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美丽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8581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越百年美丽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跨越百年美丽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跨越百年美丽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跨越百年美丽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跨越百年美丽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跨越百年美丽教学设计.docx

《跨越百年美丽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越百年美丽教学设计.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跨越百年美丽教学设计.docx

跨越百年美丽教学设计

第五组教材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既是低中年级科学故事、科普文章的承接,也是上述单元的发展。

选编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科学精神做出了阐释。

学习本组课文,要求学生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还要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

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梁衡的同名散文(发表于《英才》1994年第4期)的节选。

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这一问题而进行的艰苦的研究,赞美她对科学、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更赞美了她的人格与精神。

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

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者采用倒叙的手法,一开始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的形象和伟大的成就凸现在读者面前。

接下去的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而进行的艰苦的研究,直到发现了镭,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充分表现了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

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居里夫人在名利面前的态度和做法,表现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和全身心投身科学的忘我精神。

最后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肯定居里夫人的人格。

课文没有泛泛介绍居里夫人的科学成就,而是将作者对科学家生命的理解融合在一起,显得文采斐然。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记“冶炼、溶解、沉淀、分析、侵蚀、隐退、乏力、荣誉、头衔、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

1、阅读、感悟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如“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敬重像居里夫人这样献身科学的人,认同他们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通过读课文,可以从文章中感受到居里夫人的外在美,了解到她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也能从语言文字中初步感受到她的一些可贵的品质,如坚强、刚毅、淡泊名利等,但是还是缺乏深度,需要进一步走进文本研读课文,深入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精神。

特别是对她高远的追求,人生的意义的发现等较深层次的问题需要作为重点来研读。

让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感悟到她的内在美,从心灵深处敬重居里夫人的人格精神。

怀着对居里夫人无限的敬意朗读课文,读出对她的敬意和赞美。

另外课文描写的是外国科学家,文中出现了一些专业术语,会对学生的理解感悟增加一定的难度,需要在第一课时认真预习课文,把课文读通,读熟,以免影响第二课时的深入探究。

【设计思路】

以“美丽”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走进文本,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她的外在美,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伟大的人格精神。

首先是用情境教学法,把学生带到1898年12月26日这一天,通过图片展示和阅读第二段文字感受到居里夫人的外在美,了解到她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

接下来就是让学生通过3、4、5、6四段的研读感受她的人格精神。

研读的重点是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在小组合作学习,然后进行对话,通过对话深入感受她的内在美,她的人格精神。

在对话的同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她的科学精神,除了从文字中感悟以外,老师也出示了一篇关于关于介绍她从事科学研究的文章让学生快速浏览,再来谈自己的对“美丽”的感悟。

进而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深华情感,有感情地朗读。

最后是联系全篇探讨课题的内涵,懂得这种美丽不仅跨越百年,而是一种永恒的美丽。

【教学准备】

让学生课前阅读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2、同学们,你们知道眼前这位端庄、漂亮的女士是谁吗?

(居里夫人)

主要内容:

1、阅读单元导读,了解单元学习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受居里夫人的美丽。

3、查字典自学生字、新词,交流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进一步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读全文初步谈人物的形象,质疑问难。

(了解学情)

谈话导入:

同学们已经初步阅读了《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课文,知道课文写的是谁?

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在读书的过程中如果产生了疑问就请你做上记号。

读完之后请你说说浮现在你脑海中的居里夫人是什么样的?

或者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自由朗读,交流:

1、请你说说此时浮现在你脑海中的居里夫人是什么样的?

或者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提出疑问,教师板书问题。

并对问题做出归纳,提示需要重点研读的问题。

二、解读“美丽”,感受外在美和巨大贡献(第二段)

1、师:

很多同学在交流时都谈到了居里夫人的美丽,首先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来到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这一天的法国科学院,看一看美丽的居里夫人。

(出示幻灯)

2、仔细读一读课文的第二段,看自己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居里夫人的美丽。

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再读一读。

3、对话交流,感受美丽以及贡献的巨大。

(惊人的发现、震惊等)

4、我们从文字中感受到了居里夫人的外在美和巨大的贡献,你这时是怎样的心情?

