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尘老师讲《四圣心源》.docx
《根尘老师讲《四圣心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根尘老师讲《四圣心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根尘老师讲《四圣心源》
根尘老师讲《四圣心源》
根尘老师讲《四圣心源》
2011-10-2400:
33:
30| 分类:
医理|举报|字号 订阅
本文转载自经络秘密《根尘老师讲《四圣心源》》
黄元御《四圣心源》--1根尘老师讲《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是黄元御所有著作中水平最高的一本,顶峰之作,它的理论体系简单地讲就是一气周流。
黄元御一直强调本气为病,外邪和自身的正气是相对而言,对于疾病来讲,真正引起疾病的还是自身正气、本气为主,外邪是助缘、诱因而已。
《内经》里面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所以他是站在本气为病的根基上,都是从自身正气,本气为病的角度来论述。
本气,就是自身的正气,经常讲的一气周流,土枢四象。
中气为枢纽,左升右降。
《四圣心源》的第一章讲《天人解》,是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来阐述。
讲病、论病、治病都是从自身正气的角度出发,而对外在邪气的阐述相对少一些。
所以用药、观点都是偏于温阳,反对苦寒,黄元御本身是圆融大家,即不推崇温阳,也不推崇温病派的苦寒伤阳,讲究运转中土,流通一气,人体的一气只要在流通就是一股阳气,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这股阳气,不能过用苦寒。
在保护好这股阳气的基础上,这股阳气是有升有降的,所以他既有温通的药,也有凉降的药,滋阴助阳是并重。
很多人反映,用《四圣心源》的方子治病,有时效果不错,有时没有效果,不知什么原因。
实际上是对《四圣心源》理论体系了解地不够透彻。
因为黄元御主要是从本气为病、从自身正气这个角度,所以他的方子主要是调节自身正气的。
但是有时候有一些急性病,或者有一些郁结比较重的病,邪气比较重,需要去邪气的时候,单纯去扶正气,有时候病确实好得比较慢,甚至看不到效果。
是对黄元御的东西没有理解透。
所以有些疾病临床上需要先去邪气,但是去邪气的同时也始终要知道,他自身的正气还是在按黄元御的体系运转着,时刻要保护好它。
去邪气的前提是在正气能够支撑的基础上去邪气,一旦邪气去得差不多了,马上就要转过来辅助正气,一旦辅助正气,就是黄元御这一套东西,效果非常地好,立竿见影。
讲一个小案例。
八十多岁的老太太,一直便秘,没有其他的病,就是年龄大了,经常一个多星期排不出大便,很痛苦。
去医院检查,医院说你这个宿便,
偏温的,还不热,有股生气。
到了火气,已经大热,像到了夏天一样。
木气,像春天。
化火之后,再慢慢往上升,越来越热,成了热气,名字就叫火气。
然后这股火热之气慢慢降下来,慢慢又变凉,变凉这股气就叫金气。
这股金气慢慢继续往下降就变成了寒凉一股气,就叫水气。
这就是水火金木,是名四象。
水火金木四象,合起来说不过就是阴阳,再合起来说不过就是中气,一股气而已。
春天,万物生发,气温慢慢回暖,这就是木气生发。
夏天,天气炎热,慢慢的这股火热之气升极而收,慢慢的就变成秋天了;到了秋天,这股气就凉爽下来了,慢慢的万物开始藏起来了,这就是秋天的金气;到了冬天万物收藏,天寒地冻,收藏之气就成了水气。
这股气是中土之气,它是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有土气。
