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三把金钥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8618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三把金钥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三把金钥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三把金钥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三把金钥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三把金钥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三把金钥匙.docx

《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三把金钥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三把金钥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三把金钥匙.docx

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三把金钥匙

《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三把金钥匙》

首先,我们应该确立这样一个观点:

爱是最好的教育。

几乎每一个教育家都表述过这样的观点,我在这里不做赘述。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不爱孩子的老师,她不可能成为一个好老师。

关键是怎样爱。

爱是一个很空泛的词语。

那么如何去爱?

难道爱就是关心孩子的学习,当孩子有了不会的问题,我们利用休息时间给他辅导?

难道就是关心孩子的身体,当孩子感冒了,你格外留意孩子的状况,叮嘱他按时吃药?

就是当孩子便在裤子里,你为他清洗衣裤吗?

这些当然都是爱。

但这些都是最简单的爱。

做了这些,不能说你就是一个优秀的老师。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爱孩子?

真正的好老师应该懂得去精心地呵护孩子的心灵。

所以,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话题就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三把金钥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

一位伟人也曾说过: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走进孩子的心灵,怎样呵护和唤醒孩子的的心灵呢?

一、第一把金钥匙——理解〔孩子有两种渴望和需要我们必须理解〕

〔一〕每个孩子内心里都有被肯定的渴望。

没有人天生不想做好孩子,即使再顽皮的孩子,即使他缺乏自我约束力,缺乏坚持力,做事虎头蛇尾,学习成绩也很差,但是内心里都有一种渴望,渴望在哪一个方面能得到老师家长的赞扬。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初二的学生,因为从小没有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所以一直以来学习成绩都很差,他的父亲是一个很有名望的企业老总,他曾经说:

“我能很好的管理好我的职工,可是我就是管不了我的孩子。

”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他有太多的挫折感,他对孩子几乎绝望了,有一次他们家族搞聚会,孩子的叔叔伯伯、堂兄堂弟都在,这时候孩子当着全家人的面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爸爸,你知道吗?

这次我数学考试考了79分。

”孩子为什么要在这个场合去说这样的一句话,他无非是想让所有的亲人看到他的进步,孩子内心里曾遭受过太多的学习挫折感,尽管这个成绩对很多孩子来说并不是好成绩,但是对于这个孩子来说他已经努力了,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他多么想听到父亲夸赞他的话,可是父亲说的是什么呢?

他说:

“亏你还说的出口,我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这句话说出后,孩子从此再没有跟父亲说上一句话,后来孩子离家出走了,因为这个孩子本身就是一个单亲家庭中的孩子。

如果当时父亲能这样说:

“哎呀,这真是一个不错的消息,我的孩子也很棒。

再加把劲儿,给爸爸一个更大的惊喜。

”如果父亲能说出这样的一番话,后来出现的就决不会是这样的一种情况。

每个孩子都有被肯定的渴望,有一次,我留下我班一个孩子辅导,我就叫他小锴吧,辅导完后,我给他送到车站,按照惯例,我每次给他送上车前,都会打告诉他奶奶到车站去接。

这次,就在我准备打的时候,孩子却在旁边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

“老师,你把那件事告诉奶奶?

”我叫孩子说糊涂了,“哪件事啊?

”我问。

“就是语文课上的那件事。

”噢,语文课,我笑了,我想起来了,语文课上我表扬他学会动脑筋了,我的这么一句不经意的话,孩子却把它放在心里,想让我再跟他奶奶说一遍,我当时想逗逗她,我说:

“不行,现在还不是时候,等你进步更大的时候,我再对奶奶说。

”你猜他怎么说:

“别,老师你就说吧,等我明天连本带利还你。

”很有意思。

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种被肯定的渴望,

尤其是那些学困生、个别生,长期以来,他们从老师口中得到的都是对他的一些负面评价,渐渐的他们就开始感觉自己没有优点,一无是处,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让每一个孩子来找找他们身上的优点和缺点,一些所谓的好孩子会给自己列出一大堆优点,而缺点可能只是一小条,而学困生、个别生呢?

他们往往给自己列出一大堆缺点,而优点可能只有一小条,甚至写不出自己的优点。

事实上他没有优点吗?

