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学》网上作业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8236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水文学》网上作业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工程水文学》网上作业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工程水文学》网上作业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工程水文学》网上作业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工程水文学》网上作业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水文学》网上作业题.docx

《《工程水文学》网上作业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水文学》网上作业题.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水文学》网上作业题.docx

《工程水文学》网上作业题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工程水文学网上作业题

第1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水资源通常是指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包括()和()2个方面。

2、对人类最为实用的水资源,是陆地()量、江河()量和浅层地下()量。

3、江河径流和浅层地下淡水的补给来源是()。

4、降水量和江河径流量在各年之间和年内各月之间水量都不均衡,多水年和年内的多水期常造成()灾害,少水年和年内的少水期常发生()灾害。

5、从数量上看,降水量和江河径流量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年内的多水期称汛期或()期,年内的少水期称非汛期或()期。

6、评价一个区域的水资源数量指标一般包括()量、()水资源量、()水资源量、()总量等。

7、常用统计时段内的()年降水量和()年降水量的比值表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该比值称为极值比。

8、当采用极值比表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时,极值比大表示降水量的()变化大,反之亦然。

9、广义的水文学包括()水文学、()水文学、水文气象学和()水文学。

10、在学科分支方面,工程水文学属于()水文学范畴。

11、工程水文学的主要内容为水文测验、水文()和水文预报,由于水文测验和水文预报现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水文()是工程水文学的主要内容。

12、水文分析计算可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阶段、()阶段和()阶段提供水文数据。

13、在水利水电工程的()阶段、()阶段和()阶段,一般都要进行水文计算。

14、自然界中的水文现象极其复杂,但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性、()性和()性。

15、由于水文现象具有()性,因此可将数理统计方法应用于水文分析计算。

16、按照要求不同,工程水文学的研究方法通常可以分为3类,即()法、()法和()法。

二、名词解释

1、水资源

2、水文学

3、成因分析法

三、简答题

1、我国水资源具有哪些特点?

2、按照年降雨量和年径流深的大小,可将我国划分成哪几个地带?

3、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4、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是什么?

四、论述题

1、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战略有何意义?

2、水文分析计算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是什么?

3、水文现象有哪些基本特性?

4、水文分析计算经常采用哪些研究方法?

其根据是什么

第2章水循环与径流的形成

一、填空题

1、水资源之所以能够成为可再生资源,是由于()的作用。

2、水循环按不同途径和规模,可分为()循环和()循环,其差别在于水汽输送是否跨越了海陆界线。

3、水量平衡方程中经常考虑的因素有()量、()量、()量以及蓄水量的变量等。

4、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大陆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多年平均年()量与多年平均年()量之和。

5、根据水量平衡原理,海洋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多年平均年()量与多年平均年()量之和。

6、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全球多年平均的年()量和年()量相等。

7、一条河流一般可以分为河源、()、中游、()、河口五段。

8、河流的断面分()面和()面两种,其中()面又称过水断面,可再细分为()断面和()断面2种。

9、各条河流构成脉络相通的系统,称为(),也称为河系或河网。

10、在一个水系里面,一般以长度或水量()的河流作为干流。

11、一般情况下,注入干流的河流为()级支流,注入()级支流的为二级支流,依此类推。

12、根据河系干支流的分布形态,可将河系分为扇形河系、()河系、()河系、混合河系等类型。

13、水系在发育过程中遵循河流地貌定律,如霍顿提出的()律、()律、面积律和河流()律等。

14、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流域的地理位置、()特征、()条件等。

15、流域的下垫面条件主要包括流域的()、土壤和岩石特性、()构造、()、湖泊及沼泽情况等,都是与流域水文特性密切相关的自然地理特征。

16、降水特征常用()量、()历时、()强度、降水面积及暴雨中心等来表示。

17、暴雨又可细分为暴雨、()暴雨和()暴雨3个等级。

18、与降水有关的主要气象因素包括气温、()、风、()等。

19、形成降水的3个因素是()、()运动和冷却凝结。

20、按照使空气抬升而形成动力冷却的原因,一般可将降雨分为对流雨、()雨、()雨和()雨四类。

21、1988年我国气象部门正式采用热带气旋名称,共分5级,即:

低压区、热带低压、()风暴、强热带风暴、()。

22、按照年降水量的多少,可将我国大致划分为多雨区、()区、()区、()区和干旱区。

23、降水量可采用仪器观测、雷达探测和卫星云图估算,对于仪器观测,常用仪器有()器和()计。

24、常用的自记雨量计有()式、虹吸式和()式3种类型。

25、陆地上普遍存在着3种水体,即地表水、()水和()水。

26、液态的土壤水主要有吸湿水、薄膜水、()水、()水等几种存在形式。

27、土壤含水量表示一定量的土壤中所含水分的数量,可用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含水率表示。

28、水文学中常用的土壤水分常数主要有最大吸湿量、最大分子持水量、()量、毛管断裂含水量、()量、()量等。

29、按水分分布特征,包气带可以分为3个明显不同的水分带,即毛管()带、毛管水()带和()带。

30、下渗的物理过程一般可分为()、渗漏和()3个阶段。

31、按埋藏条件,地下水可以划分为()水、潜水、()水3个基本类型。

32、具有水分子的物体表面称为蒸发面,蒸发面为水面称为()蒸发,蒸发面为土壤表面称为()蒸发,蒸发面为植物茎叶则称为植物()。

33、()蒸发和()散发合称为陆面蒸发,单位时间内的蒸发量称为()。

34、为了便于分析,一般将径流形成过程概括为()过程和汇流过程,而汇流过程又被分为()汇流和()汇流2个阶段。

35、通常把降雨扣除损失成为净雨的过程称为()过程,净雨量称为()量,降雨不能形成径流的部分雨量称为()量。

36、常用流量、()总量、()深、()系数、径流模数等表示径流。

二、名词解释

1、水循环

2、大循环

3、小循环

4、内陆水循环

5、水量平衡原理

6、河流

7、河源

8、河口

9、河长

10、外流河

11、内陆河

12、河流的横断面

13、河流的纵断面

14、河道纵比降

15、河网密度

16、水系

17、干流

18、扇形河系

19、羽状河系

20、平行河系

21、混合河系

22、流地貌定律

23、分水线

24、流域

25、闭合流域

26、非闭合流域

27、流域面积

28、流域平均宽度

29、流域形状系数

30、降水

31、降水量

32、一场降水的降水量

33、日降水量

34、暴雨

35、降水历时

36、降水强度

37、降水面积

38、暴雨中心

39、气温

40、气温直减率

41、气压

42、等压面

43、风

44、湿度

45、水汽压

46、饱和水汽压

47、饱和差

48、绝对湿度。

49、相对湿度。

50、露点温度

51、比湿

52、动力冷却

53、对流雨

54、地形雨

55、气团

56、锋面

57、锋线

58、锋

59、锋面雨

60、冷锋

61、暖锋

62、暖锋雨。

63、静止锋

64、锢囚锋

65、气旋雨

66、热带气旋

67、包气带

68、饱水带

69、土壤水

70、吸湿水

71、薄膜水

72、毛管水

73、毛管上升水

74、毛管悬着水

75、重力水

76、土壤含水量

77、土壤水分常数

78、最大吸湿量

79、最大分子持水量

80、凋萎含水量

81、毛管断裂含水量

82、田间持水量

83、饱和含水量

84、毛管悬着水带

85、毛管水上升带

86、中间带

87、渗润阶段

88、下渗

89、下渗率

90、下渗能力

91、下渗曲线

92、稳定下渗率

93、地下水

94、包气带水

95、潜水

96、潜水埋藏深度

97、潜水含水层厚度

98、承压水

99、蒸发

100、植物散发

101、蒸发面

102、水面蒸发

103、土壤蒸发

104、流域总蒸发

105、蒸发能力

106、径流

107、径流形成过程

108、净雨

109、降雨损失量

110、植物截留

111、超渗雨

112、填洼

113、产流过程

114、汇流过程

115、坡面漫流

116、地下汇流

117、基流

118、河网汇流过程

119、流量

120、径流总量

121、径流深

122、径流模数

123、径流系数

三、简答题

1、水循环的原因是什么?

2、河流有哪些主要特征?

3、如何求得流域长度?

4、流域有哪些主要特征?

5、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哪几方面?

6、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雨量哪一个较大?

为什么?

7、下渗的物理过程可分为哪3个阶段?

8、一次降雨过程中,下渗是否总按下渗能力进行?