如果从这个四运之时,那么在六月,阳历来讲就是七月,相当于是夏秋之交,湿气,湿气最重的时候,那是中气。
土枢四象,四运五行,这就是黄远御先生从他理解的土枢四象的角度来讲的五行。
土枢四像,中间是土,是中土,是中土的一气;然后中土这一气,升降变化,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寒,热,温,凉,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四象,取个名字叫木,火,金,土。
在人体来讲合于人体的五脏,脾胃在中土,肝气属木,心气属火,肺气属金,肾气属水,就和五脏联系在一块了,这是从人体的角度来讲。
比方说中土它要升了,刚刚升起的时候是水气,水中之火,水气升到什么时候成为木气。
这个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是一个慢慢的过程。
如果从一天的角度来讲,半夜子时,子时阳动,这就是水气开始动了,开始升了。
到了清晨七八点钟的时候,这个时候太阳升起来了,天气就开始转暖了,就是成了木气,这是从一天的角度。
从半夜一点是水气,到早上八点是木气,这中间三、四点是什么气,是连续的。
大家要知道这四象就跟拐点一样,到木气的时候可能天就亮了,木气之前可能天还没亮。
但是,变化是连续的。
后来给大家讲脉法的时候,就会给大家讲到连续性对学习脉象有多么重要。
如果机械地认为只有这么四象,中间是土,外面是水火金木四象,只有五个东西,你看这中医也就可能学到死胡同去了。
打个比方,就像一辆车在路上跑,你就看到一辆车,一会儿跑的快,一会儿跑的慢,不管跑到哪里你都能看到他,路上如果有十辆车在跑,一会儿就看花眼了。
我们讲的这个五行,土枢四象就相当于五象了啊,它不是五个东西在跑,它就是一气在转,是一个东西,只是转到不同的地方他叫不同的名字而已。
那么有了这么一个概念,有了这么一个模式,我们在去下一步学习的时候,就简单很多,就轻松很多。
你就想着我就站在一个高高的立交桥上,看马路上跑的汽车,我就只看到一辆车,愿意看宝马看宝马、愿意看奔驰看奔驰,一看就一辆车,不管它跑到哪里你都盯着它,这样它就跑不了了,它在哪你都能看的很准,你知道该怎么处理它。
所以这一点,是《四圣心源》这一本书最重要的一点,它讲了天地之间阴阳变化的规律,清升浊降。
那么这个清升浊降这个过程,黄元御先生把它总结成土枢四象这个模式。
这一股气由中土出发,升则为木火降则为金水,中土作为它作为一气的相当于是后天的来源,维持着这一气的周流,这是他讲的一气周流这个模式。
强调的重点就是,一是一气周流这个规律存在的层次是在气的层次,。
无形之气,所有事情的本质实际上就是气,气聚而有形,是《内经》讲的。
我们看到所谓有形的东西,都是无形之气演变而来的。
所以内因决定变化的规律。
中国的传统文化直接从无形之气这个高度,这个高度已经远远超过目前一般科学的高度了,所以它对很多事物概况出来的规律,应该说是层面更高一些,更科学一些。
土枢四象,用五种象五个状态来简单概括这种变化规律,但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它并不是分成截然不同的四个阶段,本质还是一体的,是一个连续的浑然一体的周流变化。
在各个层次上都存在,在一年的层面上,一天的层面上,一个人的层面上,历史的层面上,什么时候都是存在这种规律的。
用佛法的角度来讲,三千大千世界,也有成住坏空的这个规律,适用于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适用于天地之道。
根尘老师讲《四圣心源》
《天人解》第一卷,讲了一气周流的结构--中土斡旋、土枢四象。
第二小节《五行生克》。
什么叫五行呢?
