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8223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3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解度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溶解度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溶解度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溶解度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溶解度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溶解度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

《溶解度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解度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溶解度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

溶解度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溶解度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一、溶解度易错压轴选择题

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

甲>乙

B.将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丙<甲=乙

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1℃时,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小于30克

2.现有30℃时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在下列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

A.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

B.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水

C.降低温度至10℃

D.升高温度蒸发掉一部分水,温度保持在40℃

3.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30℃时,取其中两种固体各1g分别放进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振荡后的溶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B.加入试管1的固体是丙

C.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试管2中一定有晶体析出

D.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4.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乙易溶于水

B.t2℃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的饱和溶液大

C.从t2℃降至t1℃,甲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乙的大

5.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两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t3℃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乙>甲

C.t2℃时,c点所对应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甲>乙

D.将t3℃时,甲、乙两种不饱和溶液降温到t1℃后,都能变为饱和溶液

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甲大

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或乙溶液变为饱和

D.1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7.如图为晶体M(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a、b两点分别表示M物质的溶液。

下列有关说法或a、b间的转化方法错误的是(  )

A.t2℃时,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

B.将两份溶液温度降到t1℃时,a、b中都有晶体析出

C.从a→b:

先将a降温到t1℃,过滤后将滤液升温到t2℃

D.从b→a:

在b中加入M至刚好饱和

8.已知:

Na2O+H2O=2NaOH,向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O,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增多,溶液的质量减少

B.溶质质量增多,溶液的质量增加

C.溶剂的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溶剂的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9.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大于NaNO3的溶解度

B.t1℃时,在50g水里加入5gKNO3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

6

C.从硝酸钾溶液中获得硝酸钾晶体时,必须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分别将t1℃时KNO3、NaNO3饱和溶液加热至t2℃时,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NaNO3溶液

10.如图是固体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时,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B.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一直增大

C.将40℃是M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固体析出

D.将50℃时M的饱和溶液升温至80℃,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11.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t2℃时,甲、乙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可得到65g溶液

D.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12.(2012年山东烟台,4题,1分)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

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融雪剂的作用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

13.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l=2”或“l+l≠2”的有趣现象。

下列符合“l+l=2”的事实是

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室温下,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C.室温下,1g硫粉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20℃,l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

14.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在t1℃时,10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

15.下图表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点表示t1℃时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t1℃时a、c饱和溶液升温到t2℃,均变为不饱和

C.a中含有少量b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

D.t1℃时,125克b的饱和溶液中,含有b物质25克

1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t1℃时,60g甲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60g溶液

D.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

甲一定小于乙

17.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10℃时,甲、乙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相同

C.20℃时,把30g甲放入50g水中形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D.将20℃时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至30℃,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不变

18.如图是KNO3、MgSO4、NaCl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把40gKNO3放入50g水中能得到KNO3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4:

9

B.t3℃时,图中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NaCl>MgSO4>KNO3

C.t4℃时,其他条件不变,把MgSO4饱和溶液升温到t5℃,在此操作过程中溶液里无明显现象

D.KNO3中含有少量的NaCl杂质,采用蒸发结晶法提纯

19.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C.t1℃时,甲、乙两物质各5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

D.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由此可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t1℃时,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

B.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C.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D.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溶解度易错压轴选择题

1.A

【解析】

【分析】

【详解】

A、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

甲<乙,故A错误;

B、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中,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

甲<乙,故A错误;

B、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中,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则溶剂最少,甲、乙物质的溶剂质量相等,所以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丙<甲=乙,故B正确;

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C正确;

D、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小于30克,故D正确。

故选A。

2.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因温度不变,虽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但溶质及溶液的质量未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故A正确;

B、因溶液的质量变了,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应发生变化,故B不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因温度不变,虽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但溶质及溶液的质量未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故A正确;

B、因溶液的质量变了,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应发生变化,故B不正确;

C、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溶剂质量不变,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故C不正确;

D、因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增大,故D不正确。

故选A。

3.B

【解析】

【详解】

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30℃时三种物质只有丙的溶解度小于10g,即100g水中溶解溶质的质量小于10g,则10g水中溶解溶质的质量小于1g,

解析:

B

【解析】

【详解】

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30℃时三种物质只有丙的溶解度小于10g,即100g水中溶解溶质的质量小于10g,则10g水中溶解溶质的质量小于1g,所以30℃时,取其中两种固体各1g分别放进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振荡后有剩余固体的是丙,即试管1,故B正确;

