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光山二高届高考化学复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考点突破精选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8530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光山二高届高考化学复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考点突破精选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南省光山二高届高考化学复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考点突破精选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南省光山二高届高考化学复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考点突破精选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南省光山二高届高考化学复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考点突破精选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南省光山二高届高考化学复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考点突破精选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光山二高届高考化学复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考点突破精选题.docx

《河南省光山二高届高考化学复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考点突破精选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光山二高届高考化学复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考点突破精选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光山二高届高考化学复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考点突破精选题.docx

河南省光山二高届高考化学复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考点突破精选题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下列各组中,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酸性:

HClO4>HBrO4>HIO4            B.碱性:

NaOH>Mg(OH)2>Al(OH)3

C.稳定性:

PH3>H2S>HCl            D.非金属性:

F>O>S

2.铊盐与氰化钾被列为A级危险品,铊(Tl)与铝同主族,Tl3+与Ag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

Tl3++2Ag===Tl++2Ag+且已知Ag++Fe2+===Ag+Fe3+,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Tl+最外层有3个电子B.氧化性:

Tl3+>Ag+>Fe3+

C.Tl(OH)3与Al(OH)3相似,也是两性氢氧化物D.铊位于第五周期ⅢA族

3.某元素R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5,R元素可能形成钠盐的化学式是()

①NaRO②Na2RO2③NaRO2④Na2RO3⑤NaRO3⑥Na3RO4

⑦NaH2RO4⑧Na2HRO4

A.①③④⑤⑦B.③⑤⑥⑦⑧C.②⑤⑥⑦⑧D.①②④⑥⑧

4.天然钫(Fr)极微量,它的21个已知同位素都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要的元素,根据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预言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

A.在已知元素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B.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氧化物Fr2O

C.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极强的碱

D.单质的熔点比钠的熔点高

5.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具有相同的()

A核电核数B电子数C电子层数D化学性质

6.某二价阳离子含24个电子,它的质量数为59,则该离子核内中子数是()

A.22B.37C.33D.35

7.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Y、

Z在同一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2倍,也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

Y>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Z>X

C.Y的氧化物中含有离子键D.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弱碱

8.碱金属元素都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其原因是()

A.密度小,熔、沸点低B.在自然界中无游离态存在

C.常温下易液化D.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容易失去

9.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显弱酸性

B.Y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

C.X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存放不易变质

D.X的氢化物和Z的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对热稳定的化合物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

B.碱金属单质都是银白色金属

C.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

D.所有气体单质都含有非极性键

11.某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其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为25%,此元素是()

A.CB.NC.SiD.S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碱金属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都是过氧化物

B.少量的碱金属单质都能保存在煤油中

C.HF、HCl、HBr、HI的稳定性、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

D.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卤素单质的颜色由浅到深,熔沸点逐渐升高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条件下,气体体积大小主要由气体的分子数目决定的

B.有热量变化的过程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C.通过钠、镁、铝与水反应的实验,可以比较三种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D.轮船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的元素一定处于周期表IIA族

B.主族元素X、Y能形成

型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2或5

C.亚硫酸的酸性比硫酸强

D.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定比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大

15.某同学在研究前18号元素时发现,可以将它们排成如图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代表一种元素,其中O点代表氢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离O点越远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

B.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ⅥA族

C.B元素是图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D.B、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相互反应

16.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As>Cl>P

B.热稳定性:

HCl>AsH3>HBr

C.还原性:

As3->S2->Cl-

D.酸性:

H3AsO4>H2SO4>H3PO4

17.下面有关14C和14N的叙述正确的是()

A.14C与14N有相同的中子数B.C与C60互为同位素

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D.14C与14N是相同的核素

18.下列有关元素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A.碱性:

NaOH

HF>HCl>PH3

C.原子半径:

S>F>OD.酸性:

HClO>HNO3>H2CO3

19.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周期

(1)写出元素④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

(2)②、③、⑤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⑤、⑥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②、③、⑥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由上述部分元素组成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下图所示的变化,其中A是一种淡黄色固体。

请回答:

(1)写出固体A与液体X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气体Y是一种大气污染物,直接排放会形成酸雨。

可用溶液B吸收,当B与Y物质的量之比为1:

1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D的溶质为(填化学式)。

(3)写出气体C与气体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某同学探究同周期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沸水中;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做不定向运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2.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3.将一小块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4.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5.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E.生成淡黄色沉淀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探究同周期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1)实验用品:

试剂:

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

仪器:

①,②,③,试管夹,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酒精灯等。

(2)实验内容:

(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和离子方程式)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1

2

3

4

5

(3)若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相对强弱来验证Mg、Al失电子能力的强弱,请你设计实验(实验用品自选,不要求写化学方程式):

(4)实验结论:

21.将0.2mol金属R的一种含氧酸盐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使之完全分解,生成R的氧化物RO和CO、O2的混合气体。

已知:

该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8,其体积为8.96L(标准状况);金属R的原子核中质子数比中子数少4个。

