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追思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综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7957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远的追思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综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永远的追思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综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永远的追思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综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永远的追思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综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永远的追思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综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永远的追思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综合.docx

《永远的追思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综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远的追思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综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永远的追思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综合.docx

永远的追思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综合

永远的追思—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综合)  

2010-06-2015:

13:

49|  分类:

 南疆英烈|举报|字号 订阅

这篇同名文章列举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烈士长眠之地陵园,遗憾的是图片未能显示;只好从其它文章中陆续收集了。

谨以此图文祭奠为国捐驱的英烈。

青山处处埋忠骨——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照片 

  记忆中是否已渐渐淡忘 

  长眠在南疆土地上的将士……

  静静的纪念碑,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战争年代那一段严峻沉重的历史

  麻栗坡烈士陵园纪念碑

麻栗坡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正面是临摹毛泽东人民英雄纪念碑题词: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麻栗坡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背面是邓小平的题词:

为保卫祖国边疆英勇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

  麻栗坡烈士陵园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县城北郊4公里处,1979年始建,1988年竣工,占地50余亩,背靠青山,面向绿水。

陵园大门建门庭上书“麻栗坡烈士陵园”7个大字。

陵园中心屹立着15.32米高的大理石烈士纪念塔,两侧大理石纪念碑简介了烈士们的英雄事迹。

山脚至山顶21排墓地安葬着937名烈士遗体,每冢墓碑用大理石精雕烈士生平。

中央军委和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韦立仁李海欣郭兴科张大权谢国华张正光代付文潘相安段平韩跃奎方忠诚周忠烈付孔良 刘光祥 余斌15位烈士,安葬在英雄台。

 麻栗坡烈士陵园坐落在县城西北部畴阳河畔的磨山坡上,937名烈士就在这里安息

 麻栗坡烈士陵园安葬着10年中越战争中为国捐躯的937名烈士。

其中有1979年2月自卫还击战牺牲的烈士97名,1981年5月收复扣林山牺牲的烈士131名,1984年4月收复老山、八里河东山牺牲的烈士632名。

其他战场牺牲的烈士77名。

麻栗坡烈士陵园在所有南疆边境线上的烈士陵园中最具盛名

  蒙自烈士陵园纪念碑(碑高16米)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为邓小平题字

      蒙自烈士陵园安葬着430余名烈士,陵园中安葬着290余名1979年中越战争中牺牲的13军烈士(其中包括跟随13军作战的20余名误入越军包围圈全部牺牲的支前开远民兵)。

蒙自、屏边有三个烈士陵园分别是13军、50军和云南边防部队,共安葬着1000多位在79自卫反击战中为国捐躯的烈士

  屏边烈士陵园 

 屏边烈士陵园安葬了14军500多名烈士,一人打死打伤越军56人的著名孤胆战斗英雄岩龙就安葬在此

那坡烈士陵园安葬着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951名英烈,他们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

  云南河口烈士陵园

 

 

云南河口水头烈士陵园烈士名录357;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距离河口县城235省道5公里公路边槟榔寨水头水库旁,始建于一九七九年四月,占地面积十八亩。

二零零五年重修。

烈士陵园大门上书“水头烈士陵园”进大门拾阶而上迎面就是一堵墙上雕刻有三枚军功章,上书“历史没有如果,战争为了和平”烈士纪念碑基座和碑身均以精美大理石镶嵌而成,纪念碑正面镌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侧面书“死重于泰山”朱德的“你们活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中”烈士墓为长方形环山整齐排列,墓碑为天然大理石,陵园里长眠着三百五十八名烈士,是一九七九年二月在守土卫国作战中英勇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支前民兵以及九五年特大洪灾抢险救灾中牺牲的武警战士,有一等功臣十一名,二等功臣五十名,三等功臣一百七十七名.其中有中央军委授予“孤胆英雄”光荣称号的岩龙;昆明军区授予“支前民兵英雄“称号的沈玉龙和”钢铁战士“赵忠林。

 {福建籍1名\广东籍1名\江西籍1名\湖北籍1名\无名烈士2名\安徽籍2名\浙江籍2名\山西籍3名\河北籍3名\重庆籍4名\湖南籍5名

)V9_1\(I'E;C(z0K8}.q\江苏籍8名\四川籍14名\山东籍16名\河南籍16名\广西籍30名\云南籍105名\贵州籍141名

龙州烈士陵园:

 

 

 

 左边安葬的是辽宁,黑龙江,河北,福建,广东籍牺牲的烈士

 右边安葬的是湖南,山西,陕西,湖北,广西籍牺牲的烈士

 

 

 清明祭扫

 

 

 以中国人最庄重的礼仪献上对烈士亲人的尊敬

 孙女祭伯爷

 悲痛的母亲

                      那深情祭拜足以让在场的每一个人泪流满

以上引自"上林论坛"  自驾车自游——中越自卫反击战30周年清明节去龙州扫墓 

家住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城关乡甘寨村的冯梅菊老人今年已经71岁,她的心里有一个30年未了的心愿:

儿子钱遂治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壮烈牺牲了,她很想去看看儿子的墓,但一直不知道儿子葬在哪里。

最近,在网友的帮助下,总算找到了儿子的墓,但“高额”的路费却成了老人的心病。

逝去的烈士

往家寄一封信,就再没音信

1979年,19岁的钱遂治和同村的两个小伙子一起应征入伍,家里人都为他高兴。

临走时,作为家里的老大,钱遂治叮嘱弟弟钱遂年:

“好好照顾爹娘,家里穷,不当兵没活路,等我回来,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钱遂治入伍一个月以后,往家寄了一封信,再以后,就没了音信。

“母亲每天上大队去要信,每次都很失望,后来才知道他牺牲了。

”钱遂年说。

原来,钱遂治入伍不久就成了机枪连的机枪手,同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了,钱遂治所在的队伍也开赴南疆。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钱遂治一直没有给家里去信,但对亲人的思念一天胜过一天,实在忍不住了,他就在自己的裤子上写下母亲的名字。

“他牺牲的时候,裤子上还写着冯梅菊。

”钱遂年说,这些都是哥哥的战友后来告诉他们的。

由于机枪连是在战时分配到各个队伍里的,所以队伍里很多人根本不认识机枪手。

钱遂治牺牲后,很少人知道这个兵是哪儿的,在阵亡名册上,钱遂治的籍贯是河南开封。

流泪的母亲

一起去的都回来了,就俺儿不回来

“一起去的都回来了,就俺儿不回来。

”冯梅菊说,那时候,她一遍遍往和儿子一起当兵的人家里跑,询问和儿子有关的点滴信息。

随后,部队寄来了儿子所在烈士陵园的照片,县里也确定冯梅菊烈属的身份,还给修建了三间瓦房。

但这些并未抚平冯梅菊心底的伤痛,30年了,她每天的活动就是抚摸儿子留下的军功章和烈士证书,一遍遍地擦拭儿子的照片。

钱遂年说,母亲的泪30年就没停过。

哥哥是家里的长子,如果活着也49岁了,从19岁到49岁,正是为家庭作贡献的黄金年龄,可他说走就走了。

“他爸也想去找找,但路太远了,听说墓又反复迁了几次,一直不知道在哪儿。

”冯梅菊说,每到夜里,想得不得了了,他爸就跑到院子里大吼三声。

2005年,钱遂治的父亲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直到最后,他还喊着大儿子的名字。

“我们到处托人打听哥哥的墓地,但都无功而返。

”钱遂年为一直没法实现父母的心愿而自责,每到清明节,他就会在父亲的坟前给大哥烧点纸钱。

好心的网友

几经奔波,帮忙找到了烈士的墓地

“走的时候身体正好呢,总是笑呵呵的,特别懂事。

”尽管分别已经30年,冯梅菊仍记得儿子刚走那会儿的样子,并总是对着儿女们念叨。

今年年初,事情出现了转机。

钱遂年的妻子付玉香学会了上网,她在网上无意中发现,有位叫“烈士妹妹”的网友公布了一批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河南籍烈士的名字,但没有哥哥的下落。