这就像天上的一颗颗星星一样,猛一看没有,因为昏暗,离我们很远,但是仔细看,星星都存在,都在那闪着光辉,这些星星就像孩子的优点,这些孩子自己看优点就像看星星一样,猛一看看不到,但是他确实存在着很多优点,教师必须放大他的优点,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懂得欣赏自己的优点,接纳自己的不足,对于问题学生,欣赏优点,是他改变很多行为的最基本的促动力。

今年,我接了一个新班,在与前任班主任老师的交流中,我最先认识了一个孩子,他叫瑞康。

这是班级中最让老师头疼的一个孩子,在全学年有名。

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课堂上不听课总在下面玩或者画画什么的。

这还没有什么,自习课上同学可遭了秧,他会拿着纸球到处乱扔,一会儿扔到这个孩子的头上,一会儿又扔到那个孩子的头上,让后看着自己的恶作剧幸灾乐祸,老师和同学都拿他没有方法,只好让他单独坐到黑板前面。

即使这样,只要老师不在教室,老师就会把他领走,走到哪领到哪。

因为身体比较胖,动作的协调性很差,不会做操,不会走步,老师只好让他站到排尾。

而站在排尾,他对自己的要求更加放松,左摇右晃,与整个队伍极不协调。

就是这么一个孩子。

接班以后呢?

我首先把他放在黑板前面的桌椅撤下来,让他做到同学们中间,因为我认为孩子长期坐在那里,不但不会改变他的行为,而且会给孩子一个信号——我就是一个坏孩子,这样一来,他内心里渴望做好孩子的愿望就会被磨灭,他只能表现的更加肆无忌惮。

然后我就默默的观察他,我很快的就发现,其实他的表现并不像我听到的情况那么糟糕,他聪明,细心,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在迎新班会上,因为我给班级换了一个流水桶,我请孩子比较以前的流水桶和现在的有什么区别,大多孩子都说以前的脏、破旧,现在的干净、漂亮。

而只有他说,以前的流水桶是铁皮的,现在的流水桶是不锈钢的,现在的桶盖是完整的,而以前的是分两半的,其中有一半可以掀起来。

你看他的发言,说明他是一个很细心的孩子,也很善于把他观察到的表达出来。

可是他的这些优点都被他以往的不良行为给遮盖住了,甚至连他自己也不清楚在他的身上还有这么多闪亮的东西,因为他一直是处于自己是一个坏孩子的自我意识中。

我想我的工作就是帮助他把表层行为底下这些闪亮的东西开掘出来,使他重新认识自己。

于是,我就采用正面评价的方式往他的脑海里灌输他是一个好孩子的思想,课堂上,他发言了,我就表扬他,甚至言过其实,比方:

词语找的真准啊!

想法真独特啊!

等等;看到他自学课静静的自学,我会趴到他耳边悄悄地说:

“你自学的真认真,你最棒了!

”就在我的这种表扬和鼓励中,他真的变了。

现在,你再也看不到他拿着纸球乱扔同学的行为了,也看不到那个在队尾晃荡的孩子了,因为他在开学第一天,就回归了原位,虽然他现在依然不太会走步,不太会做操,但是他所有的动作都认真了,你常常会因为他在队伍里笨笨的但又很认真的样子而感动。

课堂表现也特别好,举手发言特别积极。

两个星期前,轮到我们班级升旗,他和我们班级的另外四名同学参加了国旗下演讲,非常成功,教他的课任老师都向我夸她,没想到瑞康也能站在全校同学的面前演讲,而且那么出色。

前两天我进行了一个单元测试,他居然是我们班级唯一的一个9分。

可以说这个孩子的转变就是因为他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欣赏,他内心里渴望被肯定的愿望得到了满足。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小心的呵护学生内心里渴望被肯定的种子,应该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让这个种子长得更高、发芽、开花。

〔二〕每个孩子的内心里都有被关注的需要。

有一个日本小学生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教室里放三碗米饭,每天孩子上学的时候,对第一碗米饭说“我爱你!

你太美了!

”第二碗米饭完全没有得到任何关注。

第三碗米饭得到的话语是:

“你丑死了,没人要理你”!

  一个月后,猜猜效果是什么?