9、蒸发器折算系数K值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0、流域总蒸发包括哪几部分?

如何估算流域总蒸发量?

11、一次降雨在径流形成过程中的损失量有哪些?

12、一般情况下,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是如何形成的?

13、什么是河槽的调蓄作用?

14、常用什么方法表示径流?

每种方法的常用度量单位是什么?

四、论述题

1、水循环有何意义?

五、计算题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8年公布了当时最新的全球水量平衡数据,其中大陆多年平均降水量Pc为119000km3,大陆多年平均蒸发量Ec为72000km3,海洋多年平均降水量P0为458000km3。

试根据这些数据分别计算:

①从大陆流入海洋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R;②海洋多年平均蒸发量E0;③全球多年平均蒸发量E;④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量P。

2、某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

km2,已知该站的多年平均流量

m3/s,该流域的多年平均降水量

mm,试求: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径流深,多年平均径流模数以及多年平均径流系数。

第3章水文资料的观测、收集与处理

一、填空题

1、根据测站的性质和作用,水文测站可分为()站、()站和实验站。

2、作为水文站基本的测量线段,基线通常要与()断面垂直,且起点恰在测流断面线上。

3、为满足起点距测量的精度要求,基线长度应不小于河宽的()倍。

4、布设水文测站时需要设置水准点,水准点分()和()两种。

5、观测水位的设备有()和自记()。

6、水位的观测包括()水尺和()水尺的水位。

7、基本水尺的观测,当水位变化缓慢时,可在每日的()时和()时各观测一次,称2段制观测。

8、水位观测数据整理工作,包括计算日平均()、编制逐日平均()表和洪水要素摘录表等。

9、测流包括()测量及()测量两部分工作。

10、河道断面测量的目的,是绘出测流断面的()图。

11、断面测量分()断面和大断面测量,其中()断面与流速测量同时施测。

12、在进行河道断面测量时,大断面一般在()时测一次,每年()复测一次。

13、常用的测定起点距的方法有()法和仪器测角()法。

14、大河上常用()法测量起点距,常用仪器为()仪,平板仪、六分仪等。

15、水深一般可用测深杆、测深()、测深()以及超声波回声测声仪来施测。

16、测流方法很多,在天然河道中测流一般采用()法和()法。

17、在测量流速时,要根据河流()、()以及精度要求,在测流断面上布设足够数量的测速垂线。

18、为求得()平均流速,要在各条测速垂线上,将流速仪放置在不同的水深点测速。

19、每条测速垂线上测点的多少,应根据测流精度的要求、()、悬吊()方式等情况而定。

20、当使用流速仪测流有困难时,可采用()法测流。

21、一般情况下,水位与流量之间的关系有()和()2种。

二、名词解释

1、水文测站

2、水文站网

3、测验断面

4、起点距

5、水位

6、大断面

7、断面索法

8、相应水位

9、水文调查

10、水文遥感

11、水文数据处理

12、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13、断流水位

14、水文年鉴

三、简答题

1、水文测站的观测项目有哪些?

2、布设水文测站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3、在选择水文测验的河段时,应符合什么条件?

4、水文站布设的断面一般有几种?

5、在布设水文测站时为什么要布设基线?

6、在水文测站布设基线时有什么要求?

7、观测水位有何意义?

8、如果在一日内水位变化不大,或水位变化较大但观测时间间隔相等,如何计算日平均水位?

9、如果在一日内水位变化较大,而且观测时间间隔不等,如何计算日平均水位?

10、观测流量有何意义?

11、流量测验的内容有哪些?

其中哪些属外业、内业内容?

12、流速仪法测流的原理是什么?

13、在断面测量工作中,测量起点距的方法有哪些?

14、形如

的公式中各量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15、水文调查包括哪几个方面内容?

16、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有何意义?

17、什么是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

18、什么是不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

19、如何用水位面积、水位流速关系延长水位流量关系的高水部分?

20、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移用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21、在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确定后,如何根据水位资料推求流量资料?

22、天然河道中,影响水位~流量关系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四、论述题

1、收集水文资料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2、简述面积-流速法测流及流量计算的工作内容。

3、简述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高、低水延长方法。

4、何谓水文年鉴?

何谓水文数据库?

何谓水文手册和水文图集?