测得RO的质量比原含氧酸盐质量减轻一半。

通过计算,求出该盐的化学式。

22.(7分)

(1)A、B两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A和B所在周期包含元素种类分别为m、n。

如果A和B同在Ⅰ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

如果A和B同在Ⅶ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当B在A的下一周

期时,B的原子序数

为_____________。

(2)A、B两元素同周期,A位于ⅡA族,B位于ⅢA族,A的原子序数为x,B的原子序数为y,则y-x=_________或_________或_________。

23.已知X、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

X元素原子的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

X跟Y可形成化合物X2Y3,Z元素可以形成负一价离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该元素的符号是________。

(2)Y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该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

(3)X与Z可形成化合物XZ3,该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4)已知化合物X2Y3在稀硫酸溶液中可被金属锌还原为XZ3,产物还有ZnSO4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X的氢化物与同族第二、三周期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稳定性、沸点高低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X、Y、Z、T、W五种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Y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Z

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1)sn(n+1)pn+2

T

与Z同周期,元素最高价是+7价

W

原子序数为Y、T元素之和,不锈钢中含有该元素

(1)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_______;W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Z与元素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______。

A.常温下Z的单质和T的单质状态不同

B.T的氢化物比Z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Z和T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T的电负性比Z大

(3)常见溶剂XZ2的分子中,含有的

键与π键个数比为_______,它所形成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Y的常见氢化物易液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①自然界常见的X元素含氧酸的钙盐和适量T的氢化物溶液反应时,每产生4.4g气体(不考虑气体溶解)放热a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反应至无气泡逸出后,取适量残留溶液,插入pH传感器并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测得PH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BC段、CD段发生的反应:

BC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2.B

【解析】

试题分析:

铝是第ⅢA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3个,所以选项A不正确,Tl+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则根据反应式可知,选项B正确;铊的金属性强于铝元素的,所以Tl(OH)3不可能是两性氢氧化物,C不正确;铊位于第六周期ⅢA族,D不正确,答案选B。

考点:

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点评:

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

侧重对学生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本题主要是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综合考查,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3.B

【解析】

试题分析:

某元素R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5,则R是第ⅤA族元素。

因此R的常见化合价有+3价、+5价,所以选项③⑤⑥⑦⑧均是正确的。

①②中R的化合价分别是+1价和+2价,不符合,答案选B。

考点:

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点评:

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能力的培养。

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价判断的了解掌握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出该元素可能的化合价,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4.BD

【解析】已知Fr位于同主族最下面,原子半径最大,熔点比Na低(因为碱金属中按原子序数递增,熔沸点降低)。

Fr是最活泼金属,与O2反应生成非常复杂的氧化物,不是Fr2O。

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极强的碱。

5.A

【解析】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一定既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答案选A。

6.C

【解析】

试题分析:

二价阳离子含24个电子,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26,即质子数是26。

它的质量数为59,则根据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可知,该离子核内中子数是59-26=33,答案选C。

考点:

考查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的有关计算

7.C

【解析】

试题分析:

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2倍,所以Z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Y、Z在同一个周期且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X为氮元素,Y为镁元素,Z为硅元素。

A、离子半径N>Mg,错误;B、稳定性SiH4

考点:

考查了元素的推断和基本性质。

【答案】D

【解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其化学性质。

9.B

【解析】根据题意,可以推断出X、Y、Z分别为N、Mg、S,HNO3为强酸,A项错误;Y的氧化物为MgO,属离子化合物,B项正确;X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为氨水,在空气中易吸收CO2而变质,C项错误;X的氢化物和Z的氢化物反应生成的物质为硫化铵或硫氢化铵,受热会分解,D项错误。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A.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但钠的密度大于钾的密度,A错误;B.碱金属单质中出Cs略带金色光泽外,其余都是银白色金属,B错误;C.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C正确;D.所有气体单质不一定都含有非极性键,例如稀有气体元素形成的单质分子,D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1.A

【解析】

试题分析:

RO2的最高价是+4价,属于ⅣA族,其氢化物为RH4或H4R,设R的原子量是a,4/(a+4)×100%=25%,解得:

a=12,R为C,选项A正确。

考点:

考查质量分数的计算、化合价等知识。

12.D

【解析】

试题分析:

A.碱金属单质中Li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Li2O,不是过氧化物。

错误。

B.少量的碱金属单质Na、K能保存在煤油中,但是Li要保存在液体石蜡中。

错误。

C.HF、HCl、HBr、HI的稳定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而还原性则以此增强。

错误。

D.F2、Cl2、Br2、I2卤素单质的颜色是淡黄绿色、黄绿色、红棕色、紫黑色,逐渐加深,熔沸点逐渐升高。

正确。

考点:

考查同族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的性质递变规律及物质的保存的知识。

13.B

【解析】

试题分析:

A、气体分子间距离比较大,所以一定条件下,气体体积大小主要由气体的分子数目决定,正确;B、分子晶体的状态变化有热量变化,但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错误;C、钠与冷水剧烈反应,镁与热水缓慢反应,铝与水不反应,根据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比较钠、镁、铝三种金属的金属性强弱,正确;D、轮船外壳连接锌块,锌的活泼性大于铁,锌作原电池的负极,铁作正极受到保护,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气体的体积、热量变化与化学键变化、金属性的判断、金属的保护。

14.B

【解析】

试题分析:

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的元素也可能是0族元素He,A不正确;B正确,例如CO2、MgCl2等;硫酸的酸性强于亚硫酸的,C不正确;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定比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小,D不正确,答案选B。

考点:

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的坚固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点评:

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

15.A

【解析】

试题分析:

A.离O点越远的元素,原子序数增大,但是若是同一周期的元素,则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就越小,错误;B.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A元素是O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ⅥA族,,正确;C.B元素是Na元素,是图中所有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正确;D.B、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NaOH是强碱,而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二者可以相互反应,正确。

考点:

考查“蜗牛”形状的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的关系的知识。

【答案】C

【解析】同周期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从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Cl的原子半径小于P的原子半径,A错误;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AsH3的稳定性小于HBr的,B错误;依据“易得者,不易失”,As、S、Cl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As3-、S2-、Cl-的还原性逐渐减弱,C项正确;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减弱,H3AsO4的酸性弱于H3PO4,D错误。

17.C

【解析】

试题分析:

14C与14N的中子数分别是8和7,A不正确;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B不正确;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所以选项C正确;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原子是核素,所以14C与14N是不同的核素,D不正确,答案选B。

考点:

考查原子组成、同位素、核素的有关判断

点评:

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

意在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有关概念的含义和判断依据,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18.B

【解析】

试题分析:

A、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碱性:

NaOH>Mg(OH)2>Al(OH)3,A错误;B、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氢化物稳定性:

HF>HCl>PH3,B正确;C、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

S>O>F,C错误;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氯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是高氯酸,不是次氯酸,D错误,答案选B。

考点:

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9.(14分)

Ⅰ.

(1)第三周期第ⅣA族(2分)

(2)Na>S>O(2分)

(3)HCl>H2S>SiH4(2分)

(4)

(2分)

Ⅱ.

(1)2Na2O2+2H2O=4Na++4OH―+O2↑(2分)

(2)NaHSO3(2分)

(3)2SO2+O2

2SO3(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

①为H元素、②为O元素、③为Na元素、④为Si元素、⑤为S元素、⑥Cl元素。

Ⅰ.

(1)元素④为Si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第三周期第ⅣA族

(2)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可得:

Na>S>O

(3)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所以④、⑤、⑥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HCl>H2S>SiH4

(4)①、②、③、⑥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可形成NaOH或NaClO,电子式为:

Ⅱ.

(1)由上述部分元素组成的物质,A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则A为Na2O2,能与液态X反应生成气体C与B的溶液,可推知X为H2O、B为NaOH、C为O2,固体A与液体X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Na2O2+2H2O=4Na++4OH-+O2↑

(2)中气体Y是一种大气污染物,直接排放会形成酸雨,Y为SO2,当naOH与SO2物质的量之比为1:

1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D为NaHSO3。

(3)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反应方程式为:

2SO2+O2 

 2SO3。

考点:

本题考查元素及物质的推断、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电子式和方程式的书写。

20.

(1)①试管,②胶头滴管,③烧杯,(各1分)

(2)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1

B

2

E

S2-+Cl2=2Cl-+S↓

3

A

2Na+2H2O=2Na++2OH-+H2↑

4

C

5

D

(3)向MgCl2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且不溶解;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分)

(4)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

(其它答案合理均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实验过程可知,需要的仪器还有试管、胶头滴管、烧杯。

(2)镁能与沸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溶液显碱性,因此溶液变为浅红色;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能把硫化钠氧化为S沉淀,即有淡黄色沉淀产生;钠是活泼的金属,极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镁能与盐酸剧烈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铝的金属性弱于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

(3)氢氧化镁是中强碱,能与酸反应,而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据此可以判断二者金属性强弱,因此实验方案可设计为:

向MgCl2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且不溶解;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结论是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

考点:

考查元素周期律实验方案设计与探究

21.FeC2O4

【解析】生成CO、CO2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18×2=36,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0.4mol,质量为m混=36g·mol-1×0.4mol=14.4g(为含氧酸盐的质量的一半)。

设CO的物质的量为x,则CO2的物质的量为0.4-x,有:

28x+44(0.4-x)=14.4

x=0.2

即n(盐)∶n(CO)∶n(CO2)=0.2∶0.2∶0.2=1∶1∶1。

M(盐)=

=144g·mol-1

M(RO)=144g·mol-1-28g·mol-1-44g·mol-1=72g·mol-1

M(R)=72g·mol-1-16g·mol-1=56g·mol-1故该盐的化学式为FeC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