第一碗米饭变成黄色,发出淡淡的酒香味。

第二碗米饭变黑变臭,还长出霉菌。

第三碗米饭虽然也变黑变臭。

但是情况比第二碗稍好一些。

那么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

一个孩子不被关注是最可怕的。

为什么第二碗米饭的结局最惨,因为他始终被孤零零的放在一边,没有人理睬,没有人关注。

这就如同一个孩子,默默的存在,却没有得到过一次关注的眼神。

有一个特别有趣的故事:

这是在美国发生的一件事,有一位女教师很漂亮,走到哪里都会吸引很多人的眼球,有一次学校召开毕业典礼,女教师让一个叫罗斯的孩子代表学生发言,发言结束后,女教师很有个性的上前亲吻了罗斯,当时全场哗然,有一个低一个年级的孩子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等到毕业典礼一结束,便找到这位老师论理:

“你为什么在大庭广众之下去亲吻罗斯同学,而从来没有亲吻过我,哪怕私下里也行。

”女教师说:

“好!

只要你能像罗斯一样学习好,守纪律,表现好,我也一样亲吻你。

”这个孩子说:

“好,一言为定!

”从此以后,这个孩子发奋学习,努力表现,各方面越来越好。

终于得到老师的一个亲吻,他就是美国的总统——杜鲁门。

我想这个小故事生动的说明了每个孩子的内心里都有被关注的需要,作为老师要关注到每一个孩子,无视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伤害。

我还教过这样一个孩子。

这个孩子是一个足球踢得特别好的女生,是我对口班的一个学生。

有一次我看到了她在《长大》手册中写给我的一段话:

“亲爱的语文老师,你知道吗?

我超喜欢你,我真想可以的话,转到六·一班去。

这样,我相信,我的语文成绩还能提高。

但这只是空想,转到一班?

八辈子以后的事吧!

”看了这段话后,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作为一个教师的幸福观就是这样简单,学生喜欢你或者赞赏你,就足以让你感到幸福了。

放下《长大》手册,我回想起了她的成长经历:

其实这个孩子,在我刚教她的时候,真的让我很头疼,平时听写错字连篇,作业不完成的堆里总能找到她。

第一次测试便不及格。

我教了她两年,但后来的她变化很大,课堂上大胆发言,作业完成得好,每次测试也总能考良以上的成绩了。

那么是什么使孩子有了这样的转变呢?

就是关注她,而且给她一种积极的关注,她学习成绩不好,我不总盯着她的成绩看,如果总盯着她的成绩,她会觉得你为什么总看我的毛病,孩子容易产生抵触的心理。

我关注她的优点,她足球踢得好,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市区比赛,每次回来,我总会问她比赛的情况,赢了,我就会使劲夸她和她的团队。

输了,我也会鼓励他们,告诉她,失败是兵家常事,下次努力打翻身仗。

学校体育会,她400米、800米稳拿冠军,她每次上场前,我都会给她加油。

就这样,孩子感觉很温暖,很自信。

所以,就赢得了学生的心。

你赢得了她的心,她就喜欢你,喜欢你,她就会喜欢你教的学科。

她就会努力把它学好。

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这些内心需求,她们每个人都渴望被肯定,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我们只有理解孩子的这些需求,并且抓住孩子渴望被关注、被肯定的心理,实施正确的教育引导,才能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走向成功。

二、第二把金钥匙——尊重

前几年报纸上有一则中学生自杀的新闻。

那个孩子天生比较迟钝、倔强,而他的弟弟却长得浓眉大眼,一副聪明相。

两人在一个学校读书,哥哥原比弟弟高两年级,后因功课一直学不好,三年内降了两级与弟弟同班。

读书成绩差,又长的难看,母亲有时候会情不自禁的唠叨起来:

“我怎么会生出你这么一个又蠢又丑的笨蛋!

我不知道前世做了什么孽?

”这些话听久听多了,孩子对自己的前途完全失去了信心,加上在家中得不到父母的疼爱,于是吃安眠药自杀了。

孩子死后,母亲也十分伤心,但悔之晚矣。

一位父亲以自己的成长经历来提醒年轻的父母们:

孩子就像小树需要阳光一样需要宽松民主,像需要土壤一样需要尊重。

下面是这位父亲写的自己的故事。

我小时候的生长环境几乎无民主可言。

父母是爱我的,这一点毋庸质疑。

然而不幸的是他们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认为老子打骂儿子天经地义,这对我的性格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可以说,我性格上的一些阴暗面,比方自卑,就是在父母的棍棒教育下形成的。

幼年时的我对父亲怕极了,以至于最盼望的事情就是爸爸出差。

父亲的巴掌快如闪电,常常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雨点般密集落下,我就只有哇哇痛苦的份儿了,哪里还能张口申辩?