第4章水文统计基本知识

一、填空题

1、样本统计参数之一的()表示系列的平均情况,可以说明这一系列总水平的高低。

2、均方差又称()差,用它反映系列中各数值的()程度。

3、变差系数又称()系数或离势系数,为了比较均值不相等的系列的()程度。

4、偏态系数是反映系列在()两边对称程度的参数。

5、水文计算中常用的样本统计参数有()、均方差、()系数和()系数等。

6、水文上把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曲线称为水文频率曲线,我国水文统计中广泛应用的水文频率曲线有两种线型,即()分布和()分布。

7、由样本参数估计总体参数有()、()、权函数法、概率权重法等多种方法。

8、在我国工程水文计算中一般采用()法,而将其他方法估计的参数作为()法的初试值。

9、为了使样本的统计参数能更好地代表总体的统计参数,需要对应用矩法公式得到的参数加以修正,得到所谓的()估值公式或逝近()估值公式。

10、我国水文计算常用()曲线作为理论频率曲线。

11、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有3种情况,即:

()相关、()相关和相关关系。

12、研究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一般称为()相关,若研究3个及3个以上变量的相关关系,则称为()相关。

13、在相关关系的图形上可分为()相关和()相关两类。

14、相关关系包括简单()相关、简单()相关、复()相关和复()相关。

二、名词解释

1、统计规律

2、概率论

3、数理统计学

4、水文统计

5、概率

6、古典概型事件

7、频率

8、互不相容事件

8、独立事件

9、随机变量

10、离散型随机变量

11、连续型随机变量

12、总体

13、样本

14、样本容量

15、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16、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

17、概率分布曲线

18、概率密度函数

19、模比系数

20、重现期

21、经验频率

22、经验频率曲线

23、理论频率曲线

25、适线法

26、抽样误差

27、相关分析

28、完全相关

29、零相关

30、相关关系

31、简单相关

32、复相关

33、相关系数

三、简答题

1、常用的样本统计参数在水文计算中的用途是什么?

2、概率与频率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3、在水文学中为什么要引入频率的概念?

4、水文计算中参数估计的目的是什么?

5、三点法的基本思路?

6、三点法估算统计参数有什么优缺点?

7、权函数法估算统计参数有什么优缺点?

8、统计参数

对频率曲线有什么影响?

9、如何绘制经验频率曲线?

10、重现期(T)和设计频率(P)有何关系?

11、直接使用经验频率曲线存在什么问题?

12、为什么要给经验频率曲线选配一条理论频率曲线?

13、什么是离均系数Φ?

14、如何利用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的

值表绘制频率曲线?

15、简述应用适线法进行频率计算的主要步骤。

16、相关的种类有哪些?

17、相关分析在水文计算中有什么作用?

18、如何应用相关分析法如何插补、展延短系列资料?

19、进行相关分析的条件是什么?

20、进行相关分析时什么样的计算结果才能应用?

21、系列的均方差和回归线的均方误有什么区别?

四、计算题

1、某水库属于中型水库,已知最大洪峰流量系列的频率计算结果为

m3/s,

如设计洪水标准按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按1000年一遇,试根据下面表中给出的P-Ⅲ型曲线模比系数

值,计算该工程设计和校核标准下的洪峰流量。

P-Ⅲ型频率曲线模比系数Kp值部分表(Cs=3.5Cv)

P(%)

Cv

0.1

1

2

10

50

90

99

0.50

3.78

2.74

2.42

1.66

0.86

0.52

0.44

0.60

4.62

3.20

2.76

1.77

0.81

0.48

0.43

0.70

5.54

3.68

3.12

1.88

0.75

0.45

0.43

2、拟在某河上兴建一水电工程,根据该河某断面30年的流量资料,按照适线法进行频率分析计算后,得到

m3/s,

试求:

P=10%的设计丰水年、P=50%的设计平水年、P=90%的设计枯水年的设计年径流量。

P-Ⅲ型频率曲线模比系数Kp值部分表(Cs=2Cv)

P(%)

