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细胞骨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8045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99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 细胞骨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九章 细胞骨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九章 细胞骨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九章 细胞骨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九章 细胞骨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章 细胞骨架.docx

《第九章 细胞骨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 细胞骨架.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九章 细胞骨架.docx

第九章细胞骨架

第一节微丝

第二节微管

第三节中间纤维

细胞骨架(cytoskeleton)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络结构。

发现较晚,主要是因为一般电镜制样采用低温(0-4℃)固定,而细胞骨架会在低温下解聚。

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采用戊二醛常温固定,才逐渐认识到细胞骨架的客观存在。

细胞骨架不仅在维持细胞形态,承受外力、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还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图9-1),如:

在细胞分裂中细胞骨架牵引染色体分离,在细胞物质运输中,各类小泡和细胞器可沿着细胞骨架定向转运;在肌肉细胞中,细胞骨架和它的结合蛋白组成动力系统;在白细胞的迁移、精子的游动、神经细胞轴突和树突的伸展等方面都与细胞骨架有关。

另外,在植物细胞中细胞骨架指导细胞壁的合成。

细胞骨架由微丝(microfilament)、微管(microtubule)和中间纤维(intemediatefilament)构成。

微丝确定细胞表面特征,使细胞能够运动和收缩。

微管确定膜性细胞器(membrane-enclosedorganelle)的位置和作为膜泡运输的导轨。

中间纤维使细胞具有张力和抗剪切力。

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位于细胞质中,又称胞质骨架,它们均由单体蛋白以较弱的非共价键结合在一起,构成纤维型多聚体,很容易进行组装和去组装,这正是实现其功能所必需的特点。

广义的细胞骨架还包括核骨架(nucleoskeleton)、核纤层(nuclearlamina)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形成贯穿于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外一体化网络结构。

图9-1细胞骨架的主要功能(图片来自G.Karp2002)

第一节微丝

微丝(microfilament,MF)是由肌动蛋白(actin)组成的直径约7nm的骨架纤维,又称肌动蛋白纤维actinfilament。

微丝和它的结合蛋白(associationprotion)以及肌球蛋白(myosin)三者构成化学机械系统,利用化学能产生机械运动。

一、分子结构

根据等电点的不同可将高等动物细胞内的肌动蛋白分为3类,α分布于各种肌肉细胞中,β和γ分布于肌细胞和非肌细胞中。

肌动蛋白纤维是由两条线性排列的肌动蛋白链形成的螺旋,状如双线捻成的绳子(图9-2、3),肌动蛋白的单体为球形分子,它的单体形称为球形肌动蛋白G-actin(globularactin),它的多聚体称为纤维形肌动蛋白F-actiac(fibrousaction)。

图9-2微丝纤维的负染电镜照片

图9-3微丝纤维结构模型

肌动蛋白在进化上高度保守,酵母和兔子肌肉的肌动蛋白有88%的同源性。

不同类型肌肉细胞的α-肌动蛋白分子一级结构(约400个氨基酸残基)仅相差4~6个氨基酸残基,β-肌动蛋白或γ-肌动蛋白与α-横纹肌肌动蛋白相差约25个氨基酸残基。

多数简单的真核生物,如酵母或粘菌,含单个肌动蛋白基因,仅合成一种肌动蛋白。

真核生物含有多个肌动蛋白基因,如海胆有11个,网柄菌属(Dictyostelium)有17个,在某些植物中有60个。

肌动蛋白要经过翻译后修饰,如N-端乙酰化或组氨酸残基的甲基化。

在适宜的温度,存在ATP、K+、Mg2+离子的条件下,肌动蛋白单体可自组装为纤维。

ATP-actin(结合ATP的肌动蛋白)对微丝纤维末端的亲和力高,ADP-actin对纤维末端的亲和力低,容易脱落。

当溶液中ATP-actin浓度高时,微丝快速生长,在微丝纤维的两端形成ATP-actin“帽子”,这样的微丝有较高的稳定性。

伴随着ATP水解,微丝结合的ATP就变成了ADP,当ADP-actin暴露出来后,微丝就开始去组装而变短。

图9-4肌动蛋白的踏车行为

微丝具有极性,肌动蛋白单体加到(+)极的速度要比加到(-)极的速度快5-10倍。

溶液中ATP-肌动蛋白的浓度也影响组装的速度。

当处于临界浓度时,ATP-actin可能继续在(+)端添加、而在(-)端开始分离,表现出一种“踏车”现象(图9-4)。

细胞中微丝参与形成的结构除肌原纤维、微绒毛等属于稳定结构外,其他大都处于动态的组装和去组装过程中,并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其功能。