稍大一点,我有了倔强与自尊意识,父亲再打我就强忍住不哭。

不想这样做令父亲感到威严受到了挑战,于是他更是以加倍的力气运在手掌上,直暴打的我忍不住哭出声来。

父亲也许没有料到:

在哭声和他讥讽的言语声中,一个小孩初萌的自尊心已经满是裂纹。

我从初中时起曾准备记日记,却因为家中找不到日记本的藏身之地而终于放弃。

有一次正写信的当儿,母亲走近了,我下意识的将信纸一捂,这反而勾起了母亲的警惕,她非要看不可,我坚持不让。

结果是在激烈的争夺战中信纸被我撕成碎片扔进了火炉,而气喘吁吁的母亲在上我一记耳光之后转身离去。

她也许觉得父母看自己孩子的信是天经地义的,却不知孩子的尊严会受到伤害!

在母亲冲上来抢夺的一刹那,我感觉被抢的已经不只是一封信。

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

父母用专制建立了他们的家长威严,而我的自尊自信在如磐的重压下艰难地生长,温良谦恭的外表下,隐藏着我的敏感和孤僻。

在中学阶段,由于学习的重压,性格上的冲突并未凸现。

当我进入了洋溢着自由与个性化气氛的大学校园后,这种性格上的矛盾冲突到达了极点。

上大二时我自卑的厉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最严重的时候,甚至觉得连自杀也未必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感谢我就读的那所综合性大学,它的图书馆中有丰富的心理学藏书。

极度的苦闷中,是那些可爱的书籍使我认识了自己,让我终于从极度的自我否认中走了出来。

直到现在我参加工作已经两年了,自卑的弱点仍不时的束缚着我,有几次差点让我与时机失之交臂,我不得时时与之做抗争。

在这里我绝无责怪我深爱的父母之意,但是客观地讲,如果我小时候能有一个更宽松民主的成长环境,也许我现在会做得更好。

这位父亲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诫天下的父母,其实,也是在告诫我们每一位教育工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只表达在身体上和智力上,而且还表达在心理上。

而尊重孩子,是使孩子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保证。

尊重孩子不代表没有批评,作为老师对孩子必须严格要求,孩子出了问题时必须批评,但是如何批评,作为老师应该把握好尺度,讲求点艺术。

过度批评会给孩子造成过度的内疚和羞辱感,而不批评孩子又会使孩子丧失责任感,磨灭了其改正错误的愿望。

批评孩子的原则是:

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在“给足面子”的前提下有多种批评的方法。

⑴先表扬后批评的方法,像孩子动手打人了,我们在批评他的行为时,不要先声色俱厉质问他:

“你为什么打人?

”或者说什么“你好能耐啊!

就你能打?

”这样冷嘲热讽的话,孩子这时候一定很激动,我们可以先通过肯定他的优点,帮助他缓和情绪,这样,平静下来的他会更加理智的接受批评。

我们可以说“你一向是一个很讲理的孩子,今天为什么和同学打架呢?

”然后听他叙说,再晓之以理,帮助他分析并认识自己的错误。

⑵故事性批评:

通过讲一个故事的方法,让孩子领悟其中的对错,自觉克服身上的缺点。

有一次,我校要举行“迎春长跑接力赛”活动,每班五男五女参加,我接的这个班级整体体育素质不强,但是在年级四个班中争个第三名,却也不是天方夜谭。

我按照以往经验,排兵布阵,前面几个实力强的打头阵,中间部分相对弱些,最后面安排一个厉害的角色,我就叫他大鹏吧,他可是我校的一名足球队员,最后安排他出场的目的是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可以带给我们一丝希望。

比赛开始,第一棒打了个第四名,第二棒努力追赶变成第三名,接下来几棒总是在第三名与第四名之间交错徘徊,到第九棒时我们班级又变成了第四名,该最后一棒了,大鹏登场了,我们满怀希望,但是只见我们全班啦啦队员声嘶力竭为他助威加油,却不见场上距离拉近,这时候身边有老师和同学说:

“大鹏根本没使劲。

”就这样,我们眼睁睁看着希望变成泡影,迎春长跑接力赛在失望中结束。

其实名次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在这样的体育活动中提高同学们积极进取的意识,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但是我分明在这样美好的活动中看到了学生内心缺失的竞争意识。