Cv

0.1

1

2

10

50

90

99

0.35

2.44

2.00

1.84

1.47

0.96

0.59

0.37

0.40

2.70

2.16

1.98

1.54

0.95

0.53

0.30

0.45

2.98

2.33

2.13

1.60

0.93

0.48

0.26

第5章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

一、填空题

1、年径流量可用年平均流量、年()深、年()总量或年()模数表示。

2、我国水文年鉴中提供的年径流量是按照日历年统计的,还有按()年或()年统计的。

3、我国年径流量分布的总趋势是自()向()递减,近海多于内陆,山地大于平原。

4、径流的地区分布与()、()和天气形势等因素有关。

5、按年径流深等值线图可将我国划分为5个带,即丰水带、()带、过渡带、()带和干涸带。

6、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阶段,要分析工程规模、()、()、保证率四者之间的关系,经过技术经济的综合比较来确定工程规模。

7、设计保证率由()部门根据规范,并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确定。

8、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要依据来水与用水的平衡分析由()计算确定,而其中的来水问题要靠()计算解决。

9、对于无调节性能的引水工程,设计年径流计算的任务提供历年或()年的逐()流量过程资料。

10、对于有调节性能的蓄水工程,设计年径流计算的任务提供历年或()年的逐()或逐旬流量过程资料,或者各种时段径流量的频率曲线。

11、对年调节工程而言,设计年径流的任务通常是指推求()情况下的()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过程。

12、影响流域水量平衡的年降水量和蒸发量属()因素,而年蓄水量变量属()因素及人类活动因素。

13、下垫面因素一方面通过流域蓄水量变量的变化()影响年径流量,另一方面通过它对气候因素的影响而()影响年径流量。

14、人类活动对年径流量的直接影响包括()调水、水库蓄泄水、()等。

15、人类活动对年径流量的间接影响包括水面的增加或减少,从()上对年径流量产生影响。

16、所谓具有长期实测径流资料,一般指资料系列长度不小于()年。

17、水文资料的“三性”审查是指资料的()性审查、()性审查和()性审查。

18、径流还原的方法有分项调查法、()模式法及()差值法等。

19、在应用分项调查法对水文资料系列进行还原计算时,各项计算还可以按照要求采取()还原法或()还原法。

20、分项调查法是还原计算的基本方法,该方法遵循()原理。

21、如果经过审查发现长、短系列的统计参数相差较大,说明()系列的代表性不好。

22、当发现某种水文资料系列存在个别错误时,应对其()及()方法进行可靠性审查。

23、当发现某种水文资料系列的一致性遭到破坏时,应设法对该资料系列进行()以提高其一致性。

24、当发现某种水文资料系列的代表性不好时,应设法对该系列资料进行()以提高其代表性。

25、有了年径流量系列或时段径流量系列,即可应用()法推求指定频率的设计()径流量或指定频率的设计()径流量。

26、应用设计代表年法推求设计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计算时,对于灌溉工程一般只选()年为代表年。

27、应用设计代表年法推求设计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计算时,对于水电工程一般选()、()、枯水3个代表年。

28、应用同倍比缩放法推求设计年径流过程时,该“倍比”为()年径流量与()年径流量的比值或()供水期水量与()供水期水量的比值。

29、为展延径流量系列,通常选用()量或()量作为参证变量,有时也用气温等其他变量作为参证变量。

30、当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或者有短期实测径流资料但又无法展延时,只能通过间接途径来推求设计年径流量,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法和()法。

31、当缺乏实测径流资料,应用水文比拟法的关键是选取恰当的()流域。

32、根据工程设计的不同要求,流量历时曲线有不同的名称,常见的有()日流量历时曲线、()日流量历时曲线、()日流量历时曲线等。

33、按设计时段的长短,枯水流量可用年最小()平均流量、最小()平均流量、连续3个月最小平均流量、整个()期平均流量等来表示。

二、名词解释

1、水文年

2、水利年

3、年径流量。

4、人类活动

5、同倍比缩放法

6、实际代表年法

7、实际代表年

8、设计年径流量

9、年径流量极值比

10、设计径流量

11、设计保证率

12、水文比拟法

三、简答题

1、我国年径流量的年内及年际变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我国径流量的地区变化特点有哪些?

3、设计年径流计算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为什么要了解影响年径流量的各种因素?

5、气候因素对年径流量有何影响?

6、下垫面因素对年径流量有何影响?

7、人类活动因素对年径流量有何影响?

8、随着流域内湖泊和沼泽的增多,年径流量的Cv值如何变化?

为什么?

9、随着流域面积的增大,年径流量的Cv值如何变化?

为什么?

10、为什么可以应用较长时期的实测径流资料完成设计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