细胞松弛素(cytochalasin)可切断微丝纤维,并结合在微丝末端抑制肌动蛋白加合到微丝纤维上,特异性的抑制微丝功能。

鬼笔环肽(phalloidin)与微丝能够特异性的结合,使微丝纤维稳定而抑制其功能。

荧光标记的鬼笔环肽可特异性的显示微管。

二、微丝结合蛋白

已经分离出来的微丝结合蛋白有100多种,可分为以下不同类型(图9-5):

1.核化蛋白(nucleatingprotein)

核化(nucleation)是纤维组装的第一步,即几个蛋白单体先组装成多聚体,然后其它单体继续添加形成长纤维分子。

Arp(actin-relatedprotein)复合体在体内和体外都可以促进肌动蛋白的核化,其作用就像一个模板,类似于微管组织中心的γ球蛋白复合体,Arp复合体由Arp2、Arp3和5种其它蛋白构成。

Arp与actin在结构上具有同源性。

2.单体隐蔽蛋白(monomersequesteringprotein)

细胞中约有50%的肌动蛋白为可溶性肌动蛋白,大大高于肌动蛋白组装所需的临界浓度。

但是这些蛋白与其它蛋白结合,构成一个隐蔽的蛋白库。

只有当细胞需要组装纤维的时候这些可溶性肌动蛋白才被释放出来。

如:

thymosin与actin结合可阻止其向纤维添加,抑制其水解或交换结合的核苷酸。

隔离蛋白

3.封端蛋白(end-blockingprotein)

作用是调节肌动蛋白纤维的长度,结合在(+)或(-)极形成“帽子”,阻止其它单体添加。

如骨骼肌细肌丝的(-)端被tropomodulin封闭,(+)端被CapZ封闭。

4.单体聚合蛋白(monomerpolymerizingprotein)

如profilin结合在actin的ATP结合位点相对的一侧,能与thymosin竞争结合actin,profilin可将结合的单体安装到纤维的(+)极。

5.微丝解聚蛋白(actin-filamentdepolymerizingprotein)

如cofilin可结合在纤维的(-)极,使微丝去组装。

这种蛋白在微管快速组装和去组装的结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涉及细胞的移动、内吞和胞质分裂。

6.交联蛋白(cross-linkingprotein)

每一种蛋白含有2至多个微丝结合部位,因此可以将2至多条纤维联系在一起形成纤维束或网络。

分为成束蛋白和成胶蛋白两类,成束蛋白如:

丝束蛋白(fimbrin)、绒毛蛋白(villin)和α-辅肌动蛋白(α-actinin),可以将肌动蛋白纤丝交联成平行排列成束的结构。

成胶蛋白,如细丝蛋白(filamin)促使形成肌动蛋白微丝网。

7.纤维切断蛋白(filamentseveringprotein)

此类蛋白能结合在微丝中部,将微丝切断。

如溶胶蛋白(gelsolin)。

8.膜结合蛋白(membrane-bindingprotein)

如粘着斑蛋白(vinculin)可将肌动蛋白纤维量接在膜上,参与构成粘合带。

 

图9-5各类微管结合蛋白(图片来自G.Karp2002)

三、肌肉的组成

肌肉由肌原纤维组成,肌原纤维由粗肌丝和细肌丝组成,粗肌丝的主要成分是肌球蛋白,而细肌丝的主要成分是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

关于肌小节的构造(图9-6、7)请参阅生理学或组织学书籍。

 

图9-6肌纤维TEM照片

图9-7肌小节模式图

(一)肌球蛋白(myosin)

属于马达蛋白,可利用ATP产生机械能,趋向微丝的(+)极运动(图9-8),最早发现于肌肉组织(myosinII),1970s后逐渐发现许多非肌细胞的myosin,目前已知的有15种类型(myosinI-XV)。