付玉香联系上了“烈士妹妹”,“烈士妹妹”得知情况后,专门为钱遂治作了一首诗,并给付玉香推荐了一个广西网友“路客”。

“路客”几经奔波之后,终于在广西崇左市龙州烈士陵园找到了钱遂治烈士的墓碑,并且拍下了照片,在网上发给了付玉香。

“路客”说,当年烈士的墓地很分散,后来经过搬迁后都集中起来管理,目前一半以上的烈士都没有家属前来扫墓,大多都是农村兵,太远了。

得知这样的消息后,冯梅菊原本渐渐平复的心,再次起了波澜,她很想在清明节的时候,去儿子的墓前看一看,哭一哭,说说心里话。

      热心的“路客”也邀请冯梅菊在2月17日那天去广西扫墓,那一天是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的那一天,但冯梅菊没能成行。

难圆的心愿

到广西千里迢迢,一路的花销咋办

河南到广西千里迢迢,这一路的花销自然不小,对于冯梅菊家这个农村家庭来说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如今,冯梅菊还住在1979年go-vern-ment帮助修建的三间瓦房里,左右两间房子给了小儿子一家居住,自己则住中间的一间。

10平方米的房子里,是厨房,是卧室,也是客厅,两张床占去了大半的面积,墙上一黄一白两个相框格外引人注目,黄的是冯梅菊和儿孙们的照片,白的则是大儿子的照片,家里唯一的电器是一台12英寸的小彩电。

老人唯一的生活来源就是每月200多元的烈士抚恤金,去广西对她来说,实在是太奢侈了。

小儿子常年有病,农闲的时候才会在附近打打工,一天收入是13块钱。

尽管困难地生活了30年,冯梅菊和她的孩子们一直没有找go-vern-ment要求过什么。

“哥是为国捐躯的,如果他在,也不会让我们给go-vern-ment添麻烦。

”30年来,“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成了钱家的家训。

令人欣慰的事,冯梅菊的事情在网上传开之后,已经有网友表示愿意资助老人完成她30年的心愿。

 

 

 

 

 烈士老母亲冯梅菊哭泣手摸烈士儿子石

 龙州户外的采儿在给冯梅菊老人的儿子钱遂治烈士献花

 

 

 

 

 

       在1300多公里的中越边境线上,至少有14个县(市)建有专门的陵园安葬在中越战争中牺牲的烈士。

众多优秀的中华儿女静静地安葬在那里……由西向东顺着中越边境中国一方,建有陵园的14个县(市)是:

云南的金平、蒙自、屏边、河口、马关、麻栗坡、西畴、富宁和广西的那坡、靖西、龙州、凭祥、宁明、防城。

来几张暂未对上号的:

 

 

 

 

 

 

 

 

 

 

  

请注意,墓碑旁两个坟前也有一束鲜花,也是这对年迈的父母送的!

这俩位老人儿子的名字叫——阎诗跃,是一名战地实习医生,贵阳人,他生于1958年10月,入伍于1976年3月,1984年7月13日,在火线抢救旁边这俩位小战士英勇牺牲,荣立一等功。

这是医生一生中最后救护的俩位伤员,然而他们三人却都永远躺在这里……(此图2010年11月摘于2006-08-11一贴 )

再来看一组:

中越战争烈士陵园里拍到的震撼一幕...2008-02-26

"纪念对越作战联盟会",在网友们的支持下完成捐款活动,陪同烈士家属赴凭祥扫墓.英雄在流光最后一滴血时,至今已经整整28年了...烈士们安葬在这还好吗?

   作为这一次活动的一个幕后参与者,在整理照片时,看到了人世间辛酸的一幕,也不禁眼睛湿润了...这些为国献出生命的英雄,是他们把高贵的鲜血洒在了南疆...我们怎么可以忘记他们?

他们的家属生活过得还好吗?

我们热心的人士都伸出帮助他们的手吧,烈士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欣慰的...

 

 

 

 

 

 

 

 

 

 

    那些长眠南疆的年轻战士,那些血洒异乡的共和国军人,那些被血与火渲染透的南疆热土,那些用青春和生命谱写的军史,不应该被我们遗忘,我们也不能忘却。

三十年逝去的是硝烟弥漫,留下的是祖国安宁 。

三十年时间可以忘掉痛苦,却不能抹去心中的思念。

我们要永记这段历史,让英雄们的鲜血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怀念他们。

祖国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也不会忘记他们 。

向所有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敬礼!

向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战士们致敬!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