禁锢思想的恶劣作用。

这是宋学发展留下的一条重要教训。

中国古代哲学偏重于政治和伦理,而哲人们大都无兴趣对自然界进行细微的观察和研究,而满足于从某些抽象概念创立宇宙论。

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等概念长期行用,停滞不前,而缺乏通过实证、分析、不断探索宇宙和自然奥秘的精神和思维模式。

宋学也沿袭这种传统,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又潜藏着中国哲学由先进转向落后的因素。

因为哲学只有扎根在自然科学的沃土,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

这是宋学发展的又一条教训。

中国古代哲学,包括宋学的思想模式,也不能不影响自然科学的发展。

1:

从原文看,下列对“宋学”相关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宋学是主要形成于北宋中期研究义理的一门学科,有许多不同的学术流派,如王安石的王学和程朱理学等。

B.从方法论上说,宋学属于宏观类型,它为我国古代学术探索开创了新局面,并表现出了独特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C.把学术探索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力图在社会改革上表现经世致用之学是宋学强大的生命力和突出特点之一。

D.宋学继承了中国古代哲学偏重于政治和伦理的传统,这使得中国哲学在以后的发展中由先进转向了落后。

2:

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程朱理学是宋学的著名流派之一,因而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把宋学简单地归结为程朱理学,使它长期占据了经学的主导地位。

B.王安石的王学和程朱理学虽然观点分歧很大,但在尊崇孟子方面却有共同点。

正是由于他们的倡导,孟子在宋代才被提到儒学第一人的地位。

C.中国有着深厚的一言堂的传统,程朱理学强调“自孟轲没,圣学失传”,唯有自己“得不传之学于遗经,志将以斯道觉斯民”即是体现之一。

D.中国古代所有哲人们只满足于从某些抽象概念创立宇宙论,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等,根本没有兴趣对自然界进行细微的观察和研究。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程朱理学虽然是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的宋学流派之一,但其观点却和其他宋学流派有很大的不同。

B.没有唐代韩愈等人的影响,就没有宋学的出现,这说明学术的发展必须以前人的研究基础为前提。

C.如果强调门户之见,排斥其他学术流派,就会禁锢人们的思想,形成文化专制,这并不利于学术的发展。

D.哲学要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扎根于自然科学的沃土,这是宋学发展中给后人留下的教训之一。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通字文这,江夏平春人也。

以侠闻于江、汝之间。

与其郡人陈恭共起兵于朗陵,众多归之。

时有周直者,众二千余家,与恭、通外和内违。

通欲图杀直而恭难之。

通知恭无断,乃独定策,与直克会,酒酣杀直。

众人大扰,通率恭诛其党帅,尽并其营。

后恭妻弟陈钭,杀恭而据其众。

通攻破军,斩首以祭恭墓。

又生禽黄巾大帅昊霸而降其属。

遭岁大饥,通倾家振施,与士分糟糠,皆争为用,由是盗贼不敢犯。

建安初,通举众诣太祖于许。

拜通振威中郎将,屯汝南西界。

太祖讨张绣,刘表遣兵以助绣,太祖军不利。

通将兵夜诣太祖,太祖得以复战。

通为先登,大破绣军。

拜裨将军,封建功侯。

分汝南二县,以通为阳安都尉。

通妻伯父犯法朗陵长赵俨收治致之大辟是时杀生之柄决于牧守通妻子号泣以请其命通曰方与曹公戮力义不以私废公嘉俨执宪不阿,与为亲交。

太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

绍遣使拜通征南将军,刘表亦阴招之,通皆拒焉。

通亲戚部曲流涕曰:

“今孤危独守,以失大援,亡可立而待也,不如亟从绍。

”通按剑以叱之曰:

“曹公明哲,必定天下。

绍虽强盛,而任使无方,终为之虏耳。

吾以死不贰。

”即斩绍使,送印绶诣太祖。

又击郡贼瞿恭、江宫、沈成等,皆破残其众。

送其首。

遂定淮、汝之地。

改封都亭侯,拜汝南太守。

时贼张赤等五千余家聚桃山,通攻破之。

刘备与周瑜围曹仁于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

通率众击之,下马拔鹿角(鹿角,古时一种防御工事,把树枝削尖半埋地下,以阻止敌人进攻)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勇冠诸将。

通道得病薨,时年四十二。

追增邑二百户,并前四百户。

文帝践阼,谥日刚侯。

诏曰:

“昔袁绍之难,自许、蔡以南,人怀异心。

通秉义不顾,使携贰率服,朕甚嘉之。

不幸早薨,子基虽已袭爵,未足酬其庸勋。

基兄绪,前屯樊城,又有功。

世笃其劳,其以基为奉义中郎将,绪平虏中部将,以宠异焉。

(选自《三国志李通传》)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通妻伯父犯法/朗陵长赵俨收治/致之/大辟是时/杀生之柄/决于牧守通/妻子号泣以请其命/通曰方与曹公戮力/义不以私废公/

B.通妻伯父犯法/朗陵长赵俨收治/致之大辟/是时杀生之柄/决于牧守/通妻子号泣以请其命/通曰/方与曹公戮力/义不以私废公/

C.通妻伯/父犯法/朗陵长赵俨收治致之/大辟是时杀生之/柄决于牧守/通妻子号泣以请其命/通曰/方与曹公戮力/义不以私废公/

D.通妻伯/父犯法/朗陵长赵俨收治/致之大辟是时杀生之/柄决于牧守通/妻子号泣以请其命/通曰/方与曹公戮力/义不以私废公/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拜,是古人常用的表示礼节的方式,就是行礼叩头。

不同场合,用不同的拜礼。

B.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祖等。

C.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叫“薨”。

D.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通以仗义行侠而闻名,他和同郡人陈恭在朗陵起兵,很多人都去投靠他。

他性格果断,在陈恭优柔寡断的情况下,他毅然杀掉与他们貌合神离的周直。

B.李通妻子的伯父犯法,朗陵长赵俨将他抓来审判,处以死刑。

面对妻儿求情,李通并没有徇私枉法。

事后,太祖嘉奖赵俨执法公正,李赵二人结为好友。

C.为救曹仁,李通率军进击,攻入敌人的包围圈,他一边作战一边前进,在众将中最为勇敢。

D.李通去世后,文帝痛惜他不幸早世,虽然其子李基已承袭爵位,文帝仍觉不够酬报李通的功勋,分别任命他的两个儿子为中郎将,以示对李通的特殊恩宠。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每题5分)

(1)遭岁大饥,通倾家振施,与士分糟糠,皆争为用,由是盗贼不敢犯。

(2)通秉义不顾,使携贰率服,朕甚嘉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寒  食

陈与义

草草随时事,萧萧傍水门。

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

客袂空佳节,莺声忽故园。

不知何处笛,吹恨满清樽。

8.请分析“客袂空佳节,莺声忽故园”中“空、忽”两字的表达效果。

(5分) 

                                                                   

9.从全诗看,“吹恨满清樽”中作者的“恨”具体指什么?

第二联的景物描写对表达这种“恨”起到了什么作用?

(6分)

 

(3)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一(4)题。

(25分)

含泪奔跑的少年

布衣粗食

在他的记忆里,从未离开过生养他的大山,他今年初中毕业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

在城里,他这个年纪还是个孩子,还要在父母面前撒娇。

然而,他俨然是个大人了,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冷暖过后,他仿佛一夜成人。

  

父亲在他初中毕业后第一个星期,突遭车祸,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肇事司机也在车祸中死亡,父亲的死没有得到任何赔偿。

母亲天生患有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跛的,生活勉强能够自理。

  