中土斡旋,土枢四象,这个中土升降斡旋演变成水、木、火、金四象。
肾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
这是五行相生。
相克是,木气不能升得太过,太过降不下来,要金克木降下来。
气来源于中土,斡旋升降,所以,在外面四象的根源在中土。
中气足,说话很有力量,外面四象周流通畅。
所以,升到一定的程度,能降下来,木气升发,变为火气,火气那就到顶了,不能往上升了呀,就是开始往下降,慢慢变演变成金气,往下敛降。
能降下来就在于中土之气。
升降,始终离不开土气。
没有中土基础,无从谈上生、克。
所以要知道升降、相克的根源在中土,具体实现是在外周脏腑。
比方如肺气,主降,如果没有肺气,没有肺经这股气,它也降不下来。
不管是相生还是相克,根基是中土,具体实现这个功能的,要靠四象,靠五脏各自的功能来顺序实现这些功能,相辅相成,互不可缺。
在治病的时候,会遇到不升,也会遇到不降,不能单纯去升,单纯去降,要考虑到中土的虚实,要考虑斡旋中土,否则单纯升降有时没有效果。
单纯的虚症,没有很多的郁结的话,《四圣心源》的原方,效果会很好,跟经方一样也是其效如神。
如果会灵活运用的话,黄元御的方子都是经方,效果非常好。
下节《脏腑生成》,脾土,就是己土,胃土就是戊土,己土左转,戊土右降。
所谓木火之气往上升,实际上就是脾土的气往上升。
外在的表现,从中焦周流出来,就是木火之气,同时戊土,戊土这股气它往下降,表现就是肺金和肾水这股收藏之气,这是从人体五脏的角度阐述。
从神的层面,神比气的层面更高,是从无形的角度。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这个气,会意一样,讲究神气。
《气血本源》,讲气和血,血为阴,气为阳,阴升为阳,所以血是温升的;气是凉降的。
肝主血,肺主气,气血都是从中焦化生而来。
后天的饮食,中焦消磨,化为气血。
气血也是相对而言,气血也都是一气的不同形式。
由阴出阳的时候就是由血变成气,由阳入阴的时候它就会由气变成血,相互化生。
所以讲肝血就是往上升的;肺气就是往下降。
血升为阳变成气,气降为阴变为血,都来源于中土的化生,中土脾胃化生气血。
脾土主升,所以主生血,胃土主降,主生气。
实际上人血虚的时候,补血的同时要温运中土,加强左路升的力量,就是说血虚的人左脉都是偏细、偏虚的,要养血养阴,要从中土的角度来给运中土,通过中土的化原来补。
同样的道理,人气虚的时候,右脉,特别是右寸脉肺脉偏虚,摸着较软。
补气时要注意运中土,中土运转有力,消磨水谷,化生气血,气血自己就补上来了,所以补中益气汤是很好的方子,运中焦。
《精神化生》,从气血的角度,从神气的角度,神气发于心。
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肾藏精。
肾精之气,源于肺的阴魄,是从精神层面讲。
肾精上升,下焦发动演变成肝木的阳魂,由阴出阳,就是魂;再往上升,就演变成心神,心神在中土,中土是脾藏意,在中土斡旋下,会演变成肺的阴魄,肺藏魄;继续往下降,变成这个肾藏精,肾精。
肝木,精神层面是魂的层面,外在表象,人的精神面貌,可以看得出来的。
《形体结聚》,前面讲五脏的神气,现在讲五脏跟人体各部位很细微的东西,爪甲毛窍,肝主筋,其容爪,其色青,其味酸等。
《内经》讲:
气聚而有形,人体之气聚在一起就成形了,聚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形。
木气聚结在内脏层面,就是肝;聚结在外周爪甲就是指甲、身上的筋。
还是这股木气,在演变的过程当中,会慢慢的由无形之气演变成有形之体。
外在的爪甲毛发是内外相应的。
所以,看一个人的指甲,可以看到一个人的肝气的好坏,看一个人的头发能看到一个人的肾气的好坏,白头发,肯定是肾气不足。
所以气是由内到外,都是相应的。
假设不能感受到一气周流,靠看、望诊,看外在表现,跟脏腑是对应的:
头发反应肾气的问题,体表的毛皮反应肺气的问题,身体肌肉的厚薄反映中土的问题。
《五官开窍》,主要讲开窍。
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是五脏的精气外融。
