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一阶段质量评估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8552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一阶段质量评估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一阶段质量评估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一阶段质量评估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一阶段质量评估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一阶段质量评估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一阶段质量评估试题.docx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一阶段质量评估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一阶段质量评估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一阶段质量评估试题.docx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一阶段质量评估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一阶段质量评估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定都在

A.牧野

B.殷

C.洛邑

D.镐京

2.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

下列青铜器中哪件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A.四羊方尊

B.青铜面具

C.青铜立人像

D.司母戊鼎

3.利簋铸有武王伐纣铭文,它见证了

A.夏朝灭亡

B.盘庚迁殷

C.西周建立

D.东周灭亡

4.下列对甲骨文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载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B.刻在龟甲兽骨

C.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

D.今天的汉字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5.下列关于商鞅变法的内容,叙述错误的是

A.确立郡县制

B.统一度量衡

C.禁止私斗

D.实行土地私有

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②东周与西周并存,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③齐国是春秋时期东方的大国

④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从客观上看,有利于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龙的传人》中有一句歌词: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中华民族所尊奉的人文始祖是

A.龙

B.女娲

C.黄帝、炎帝

D.尧

8.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芭芭拉·沙尔和纽约大学的迈克尔·普鲁加南联合开展了一项DNA研究,最终得出结论:

栽培稻的确起源于中国,你还能从下面哪个遗址中找到水稻起源于中国的证据?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元谋人遗址

D.山顶洞遗址

9.在远古时代.导致下列图片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习惯不同

B.生产工具不同

C.自然环境不同

D.生产力水平不同

10.孔雀飞去,回忆悠长。

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

秀色丽江,人在路上。

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

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居民

11.炎帝和黄帝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主要生活在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闽江流域

12.下列考古发现的生产工具,代表我国原始居民生产力最高水平的是()

A.

B.

C.

D.

13.下图干栏式房屋是下列哪一种远古人类的房屋样式?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14.《东周列国志》一书写的是西周结束至秦统一六国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

可能在书中出现的事件是

A.盘庚迁都到殷

B.国人暴动

C.齐桓公兴兵伐楚

D.牧野之战

15.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七年级某班同学进行历史学习时学习笔记中写的内容中有“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由此推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B.原始的农耕生活

C.华夏之祖

D.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16.有个成语叫“助___为虐”,比喻帮助坏人做坏事。

该空应该填

A.纣

B.禹

C.桀

D.启

17.铁农具在现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国最早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A.商朝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夏朝时期

18.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历史发展呈现的趋势是()

A.国家数目越来越少,天子权力越来越大

B.国家数目越来越多,天子权力越来越小

C.国家数目越来越少,天子权力越来越小

D.国家数目越来越多,天子权力越来越大

19.小明在记历史笔记的时候漏了两个字:

“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工程,建成之后,□□平原成为千里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空格处应填上

A.华北

B.东北

C.关中

D.成都

20.中华姓氏源远流长,以国为氏的现象在周代较为普遍,如晋文公称晋重、齐昭公称齐潘等。

这一现象普遍出现是缘于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二、综合题

21.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或多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民族之间差别逐渐缩小,甚至形成一个新民族。

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多种,探究下列民族融合的方式,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整合。

——XX百科民族融合

(1)材料一中提到的“诸侯国”和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

依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促进了民族融合的方式是什么?

材料二:

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

(2)材料二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哪一历史事件?

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

(3)依据图示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情形,想一想,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材料四:

(4)写出图中前秦和东晋在4世纪后期发生的著名战役的名称?

图中氐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之后哪一少数民族也统一了北方?

材料五:

(5)指出材料五中北魏政府的改革有怎样的作用。

(6)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概括出促进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哪些?

(至少说出两点)

22.(15分)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1)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其中,涉及民生问题的措施是哪项?

(3分)

材料二(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

……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

……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魏书•高帝纪下》

(2)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促使鲜卑“汉化”的主要措施。

(2分)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楚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四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

“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3)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相似之处?

(4分)

材料五1982年,(南海)大沥公社实行包产或包干到户,即按人口、劳动力或者按人口比例分包耕地到户,分包户实行经营自主,除必须完成上调任务以外,盈亏自负。

……生产面貌均有明显起色,生产者也从过去统一排工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经营其他产业。

——《南海县志•农业》第十四卷

(4)据材料五简要分析80年代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该变化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4分)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二孟子曰:

天子适诸侯,日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他,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材料三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三则材料反映的是哪朝的什么制度?

图中从上往下第三层代表的是什么人物?

(2)如果你是当时一国的诸侯,那么你应该向当时的天子尽怎样的义务?

(3)制定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该制度在在春秋时期呈现初什么特点?

24.阅读下列材料:

村料一(见下图)

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

材料二(见下图)

上图为在新疆发现的东汉墓中出土的丝袜。

据考证该墓主人是当地人,丝袜是经“丝绸之路”从中原地区运来的。

材料三 (贞观年间)米斗四五钱(说明粮食很便宜),外户不闭(门者)者数月,马牛被(遍)野。

……是岁,天下断狱,(判)死罪者(只有)二十九人,号称太平。

——欧阳修《新唐书》卷四一《食货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

(2分)

(2)你认为材料二可以印证哪些历史现象?

(2分)

(3)据材料三,概括贞观年间的经济、社会状况。

(2分)

(4)上述材料分别来自传说、文物和史书记载。

指出其中哪一种提供的历史信息最为可靠?

并列举能反映夏朝建立之前中国历史的传说(材料一所涉及的传说除外)和文物各一例。

(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综合题

1、

2、

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