C、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温度降低,若降到20℃以下,才有晶体析出,高于此温度,则无晶体析出;所以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试管2中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C错误;

D、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甲乙溶解度减小,均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丙溶解度增大,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2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大于30℃时丙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硝酸铵溶液水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影响其他物质的溶解度。

4.C

【解析】

【分析】

由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基本不变,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详解】

A、乙的溶解度为35.7℃,则常温

解析:

C

【解析】

【分析】

由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基本不变,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详解】

A、乙的溶解度为35.7℃,则常温下,乙易溶于水,故A正确;

B、t2℃,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为

,则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的饱和溶液大,故B正确;

C、从t2℃降至t1℃,甲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故C不正确;

D、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乙的大,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

5.C

【解析】

【详解】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该温度下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因为饱和溶液质量,不明确,则无法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分析错

解析:

C

【解析】

【详解】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该温度下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因为饱和溶液质量,不明确,则无法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分析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比较不同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时,必须指明饱和溶液的质量,虽然t3℃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但是不同质量的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能确定,分析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t2℃时,c点在甲的溶解度曲线以下,属于甲的不饱和溶液,c点在乙的溶解度曲线以上,属于乙饱和溶液并且有溶质剩余,所以c点所对应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分析正确;故符合题意;

D、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温度降低,其不饱和溶液可能会变为饱和溶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低温度,溶液依然是不饱和溶液,则将t3℃时,甲、乙两种不饱和溶液、降温到t1℃后,乙不能变为饱和溶液,分析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6.C

【解析】

试题分析:

A、没有温度限制不能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故A错;

B、由图示可知甲的溶解度曲线较陡,所以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甲小,故B错;

C、降温后甲和乙的溶解度都变小,所以由不饱和变为饱

解析:

C

【解析】

试题分析:

A、没有温度限制不能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故A错;

B、由图示可知甲的溶解度曲线较陡,所以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甲小,故B错;

C、降温后甲和乙的溶解度都变小,所以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溶液,故C正确;

D、不知道溶液的质量,没法比较含溶质质量的大小.故D错.

故选C.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点评: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

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7.B

【解析】

试题分析:

溶解度曲线图中点所对应的溶液:

曲线下方的点所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曲线上的点对应的溶液恰好是饱和溶液。

曲线下方的点会随温度升降而左右平行移动,温度升高向右平移,温度降低向左

解析:

B

【解析】

试题分析:

溶解度曲线图中点所对应的溶液:

曲线下方的点所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曲线上的点对应的溶液恰好是饱和溶液。

曲线下方的点会随温度升降而左右平行移动,温度升高向右平移,温度降低向左平移,直到移动到曲线上形成饱和溶液。

曲线上的点随温度变化的移动会受曲线的影响,当曲线随温度升高而上升时,曲线上的点在温度升高时向右平移,温度降低时沿曲线下移;当曲线随温度升高而下行时,曲线上的点在温度升高时沿曲线下移,温度降低时向左平移。

A、t2℃时,a是曲线上的点,是饱和溶液;b点在曲线下方,为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说法正确;B、两份溶液温度降到t1℃时,a点沿曲线下移,表现为析出晶体;b点平行向左移,t1℃时恰好移至曲线上,即刚好饱和没有晶体析出,该项判断错误;C、从a→b即温度不变把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结晶后再升温实现.先将a降温到t1℃,析出晶体后成为t1℃时的饱和溶液,过滤,滤出晶体后升温,点会平行向右移动,温度至t2℃到达b点,因此从a→b的转化方法正确;D、从b→a即温度不变把不饱和溶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增加溶质M至饱和即可,转化方法正确,故选B。

考点:

考查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8.C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Na2O+H2O═2NaOH知,向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O,由于反应消耗了水,溶液中的溶剂质量减少,由于生成了氢氧化钠,溶质的质量可能增加,由于原氢氧

解析:

C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Na2O+H2O═2NaOH知,向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O,由于反应消耗了水,溶液中的溶剂质量减少,由于生成了氢氧化钠,溶质的质量可能增加,由于原氢氧化钠溶液是饱和的,溶剂又减少了,加入Na2O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溶液仍饱和,且会出现剩余固体不能溶解.