黄元御讲官窍者,神气之门户也,耳鼻目口舌的功能来源于五脏,精气还是是来源于五脏,五脏的精气疏散于外,会产生官器的功能。
所以治疗五官方面的疾病,要从五脏的角度。
不能单纯的像鼻炎,很多孩子都有鼻炎,单纯治鼻炎可能效果不好,要知道鼻炎的根源还是在五脏,有的可能是单纯的肺虚,有的可能是中土虚,有的可能是木气郁滞,有的可能是肾虚,不一样的,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治疗效果就很好,比单纯治鼻炎效果要好得多。
清气清阳之气荣养着五窍。
所以精气不足,浊气在上面瘀滞,五窍都会出问题,治疗时要从补益五脏、祛除瘀滞、流通五窍。
根基还是人体本身一气周流,是以五脏为基础的,内养五脏。
中土澣旋。
《五气分主》,肝属木,其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声呼,其液泣等等,《内经》里的,打个比方说,脾土,其味甘、其嗅香,甘甜、香甜,人饮食靠脾胃,我们都喜欢吃甜的,小孩都喜欢吃糖,吃饭要吃色香味俱全,甜甜的,中土就是这个特点。
如果觉得不香了,吃什么都没味了,首先肯定是中土出现了问题,要想办法去运中土。
正常情况下,一气周流圆融时,感觉不到这个一气的存在,相当于合而为一了,土枢四象、五行啊、圆融的成为一行,感觉不到五行,五象也成了一象了。
一旦生病的时候,就感觉到这也有问题,那也有问题,一气周流不圆融了分裂开了。
所以正常情况下,嘴里是没味的,感觉不到异味,当觉得有不对的味道,总觉得有酸味,有的咸味,有的是火辣辣的,都是相应的脏器出了问题。
比方说,心脏不好的人,心阳虚,尤其年纪较大的,会觉得舌头象抹辣椒一样,火气怎么都下不去,这是比较危险的信号,是心阳虚比较重的才会出现这个问题。
看到这个火气大的时候,舌头又辣又苦,出现这种问题的时候,要温养心阳,温通心阳,大剂量,少了可能纠正不过来。
比方在肌表时,那可能用些走表的药,在脏腑时,会用些入里的药。
但是,可能同时升,感冒了往上升不上去,可能会用麻黄,如果内脏升不上去,可能会用黄芪升麻。
所以《四圣心源》理论体系,是很精确的治病定位,不光能将疾病定位到一气周流的哪个位置,还能定位到具体疾病哪个层次,治疗的时候,还脏腑是根本是基础,大部分还要从脏腑角度入手治疗。
每个药,本身的特点也决定是偏走表、偏走里,还是半表半里,都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不同的药物它可能都是往某一个方向,疏通的方向是一致的,只是作用的层次不一样。
治疗不同的病时它就有不同的效果。
把最符合的药用到最恰当的病上,那就会有一个最好的效果。
所以《四圣心源》它本身的方子,大部分都是从脏腑的层面指出了一个方向性的处方,不能所有的情况都照搬,你用上肯定有时也有效果,但有时候如果疾病的层面不一样的话,照搬这个方子有时效果就差一些,要灵活变化。
《五味根源》,还有《五情缘起》,《精华滋生》,都是一个道理,从味道的角度来讲,也是一气周流的表现;从人的情志,喜怒悲忧恐,同样反映了一气周流的规律;从《精华滋生》还是《气血本源》一样。
在《精华滋生》里,“五谷香甘,颐养脾胃”,“土气充盈,分输四子”。
人吃五谷杂粮,香甜入脾土,养脾胃呀,养中土,那么中土这股气,土气充盈,很充足的时候化生气血,那么它就是升降斡旋,周流、流通出来了,分输四子。
四子就是四脏、四象,肝、心、肺、肾啊、木、火、金、水啊!
所以你看,从人体五脏这个层面来讲,一气周流,脏腑层面来讲就是基础。
中土脾胃,作为一个气血化生的来源,它升降斡旋,化生气血,气血周流,输送到五脏,输送到外面的四脏,然后完成这个一气周流。
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每个五脏所对应的这个气血、精神、形体、官窍、神志,等等,只要是它们相对应的这些东西,全部它的基础是一气周流这个根源,都是从这儿化生过来的。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黄元御反复从不同的层面,讲一气周流这个体系,讲这个规律,为什么?