MyosinII是构成肌纤维的主要成分之一。

由两个重链和4个轻链组成,重链形成一个双股α螺旋,一半呈杆状,另一半与轻链一起折叠成两个球形区域,位于分子一端,球形的头部具有ATP酶活性(图9-9)。

MyosinV结构类是于myosinII,但重链有球形尾部。

MyosinI由一个重链和两个轻链组成。

MyosinI、II、V都存在于非肌细胞中,II型参与形成应力纤维和胞质收缩环,I、V型结合在膜上与膜泡运输有关,神经细胞富含myosinV。

图9-8myosinII的功能

 

图9-9myosinII结构模型

(二)原肌球蛋白

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分子量64KD,是由两条平行的多肽链扭成螺旋,每个Tm的长度相当于7个肌动蛋白,呈长杆状。

原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结合,位于肌动蛋白双螺旋的沟中,主要作用是加强和稳定肌动蛋白丝,抑制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结合(图9-10)。

图9-10细肌丝的组成

(三)肌钙蛋白

肌钙蛋白(troponin,Tn),分子量80KD,含三个亚基,肌钙蛋白C特异地与钙结合,肌钙蛋白T与原肌球蛋白有高度亲和力,肌钙蛋白I抑制肌球蛋白的ATP酶活性,细肌丝中每隔40nm就有一个肌钙蛋白复合体(图9-8)。

(四)肌肉的收缩

肌细胞上的动作电位引起肌质网Ca2+电位门通道开启,肌浆中Ca2+浓度升高,肌钙蛋白与Ca2+结合,引发原肌球蛋白构象改变,暴露出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的结合位点(图9-8)。

肌动蛋白通过结合与水解ATP、不断发生周期性的构象改变、引起粗肌丝和细肌丝的相对滑动。

肌动蛋白的工作原理可概括如下:

①肌球蛋白结合ATP,引起头部与肌动蛋白纤维分离;②ATP水解,引起头部与肌动蛋白弱结合;③Pi释放,头部与肌动蛋白强结合,头部向M线方向弯曲(微丝的负极),引起细肌丝向M线移动;④ADP释放ATP结合上去,头部与肌动蛋白纤维分离。

如此循环(图9-11)。

图9-11肌肉收缩图解

四、微丝的功能

微丝除参与形成肌原纤维外还具有以下功能:

1.形成应力纤维(stressfiber):

非肌细胞中的应力纤维与肌原纤维有很多类似之处:

都包含myosinII、原肌球蛋白、filamin和α-actinin。

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具有丰富的应力纤维,并通过粘着斑固定在基质上。

在体内应力纤维使细胞具有抗剪切力(图9-12、13)。

图9-12培养的上皮细胞中的应力纤维(微丝红色、微管绿色)(图片来自http:

//www.itg.uiuc.edu/)

图9-13应力纤维结构模型(图片来自G.Karp2002)

2.形成微绒毛:

参见第四章。

3.细胞的变形运动:

分为四步:

①:

微丝纤维生长,使细胞表面突出,形成片足(lamellipodium);②在片足与基质接触的位置形成粘着斑;③在myosin的作用下微丝纤维滑动,使细胞主体前移;④解除细胞后方的粘和点。

如此不断循环,细胞向前移动(图9-14)。

阿米巴原虫、白细胞、成纤维细胞都能以这种方式运动。

图9-14细胞的变形运动(根据MolecularBiologyoftheCell4th书末动画改编)

4.胞质分裂:

有丝分裂末期,两个即将分离的子细胞内产生收缩环,收缩环由平行排列的微丝和myosinII组成。

随着收缩环的收缩,两个子细胞的胞质分离,在细胞松驰素存在的情况下,不能形成胞质分裂环,因此形成双核细胞。

5.顶体反应:

在精卵结合时,微丝使顶体突出穿入卵子的胶质里,融合后受精卵细胞表面积增大,形成微绒毛,微丝参与形成微绒毛,有利于吸收营养。

6.其他功能:

如细胞器运动、质膜的流动性、胞质环流均与微丝的活动有关,抑制微丝的药物(细胞松弛素)可增强膜的流动、破坏胞质环流。

第二节微管

微管在胞质中形成网络结构,作为运输路轨并起支撑作用。

微管是由微管蛋白组成的管状结构,对低温、高压和秋水仙素敏感。

一、分子结构

微管是由13条原纤维(protofilament)构成的中空管状结构(图9-15),直径22~25nm。

每一条原纤维由微管蛋白二聚体线性排列而成。

微管蛋白二聚体由结构相似的α和β球蛋白构成,两种亚基均可结合GTP,α球蛋白结合的GTP从不发生水解或交换,是α球蛋白的固有组成部分,β球蛋白结合的GTP可发生水解,结合的GDP可交换为GTP,可见β亚基也是一种G蛋白(图9-16)。

图9-15微管纤维

图9-16微管蛋白分子模型

微管具有极性,(+)极(plusend)生长速度快,(-)极(minusend)生长速度慢,也就是说微管蛋白在(+)极的添加速度高于-极。

(+)极的最外端是β球蛋白,(-)极的最外端是α球蛋白。

微管和微丝一样具有踏车行为。

微管形成的有些结构是比较稳定的,是由于微管结合蛋白的作用和酶修饰的原因。

如神经细胞轴突、纤毛和鞭毛中的微管纤维。

大多数微管纤维处于动态的组装和去组装状态,这是实现其功能所必需的过程(如纺锤体)。

秋水仙素(colchicine)结合的微管蛋白可加合到微管上,但阻止其他微管蛋白单体继续添加,从而破坏纺锤体结构,长春花碱具有类似的功能。

紫杉酚(taxol),能促进微管的装配,并使已形成的微管稳定。

但这种稳定性会破坏微管的正常功能。

以上药物均可以阻止细胞分裂,可用于癌症的治疗。

 

二、微管结合蛋白

微管结合蛋白(microtubuleassociatedproteinsMAPs)分子至少包含一个结合微管的结构域和一个向外突出的结构域。

突出部位伸到微管外与其它细胞组分(如微管束、中间纤维、质膜)结合(图9-17)。

MAP的主要功能是:

①促进微管聚集成束;②增加微管稳定性或强度;③促进微管组装。

包括I型和II型两大类,I型对热敏感,如MAP1a、MAP1b,主要存在于神经细胞。

II型热稳定性高,包括MAP2a、b、c,MAP4和tau蛋白。

其中MAP2只存在于神经细胞,,MAP2a的含量减少影响树突的生长。

图9-17 MAP2

三、微管组织中心

微管组织中心(microtubuleorganizingcenterMTOCs)是微管进行组装的区域,着丝粒、成膜体、中心体、基体均具有微管组织中心的功能。

所有微管组织中心都具有γ微管球蛋白,这种球蛋白的含量很低,可聚合成环状复合体,像模板一样参与微管蛋白的核化,帮助α和β球蛋白聚合为微管纤维。

中心体(centrosome)位于细胞的中心部位(图9-18)。

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centriole)构成(图9-19),周围是一些无定形或纤维形、高电子密度的物质,叫做外中心粒物质(PCM,pericentriolarmaterial)。

中心粒直径0.2mm,长0.4mm,由9组3联微管构成,不直接参与微管蛋白的核化,具有召集PCM的作用。

图9-18中心体结构模型

图9-19中心粒电镜照片

 

微管蛋白以环状的γ球蛋白复合体为模板核化、先组装出(-)极,然后开始生长,因此中心体周围的微管(-)极指向中心体,(+)级远离中心体。

1972年R.Weisenberg证明提纯的微管,在微酸性环境(PH=6.9),适宜的温度下,存在GTP、Mg2+和去除Ca2+的条件下能自发的组装成微管。

但这种微管只有11条原纤维,可能是因为没有γ微管球蛋白构成的模板。

微管β球蛋白结合的GTP水解并不是微管组装所必需的步骤,但是结合GTP的微管蛋白二聚体能加合到微管纤维上,在快速生长的纤维两端微管球蛋白结合的GTP来不及水解,形成的“帽子”,使微管纤维较为稳定。