起初,他和母亲商议着辍学,但母亲坚决不同意。

为了下学期的学费,为了以后的生活有个着落,母亲决定带他到县城谋生。

进了城,他才知道,城市人山人海,高楼林立,但这些繁华不属于他们。

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习来,也闻不到稻花的香甜。

母亲在城市边缘,租了间铁皮房,用木板搭了张床,然后找两块红砖架个小铁锅,算是在城里落下了脚。

母亲从工厂找到店铺,从店铺找到垃圾收购站,可没有人愿意收留一个瘸子。

无奈之下,母亲做了个烧烤车,还给他钉了个刷皮鞋的木箱。

每天,他们从铁皮屋里出来,一个推着车,一个挎着刷鞋箱。

趁着昏黄的路灯还没有熄灭,他们匆匆地赶到市里繁华的公园门口,占个地,摆个摊。

等到公园里的最后一拨人散去后,他们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

他心里其实有一万个不愿意,可是为了读书的梦想,他又能够说些什么呢。

  

大多数的日子,他就蹲在母亲的烧烤车边给人刷皮鞋。

一天,他看到很多人在公园里,边看着孩子玩,边招呼人刷鞋,他心动了。

他知会了母亲一声,便走进了公园深处。

偏偏是这一天,城管突然来巡查,公园门口所有的小摊小贩一窝蜂地溜走了。

走路一瘸一跛的母亲因为跑得慢了些,被城管逮了个正着。

在和城管的纠缠中,烧烤摊被推倒了,烧得红彤彤的木炭倒在了母亲腿上,一股焦肉的味道让好心的路人愤怒了,城管见势不妙,很快怏怏离去。

这天夜里,一对苦难的母子推着车,走着回家的路上,闪烁的街灯照在清冷的马路上,留下一对孤独的含泪的影子,一长一短地走着,成了一道痛苦抽搐的风景。

  

劳碌了一天的母亲,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而他却怎么也睡不着。

  

他看着母亲翻了个身,腿上被烧焦的皮肤通红一片,有些地方还留下了水泡。

他用手触碰了一下,感觉连心的痛。

所有的委屈化成了泪水,从他的眼里流到了嘴里,涩涩的。

  

时钟已经指向了夜里11点多,他还是睡不着。

为了赚够学费,他和母亲除了一日三餐外,其它的开支减了又减,实在要买点什么,也是选一些地摊货。

而,刚刚,母亲连一盒烫伤膏也舍不得买,硬说擦点酱油就好了。

这样一想,他的心更痛了,他失去了父亲,他不能再失去母亲了。

他穿好衣服,走上街,向附近的药店跑去。

  

他跑进药店的时候,药店准备关门了。

他很快选定了一盒26元的烫伤膏,他把烫伤膏攥紧在手里,就在掏钱的时候,他才发觉自己只是带来了今天全部的劳务费15元。

他站在柜台前犹豫了很久。

  

“你到底要不要买啊,我们要关门了。

”店主催促他。

“要的,要的,只是……只是,我没有这么多钱。

”他吞吞吐吐。

  

“那就明天来吧。

“哦不……我欠你11元钱可以吗?

我明天下午一定还。

”他快急哭了。

 

“那……”  

“求求你吧……我妈妈她……”他心底的那点坚强终于崩溃了,泪雨滂沱,他把自己和母亲的遭遇说给了店主。

  

“那你,把药拿走吧,不够的钱,算是我资助给你的吧。

”店主说,“快些回家吧,不要让妈妈等急了。

”  

母亲的腿上的伤很快就愈合了。

他也如愿在县城读完高中,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

当他和母亲要离开县城,打算到省城继续谋生的时候,他整理好铁皮屋里所有的行李,突然一张药费单抖落了出来,他露出了笑容,他知道,上面写着——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间,我不能只是流泪,我要做一个含泪奔跑的人。

(选自九九文章网,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篇写到“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这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B.“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袭来,也闻不到稻花的香甜。

”意在表明刚刚来到城市里的他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同时也表明城市空气不如乡村空气清新。