就是希望我们理解他的用心,理解他的意思,一气周流这个规律不光在天地之间存在,在人体本身也存在。
在人体来讲,那么它这个流通的基础就是五脏,以五脏为基础,五脏的一气周流作为一个根本。
然后它会在不同的层面,人体的这个五官百骸、指甲毛窍,在各个方面,包括精神层面呀,气血、味道呀,通通这一些,全都有这相同的这个规律,都符合一气周流这个变化规律,就是讲了这么一个意思。
卷二《六气解》,《六气解》看不懂都没有关系,甚至不看也不影响对整本书的学习,但是《天人解》一定要理解透彻。
课后互动
问题一:
木郁从火化还是从寒化?
这个程度有限定吗?
木郁,黄元御讲,说凡病则郁,只要是疾病,必然是气郁。
这一气可以分成木火土金水五种气,可以分成五种情况。
木气、木郁大部分是从火化的,木郁从寒化的比较少,但是如果肾水之气郁的话,有从寒化的,有从热化的。
就是每一个气都有寒化,有热化。
这取决于你本身正气的盛衰。
正气盛,郁而化火;正气虚,阳虚,可能郁而化寒。
气虚、阳虚可能就化寒。
打个比方,什么叫化火?
你这一股气,这个人很有劲儿,郁在这地方走不动了,火冒三丈啊!
周围打个稀巴烂,一股火象!
如果是老弱病残,一点力气都没有了,也郁在这了,就是化寒,所以化寒化火只不过是一气郁滞、虚实的不同。
所以学习一气周流啊,既要通过四象、五行对一气的状态有一个阶段性的定位,同时也要有一个整体的、圆融的概念。
这样在临床上分析疾病,治病用药就会更灵活。
问题二:
肝郁是肝血不足还是肾阳不足?
要看虚实,从象的角度,因为一气周流,从气的角度,它外在的表现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症状。
黄元御讲了很多层面。
所以看肝郁,肝郁在不同的层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是肝血不足还是肾阳不足,就看它在不同的层面表现出啥来,如果它表现出来是脉虚涩,爪甲枯燥,那就是肝血不足;相反如果表现的是脉沉软无力,四末冰凉,这可能就是肾阳不足,根据外在不同的象,察象以辨气
《临证辨象》,就是从象的角度,从临床症状,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到感觉到的这种象,不管是病象也好,脉象也好,去感知人体一气的变化。
象是外在的表现,一气的周流是内在的实质,辨象的本质是为了辩气。
如果大家对脉诊望诊熟练,望而知之谓之神,一看就知道这个气是怎么回事,强弱瘀滞流畅,哪个地方出了问题一望而知。
问题三:
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
不太理解?