【详解】

A、原氢氧化钠溶液是饱和的,反应消耗了水,生成了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不能溶解,溶液中溶质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由于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都减少了,溶液的质量也减少,前错后对,所以错误;

B、原氢氧化钠溶液是饱和的,反应消耗了水,生成了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不能溶解,溶液中溶质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由于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都减少了,溶液的质量也减少,前后都错,所以错误;

C、原氢氧化钠溶液是饱和的,反应消耗了水,生成了氢氧化钠,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溶液仍饱和,且会析出剩余固体,但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定值,所以正确;

D、原氢氧化钠溶液是饱和的,反应消耗了水,生成了氢氧化钠,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溶液仍饱和,且会析出剩余固体,但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定值,前对后错,所以错误;

故选C。

9.D

【解析】

【详解】

A.没有指明温度范围,KNO3的溶解度大于NaNO3的溶解度,说法错误;

B.t1℃时,硝酸钾的溶剂给杜是20g,在50g水里加入5gKNO3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

解析:

D

【解析】

【详解】

A.没有指明温度范围,KNO3的溶解度大于NaNO3的溶解度,说法错误;

B.t1℃时,硝酸钾的溶剂给杜是20g,在50g水里加入5gKNO3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5g:

50g=1:

10,故错误;

C.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从硝酸钾溶液中获得硝酸钾晶体时,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错误;

D.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钠的溶解度,此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硝酸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加热至t2℃时,溶液质量分数不变,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仍然小于NaNO3溶液,故正确;

故选D。

10.C

【解析】

由题中信息知,A.40℃时,固体物质M的溶解度是50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3.33%.故A错误。

B.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先增大,后减少。

故B错误。

C.

解析:

C

【解析】

由题中信息知,A.40℃时,固体物质M的溶解度是50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33.33%.故A错误。

B.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先增大,后减少。

故B错误。

C.将40℃是M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溶解度减少,有固体析出。

故C正确。

D.将50℃时M的饱和溶液升温至80℃,溶解度减少,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1.D

【解析】

试题分析:

没有的指定温度,无法比较溶解度,A错误;t2℃时,甲、乙的两种溶液的溶解度相等,则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错误;t1℃时,甲的溶解度为20g,将50

解析:

D

【解析】

试题分析:

没有的指定温度,无法比较溶解度,A错误;t2℃时,甲、乙的两种溶液的溶解度相等,则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错误;t1℃时,甲的溶解度为20g,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只能溶解10g,可得到60g溶液,;C错误。

考点:

溶解度曲线。

12.D

【解析】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水属于均一稳定但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A错;B、溶液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剂不一定是水,例如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

解析:

D

【解析】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水属于均一稳定但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A错;B、溶液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剂不一定是水,例如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故B错;C、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再溶解某一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所以饱和溶液是对于某一溶质来说的,故C错;D、水中加入融雪剂后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所以凝固点要比水的凝固点低,即凝固点低于0℃,故D正确。

13.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常温下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所得混合液体的体积小于2L;故A不正确;

B、常温下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两物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常温下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所得混合液体的体积小于2L;故A不正确;

B、常温下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两物质的质量关系24:

98可知,1g稀硫酸不能完全消耗1g镁,且生成的氢气会逸出,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小于2g;故B不正确;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硫粉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2:

32=1:

1,则1g硫粉在1g氧气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g二氧化硫,故C正确;

D、向20℃的1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1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不变仍为1g;故D不正确;

故选C.

14.D

【解析】

A、从甲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很大,故A正确;

B、在t1℃时,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B正确;

C、由于在t2℃时,N点在甲的溶解度曲线

解析:

D

【解析】

A、从甲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很大,故A正确;

B、在t1℃时,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B正确;

C、由于在t2℃时,N点在甲的溶解度曲线的下方,因此代表的是甲的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

D、由于在t1℃时,乙的溶解度是25克,即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25克乙,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对固体的溶解度的概念的应用和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15.D

【解析】

A、P点表示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而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错误;

B、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随温度的升高,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

解析:

D

【解析】

A、P点表示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而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错误;

B、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随温度的升高,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升高温度后,c溶液有晶体析出,仍为饱和溶液,错误;

C、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变化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变化不大,故a中含有少量b时, 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错误;

D、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故t1℃时125克b的饱和溶液中,含有b物质25克,正确。

故选D。

16.B

【解析】

试题分析:

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错误;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C、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60g甲加入到1

解析:

B

【解析】

试题分析:

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错误;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C、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60g甲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30g溶液,错误;D、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不确定,错误。

考点:

考查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的知识。

17.D

【解析】

A、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

温度影响溶解度,所以不指名温度,无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