(佩服等)请你怀着这样的情感读一读这段话。

(第二段话的最后两句)(出示幻灯)

三、解读“美丽”,感受人格精神(3~6)

1、师:

同学们,居里夫人的美丽形象和惊人发现能够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让我们再仔细读读后面的课文,想一想除了美丽的容貌,究竟什么是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种“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等会儿我们来交流。

2、生读课文,作批注。

(自主探究)

3、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合作学习)

4、师:

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⑴学生汇报:

要点一:

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她的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师:

课文哪个部分让你的这种感受最深?

生:

我觉得第三自然段写发现和提炼镭的过程让我感受最深。

⑵师:

好,就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居里夫人坚定、刚毅、执著的追求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读书。

师:

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句子一:

“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

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感受她追求真理、治学严谨的精神。

句子二:

“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

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

化验室只是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①从这段话里可以知道居里夫人从事科学研究的条件是非常艰苦的,他们提炼镭的工具只是“一口大锅”,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

在这样的条件下从事研究工作没有远大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是不可能做到的。

②工作条件的艰苦还可以从这句话看出来,“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这说明工作不但辛苦,而且还常常有被烧伤的危险。

③从这段话中的“可能”还知道,当时不仅工作条件非常艰苦,而且实验能不能成功还很难说。

居里夫人的工作有可能成功,但也有可能他们的心血全都白费了。

从这里感受到科学研究的艰辛。

④朗读:

让我们把这段话再读一读,把我们的这些感受读出来吧。

师:

请同学们接着谈。

句子三:

“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从这句话中的几个数字体会到虽然工作环境这样艰苦,可居里夫人仍然坚持不懈,用了近四年的时间,才从成吨的废渣中提炼出0.1克镭,这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她对科学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执著的追求太令人佩服了!

这种精神是美丽的。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0.1克镭大概是多少吗?

它比我们的圆珠笔笔尖还要小。

要从成吨的废渣中提炼出那么小小的0.1克镭,这是多么艰难呀!

那么我们在读这句话时应该怎么读呢?

讨论说出在读三个数字时应该读出漫长而艰辛的感觉。

师:

从第3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居里夫人为了发现和提炼镭所付出的艰辛。

我们深深地为居里夫人那种对科学事业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精神所感动,这种信念和精神无疑是美丽的。

正如书上所说的,“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让我们浏览这份有关居里夫人从事科学研究的资料,(出示幻灯)读完之后再来谈一谈自己对居里夫人的认识以及心情感受。

带着对她的深深的敬意读一读这段话。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谈一谈自己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⑶居里夫人的美丽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让我们再读读课文其他几个自然段。

(生读。

师:

谁来说说?

①句子1“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

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

”表现在她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②师追问:

既然课文说“她美丽健康的容颜在悄悄地隐退”,你们为什么还觉得这是居里夫人的美丽所在呢?

(虽然居里夫人美丽健康的容颜在悄悄地隐退,但是居里夫人用自己的美丽和健康换来了科学实验的巨大成功,换来了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正是这种牺牲精神使得居里夫人取得了别人无法得到的成功。

这种美丽比外表的美丽更持久,更能经受时间的考验。

③句子2“直到她身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做实验的时候,射线该是多么强烈呀!

她知道射线对健康有害,可她还是坚持工作,我觉得居里夫人真正做到了为科学献身。

④师:

还有谁能从其他角度谈谈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里呢?

从5、6段表现在她的淡泊名利。

居里夫人的每一项荣誉都是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

她却视名利如粪土,一心只想着科学研究,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

这种在名誉面前的淡泊就是一种美丽。

从课文最后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评价中也可以知道她的淡泊名利,“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师:

是的,对居里夫人来说,人活着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而是为了对人类有所贡献!

所以作者说,“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让我们怀着对居里夫人的敬意把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读一遍。

四、谈对“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感悟

师:

同学们,学习了课文,你们对“跨越百年的美丽”有了什么新的理解吗?