C.小说善用对比来凸显人物形象。

例如“他”开始不情愿在城市打工而后来却主动去找擦鞋人体现了“他”在来到城市之后心智不断成熟。

D.小说注重细节描写。

“影子一长一短地走着,成了一道痛苦抽搐的风景,,’’所有的委屈化成了泪水,从他的眼里流到了嘴里,涩涩的”,通过这些描写揭示出主人公内心的痛苦。

E.小说中的“他”和母亲是城市中农村务工人员的缩影,小说通过他们在城市的“冷暖”遭遇,反映了农村务工人员普遍的生存状况。

(2)请简要分析“城管巡查”这一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

(6分)

(3)请简要分析这篇小说塑造的主人公“他”的形象。

(6分)

(4)小说的结尾说:

“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间,我不能只是流泪,我要做一个含泪奔跑的人。

”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一(4)题。

(25分)

李小文离世,世间再无“扫地僧”

2014年,因为一张光脚穿布鞋做报告的照片,著名遥感学家、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李小文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布鞋院士”“扫地僧”的称呼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开来。

2015年1月10日,这名莫测高深的“扫地僧”李小文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

当天是周六,学院实验室的学生本来就不多,听到李老师的事,气氛一下变得特别沉重。

直到晚上8点多,研二的李亚惠说话还有些咬咽。

李亚惠说,自己是从吉林大学考到北师大的,第一次见李老师时心里特别发休,担心李老师名气这么大,学术这么厉害,会不会不好接触。

结果,不光是邮件及时回复,见面李老师也丝毫没有架子,而是笑呵呵的,很关心她的研究兴趣。

“每次见面,李老师都会问我最近怎么样,钱够不够花,学校给的补助够不够,问的都是父母才会问的问题。

”北师大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研究生周壮说,李老师不止一次叮嘱有困难一定要告诉他。

由于周壮是跨专业考的,李老师还给了周壮很多关于遥感的教材和参考书。

对于“布鞋院士”的称呼,李亚惠称,北师大同学们私下都不会以这个称呼李老师。

“布鞋院士这样的说法都是不了解李老师的人才会讨论的,在我们眼中他就是李老师。

李老师本人特别低调,他也不是为了上课才改变穿着的。

他平时就是那样的打扮。

这个称呼与他低调的为人不符。

”李亚惠说,她最后一次见到李老师是前一阵子往李老师家中送资料时。

她说,李老师就住在学校家属楼,房子不大,装修也非常简单。

客厅除了沙发、书桌并没有多余的陈设。

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学生回忆,在学院楼里,经常能看到李老师,他就像一个很普通的“老爷爷”,穿着布鞋,拿着小布兜走来走去,非常不起眼,“就像那种扫地僧给我们的感觉”,这样一位泰斗级的院士如此低调朴素,非常令人敬佩。

2004年,已是中科院院士的李小文回到母校电子科技大学。

吸引李小文回到成都的一个原因,是当时国家批准依托中科院和北师大成立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小文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回来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在成都建立起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分室,因为西部地区更需要遥感科学,特别是在应用方面大有作为。

2012年,电子科大成立了资源与环境学院,李小文出任首任院长。

如今,他仍带着一批研究生。

据成都电子科大新闻网刊载,早年李小文就捐出自己的巨额奖金设立研究基金,用于奖励和资助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激励学生投身遥感事业。

后来,李小文又将自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20万津贴,捐出来作为种子基金,设立了遥感基础研究基金。

为帮助品学兼优但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支持青年教师成长,他又捐赠出个人的“长江学者”奖励津贴,以长女李谦的名字命名助学金。

该项助学金按年评定,每年5至10人次,每人次1000至10000元不等。

1月16日上午9点左右,李小文的告别时间。

告别的队伍排了很长,延绵三百多米。

一位前来道别的教授喃喃自语:

“我还从没见过这么多人来的告别会。

”熟悉李小文的人说:

“从某种意义上讲,他走得快,没有太长久的痛苦,也算成就了他的传奇。

”一位与李小文从美国留学时代起便是好友的科学家说:

“我觉得小文现在挺好。

在国外,一个人去世是可以为他唱歌的。

他这个人的一生是值得庆贺的。

(摘编自《京华时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因为一张光脚穿布鞋做报告的照片,著名遥感学家、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小文第一次进人公众视野,“布鞋院士’’“扫地僧”的称呼也随之迅速流传开来。

B.学生们不会以“布鞋院士”称呼李小文,是因为李小文为人低调,他不会因为上课而刻意改变穿着,所以这样的称呼既不符合他的为人,也不会得到他本人的认可。

C.李小文回到电子科技大学,不仅是西部地区对于遥感科学的需要,更是因为在西部,遥感应用大有作为,为此,他在成都建立起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分室。

D.无论是李亚惠、周壮的讲述,还是成都电子科大新闻网的刊载,都表明李小文院士一直在用自己的真诚、自己的奖金帮助着品学兼优但家庭困难的学生来完成学业。

E.从文章最后一段,李小文院士离世后朋友们的评价来看,由于李小文平时为人真实、洒脱,且颇具传奇色彩,所以他的离世,虽令朋友们悲伤,但也能平静面对。

(2)结合材料概括:

在中国遥感事业方面,李小文院士做出了哪些贡献?

(6分)

(3)结合材料分析:

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最突出的手法是什么?

有怎样的作用?

(6分)

(4)李小文院士具有怎样的人格魅力?

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5、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这种___________的行为如不停止,将自毁自己的生存空间。

(2)某公司非法占地,终于_____________,所建37幢别墅式建筑被主管部门勒令全部拆除。

(3)制造1.20京广铁路爆炸案的罪犯终于___________,被逮捕归案。

A.玩火自焚自作自受作茧自缚B.作茧自缚自食其果玩火自焚

C.玩火自焚自食其果作茧自缚D.作茧自缚自作自受玩火自焚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显示,在工作过程中适当地娱乐可提高幸福感和工作效率,并且能够提升士气。

B.张教授说,做力量训练时,锻炼者体内的生长激素含量要高于跑步时,而且没有跑步时那种疲劳的感觉。

C.本着“依法依规、合情合理、实事求是、一视同仁”的原则,黄浦区政府会同有关社会组织共同研究制定了外滩拥挤踩踏事件遇难人员家属救助方案。

D.少吃主食、水果和含糖类食物的低碳饮食可以在数周内较快降低体重,是因为水分、肌肉和脂肪一起减少了。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些文字猛一读感觉索然无味,清水寡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陶冶着,被感化着,那是一种久违的幸福和愉悦,超越了功利和世俗的偏见。

实则透着一种灵性与智慧

随着时间的延展,你会直抵那些灵魂的深处

这需要你和那些文字形成真挚的碰撞与交汇

④仔细品味,备好了一种特定心情和审美情态

⑤似元代画家倪瓒笔下的古木竹石

⑥就会明了其中那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惊人境界

A.①④⑥②③⑤B.①⑤④③②⑥C.⑤①②⑥④③D.⑤①④⑥②③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很多人都在读书,①__________________。

书读不好的原因之一是这个人的书读得全然没有个性。

其实,读书也有一个拒绝媚俗的问题。

除了一些大家都应该读的基本书之外,②_________________。

做人忌雷同,一个没有个性的人一定是一个索然无味的家伙;做文忌讳雷同,写得似曾相识的文章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读书也忌讳雷同,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聪明人读书,会独辟蹊径,另谋生路。

17.下面是某高中高三语文学科复习计划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设想一个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冲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

那跑五千米的人,看见那跑百米的人全身紧张、满面通红,心里会“颤抖”吗?

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跑五千米的。

那清晨散步遛狗的人,看见那跑五千米的人气喘吁吁地追过来了,他会因此而恐惧,觉得自己被“淘汰”了吗?

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来散步的。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