一旦暴露出结合GDP的亚单位微管,则开始去组装。

四、微管的功能

1、支架作用

细胞中的微管就像混凝土中的钢筋一样,起支撑作用,在培养的细胞中,微管呈放射状排列在核外,(+)端指向质膜(图9-20),形成平贴在培养皿上的形状。

在神经细胞的轴突和树突中,微管束沿长轴排列,起支撑作用,在胚胎发育阶段为管帮助轴突生长,突入周围组织,在成熟的轴突中,微管是物质运输的路轨。

图9-20以细胞核为中心向外放射状排列的微管纤维(红色)图片来自http:

//www.itg.uiuc.edu/

2、细胞内运输

微管起细胞内物质运输的路轨作用,破坏微管会抑制细胞内的物质运输。

与微管结合而起运输作用的马达蛋白有两大类:

驱动蛋白kinesin,动力蛋白dynein,两者均需ATP提供能量。

Kinesin发现于1985年,是由两条轻链和两条重链构成的四聚体(图9-21),外观具有两个球形的头(具有ATP酶活性)、一个螺旋状的杆和两个扇子状的尾。

通过结合和水解ATP,导致颈部发生构象改变,使两个头部交替与微管结合,从而沿微管“行走”,将“尾部”结合的“货物”(运输泡或细胞器)转运到其它地方。

据估计哺乳动物中类似于kinesin的蛋白(KLP,kinesin-likeproteinorKRB,kinesin-relatedprotein)超过50余种,大多数KLP能向着微管(+)极运输小泡,也有些如Ncd蛋白(一种着丝点相关的蛋白)趋向微管的(-)极。

图9-21Kinesin

Dynein发现于1963年,因与鞭毛和纤毛的运动有关而得名。

dynein分子量巨大(接近1.5Md),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一些种类繁多的轻链以及结合蛋白构成(鞭毛二联微管外臂的动力蛋白具有三个重链)。

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细胞分裂中推动染色体的分离、驱动鞭毛的运动、向着微管(-)极运输小泡(图9-22)。

图9-22Dynein(图片来自G.Karp2002)

3、形成纺锤体

   纺锤体是一种微管构成的动态结构,其作用是在分裂细胞中牵引染色体到达分裂极,详细内容参见第十三章。

4、纤毛与鞭毛的运动

纤毛与鞭毛是相似的两种细胞外长物,前者较短,约5~10um;后者较长,约150um,两者直径相似,均为0.15~0.3um。

鞭毛和纤毛均由基体和鞭杆两部分构成(图9-23),鞭毛中的微管为9+2结构,即由9个二联微管和一对中央微管构成,其中二联微管由AB两个管组成,A管由13条原纤维组成,B管由10条原纤维组成,两者共用3条。

A管对着相邻的B管伸出两条动力蛋白臂(图9-24),并向鞭毛中央发出一条辐。

基体的微管组成为9+0,并且二联微管为三联微管所取代,结构类似于中心粒。

纤毛和鞭毛的运动是依靠动力蛋白(dynein)水解ATP,使相邻的二联微管相互滑动。

有一种男性不育症是由于精子没有活力造成的。

这种病人同时还患有慢性支气管炎,主要是因为是鞭毛和纤毛没有动力蛋白臂,不能排出侵入肺部的粒子。

图9-23鞭毛的结构

 

图9-24鞭毛轴丝结构

第三节中间纤维

中间纤维(intermediatefilaments,IF)直径10nm左右,介于微丝和微管之间。

与微管不同的是中间纤维是最稳定的细胞骨架成分,它主要起支撑作用。

中间纤维在细胞中围绕着细胞核分布,成束成网,并扩展到细胞质膜,与质膜相连结。

一、类型

IF是一类形态上非常相似,而化学组成上有明显差异的蛋白质,成分比微丝和微管都复杂,可根据组织来源的免疫原性分为5类(图9-25):

角蛋白(keratin)、结蛋白(desmin)、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波形纤维蛋白(vimentin)、神经纤丝蛋白(neurofilamentprotein),此外细胞核中的核纤肽(lamin)也是一种中间纤维。