(课题中的“美丽”主要表现在她对科学执著的追求,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以及对名利的淡泊这三个方面。

这种“美丽”是长久的,所以说是跨越百年的美丽。

(居里夫人的“美丽”还在于她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种“美丽”已经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流传至今,而且还会继续流传下去。

师:

同学们,现在我们明白了“跨越百年的美丽”不仅是指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也不光是她伟大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她的科学精神──对科学执著追求,为科学奉献终身,以及淡泊名利。

所以,爱因斯坦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光明的未来。

”我想,我们如果能学习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我们也能为人类作出贡献。

课后请同学们读一读“阅读链接”中的材料,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科学家,读读有关他们的书或者文章,你一定会感受到居里夫人身上更多的美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人物描写方法;

2、理解本文叙议过程中穿插引用古今中外名人言行的作用;

3、领悟居里夫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居里夫人的“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学难点】

文中穿插与引用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怎样理解美丽?

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历史,历经沧桑巨变,始终散发光彩?

那么,又是什么样的美丽和居里夫人联系在一起呢?

居里夫人的伟大发现,我们可以在许多科学文献中了解。

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早有论述。

然而,当1998年庆祝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100周年的时候,作者梁衡又在居里夫人身上发现了新的东西,这就是居里夫人美丽。

她拥有美丽的外表,但却不为美丽拖累。

她有大志大求,追求的是事业理想的永恒美丽。

作者梁衡透过居里夫人向读者诠释了美丽的真正内涵。

希望通过学习本文,同学们可以对美、对人生有一个新的认识。

二、人物介绍

1、梁衡:

山西霍县人。

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长期在基层当记者。

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

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

其他散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夏感》和《把栏杆拍遍》入选中学教材。

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数理化通俗演义》、散文集《把栏杆拍遍》、《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2、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原籍波兰,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1895年她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就放射性现象进行研究,先后发现了釙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

1906年居里去世后,她继续研究放射性,并著有《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等,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

由于她对放射现象研究工作的巨大贡献,和丈夫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三、读课文

四、分析课文

1、为文章划分层次结构:

1~2介绍写此文的目的,再现居里夫人的光辉形象。

3~7追述居里夫人的生平,赞颂她的高贵品质。

8高度概括居里夫人的一生。

2、分析第一部分:

⑴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一句独立成段起到了什么作用?

(这一句话揭示了哪些问题)

答:

一方面说明了创作此文的目的──为了纪念;另一方面肯定了居里夫人的重要贡献。

⑵第二段以特写镜头的方式,重现了100年前居里夫人登上法国科学院讲台的光辉形象。

第二段的文字内容中,哪些是可以透过镜头看到的内容?

哪些是作者补充的介绍?

分析:

“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

①对环境的描写(社会、自然)先后用了哪两个词?

答:

人声鼎沸:

形容人们对于新科学发现的反应是很强烈的。

肃然起敬:

形容人们对女性登上这一神圣讲台的吃惊。

②“淡泊”一词怎样理解?

答:

谦逊、淡泊名利,与后文相照应。

“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比埃尔·居里一起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发现,他们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镭。

本来这场报告,她想让丈夫来作,但比埃尔·居里坚持让她来讲,因为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

这段话介绍了居里夫人之所以会在100年前登上这个讲台的原因。

“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里。

①这一段中对居里夫人最高的评价是什么?

答:

“她使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②最后一句话与文中的什么地方相呼应?

答:

标题。

3、分析第二部分:

⑴那么,居里夫人这种跨越百年的美丽具体表现在哪里?

文章的第二部分用简练而生动的文字,回顾了居里夫人为发现、提炼镭而付出的常人难以想象和忍受的艰辛与磨难。

①在第二部分划分两个层次应划分在哪里?

答:

3、4段之间。

②但为什么作者只作了简单的介绍?

答:

本文的创作目标是发现居里夫人的美丽。

描写她科学发现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是对她身上所体现出的与众不同的美的衬托,并不是创作的重头。

③分析“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盐可以使胶片感光,这是天然放射性。

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立即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

物质世界里是不是还有另一块全新的领域?