对此我必须对他批评。

孩子刚跑完,他即使没使劲,身体也很累。

当天教育不合时宜。

第二天,我问他:

“哎,老师怎么觉得你昨天的比赛,好似没把你的真实水平发挥出来。

”,他很坦诚地告诉我第三名与他距离较远,恐怕难以追上,干脆不用使劲,省得瞎子点灯——白费蜡。

听了他的话,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故事说的是一个很喜爱紫砂壶的人,把紫砂壶放在床边的一张桌子上,夜晚睡觉时,一个翻身不小心打掉了紫砂壶的盖子,他一惊,坐起身来,想到没有盖子的紫砂壶还有何用,于是一气之下,把紫砂壶远远的甩出窗外,第二天醒来,他却发现紫砂壶的盖子完好无损的躺在他的鞋子上。

他又想到,壶没有了,留下盖子又有什么用呢?

于是又气又悔,干脆把盖子踩碎。

当他扛起锄头,出门准备去田里干活,却又发现那把紫砂壶好好的挂在院中的树上。

我把这个故事讲给他听,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他一个道理,那就是没到最后关头,不能轻言放弃,耐心地坚持走下去,或许结果会改变,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发现。

在这个案例中,我就采用了讲故事的方法,不留痕迹的对学生进行了批评。

⑶幽默性批评:

在说笑话的过程中到达提醒孩子的目的。

⑷直接批评。

但是采用这种直接批评的方式,一定要注意语言的使用要恰如其分。

下面呢,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分析不同的批评语言方式所产生的后果。

以8岁的苏西为例。

尽管父母三次要求她在与朋友出去野餐前,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干净,但她还是把父母的话当成耳边风,房间里乱的一团糟,自己又出去了。

那天早晨正好有位地产代理商要来看房子,因而父母非常生气,不得不匆匆忙忙地替苏西打扫了房间。

下午苏西回家后,母亲满脸怒气,立即把她带到卧室,告诉她自己为什么生气。

下面是苏西的母亲有可能采取的两种不同的语言方式。

一种是乐观的解释性的,另一种则是悲观的方式。

乐观方式:

“你给我造成了很大不便,我们非常生气。

”〔她的批评是特定的,并且很准确的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我们跟你说过三次,要你打扫一下自己的房间。

但每次你都拖拖拉拉,就是不动。

”〔她母亲准确的描述了事情,并且把苏西的问题说成是暂时性的。

“今天有位地产商要来,你不打扫自己的房间,我们就得替你打扫,结果耽误了其他重要的事。

保持你房间的干净,是你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我们的。

”〔她母亲只是描述了所发生的事情、问题的原因和结果,她的责备是正确的。

“我要你留在自己房间里15分钟,好好想想我的说法对不对。

然后告诉我,今后你会如何保持房间整洁,保证这类事情不再发生。

至少要写出三条解决方法。

”〔15分钟是8岁孩子考虑问题的比较实际的时间段,苏西的母亲给她找了一件很实际的任务,用这个方式来结束这个问题。

悲观方式

“你为什么总是这么不体谅人?

你的行为把我气疯了!

”〔“总是”一词意味着问题很普遍,而且永远不会改变。

母亲的情感反应太过分了,会给孩子造成太多的内疚感。

“我跟你说过多次,要你保持房间干净,但你就是从来不听!

你是怎么啦?

”〔苏西的母亲把问题说成是普遍性的“无数次”,永久性的“你从来不听”,借此让孩子产生内疚。

他还进一步暗指孩子性格中就有某些缺陷。

“今天早晨地产商来了,几乎是场灾难!

人们说进屋的第一印象会造成天大的不同。

你有可能使我们失去了一位难得的代理商,会使房价降低几千美元。

这就意味着我们买不起新房子了!

”〔苏西的母亲把事情描述成一场灾难,她暗指苏西的一次疏忽会毁掉全家人的生活。

“现在,我要你待在房间里,好好想想你所干的一切。

”〔这一惩罚是不确定的,没有针对性的。

苏西有时间来思考,产生内疚,但没有时机学会或做些什么事情,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显然两种不同的方式,造成的结果是不同的,第一种乐观的方式就事论事,语言描述,惩罚方式也恰如其分,孩子必将深受教育,而且会影响今后的行为变化。

而第二种悲观的方式给孩子以沉重的打击,家长发了一顿火,可能孩子会感到内疚,但孩子知道了什么?