四季每一季,都是土气。
一年夏秋之交,六月之间,湿气最闷热最多的时候,是土气最盛的时候,这是从一年当中来讲。
中土于中央,在四季的中间,土气表现的最明显。
实际上,一年四季的变化,都是中土之气的变化,并不是说只在每个季度的十八天是土气,可能是为了便于表述,土气在四个季节里面都存在。
在六月桑拿天湿气最重时,那是最典型的,其他时候,就显得各有各的特点,土性中庸,不升不降,就闷热,不动了。
主要从土无专位来理解,至于各十八日,并不仅仅在这十八天,既然土无专位,哪来十八天,这不就矛盾了吗,从一年的角度,中土之气,每个季节都有,实际上是中土之气的变现表现,这样理解就好理解了。
各十八日这个问题就不存在,只是一个方便的说法而已。
如何用《四圣心源》论来指导针灸的治疗,跟大家交流一下。
人体的经络,是沟通内在脏腑和外在肢节,就像一个通路一样,脏腑之气要想由内达外、疏布周身的话,离不开经络。
只有有气血循行时,经络才会体现出来。
所以用针灸治病、针灸调气,是通过针灸从外在肢体,从肌表来用针,在四肢,肌表,表浅的经络来用针,通过自己的气来调整病人的气,是在气的层次来治病,用这个气来调整患者外在肢节经络的气,通过调和外围之气来达到调和内脏之气的目的,这实际上也是由外治内的道理。
所以,想用针灸达到好的治病目的,首先自己气感要好,自己要会调气,光用针不会调气,针灸是不会有效果的。
其次要对经络循行有一个很好的理解,要清楚它是怎么走的,有一本书《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是祝华英道长,他在练功的时候进入胎息状态,对人体的经络循行有自己比较好的一个体验。
跟黄元御讲的一气周流的模式是一样的,周流不息的。
我认识的老师,他跟我讲,以前,他用针只是按照普通的针灸,哪个穴位治什么病,要记很多东西,不同的手法,不同的穴位组合,治某一个病,感觉很累。
后来,他看我的书,也看了《四圣心源》,突然发现,原来用这个理论来指导,取穴就很灵活,手法也是随心所欲,不需要刻板地去记某一个穴位治哪一个病。
像脾胃不好的,都是先调脾胃这两块穴位,用补法或者是或补或泄。
然后觉得病人属于阳虚,木气不能升达的,可以在肝经肾经这方面用一些补法,相反有一些肝气郁结的,用泻法,目的也是让这个一气周流起来。
就不是单纯的穴位治病,而是灵活的把整个身体的穴位看成一个整体。
然后发现,穴位取的也少,而效果比以前要好,尤其是疑难病,知道该从那个地方去解决,这就是一气周流从整体上把握人体的这个疾病。
针灸师、按摩师,天天就跟经络、穴位打交道,所以气感非常敏感。
针灸,按摩要得气,得气就是人体这股气在经络、穴位位置上,能够流畅地运行,运行得很流的时,气感很敏感,能感受到这股气在这流动,这就叫得气。
病态时,实际上是气在这里淤滞住了,或者说没有气了,不通了,所以才病了。
针灸所有的东西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通”,通开了,病就好了。
学针灸,搞按摩的,时间长了有气感,体会到这种境界。
如果像我懒得去练功,就吃素,气它自己也会慢慢的变得清透的,然后各种感觉就会比较敏锐。
另一方面,调节自己的心境,佛法讲万物唯心。
少一些欲望,多一份淡定,就能够体会到大自然本来的面目,自己本来的心境。
打个比方说,胃口不好、中土不运的人,中焦瘀滞了,脾胃的升降、中土的斡旋转不动了,怎么去治疗?
黄元御四圣心源里第一个方是黄芽汤,黄芽汤是专门治疗中焦不运的,直接用上是不是就会很好呢?
不见得,黄芽汤只是告诉我们中土要去养、去运,去升降、斡旋。
不同的患者,有虚实的不同,有病势缓急的不同,要根据病势细微的区别,来灵活地选择合适的药物,来达到中土升降斡旋的这样一个目的。
所以对于中土不运的病象,去治疗时,就不要用黄芽汤方,不是说黄芽汤方不好,黄芽汤是《四圣心源》里面第一个方子,祖方,最好的方子。
《伤寒论》经方里面有加减,张仲景给大家演示一个法,真正的,如果对这个病情很清楚的话,不需要加减,就跟饿了就吃,困了就睡。
要学会去体验一气周流的境界,学会用药、用针去模拟相应的态势,来治疗病势。
势,就是形势。
有病势就会有相应的药势,对应的来处理。
打个比方说,木气郁结,木气淤滞,气郁到那儿走不动了,人一肚子的气出不来。
自己也生气也很郁闷,这么一种状态。
如果只选一个药来处理的话,很喜欢薄荷。
薄荷很清凉,很清透,舒达宣散,把里面一肚子的郁气给散出来。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你感觉到气郁到这不动,就是郁到这走不动了,堵在这个地方了,需要舒达宣散时可考虑用这个药,当然你也可以考虑其他的药。
如果是老人,胃口很差,土气不足,怕薄荷有点凉伤胃,可用生麦芽,用量大一些,代替薄荷也很好。
如果这个人不光是气不顺,堵在这儿了,可能时间还很长,都有一点郁结了,可用连翘,不光能舒达,还有破结的作用。
根据不同的病情,愿意用什么就用什么,用最合适的,并不是一个小柴胡汤可以舒达肝气的郁结。
气的变化是即时变化,是最早最快的。
根据气来用药是最准的,根据症状用药就慢了半拍,或者几拍,但小孩用药,因为小孩这个气比较清透,气一变,症状马上就跟着变了。
老人,成年人,尤其是慢性病,症状有时候只能做一个参考。
以发烧为例子吧。
发烧是个什么象?