中间纤维具有组织特异性,不同类型细胞含有不同IF蛋白质。

肿瘤细胞转移后仍保留源细胞的IF,因此可用IF抗体来鉴定肿瘤的来源。

如乳腺癌和胃肠道癌,含有角蛋白,因此可断定它来源于上皮组织。

大多数细胞中含有一种中间纤维,但也有少数细胞含有2种以上,如骨骼肌细胞含有结蛋白和波形蛋白。

图9-25几种中间纤维的模式图

(一)、角蛋白

分子量约40~70KD,出现在表皮细胞中,在人类上皮细胞中有20多种不同的角蛋白,分为α和β两类。

β角蛋白又称胞质角蛋白(cyto-keratin),分布于体表、体腔的上皮细胞中。

α角蛋白为头发、指甲等坚韧结构所具有。

根据组成氨基酸的不同,亦可将角蛋白分为:

酸性角蛋白(I型)和中性或碱性角蛋白(II型),角蛋白组装时必须由I型和II型以1:

1的比例混合组成异二聚体,才能进一步形成中间纤维。

(二)、结蛋白

又称骨骼蛋白skeletin,分子量约52KD,存在于肌肉细胞中,它的主要功能是使肌纤维连在一起。

(三)、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又称胶质原纤维glialfilament,分子量约50KD,存在于星形神经胶质细胞和周围神经的许旺细胞。

它主要起支撑作用。

(四)、波形纤维蛋白

分子量约53KD,广泛存在于间充质细胞及中胚层来源的细胞中,波形蛋白一端与核膜相连,另一端与细胞表面处的桥粒或半桥粒相连,将细胞核和细胞器维持在特定的空间。

(五)、神经纤丝蛋白

是由三种分子量不同的多肽组成的异聚体,三种多肽是NF-L(low,60~70KD),NF-M(medium,105~110KD),NF-H(heavy,135-150KD)神经纤丝蛋白的功能是提供弹性使神经纤维易于伸展和防止断裂。

二、结构

中间纤维蛋白分子由一个310个氨基酸残基形成的α螺旋杆状区,以及两端非螺旋化的球形头(N端)尾(C端)部构成。

杆状区是高度保守的,由螺旋1和螺旋2构成,每个螺旋区还分为A、B两个亚区,它们之间由非螺旋式的连结区连结在一起(图9-26)。

头部和尾部的氨基序列在不同类型的中间纤维中变化较大,可进一步分为①H亚区:

同源区;②V亚区:

可变区;③E亚区:

末端区。

图9-26中间纤维的通用结构图

IF的装配过程与MT、MF相比较为复杂。

根据X衍射,电镜观察和体外装配的实验结果推测,中间纤维的装配过程如下(图9-27):

①两个单体,形成两股超螺旋二聚体(角蛋白为异二聚体);

②两个二聚体反向平行组装成四聚体,三个四聚体长向连成原丝;

③两个原丝组成原纤维;

④4根原纤维组成中间纤维。

 

 

图9-27中间纤维的组装

由于IF是由反向平行的α螺旋组成的,所以和微丝微管不同的是,它没有极性。

另外,细胞内的中间纤维蛋白绝大部分组装成中间纤维,而不象微丝和微管哪样存在蛋白库,仅约50%左右的处于装配状态。

再者IF的装配与温度和蛋白浓度无关,不需要ATP或GTP。

三、IF的结合蛋白

中间纤维的结合蛋白(intermediatefilamentassociatedprotein,IFAP)的功能是使中间纤维交联成束、成网,并把中间纤维交联到质膜或其它骨架成分上,已知的IFAPs约15种左右,分别与特定的中间纤维结合,如:

flanggrin使角蛋白交联成束。

Plectin将波形蛋白纤维与微管交联在一起。

Ankyrin把结蛋白纤维与质膜连在一起。

IFAPs的共同特点是:

①具有中间纤维特异性。

②表达有细胞专一性。

③不同的IFAP可存在于同一细胞中与不同的中间纤维组织状态相联系。

④在细胞中某些IFAP的表达与细胞的功能和发育状态有关。

表1.胞质骨架三种组分的比较

 

微丝

微管

中间纤维

单体

球蛋白

αβ球蛋白

杆状蛋白

结合核苷酸

ATP

GTP

纤维直径

~7nm

~25nm

10nm

结构

双链螺旋

13根源纤丝组成空心管状纤维

8个4聚体或4个8聚体组成的空心管状纤维

极性

组织特异性

蛋白库

踏车形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