懂得了什么?

今后的行为会有变化吗?

可能结果就是家长发泄了怒气,过了嘴瘾而已。

还有一种可能是家长的过激语言导致孩子在情感上与其形成对立,家长离开房间的时候,可能孩子还会在心里默默的对你说:

“气死你!

所以,我们老师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言,你的语言要让孩子知道他错在哪里,知道他今后该怎样做。

而不是一味指责孩子的不是,让孩子觉得在老师的心里他就是一个无药可救的孩子,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

作为老师,我们要时刻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

我们批评孩子是以帮助他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为目的,而不是以发泄老师的怒气为目的。

如果我们批评孩子的出发点错了,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恐怕就要伤害到孩子的心灵了。

三、第三把金钥匙——激励

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报道:

日本著名儿童小提琴教育家玲木镇一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发现,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进步最快。

因为父母总是用最欣赏最得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

即使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我们会说“贵人迟语”,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只会再坚持不懈地帮助他。

结果,每一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

日本一个教育专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讲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的班级的学生,当做学习优秀班级的学生来对待,而将一个优秀班级的学生,当做问题班级来教。

一段时间下来,发现原来成绩相差很远的两班学生,在实验结束后的总结测验中平均成绩相差无几。

原因就是差班的学生受到不明真相的老师对他们所持信心的鼓励,老师以为他所教的班级是一个优秀班,所以对他们有信心,不断的鼓励,使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增,而原来优秀的班级学生受到老师对他们疑心态度的影响,自信心被挫伤,致使他们转变学习态度,影响了学习成绩。

这两个事例应该给我们一个启示:

激励是孩子生命成长中的催化剂。

它能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到最正确状态 。

第斯多惠说: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

 要激励孩子,我们老师必须要学会赞美。

林肯曾说过:

每个人都希望受到赞美。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也说过:

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的地方。

教育专家周弘大家都知道吧,他成功地把一个双耳失聪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了一名留美研究生。

孩子六岁的时候就认识了两千多汉字,进普通小学,并跳了两级;8岁背诵了圆周率小数点后一千位。

是什么方法使他培养了如此优秀的女儿呢?

有这样一个案例对我们会有一些启迪。

 婷婷三年级的时候学珠算,首先要过的是打百子关。

婷婷打算盘的速度是全班最慢的。

每次打百子就提不起精神,找不到感觉,怎么办?

孩子自己都觉得慢,这时候你再说他不行,他肯定会想:

连爸爸妈妈都说我慢,看来我是真的不行了。

周弘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

他对女儿说:

“爸爸相信你打算盘是绝对会快的。

”女儿不解的问他:

“爸爸,为什么说我会快的?

”爸爸说:

“你想啊,你小时候有没有上幼儿园?

”女儿想了一想说:

“没怎么上。

”“对啊,别的孩子小时候都受过一系列的手工训练,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比你还慢。

我们来做个试验,爸爸拿表给你看时间,爸爸不相信你会慢。

”女儿跃跃欲试。

为了保证女儿的成功。

他把加到整十数的答案都写在旁边。

婷婷打的很慢,可答案绝对是正确的。

孩子每加十位,他就为孩子欢呼:

“对了,又对了。

”女儿在边上问,从爸爸的眼睛中寻找信心:

“爸爸,慢不慢?

”他激动的说:

“不得了,第一次就全对,我小时候练五六遍都没打对,还弄得满头大汗。

”女儿兴趣越来越高,本来最怕打百子,现在却不愿停手。

第二天动作快了;第三天,又前进了一步。

就这样动作越来越快。

不到四十天,居然从二十分钟发展到一分三十秒打完。

从这个真实的案例中,我们是不是可以感受到赞扬的力量。

它可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日本著名的教育家铃木每年能培养700个与莫扎特同龄水平的小神童。

她在日本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一天一位年轻的母亲千方百计的找到铃木,跟他说:

“你认为所有孩子都是小提琴家,而我的孩子已经练了几年了,也没有长进,你假设能把他教好,我就服了你。

”铃木跟着那位母亲到了他家,那孩子只有五六岁。

母亲让孩子把小提琴拿出来,演奏一段给铃木听。

小男孩一看是铃木大师来了,心中发慌。

吱吱呀呀拉了一遍,比青蛙叫好不到哪里去,还不如平常的水平。

母亲拉长了脸。

谁知铃木像发现新大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