发烧是阳气在外,阳郁化火,气有余便为火。
发烧肯定是气在外面收不回去了。
阳气本身是温煦、流通,阳气应该是往下敛降,从一气周流的角度,阳气往下,阴气往上,才能够周流不息。
所以我们讲左路阴升为阳,右路阳降为阴。
发烧,发热,阳热之气,散到外边了。
这是大象,阳气不降,所有发烧都是这个象。
如果单纯的阳明不降,用石膏,肯定有效。
如果是表寒不解,麻黄汤证的时候,用石膏,它也好不了。
用麻黄往外散,阳气之所以郁着,降不下来,是因为它在左路往上升的时候就已经被挡住了。
所以我们要从左路上着手,开表气,散表寒,让左路能够顺利地升上来,这时右路也能够正常地降。
升都升不上来,也根本谈不上降了。
如果升降都没有问题,小孩吃饭吃多了,中焦淤结住了,他也会发烧。
这个发烧,既有升不上来的因素,也有降不下来的因素。
实际上升降都有问题,主要是降路有问题,尤其是阳气不能敛降下来,堵在中间了,就要用消导的药,把中间给转开,把阳气降下来。
如果肾阳虚或者是气虚得很厉害的话,也会有发烧。
那是因为整个气,整个阳气飘散于上,没有力量下来了。
这时要用很多扶正的药。
如果是阳虚、陈寒导致的阳气飘散于上,可以用附子,温通散寒。
如果是大气非常的虚,一气虚。
那可能需要用大量的人参、黄芪补气来增加一气周流的力量,让它有力量降下来,都不一样。
都是发烧,用药都不一样。
治疗慢性病开的方子很少有超过三付的,换方很勤。
一般的老大夫看慢性病,一般都是七付,十四付,甚至开一个月,慢慢吃。
一般的能来我这里看病方便的我都是很少超过三付。
因为用上药之后,这个的病势,病人的一气周流的状态就变了。
随时在变,我也随时在变,始终对应这个一气周流的状态,始终是吻合的。
那这样我的药物始终在引导他的病气,引导往一个正常的状态转变。
随时都在牵着它,慢慢的,它就回来了,就好了。
要静心,心静自然明。
心不静的时候,大道在你身边,也感觉不到。
问:
木郁风动怎么理解?
木郁就是木气郁结了。
木气郁滞,气就会有余,气有余,为什么会有风动,木气郁久,它会化火,气有余而为火嘛,再一个它会有这个风象。
如果这个木郁,郁在那个地方不动,没有地方去,那么它就会化火。
如果它还有一些通路可以去,它就会形成风,这就是股气它在那里会有股力量,它就会往外散,就会形成风象,所谓的风象,就是一气周流,这种力量不是正常的柔和的那种力度了,比较急,比较快,带着一股劲,就叫风象。
在外的症状表现出颤抖啊,出血呀,一些生理或病理代谢物的排泄,这都是风象。
木郁风动就是木气导致一气流动的急一些,像刮风一样,是这个意思。
如何判断一气周流的病象?
这个正常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