别人在海滩上捡到一块贝壳,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这一段话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

比喻。

本体:

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盐……居里夫人却立即提出了一个新问题……

喻体:

别人在海滩上捡到一块贝壳,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⑵在4~7段中用很长的篇幅来赞扬她的美丽。

居里夫人追求的内在美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

①为了不受漂亮的干扰,她故意把一头金发剪得很短把金发剪短──坚定、刚毅,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②对热闹不屑一顾,给追求者无情的后脑勺。

③一人租了间小阁楼,一天只吃一顿饭,日夜苦读。

晚上冷得睡不着,就拉把椅子压在身上,以取得一点感觉上的温暖──具有心无旁骛、悬梁刺股、卧薪尝胆的进取精神。

在贫困的生活环境中磨炼自己的意志。

④甘愿让酸碱啃蚀她柔美的双手,让呛人的烟气吹皱她秀美的额头──为发现、创造奉献美丽。

⑤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

而比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负担。

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背负沉重的生活、思想负担,默默工作。

⑥视名利如粪土,将奖金赠送,把奖章当玩具

⑦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理性美丽

⑶请归纳出居里夫人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答:

不怕吃苦、不怕失败、勇于牺牲、淡泊名利、坚定信念、治学严谨、追求真理等。

⑷第4段第2句中的“好像”如何理解?

是歧视的表现吗?

答:

作者是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叙述这句话的,实际上是赞美居里夫人的伟大成果。

⑸在4~7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赞颂居里夫人?

1、全文很长,用了那些记叙的顺序。

2、根据记叙的顺序,看看课文记叙了哪些内容?

并对其进行概括。

⑴倒叙、插叙

⑵学生阅读思考并概括段意:

历史定格(1~2段);艰辛炼镭(3段)不为美形所累(4段)青春换镭(5~6段)不为美誉所负(7~8段)文章较长,思维的跳跃性大。

这一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对全文的内容能整体感知和把握,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细读品味,感受人品

1、梁衡为什么在课文第六段中说:

“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

2、为何说“镭”的发现是“伟大的发现”?

请结合学过的物理和化学知识来理解。

五、小结

为什么说居里夫人的美丽是“跨越百年”的呢?

百年:

永恒。

她的伟大发现对社会的贡献是永恒的;她的超凡脱俗的品质是永存的。

科学是美丽的;人是美丽的;──追求美丽科学的美丽人生和丰富的精神是永恒的因而能跨越百年。

既点题又照应导入,使课上的首尾呼应。

思路点拨:

四、谈对“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感悟

师:

同学们,学习了课文,你们对“跨越百年的美丽”有了什么新的理解吗?

(课题中的“美丽”主要表现在她对科学执著的追求,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以及对名利的淡泊这三个方面。

这种“美丽”是长久的,所以说是跨越百年的美丽。

(居里夫人的“美丽”还在于她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种“美丽”已经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流传至今,而且还会继续流传下去。

师:

同学们,现在我们明白了“跨越百年的美丽”不仅是指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也不光是她伟大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她的科学精神──对科学执著追求,为科学奉献终身,以及淡泊名利。

所以,爱因斯坦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光明的未来。

”我想,我们如果能学习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我们也能为人类作出贡献。

课后请同学们读一读“阅读链接”中的材料,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科学家,读读有关他们的书或者文章,你一定会感受到居里夫人身上更多的美丽。

艰辛炼镭

造不为美形所累

福超凡脱俗,青春换镭

人不为美誉所负

【教材分析】

1、《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

本组教材是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的,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

2、编写意图: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仅是认识居里夫人,了解他的事迹和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敬重象居里夫人这样为科学献身的人,认同他们对科学精神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学情分析】

课文中难理解的句子比较多,学生可以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结合收集的有关居里夫人的事迹加以理解。

【教学目标】

根据本组训练重点和学生实际,确立了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⑴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难点:

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

2、课件。

【教学方法】

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的教学原则。

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小学语文新课标中高年级的阅读要求,我主要采用“质疑问难──理解感悟──感情朗读”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消除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学法渗透】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和感情朗读法”学习本课。

让学生运用问、划、读、议等方法,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多种感官参与获取知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也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走近居里夫人

1、(课件示:

居里夫人照片)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眼前这位美丽端庄的女士是谁吗?

学生答,教师简介居里夫人。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居里夫人?

学生交流。

3、听了大家的介绍,相信居里夫人的形象已经定格于同学们的头脑中,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

教师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质疑问难,了解居里夫人

1、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质疑:

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哪里?

什么是真正的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